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开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大学排名.doc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2
2019年全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实力排名及就业前景排名(完整版)全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实力排名及就业前景排名(完整版)全国共有45所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大学参与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武汉大学,排名第二的是西南交通大学,排名第三的是河海大学,以下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列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学校名称1武汉大学2西南交通大学3河海大学4中国农业大学5南京邮电大学6长安大学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华中农业大学9郑州大学10南京师范大学11湖南师范大学12云南大学13北京建筑大学14湖北大学15中南林业科技大学16东北林业大学17东北师范大学18延边大学19西安科技大学20昆明理工大学21江西理工大学22安徽科技学院23滁州学院24兰州交通大学25黑龙江工程学院26东华理工大学27山东建筑大学28河南理工大学29安徽师范大学30桂林理工大学31长江大学32江西农业大学33长春师范大学34成都信息工程学院35山西农业大学36淮海工学院37重庆师范大学38安徽理工大学39闽江学院40山东农业大学41安徽农业大学42湖北科技学院43新疆师范大学44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45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以上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是根据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热门省市(北京、湖北、广东等)的录取分数线综合排名,供大家参考。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遥感技术和地图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主要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科学与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灾害、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公司、高校、规划设计院所,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空间数据结构、数据库、程序语言相关学科等。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校排名依次是:前面的字母是专业等级A+ 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A 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B+(18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同济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B(17)新疆大学,长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学院,湖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C(11个)云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江西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山东可见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2010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网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xxzx/2004/index.asp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new/index.php成都理工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长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8080/www/西安石油大学/index.jsp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index.asp南京大学地学院/ab/dili/NJ-Geoscience.htm西北大学地质学系http://202.117.105.63/jxyd/models/cn/index.htm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暨研究所.tw/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tw/home/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http://202.197.67.197/dxy/index.asp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chs/中国海洋大学/index.htm浙江大学理学院/chinese/index.php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o/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new/index.asp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index.jsp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ivpp/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default.asp中国科学院/index.htm中国工程院/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BalanceOA/nets/index.asp 各地震局、中心、所网站/BalanceOA/nets/html/link.htm 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科院地质研究所/ciog/c_index.htm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index_zhuye.asp长春黄金研究院/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二、地调局系统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局发展研究中心/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cms/website/AGRSOUT/index.jsp?siteId=1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allinone.asp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news/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shouye.htm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三、地质信息中国地质学会/index1.htm中国地质图书馆/地质出版社/全国地质资料馆/地质矿产资源信息共享系统/gmrs/中国地质科学数据网/地质调查成果信息服务/chengguoc/GeoProduct/Default.htm 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查询/search.htm湖北地质资料目录查询/CGML/SEARCH.HTM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http://210.45.97.5/jx/gycnki/daobao/cnkidaobao5/cnkiGNW01.htm万方数据资源系统/index.asp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index.html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网/infocenter/depzykj/index.aspx中国金属商务网/中国西部矿业市场/中国矿业联合会矿产勘查分会网/home1.shtml 中国非金属矿信息网/中国矿权交易市场/中国矿产资源网/上海有色金属网/中国矿业网/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xh/index.htm中国农业地学网/世界地质公园/Chineseindex.html四、管理部门科学技术部/国土资源部/GuotuPortal/appmanager/guotu/index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襄樊市国土资源局/黄石国土资源局/武汉市国土资源管理局/index.asp荆州市国土资源局/宜昌市国土资源局/十堰市国土资源局/荆门市国土资源局/黄冈市国土资源局/鄂州市国土资源局/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陕西国土资源厅/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山东省国土资源厅/index.htm五、地勘单位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海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lsyg.htm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山西地矿/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甘肃地矿局/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kx/YouSeDZi.htm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h-daohang/suzi-8.htm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青海省地质调查院/index_cn.asp宁夏地质调查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cn/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ddy.htm广东省地质调查院/浙江省地质调查院/福建省地质调查院/INDEX.htm/陕西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company/mobon2/index.asp?ep_id=258&mb=1中国煤炭地质/index1.htm中国冶勘/main/main.php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二局/aboutus.asp核工业地质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cshweb/湖北省鄂西地质基础工程公司/六、相关领域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default.asp国家测绘局/国家海洋局/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desktop/nsfcc20052.aspx@tabindex=450&modelid=258.htm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index.php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七、地学期刊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http://202.98.18.60:86/地球科学/八、其它地学网站世界各国地质调查机构网址/Netscape_web/F-Netscape.htm地学网站大观/geoweb/geomag.asp多来米中文网地学网页/science_technology/geography/网站大全地球科学/wz/science_technology/geoscience/够了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xxzx/2004/index.asp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new/index.php成都理工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长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8080/www/西安石油大学/index.jsp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index.asp南京大学地学院/ab/dili/NJ-Geoscience.htm西北大学地质学系http://202.117.105.63/jxyd/models/cn/index.htm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暨研究所.tw/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tw/home/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http://202.197.67.197/dxy/index.asp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chs/中国海洋大学/index.htm。
近日从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对中国研究生教育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评介中了解到,武汉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被评为A+级,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6所学校被评为A级,具体如下: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 武汉大学 A+ 5 南京大学 A 9 首都师范大学 A2 南京师范大学 A+ 6 北京大学 A 10 中山大学 A3 北京师范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11 中南大学 A4 华东师范大学 A 8 兰州大学 AB+ 等 (18 个 )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福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新疆大学B 等 (17 个 ) :长江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西南林学院、西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西北大学、湖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C 等 (11 个 ) :名单略。
本篇文章来源于GIS动力站| 原文链接:/xxky/kyxd/2007/1013/0710131173GHG9KABAEH1BF1497GHE. html华北地区(3所学校开设该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河北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东北地区(4所学校开设该专业) 黑龙江科技学院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理工大学- 华东地区(5所学校开设该专业) 江西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 中南地区(5所学校开设该专业) 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 西南地区(3所学校开设该专业) 贵州工业大学贵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 西北地区(2所学校开设该专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2005-2006 ? 坤特教育网所有。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校排名(前面的字母是专业等级)A+ 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A 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B+(18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同济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B(17)新疆大学,长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学院,湖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C(11个)云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江西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山东可见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xxzx/2004/index.asp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new/index.php成都理工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长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8080/www/西安石油大学/index.jsp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index.asp南京大学地学院/ab/dili/NJ-Geoscience.htm西北大学地质学系http://202.117.105.63/jxyd/models/cn/index.htm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暨研究所.tw/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tw/home/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http://202.197.67.197/dxy/index.asp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chs/中国海洋大学/index.htm。
2020年全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_高
考升学网
当前位置:正文
2020年全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
更新:2019-12-24 09:59:36
一、教育部全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学校名称1华东师范大学2北京师范大学3武汉大学4南京师范大学5中山大学6兰州大学7首都师范大学8南京大学9浙江大学10陕西师范大学11中国农业大学12云南师范大学13河南大学14中南大学15新疆大学1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7东北师范大学18山东师范大学19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西北师范大学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相关介绍地理信息科学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遥感技术和地图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主要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科学与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灾害、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公司、高校、规划设计院所,从事与地理信息系
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相关文章推荐
名单。
2020全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12在教育部日前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在地理科学类专业中,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已改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研究地理信息采集、分析、存储、显示、管理、传播与应用,及研究地理信息流的产生、传输和转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遥感技术和地图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主要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科学与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灾害、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公司、高校、规划设计院所,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地理信息科学是1992年Goodchild提出的,与地理信息系统相比,它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主要专业课程: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遥感原理与技术、数据库结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等。
工程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摄影测量学、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PS理论与应用、GIS设计与开发、网络GIS、计算机图形学。
发展前景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在国外的许多大学,而我国现有140所高校开设有该专业,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高级人才供不应求。
随着国家各个部门信息化的进程,以及国内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开发的高科技企业的增多和发展壮大,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还将增大,缺口也将扩大。
信息革命的浪潮方兴未艾,信息社会正朝我们一步步走来,我国已将信息产业列入可持续发展战略。
2019年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开设
学校名单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开设学校名单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排名截至2017年,全国开设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高校数为157所,在上述院校中,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排名如下:
专业排名学校名称星级排名1武汉大学5★2南京师范大学5★3首都师范大学5★4华东师范大学5★5北京师范大学5★6南京大学5★7中山大学5★8兰州大学5★9中国地质大学(北京)4★10浙江大学4★11河南大学4★12陕西师范大学4★13中南大学4★14中国农业大学4★15云南师范大学4★1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17长安大学4★18新疆大学4★19福建师范大学4★20西北师范大学4★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科学、数据库原理、遥感原理与技术、制图学、地理科学、资源与环境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地理信息科学、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的集成与应用以及相关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与开发,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土地、房地产、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地理信息科学开发、管理和有关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与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
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相关部门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2017地理科学专业大学排名情况地理科学专业大学排名表地理科学专业简介地理科学专业培养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向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运用地图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与资源环境实验分析的基本技术。
开设课程:地图与遥感、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教学论、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地理科学专业主要研究地球表面资源环境以及它们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学知识的积累,这门学科逐步成为了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的学科,简单说就是研究人与地理关系的学科,近现代以来,随着地理科学的快速发展,它不再局限于自然地理现象的研究,而是逐步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特征。
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纷纷涌现,如环境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资源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医学地理学等,其科学价值也越来越高。
可以说,随着经济开发以及环保的需要,加之地理学本身古老而又深厚的底蕴,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日益受到关注。
地理科学专业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掌握扎实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相关的理论前沿、发展现状、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
在具备了这些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后,我们还需要了解国家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相关政策和法规。
地理科学是一个整体,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汇合。
钱学森老先生曾在他发起的地理科学大讨论中说过:为什么我提地理科学而不是简单地称地理?或者说地学?因为我要突出讲地理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汇合,或叫交叉。
学习地理科学,不能只学习课本上关于自然地理和环境的知识,更要学习社会系统,不能将这两个方面孤立开来,我们需要系统的知识去全面地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2015
地理信息科学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遥感技术和地图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主要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科学与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灾害、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公司、高校、规划设计院所,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全国共有20所开设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5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三的是武汉大学,以下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2015具体榜单,供大家参考: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学校名称
1华东师范大学
2北京师范大学
3武汉大学
4南京师范大学
5中山大学
6兰州大学
7首都师范大学
8南京大学
9浙江大学
10陕西师范大学
11中国农业大学
12云南师范大学
13河南大学
14中南大学
15新疆大学
1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7东北师范大学
18山东师范大学
19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西北师范大学了解院校详情请上猎学网,希望对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有所帮助。
中国大学各专业排名前5%的学校排名学校名称等级010101哲学(51)1 北京大学 A+2 中国人民大学 A+3 武汉大学 A+010102 逻辑学(3)1 中山大学 A+010103 宗教学(6)1 中国人民大学 A+020101经济学(249)1 中国人民大学 A+2 北京大学 A+3 南开大学 A+4 复旦大学 A+5 辽宁大学 A+6 吉林大学 A+7 厦门大学 A+8 西南财经大学 A+9 武汉大学 A+10 南京大学 A+11 上海财经大学 A+12 东北财经大学 A+020102 国际经济与贸易(384)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2 湖南大学 A+3 南开大学 A+4 厦门大学 A+5 中国人民大学 A+6 暨南大学 A+7 东北财经大学 A+8 辽宁大学 A+9 武汉大学 A+10 浙江大学 A+11 上海财经大学 A+12 西安交通大学 A+13 中央财经大学 A+14 西南财经大学 A+1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A+1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17 复旦大学 A+18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A+19 安徽财经大学 A+020103财政学(73)1 厦门大学 A+2 中国人民大学 A+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4 东北财经大学 A+020104 金融学(210)1 西南财经大学 A+2 中国人民大学 A+3 中央财经大学 A+4 复旦大学 A+5 北京大学 A+6 南开大学 A+7 厦门大学 A+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9 湖南大学 A+10 中山大学 A+11 上海财经大学 A+020105 国民经济与管理(8)1 中国人民大学 A+020107 保险(47)1 西南财经大学 A+2 中央财经大学 A+030101法学(407)1 中国人民大学 A+2 中国政法大学 A+3 武汉大学 A+4 北京大学 A+5 西南政法大学 A+6 吉林大学 A+7 华东政法学院 A+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9 西北政法学院 A+10 湘潭大学 A+11 厦门大学 A+12 清华大学 A+1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14 复旦大学 A+15 山东大学 A+16 南京大学 A+17 浙江大学 A+18 南京师范大学 A+19 中山大学 A+20 华中科技大学 A+030201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3)1 北京大学 A+030202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史(4)1 中国人民大学 A+030301社会学(66)1 北京大学 A+2 中国人民大学 A+3 中山大学 A+030302社会工作(156)1 北京大学 A+2 南京大学 A+3 华中师范大学 A+4 北京师范大学 A+5 中山大学 A+6 中国人民大学 A+7 华东理工大学 A+8 武汉大学 A+030304 人类学(1)1 中山大学 A+030401 政治学与行政学(81)1 北京大学 A+2 中国人民大学 A+3 中山大学 A+4 南开大学 A+030402国际政治(35)1 复旦大学 A+2 中国人民大学 A+030403 外交学(7)1 中国人民大学 A+030404 思想政治教育(208)1 南京师范大学 A+2 北京师范大学 A+3 陕西师范大学 A+4 北京大学 A+5 华东师范大学 A+6 华中师范大学 A+7 东北师范大学 A+8 武汉大学 A+9 福建师范大学 A+10 天津师范大学 A+040101 教育学(146)1 北京师范大学 A+2 华东师范大学 A+3 西南大学 A+4 东北师范大学 A+6 南京师范大学 A+7 华中师范大学 A+ 040102学前教育(74)1 华东师范大学 A+2 南京师范大学 A+3 北京师范大学 A+4 湖南师范大学 A+ 040103特殊教育(10)1 华东师范大学 A+ 040104教育技术学(172)1 北京师范大学 A+2 华东师范大学 A+3 华南师范大学 A+4 南京师范大学 A+5 西北师范大学 A+6 华中师范大学 A+7 西南大学 A+8 浙江大学 A+9 陕西师范大学 A+ 040201体育教育(215)1 北京体育大学 A+2 福建师范大学 A+3 上海体育学院 A+4 首都体育学院 A+5 山西大学 A+6 东北师范大学 A+7 苏州大学 A+8 河北师范大学 A+9 广州体育学院 A+10 武汉体育学院 A+11 华南师范大学 A+ 040202运动训练(56)1 北京体育大学 A+2 上海体育学院 A+3 广州体育学院 A+ 040203社会体育(110)1 北京体育大学 A+2 上海体育学院 A+3 华南师范大学 A+4 成都体育学院 A+5 云南师范大学 A+6 山西大学 A+040204运动人体科学(24)040205民族传统体育(30)1 北京体育大学 A+2 上海体育学院 A+050101 汉语言文学(351)1 北京大学 A+2 北京师范大学 A+3 复旦大学 A+4 南京大学 A+5 四川大学 A+6 山东大学 A+7 武汉大学 A+8 浙江大学 A+9 华东师范大学 A+10 华中师范大学 A+11 上海师范大学 A+12 中山大学 A+13 南京师范大学 A+14 福建师范大学 A+15 南开大学 A+16 苏州大学 A+17 北京语言大学 A+18 中国人民大学 A+050104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23)1 内蒙古大学 A+050105古典文献(5)1 北京大学 A+050201英语(554)1 上海外国语大学 A+2 北京大学 A+3 北京外国语大学 A+4 南京大学 A+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A+6 复旦大学 A+7 北京师范大学 A+8 湖南师范大学 A+9 中山大学 A+10 南京师范大学 A+11 四川大学 A+12 清华大学 A+13 华东师范大学 A+14 河南大学 A+15 东北师范大学 A+16 四川外语学院 A+17 山东大学 A+18 南开大学 A+19 厦门大学 A+20 苏州大学 A+21 四川师范大学 A+22 上海交通大学 A+23 武汉大学 A+24 西安外国语学院 A+25 辽宁大学 A+26 天津外国语学院 A+27 华南理工大学 A+28 华中科技大学 A+ 050202 日语(230)1 上海外国语大学 A+2 北京大学 A+3 东北师范大学 A+4 北京外国语大学 A+5 天津外国语学院 A+6 西安外国语学院 A+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A+8 哈尔滨理工大学 A+9 天津理工大学 A+10 内蒙古大学 A+11 湖南大学 A+12 哈尔滨师范大学 A+ 050203德语(48)1 北京外国语大学 A+2 上海外国语大学 A+ 050204法语(58)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A+2 南京大学 A+3 北京大学 A+050205俄语(78)1 黑龙江大学 A+2 北京外国语大学 A+3 北京大学 A+4 上海外国语大学 A+ 050206阿拉伯语(11)1 北京外国语大学 A+ 050207西班牙语(16)1 北京大学 A+050208朝鲜语(34)1 延边大学 A+2 青岛大学 A+050209其他语种(13)1 北京大学 A+050301 新闻学(221)1 中国人民大学 A+2 武汉大学 A+3 中国传媒大学 A+4 复旦大学 A+5 华中科技大学 A+6 南昌大学 A+7 新疆大学 A+8 南京大学 A+9 北京大学 A+10 辽宁大学 A+11 湘潭大学 A+ 050303广告学(163)1 中国传媒大学 A+2 中国人民大学 A+3 武汉大学 A+4 复旦大学 A+5 辽宁大学 A+6 厦门大学 A+7 四川师范大学 A+8 深圳大学 A+050304编辑出版学(45)1 武汉大学 A+2 中国人民大学 A+ 050305传播学(32)1 中国传媒大学 A+2 复旦大学 A+050401音乐学(236)1 中央音乐学院 A+2 上海音乐学院 A+3 福建师范大学 A+4 南京艺术学院 A+5 首都师范大学 A+6 星海音乐学院 A+7 沈阳音乐学院 A+8 中国音乐学院 A+9 广西艺术学院 A+10 四川师范大学 A+11 山东艺术学院 A+12 江西师范大学 A+ 050406 美术学(274)1 中央美术学院 A+2 西安美术学院 A+3 首都师范大学 A+4 南京艺术学院 A+5 中国美术学院 A+6 广州美术学院 A+7 南京师范大学 A+8 清华大学 A+9 四川美术学院 A+10 鲁迅美术学院 A+11 山东艺术学院 A+12 天津美术学院 A+13 广西艺术学院 A+14 吉林艺术学院 A+ 050408 艺术设计(382)1 清华大学 A+2 苏州大学 A+3 武汉理工大学 A+4 中央美术学院 A+5 中国美术学院 A+6 广州美术学院 A+7 吉林艺术学院 A+8 西安美术学院 A+9 北京服装学院 A+10 浙江理工大学 A+11 上海大学 A+12 四川美术学院 A+13 鲁迅美术学院 A+14 四川师范大学 A+15 大连轻工业学院 A+16 景德镇陶瓷学院 A+17 山东艺术学院 A+18 同济大学 A+19 湖北工业大学 A+ 050409舞蹈学(77)1 北京舞蹈学院 A+2 延边大学 A+3 星海音乐学院 A+4 南京艺术学院 A+ 050414戏剧影视文学(39)1 中央戏剧学院 A+2 上海戏剧学院 A+ 050420广播电视编导(48)1 中国传媒大学 A+2 山东师范大学 A+050422艺术学(14)1 中央音乐学院 A+050423影视学(104)1 北京电影学院 A+2 中国传媒大学 A+3 北京师范大学 A+4 上海戏剧学院 A+5 四川师范大学 A+060101 历史学(183)1 复旦大学 A+2 北京大学 A+3 南开大学 A+4 北京师范大学 A+5 中山大学 A+6 东北师范大学 A+7 武汉大学 A+8 华中师范大学 A+9 四川大学 A+060102 世界历史(10)1 北京大学 A+060103考古学(26)1 北京大学 A+060105民族学(14)1 中央民族大学 A+2楼 yiyongyi78 发表于:2006-7-31 12:54:00 070101数学与应用数学(350)1 北京大学 A+2 复旦大学 A+3 南开大学 A+4 浙江大学 A+5 北京师范大学 A+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7 四川大学 A+8 中山大学 A+9 吉林大学 A+10 清华大学 A+11 西安交通大学 A+12 山东大学 A+13 华东师范大学 A+14 武汉大学 A+15 大连理工大学 A+16 上海交通大学 A+17 苏州大学 A+18 首都师范大学 A+070102信息与计算科学(370)1 浙江大学 A+2 大连理工大学 A+3 上海大学 A+4 中山大学 A+5 北京大学 A+6 西安交通大学 A+7 山东大学 A+8 北京交通大学 A+9 复旦大学 A+10 吉林大学 A+11 华东师范大学 A+12 四川大学 A+13 湘潭大学 A+14 南开大学 A+15 武汉大学 A+16 西北工业大学 A+17 河南大学 A+18 电子科技大学 A+19 上海师范大学 A+ 070201物理学(234)1 北京大学 A+2 复旦大学 A+3 清华大学 A+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5 吉林大学 A+6 兰州大学 A+7 华中师范大学 A+8 北京师范大学 A+9 南京大学 A+10 山东大学 A+11 浙江大学 A+12 中山大学 A+070202应用物理学(125)1 南京大学 A+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3 上海交通大学 A+4 清华大学 A+5 华中科技大学 A+6 西安交通大学 A+ 070301化学(241)1 北京大学 A+2 南开大学 A+3 吉林大学 A+4 厦门大学 A+5 复旦大学 A+6 兰州大学 A+7 武汉大学 A+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9 中山大学 A+10 南京大学 A+11 西北大学 A+12 福州大学 A+ 070302应用化学(249)1 华东理工大学 A+2 大连理工大学 A+3 天津大学 A+4 北京化工大学 A+5 四川大学 A+6 吉林大学 A+7 华南理工大学 A+8 北京理工大学 A+9 南京工业大学 A+10 复旦大学 A+11 清华大学 A+12 浙江工业大学 A+ 070401生物科学(218)1 北京大学 A+2 中山大学 A+3 清华大学 A+4 华中农业大学 A+5 复旦大学 A+6 武汉大学 A+7 浙江大学 A+8 北京师范大学 A+9 中国农业大学 A+10 厦门大学 A+11 四川大学 A+ 070402生物技术(245)1 北京大学 A+2 复旦大学 A+3 华中科技大学 A+4 浙江大学 A+5 中山大学 A+6 武汉大学 A+7 吉林大学 A+8 南开大学 A+9 内蒙古大学 A+10 上海交通大学 A+1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12 西安交通大学 A+070403生物信息学(11)1 上海交通大学 A+070501天文学(3)1 南京大学 A+070601地质学(18)1 中国地质大学 A+070701地理科学(104)1 南京大学 A+2 北京师范大学 A+3 北京大学 A+4 华东师范大学 A+5 兰州大学 A+070702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108)1 北京师范大学 A+2 华东师范大学 A+3 中山大学 A+4 南京大学 A+5 兰州大学 A+070703地理信息系统(120)1 武汉大学 A+2 北京师范大学 A+3 中国矿业大学 A+4 南京师范大学 A+5 中山大学 A+6 北京大学 A+070801地球物理学(14)1 北京大学 A+070901大气科学(12)1 北京大学 A+071001海洋科学(19)1 中国海洋大学 A+071101理论与应用力学(16)1 北京大学 A+07120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7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2 电子科技大学 A+3 清华大学 A+4 北京邮电大学 A+5 东南大学 A+6 西安交通大学 A+7 华中科技大学 A+8 浙江大学 A+9 北京理工大学 A+10 上海交通大学 A+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A+12 复旦大学 A+13 北京大学 A+14 南京大学 A+071202 微电子学(31)1 电子科技大学 A+2 北京大学 A+071203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82)1 华中科技大学 A+2 电子科技大学 A+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4 中山大学 A+071205信息安全(57)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2 电子科技大学 A+3 武汉大学 A+071401 环境科学(175)1 北京大学 A+2 北京师范大学 A+3 南京大学 A+4 南开大学 A+5 浙江大学 A+6 哈尔滨工业大学 A+7 同济大学 A+8 四川大学 A+9 厦门大学 A+071402生态学(45)1 兰州大学 A+2 东北师范大学 A+071501 心理学(50)1 北京师范大学 A+2 华东师范大学 A+3 西南大学 A+071502 应用心理学(121)1 北京师范大学 A+2 天津师范大学 A+3 华东师范大学 A+4 华南师范大学 A+5 西南大学 A+6 湖南师范大学 A+071601 统计学(134)1 中国人民大学 A+2 厦门大学 A+3 天津财经大学 A+4 上海财经大学 A+5 东北财经大学 A+6 北京大学 A+7 浙江工商大学 A+071701系统理论(1)1 北京师范大学 A+071702系统科学与工程(2)1 上海理工大学 A+ 3楼 yiyongyi78 发表于:2006-7-31 12:55:00 080101采矿工程(21)1 中国矿业大学 A+080102石油工程(9)1 中国石油大学 A+080103 矿物加工工程(18)1 中国矿业大学 A+080104勘查技术与工程(26)1 中国地质大学 A+080105资源勘查工程(23)1 中国地质大学 A+080106地质工程(27)1 中国矿业大学 A+080201 冶金工程(25)1 北京科技大学 A+080205 材料科学与工程(239)1 北京科技大学 A+2 清华大学 A+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4 中南大学 A+5 上海交通大学 A+6 西北工业大学 A+7 四川大学 A+8 山东大学 A+9 浙江大学 A+10 武汉理工大学 A+11 华南理工大学 A+12 吉林大学 A+0803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05)1 华中科技大学 A+2 上海交通大学 A+3 清华大学 A+4 西安交通大学 A+5 哈尔滨工业大学 A+6 西北工业大学 A+8 重庆大学 A+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10 东北大学 A+11 北京科技大学 A+12 大连理工大学 A+13 西南交通大学 A+14 山东大学 A+15 浙江大学 A+08030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18)1 华南理工大学 A+2 哈尔滨工业大学 A+3 华中科技大学 A+4 西北工业大学 A+5 吉林大学 A+6 东北大学 A+080303 工业设计(23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A+2 上海交通大学 A+3 东北大学 A+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5 中国石油大学 A+6 华中科技大学 A+7 华南理工大学 A+8 西安交通大学 A+9 北京化工大学 A+10 太原理工大学 A+11 北京理工大学 A+12 北京科技大学 A+080305 机械电子工程(39)1 浙江大学 A+2 上海交通大学 A+080306 车辆工程(70)1 清华大学 A+2 吉林大学 A+3 北京理工大学 A+4 西南交通大学 A+080401 测控技术与仪器(164)1 天津大学 A+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3 清华大学 A+4 上海交通大学 A+5 中北大学 A+6 哈尔滨工业大学 A+8 重庆大学 A+080501 热能与动力工程(119)1 西安交通大学 A+2 清华大学 A+3 华中科技大学 A+4 上海交通大学 A+5 浙江大学 A+6 哈尔滨工业大学 A+080502 核工程与核技术(10)1 清华大学 A+080503 工程物理(4)1 清华大学 A+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50)1 西安交通大学 A+2 清华大学 A+3 华中科技大学 A+4 哈尔滨工业大学 A+5 上海交通大学 A+6 重庆大学 A+7 西南交通大学 A+8 华北电力大学 A+9 天津大学 A+10 沈阳工业大学 A+11 湖南大学 A+12 浙江大学 A+13 北京交通大学 A+080602 自动化(252)1 清华大学 A+2 南京理工大学 A+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4 东北大学 A+5 中南大学 A+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7 哈尔滨工程大学 A+8 华中科技大学 A+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10 西安交通大学 A+11 上海交通大学 A+12 北京理工大学 A+13 东南大学 A+080603 电子信息工程(367)1 东南大学 A+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4 上海交通大学 A+5 电子科技大学 A+6 清华大学 A+7 华中科技大学 A+8 北京理工大学 A+9 哈尔滨工业大学 A+10 西安交通大学 A+11 哈尔滨工程大学 A+12 上海大学 A+13 华南理工大学 A+14 浙江大学 A+15 武汉大学 A+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17 西北工业大学 A+18 天津大学 A+080604 通信工程(277)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2 北京邮电大学 A+3 电子科技大学 A+4 哈尔滨工业大学 A+5 上海交通大学 A+6 北京交通大学 A+7 武汉大学 A+8 北京理工大学 A+9 华中科技大学 A+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11 天津大学 A+12 浙江大学 A+13 哈尔滨工程大学 A+14 华南理工大学 A+0806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26)1 清华大学 A+2 华中科技大学 A+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4 北京大学 A+5 吉林大学 A+6 上海交通大学 A+7 哈尔滨工业大学 A+8 东南大学 A+9 西安交通大学 A+10 武汉大学 A+11 东北大学 A+12 南京大学 A+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16 复旦大学 A+17 重庆大学 A+18 四川大学 A+19 中南大学 A+20 大连理工大学 A+21 北京交通大学 A+22 同济大学 A+23 浙江大学 A+24 北京理工大学 A+25 中山大学 A+26 南京理工大学 A+ 080607 生物医学工程(72)1 上海交通大学 A+2 四川大学 A+3 东南大学 A+4 西安交通大学 A+ 080611 软件工程(143)1 武汉大学 A+2 中山大学 A+3 清华大学 A+4 东北大学 A+5 南京大学 A+6 华中科技大学 A+7 大连理工大学 A+ 080701 建筑学(133)1 清华大学 A+2 同济大学 A+3 东南大学 A+4 天津大学 A+5 华南理工大学 A+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7 重庆大学 A+080702 城市规划(115)1 同济大学 A+2 重庆大学 A+3 北京林业大学 A+4 华南理工大学 A+5 天津大学 A+6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080703 土木工程(241)1 同济大学 A+2 清华大学 A+3 西南交通大学 A+4 哈尔滨工业大学 A+5 东南大学 A+6 重庆大学 A+7 河海大学 A+8 湖南大学 A+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10 中南大学 A+11 浙江大学 A+12 大连理工大学 A+080704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23)1 同济大学 A+2 哈尔滨工业大学 A+3 清华大学 A+4 天津大学 A+5 重庆大学 A+6 东南大学 A+080801 水利水电工程(48)1 武汉大学 A+2 河海大学 A+08080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30)1 河海大学 A+2 武汉大学 A+080803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17)1 大连理工大学 A+080901 测绘工程(55)1 武汉大学 A+2 中国矿业大学 A+3 中南大学 A+081001 环境工程(238)1 清华大学 A+2 同济大学 A+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4 华南理工大学 A+5 浙江大学 A+6 河海大学 A+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8 大连理工大学 A+9 华东理工大学 A+10 重庆大学 A+11 南京大学 A+12 华中科技大学 A+081002 安全工程(69)1 中国矿业大学 A+2 中南大学 A+3 西安科技大学 A+081101 化学工程与工艺(185)1 天津大学 A+2 华东理工大学 A+3 浙江大学 A+4 华南理工大学 A+5 南京工业大学 A+6 大连理工大学 A+7 中国石油大学 A+8 北京化工大学 A+9 清华大学 A+081102 制药工程(138)1 沈阳药科大学 A+2 中国药科大学 A+3 四川大学 A+4 华东理工大学 A+5 浙江大学 A+6 天津大学 A+7 山东大学 A+081201 交通运输工程(127)1 北京交通大学 A+2 同济大学 A+3 西南交通大学 A+4 长安大学 A+5 中南大学 A+6 东南大学 A+081203 油气储运工程(15)1 中国石油大学 A+081206轮机工程(16)1 大连海事大学 A+081301 船舶与海洋工程(24)1 哈尔滨工程大学 A+081401 食品科学与工程(160)1 江南大学 A+2 中国农业大学 A+3 华南理工大学 A+4 南昌大学 A+5 浙江大学 A+6 华中农业大学 A+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8 浙江工商大学 A+081402 轻化工程(40)1 华南理工大学 A+2 江南大学 A+081403包装工程(61)1 天津科技大学 A+2 陕西科技大学 A+3 江南大学 A+081405 纺织工程(33)1 东华大学 A+2 天津工业大学 A+081406 服装设计与工程(77)1 东华大学 A+2 天津工业大学 A+3 苏州大学 A+4 大连轻工业学院 A+081501 飞行器设计与制造(16)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081701 工程力学(64)1 清华大学 A+2 大连理工大学 A+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081801 生物工程(187)1 华中农业大学 A+2 浙江大学 A+3 上海交通大学 A+4 吉林大学 A+5 华东理工大学 A+6 中国农业大学 A+7 四川大学 A+8 山东大学 A+9 南京农业大学 A+081901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40)1 中国农业大学 A+2 吉林大学 A+081902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17)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081903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17)1 中国农业大学 A+081904 农业水利工程(27)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082001 森林工程(10)1 东北林业大学 A+082002 木材科学与工程(16)。
2023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前10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前10名北京大学(排名第1)、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2)、华东师范大学(排名第3)、南京大学(排名第4)、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5)、武汉大学(排名第6)、首都师范大学(排名第7)、东北师范大学(排名第8)、福建师范大学(排名第9)、河南大学(排名第10)。
地理信息科学属于哪个大类地理信息科学属于理学类。
其中包含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遥感原理与技术、数据库结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等。
工程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摄影测量学、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PS理论与应用、GIS设计与开发、网络GIS、计算机图形学。
地理信息科学前景怎么样地理信息科学的就业前景还不错,毕业生可在与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工作。
该专业可以去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相关部门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在国外的许多大学,而我国现有140所高校开设有该专业,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高级人才供不应求。
随着国家各个部门信息化的进程,以及国内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开发的高科技企业的增多和发展壮大,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还将增大,缺口也将扩大。
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好就业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在国外的许多大学,而我国现有140所高校开设有该专业,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高级人才供不应求。
随着国家各个部门信息化的进程,以及国内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开发的高科技企业的增多和发展壮大,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还将增大,缺口也将扩大。
信息革命的浪潮方兴未艾,信息社会正朝我们一步步走来,我国已将信息产业列入可持续发展战略。
地理信息系统考研,地信专业有两个方向:
第一:地图制图学与地信工程为工科
第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为理科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是研究地球空间信息存储、处理、分析、管理、分发及应用的科学与技术,它能够提供一种科学的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与工程质量,以完善、丰富、强大的数据信息为科技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决策基础和决策环境,为社会广大民众提供各种咨询和信息服务,促进社会经济与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是在地图制图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理学类地理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知识工程和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已逐步成为资源与环境、城市及区域规划与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水利水电、交通土建等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专业根据地图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相关
的技术应用需求,设立了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地理空间与地理过程模拟、网络GIS及地图制图等研究方向,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学术活动、科学研究、系统开发及学位论文等。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最好的20所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最好的20所大学名单1、南京农业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华中农业大学4、浙江大学5、武汉大学6、广西师范学院7、中国矿业大学(徐州)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9、华南农业大学10、中国农业大学11、甘肃农业大学12、西南大学13、吉林大学14、东华理工大学15、昆明理工大学16、中南林业科技大学17、东北农业大学18、内蒙古师范大学19、山东农业大学20、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土地资源管理是综合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区域学等诸多学科,用来解决土地规划与利用的一门综合学科。
城市里每一寸土地的开发、利用都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等诸多利益关系协调和规范的结果。
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大,城市必须合理地发挥应有的各种功能。
作为城市功能的一种载体,城市里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如何规划和利用影响巨大,是大家密切关注的问题。
所以,这个专业在各个国家都非常受重视。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方向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房地产专业、航运管理、资产评估、地质学、人文地理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公共财政学》、《土地法学》、《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行政学》、《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不动产估价》、《土地政策分析与评价》、《土地评价》、《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等。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怎么样?(学长学姐评价)青岛理工大学:这个专业比较好的学校有人大,华中农业,南农,西南也不错,各个学校有各个学校的特色,有的偏房地产,有的就是纯粹的土地管理,有的偏农业。
我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高校排名【主题】我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高校排名1. 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涵盖地理学、信息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学科,它致力于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来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以揭示事物在空间中的分布规律和时空演变规律,推动地理学研究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应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中国的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2.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高校排名的重要性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而高校的排名往往是衡量学科实力和专业质量的重要指标。
了解我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高校的排名情况,对于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学术研究和行业就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3. 我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高校排名的综合评估在对我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高校排名进行综合评估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师资力量、科研实力、专业建设、社会影响力等。
师资力量包括教师学历和学术水平,科研实力包括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专业建设包括专业设置和实践教学,社会影响力包括毕业生就业情况和行业声誉等。
4. 我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高校排名的具体情况根据我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高校排名的调研,我国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较为发达的高校主要集中在211工程和985工程学校,例如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
这些高校在地理信息科学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科研实力、专业建设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排名较为靠前。
5. 对我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高校排名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学科,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可以参考排名情况,但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自身兴趣和发展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学校的排名仅是一个参考因素,学生在校期间还应注重实际学习和锻炼,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职场中脱颖而出。
总结回顾:通过对我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高校排名的综合评估和具体情况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一学科领域中具有较强实力的高校,以及学习该专业的一些重要因素。
2018年全国开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大学排
名
2018年全国开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大学排名
全国开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大学排名
全国共有46所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武汉大学,排名第二的是西南交通大学,排名第三的是河海大学,以下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列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大学排名学校名称1武汉大学2西南交通大学3河海大学4中国农业大学5南京邮电大学6长安大学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华中农业大学9郑州大学10南京师范大学11湖南师范大学12云南大学13北京建筑大学14湖北大学15中南林业科技大学16东北林业大学17东北师范大学18延边大学19西安科技大学20昆明理工大学21江西理工大学22安徽科技学院23滁州学院24兰州交通大学25黑龙江工程学院26东华理工大学27山东建筑大学28河南理工大学29安徽师范大学30桂林理工大学31长江大学32江西农业大学33长春师范大学34成都信息工程学院35山西农业大学36淮海工学院37重庆师范大学38安徽理工大学39闽江学院40山东农业大学41吉林建筑大学42安徽农业大学43湖北科技学院44新疆师范大学45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46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以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大学排名,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