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管理磁盘和文件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265.00 KB
- 文档页数:5
linux与磁盘和存储管理相关的命令
Linux中与磁盘和存储管理相关的命令包括:
1.df:用于显示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2.du:用于显示目录或文件的大小。
3.fdisk:用于创建、删除和重新分区磁盘。
4.mount:用于挂载文件系统。
5.umount:用于卸载文件系统。
6.lsblk:用于列出块设备的信息。
7.fsck:用于检查和修复文件系统。
8.sync:用于将内存中的数据写入磁盘。
9.dd:用于复制和转换磁盘或文件。
10.mkfs:用于在磁盘上创建文件系统。
11.lvextend和xfs_growfs(针对XFS文件系统):用于扩展已挂载的逻辑卷或文件系
统的大小。
12.iostat:用于监视磁盘I/O性能。
13.iotop:用于监视磁盘I/O使用情况,按进程排序。
14.badblocks:用于检查磁盘上的坏块。
15.smartctl:用于监控和诊断SMART(自监测分析和报告技术)兼容的磁盘驱动器。
这些命令提供了在Linux中管理磁盘和存储设备的基本工具,包括查看空间使用情况、分区、挂载和卸载文件系统、检查和修复文件系统、监控I/O性能等。
Linux命令行中的磁盘使用和空间管理技巧Part I 磁盘使用概述在Linux系统中,磁盘使用和空间管理是一项重要任务,不仅涉及到文件的存储、查找和删除,还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Linux命令行技巧,以便更有效地管理磁盘空间。
Part II 磁盘分区和文件系统1. 查看磁盘分区使用命令“fdisk -l”可以查看系统中的磁盘分区情况,包括磁盘编号、分区类型和分区大小等信息。
2. 创建磁盘分区使用命令“fdisk /dev/sdx”(其中sdx为磁盘设备名)可以进入磁盘分区编辑界面,通过一系列交互式操作来创建新的磁盘分区。
3. 格式化磁盘分区使用命令“mkfs.ext4 /dev/sdx”(其中sdx为磁盘分区设备名)可以将磁盘分区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并为之分配一个文件系统标签。
Part III 磁盘空间的监控和管理1. 查看磁盘使用情况使用命令“df -h”可以查看系统中各个磁盘分区的使用情况,包括分区的总容量、已用空间、可用空间和挂载点等信息。
2. 查找占用空间较大的文件和目录使用命令“du -sh *”可以列出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和目录的大小,并按照大小排序。
这样可以快速找到占用空间较大的文件或目录。
3. 清理不再需要的文件和目录使用命令“rm -rf <文件/目录路径>”可以递归地删除指定的文件或目录。
在删除前,建议先备份重要数据,并确保要删除的文件或目录是无用的。
4. 压缩和解压缩文件使用命令“gzip <文件名>”可以将指定的文件压缩为gz格式,使用命令“gunzip <文件名.gz>”可以将gz格式的文件解压缩。
类似地,还有其他压缩和解压缩命令可供选择。
Part IV 硬盘空间的优化与清理1. 清理临时文件使用命令“sudo apt-get clean”可以清理系统临时文件,释放磁盘空间。
此外,还可以手动删除其他不再需要的临时文件。
linux管理磁盘项目实训
Linux 系统的磁盘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涉及到磁盘分区、文件系统、磁盘挂载、磁盘配额等方面的内容。
在实训项目中,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磁盘分区,介绍如何使用 fdisk 或 parted 等工具对磁盘
进行分区,包括创建、删除、调整分区大小等操作。
可以演示如何
创建主分区、逻辑分区和扩展分区等。
2. 文件系统管理,讲解如何使用 mkfs 命令创建不同类型的文件系统,比如 ext4、xfs、btrfs 等。
同时可以介绍如何对文件系
统进行扩展、收缩以及文件系统的检查和修复。
3. 磁盘挂载,说明如何将新创建的文件系统挂载到 Linux 文
件系统中,包括临时挂载和永久挂载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
/etc/fstab 文件实现开机自动挂载。
4. 磁盘配额,介绍如何在 Linux 中设置磁盘配额,限制用户
或组在指定文件系统上的磁盘使用量,可以演示如何为用户设置配
额并监控其使用情况。
5. RAID 配置,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介绍如何在 Linux 系统上配置软件 RAID,包括 RAID 0、RAID 1、RAID 5 等不同级别的配置方法。
在实训项目中,可以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通过演示和练习的方式让学员全面掌握 Linux 系统下磁盘管理的相关技能。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linux 磁盘整理命令Linux磁盘整理命令作为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Linux拥有强大的磁盘管理功能,可以通过一些命令来对磁盘进行整理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Linux磁盘整理命令,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磁盘空间。
1. df命令df命令用于显示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可以查看磁盘分区的总容量、已使用容量、可用容量以及挂载点等信息。
使用方法:df [选项] [文件名]常用选项:- h:以人类可读的方式显示磁盘使用情况,以更直观的形式展示磁盘空间大小。
- T:显示文件系统的类型。
- i:显示inode的使用情况。
示例:df -h2. du命令du命令用于查看指定目录或文件的磁盘使用情况,可以显示目录下每个文件和子目录的大小,帮助用户找出占用磁盘空间较大的文件或目录。
使用方法:du [选项] [文件名]常用选项:- h:以人类可读的方式显示磁盘使用情况。
- s:只显示总的磁盘使用情况,不显示详细的文件和目录大小。
- a:显示所有文件和目录的大小,而不仅仅是目录的总大小。
示例:du -h /home3. fdisk命令fdisk命令用于对磁盘进行分区操作,可以创建、删除、调整磁盘分区,是管理磁盘分区的重要工具。
使用方法:fdisk [选项] [设备文件]常用选项:- l:列出所有的磁盘分区信息。
- n:创建一个新的分区。
- d:删除一个分区。
- p:显示分区表。
示例:fdisk -l /dev/sda4. mkfs命令mkfs命令用于创建文件系统,可以将分区格式化为指定的文件系统类型,如ext4、xfs等。
使用方法:mkfs [选项] [设备文件]常用选项:- t: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
- L:设置文件系统的卷标。
- m:指定文件系统的最大inode数目。
示例:mkfs -t ext4 /dev/sda15. mount命令mount命令用于挂载文件系统,将文件系统连接到指定的挂载点,使其可被访问。
使用方法:mount [选项] [设备文件] [挂载点]常用选项:- t: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
linux磁盘管理三部曲——(3)mount挂载,etcfstab配置⽂件当我们分完区,并做好⽂件系统格式化,就到了最后的挂载mount了,挂载完毕就可以使⽤磁盘设备了。
⼀、什么是挂载,卸载任何块设备都不能直接访问,需挂载在⽬录上访问挂载: 将额外⽂件系统与根⽂件系统某现存的⽬录建⽴起关联关系,进⽽使得此⽬录做为其它⽂件访问⼊⼝的⾏为(挂载的设备必须有⽂件系统)卸载:为解除此关联关系的过程mount [-选项] DEVICE(设备) MOUNT_POINT(挂载点)(1)device :指明要挂载的设备 ①设备⽂件:例如/dev/sda5 ②卷标:-L 'LABEL', 如例如 -L mage ③ UUID, -U 'UUID'(2)挂载点下原有⽂件在挂载完成后会被临时隐藏 若事先存在:建议使⽤空⽬录,进程正在使⽤中的设备⽆法被卸载(3)/etc/mtab:⽂件显⽰当前已挂载的所有设备(在centos 7中,是/proc/mounts的软连接,查看结果⼀样,centos 6中,ASCII text,查询结果和/proc/mounts不⼀样)⼆、mount:挂载常⽤命令选项(下⾯有具体的⽤法⽰例)1、查看挂载情况① findmnt 查看所有设备挂载情况(树状结构显⽰) findmnt 设备查看单个设备的挂载情况② mount :查看所有设备挂载情况③ cat /proc/mounts:查看内核追踪到的已挂载的所有设备2、mount 语法mount -选项设备挂载点 -t:vsftype :指定要挂载的设备上的⽂件系统类型(不常⽤,不加-t默认⾃带⾃⼰的⽂件系统类型),有时,系统报错提⽰,没指定⽂件系统类型,-t指定后,仍然有错。
(注释1) -r:readonly ,只读挂载,不能进⾏其他操作,和权限⽆关,介质只能读,多⽤于冷备份。
在mount 查询时时显⽰ ro -w:read and write, 读写挂载(defaults默认) -n:隐藏挂载信息不显⽰,但在/proc/mounts可以查到,卸载只能 umount /app/sdb2(挂载点) -a:⾃动挂载/etc/fstab⽂件没有挂载的设备( 定义在了/etc/fstab⽂件中,且挂载选项中有auto 功能,默认中包括) ,不看已挂载过的设备,如果在/etc/fstab⾥挂载过的设备修改了设置,不刷新;如果想刷新修改过已挂载的设备,mount -o remount /dev/sdX(挂载点) -L 'LABEL':以卷标指定挂载设备 -U 'UUID':以UUID 指定要挂载的设备 -B --bind:绑定⽬录到另⼀个⽬录上,例: mount -B /var/ftp/pub /app/apache /app/apache就是显⽰ /var/ftp/pub⽬录的东西 -o options:( 挂载⽂件系统的选项) ,多个选项使⽤逗号分隔 async(defaults),sync 异步,同步,内存更改时,同时写磁盘(可以⽤于重要数据) atime(defaults),noatime 是否在读访问时更新atime diratime(defaults),nodiratime ⽬录的访问时间戳 auto(defaults)/noauto 写在/etc/fstab当中的分区,是否在mount -a时被挂载 exec(defatuls)/noexec 在该分区所挂载的⽬录中的脚本是否可以执⾏。
Linux终端中的磁盘和分区管理命令Linux操作系统作为一种开源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个人计算机领域。
Linux终端是用户与操作系统进行交互的主要界面。
在Linux终端中,磁盘和分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在Linux终端中常用的磁盘和分区管理命令。
一、查看磁盘信息在Linux终端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系统中的磁盘信息:1. fdisk命令:该命令用于查看磁盘分区表信息。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所有磁盘的分区表信息:```bashfdisk -l```2. blkid命令:该命令用于查看磁盘和分区的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信息。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所有磁盘和分区的UUID信息:```bashblkid```3. df命令:该命令用于查看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所有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df -h```二、磁盘分区管理在Linux终端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对磁盘进行分区管理操作:1. fdisk命令:该命令用于对磁盘进行分区。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对指定磁盘进行分区:```bashfdisk /dev/sdX```其中,/dev/sdX为待分区的磁盘设备。
2. parted命令:该命令是一个更强大的分区管理工具,支持更多分区格式。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对指定磁盘进行分区:```bashparted /dev/sdX```其中,/dev/sdX为待分区的磁盘设备。
3. mkfs命令:该命令用于在指定分区上创建文件系统。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在指定分区上创建ext4文件系统:mkfs -t ext4 /dev/sdXY```其中,/dev/sdXY为待创建文件系统的分区设备。
三、磁盘挂载和卸载在Linux终端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对磁盘进行挂载和卸载:1. mount命令:该命令用于将文件系统挂载到指定目录。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将指定分区挂载到指定目录:```bashmount /dev/sdXY /mnt```其中,/dev/sdXY为待挂载的分区设备,/mnt为挂载目录。
linux磁盘格式化与管理知识点总结Linux磁盘格式化与管理是Linux系统管理中的重要知识点,涉及到磁盘分区、文件系统创建、挂载、调整以及性能优化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总结:1.磁盘分区fdisk: 用于基于MBR(主引导记录)的磁盘。
gdisk/parted: 支持GPT(GUID分区表)的磁盘分区工具。
GPT是新一代的分区方案,支持超过2TB的磁盘以及超过4个主分区。
2.文件系统创建mkfs: 用于创建文件系统。
它有多个变种,例如mkfs.ext4、mkfs.xfs等,分别对应不同的文件系统类型。
3. 挂载和卸载文件系统mount: 将文件系统挂载到指定的目录下,使其能够被访问和使用。
umount: 从文件系统结构中卸载已经挂载的文件系统。
4. 文件系统检查和修复fsck: 文件系统的检查和修复工具。
不同的文件系统类型有不同的fsck变体,比如fsck.ext4用于ext4文件系统。
5. 磁盘配额管理quota: 用于管理用户或群组的磁盘使用配额,限制他们能使用的磁盘空间量。
6. 磁盘空间查看df: 显示文件系统的总空间、已用空间、可用空间以及挂载点。
du: 查看文件或目录占用的磁盘空间。
7. LVM(逻辑卷管理)LVM允许更灵活的磁盘管理,如动态调整分区大小、创建快照等。
pvcreate、vgcreate、lvcreate: 分别用于创建物理卷、卷组和逻辑卷。
8. RAID(冗余磁盘阵列)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访问速度。
Linux支持软RAID配置,通过mdadm工具管理。
9. 磁盘性能测试hdparm: 测试磁盘的读写性能。
iostat: 监控系统输入输出设备和CPU的使用情况。
10. 磁盘加密cryptsetup: 用于设置磁盘加密,提高数据安全性。
这些是Linux磁盘格式化与管理的基本知识点,实际操作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命令。
Linux磁盘管理的实验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区和文件系统:在Linux中,磁盘设备被看作文件,它们可以通过分区来管理。
分区是一种将磁盘划分为不同部分的方法,每个部分都可以独立地格式化为文件系统。
通过分区,可以更灵活地管理磁盘空间,例如将不同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分区中,或者将不同的文件系统用于不同的应用程序。
2.挂载和卸载:在Linux中,文件系统需要被挂载到目录树中才能被访问。
挂载是指
将文件系统与目录树中的一个目录相关联的过程。
卸载则是取消这个关联,将文件系统从目录树中移除。
3.磁盘配额:磁盘配额是一种限制用户或组在文件系统上使用的磁盘空间量的机制。
通过磁盘配额,管理员可以确保用户不会消耗过多的磁盘空间,从而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磁盘备份和恢复:Linux提供了多种备份和恢复工具,如tar、cpio、dd等,用于
备份和恢复磁盘上的数据。
这些工具可以用于创建、管理和恢复备份映像,以防止数据丢失并保护系统的完整性。
通过以上原理,Linux磁盘管理实验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Linux系统中磁盘管理的机制和操作方法,提高用户对Linux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能力。
linux磁盘管理的命令Linux磁盘管理的命令是用于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挂载、查看等操作的命令集合。
本文将一步一步详细回答有关Linux磁盘管理的命令,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些命令。
一、分区命令1. fdisk命令:fdisk是最常用的分区命令,用于创建、删除、显示分区信息等操作。
以下是fdisk的基本用法:- `fdisk -l`:显示所有硬盘的分区。
- `fdisk /dev/sda`:进入对/dev/sda硬盘进行分区操作的界面。
- `m`:显示fdisk命令帮助信息。
- `p`:显示当前硬盘的分区信息。
- `n`:创建新分区。
- `d`:删除分区。
- `q`:退出fdisk命令。
2. parted命令:parted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磁盘分区工具,允许用户创建、删除、调整分区大小等操作。
以下是parted的基本用法:- `parted -l`:显示所有硬盘的分区。
- `parted /dev/sda`:进入对/dev/sda硬盘进行分区操作的界面。
- `mklabel`:创建新的分区表。
- `mkpart`:创建新分区。
- `resizepart`:调整分区大小。
- `rm`:删除分区。
- `q`:退出parted命令。
二、格式化命令1. mkfs命令:mkfs命令用于在磁盘分区上创建文件系统。
以下是mkfs 的几个常用命令:- `mkfs.ext4 /dev/sda1`:将/dev/sda1分区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
- `mkfs.xfs /dev/sdb1`:将/dev/sdb1分区格式化为xfs文件系统。
- `mkswap /dev/sdc1`:将/dev/sdc1分区格式化为swap分区。
2. Filesystem类型:除了上述命令,还可以使用其他命令格式化特定类型的文件系统,如:- `mkfs.vfat /dev/sdd1`:将/dev/sdd1分区格式化为FAT32文件系统。
实验四磁盘和文件系统管理心得
磁盘和文件系统管理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负责存储和管理文件,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作。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在Linux系统下管理磁盘和文件系统。
首先,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fdisk命令来对磁盘进行分区。
通过对磁盘进行分区,我们可以将一个大的磁盘划分为多个小的区块,这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磁盘空间。
另外,我们还学会了如何对分区进行格式化,这样我们才能在磁盘上创建文件系统。
接着,我们学习了如何挂载和卸载文件系统。
挂载文件系统是将文件系统与指定的目录进行关联,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目录来访问文件系统中的文件。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使用df命令来查询磁盘使用情况,这样可以让我们及时了解磁盘的空间使用情况。
最后,我们学会了如何创建软链接和硬链接。
软链接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它可以链接到其他文件或目录。
而硬链接则是指多个文件指向同一个磁盘上的数据块,这样可以节省磁盘空间。
总之,本次实验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磁盘和文件系统管理的相关知识,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系统和服务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都非常有帮助。
linux和windows文件存储器存储空间的管理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存储器空间的管理已经成为计算机使用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众多的操作系统中,Linux和Windows是最为常见的两种,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文件存储空间管理方法。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操作系统中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方法,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自己的存储空间。
一、Linux文件存储空间管理1. 磁盘分区与文件系统在Linux系统中,通常需要对硬盘进行分区,以便为不同的文件系统分配存储空间。
常见的文件系统有ext4、XFS、Btrfs等。
在进行分区和文件系统安装时,需要谨慎选择,以确保文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使用命令行工具管理存储空间Linux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命令行工具,如df、du、sync等,用于查看和管理存储空间。
通过这些工具,用户可以轻松地查看磁盘使用情况、文件大小等信息,并进行磁盘清理、文件备份等操作。
3. 使用图形化管理工具除了命令行工具外,Linux系统还提供了许多图形化管理工具,如Nautilus、Dolphin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更加直观地管理存储空间,如创建、删除文件夹、压缩和解压缩文件等。
二、Windows文件存储空间管理1. 磁盘管理在Windows系统中,磁盘管理是存储空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户可以通过磁盘管理工具查看磁盘使用情况、清理磁盘、压缩和解压缩文件等操作。
此外,Windows系统还提供了动态磁盘和基本磁盘两种选择,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 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存储空间Windows系统的资源管理器是管理存储空间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资源管理器,用户可以查看文件夹结构和文件大小等信息,并进行文件的复制、粘贴、移动等操作。
此外,用户还可以使用压缩文件夹功能,以节省存储空间。
3. 使用第三方工具管理存储空间除了系统自带的工具外,Windows系统还提供了许多第三方工具,如DiskGenius、EaseUS Partition Master等。
linux磁盘管理的步骤
Linux磁盘管理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查看磁盘信息:首先,你可以使用ll /dev/sd*或lsblk 命令来查看磁盘信息。
这将显示系统中所有可用的磁盘和分区。
2.创建分区:使用fdisk命令来创建新的分区。
例如,fdisk /dev/sdb将会打开一个交互式界面,你可以在其中创建新的分区。
分区完成后,使用partprobe /dev/sdb命令刷新分区表。
3.格式化:在创建分区后,你需要创建文件系统。
对于Linux,常用的文件系统类型包括ext4、XFS等。
你可以使用mkfs.ext4 /dev/sdb1命令来格式化一个分区。
4.挂载:在格式化完成后,你需要将分区挂载到某个目录上。
首先,创建一个挂载点,如mkdir /mnt/disk1,然后使用mount -t ext4 /dev/sdb1 /mnt/disk1命令来挂载分区。
5.查看挂载信息:最后,你可以使用df -hT命令来查看挂载信息,以确保分区已经成功挂载。
以上就是Linux磁盘管理的基本步骤。
请注意,在进行磁盘管理操作时,需要具有相应的权限,最好以root用户身份进行操作。
实训项目3 Linux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实验报告题目: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项目三、Linux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计算机系软件工程 2021级?班?? 2021????何东彬 2021 年 3 月 28 日实训项目3-1 Linux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一、实训目的● 掌握Linux下文件系统的创建、挂载与卸载。
● 掌握文件系统的自动挂载。
二、项目背景某企业的Linux服务器中新增了一块硬盘/dev/sdb,请使用fdisk命令新建/dev/sdb1主分区和/dev/sdb2扩展分区,并在扩展分区中新建逻辑分区/dev/sdb5,并使用mkfs命令分别创建vfat和ext3文件系统。
然后用fsck命令检查这两个文件系统;最后,把这两个文件系统挂载到系统上。
三、实训内容练习Linux系统下文件系统的创建、挂载与卸载及自动挂载的实现。
四、实训步骤子项目1.创建/dev/sdb1和/dev/sdb5●首先查看磁盘情况,使用fdisk命令 # fdisk -lDisk /dev/sda: 21.5 GB, 2147483648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2610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Sector size(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01a36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1 26 204800 83 Linux Partition 1 does not end on cylinderboundary./dev/sda2 26 154 1024000 82 Linux swap /Solaris Partition 2 does not end on cylinder boundary./dev/sda3 154 2611 19741696 83 LinuxDisk /dev/sdb: 10.7 GB, 1073741824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1305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Sector size(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23207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isk /dev/sdc: 10.7 GB, 1073741824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1305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Sector size(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454a1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isk /dev/sdd: 10.7 GB, 1073741824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1305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Sector size(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d37fe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使用fdisk命令创建/dev/sdb1主分区。
项目3-Linux的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项目情景如果一件衣服放在广州市,该从何找起?这比喻好比硬盘与文件之间的关系,如果广州市没有分区、没有路标,要做这样的寻找犹如大海捞针,完全没有效果。
因此使用硬盘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分区;接着要给予坐标,能够快速找到文件所在的位置。
在linux上有多种文件系统,而不同的文件系统会有不同的格式化程序,如ext2与ext3中的mke2fs、reiserfs中的mkreiserfs、xfs中的mkfs.xfs。
随着不同的文件系统,会有不同的文件寻找方式。
项目说明因为图形化界面下管理文件与目录与Widows下差别不大,还有一些操作用图形化界面无法操作,所以本项目内的各个任务还是以介绍命令行为主。
能力目标1、了解Linux的文件系统和目录。
2、学会管理Linux的文件与目录3、学会设置文件目录的权限。
任务1 磁盘分区管理【任务目标】掌握Linux下查看分区、重新分区以及格式化分区的操作。
【任务分析】在Linux下最好还是学会使用命令行的方法来管理分区,我们要学会df、fdisk以及mke2fs等命令的使用。
【相关知识】在磁盘中有这样的概念——扇区、磁道、柱面等,这里不在赘述。
那为什么要分区呢?因为要告诉操作系统“你可以访问哪个柱面”,这样磁头才会去相应的柱面访问数据。
分区就是记录每一个分区的起始与结束柱面。
创建分区时,会设置好硬盘的各项物理参数,指定了硬盘主引导记录(即Master Boot Record,一般简称为MBR)和引导记录备份的存放位置。
分区分为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MBR最多只能记录4个分区,所以每一块硬盘的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加起来不能超过4个,在Windows下一般只有一个主分区和一个扩展分区,然后在扩展分区下建立多个逻辑分区。
【实现步骤】步骤1.Linux下的分区结构Windows的分区使用C、D、E等来对分区进行命名。
而Linux使用“设备名称+分区号码”表明硬盘的各个分区,对于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的编码为1~4,逻辑分区则从5开始。
管理磁盘和文件存储
一、实验目的
实验案例一:迁移/home分区并设置磁盘配额
实验案例二:创建并使用lvm逻辑卷
二、实验环境
迁移/home分区并设置磁盘配额
公司原来安装的RHEL5服务器采用了自动分区的方案,随着使用服务器的系统用户数量不断增多,根分区经常面临磁盘空间耗尽的情况,偶尔有几次还导致系统无法启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需要为服务器新增加一块SCSI硬盘,并将用户“/home”中的数据迁移到该硬盘中,不能影响原有系统用户帐号的使用,并需要对指定用户启用磁盘配额。
创建并使用lvm逻辑卷
公司准备在internet中搭建邮件服务器(RHEL5系统平台),面向全国各地的员工及部分VIP客户提供电子邮箱空间。
由于用户数量众多,邮件存储需要大量的空间,考虑到动态扩容的需要,计划增加两块SCSI硬盘并构建LVM逻辑卷(挂载到“/mailbox”目录下)专门用于存放邮件数据。
三、需求描述
迁移/home分区并设置磁盘配额
在虚拟中添加一块SCSI磁盘
在新硬盘中建立一个20G的分区,用于存放所有普通用户的宿主目录
新建的分区仍然挂载到“/home”目录下,需要导入系统中原有用户的数据 配置服务器在开机后自动挂载该分区,并支持用户、组磁盘配额
在“/home”文件系统中设置磁盘配额,限制用户jerry最多只能使用500M 磁盘空间,accp组的用户合计最多只能使用4G磁盘空间
创建并使用lvm逻辑卷
在虚拟机环境中,新添加两块SCSI硬盘设备,完成硬盘检测及分区,创建逻辑卷并基本于该逻辑卷建立EXT3文件系统,挂载到“/mailbox”目录下
四、实验步骤
迁移/home分区并设置磁盘
Step1关机后添加新硬盘,重新开机进入RHEL5系统
Step2分区格式化
(1)使用fdisk命令对硬盘进行分区,建立一个20G的主分区(“/dev/sdb1”)
(2)执行“partprobe”更新分区表信息,使用mkfs命令将上一步新建的分区格式化为EXT3文件系统
Step3迁移“/home”分区
(1)转移原有“/home”目录中的内容并做好备份
(2)修改“/etc/fstab”文件中的分区挂载设置,添加“usrquota”、“grpquota”
选项
以支持配额功能的方式挂载文件系统
如果要开机自动挂载,则修改/etc/fstab
(3)按“/etc/fstab”文件中的设置将新建的分区挂载到“/home”目录下(4)重新将备份的用户数据复制到“/home”文件系统中
Step4设置磁盘配额
(1)使用quotacheck命令在“/home”文件系统中建立配额文件
(2)使用edquota命令设置对jerry用户而和accp组的磁盘配额
(3)使用quotaon命令启用“/home”分区的磁盘配额功能
(4)使用jerry用户、accp组内的用户帐号登录系统,并通过dd命令进行配额功能的验证
(5)使用repquota命令查看“/home”分区的磁盘配额使用情况
创建并使用lvm逻辑卷
(1)开启服务器主机,并执行“fdisk -l”命令进行检查,确认已识别新增的硬盘(sdb、sdc)
(2)在新硬盘中进行分区,将每块硬盘的所有空间划分为一个独立的主分区,并将分区类型更改为“8e”分区后使用fdisk –l命令各查看结果如下所示:
(3)将/dev/sdb1和/dev/sdc1分区转换为物理卷
(4)将上述两个物理卷整合,创建名为“mail_store”卷组
(5)在“mail_store卷组中创建一个名为“mail”的逻辑卷,容量大小设置为60G
(6)使用mkfs命令在“mail”逻辑卷中创建EXT3文件系统,并挂载到“/mail”
目录下
(7)动态扩展“mail”逻辑卷的容量(增加10G),并更新系统识别的文件系统大小
五、实验总结
使用fdisk命令可以对磁盘设备进行分区操作
使用mkfs命令可以格式化文件系统
Mount命令用于挂载硬盘、光盘等设备文件
是分区支持磁盘配额功能需要增加“usrquota,grpquota”挂载选项
磁盘配额主要通过quotacheck、edquota、quotaon、repquota、quota等命令工具进行设置和管理
创建并使用LVM逻辑卷的基本步骤:创建物理卷——创建卷组——创建逻辑卷——格式化文件系统——挂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