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图片集锦
- 格式:pptx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20
宋庆龄丨小女人改变生活,大女人改变世界容貌可以轻易遗忘,但灵魂和思想,将万古长存。
——国馆君按“唯菊与石,品质高洁;唯石与菊,天生硬骨;悠悠清泉,娟娟明月;唯菊与石,品质高洁。
”这是何香凝女士写给国母宋庆龄的赞诗。
毫不夸张地说,在那个年代乃至到现代,宋庆龄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质与魅力,可以满足任何一项关于女性的审美标准:知性大方、典雅端庄,平易近人而又高瞻远瞩……纵观宋庆龄的一生,历经88年的风风雨雨,有幸福也有磨难,有欣喜也有悲伤。
今天,是宋庆龄逝世35周年纪念日,国馆君谨以此文,缅怀伟人。
一个从年轻美到老的女人在那个女性缠足风气还未完全消散的年代,宋氏三姐妹的传奇魅力,演绎了一场独领风骚的美丽正剧。
大姐宋霭龄有她的精明富有,小妹宋美龄有她的强悍能干,而宋庆龄则是由思想赋予了一种无人能企及的知性之美。
1913年春,从美国威斯里安的毕业生年鉴上,嵌入了一张清纯的东方女性照,照片底下有一行文字说:“从她的双眼和额头流溢出内心的光彩。
”在同学的预言里,宋庆龄学成归国后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医学专家,却没想到,她最终成了中国的“圣女贞德”。
直至年老,她依旧风姿绰约,她总是盘着那个充满古老东方韵味的头发,一身打扮素雅端庄,每个言行举止,都向世人展现出什么才叫风华绝代。
伟人的另一面:为爱奋不顾身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爱情,向来深受世人津津乐道——一个49岁,一个22岁,一个身在日本,一个身在中国,宋庆龄不顾世俗反对、违抗父母之命,漂洋过海来到了孙中山身边。
他们像一对普通的夫妇,妻子给丈夫端上用心烹制的佳肴;而丈夫会在工作之余,给这位忠实的学生传授许多学问。
这么多年以来,孙中山在庆龄口中的称谓,仍是那句“Dr.Sun”(孙博士)。
在时局动荡的尖峰时刻,孙中山夫妇一家遭受到叛军的炮轰袭击。
面对敌人的追杀,从脸庞擦过的流弹,身边一个个倒下的侍卫,生死一线,她依然坚定地对孙中山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
”最终虽是逃过一劫,但宋庆龄为此劳累流产。
油画《开国大典》是画家董希文在1952年创作的,它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盛况。
画面能清晰辨认的人物共有十一位,其中站在正中的是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第一排左起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和高岗(六位副主席)。
朱德后面是周恩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后面是林伯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宋庆龄后面是沈钧儒(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李济深后面是郭沫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
下面是一组相关图片。
毛泽东(1893-1976)
开国大典:毛泽东、董必武、沈钧儒
朱德(1886-1976)
开国大典:林伯渠、朱德、罗荣桓、陈毅、刘伯承、贺龙
刘少奇(1898-1969)
开国大典:刘少奇、毛泽东、刘伯承、陈毅、李立三
宋庆龄(1893- 1981)
开国大典:周恩来、高岗、毛泽东、朱德、宋庆龄、李济深
李济深(1885—1959)
开国大典:李济深、毛泽东、彭真、黄炎培
张澜(1872-1955)
开国大典:毛泽东、朱德、张澜、刘少奇
高岗(1905-1954)
开国大典:周恩来、高岗、毛泽东、朱德
周恩来(1898-1976)
开国大典:刘少奇、周恩来、张澜、毛泽东
沈钧儒(1875—1963)
开国大典:董必武、刘伯承、沈钧儒、毛泽东、周恩来、张澜
郭沫若(1892—1978)
开国大典:毛泽东、朱德、刘少奇、郭沫若
林伯渠(1886-1960)
开国大典:毛泽东、林伯渠、刘伯承
开国大典:周恩来
开国大典:李立三、林伯渠、毛泽东、沈钧儒、周恩来。
多才多艺的宋庆龄作者:汤雄来源:《钟山风雨》2019年第04期与工作人员合作完成安得利恒花平面绣在宋庆龄北京寓所的卧室床头墙上,挂着一幅花的平面绣。
那是一朵夏威夷的安得利恒花(俗称鸡心花)。
每当人们来到这里参观,讲解员总会指着这幅高雅别致的苏州刺绣告诉大家:“这是宋主席生前和她的工作人员一起合作绣制的。
”这里有个故事。
每年春天,美国籍日本友人有吉幸治总要来到宋庆龄的家,亲自赠送给宋庆龄一束名贵的夏威夷安得利恒花。
宋庆龄十分喜欢这束不同寻常的花,为防止它过早凋谢,就把它养在放有一层浅水的浴缸里。
但是,仍挡不住自然规律的无情,眼看半个月过去,夏威夷鸡心花枯萎了,花瓣一片一片地脱落在浴缸里。
情急之中,宋庆龄灵机一动,就对(身边的工作人员)钟兴宝和顾金凤说:“看看,这朵鸡心花谢了,多可惜。
阿拉是不是照着它把它绣起来,让它永远不谢呢?”顾金凤立即说:“好的。
”宋庆龄又问:“阿金,阿绣得像?”顾金凤点点头说:“只要有样子,总归绣得像的。
”于是,大家把已经凋谢的鸡心花从浴缸里捞出来,由顾金凤小心翼翼地按在白纸上,再由宋庆龄亲自用笔紧贴着花瓣的四周,把三片鸡心花描摩成线状的图案。
然后,宋庆龄嘱咐钟兴宝从商店里采购来红、绿、黄三色丝线与一幅绢绸,三人一起动手,把绢绸绷在手绷竹架上,再由宋庆龄亲自把纸片上的图案用复写纸仔仔细细地临摩上去。
当时,宋庆龄的眼睛已老花,不能飞针走线了;钟兴宝也要戴老花眼镜了,绣不了几针。
宋庆龄决定由阿金主针,绣制这幅特殊的绣品。
于是,阿金12岁就学会的苏绣绣技,就派上大用场了。
宋庆龄与钟兴宝毕竟年老眼花,心有余而力不足,绣不上几针,就歇手了。
整幅作品大部分都是阿金利用空余时间,忙里偷闲地完成的。
所以,这幅绣品几乎用了阿金将近半年的时间才绣好。
望着这朵永不凋谢的鸡心花,宋庆龄高兴地亲手把它装裱在镜框里,再让阿金把它挂在卧室的床头。
从此,这朵来历不凡的苏绣作品,就永远地开放在宋庆龄的北京寓所卧室中了。
宋庆龄的资料前言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字宋庆云。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和杰出领导人,民主革命家、社会活动家。
个人经历早年生活在这个章节,我们将介绍宋庆龄的早年生活。
她于1893年1月27日出生在江苏淮安。
她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但她的家庭重视教育,给予她全面的教育。
她在家乡接受了传统的儒家教育,并显示出非凡的才智和领导能力。
留学日本1913年,宋庆龄获得了一笔奖学金,前往日本留学。
她在那里学习了儿童心理学和社会学,并开始参与社会活动。
她与中国的学生运动密切合作,为维护中国学生的权益而努力。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一个重要历史节点。
在这个时期,宋庆龄积极参与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抗议活动。
她作为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通过演讲和文章,声援运动,鼓舞了人们的斗志。
建立新中国妇女组织20世纪20年代,宋庆龄带领中国慈善联合会并致力于改善妇女的生活条件和权益。
她通过组织医疗服务、职业培训和妇女教育项目,为妇女争取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并占领了大部分领土。
宋庆龄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斗争。
她利用她在国内外的人际关系,为中国筹集战争物资和经济援助。
她还参与过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呼吁世界各国支持中国的抗战。
新中国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大陆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宋庆龄与其他领导人一起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并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成为妇女运动的领导人,并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主要贡献宋庆龄的主要贡献包括:•倡导并推动女性解放运动:她致力于为妇女争取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权益。
她建立了中国慈善联合会,为妇女提供医疗服务、职业培训和教育机会。
•参与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期间,宋庆龄积极参与筹集战争资金和物资,并通过宣传活动呼吁世界各国支持中国的抗战。
•支持建立新中国:她是新中国的重要见证人之一,并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了解宋庆龄了解她——宋庆龄了解宋庆龄了解她——宋庆龄了解她——宋庆龄宋庆龄: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是已故中国革命家及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的第二任妻子。
宋庆龄祖籍海南文昌县,父亲是上海传教士及富商宋嘉澍,母亲倪桂珍。
宋庆龄的基督教名字是rosamond。
宋庆龄在上海高中毕业,19XX年—19XX年留学美国,于历史悠久的卫斯里女子学院获得文学系学士学位。
1914年她在日本担任孙中山的英书。
她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你们了解她了吗,了解她——宋庆龄相关内容:路作文路作文(1)路---------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南京市成贤街小学四班何羽白从上周开始,学校门前的马路上,大幅的路面被铁皮栅栏陆陆续续地围了起来.原本宽阔的道路突然变得拥挤起来.早晨上学的时候这里的汽车排起了长龙.我问爸爸...老鹰抓小鸡今天,我们在体育活动课上做了一个我最喜欢的游戏老鹰抓小鸡。
我先用石头剪刀布争得了老母鸡的身份,陈悦胧夺去了老鹰的角色,剩下的同学当然是小鸡了,游戏便在一阵欢声笑语中开始了。
我爱南京作文我爱南京作文(1)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每到夜晚,我站在我家的阳台,就能看到那耀眼的明珠紫峰大厦。
她高高的矗立在那里,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婀娜多姿,美丽极了~我的班主任作文我的班主任作文(1)我的班主任是李老师,她外貌很好看,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毛。
班主任是有一点凶,可是有人在上课开小差,老师就去打哪人。
中国女性解放的先锋宋庆龄宋庆龄,中国现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女性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革命家。
她以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对中国女性权益的奋斗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女性解放的先锋,宋庆龄在促进妇女地位的提升和社会变革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早年经历与成长背景宋庆龄于1893年1月27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的一个书香门第。
她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家庭对于她的早期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家人的教育下,宋庆龄培养出卓越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她先后就读于美国伊利诺伊州Peotone高中和美国明尼苏达州海利大学,取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和教育学硕士学位。
二、女性解放的先锋宋庆龄在中国女性解放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她积极地倡导女性权益,努力争取女性在政治和社会领域中的平等地位。
她是中国第一个女性党员,也是中国第一个女性大使。
在1924年,宋庆龄与丈夫孙中山一起创立了中国国民党妇女部,为改善妇女的生活条件和促进妇女地位的提升奋斗。
她积极呼吁废除拐卖妇女儿童的恶俗习惯,并致力于推动中国妇女选举权的实现。
她还出版了许多关于妇女问题的著作,通过文字传播女性权益的重要性。
三、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宋庆龄不仅在女性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位推动者。
她积极参与并领导了中国的社会改革运动,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和推进社会进步。
在20世纪30年代,宋庆龄成为中国抗战的中心人物之一。
她担任了中国儿童福利会的主席,并组织了大规模的儿童救助工作。
在抗日战争期间,她积极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的抗战努力,争取国际支持。
四、后期贡献与遗产尽管宋庆龄在政治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她并没有成为中国的政治家。
她更多地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了社会公益事业,致力于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出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要职,并推动了教育和妇女权益的发展。
她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通过建立儿童福利机构、推行普及教育以及推动妇女地位的提升,她为中国现代社会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传奇女子宋庆龄在中国近代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位传奇的女子,她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杰出的国际社会活动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的领导人,她的名字不仅为海内外的华夏子孙所铭记,而且为众多的国际友人所仰慕,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国之瑰宝。
她就是宋庆龄。
宋庆龄于1893年1月27日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父亲宋耀如是孙中山先生的朋友和同志,也是她的启蒙老师。
宋嘉树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首先在自己的家庭开辟了一块没有封建主义樊篱的乐园,使三个女儿有幸在民主、平等、先进的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
提到宋庆龄的家庭背景就不得不提到“宋氏三姐妹”,“宋氏三姐妹”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
宋庆龄成为国母,爱国爱民,万民景仰;宋霭龄联姻孔祥熙,积聚财富,富可敌国;宋美龄嫁给蒋介石,权势显赫,呼风唤雨。
她们对20世纪的中国拥有不可思议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因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宋庆龄缘起孙中山还要得益于大姐宋霭龄。
宋霭龄曾担任孙中山的秘书,因与孔祥熙孔祥熙辞去该职务。
婚前她介绍妹妹宋庆龄接替自己的秘书工作,孙中山表示同意。
宋庆龄便从此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宋庆龄少年时代即负笈异域,就读于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接受了“欧洲式教育”,受到了民主主义的洗礼。
她的思想与活动在一定阶级带有明显的宗教印记,博爱精神,在她的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
在国外求学期间,父亲不断给宋庆龄寄来各种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在日本结婚.这是在患难中生长出来的爱情:革命失败,心灵的创伤和流亡海外生活的孤寂,孙中山都从宋庆龄的帮助和抚慰中得到补偿;而宋庆龄追随孙中山革命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并发出了这样的肺腑之言:“我的快乐,我唯一的快乐是与孙先生在一起。
宋庆龄一向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
她把东方女子的天生丽质和中西文化的良好修养融为一体,塑造了一个隽永美丽的形象,无论在中国或世界,朋友还是敌方,这都是众口一词的公认。
翻看宋庆龄各个时期的照片,青春少女的宋庆龄,显得文静端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严肃坚定和热烈神往;最具风韵魅力的少妇和中年期,宋庆龄的容貌楚楚动人,一颦一笑中,透着仪态万方,千种风情。
新中国建立后,宋庆龄已年近六十岁,但依然风度翩翩,,在出席国务活动和出访中的服饰、妆扮总是那么和谐得体。
在外事礼宾场合,她也非常讲究礼仪和对客人的尊重。
许多外国来宾,对宋庆龄雍容大方的风度、完美无暇的形象赞不绝口,乔恩哈利戴形容宋庆龄“富有魅力,落落大方,为中国创造了最美好的形象”。
有人说,她是一种美的典范。
尽管有不少人扮演了宋庆龄,演员和化装师也下了许多工夫,但曾与她相处过的人说,她那种特有的气质风度,是很难仿造或表演出来的。
宋庆龄自童年起,就在钢琴伴随中长大。
弹钢琴,是她一生的爱好。
她的卧室里,就摆着弟弟宋子文当年送给她的一架斯特劳斯牌黑色钢琴,这或许是女主人身边最奢侈的物品了。
特别是在晚年的寂寥中,宋庆龄几乎每天要弹钢琴,在午后,在夜晚;那优美的琴声和音乐,给了她不少心灵的抚慰和安宁。
但宋庆龄从不当众弹琴示艺,这也许是她性格中羞涩、文静和不张扬一面的表现。
她只是独自在卧室时,才一面弹琴,一面哼着她小时候听父亲唱的一些歌曲,放松身心。
在她的书房里,摆放了一些新的爱国革命歌曲,同时还有她父亲留下来的不少歌曲书,其中几本签有她父亲的英文名字:宋查理。
其他的歌曲集可能是庆龄和她的姐妹的,各式各样都有,包括《他们说的关于迪克西的话是真的吗?》、《人人都有所爱的人》等。
宋庆龄也爱做菜。
她的母亲传给她不少烹饪的窍门和乐趣。
稍有闲暇,她就仿如好客又细心的家庭主妇一样,系上围裙,照着食谱,烹调试制。
据说,她喜欢做鱼、做鸡。
她做的姜汗鲤鱼,颜色鲜艳,十分好看,她烧的薄荷肉、杏仁鸡,制作的水果沙拉,也常请朋友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一道品尝。
宋庆龄近代女性革命家孙中山夫人与儿女情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有一位杰出的女性革命家,她以她的智慧、胆识和毅力,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就是宋庆龄,中国国父孙中山的夫人。
宋庆龄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在她的家庭生活中,她也展现了作为母亲和妻子的温柔和关爱,与儿女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作为一位女性革命家,宋庆龄积极参与了中国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她与孙中山共同奋斗,并在共和国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她致力于女性权益的争取,提倡男女平等的观念,并在教育领域开创了一系列改革。
宋庆龄的革命精神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鼓舞了无数女性,成为了近代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标志性人物。
然而,除了在政治和社会事务中活跃外,宋庆龄也是一位疼爱子女的母亲。
她与孙中山育有三个儿女,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亲子情感。
尽管宋庆龄工作繁忙,但她总是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和教育自己的孩子们。
她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树立了榜样。
作为一位母亲,宋庆龄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
她注重教育的多元性,并鼓励孩子们在不同的领域中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能。
她鼓励他们阅读、写作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
同时,她也通过自己的言行和身教教育孩子们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除了教育之外,宋庆龄还注重与孩子们建立亲密的关系。
她积极参与孩子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喜好和困惑,经常与他们进行深入沟通。
她希望孩子们能够对她敞开心扉,与她分享他们的快乐和困难。
这种亲密的关系让孩子们感到被理解和支持,有助于他们良好地成长和发展。
然而,除了与孩子们的情感纽带,宋庆龄也是一位真诚的妻子。
她与孙中山结婚多年,他们之间的爱情历经了风风雨雨的考验。
尽管两人的事业都非常繁忙,他们依然时刻关心对方的安全和身心健康。
他们共同承担了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互相理解和支持。
这种亲密的夫妻关系为他们的儿女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同时也在家庭中建立和谐和幸福。
综上所述,宋庆龄作为一位女性革命家,在她的家庭生活中,展现了母爱和妻爱的真情实意。
宋庆龄的画作作者:暂无来源:《环球慈善》 2013年第4期文、图/何大章宋庆龄有一幅画,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是她很少涉及的人物画:一位母亲怀里抱着小女孩儿,坐在紫藤下。
我给它取名为“紫藤下的母女”。
实际上,这是宋庆龄的理想,其中的母亲就是她自己。
专栏作者何大章: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原常务副主任。
策划并设计宋庆龄孙中山大型展览近2 0 个。
撰写《宋庆龄往事》,主编《宋庆龄伟大光荣的一生》大型画册、《宋庆龄书信集(续集)》、《宫崎家藏——来自日本的中国革命文献》等书籍,参与编写《宋庆龄年谱长编》等书籍。
说起绘画,宋氏三姐妹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是宋美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宋美龄最喜欢的消遣就是学画画。
她的国画教师是台湾当时最著名的画家黄君璧和郑曼青。
老师的教学过程也是相当正规的。
几乎每天下午,都会有专车接两位大师到士林官邸,指导宋美龄学画。
据说宋美龄确有绘画天赋,学的时间不太长,就可以独立作画了。
今天到台北的士林官邸,我们还可以在客厅墙上看到宋美龄的大幅画作。
宋美龄曾出版过两册印制精美的大画册。
她主攻山水和花卉,确实画得中规中矩。
但正是由于学得过于正规,她的画作中有着较多传统国画中程式化的东西。
宋美龄很喜欢绘画,在遭遇车祸后腰受了伤,她就专门让人打制了一个可以站着作画的画板。
她把绘画当成消除烦闷的妙方,曾说:“我晚上难以入眠时,就画画。
”其实宋庆龄也喜欢画画。
与宋美龄不同的是,宋庆龄从来没有拜师学艺,也没有经过哪怕是最基础的绘画训练。
由于没有任何绘画技巧,在构图、透视关系、光线、用色上,宋庆龄完全是随心所欲,从专业角度看去几乎一无是处,但其中体现的情感却是真真切切的。
在绘画的内容上,她也与宋美龄截然不同,画的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事物,是有实物依据的。
宋庆龄现存的画作有四十余幅,其中占了大半的是花卉。
宋庆龄喜欢花,在她的卧室和客厅里经常摆放着从花园里采来的鲜花。
由于摆的是插花,所以宋庆龄笔下的花大多是插在花瓶里的,单独画的花也是一支一支的,没有根部。
宋庆龄生平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孙中山夫人),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杰出的国际政治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的领导人。
她原籍是海南省文昌县,1893年1月27日诞生在上海。
她的父亲是一位爱国人士。
她毕业于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
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
在近七十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第一次大革命(1924—192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力,英勇奋斗,在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宋庆龄于1950年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曾理事,1951年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奖金”。
1952年,她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主席。
在长期的国际政治活动中,她为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发扬进步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增进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进行不懈的努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因而,受到广泛的崇敬,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1982年5月8日,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授予宋庆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同年5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宋庆龄生前非常关心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她倡导和兴办了少年儿童文化教育的场所和保健机构,在我国起到了示范作用。
她一生无私无畏,艰苦奋斗,执着追求。
她的高风亮节和坦荡胸怀为我国各民族人民所敬仰。
她生前一直希望看到祖国统一。
宋庆龄的名字和成就,将永远为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侨,以及全世界各国爱好和平正义的人民所追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