体现哲理意味的诗词名句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6
面对困难的哲理诗词名句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3.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孟子4.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鲁迅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6.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煜7.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之涣8.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9. "青山一道同,风雨一时吹。
"——王安石1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荀子困难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们如同一道无法回避的障碍,向我们展示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在面对困难时,往往需要借助一些哲理的诗词名句,来激励自己,让自己在逆境中不断前行。
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这句出自屈原的《离骚》,表达了在前方道路漫长曲折,困难重重的情况下,自己仍然要奋发向前,不断探索前进。
正如古人所言,修行道路漫长,但只有不断求索,才能找到生活的出路。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陆游的这句诗,描述了在山重水复之中,看不到前方的路途,但是当走出一段曲折后,就能看到一片明亮的希望。
虽然生活中充满了困境,但只要坚持前行,就一定能够找到出路。
3.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孟子这是孟子的一句经典名言,意思是当人们处于困难的局面之中时,往往会被迷惑所困扰,而旁观者则能够看得更加清楚。
在面对困难时,往往需要冷静客观的心态,从旁观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困境。
4.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描写人生哲理的古诗描写人生哲理的古诗在我们的语文诗词学习中,有一些古诗句总会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下面请欣赏小编带来的蕴含哲理的古诗文名句。
描写人生哲理的古诗(一)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2)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汉乐府民歌《城中谣》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5)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高明《琵琶记》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7)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8)山外青山楼外楼。
——林升《题临安邸》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10)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1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12)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13)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14) 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15)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苏麟《断句》16)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以寄》17)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苏麟《断句》18) 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李白《上李邕》19)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曹操20)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刘琨《重赠卢谌》2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2)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陈亮《三都乐》2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2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25)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26) 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27)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富有哲理的古诗词名句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登高》杜甫2.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长恨歌》白居易3.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4.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周文引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屈原6.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李白7.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静夜思》李白8.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9.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10.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静夜思》张九龄11. 相思两处闲愁,天涯海角何人知。
——《卜算子·咏梅》陆游12. 殷勤花下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13.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钱塘湖春行》朱熹14.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赠汪伦》李白15.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长恨歌》白居易16.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相思》王国维1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登高》杜甫18. 归来见天际下山,放下车笠,踏破虚空如履平地。
——《离思五首·其四》元稹19.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点绛唇·春雨惊春笋》唐婉20.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闲坐送情客。
——《清平乐·别来春半》李清照。
有哲理的人生诗句诗词起于先秦盛于唐宋,其间涌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在他们广为流传的诗词名句中,关于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和小编一起来欣赏吧!有哲理的人生诗句【1】 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哲理:只要品格高尚,才能出众,贡献卓越,自能声名远播,并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哲理:应当敢于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登上人生的最高峰,俯视天下,豪情满怀。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哲理:要积极进取,努力向上攀登,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哲理:时光易逝,青春易老,但无须忧伤,总会有人继承自己的事业,社会永远都在前进。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哲理:只要心不死,根不灭,即使遭遇毁灭,亦可以再生,挫折之后会更加生机蓬勃。
6.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苏麟《断句》)哲理:只要努力追求,接近美好的事物,就会比别人优先得到成功的回报和美好的享受。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哲理:实践出真知,只有切身体会,身体力行,才能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感悟其中蕴涵的道理。
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哲理:身处其中,如果只看到眼前的局部而不能统管全局,往往不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哲理: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不会落伍。
10.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哲理:人生会遇到重重困难,不能因为一时的顺利而放松警惕,应该做好不断克服困难奋勇前进的准备。
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有哲理的人生诗句【2】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陆游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丧气,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生出许多希望。
古诗词名句分类荟萃_哲理_6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
古诗文名句——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山路在曲折后出现的开朗,让人从中悟到:锲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出现新的境界。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只有不畏艰险的去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一个人心灵要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不断充实自己。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没落、腐朽事物的存在不足为奇,丝毫不能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进步的、新生的事物是在没落腐朽的废墟旁,
蓬勃发展起来的。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正义的事业象奔腾的江水,将涤荡一切污泥浊水,使之滚滚向前。
(有时也比喻恶势力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
蕴含哲理的古诗词名句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曹操《龟虽寿》。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4、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朝赵翼《论诗》。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10、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的《赤壁》。
1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1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1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1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1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20、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1、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
22、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2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5、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2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2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1、人们的意识不都是一样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立场是制约意识的因素之一: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青年学生应学习历史: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4、物质意识辨证关系:唯物主义:(1)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荀况(2)形寸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范缜[南北朝] (3)天下惟器、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气者,理之所依也。
——王夫之[明]唯心主义:掩耳盗铃:比喻欺骗不了别人,只能欺骗自己。
心外无物。
——王守仁[明]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贝克莱[英] 5、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富润屋,德润身。
——《礼记》6、要正确估量对待自己:吾日三省吾身。
目标切近者成,目标虚幻者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普遍联系的观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春江水暖鸭先知“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荀况反例:孤立的观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8、因果联系:无风不起浪时势造英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9、要提高实践活活动的自觉性、预见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前世不忘,后世之师。
10、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11、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起决定作用: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画龙点睛:比喻绘画、作文在紧要之处加上一笔,使其灵活而有神。
12、离开整体部分就不再具有部分的功能:脱离了人体的手,不再是手。
13、要树立全局观念: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反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1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容。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表现事理哲理的古典诗词名句思维空间2013-02-23 10085d56b7b40102e3kj表现事理哲理的古典诗词名句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鹤鸣》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汉乐府民歌《君子行》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汉乐府民歌《城中谣》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晋.刘琨《重赠卢谌》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焕《登鹳雀楼》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
--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唐.李绅《悯农》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唐.韩愈《调张籍》1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11.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唐.杜甫《夏夜叹》1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宋.陈亮《三都乐》13.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14.万物兴歇皆自然。
--唐.李白《日出行》15.天若有情天亦老。
--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16.一寸光阴一寸金。
--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17.人生七十古来稀。
--唐.杜甫《曲江》18.山外青山楼外楼。
--宋.林升《题临安邸》19.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2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2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唐.李白《上李邕》22.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唐.李绅《答章孝标》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4.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2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2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写哲理的古诗词名句经典“哲理诗”一词自西方,起源于古希腊。
它侧重生于人们的生活诗化,总结人生智慧,传达理趣。
它的写作方式是介于韵散文之间,篇幅有长有短,押韵自由。
今天本店铺就与大家分享写哲理的古诗词名句经典,仅供大家参考!写哲理的古诗词名句经典11将进酒李白〔唐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倾耳听一作: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愿醒一作: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沁园春·雪毛泽东〔近现代〕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余通:馀)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原驰原作:原驱)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红装一作:银装)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行路难·其一李白〔唐代〕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同:馐;直同: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雪满山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碧一作: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写哲理的古诗词名句经典21春日朱熹〔宋代〕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体现哲理意味的诗词名句一、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能像天上的太阳,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人生的美好,是在于它必须要失去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揭示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认为人生之美在于它必须要失去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这句诗意味深长,令人深思。
人生短暂,我们应当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珍惜当下的时光,才能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和珍重。
二、李白《将进酒》:“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沉浮的感慨。
作者虽然感叹人生不尽如人意,但并没有消极悲观,而是以“散发弄扁舟”的形象来表达对人生起伏不定的理解。
这句诗词提示我们,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豁达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态度,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迎接人生的挑战。
三、苏轼《惠崇孟夫人》:“桃花扇底留余香。
”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名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眷恋。
作者以“桃花扇底留余香”的形象来比喻美好事物的余韵和回味。
这句诗词告诉我们,美好的事物在经历后仍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和感触,这种美好不仅存在于当下,更存留于心灵深处,成为人生中的宝贵财富,给人以慰籍和勇气。
四、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这句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生死离别的感慨。
作者以“一岁一枯荣”的自然景观反衬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转瞬即逝的洞察。
这句诗词饱含着生命的哲理意味,提醒着我们珍惜眼前,珍爱亲人,珍重友情,因为生命无常,珍重眼前的幸福和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五、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是清代文学家王国维的经典名句,表达了对友谊和情感的珍重。
作者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来形容友情和情谊的坚定和长久。
这句名句意味深长,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情世故的温暖和珍贵,以及友谊的坚定和珍重。
友情和情感是人生中最美的风景,我们应该珍惜和珍重每一份真挚的感情和情感。
经典成语、名言、诗句的哲理赏析——格言名句成语典故蕴涵的哲学道理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唯物: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辩证法:联系的变化发展的观点。
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没有从实际出发。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
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4.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5.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6.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7.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8.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唯物主义;20.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2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重视量的积累,因果联系;22.瑞雪兆丰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4.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6.唇亡齿寒: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7.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28.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29.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取义: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
30.舍卒保车: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31.未雨绸缪: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2.坐井观天: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
3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4.树欲静而风不止:物质是客观的,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3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3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38.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9.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0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1.涸泽而渔:唯物: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辩证法:没有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42.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没有看到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4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向前发展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44.刻舟求剑: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45.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4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因果联系的客观性。
47..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馋入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48.怨天尤人:否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忽视主观努力的错误观点。
49.严师出高徒;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方面看到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忽视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5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51.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52.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3.田忌赛马: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当事物的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结合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5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堤溃蚁穴,气泄针芒;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5.防微杜渐: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6.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7.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8.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矛盾双方(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9.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
60.好事多磨: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6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矛盾的普遍性62.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6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矛盾的双方有主次之分6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6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66.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为二的。
67.不见高山,不显平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68.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矛盾双方是对立的。
69.万事如意: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
70.物极必反,相反相成:矛盾对立统一性71.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72.居安思危: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73.蝉燥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既对立又对立统一。
74.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75.满招损,谦受益: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7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反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7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8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81.失败乃成功之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82.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83..因材施教: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8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85.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8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88.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89.吃一堑长一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90.踏花归来马蹄香: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91.诸葛亮隆中献策:无论是对过去的认识还是对末来的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9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发展93.天地和气,万物自生: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94.望梅止渴:错误的一面是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正确的地方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95.削足适履: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9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97: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98.人定胜天: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99.事在人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10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01.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02.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0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04.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05.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06.独木不成林: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部分)107.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108.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109.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110.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111.团结就是力量: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112.一失足成千古恨、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影响整体113.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箭定乾坤:部分服务于整体114.成败在此一举、细节决定成败:部分服务于整体115.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部分制约整体116.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整体统率着部分117.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整体统率着部分118. 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后来者居上;发展的普遍性119.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的普遍性1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发展的普遍性12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发展的普遍性122. 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违背发展的普遍性,静止地看问题,形而上学的否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