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复习西师大版
- 格式:docx
- 大小:20.18 KB
- 文档页数:6
第6节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66页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1.沟通本单元所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深化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2.使学生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知识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求商的近似值。
一、复习旧知(一)回顾与整理学生汇报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展示知识网络。
(二)分类复习1.复习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出示66页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计算过程。
思考: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在计算时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小组讨论后汇报。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相同点:(1)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末尾不够除时添0继续除。
不同点:要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练习: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第1横排。
2.复习循环小数与商的近似值。
(1)循环小数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①小数部分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一个或几个数字。
②小数位数是无限的。
师:小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
(2)如何表示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有几种表示方法?学生举例回答:第一种是7.126126…;第二种是7.1· 26·。
(3)学生看教材第66页,了解人民币的汇率后,独立解决教材第66页第2题。
指名学生板演。
800÷0.82≈975.61(港币)答:用800元人民币大约可以兑换975.61港币。
19.6×8.01≈157.00(元)答:这本书的价格折合成人民币大约是157.00元。
小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1分=0.01元。
因此,应该用“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但在我们的生活中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情况取得数的近似值。
练习:完成教材第67页练习十六第2题,指名学生讲解解题过程。
二、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六第5题,指名学生板演。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总复习)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一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我们需要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难点在于学生对小数乘除法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小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性。
2. 知识点讲解:我会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跟随我一起解答,从而加深学生对小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理解。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及时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清晰地展示小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以及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七、作业设计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学生在家里进行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二、知识点讲解在知识点讲解环节,我选择了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工具。
这是因为多媒体课件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课本目录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二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轴对称图形设计图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四小数混合运算小数混合运算五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六可能性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当积的位数不够时,用0补位,再点小数点。
2、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当一个因数比1小,它们的积比另一个因数小;当一个因数比1大,它们的积比另一个因数大;当一个因数等于1,它们的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3、做乘法的估算,通常是把不是整个、整十、整百的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个、整十、整百的数后再估算。
关键是化繁为简。
4、求积的近似值,通常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应该保留几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5、解决问题: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再算出结果。
如本单元典型数量关系:(1)读天然气表,电表或水表,算本月的费用通常是本月读数-上月读数=实际用量单价×实际用量= 本月费用(2)出租车计费,通常有起步价+规定路程外按一定单价计价的出租车费=一共要付的费用演变一:(一共要付的费用-起步价)÷起步价规定路程外的单价+起步价包括的路程=总路程上网费、停车费与出租车费道理相通。
(3)工程问题中,通常有: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演变一: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队伍数=工作总量演变二: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队伍数=工作效率每一个基本的数量关系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演变。
第二单元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1、图形平移后形状、大小都不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描述图形的平移路线时要说清楚图形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画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平移前,先确定一个点,看这个点会平移到哪儿,保证平移的格数正确;二是注意看原来的图中的每条线段各占几格,保证图形和原来一样。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1) 西师大版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五年级上册的小数除法。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二章,其中包括了小数除以整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教学目标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并能够应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小数除以整数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这两部分是小数除法的重点和难点。
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步骤和方法。
同时,我还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除法,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等。
在课堂上,我会利用PPT展示具体的例题和步骤,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小数除法的运算过程。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小数除法的运算步骤和关键点进行板书,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和记住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小数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这些题目将包括不同类型的小数除法问题,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小数除法。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部分,我会鼓励学生思考小数除法的应用场景,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会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这一节课的复习,我希望学生能够对小数除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运算能力,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小数除法的复习中,我认为有两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是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算方法,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
对于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算方法,这是小数除法的基础,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和步骤,让学生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算方法。
我会强调步骤的顺序和逻辑,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的运算意义。
例如,当我们将小数点移动时,实际上是进行了分数的转换,这样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过程。
而对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这是小数除法的难点。
教案标题: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8:整理与复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和运算:整数、小数、分数的认识和运算,运算定律,混合运算。
2. 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温度的计量。
3. 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特征,图形的变换和运动。
4.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图形的变换和运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练习、讨论、游戏。
2. 教学手段:教科书、练习册、教具、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4. 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5. 总结: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涉及到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它们的混合运算。
学生需要掌握运算顺序,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数混合运算西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小数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加减小数的能力
3.能够综合运用小数混合运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小数的概念
通过生活实例和数学运算引入小数概念,让学生了解小数的含义及性质。
2. 小数的加法
通过展示小数之间的关系引发兴趣并进行小数加法运算,让学生掌握小数加法的方法和技巧。
3. 小数的减法
通过实际观察和计算小数之间的差值引发兴趣并进行小数减法的运算,让学生掌握小数减法的方法和技巧。
4. 小数的混合运算
通过加减小数的综合运算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小数的混合运算方法及技巧
2. 教学难点
小数混合运算中多项式之间运算的配合关系
四、教学步骤
1. 热身
通过生活实例和计算习题,引导学生梳理小数的概念和意义。
2. 导入
通过小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3. 讲解
分别讲解小数的加法、减法和混合运算方法及技巧,示范并梳理思路。
4. 练习
进行小数加法、减法和混合运算的练习,加深对小数混合运算的掌握。
5. 总结
对小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梳理加深印象。
五、教学评估
通过设计课堂练习和作业,考查学生掌握小数混合运算方法及技巧的能力,并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梳理思路,避免仅注重计算结果。
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计算和思维偏差,提高教学质量。
5、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教材19页的对小数乘法的“整理与复习”,练习五的相关练习。
◆教材提示本节课是对第一单元知识内容的一个整理,本单元知识点有:知识点一: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知识点二:小数连乘的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知识点三:求积的近似值的意义和方法。
知识点四: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燃气费,出租车费等)实际问题。
通过对这一单元知识的整理,使小数乘法的知识系统化,更利于学生整体掌握和运用。
本节教材在编排中,依次出现了算一算,议一议,算一算,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在运用中有所复习,再通过议,使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与注意事项在大脑中概念化的形成。
接着教材设置了解决问题的练习和估算练习,使知识与应用联系起来。
而后面的练习五的题目。
是对前面所整理的知识的加强练习。
练习五共设置了9道题,分别练习了小数乘法和积的近似数以及连乘运算三个方面的练习,而以这三个方面的练习中,特别加强了应用的练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本单元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能力和进一步学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回忆和交流的形式,在小组讨论中发现问题并交流解决问题,总结出知识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知识的整理方法,培养及时复习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熟练的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难点正确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正确到积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草稿本。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引入:问:本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下面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呢?学生自由交流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并指名学生交流汇报。
2.揭示课题:引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对第一单元的所有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整理。
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交流汇报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大体的回顾,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新版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和除法2.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3. 平面图形认识4. 观察物体5. 简易方程6. 多边形面积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小数乘除法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熟练运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认识各种平面图形,培养空间观念。
4. 学会观察物体,提高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5. 掌握简易方程解法,为初中学段方程学习打下基础。
6. 解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数乘除法运算规则、简易方程解法、多边形面积计算。
2. 教学重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平面图形认识、观察物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黑板、粉笔、几何模型、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购物、测量等生活中实例,引出小数乘除法运算。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小数乘除法运算规则,结合实际例题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探索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平面图形,认识并解它们特征。
5. 观察物体:通过观察几何模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6. 简易方程教学:讲解方程概念和解法,让学生掌握方程基本知识。
7. 多边形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探索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小数乘除法运算规则2. 平面图形认识3. 观察物体4. 简易方程解法5. 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课后练习题15题。
(2)计算题:小数乘除法运算各10题。
(3)应用题:根据生活实例,设计包含小数乘除法实际问题。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掌握情况,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巩固。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小数,学会运用小数进行购物等实际操作。
(2)组织学生开展观察物体活动,提高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在数出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添上0。
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例如: 4.25×0.108= (1)、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如:3.2×0.88﹤3.2 0.13×4.76﹤4.76(2)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如:0.23×1.04﹥0.23 3.5×7.3﹥7.3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小括号。
6、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一个数连续的减去几个数,可以把后面的所有减数相加,再和被减数相减:a –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 (a-b)×c=a×c-b×c或a×c-b×c=(a-b)×c练习: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新版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2. 使学生理解分数与小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与小数的转换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能力,掌握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
4. 培养学生的计量观念,掌握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5.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学会运用数据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数乘除法的运算,分数与小数的转换,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2. 教学重点:整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分数与小数的意义,几何图形的识别与计算,计量单位的换算,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整数乘除法、分数与小数、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知识点。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随堂练习:布置适量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提问,解答疑惑。
六、板书设计1. 整数乘除法:运算方法、注意事项。
2. 分数与小数:意义、转换方法。
3. 几何图形:图形识别、面积和体积计算。
4. 计量单位:单位换算、应用。
5.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方法、步骤、数据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整数乘除法:计算题、应用题。
(2)分数与小数:转换题、计算题。
(3)几何图形:画图题、计算题。
(4)计量单位:换算题、应用题。
(5)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调查题、分析题。
2. 答案:课后提供详细答案,方便学生自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
例如:探索分数与小数的无限循环,研究几何图形的对称性,进行实际调查并分析数据等。
新西师大版五年级上数学小数除法复习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大家分享一份关于新西师大版五年级上数学小数除法复习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五年级上册的小数除法。
我们将从教材的第五章开始,复习小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小数以及商的变化规律这三个部分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巩固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是整数除以小数的运算方法,以及商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而重点则是学生们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除法的笔算,并能够正确地判断商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一些实际例子。
同时,我也准备了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先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例子,如购物时找零的问题,引出小数除法的实际应用。
2. 复习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算方法:我通过幻灯片展示和小结,带领学生们复习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算步骤,并强调需要注意的细节。
3. 复习整数除以小数的运算方法:我通过幻灯片展示和小结,带领学生们复习整数除以小数的运算步骤,并强调需要注意的细节。
4. 复习商的变化规律:我通过幻灯片展示和小结,带领学生们复习商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们进行判断和应用。
5. 随堂练习:我给出一些小数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进行笔算,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我将板书写在小黑板上,主要包括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算步骤、整数除以小数的运算步骤以及商的变化规律。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页小数除法的练习题,要求学生们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笔算,并将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对今天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看学生们对小数除法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除法。
专项部分 数与代数第一组[小数乘法]一、填空题。
1、0.5+0.5+0.5+0.5写成乘法算式是( )。
2、计算小数乘法时,先移动因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因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最后把积的小数点向( )移动几位。
3、3.65×2.9的积是( )位小数,7.18×3.46的积是( )位小数。
4、根据794×98=77812,填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79.4×0.98=( ) 79.4×980=( ) 7.94×0.98=( ) 5、根据运算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 6.8×2.56=×(2)12.5×1.32×0.8=× (3)5.1×2.9+4.9×2.9=×6、 由7个10,9个0.1和3个0.01组成的数是( ). 7、 把3.96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 )倍. 8、 8.6×0.72=( )×7.29、 把0.836扩大成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是( ),小数点向( )移动了( )位. 10、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7.89千米=( )米5.61吨=( )吨( )千克 1.6小时=( )分3.4时=( )时( )分11、近似数5.2是把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时所得到的,这样的小数共有( )个,最大是( ),最小是(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101,积不变。
( ) 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来的数。
( ) 3、 7.8×3.9的积大约是28。
( ) 4、 3.6×1.4+3.6×8.6=3.6×(1.4+8.6)应用了乘法的结合律。
( ) 5、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新西师大版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小数除法整理和复习深度解教材以本单元知识为线索进行整理复习,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整理知识,抓住知识重点进行整理,采用了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小结,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整个单元知识的框架结构,促进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整体把握。
通过对人民币兑换一题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明确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通过学生的学习反思找问题,教会学生在学习中用反思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
复习课,不是“冷炒饭”,而是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新的知识。
本课的复习注重两个结合。
就复习的内容而言,注重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结合;就复习的方法而言,注重梳理与练习的结合。
复习过程中,注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意师生间开展多向信息交流,注重学生自己的感悟,注重学生相互之间的启迪,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交流的能力。
课时目标1.沟通本单元所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深化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2.使学生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知识的好习惯。
突破重难点重难点:沟通本单元所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深化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小组合作训练强化知识点,梳理知识,提高学生的整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法与学法推荐教法:以回顾整理为主,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框架结构。
学法: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师生齐准备教师:视频展示台、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本、导学案教学过程第一阶段:情境引入同学们,温故而知新,一个单元的学习告一段落了,咱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在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第二阶段:互动新授一、回顾本单元内容➢教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在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汇报,多媒体课件展示。
➢教师:这节课我们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新版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与除法2. 多边形面积计算3. 简易方程4. 概率初步5. 空间与图形6. 生活中的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准确性。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解决简易方程的能力,理解等式的性质。
4. 让学生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能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5. 提高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培养空间想象力。
6.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数乘除法的运算,多边形面积计算,简易方程的解法。
2. 教学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多边形面积公式的运用,简易方程的求解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量角器,直尺,剪刀,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2)多边形面积计算:以长方形、正方形为例,引导学生发现面积计算方法,推广到其他多边形。
(3)简易方程:通过具体例题,讲解等式的性质,引导学生求解方程。
3. 随堂练习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拓展(1)小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拓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
(3)简易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小数乘除法运算规则2. 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3. 简易方程求解步骤4.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数乘除法计算题。
(2)多边形面积计算题。
(3)简易方程求解题。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素养。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拓展问题。
(3)鼓励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简易方程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3年五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复习(西师
大版)
五年级(上册)复习内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整数算,不同之处积中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也应该有几位小数,小数末尾0去掉。
如3.2=4×0.8 积有一位小数,因数中一共也有一位小数。
0.25×2、位数不够0补足
3、倍数应用题,求多的用×,求少的用÷,求多少倍用÷
4、一个数(0除外)×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1.01×0.99>0.99 2.6×0.99<2、小数的近似数(用四
舍五入的方法),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保留2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如果所看位置
上比5小(4,3,2,1,0)则全舍,反之满5(5,6,7,8,9)要向前一位进一。
6、最大是4也要舍去,最小是5也要进一,四舍五入是5.24的三位小数最大是5.244,末尾写4,最小是5.235,末尾写5,前一位减1。
7、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扩大了10倍,增加了9倍,如果增加了36,36÷9=4,原数是4。
8、a×b=b×a (a×b) ×c=a×(b×c) (a+b)
×c=a×c+b×c (a-b)xc=ac-b×24÷2.4 40÷2.5÷0.4 102×0、一个因数扩大了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了ab倍。
一个因数和另一个因数同时扩大20倍,积扩大400倍,20×20=400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整数算,商的小数点是关键,商的小数
点要和被除数对齐,哪一位不够除,用0来占位子,如
果有余数添0继续除。
2小数除以整数,如果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大,商大于1,比除数小,商小于1。
504÷6 765÷45 084÷2除数折半商4、5,同头无除商8、9。
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
不变,余数要变。
1.7÷0.7=2……0.3 17÷7=2……除数的变化和结果刚好相反,其它的变化和结果保持一致。
除数扩大10倍,商缩小10倍
6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变成整数,除数扩
大多少倍,被除数也扩大多少倍,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
方法做。
7一个数(0除外),除以比1大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除数比1小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1.1<1.79
7.2÷0.18>7.2
8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
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0223(有限小数) 02232323…(无限小数中的循环小数) 9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列如09375是一个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列如02142857142857…就是一个
无限小数。
5333…的循环节是0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
环节。
2.5千克有分装在容量0.4千克的瓶子
25÷04≈7(个) 这是‘近一法’,剩一点也要带走,比如:用车载人,用车拉货物等。
25米的丝带包装礼盒,
每个礼盒1.5米25÷15≈16(个) 用丝带包装礼盒,16666…也只能包装16个,这是‘去尾法’比如:用布做衣服。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四单元简易方程÷2就是×0.5, ÷0.5就是×2
2.正方形的面积s=a 周长 C=4a 长方形的面积S= ab 周长c=(a+b)x2省略乘号时,一般把数写在字母前面。
3.a的平方表示a×a两个a相乘2a表示2×a或2个a
相加a+a
4.a 的平方不一定大于a 0.1<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6.等式包含方程,方程不一定包含等式。
7.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不变。
8.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等的数(0除外)等式
不变。
9.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10.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注意写解,能
算的先算,不带单位)
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计算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平方千米公
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5、长方形的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了。
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周长变小了。
6、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们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
7、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8、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就是它的底和高
9、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h=sx2÷a 10、等底等
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形状不一定相同
11、面积相等,底相等,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
的高的2倍高相等,底相等,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
形的一半
12、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2部分,把底的中点和
顶点连接即可
13、梯形的(上底+下底)×高÷2 s=(a+b)xh÷2
14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h=sx2÷ (a+b) 15在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中,要剪出一个
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面积就是原图形面积的一半。
16、在梯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它的底是
梯形的上底,高是梯形的高,剩下的三角形,底是下底-上底,高是梯形的高
17、组合图形的面积(1)分一分(2)分别算出面积(3)合起、组合图形的方法分割法和添补法
7、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严重偏小时
最好选用中位数表示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数据最小的和最大的相差较大时) 8、中位数先排序再找最中间的那个数,如果最中间有两个数就求他们的平均数。
32 40 39 29 平均数(32+40+39+29)÷4=35 29 32 39 40 中位数(32+39)÷2=35.5 9、密铺就是无空隙不重叠 10、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正六边形、正方形、平
行四边形可以密铺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2.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
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
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
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0682 20010722 40↓ ↓ ↓ ↓
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校验码倒数第二位表示性别,单数男性,双数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