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遗产保护分析.ppt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17
世博会----------主题馆(城市足迹馆、城市人馆、城市地球馆、城市生命馆、城市未来馆)主题馆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30多亿人生活在城市。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的:“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
人们留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通过“城市人”、“城市足迹”、“城市生命”、“城市地球”、“城市未来”5个展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讲述本届世博会主题的精髓和要义:在全球城市化背景下,为了创建更美好的生活,必须同时兼顾人的需求、城市的需求、地球环境的需求,人、城市和地球正日益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行走在主题馆,不再是浮光掠影的异国风情,是与逝去的时光、当前的日子、未来的生活进行对话。
主题馆亮灯 "折纸型"立体造型夺人眼球城市足迹馆:城市一步步从远古走来展示内容“城市起源”厅表现早期农业时代的城市面貌,分别展示城市起源成因与城市元素、中国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城市起源、早期人类的祭祀信仰与城市守护神、希腊城邦的兴亡等。
“城市发展”厅展示成熟阶段的城市面貌,如佛罗伦萨、阿姆斯特丹、拜占庭、伊斯坦布尔等,以及中国宋代和日本江户时代的街市等,还展示了中国西藏的城市发展成就以及中国古代都城的集大成者——明清故宮。
“城市智慧”厅表现工业革命时代的城市面貌,分别以“机器卓别林”展示工业化对城市生活改变的“双刃剑”作用,以纽约、伦敦为实例表现城市的创意智慧,以各具特色的老建筑来展示中国京杭大运河的文化交融,以连环画上的今昔石库门来体现中国上海的城市改造。
卡通形象城市足迹馆是以一个老年的“海宝教授”为主形象,作为岁月流逝的见证者,他好像在记录着现在,又好像在回顾着历史,人类的足迹就是由一代代人共同努力谱写的。
作为上海世博会五个主题馆之一,城市足迹馆与城市人馆、城市生命馆、城市星球馆和城市未来馆形成概念上的连接,反映了城市从诞生起,在走向现代文明的历程中,人、城市、环境之间的互动发展。
上海世博会馆分析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分析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中国馆座落于世博会规划核心区,它将成为世博会园区的点睛之笔。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中国馆区由国家馆、各省区市联合馆等组成,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
中国馆将呈现中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作出的努力、取得的成就、未来所面对的挑战,它不仅是国家精神和中国理念的集中体现之地,也是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的主要展示区和重要载体。
中国国家馆将展示主题设定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并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4个分项来演绎中国城市发展实践的独特内涵,馆内丰富的展示手段,将全面、立体地展示全国各地、各民族多彩多姿的文化、各具特色的文明和最新的发展成就,从而让世界人民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
中国馆是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场馆之一,是上海世博会园区的核心建筑与点睛之笔。
中国馆项目位于上海世博规划围栏区B片区世博轴东侧,东接云台路,南邻南环路,北靠北环路,西依上南路。
项目地块为一不规则的四边形,总用地面积公顷,轨道交通8号线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过。
中国馆区由国家馆、地区馆、港澳台馆等三个部分组成。
国家馆高约63米,架空层高33米,架空平台高9米,上部最大边长为138×138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米,建筑面积约27000平方米;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约45000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