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构图的基本规律及一般法则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摄影构图知识点总结大全摄影构图是指摄影师在拍摄时对画面的布局、构造和组织,在摄影中占有重要地位。
好的构图可以让画面更生动、更有吸引力,更好地传达摄影师的拍摄意图。
下面将从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的要点和常见的构图技法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构图的基本原则1.对称与平衡对称和平衡是构图的基本原则之一,指的是画面中的元素在视觉上呈现出对称和平衡的状态。
对称构图能够让画面更加稳定、端庄,而平衡构图则能使画面显得整体和谐。
2.黄金比例黄金比例是构图中常用的比例法则,将画面平分为黄金比例的比例大小,在摄影中被广泛应用,能够使画面更加美观、引人注目。
将主体放在黄金比例的交点上,能够达到画面更加和谐、舒适的效果。
3.前景、主体、背景构图中的前景、主体和背景关系着画面的层次和深度。
构图时应该考虑将前景、主体和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4.比例与尺度比例和尺度是构图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合理的比例和尺度能够使画面更加平衡和稳定。
需要根据拍摄对象的大小和场景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比例和尺度。
5.线条与形状线条和形状在构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使画面更加有层次和深度感。
对于线条和形状的运用需要考虑它们的方向、长度和大小等因素。
6.光影效果光影效果在构图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光影能够赋予画面更加立体和丰富的质感。
要考虑光线的方向、强度和色彩等因素,在构图中进行合理的运用。
二、构图的要点1.选择合适的视角在构图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拍摄视角,能够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需要考虑从不同的角度拍摄,找到最适合拍摄对象的角度。
2.控制画面空间在构图时要注意控制画面空间,不要让画面显得空洞或拥挤,需要留出适当的空间来给观众留白,使画面更具吸引力。
3.突出主体构图中的主体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需要将主体放在画面的重点位置,让观众一眼就能够看到主体,突出主题。
4.合理运用对比对比是构图中的常用手法,可以增加画面的冲击力和吸引力。
第三讲构图的基本规律及一般法则(2学时)【教学内容】美术创作的绘画与构图制作【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美术创作的绘画与构图的基本知识,懂得如何提炼生活素材,独立制作完成一幅美术创作草稿。
【教学重点】理解美术创作的根本原理与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提炼生活素材,将炼生活素材,形成一幅美术创作草稿。
【教学素材】教材《美术创作》、教学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示范与练习相结合【课型】新授【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收集生活创作的素材将优秀的素材(照片、速写等)展示欣赏,指出可以用的素材,并指出为什么,或者可以修改使用的地方。
二、绘画构图1、形式构成要素点、线、面2、构图的外部形态(1)、构建骨架骨架是画面结构的基本形式。
构建作品时,把预想在画面将要出现的实体形象布局出来,组成一个全景或局部的画面,形成三角形构图、倒三角形构图或S形构图,从而进一步逐一深入。
(2)、形式位置位置是指在画面中对物象的安排。
即某形布置于何处,某色抹在何处,为了画面的平衡,在哪又需要添加某个形。
是整体经营布局的关键。
(3)、神奇边框边框是画面边缘的界定处,不同的边框,会产生不同的美感效果,在视觉心理、展示效应上都会带来极大的不同。
3、画面的空间(1)、从二维空间开始(2)、三维空间的效应(3)、四维空间及其他四、形式美感的样式初探1、对比:形、色、质感2、节奏:起伏的韵味3、重复:强化某种视觉效果4、渐次:同方向的递增或递箭5、对称:对应、等同造成的一种美感6、均衡:画面两边的形状相异而量感等同7、调和:画面各部分内容都有一定的联系8、单纯:是简洁、空灵,而不是简单9、统凋:画面某种形或色占主要部分六、指导学生美术创作构思、提炼生活素材教师巡回辅导学生。
摄影画面构图知识点总结一、构图的基本原则1.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构图中常用的原则之一,将画面分为3等分,然后在对分线上或对分点上放置主体或元素,能够让画面显得更加和谐、平衡和美感。
2. 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将画面上的元素按对称原则进行镜像布局,让画面显得平衡和稳定,通常用于拍摄建筑或风景等。
3. 头部构图头部构图是指在画面上留有足够的空间,让画面产生延伸的感觉,与画面中的元素形成对比,给人留白而舒适的感觉。
4. 圆形构图圆形构图是运用画面上的元素或光线的方向,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让画面显得和谐、统一,给人一种舒适和美感的感觉。
5.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通过对角线的布局来吸引观众的目光,使画面显得更加有层次和动感。
6. 运用线条画面中的线条是构图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能够引导视线,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感,让画面显得更加有趣。
二、构图的关键要素1. 主体主体是照片中最重要的元素,它吸引观众的目光,是构图的核心。
在构图中,要注意将主体放置在黄金分割点或构图中心,让主体能够更加突出和吸引眼球。
2. 前景前景是画面中距离镜头最近的元素,它能够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感,提高照片的立体感和表现力。
3. 背景背景是画面中主体或前景之后的元素,它能够营造出适合主题的环境和氛围,增加画面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4. 空间空间是画面中的元素之间的位置和关系,正确处理空间能够让画面显得更加和谐和舒适,增加画面的厚度感。
5. 光影光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能够赋予画面丰富的层次感和表现力,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魅力。
合理运用光影,能够让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6. 线条线条是构图中的重要元素,能够引导观众的目光,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感,让画面更加有趣和富有表现力。
7. 比例画面中的元素的大小和比例关系是构图中需要注意的关键要素,能够影响画面的平衡和和谐,对比度和韵律。
三、构图的技巧和方法1. 等待时机在拍摄中,摄影师应该耐心等待最佳的时机,抓住主体的最佳瞬间,以获得更加生动和有趣的照片。
创作构图知识点总结第一,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对角线构图原则:即在构图时,尽量使用对角线来安排景物或者人物的位置,使照片具有更好的平衡感和动感。
这种构图方式能够让照片更加有趣,并且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加照片的层次感。
2. 黄金分割原则:黄金分割是指将画面分为互相比例相等的两部分(如1:1、2:1或者3:2),而照片的主题或者重点则放在这两部分的交点处。
这种构图方式能够更好地突出主题,使照片更加吸引人。
3. 空间构图原则:在构图时,要充分利用画面中的空间来突出主题或者塑造氛围。
合理安排物体的位置,使画面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4. 简约原则:即在构图时,尽量只包括画面中最重要的要素,去掉那些无关紧要的元素。
这样可以使照片更加简洁明了,更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第二,构图的技巧除了以上的基本原则外,构图还有一些具体的技巧可以帮助摄影者更好地进行创作:1. 视角选择:在构图时,可以尝试不同的角度和视角来拍摄,如低角度、高角度、特写等,以便突出主题或者创造特殊的视觉效果。
2. 剪裁:在构图时,可以通过剪裁来改变画面中的比例和结构,以便使画面更加丰富多样。
3. 对比:通过对比来增加画面的张力和对比度,使照片更加生动有趣。
4. 前景和背景:在构图时可以利用前景和背景来丰富画面,增加照片的视觉深度和层次感。
5. 线条和形状:在构图时可以利用线条和形状来引导观众的视线,使照片更加具有动感和节奏感。
第三,构图的实践方法除了上述的原则和技巧外,摄影爱好者还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方法来提高构图的能力:1. 反复练习: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摄影爱好者才能更好地理解构图的原理和技巧,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拍摄中。
2. 观察借鉴: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优秀作品来学习构图的技巧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3. 实践经验:在实际拍摄中,可以不断总结和积累构图的经验,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构图风格。
总之,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只有掌握了良好的构图技巧,摄影爱好者才能够拍摄出更具有表现力和吸引力的作品。
构图四原则:简洁、完整、稳定、生动
简洁:不要有线条横贯画面,将画面切割为两部分。
完整:人物不要切关节,如腰、膝盖,往上多一点或往下多一点,留下联想空间。
稳定:视觉重量要平衡,左右平衡、上轻下重。
生动:画面简洁不简单,主体和环境对比、主陪对比、颜色对比、动静对比、虚实对比。
构图的口诀:
明确思想,确定主景。
重视陪景,恰当安排。
多用对比,注意衬托。
注意稳定,追求均衡。
多样变化,矛盾统一。
巧用点线,美化画面。
意到笔不到,景尽意未尽。
有简有繁,亦疏亦密。
有藏有露,半隐半现。
左右联系,前后呼应。
空白空间,巧妙安排。
构图格式,随景而定。
构图美术知识点总结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平衡平衡是构图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它可以使作品更加稳定和和谐。
在构图时,我们可以通过平衡来让作品的元素在画面中分布均匀,使得观者的视线能够在整个画面上自由地流动。
平衡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两种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对称平衡是指在构图中,作品的元素在画面上左右对称地分布,这种平衡给人一种稳定和庄重的感觉。
不对称平衡则是指作品的元素在画面上并不是严格对称的,但是在整个画面上却能够保持均衡。
这种平衡可以给人一种生动和有趣的感觉。
二、比例比例是构图中关键的部分,它可以帮助艺术家或设计师有效地表现出画面上不同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构图中,我们可以通过比例来强调画面上的主题,使得观者的视线更加集中在主要的元素上。
在画面中利用适当的比例可以加强作品的立体感和深度感,使得画面更加有趣。
同时,比例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现出远近关系和空间感,为作品增加视觉吸引力。
三、节奏节奏在构图中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控制观者的视线流动和注意力集中。
在构图中,我们可以通过元素的排列和层次来创造出不同的节奏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通过合理地利用节奏,作品可以展现出更多的情感和动态感,使得观者更容易被作品吸引。
同时,节奏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创造出画面上元素之间的关联和呼应,使得作品更加统一和完整。
四、对比对比是构图中的重要技巧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表现出画面上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异和互动关系。
通过对比,作品可以表现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在构图中,可以利用颜色、形状、大小、明暗等方面的对比来实现画面上元素之间的差异和关联,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对比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强调画面上的主题和重点,使得作品更加有力量。
五、重复与变化重复与变化在构图中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赋予作品一种统一感和变化感。
通过重复相似的元素和变化不同的元素,可以使得画面更加有趣和生动。
通过合理地利用重复与变化,作品可以表现出更多的节奏感和层次感,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构图的基本原理与形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是对立统一的,所以一切设计法则也要符合对立统一的规律。
构图是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立统一也是构图的基本法则。
构图的对立统一体现为对比均衡和多样统一。
探讨形式美的法则,是所有设计学科共通的课题,那么,它的意义何在呢?在日常生活中,美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精神享受。
当你接触任何一件有存在价值的事物时,它必定具备合乎逻辑的内容和形式。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处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思想习俗、生活理想、价值观念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
然而单从形式条件来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视觉形象时,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在大多数人中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相通的共识。
这种共识是从人们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它的依据就是客观存在的美的形式法则,我们称之为形式美法则。
在我们的视觉经验中,高大的杉树、耸立的高楼大厦、巍峨的山峦尖峰等,它们的结构轮廓都是高耸的垂直线,因而垂直线在视觉形式上给人以上升、高大、威严等感受;而水平线则使人联系到地平线、一望无际的平原、风平浪静的大海等,因而产生开阔、徐缓、平静等感受…… 这些源于生活积累的共识,使我们逐渐发现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在西方自古希腊时代就有一些学者与艺术家提出了美的形式法则的理论,时至今日,形式美法则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
在设计构图的实践上,更具有它的重要性。
形式美法则主要有以下几条:1.和谐宇宙万物,尽管形态千变万化,但它们都各按照一定的规律而存在,大到日月运行、星球活动,小到原子结构的组成和运动,都有各自的规律。
爱因斯坦指出: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
和谐的广义解释是: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所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和谐的狭义解释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
单独的一种颜色、单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溶合性才称为和谐。
比如一组协调的色块,一些排列有序的近似图形等。
第三讲构图的基本规律及一般法则(2学时)
【教学内容】美术创作的绘画与构图制作
【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美术创作的绘画与构图的基本知识,懂得如何提炼生活
素材,独立制作完成一幅美术创作草稿。
【教学重点】理解美术创作的根本原理与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提炼生活素材,将炼生活素材,形成一幅美术创作草稿。
【教学素材】教材《美术创作》、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示范与练习相结合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收集生活创作的素材
将优秀的素材(照片、速写等)展示欣赏,指出可以用的素材,并指出为什么,或者可以修改使用的地方。
二、绘画构图
1、形式构成要素
点、线、面
2、构图的外部形态
(1)、构建骨架
骨架是画面结构的基本形式。
构建作品时,把预想在画面将要出现的实体形象布局出来,组成一个全景或局部的画面,形成三角形构图、倒三角形构图或S形构图,从而进一步逐一深入。
(2)、形式位置
位置是指在画面中对物象的安排。
即某形布置于何处,某色抹在何处,为了画面的平衡,在哪又需要添加某个形。
是整体经营布局的关键。
(3)、神奇边框
边框是画面边缘的界定处,不同的边框,会产生不同的美感效果,在视觉心理、展示效应上都会带来极大的不同。
3、画面的空间
(1)、从二维空间开始
(2)、三维空间的效应
(3)、四维空间及其他
四、形式美感的样式初探
1、对比:形、色、质感
2、节奏:起伏的韵味
3、重复:强化某种视觉效果
4、渐次:同方向的递增或递箭
5、对称:对应、等同造成的一种美感
6、均衡:画面两边的形状相异而量感等同
7、调和:画面各部分内容都有一定的联系
8、单纯:是简洁、空灵,而不是简单
9、统凋:画面某种形或色占主要部分
六、指导学生美术创作构思、提炼生活素材
教师巡回辅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