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近代史)
- 格式:docx
- 大小:539.52 KB
- 文档页数:18
初中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 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就。
3. 掌握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过程、内容和意义。
教学重点:1.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就。
3.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过程、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1. 理解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2. 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就。
3. 深入理解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原则和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上册历史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将要复习的重点内容。
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强调改造的意义。
2. 学生合作探究,总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 教师点评学生的合作探究,对改造的意义进行深入讲解。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就(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如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等。
2. 学生展示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如钢铁、电力、交通等。
3. 教师点评学生的展示,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意义进行深入讲解。
四、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过程、内容和意义(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过程,如起草、讨论、通过等。
2. 学生分析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主要内容,如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道路等。
3.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意义,如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权利等。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复习的重点内容。
2. 学生提出本节课的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3. 教师给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初中历史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复习历史知识,巩固学生对历史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帮助学生回顾历史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准备应对考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复习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点。
2. 帮助学生整理历史知识,提高记忆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讲师引导学生回忆历史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
2. 提醒学生注重复习历史要点,做好总结和梳理。
二、复习讲解(30分钟)
1. 根据教材内容,重点复习古代史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纲要。
2. 通过讲解、图表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知识的脉络和主要内容。
三、练习辅导(15分钟)
1. 分发历史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答题练习。
2. 讲师巡视指导,对学生提出疑问进行解答和补充说明。
四、总结(5分钟)
1. 讲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2. 鼓励学生认真复习历史知识,做好备考准备。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历史学习资料的阅读和整理,以及历史练习题目的解答。
教学反思:教师要及时听取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调整和巩固,帮助学生做好备考工作。
中国近代史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教学设计】
的意义
对接中考2
教师在幻灯片中问题2
出示解答并精讲点拨作业本上完成,课
堂展示解答并做
解析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
义武昌起义打击了
清王朝统治;武昌
起义使清朝的王公
大臣、贵族恐惧胆
寒;满清贵族只担
忧自身安危,不顾
国家命运,国家意
识淡薄;辛亥革命
在世界上产生了一
定影响;辛亥革命
建立了民主共国;
孙中有可能成为
共和国第一位总
统,辛命推动了中
华民族复兴的历史
进程等
提高学生的阅读素
养,从材料中归纳
概括能力
课后小结
教后反思学生自学为主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学生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提升其阅读素养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在完成历年中考题的过程中,明确中考走向,把握单元重点。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一、专题一:中国古代史1.1 夏商周时期:了解夏商周的更迭,理解夏商周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1.2 春秋战国时期:掌握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3 秦朝:掌握秦朝的建立和灭亡,了解秦始皇的主要功绩。
1.4 汉朝:了解汉朝的兴衰,掌握汉武帝的主要政绩。
1.5 三国两晋南北朝:了解三国鼎立,掌握西晋和东晋的更迭,了解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二、专题二:中国近代史2.1 鸦片战争: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2 太平天国运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3 洋务运动: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4 戊戌变法: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5 辛亥革命: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三、专题三:中国现代史3.1 五四运动: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3.2 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3.3 抗日战争: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3.4 解放战争:了解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四、专题四:世界古代史4.1 古埃及:了解古埃及的文明成果,如金字塔、木乃伊等。
4.2 古希腊:了解古希腊的文明成果,如奥林匹克运动会、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4.3 古罗马:了解古罗马的文明成果,如罗马竞技场、罗马法等。
4.4 古印度:了解古印度的文明成果,如佛教、种姓制度等。
4.5 古中国:了解古中国的文明成果,如长城、孔子、秦始皇等。
五、专题五:世界近代史5.1 新航路的开辟: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过程和影响。
5.2 文艺复兴:了解文艺复兴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5.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5.4 美国独立战争: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5.5 法国大革命: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六、专题六:世界现代史6.1 第一次世界大战: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重要事件。
(2)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大变革和民族觉醒。
(3)了解中国现代史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提高历史学科素养,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史(1)夏商西周时期:夏商的建立与灭亡,西周的分封制和礼乐制度。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百家争鸣。
(3)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与灭亡,汉朝的繁荣与衰落。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更迭。
(5)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与繁荣,唐朝的盛世与衰落。
(6)宋元时期:宋朝的繁荣与灭亡,元朝的统一与统治。
(7)明清时期:明朝的建立与衰落,清朝的统治与近代化。
2.中国近代史(1)鸦片战争: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
(2)太平天国运动: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
(3)甲午中日战争: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
(5)辛亥革命: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
(6)五四运动: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
3.中国现代史(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原因、经过、意义。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3)改革开放:原因、经过、成果。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三、教学方法2.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结合现实,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增强历史责任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1)简要回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2)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中国古代史复习(1)夏商西周时期:重点讲解夏商的建立与灭亡,西周的分封制和礼乐制度。
中国近代史(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教学设计】一、单项选择【基础题组、能力题组、拓展提升(题组)】每个题组至少15个1.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中外纪闻》B、《新青年》C、《民报》D、《每周评论》2.新文化运动中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科学”的大旗,其直接目的是()A、反对专制B、反对独裁C、反对愚昧D、反对腐败3.“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主题是()A、自由B、爱国C、平等D、博爱4.“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离,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这段文字说明五四运动中() 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B、共产党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C、无产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D、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5.《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的开始。
”这是因为1921年()A、爆发了五四运动B、成立的中国共产党C、发动辛亥革命D、建立了中华民国6.下列哪一词语可以形象的概括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A、开天辟地B、星火燎原C、转危为安D、当家作主B组(拓展学习)二、材料题:材料一材料二,党的奋斗目标是推动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三,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重申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是民主革命,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
(1)、结合材料一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2)、材料二中的党的奋斗目标是在哪一年确定的?通过这一奋斗目标的是哪一次会议?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革命纲领是在哪一次会议中制定的?如何评价这一纲领?【2.板书设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7课时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复习目标]【识记】①知道洋务运动的口号、代表人物;②知道洋务运动创办的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③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④知道武昌起义; ⑤知道陈独秀、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⑥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理解】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运用】①探讨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②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考点导学]考点1:洋务运动(P29)1.起至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2.代表人物:中央: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主要内容:前期,洋务派以“ ”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期,洋务派以“ ”的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创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派遣留学生。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类别 口号 代 表 企 业 时间 地点创办人军事工业“自强” 1865年 上海 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1866年 福州 左宗棠民用工业 “求富” 轮船招商局 1872年 上海 李鸿章 上海机器织布局 1872年 湖北织布官局 张之洞 汉阳铁厂(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铁厂)汉阳 4.结果:失败(甲午战争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5.历史评价(1)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2)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江南制造总局 汉阳铁厂 ☞ 认识与启示:1.洋务运动是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的一场自救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证明洋务运动没能使中国走向富强;2.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大胆尝试,在当时来说是进步的,是一种创新。
洋务派的这种冲破阻挠,敢于向西方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单纯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要学习一切先进的文明,加以创新。
初中中国近代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
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中国近代历史的主要事件和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教学难点:对近代史事件的深度理解和分析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分组活动
教学步骤:
1.引入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背景和重要人物。
2.讲授
讲授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和发展趋势,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
变法等。
3.讨论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就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分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自讨论一段近代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并进行汇报。
5.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性和影响。
6.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深入了解一个近代史事件,并写下自己的分析和看法。
教学资源:图片、视频、教材等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参与讨论和活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或参观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
程和影响力。
中国近代史
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
(2)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3)为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小结: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考点一重庆谈判的有关史实
1.原因(背景):
(1)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2)为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蒋介石数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
(3)中国共产党为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2.概况:
(1)时间:1945年8月29日~10月10日。
(2)地点:。
(3)中共代表:、、王若飞。
(4)结果:签订了“”(“会谈纪要”),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协议。
(5)遗留问题:对于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国共双方未达成协议。
考点二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转战陕北——防御阶段:
(1)内战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内战全面爆发。
半年后,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