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绿色防控技术
- 格式:pptx
- 大小:15.45 MB
- 文档页数:27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指采用绿色方法预防和控制蔬菜病虫害的一组技术措施。
其主要包括:蔬菜病虫害精细管理、防治技术、农用药物使用管理、农事技术改良、有机农业和生物防治技术等。
(一)蔬菜病虫害精细管理通过对害虫发生规律进行分析,精心安排蔬菜生产活动,有效控制病虫害,减少产品损失.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1.多种植增殖,利用多种组合安排栽培,减少单种播种,分散病虫害压力;2.观察调查和分析植物生长遭受病虫害发生及发展趋势;3.调整播种区域、改变栽种密度;4.实施合理的施肥结构;5.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6.采取植物保护措施,改善抗病抗虫性;7.加强蔬菜品种的科学管理和遴选,选育快熟定植品种等。
(二)防治技术A) 目标害虫专门害虫应用有针对性的杀虫剂,可以根据害虫发生发展曲线,对害虫种类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杀虫剂有效防治,比如合成菊酯、氯代氰菊酯、双氯芬酸酯等。
B) 普通措施可采用可种或地面撒施的害虫或草害的植物油饮、植物提取液、硫酸钠等无机制剂。
(三)农用药物使用管理1.使用合格药品:对于频繁使用的药品,应该认真学习相关法规及国家质量标准,以便判断它是否合格。
另外,还应该按照有效期使用,以免损失蔬菜品质。
2.施药方式:应根据害虫的繁殖生态特性,分别采用噴施、浇水等方式进行作业,不同部位、不同害虫对杀虫剂具有不同的效果,要认真检查,制定相应的施药方案,坚持早施、前施为主,注意施药剂量。
(四)农事技术改良1.优化栽培模式:坚持合理种植区结构,量体面积,力求精准栽培。
2.优化灌溉管理:实行分级灌溉,或带肥水肥灌溉,使水肥符合植物生长发育需要,改善作物生长状态。
3.建立质量检验体系: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避免不合格农产品上市流通。
(五)有机农业技术1.采用植物提取液:利用植物可分离出的多种天然活性物质和植物提取液,加以有效控制病虫害,可以显著降低农药残留,从而有效保护有机蔬菜的收获量和品质。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设施蔬菜种植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设施蔬菜种植技术能够为蔬菜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更好地满足蔬菜生长发育需求,保证蔬菜一年四季均可上市销售,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蔬菜的需求。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从绿色生态安全角度出发,综合运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农业防治等技术对设施蔬菜病虫害进行针对性预防和控制,降低多种病虫害对蔬菜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
本文分析了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期有效防治蔬菜病虫害。
1农业防治措施1.1科学轮作,合理施肥在设施蔬菜栽培过程中,应避免连续在同一地块种植同一种类的蔬菜,应对种植地实行2~3年的轮作制度,这样能够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流行及田间病虫数量。
在播种设施蔬菜前,应进行全面的翻耕处理,利用翻耕处理杀灭土壤中的致病原,同时清除田间的患病植株、患病残体及杂草,消灭致病原,阻断虫害传播途径,减少或减轻病虫害发生程度。
整地时还需做好基肥施加工作,坚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根据蔬菜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做到科学施肥、科学搭配,严格控制氮肥使用量,增施磷肥和钾肥,注重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营养状况,促进蔬菜健康生长,提高蔬菜抗病性能。
1.2科学选择蔬菜品种不同蔬菜品种的抗病能力存在一定差异,要结合种植地情况,选择高产稳产、生产潜力较大、抗病能力优良的优质蔬菜品种,显著提高蔬菜生长发育阶段的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
另外,还应结合蔬菜生产周期,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确保蔬菜幼苗阶段和抗性较差的生长阶段可错过病虫害高发期,降低田间病虫害发生率。
针对某些土传病害较为严重的大棚,应采用高抗或免疫砧木进行嫁接处理,提高蔬菜幼苗的抗病能力,有效抑制土传病害的发生。
嫁接技术在预防某些瓜果类枯萎病及黄萎病等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
1.3合理密植,深耕晒田合理密植能够确保农作物具备适当的单株营养面积和较好的通风透光条件,确保植物在良好的环境当中健壮生长,增强植株病虫害抵御能力,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
蔬菜病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1、全园清洁种植前对整个园区进行全面清洁,即清除杂草、植株残体,集中回收废弃物等;生产期随时清除棚内摘除的病叶病果,集中妥善处理。
2、无病虫育苗通过选择抗耐病品种、种子消毒、嫁接、育苗基质消毒、苗棚表面消毒、防虫网隔离防虫、色板诱杀害虫、出棚前药剂防治等措施培育无病虫苗。
3、定植前棚室表面和土壤消毒在种植下茬作物前,特别是连茬种植,定植前进行棚室表面和土壤消毒可以显著降低气传病害、小型害虫和土传病害的发生危害程度,推迟病虫发生,减少生长期防治次数,降低农药用量。
3.1棚室表面消毒清除棚室内杂草和植株残体。
20%辣根素水乳剂1L/667㎡,每升制剂兑水3~5升,采用常温烟雾施药机在苗棚内均匀喷施,施药后密闭苗棚熏蒸12h,杀灭苗棚内的病菌和小型害虫。
夏季还可使用日光高温闷棚消毒。
3.2土壤消毒在土传病害发生区,采用辣根素、棉隆等药剂防治根结线虫、枯萎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
辣根素土壤消毒应在定植前1周,在整好地的土壤表面铺滴灌管,密闭覆盖地膜,施药前用水充分湿润土壤,然后用20%辣根素水乳剂4~6L/667㎡,通过滴灌系统随水滴灌,密闭熏蒸3d,揭膜后放风3d。
4、产中综合防控根据病虫发生规律和特点,因地制宜应用多项技术措施预防或控制其发生危害,主要包括遮阳网、防虫网、色板,硫磺熏蒸,投入品控制,消毒池,节水灌溉,熊(蜜)蜂授粉,生物农药,常温烟雾施药和精准施药等10多项核心技术。
4.1遮阳网防病高温季节采用遮阳网、遮阳涂料等措施遮阳降温,预防病毒病和生理性病害。
4.2防虫网阻隔防虫在棚室入口处和通风口覆盖防虫网,有效阻止各类害虫进入棚室内部。
蝶类、蛾类害虫选择20~30目;蚜虫、斑潜蝇、白粉虱等害虫选择40~50目;烟粉虱选择50~60目。
设置防虫网应将风口、出入口完全覆盖,最好在棚室消毒和育苗前或定植前,不能等害虫进入后再设置。
4.3色板诱杀害虫定植后悬挂黄板监测害虫发生动态,每667㎡挂设3块。
2017年第2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204科研◎技术推广蔬菜是人们天天离不开的必须品,农业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但随着化肥、农药等物质的长期大量使用,造成了污染严重、地力失调、药物残留,这样一来,蔬菜产品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增加了多种疾病的发病率,而且食用蔬菜中毒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食用安全蔬菜成为消费的时尚。
经过多年的试验,我们在番茄、豆角、甜瓜、葡萄等作物上应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50-70%,防治病虫害的成本减少了、产量增加了、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使农民切实感受到了现代物理、生物农业带来的效益,同时也真正实现了蔬菜的无毒生产。
随着农民认识程度的提高和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此项技术必然会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1 绿色防控技术方案1.1 土壤修复根据土壤的检测结果,分析土壤的有机质、含盐量、酸碱度、氮、磷、钾的有效含量,判断土壤的丰缺指标,针对不同的作物,利用生物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土壤调控,合理施用优质有机肥、配比施用氮磷钾、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增施有益生物菌群,培肥地力、创造一个利于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
1.2 土传病害的控制使用生物制剂,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调节土壤环境,增强有益微生物的竞争能力,是控制植物根病的一项成功措施,向土壤中添加有机质和有益生物菌群,有利于拮抗菌发育,在植物根部形成有益菌群保护膜,使致病菌不能侵入,能显著减轻多种根病。
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能产生促进作物生长的多种内源激素和几丁质酶,可有效地促进作物的生长和防治根结线虫。
1.3 气传病害的控制利用防病除雾促长空间电场系统,净化空气,在高压静电场的作用下,使空气中的有害菌孢子固着于植物和土壤表面,不能随空气的流动而传播。
同时电场的应用会消除大棚雾气,降低空气湿度,形成不利于病菌生长的环境。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设施蔬菜种植已成为现代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施蔬菜因其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品质好、无季节限制等优势,备受农民和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设施蔬菜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也日益突出,给设施蔬菜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绿色防控技术成为了设施蔬菜生产中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介绍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帮助农民科学种植,提高设施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一、设施蔬菜病虫害的危害设施蔬菜生长环境稳定,对温湿度要求较高,这种环境也为病虫害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旦病虫害大面积爆发,将给设施蔬菜生产带来巨大危害。
常见的设施蔬菜病虫害包括:番茄植株普遍感染的叶斑病、软腐病、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等;黄瓜感染的霜霉病、灰霉病等;甜椒感染的疫病、轮斑病等;叶菜类蔬菜感染的软腐病、刺菌病、立枯病等;还有各种蔬菜害虫,如粉虱、蚜虫、飞虱等。
这些病虫害如果不及时有效的防治,将导致设施蔬菜减产甚至绝产,严重影响设施蔬菜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二、绿色防控技术的意义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这些农药虽然能够迅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容易导致害虫抗药性的提高,从而使农药的防治效果逐渐减弱;化学农药使用不当还会对农作物产生残留,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利用天敌、病虫害防治剂和生物技术等环保的技术手段,保持生态平衡,达到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设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中,绿色防控技术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有效保护农作物和人体健康。
1. 合理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选用抗病虫品种是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第一步。
目前,育种单位已经选育出多种抗病虫品种,如抗病毒番茄、抗霜霉病黄瓜、抗疫病甜椒等。
选择这些抗病虫品种,可以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设施蔬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2.长春农业博览园吉林长春130117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们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设施蔬菜种植产业是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农民群众对多样化蔬菜需求的关键举措。
设施蔬菜种植管理过程中,由于采用人工手段营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种植的环境,再加上蔬菜的种植密度相对较大,如果没有做好针对性的调控工作,容易造成各类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威胁到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甚至会造成蔬菜绝产绝收。
现阶段很多种植户在病虫害防控过程中一直沿用化学防治手段,学药物不科学使用,对蔬菜产量和品质造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下,还对周边生态环境构成一定威胁,病原的耐药性显著增强。
所以在今后设施蔬菜种植过程中,就需要加快推广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构建综合性的防控方案,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保证防治的针对性合理性。
关键词: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引言设施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种新形态,主要是基于工业化生产方式和现代工程技术,力求创设有助于农作物生长的适宜生长环境,挖掘气候、土壤潜能,在可利用土地资源上以较少的人力资源投入,获得更高经济效益。
相较于传统农业形式,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高,具有投入高、产量高和品质高的特点,有助于推动传统农业朝着现代化集约型农业转型发展。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设施农业发展水平还有所不足,未能实现大型工厂化设施全方位控制,因此新时期应该大力推动设施农业发展,为蔬菜病虫害防治提供支持,更好地应对目前蔬菜病虫害类型多样化带来的挑战,在提升防治效果的同时,赋予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动力。
1蔬菜病虫害现状大白菜黑腐病、菠菜菌核病、芹菜叶斑病等病虫害较易发生,导致蔬菜减产甚至死亡,严重影响了蔬菜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化学药剂效果明显、见效快,但农药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极大的污染,例如杀虫剂的大量应用会造成土壤及水资源污染,并且农药会在植物叶片或根茎等存在大量残留,加之农药残留清洗困难,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河南农业2019年第7期(上)ZHI WU BAO HU植物保护或与豆科作物轮作倒茬。
4.改良菜田土壤。
打破犁底层,增加熟土层厚度,提倡垄作、高畦轮作等精耕细作技术。
以重施腐熟无公害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种植豆类绿肥,改良菜田土壤,增强植株的抗逆能力。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尽量少施和不施化肥。
5.推广应用蔬菜嫁接育苗技术。
嫁接换根的育苗技术能有效预防蔬菜土传病害。
6.推广科学灌溉、合理密植等栽培技术。
根据植株表现、生育阶科技产(二)选好诱芯,及时更换诱芯是性诱剂的载体,必须选择好的诱芯才能使性诱剂分布均匀、释放稳定、时间长。
使用时要根据诱芯的产品性能及天气状况及时更换,以保证诱杀的效果。
每根诱芯一般可使用30~40 d。
(三)诱捕器设置高度、位置和密度诱捕器可挂在竹竿或木棍上,固定牢,悬挂高度应根据防治对象和栽培作物进行适当调整,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诱杀效果。
一般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体型较大的害虫专用诱捕器底部距离作物(露地甘蓝、花菜等)顶部为 20~30 cm,小菜蛾诱捕器底部应距离作物顶部10 cm 左右,同时挂置地点以上风口处为宜。
诱捕器的设置密度要根据害虫种类、虫口基数、使用成本和使用方法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针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0.13~0.2 hm 2设置1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1个诱芯。
针对小菜蛾0.07~0.13hm 2设置1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1个诱芯。
(四)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性诱剂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科学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性诱剂防治效果。
管理方法主要是及时清理诱捕器中的死虫,并进行深埋;适时更换诱芯,既能确保诱杀效果,又能保证诱芯发挥最大效能。
使用完毕后,要对诱捕器进行清洗,晾干后妥善保管。
性诱剂使用应集中连片,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性诱剂的作用。
(五)性诱剂防治的应用时间根据诱杀害虫在发生的时间确定和调整性诱剂的应用时间。
总的原则是在害虫发生早期、虫口密度较低时开始使用效果好,可以真正起到控前压后的作用,而且应该连续使用。
浅析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设施蔬菜是指在温室、大棚等封闭环境中种植的蔬菜,由于环境相对封闭、温度、湿度等因素容易受到控制,因此能够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封闭环境也容易造成病虫害的滋生,对蔬菜的生长产生影响。
为了保障设施蔬菜的健康生长和安全生产,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突显其重要性。
本文将从设施蔬菜病虫害的特点出发,浅析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设施蔬菜病虫害的特点1. 病菌和虫害易于传播设施蔬菜生长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病菌和虫害易于在温室或大棚内迅速传播。
一旦发生病虫害,很容易造成规模性的感染,给蔬菜生长带来严重的威胁。
2. 生长周期较长相对于露天种植的蔬菜,设施蔬菜生长周期通常较长。
一旦发生病虫害,修复的周期也更长,对蔬菜的生长产生更大的影响。
3. 病虫害防控受限由于设施环境的封闭性,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在温室或大棚内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过多的化学农药使用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对蔬菜产生残留,影响蔬菜的质量和安全。
1. 合理择地选址在设施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合理的择地选址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点进行种植,可以减少病菌和虫害的滋生。
合理择地选址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2.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昆虫、微生物等天敌,对蔬菜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技术。
比如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的数量,利用微生物减少病原菌的数量。
生物防治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防控的要求。
3. 保持温室卫生在设施蔬菜的生产过程中,保持温室的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定期清理温室内的垃圾、残体、杂草等杂物,可以降低病虫害的滋生。
定期对温室进行通风和消毒,也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数量,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4. 合理施肥在设施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合理施肥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施肥可以使蔬菜生长健康,提高其抗病能力,降低病害的发生。
合理施肥还可以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防控的要求。
小“飞碟”有大功用——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系统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系统研制与初步应用中国是设施农业大国,温室大棚为园艺作物创造良好生长条件的同时也为病菌和害虫的存活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容易导致病菌和害虫产生抗性,农药用量越来越大,又易造成农药残留,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无法得到保证。
针对设施农业病虫害严重、农药使用量持续增加、农产品安全不能保证的现状,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农芯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制了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系统,该系统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指导思想,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在充分了解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探索采用物理方法,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之下,达到有效控制设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图1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系统样机系统工作原理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系统(多功能ZHI保机,图1)产生臭氧,通过高速大流量风机及特殊风道能快速均匀地扩散到温室大棚的整个空间。
当臭氧达到一定浓度时,分解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破坏它们的DNA,使其代谢和繁殖遭到破坏,达到杀灭病菌的目的,从而防治作物病害的发生。
根据害虫发育不同时期的特点,分别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灭虫。
当臭氧达到一定浓度时,其强氧化性会氧化害虫的细胞膜,导致细胞死亡,从而有效杀灭害虫的卵和幼虫;利用害虫的趋光性,植保机下部设有黄、蓝色的引虫灯,吸引害虫飞近后,高速旋转的风机产生的吸力把害虫吸入设备内,害虫在较高浓度臭氧及极高压强的环境内被杀死,再定期由虫尸仓口排出。
同时配有1000W的加热管(可选配不同功率的加热管,满足不同地区的需要),遇极端低温天气,可临时加温防治冻害,延长生育期,提高产量。
系统设计构造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控系统能够通过电脑自动控制收集温室环境数据,根据臭氧消毒浓度与温室内空气温湿度的关系模型及与释放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自动调整温室内臭氧浓度;通过红外传感器控制风机,利用黄蓝色诱灯进行灭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