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岑溪市2013届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8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2)▲,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
▲,▲。
(杜牧《赤壁》)(6)晏殊《浣溪沙》中“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的诗句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悄. (qiǎo)然荣赝.(yīng)相形见绌.(chù)中流砥.(dǐ)柱B.斑斓.(lán)狩(shǒu)猎.前倨.(jù)后恭粗制烂.(làn)造C.斟酌.(zhuó)差.(chāi)使咬文嚼.(jué)字心无旁骛.(wù)D.庇荫.(yìn)羸.(léi)弱销.(xiāo)声匿迹满载.(zài)而归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6分)太多的流连是一种羁绊,绊住的不止是双脚,还有未来!逗留在高山的巍峨中,就会错过大海的浩瀚;逗留在草原的(A)中,就会错过森林的葱茏。
选择逗留,虽然会拥有一时的风景,就是走过去,人生中最大的美丽便会赫然显现。
选择了走过去,就是选择了坚定不移;▲▲,▲▲;选择了走过去,就是选择了风雨兼程!人能走多远,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意志;人能攀多高,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志向。
永不逗留的(B)可以让我们不老的心看尽世上不绝的风景。
(1)请为文中A、B两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013年某某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本卷共12小题,共24分。
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
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静谧.(mì)鞠.躬(jū)顶礼膜.拜(mó)B.丰硕.(shuò)默契.(qì)养精蓄.锐(chù)C.干涸..(kū)睿.智(ruì)藏污纳垢.(ɡòu)D.酝酿.(yànɡ)逞.能(chěnɡ)X皇失措.(cuò)(知识X围:词语读音;能力层级:识记;难度)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精致暗然失色束手无策B.惟幕风餐露宿自知之明C.炫耀胸有成竹狂妄自大D.寂寞春华秋实故名思义(知识X围:词语写法;能力层级:识记;难度0.85)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偶然看到国外有人研究牛马放屁的消息,使我忍俊不禁....,再看有关文章,又令我肃然起敬。
(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B.面对日益成为重大社会问题的食品、药品安全危机,每一个人、每一个公民都无法置.身事外...。
(置身事外:对事情很冷淡,不过问,不关心)C.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断臂钢琴师X伟,在达人秀...比赛中,获第一届中国达人秀总冠军。
(达人秀:指在某一领域的高手、出类拔萃的人物展示)D.提高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摄取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是学校和社会的当务之急。
(“绿色食品”:原生态的、无污染的食物)(知识X围:词语用法5)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2013年中考语文3套模拟试卷及答案摘要:复习与学习一样都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小编整理了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来帮助同学们备战中考,在中考中发挥正常的水平!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春,带来了芬芳艳丽的花朵,带来了pénɡ( )勃新绿的草木,带来了对未来的一份憧憬;夏,带来了缤纷绚丽的娇阳,带来了挺bá( )苍翠的树木,带来了奋斗的脚印;秋,带来了如金的落叶,带来了温柔的秋雨,带来了丰收的喜讯;冬,带来了洁白的雪花,带来了素雅的天地,带来了胜利后的沉思。
1.给下列词语中的拼音选择合适的汉字。
( )pénɡ( )勃挺bá( )A.篷拔B.蓬拨C.篷拨D.蓬拔2.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憧憬( ) 缤纷( )A.chōnɡ bīn B.chǒnɡ bīnC.chōnɡ bīnɡ D.chǒnɡ bīnɡ3.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芬芳喜讯素雅新绿B.未来绚丽沉思缤纷C.艳丽温柔奋斗憧憬D.娇阳苍翠胜利脚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此次整治工作不仅使城区的夜景更加靓丽,也为邵阳的城市综合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保障。
B.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公安部还将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
C.按照计划,到2013年,江西将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建设约1 200所左右的幼儿园。
D.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木兰诗》情节扑朔迷离,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也让世界的“木兰迷”倍加赞赏。
B.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C.回到家乡,我欣喜地发现昔日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D.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中考模拟测试卷(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考生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 1至12题,非选择题13至24题。
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注意事项,并按要求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知识积累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正确的一项是()A.应和.(hè)纽.带(nǐu)苦心孤诣.(zhǐ) B.伫.立(chù)荆.棘(jīng) 翩.翩起舞(piān)C.捷径.(jìng)阿.谀(ā)水泄.不通(xiè) D.诅咒.(zhòu) 笨拙.(zhuō) 神采奕.奕(y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辜负嘎然而止草长莺飞B.狼藉重峦叠嶂迫不及待C.真缔吹毛求疵左右逢圆D.意测如座针毡鳞次栉比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勤学善思是学生学好功课的不二法门....。
B.母亲就要出门打工了,弥留之际....对我再三叮嘱。
C.对于中学生,我们不提倡见义勇为,但也反对袖手旁观....。
D.人非圣贤,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能吹毛求疵....。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近年来,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删减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C.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防范措施。
D.读书不但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而且能够陶冶性情,提升自我。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引发了收视热潮,其影响力正从荧屏走向现实,了蝴蝶效应。
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A.深入浅出虽然但是印证B.深入浅出不但而且引发C.深思熟虑不但而且印证D.深思熟虑虽然但是引发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2013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基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②晴川历历汉阳树,。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③《渡荆门送别》中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2分)⑤把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默写完整。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2.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①jiǎo xiá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②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
你可不许nì fán的。
”()③别以为这房间zá luàn wú zhānɡ,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④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wéi miào wéi xiào。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1、略2、(1)嶙峋(2)人迹罕至(3)寂寞(4)销声匿迹3、A4.示例:我认为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我们只有迎难而上,凭着坚韧的意志,勇敢地搏击,扬鞭策马不停步,才能在风雨过后见到彩虹,谱写我们人生的新篇章。
5、(1)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全线通车(1分),意义重大(1分)。
(2)2分a.因为雅安高速公路的通车,美丽凉山将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
b.美丽凉山因为雅西高速公路的通车将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
6. D(听说)【A(过失/犯过错)B(以……为美/ 美丽)C(间或/参与)】7. 在公共场合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8. 王之蔽甚矣战胜于朝廷9. B10.B11.(1)有了节制的闸,欲望和非分之想的洪水就能够被挡在心门之外,人才会变得宁静,才能有正确的想法和愿望,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2)没有节制的闸,心灵往往盛放了不该盛放的东西,轻则会伤身害己,重则会祸国殃民。
12.(1)两段都是从反面论证的角度进行论述的。
(2)通过列举李醯嫉贤妒能,暗害扁鹊,为后人所不齿的事例,列举虞国君主贪图享乐,终至亡国的事例,从反面论证了不懂节制的危害,从而更全面地论证人学会节制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13.C14.(1)“出售欲望”指卡尔将抢钱偷钱的想法出卖给人,就没有了这种权利,以后再抢钱偷钱就是侵权。
(2)因为他从奶奶与老人的对话中知道了两个长辈为了拯救自己用心良苦,深为长辈的关爱而感动,也深为自己的行为而悔恨。
15.祖母早就知道了他的劣行,她没有张扬,而是与好友一起,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改掉了卡尔的毛病。
这样写使故事情节曲折动人,突出了祖母的慈爱与智慧。
16.(1)一个人身上的贪欲是可以出卖的,是可通过别人的教育和自己的努力改正的,但亲情和人格尊严是不能出卖的,也就是说师长与亲人的关爱、自己的人格尊严无论如何不能丢。
(2)示例:现实生活中,老师、家长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犯错误的孩子,要懂得教育智慧。
201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2013.4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4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4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2)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酒困路长惟欲睡,▲。
(苏轼《浣溪沙》)(4)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5)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6)▲,风多杂鼓声。
(杨炯《从军行》)(7)▲,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8)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9)人们常用“▲,▲”,来表达自己在艰难困苦面前,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展望。
(用李白《行路难(一)》中原句回答)2.下列加点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2分)A.绯.红——腹诽.即.物起兴——既.往不咎B.亵渎.——案牍.恪.尽职守——格.格不入C.诘.责——集结.深恶.痛疾——好高骛.远D.慰藉.——狼藉.断壁残垣.——亘.古不变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黝黑无可置疑芒刺在背B.干瘪格物致志狂妄自大C.荣膺颔首低眉冥思暇想D.污秽莫衰一是怒不可遏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为人和善,与邻里相处和睦,是个八面玲珑....的人。
B.在这段时间里,他受到祖国人民无与伦比....的热情接待。
C.宽敞而毫无遮拦的办公桌前,每个人都在众目睽睽....下不停地工作着。
D.作为记者,我不能对神父的证实吹毛求疵....,但是把地震比喻成对海地儿童迟来的报复显然是对上帝的诽谤。
某学校即将开展“且听书语,共品书香”的读书节活动。
以下是他们的活动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善。
第一阶段:发动准备阶段利用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晨会、班会等渠道进行全面广泛的宣传和发动,确保全校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校园读书节的活动,共同投入建设文化校园的热潮之中。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12分)9.① ② ③ (3分) 10.(3分) 11.( )(3分)12.(3分)(二)(14分)13.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7.问题: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2013年中考语文模考答题卷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说明1、全卷共四大题,26小题,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5 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
(24分) 1—6题(每题2分,共12分)题 号 123456答 案7.古诗默写(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 8.综合性学习(6分)(l )主要信息: 影响: (2分) (2)原因:① ② (2分) (3)上句:了解危害,助身心健康学业进步;下句:分析原因, 。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炽热/嗤笑契诃夫/打呵欠锲而不舍/凄风苦雨B.矗立/伫立颤巍巍/ 打冷战踉踉跄跄/狼吞虎咽C.荒诞/忌惮入场券/买卷烟言简意赅/骇人听闻D.栈桥/破绽一霎间/说傻话咬文嚼字/ 性格倔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贿赂三部曲名副其实飞扬拨扈B.恪守过渡句一愁莫展富丽堂煌C.寒暄舶来品草菅人命无济于事D.脏款一沓纸妇儒皆知千钧一发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太阳虽然像个小气鬼,只照进那么少、那么短,但对我已是奢侈品。
阳光在冬天虽然有限,但至少看起来也暖和――几块暖和。
这种光与热,都是在人群中、在地球上得不到的东西,它们从天而降,从1.47亿公里外的地方直达而来,没有停留,没有转运,前后只不过8分钟,光热从太阳身上已到你身上。
这种宇宙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同时感受到,有了这种感受,你仿佛觉得,阳光普照,却与你独亲,世态炎凉,太阳反倒是朋友了。
A.热力神秘因为所以B.热量神奇不仅而且C.热量神奇即使也D.热力神秘虽然可是4.古诗文默写。
(共8分)(1)香远益清,,。
(周敦颐《爱莲说》)(2),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辛弃疾是爱国词人,我们从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可知尽管他“白发生”,却依然眷恋着曾经雨雪征战的疆场,词中最能体现这种眷恋情感的句子是:“,。
”(4)“月”是古代文人骚客笔下常见之物,他们为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的“,随风直到夜郎西”;苏轼的“,把酒问青天”;杜牧的“,夜泊秦淮近酒家”,都给了我们美的熏陶。
5.从下面四部名著中任选一部,仿照示例另写一段话,写出你阅读该名著的收获。
(4分)①《水浒传》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③《童年》④《朝花夕拾》示例: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具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201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语文试卷(三)考生注意:.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1—6 题 25分)(6分)(1)与君离别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4)苔痕上阶绿,。
(《陋室铭》)(5)《出师表》中作者表明自己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初夏的夜空,明朗、高远、静谧.( ),苍穹点缀着幽蓝奇妙的辉煌。
山野显得安宁、满足和坦然。
月色很美,jiǎo( )洁的月光柔和地耀出远山的轮廓,流进眼前的林子。
林子里芳草青青,野地上的山丹丹放肆地冲荡着芳香……(1)给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根据拼语文试卷第 2 页共8页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8页音写出汉字。
(2分) 静谧. ( ) ji ǎo ( )洁 (2)说说你对文中划横线词语的理解。
(2分) 放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 .好一个孔雀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沉醉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让人叹为观止....。
B .罕见冰雪、特大地震、严重旱情……当我们面对这一切,不由生出多难兴邦....的感慨。
C .经过建筑者十几年的努力,三峡大坝终于如雨后春笋....般地长到185米。
D .课堂讨论,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但又要认真思考,不能信口开河....。
4.下面短文中划线的句子①②③顺序不恰当,应调整为(2分)………………【 】 乘车是希望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舒服。
但是也应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①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摇摇晃晃,②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③他们会不会因为体力不支而跌倒?“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不如古人?面对老弱病残,我们起身让个座,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A .③②①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看着有三、四百米高的小山,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勇气登上去? B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我平时最喜爱看的一个节目,它的主持人张宏民、罗京、李瑞英……等是我最崇拜的。
广西省岑溪市2013届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Ⅰ卷和Ⅱ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20分)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积累运用与古诗欣赏(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寒噤.(jìn)击磬.(qìn)匀称.(chèng)盛气凌人B、仄.歪(zhè)稽.首(qǐ)镐.头(gǎo)来势凶凶C、差.使(chāi)藻.井(zǎo)孕.育(yùn)衰草连天D、狼藉.(zí)锃.亮(zèng)弥.高(mí)烽芒毕露2、下面句子中加点为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看了尼克斯队与湖人队精彩的比赛,班里几个NBA球迷正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巨星林书豪的突出表现。
B、赵本山的小品真逗,连一向严肃的爸爸看了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老师都不以为然....,觉得不必对这些问题较真。
D、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否则,所得自然不多,对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没有多少帮助。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们要时刻牢记交通法规,确保自己与他人的安全,行安全路,做文明人。
B、我们的班主任很年轻,大概三十岁左右。
C、是否多阅读,也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D、中学生是培养健康情操的重要阶段。
4、将下面各个句子排列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正确顺序是(2分)①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书目,用分析的观点去吸收书中的精华,摒弃书中的糟粕。
②择书不同,效果则截然不同。
③善择,就是读书要善于选择。
④人们常说“开卷有益”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
⑤其实开卷未必均有益,关键是开什么卷。
A、④⑤③②①B、②①③④⑤C、③①④⑤②D、③④⑤①②5、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们所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两篇。
B、《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斯威夫特,主人公是格列佛。
该作品通过讲述格列佛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历,抨击了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
C、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名人传》,叙述了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大师米开朗琪罗和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三位伟人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同时也揭示了“苦难造就英才”的道理。
D、《骆驼祥子》的主人公,老实、健壮、坚忍,同时他又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尽管他有着“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但他始终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祥子的奋斗经历和人生结局正诠释了“好人自有好报”的道理。
6、对下列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诗人因生活环境恶劣又常遭孩童欺负的抑郁之情。
C、《赤壁》这首诗借历史事件,抒写历史兴亡感、想象奇特。
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男子对一位漂亮姑娘的思恋。
7、对下列诗歌写作技巧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从形式到内容上应属于叙事诗,边塞诗和自由诗。
B、《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C、《饮酒》中的“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用一个“见”字描写采菊时于无意间偶见南山,使南山静穆超然的风景正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表现了一种天真自然的意趣。
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词前的小字部分属于小序,作用是交代了作者写词的时间和缘由。
二、文言文阅读(共17分)(一)(10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朝服.衣冠(穿戴)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下)C、群臣吏民能面刺..之后(满一年)..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D、期年9、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臣之.妻私臣/吾妻之.美我者B、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C、谓其.妻曰/其.中往来种作D、能谤讥于.市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0、下列对该文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从中悟出道理。
B、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候国前来朝见。
C、邹忌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王主要是为了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和奸臣,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目的。
D、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启示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注意对象,尊重对方,用语委婉,还要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
第Ⅱ卷(共100分)11、把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二)(7分)某山隅有一老者,早失偶,惟一女远适①他乡。
猎者怜其孤,赠以猴。
老者爱如赤子②,每出必从,不链不掣③,而不离不逸。
如是者五年。
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④,泪如雨。
曰:“父死乎?”颔⑤之,乃俱归。
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
姐引⑥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而食。
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⑦甚。
未三月而偃卧坟间。
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⑧其上,曰:“义猴之墓”。
[注释]①适:指古代女子出嫁。
②赤子:亲生儿子。
③掣:牵着。
④姐:指老翁的女儿。
⑤颔:点头。
⑥引:引领。
⑦殊:非常。
⑧勒石:立碑刻字。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1)卒()(2)谢()(3)故()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
14、读了本文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迪?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2分)三、古诗文默写。
(8分)15、按要求填空(1)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2),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4)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5)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7),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8)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四、综合实践活动。
(6分)16.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九年级(6)班拟召开以“我爱读书”为主题的班会,请你来参加活动。
材料一: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2008年成年人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为69.7%。
其中,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49.3%,比上一年的48.8%增长了0.5个百分点,增幅为1.02%。
材料二: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2009年我国成年人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2.0%,比2008年的69.7%增长了2.3个百分点。
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50.1%,比2008年的49.3%增长了0.8个百分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分)(2)用成语写出一个名人读书的故事,并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2分)故事名称:,启示:(3)读书要讲究方法,你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吗?请介绍一种并说明理由。
(2分)五、现代文阅读。
(共25分)(一)(15分)瓷葫芦刘家湾小学在一座大山里,山很大,只有一个村;村很小,只有一所小学;学校更小,只有一位老师。
老师姓尚,早已过了退休年龄,因为村里请不来老师,村长就又把他请了回来。
尚老师对学生极严格,完不成作业的要用荆条抽手心。
这天,二年级的赵铁锁没有交昨天布置的作业,尚老师问:“铁锁,你昨儿个放学干啥去了?”“放牛。
”“谁让你放牛的?”“俺爹。
”“听我的还是听你爹的?”“听俺爹的。
”“为啥?”“俺爹是村长。
”“村长也是我的学生!”尚老师一听,拍着桌子说:“伸出手!”“偏不!”说完,铁锁猛地冲出教室,头也不回地往外跑。
“你给我回来!”尚老师一边喊一边站起身追。
但还没有走出教室的门,就一头栽倒在地上。
学生一看不好,惊呼着涌过来,几个胆小的女儿吓得哭了起来,有学生飞快地跑去找人。
一会儿工夫,村长领着一大群人来了,大家七手八脚把尚老师抬上板车送往医院。
经诊断,尚老师患的是心脏病,已有几年的病史了,这次幸亏抢救及时。
几天后,尚老师又走了讲台。
他像往常一样环视了一圈教室,然后打开书本开始讲课。
忽然像想起来什么似的说:“我的药在右边衣袋里,如果老毛病又犯了,请大家帮我服药。
”说着掏出药瓶让大家看了看,是一个小小的瓷葫芦。
“我可不想死这么早。
”教室里一片沉寂,大家知道,这句话随时可能成为尚老师的遗嘱。
这一节课,同学们听得最认真。
尚老师哪天换了一身衣服,上课前就会特别提醒说:“今天我的救命葫芦在左上衣口袋里,大家一定要记准,千万别找错了地方。
”学生就死盯着尚老师的左上衣口袋,好像那里真有能救尚老师的宝葫芦一样。
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尚老师最忙。
五年级的学生要升学,其他的学生又不能撇下不管,于是尚老师的小油灯常常亮到半夜。
第二天起床,窗台上总是时不时放着一只熟鸡蛋,一把红枣。
偶尔还有几朵野菊花――尚老师爱喝菊花茶。
而每当问起时,同学们却说不知道。
最近一段时间,尚老师发现班里老是有人迟到,好几次是快到上课时间了,几个学生才气喘吁吁赶来,身上脏得像泥猴似的,脸上有时还挂有几道血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