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1)
- 格式:doc
- 大小:539.50 KB
- 文档页数:14
红星区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抛物线y=4x2的焦点坐标是()A.(0,1)B.(1,0)C.D.2.若函数f(x)=﹣2x3+ax2+1存在唯一的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0,+∞)B.[0,3] C.(﹣3,0] D.(﹣3,+∞)3.直线x﹣2y+2=0经过椭圆的一个焦点和一个顶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A.B.C.D.4.设集合,,则( )ABCD5.设集合A={x|﹣2<x<4},B={﹣2,1,2,4},则A∩B=()A.{1,2} B.{﹣1,4} C.{﹣1,2} D.{2,4}6.函数y=2sin2x+sin2x的最小正周期()A.B.C.πD.2π7.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满足,且在(0,+∞)上单调递减,则xf(x)>0的解集为()A.B.C.D.8.设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点M在C上,|MF|=5,若以MF为直径的圆过点(0,2),则C的方程为()A.y2=4x或y2=8x B.y2=2x或y2=8xC.y2=4x或y2=16x D.y2=2x或y2=16x9. “”是“A=30°”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必要条件10.实数x ,y满足不等式组,则下列点中不能使u=2x+y 取得最大值的是( )A .(1,1)B .(0,3) C.(,2) D.(,0)11.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2DC=2,∠DAB=60°,E 为AB 的中点,将△ADE 与△BEC 分别沿ED 、EC 向上折起,使A 、B 重合于点P ,则P ﹣DCE 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A. B. C. D.12.已知向量=(﹣1,3),=(x ,2),且,则x=( )A. B.C.D.二、填空题13.若命题“∀x ∈R ,|x ﹣2|>kx+1”为真,则k 的取值范围是 .14.设p :f (x )=e x +lnx+2x 2+mx+1在(0,+∞)上单调递增,q :m ≥﹣5,则p 是q 的 条件.15.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2=2,a n+2=(1+cos2)a n +sin2,则该数列的前16项和为 .16.已知x ,y 为实数,代数式2222)3(9)2(1y x x y ++-++-+的最小值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两点之间距离公式的运用基础知识,意在考查构造的数学思想与运算求解能力.17.【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如皋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已知函数()211{52128lnx x xf x m x mx x +>=-++≤,,,,若()()g x f x m =-有三个零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8.(﹣2)7的展开式中,x 2的系数是 .三、解答题19.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3=2,S 8=22. (1)求{a n }的通项公式; (2)设b n=,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20.已知函数f (x )=e ﹣x (x 2+ax )在点(0,f (0))处的切线斜率为2. (Ⅰ)求实数a 的值;(Ⅱ)设g (x )=﹣x (x ﹣t﹣)(t ∈R ),若g (x )≥f (x )对x ∈[0,1]恒成立,求t 的取值范围; (Ⅲ)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n+1=(1+)a n , 求证:当n ≥2,n ∈N 时 f()+f()+L+f()<n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e ≈2.71828).21.(本题满分15分)若数列{}n x 满足:111n nd x x +-=(d 为常数, *n N ∈),则称{}n x 为调和数列,已知数列{}n a 为调和数列,且11a =,123451111115a a a a a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n a ;(2)数列2{}nna 的前n 项和为n S ,是否存在正整数n ,使得2015n S ?若存在,求出n 的取值集合;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数列求和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运算求解能力.22.某机床厂今年初用98万元购进一台数控机床,并立即投入使用,计划第一年维修、保养费用12万元,从第二年开始,每年的维修、保养修费用比上一年增加4万元,该机床使用后,每年的总收入为50万元,设使用x 年后数控机床的盈利总额y 元. (1)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从第几年开始,该机床开始盈利?(3)使用若干年后,对机床的处理有两种方案:①当年平均盈利额达到最大值时,以30万元价格处理该机床;②当盈利额达到最大值时,以12万元价格处理该机床.问哪种方案处理较为合理?请说明理由.23.如图,边长为2的等边△PCD 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矩形ABCD 所在的平面,BC=,M 为BC 的中点.(Ⅰ)证明:AM ⊥PM ; (Ⅱ)求点D 到平面AMP 的距离.24.在△ABC中,D为BC边上的动点,且AD=3,B=.(1)若cos∠ADC=,求AB的值;(2)令∠BAD=θ,用θ表示△ABD的周长f(θ),并求当θ取何值时,周长f(θ)取到最大值?红星区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解:抛物线y=4x 2的标准方程为 x 2=y ,p=,开口向上,焦点在y 轴的正半轴上,故焦点坐标为(0,),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以及简单性质的应用;把抛物线y=4x 2的方程化为标准形式,是解题的关键.2. 【答案】 D【解析】解:令f (x )=﹣2x 3+ax 2+1=0,易知当x=0时上式不成立;故a==2x ﹣,令g (x )=2x ﹣,则g ′(x )=2+=2,故g (x )在(﹣∞,﹣1)上是增函数,在(﹣1,0)上是减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故作g (x )=2x ﹣的图象如下,,g(﹣1)=﹣2﹣1=﹣3,故结合图象可知,a>﹣3时,方程a=2x﹣有且只有一个解,即函数f(x)=﹣2x3+ax2+1存在唯一的零点,故选:D.3.【答案】A【解析】直线x﹣2y+2=0与坐标轴的交点为(﹣2,0),(0,1),直线x﹣2y+2=0经过椭圆的一个焦点和一个顶点;故.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椭圆的基本性质,只需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b,c即可,属于基础题型.4.【答案】C【解析】送分题,直接考察补集的概念,,故选C。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朝阳区初二(上)期末数学及答案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24分)1. 画△ABC的边AB上的高,下列画法中,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三角形的高即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引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根据概念可知.解:过点C作边AB的垂线段,即画AB边上的高CD,所以画法正确的是D.故选:D.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2.下列各式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A、含有能开方的因式,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错误;B、符合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C、含有能开方的因式,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错误;D、被开方数含分母,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3.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是()A. 2或﹣2B. 2C. ﹣2D. 0【答案】A【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分式的值为零则分子为零进而得出答案.【详解】∵分式的值为0,∴x2﹣4=0,解得:x=2或﹣2.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4.下列运算:①a2•a3=a6,②(a3)2=a6,③a5÷a5=a,④(ab)3=a3b3,其中结果正确的个数为()A. 1B. 2C. 3D. 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积的乘方法则:把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进行计算即可.详解:①a2•a3=a5,故原题计算错误;②(a3)2=a6,故原题计算正确;③a5÷a5=1,故原题计算错误;④(ab)3=a3b3,故原题计算正确;正确的共2个,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关键是熟练掌握各计算法则.5.以下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可以重合,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可以重合,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可以重合,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沿任何一条直线对折后都不能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6.已知∠A=60°24′,∠B=60.24°,∠C=60°14′24″,则( )A. ∠A>∠B>∠CB. ∠A>∠B=∠CC. ∠B>∠C>∠AD. ∠B=∠C>∠A【答案】B【解析】【分析】将∠A、∠B、∠C统一单位后比较即可.【详解】∵∠A=60°24′=60.4°,∠B=60.24°,∠C=60°14′24″=60.24°,∴∠A>∠B=∠C.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度、分、秒的转化计算,比较简单,注意以60为进制即可.7.下列各式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A. a2﹣2ab+b2﹣1=(a﹣b)2﹣1B. x4﹣1=(x2+1)(x+1)(x﹣1)C. (x+2)(x﹣2)=x2﹣4D. 2x2+2x=2x2(1+)【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因式分解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A选项:它的结果不是乘积的形式,不是因式分解,故是错误的;B选项:x4﹣1=(x2+1)(x+1)(x﹣1)结果是乘积形式,是因式分解,故是正确的;C选项:(x+2)(x﹣2)=x2﹣4中结果不是乘积的形式,不是因式分解,故是错误的;D选项:2x2+2x=2x2(1+)结果不是整式乘积的形式,不是因式分解,故是错误的;故选:B.【点睛】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定义,理解因式分解的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在一个范围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式子变形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也叫作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是解题的关键。
天柱县第二中学校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已知函数f (x )=x 2﹣2x+3在[0,a]上有最大值3,最小值2,则a 的取值范围( ) A .[1,+∞) B .[0.2} C .[1,2] D .(﹣∞,2]2. 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与圆x 2+(y ﹣2)2=1相交,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 B .(1,)C .(2.+∞)D .(1,2)3. 已知全集I={1,2,3,4,5,6,7,8},集合M={3,4,5},集合N={1,3,6},则集合{2,7,8}是( ) A .M ∪NB .M ∩NC .∁I M ∪∁I ND .∁I M ∩∁I N4. 若向量=(3,m ),=(2,﹣1),∥,则实数m 的值为( )A .﹣B .C .2D .65. f ()=,则f (2)=( )A .3B .1C .2D .6. 复数z=(m ∈R ,i 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不可能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7.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A (﹣2,1,3)关于点B (1,﹣1,2)的对称点C 的坐标为( )A .(4,1,1)B .(﹣1,0,5)C .(4,﹣3,1)D .(﹣5,3,4)8. 若f (x )=﹣x 2+2ax 与g (x )=在区间[1,2]上都是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0,1]C .(﹣2,﹣1)∪(﹣1,1]D .(﹣∞,﹣2)∪(﹣1,1]9. 已知向量(,1)a t =,(2,1)b t =+,若||||a b a b +=-,则实数t =( ) A.2- B.1- C. 1 D. 2【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向量的概念,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简单的基本运算能力. 10.设函数()()21xf x e x ax a =--+,其中1a <,若存在唯一的整数,使得()0f t <,则的取值范围是()A.3,12e⎡⎫-⎪⎢⎣⎭B.33,24e⎡⎫-⎪⎢⎣⎭C.33,24e⎡⎫⎪⎢⎣⎭D.3,12e⎡⎫⎪⎢⎣⎭1111]11.在极坐标系中,圆的圆心的极坐标系是( )。
永胜县第二中学校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设()f x 是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又(5)0f =,则使()0f x >的的取值范围是( )A .50x -<<或5x >B .5x <-或5x >C .55x -<<D .5x <-或05x <<2. 抛物线y=﹣x 2上的点到直线4x+3y ﹣8=0距离的最小值是( )A .B .C .D .33. 已知函数f (2x+1)=3x+2,且f (a )=2,则a 的值等于( ) A .8B .1C .5D .﹣14. 若命题“p 或q ”为真,“非p ”为真,则( )A .p 真q 真B .p 假q 真C .p 真q 假D .p 假q 假5. 若函数f (x )=3﹣|x ﹣1|+m 的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0或m <﹣1B .m >0或m <﹣1C .m >1或m ≤0D .m >1或m <06. 在△ABC 中,sinB+sin (A ﹣B )=sinC 是sinA=的( )A .充分非必要条件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非必要条件7. 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E 为上底面A 1C 1的中心,若+,则x 、y 的值分别为( )A .x=1,y=1B .x=1,y=C .x=,y=D .x=,y=18. 线段AB 在平面α内,则直线AB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A .AB ⊂αB .AB ⊄αC .由线段AB 的长短而定D .以上都不对9. 已知命题p :∃x ∈R ,cosx ≥a ,下列a 的取值能使“¬p ”是真命题的是( )A .﹣1B .0C .1D .210.已知函数,函数,其中b ∈R ,若函数y=f (x )﹣g (x )恰有4个零点,则b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1.设复数z 满足z (1+i )=2(i 为虚数单位),则z=( ) A .1﹣i B .1+i C .﹣1﹣iD .﹣1+i12.已知α,β为锐角△ABC 的两个内角,x ∈R ,f (x )=()|x ﹣2|+()|x ﹣2|,则关于x 的不等式f (2x ﹣1)﹣f (x+1)>0的解集为( )A .(﹣∞,)∪(2,+∞)B .(,2)C .(﹣∞,﹣)∪(2,+∞)D .(﹣,2)二、填空题13.下列关于圆锥曲线的命题:其中真命题的序号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①设A ,B 为两个定点,若|PA|﹣|PB|=2,则动点P 的轨迹为双曲线;②设A ,B 为两个定点,若动点P 满足|PA|=10﹣|PB|,且|AB|=6,则|PA|的最大值为8; ③方程2x 2﹣5x+2=0的两根可分别作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 ④双曲线﹣=1与椭圆有相同的焦点.14.对于集合M ,定义函数对于两个集合A ,B ,定义集合A △B={x|f A (x )fB (x )=﹣1}.已知A={2,4,6,8,10},B={1,2,4,8,12},则用列举法写出集合A △B 的结果为 .15.在极坐标系中,直线l 的方程为ρcos θ=5,则点(4,)到直线l 的距离为 .16.若直线:012=--ay x 与直线2l :02=+y x 垂直,则=a .17.【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如皋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已知函数()ln 4f x x x =+-的零点在区间()1k k +,内,则正整数k 的值为________. 18.在ABC ∆中,已知角C B A ,,的对边分别为c b a ,,,且B c C b a sin cos +=,则角B为 .三、解答题19.电视传媒公司为了解某地区观众对某类体育节目的收视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观众进行调查,其中女性有55名.下面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观众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将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时间不低于40分钟的观众称为“体育迷”,已知“体育迷”中有10名女性.(1)根据已知条件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并据此资料你是否认为“体育迷”与性别有关?非体育迷体育迷合计男女总计(2)将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不低于50分钟的观众称为“超级体育迷”,已知“超级体育迷”中有2名女性,若从“超级体育迷”中任意选取2名,求至少有1名女性观众的概率.附:K2=P(K2≥k0)0.50 0.40 0.25 0.15 0.10 0.05 0.0250.010 0.005 0.001k00.455 0.708 1.323 2.072 2.706 3.84 5.024 6.63520.已知A(﹣3,0),B(3,0),C(x0,y0)是圆M上的三个不同的点.(1)若x0=﹣4,y0=1,求圆M的方程;(2)若点C是以AB为直径的圆M上的任意一点,直线x=3交直线AC于点R,线段BR的中点为D.判断直线CD与圆M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1.【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如皋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已知函数()()3231312f x x k x kx =-+++,其中.k R ∈ (1)当3k =时,求函数()f x 在[]0,5上的值域; (2)若函数()f x 在[]1,2上的最小值为3,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22.如图,M 、N 是焦点为F 的抛物线y 2=2px (p >0)上两个不同的点,且线段MN 中点A 的横坐标为,(1)求|MF|+|NF|的值;(2)若p=2,直线MN 与x 轴交于点B 点,求点B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23.(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平面向量(1,)a x =,(23,)b x x =+-,()x R ∈. (1)若//a b ,求||a b -;(2)若与夹角为锐角,求的取值范围.24.设椭圆C :+=1(a >b >0)过点(0,4),离心率为.(1)求椭圆C 的方程;(2)求过点(3,0)且斜率为的直线被椭圆所截得线段的中点坐标.永胜县第二中学校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考点: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思路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由于函数是偶函数,所以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图象关于y 轴对称,单调性在y 轴两侧相反,即在0x >时单调递增,当0x <时,函数单调递减.结合(5)0f =和对称性,可知(5)0f ±=,再结合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图象就可以求得最后的解集.12. 【答案】A【解析】解:由,得3x 2﹣4x+8=0.△=(﹣4)2﹣4×3×8=﹣80<0.所以直线4x+3y ﹣8=0与抛物线y=﹣x 2无交点.设与直线4x+3y ﹣8=0平行的直线为4x+3y+m=0联立,得3x 2﹣4x ﹣m=0.由△=(﹣4)2﹣4×3(﹣m )=16+12m=0,得m=﹣.所以与直线4x+3y ﹣8=0平行且与抛物线y=﹣x 2相切的直线方程为4x+3y ﹣=0.所以抛物线y=﹣x 2上的一点到直线4x+3y ﹣8=0的距离的最小值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考查了数学转化思想方法,训练了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是中档题.3. 【答案】B【解析】解:∵函数f (2x+1)=3x+2,且f (a )=2,令3x+2=2,解得x=0,∴a=2×0+1=1.故选:B.4.【答案】B【解析】解:若命题“p或q”为真,则p真或q真,若“非p”为真,则p为假,∴p假q真,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复合命题的真假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5.【答案】A【解析】解:∵函数f(x)=3﹣|x﹣1|+m的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m=3﹣|x﹣1|无解,∵﹣|x﹣1|≤0,∴0<3﹣|x﹣1|≤1,∴﹣m≤0或﹣m>1,解得m≥0或m>﹣1故选:A.6.【答案】A【解析】解:∵sinB+sin(A﹣B)=sinC=sin(A+B),∴sinB+sinAcosB﹣cosAsinB=sinAcosB+cosAsinB,∴sinB=2cosAsinB,∵sinB≠0,∴cosA=,∴A=,∴sinA=,当sinA=,∴A=或A=,故在△ABC中,sinB+sin(A﹣B)=sinC是sinA=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故选:A7.【答案】C【解析】解:如图,++().故选C.8.【答案】A【解析】解:∵线段AB在平面α内,∴直线AB上所有的点都在平面α内,∴直线AB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α内,用符号表示为:AB⊂α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公理一,主要根据定义进行判断,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公理一:如果一条线上的两个点在平面上则该线在平面上.9.【答案】D【解析】解:命题p:∃x∈R,cosx≥a,则a≤1.下列a的取值能使“¬p”是真命题的是a=2.故选;D.10.【答案】D【解析】解:∵g(x)=﹣f(2﹣x),∴y=f(x)﹣g(x)=f(x)﹣+f(2﹣x),由f(x)﹣+f(2﹣x)=0,得f(x)+f(2﹣x)=,设h(x)=f(x)+f(2﹣x),若x≤0,则﹣x≥0,2﹣x≥2,则h(x)=f(x)+f(2﹣x)=2+x+x2,若0≤x≤2,则﹣2≤﹣x≤0,0≤2﹣x≤2,则h(x)=f(x)+f(2﹣x)=2﹣x+2﹣|2﹣x|=2﹣x+2﹣2+x=2,若x>2,﹣x<﹣2,2﹣x<0,则h(x)=f(x)+f(2﹣x)=(x﹣2)2+2﹣|2﹣x|=x2﹣5x+8.作出函数h (x )的图象如图:当x ≤0时,h (x )=2+x+x 2=(x+)2+≥,当x >2时,h (x )=x 2﹣5x+8=(x ﹣)2+≥,故当=时,h (x )=,有两个交点,当=2时,h (x )=,有无数个交点,由图象知要使函数y=f (x )﹣g (x )恰有4个零点,即h (x )=恰有4个根,则满足<<2,解得:b ∈(,4),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零点个数的判断,根据条件求出函数的解析式,利用数形结合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1.【答案】A【解析】解:∵z (1+i )=2,∴z===1﹣i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共轭复数的定义,属于基础题.12.【答案】B【解析】解:∵α,β为锐角△ABC 的两个内角,可得α+β>90°,cos β=sin (90°﹣β)<sin α,同理cos α<sin β,∴f (x )=()|x ﹣2|+()|x ﹣2|,在(2,+∞)上单调递减,在(﹣∞,2)单调递增,由关于x的不等式f(2x﹣1)﹣f(x+1)>0得到关于x的不等式f(2x﹣1)>f(x+1),∴|2x﹣1﹣2|<|x+1﹣2|即|2x﹣3|<|x﹣1|,化简为3x2﹣1x+8<0,解得x∈(,2);故选:B.二、填空题13.【答案】②③.【解析】解:①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知,满足|PA|﹣|PB|=2的动点P不一定是双曲线,这与AB的距离有关系,所以①错误.②由|PA|=10﹣|PB|,得|PA|+|PB|=10>|AB|,所以动点P的轨迹为以A,B为焦点的图象,且2a=10,2c=6,所以a=5,c=3,根据椭圆的性质可知,|PA|的最大值为a+c=5+3=8,所以②正确.③方程2x2﹣5x+2=0的两个根为x=2或x=,所以方程2x2﹣5x+2=0的两根可分别作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所以③正确.④由双曲线的方程可知,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而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所以它们的焦点不可能相同,所以④错误.故正确的命题为②③.故答案为:②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性质,要求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方程和性质.14.【答案】{1,6,10,12}.【解析】解:要使f A(x)f B(x)=﹣1,必有x∈{x|x∈A且x∉B}∪{x|x∈B且x∉A}={6,10}∪{1,12}={1,6,10,12,},所以A△B={1,6,10,12}.故答案为{1,6,10,12}.【点评】本题是新定义题,考查了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解答的关键是对新定义的理解,是基础题.15.【答案】3.【解析】解:直线l的方程为ρcosθ=5,化为x=5.点(4,)化为. ∴点到直线l 的距离d=5﹣2=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点到直线的距离,属于基础题.16.【答案】1 【解析】试题分析:两直线垂直满足()02-12=⨯+⨯a ,解得1=a ,故填:1. 考点:直线垂直【方法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直线方程研究垂直关系,属于基础题型,当直线是一般式直线方程时,0:1111=++c y b x a l ,0:2222=++c y b x a l ,当两直线垂直时,需满足02121=+b b a a ,当两直线平行时,需满足01221=-b a b a 且1221c b c b ≠,或是212121c c b b a a ≠=,当直线是斜截式直线方程时,两直线垂直121-=k k ,两直线平行时,21k k =,21b b ≠.117.【答案】2 【解析】18.【答案】4π 【解析】考点:正弦定理.【方法点晴】本题考查正余弦定理,根据正弦定理,将所给的含有边和角的等式化为只含有角的等式,再利用三角形的三角和是︒180,消去多余的变量,从而解出B 角.三角函数题目在高考中的难度逐渐增加,以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以及三角形中的正余弦定理为主,在2016年全国卷( )中以选择题的压轴题出现.三、解答题19.【答案】【解析】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可知:抽取的100名观众中,“体育迷”共有(0.020+0.005)×10×100=25名.可得2×2列联表:非体育迷体育迷合计男30 15 45女45 10 55总计75 25 100将2×2列联表中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可得K2的观测值为:k==≈3.030.∵3.030<3.841,∴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体育迷”与性别有关.(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可知:“超级体育迷”有5名,从而一切可能结果所组成的基本事件空间Ω={(a1,a2),(a1,a3),(a2,a3),(a1,b1),(a1,b2),(a2,b1),(a2,b2),(a3,b1),(a3,b2),(b1,b2)},其中a i(i=1,2,3)表示男性,b j (j=1,2)表示女性.设A表示事件“从“超级体育迷”中任意选取2名,至少有1名女性观众”,则事件A包括7个基本事件:(a1,b1),(a1,b2),(a2,b1),(a2,b2),(a3,b1),(a3,b2),(b1,b2).∴P(A)=.【点评】本题考查了“独立性检验基本原理”、古典概率计算公式、频率分布直方图及其性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0.【答案】【解析】解:(1)设圆的方程为x2+y2+Dx+Ey+F=0圆的方程为x2+y2﹣8y﹣9=0…(2)直线CD与圆M相切O、D分别是AB、BR的中点则OD∥AR,∴∠CAB=∠DOB,∠ACO=∠COD,又∠CAO=∠ACO,∴∠DOB=∠COD又OC=OB,所以△BOD≌△COD∴∠OCD=∠OBD=90°即OC⊥CD,则直线CD与圆M相切.…(其他方法亦可)21.【答案】(1)[]1,21;(2)2k ≥.【解析】试题分析:(1)求导,再利用导数工具即可求得正解;(2)求导得()'f x =()()31x x k --,再分1k ≤和1k >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试题解析:(1)解:3k = 时,()32691f x x x x =-++则()()()23129313f x x x x x =-+=--' 令0f x '=得121,3x x ==列表由上表知函数()f x 的值域为[]1,21(2)方法一:()()()()2331331f x x k x k x x k =-++=--'①当1k ≤时,[]()1,2,'0x f x ∀∈≥,函数()f x 在区间[]1,2单调递增 所以()()()min 31113132f x f k k ==-+++= 即53k =(舍) ②当2k ≥时,[]()1,2,'0x f x ∀∈≤,函数()f x 在区间[]1,2单调递减所以()()()min 28613213f x f k k ==-++⋅+= 符合题意③当12k <<时,当[)1,x k ∈时,()'0f x <()f x 区间在[)1,k 单调递减 当(],2x k ∈时,()'0f x >()f x 区间在(],2k 单调递增所以()()()322min 313132f x f k k k k k ==-+++= 化简得:32340k k -+= 即()()2120k k +-=所以1k =-或2k =(舍)注:也可令()3234g k k k =-+则()()23632g k k k k k =='-- 对()()1,2,0k g k ∀∈'≤()3234g k k k =-+在()1,2k ∈单调递减所以()02g k <<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实数k 取值范围为2k ≥方法二:()()()()2331331f x x k x k x x k =-++=--'①当2k ≥时,[]()1,2,'0x f x ∀∈≤,函数()f x 在区间[]1,2单调递减 所以()()()min 28613213f x f k k ==-++⋅+= 符合题意 …………8分 ②当1k ≤时,[]()1,2,'0x f x ∀∈≥,函数()f x 在区间[]1,2单调递增所以()()min 23f x f <=不符合题意③当12k <<时,当[)1,x k ∈时,()'0f x <()f x 区间在[)1,k 单调递减 当(],2x k ∈时,()'0f x >()f x 区间在(],2k 单调递增 所以()()()min 23f x f k f =<=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实数k 取值范围为2k ≥ 22.【答案】【解析】解:(1)设M (x 1,y 1),N (x 2,y 2),则x 1+x 2=8﹣p ,|MF|=x 1+,|NF|=x 2+, ∴|MF|+|NF|=x 1+x 2+p=8;(2)p=2时,y 2=4x ,若直线MN 斜率不存在,则B (3,0);若直线MN 斜率存在,设A (3,t )(t ≠0),M (x 1,y 1),N (x 2,y 2),则代入利用点差法,可得y 12﹣y 22=4(x 1﹣x 2)∴k MN =,∴直线MN 的方程为y ﹣t=(x ﹣3),∴B 的横坐标为x=3﹣,直线MN 代入y 2=4x ,可得y 2﹣2ty+2t 2﹣12=0△>0可得0<t 2<12,∴x=3﹣∈(﹣3,3),∴点B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3,3). 【点评】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考查点差法,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23.【答案】(1)2或2)(1,0)(0,3)-.【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可由两向量平行求得参数,由坐标运算可得两向量的模,由于有两解,因此模有两个值;(2)两向量,a b 的夹角为锐角的充要条件是0a b ⋅>且,a b 不共线,由此可得范围.试题解析:(1)由//a b ,得0x =或2x =-, 当0x =时,(2,0)a b -=-,||2a b -=, 当2x =-时,(2,4)a b -=-,||25a b -=.(2)与夹角为锐角,0a b ∙>,2230x x -++>,13x -<<,又因为0x =时,//a b ,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1,0)(0,3)-.考点:向量平行的坐标运算,向量的模与数量积.【名师点睛】由向量的数量积cos a b a b θ⋅=可得向量的夹角公式,当为锐角时,cos 0θ>,但当cos 0θ>时,可能为锐角,也可能为0(此时两向量同向),因此两向量夹角为锐角的充要条件是0a b a b⋅>且,a b 不同向,同样两向量夹角为钝角的充要条件是0a b a b⋅<且,a b 不反向.24.【答案】【解析】解:(1)将点(0,4)代入椭圆C 的方程得=1,∴b=4,…由e==,得1﹣=,∴a=5,…∴椭圆C的方程为+=1.…(2)过点(3,0)且斜率为的直线为y=(x﹣3),…设直线与椭圆C的交点为A(x1,y1),B(x2,y2),将直线方程y=(x﹣3)代入椭圆C方程,整理得x2﹣3x﹣8=0,…由韦达定理得x1+x2=3,y1+y2=(x1﹣3)+(x2﹣3)=(x1+x2)﹣=﹣.…由中点坐标公式AB中点横坐标为,纵坐标为﹣,∴所截线段的中点坐标为(,﹣).…【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方程与几何性质,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考查韦达定理的运用,确定椭圆的方程是关键.。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各组中的两个集合M和N,表示同一集合的是()A.M={π},N={3.14159} B.M={2,3},N={(2,3)}C.M={x|﹣1<x≤1,x∈N},N={1} D.,2.若a>b,则下列命题成立的是()A.ac>bc B.C.D.ac2≥bc23.若函数f(x)=x3+x2﹣2x﹣2的一个正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用二分法逐次计算,参考数A.1.2 B.1.3 C.1.4 D.1.54.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S=57,则判断框内为()A.k>4?B.k>5?C.k>6?D.k>7?5.给定函数①,②,③y=|x2﹣2x|,④,其中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的函数序号是()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6.已知a=,b=20.3,c=0.30.2,则a ,b ,c 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aB .b >a >cC .a >b >cD .c >b >a7.函数的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A .B .C .D .8.某苗圃基地为了解基地内甲、乙两块地种植同一种树苗的长势情况,从两块地各随机抽取了10株树苗,用茎叶图表示上述两组树苗高度的数据,对两块地抽取树苗的高度的平均数甲,乙和方差进行比较,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甲>乙,乙地树苗高度比甲地树苗高度更稳定B .甲<乙,甲地树苗高度比乙地树苗高度更稳定C .甲<乙,乙地树苗高度比甲地树苗高度更稳定D .甲>乙,甲地树苗高度比乙地树苗高度更稳定9.如图是王老师锻炼时所走的离家距离(S )与行走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若用黑点表示王老师家的位置,则王老师行走的路线可能是( )A .B .C .D .10.已知函数f(x)=a(x﹣a)(x+a+3),g(x)=2x﹣2,若对任意x∈R,总有f(x)<0或g(x)<0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4)B.[﹣4,0)C.(﹣4,0)D.(﹣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已知函数则的值是.12.从某小学随机抽取100名同学,将他们身高(单位:厘米)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由图中数据可知a=.若要从身高在[120,130﹚,[130,140﹚,[140,150]三组内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8人参加一项活动,则从身高在[140,150]内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应为.13.已知0<x<1.5,则函数y=4x(3﹣2x)的最大值为.14.如图,一不规则区域内,有一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向区域内随机地撒1000颗黄豆,数得落在正方形区域内(含边界)的黄豆数为360颗,以此实验数据1000为依据可以估计出该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为平方米.(用分数作答)15.若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a=.16.关于函数有以下四个命题:①对于任意的x∈R,都有f(f(x))=1;②函数f(x)是偶函数;③若T为一个非零有理数,则f(x+T)=f(x)对任意x∈R恒成立;④在f(x)图象上存在三个点A,B,C,使得△ABC为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17.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A,函数g(x)=lg(﹣x2+2x+m)的定义域为集合B.(Ⅰ)当m=3时,求A∩∁R B;(Ⅱ)若A∩B={x|﹣1<x<4},求实数m的值.18.空气质量指数PM2.5(单位:μg/m3)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可入肺颗粒物的含量,这个理得到如图条形图:(1)估计该城市一个月内空气质量类别为良的概率;(2)从空气质量级别为三级和四级的数据中任取2个,求至少有一天空气质量类别为中度污染的概率.19.已知定义域为R的单调减函数f(x)是奇函数,当x>0时,.(Ⅰ)求f(0)的值;(Ⅱ)求f(x)的解析式;(Ⅲ)若对任意的t∈R,不等式f(t2﹣2t)+f(2t2﹣k)<0恒成立,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0.定义在(0,+∞)上的函数f(x),如果对任意x∈(0,+∞),都有f(kx)=kf(x)(k≥2,k∈N*)成立,则称f(x)为k阶伸缩函数.(Ⅰ)若函数f(x)为二阶伸缩函数,且当x∈(1,2]时,,求的值;(Ⅱ)若函数f(x)为三阶伸缩函数,且当x∈(1,3]时,,求证:函数在(1,+∞)上无零点;(Ⅲ)若函数f(x)为k阶伸缩函数,且当x∈(1,k]时,f(x)的取值范围是[0,1),求f(x)在(0,k n+1](n∈N*)上的取值范围.2018-2019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各组中的两个集合M和N,表示同一集合的是()A.M={π},N={3.14159} B.M={2,3},N={(2,3)}C.M={x|﹣1<x≤1,x∈N},N={1} D.,【考点】集合的相等.【分析】根据两个集合相等,元素相同,排除A;根据两个集合相等,元素相同,排除B先解集合M,然后判断元素是否相同,排除C先化简集合N,然后根据集合元素的无序性,选择D【解答】解:A:M={π},N={3.14159},因为π≠3.14159,故元素不同,集合也不同,故排除B:M={2,3},N={(2,3)},因为M的元素为2和3,而N的元素为一个点(2,3),故元素不同,集合不同,故排除C:M={x|﹣1<x≤1,x∈N},N={1},由M={x|﹣1<x≤1,x∈N}得,M={0,1},故两个集合不同,故排除D:∵∴=,根据集合元素的无序性可以判断M=N,故选择D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两个集合相等的条件,涉及到元素相同以及集合元素的三个性质:无序性,互异性,确定性,为基础题2.若a>b,则下列命题成立的是()A.ac>bc B.C.D.ac2≥bc2【考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通过给变量取特殊值,举反例可得A、B、C都不正确,对于a>b,由于c2≥0,故有ac2≥bc2,故D成立.【解答】解:∵a>b,故当c=0时,ac=bc=0,故A不成立.当b=0 时,显然B、C不成立.对于a>b,由于c2≥0,故有ac2≥bc2,故D成立.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与不等关系,不等式性质的应用,通过给变量取特殊值,举反例来说明某个命题不正确,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属于基础题.3.若函数f(x)=x3+x2﹣2x﹣2的一个正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用二分法逐次计算,参考数A.1.2 B.1.3 C.1.4 D.1.5【考点】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专题】应用题.【分析】由二分法的定义进行判断,根据其原理﹣﹣零点存在的区间逐步缩小,区间端点与零点的值越越接近的特征选择正确选项【解答】解:由表中数据中结合二分法的定义得零点应该存在于区间(1.4065,1.438)中,观察四个选项,与其最接近的是C,故应选C【点评】本题考查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求解关键是正确理解掌握二分法的原理与求解步骤,根据其原理得出零点存在的区间,找出其近似解.属于基本概念的运用题4.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S=57,则判断框内为()A.k>4?B.k>5?C.k>6?D.k>7?【考点】程序框图.【专题】算法和程序框图.【分析】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累加并输入S的值,条件框内的语句是决定是否结束循环,模拟执行程序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各变量值变化如下表:K S 是否继续循环循环前1 1/第一圈2 4 是第二圈3 11 是第三圈4 26 是第四圈5 57 否故退出循环的条件应为k>4故答案选A.【点评】算法是新课程中的新增加的内容,也必然是新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应高度重视.程序填空也是重要的考试题型,这种题考试的重点有:①分支的条件②循环的条件③变量的赋值④变量的输出.其中前两点考试的概率更大.此种题型的易忽略点是:不能准确理解流程图的含义而导致错误.5.给定函数①,②,③y=|x 2﹣2x|,④,其中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的函数序号是( )A .①④B .②④C .②③D .①③【考点】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专题】函数思想;综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二次函数的单调性,以及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判断每个函数在(0,1)上的单调性,从而找出正确选项.【解答】解:①y=,x 增大时,增大,即y 增大;∴该函数在(0,1)上单调递增;②,x 增大时,x+1增大,减小;∴该函数在(0,1)上单调递减;③;∴x ∈(0,1)时,y=﹣x 2+2x ,对称轴为x=1;∴该函数在(0,1)上单调递增;④,∴指数函数在(0,1)上单调递减;∴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的函数序号是②④.故选:B .【点评】考查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根据单调性定义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含绝对值函数的处理方法:去绝对值号,二次函数的单调性,以及指数函数的单调性.6.已知a=,b=20.3,c=0.30.2,则a ,b ,c 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aB .b >a >cC .a >b >cD .c >b >a【考点】不等关系与不等式.【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判断出.【解答】解:∵,∴b >c >a .故选A .【点评】熟练掌握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是解题的关键.7.函数的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A .B .C .D .【考点】函数的图象.【专题】数形结合.【分析】先利用绝对值的概念去掉绝对值符号,将原函数化成分段函数的形式,再结合分段函数分析位于y 轴左右两侧所表示的图象即可选出正确答案.【解答】解:∵y==当x >0时,其图象是指数函数y=a x 在y 轴右侧的部分,因为a >1,所以是增函数的形状,当x <0时,其图象是函数y=﹣a x 在y 轴左侧的部分,因为a >1,所以是减函数的形状, 比较各选项中的图象知,C 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分段函数、函数的图象与图象的变换,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属于基础题.8.某苗圃基地为了解基地内甲、乙两块地种植同一种树苗的长势情况,从两块地各随机抽取了10株树苗,用茎叶图表示上述两组树苗高度的数据,对两块地抽取树苗的高度的平均数甲,乙和方差进行比较,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甲>乙,乙地树苗高度比甲地树苗高度更稳定B .甲<乙,甲地树苗高度比乙地树苗高度更稳定C .甲<乙,乙地树苗高度比甲地树苗高度更稳定D .甲>乙,甲地树苗高度比乙地树苗高度更稳定【考点】茎叶图.【专题】对应思想;定义法;概率与统计.【分析】根据茎叶图,计算甲、乙的平均数,再根据数据的分布情况与方差的概念,比较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茎叶图有:①甲地树苗高度的平均数为=28cm,乙地树苗高度的平均数为=35cm,∴甲地树苗高度的平均数小于乙地树苗的高度的平均数;②甲地树苗高度分布在19~41之间,且成单峰分布,且比较集中在平均数左右,乙地树苗高度分布在10~47之间,不是明显的单峰分布,相对分散些;∴甲地树苗高度与乙地树苗高度比较,方差相对小些,更稳定些;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茎叶图估计平均数与方差的应用问题,关键是正确读出茎叶图,并分析数据,是基础题.9.如图是王老师锻炼时所走的离家距离(S)与行走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若用黑点表示王老师家的位置,则王老师行走的路线可能是()A.B.C.D.【考点】函数的图象.【专题】转化思想;综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题意可得在中间一段时间里,他到家的距离为定值,故他所走的路程是一段以家为圆心的圆弧,结合所给的选项得出结论.【解答】解:根据王老师锻炼时所走的离家距离(S)与行走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图,可得在中间一段时间里,他到家的距离为定值,故他所走的路程是一段以家为圆心的圆弧,结合所给的选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函数的解析式表示的意义,函数的图象特征,属于中档题.10.已知函数f(x)=a(x﹣a)(x+a+3),g(x)=2x﹣2,若对任意x∈R,总有f(x)<0或g(x)<0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4)B.[﹣4,0)C.(﹣4,0)D.(﹣4,+∞)【考点】函数的值.【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题意可知x<1时,g(x)<0成立,进而得到a(x+a)(x﹣2a+1)<0对x≥1均成立,得到a满足的条件,求解不等式组可得答案.【解答】解:由g(x)=2x﹣2<0,得x<1,故对x≥1时,g(x)<0不成立,从而对任意x≥1,f(x)<0恒成立,由于a(x﹣a)(x+a+3)<0对任意x≥1恒成立,如图所示,则必满足,解得﹣4<a<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4,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值,考查了不等式的解法,体现了恒成立思想的应用,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已知函数则的值是﹣2.【考点】函数的值.【专题】函数思想;综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将x=代入函数的表达式,求出函数值即可.【解答】解:f()==﹣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函数值问题,考查分段函数以及对数函数的性质,是一道基础题.12.从某小学随机抽取100名同学,将他们身高(单位:厘米)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由图中数据可知a=0.03.若要从身高在[120,130﹚,[130,140﹚,[140,150]三组内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8人参加一项活动,则从身高在[140,150]内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应为3.【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专题】概率与统计.【分析】欲求a,可根据直方图中各个矩形的面积之和为1,列得一元一次方程,解出a,欲求选取的人数,可先由直方图找出三个区域内的学生总数,及其中身高在[140,150]内的学生人数,再根据分层抽样的特点,代入其公式求解.【解答】解:∵直方图中各个矩形的面积之和为1,∴10×(0.005+0.035+a+0.02+0.01)=1,解得a=0.03.由直方图可知三个区域内的学生总数为100×10×(0.03+0.02+0.01)=60人.其中身高在[140,150]内的学生人数为10人,所以身高在[140,150]范围内抽取的学生人数为×10=3人.故答案为:0.03,3.【点评】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相关知识.直方图中的各个矩形的面积代表了频率,所以各个矩形面积之和为1.同时也考查了分层抽样的特点,即每个层次中抽取的个体的概率都是相等的,都等于.13.已知0<x<1.5,则函数y=4x(3﹣2x)的最大值为.【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将二次函数进行配方,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行求值即可.【解答】解:∵y=4x(3﹣2x)=﹣8x2+12x=﹣8(x﹣)2+,∴当x=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利用配方得到函数的对称轴是解决二次函数的关键.14.如图,一不规则区域内,有一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向区域内随机地撒1000颗黄豆,数得落在正方形区域内(含边界)的黄豆数为360颗,以此实验数据1000为依据可以估计出该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为平方米.(用分数作答)【考点】模拟方法估计概率.【专题】计算题;方程思想;综合法;概率与统计.【分析】根据几何概型的意义进行模拟试验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利用面积比可得结论.【解答】解:∵向区域内随机地撒1000颗黄豆,数得落在正方形区域内(含边界)的黄豆数为360颗,记“黄豆落在正方形区域内”为事件A,∴P(A)==,=平方米,∴S不规则图形故答案为:.【点评】几何概型的概率估算公式中的“几何度量”,可以为线段长度、面积、体积等,而且这个“几何度量”只与“大小”有关,而与形状和位置无关.15.若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a=.【考点】函数的图象.【专题】转化思想;综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题意可得函数f(x)为偶函数,函数f(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从而求得a 的值.【解答】解:由于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故该函数为偶函数,故函数f(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故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偶函数的图象特征,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属于基础题.16.关于函数有以下四个命题:①对于任意的x∈R,都有f(f(x))=1;②函数f(x)是偶函数;③若T为一个非零有理数,则f(x+T)=f(x)对任意x∈R恒成立;④在f(x)图象上存在三个点A,B,C,使得△ABC为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①②③④.【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分段函数的应用.【专题】函数思想;函数的性质及应用;简易逻辑.【分析】①根据函数的对应法则,可得不管x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均有f(f(x))=1;②根据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可得f(x)是偶函数;③根据函数的表达式,结合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性质;④取x1=﹣,x2=0,x3=,可得A(,0),B(0,1),C(﹣,0),三点恰好构成等边三角形.【解答】解:对于①,若x是有理数,则f(x)=1,则f(1)=1,若x是无理数,则f(x)=0,则f(0)=1,即对于任意的x∈R,都有f(f(x))=1;故①正确,对于②,∵有理数的相反数还是有理数,无理数的相反数还是无理数,∴对任意x∈R,都有f(﹣x)=﹣f(x),则函数f(x)是偶函数,故②正确;对于③,若x是有理数,则x+T也是有理数;若x是无理数,则x+T也是无理数,∴根据函数的表达式,任取一个不为零的有理数T,f(x+T)=f(x)对x∈R恒成立,故③正确;对于④,取x1=﹣,x2=0,x3=,可得f(x1)=0,f(x2)=1,f(x3)=0,∴A(,0),B(0,1),C(﹣,0),恰好△ABC为等边三角形,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③④.【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给出特殊函数表达式,求函数的值并讨论它的奇偶性,着重考查了有理数、无理数的性质和函数的奇偶性等知识,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17.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A,函数g(x)=lg(﹣x2+2x+m)的定义域为集合B.(Ⅰ)当m=3时,求A∩∁R B;(Ⅱ)若A∩B={x|﹣1<x<4},求实数m的值.【考点】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交集及其运算;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集合思想;定义法;集合.【分析】(Ⅰ)先化简集合A,B,再根据补集和交集的定义即可求出;(Ⅱ)根据交集的定义即可求出m的范围.【解答】解:(Ⅰ)由的定义域得A={x|﹣1<x≤5}.当m=3时,B={x|﹣1<x<3},则∁R B={x|x≤﹣1或x≥3}.所以A∩∁R B={x|3≤x≤5}.(Ⅱ)因为A={x|﹣1<x≤5},A∩B={x|﹣1<x<4},所以有﹣42+2×4+m=0.解得m=8.此时B={x|﹣2<x<4},符合题意.所以m=8.【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和集合的基本运算,属于基础题.18.空气质量指数PM2.5(单位:μg/m3)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可入肺颗粒物的含量,这个某市年月日﹣月日(天)对空气质量指数进行检测,获得数据后整理得到如图条形图:(1)估计该城市一个月内空气质量类别为良的概率;(2)从空气质量级别为三级和四级的数据中任取2个,求至少有一天空气质量类别为中度污染的概率.【考点】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专题】图表型;概率与统计.【分析】(1)由条形统计图可知,空气质量类别为良的天数为16天,从而可求此次监测结果中空气质量类别为良的概率;(2)样本中空气质量级别为三级的有4天,设其编号为a,b,c,d.样本中空气质量级别为四级的有2天,设其编号为e,f.列举出基本事件及符合条件的事件,根据概率公式求出相应的概率即可.【解答】解:(1)由条形统计图可知,空气质量类别为良的天数为16天,所以此次监测结果中空气质量类别为良的概率为.…(2)样本中空气质量级别为三级的有4天,设其编号为a,b,c,d.样本中空气质量级别为四级的有2天,设其编号为e,f.则基本事件有:(a,b),(a,c),(a,d),(a,e),(a,f),(b,c),(b,d),(b,e),(b,f),(c,d),(c,e),(c,f),(d,e),(d,f),(e,f),共15个.其中至少有一天空气质量类别为中度污染的有9个,∴至少有一天空气质量类别为中度污染的概率为.【点评】本题考查条形图,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考查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属于基础题.19.已知定义域为R的单调减函数f(x)是奇函数,当x>0时,.(Ⅰ)求f(0)的值;(Ⅱ)求f(x)的解析式;(Ⅲ)若对任意的t∈R,不等式f(t2﹣2t)+f(2t2﹣k)<0恒成立,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考点】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专题】计算题;函数思想;综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Ⅰ)利用定义域为R的函数f(x)是奇函数,求f(0)的值;(Ⅱ)求出x<0的解析式,即可求f(x)的解析式;(Ⅲ)若对任意的t∈R,不等式f(t2﹣2t)+f(2t2﹣k)<0恒成立,f(x)在R上是减函数,所以t2﹣2t>k﹣2t2.即3t2﹣2t﹣k>0对任意t∈R恒成立,即可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解答】解:(Ⅰ)因为定义域为R的函数f(x)是奇函数,所以f(0)=0.(Ⅱ)因为当x<0时,﹣x>0,所以.又因为函数f(x)是奇函数,所以f(﹣x)=﹣f(x).所以.综上,(Ⅲ)由f(t2﹣2t)+f(2t2﹣k)<0得f(t2﹣2t)<﹣f(2t2﹣k).因为f(x)是奇函数,所以f(t2﹣2t)<f(k﹣2t2).又f(x)在R上是减函数,所以t2﹣2t>k﹣2t2.即3t2﹣2t﹣k>0对任意t∈R恒成立.方法一令3t2﹣2t﹣k=0,则△=4+12k<0.由△<0,解得.方法二即k<3t2﹣2t对任意t∈R恒成立.令g(t)=3t2﹣2t,t∈R则∴故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解析式,考查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解法,注意运用单调性和参数分离,以及函数的最值的求法,属于中档题.20.定义在(0,+∞)上的函数f(x),如果对任意x∈(0,+∞),都有f(kx)=kf(x)(k≥2,k∈N*)成立,则称f(x)为k阶伸缩函数.(Ⅰ)若函数f(x)为二阶伸缩函数,且当x∈(1,2]时,,求的值;(Ⅱ)若函数f(x)为三阶伸缩函数,且当x∈(1,3]时,,求证:函数在(1,+∞)上无零点;(Ⅲ)若函数f(x)为k阶伸缩函数,且当x∈(1,k]时,f(x)的取值范围是[0,1),求f(x)在(0,k n+1](n∈N*)上的取值范围.【考点】函数的值.【专题】证明题;转化思想;综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Ⅰ)当x∈(1,2]时,,从而f()=,由此能求出函数f(x)为二阶伸缩函数,由此能求出的值.(Ⅱ)当x∈(1,3]时,,由此推导出函数在(1,+∞)上无零点.(Ⅲ)当x∈(k n,k n+1]时,,由此得到,当x∈(k n,k n+1]时,f(x)∈[0,k n),由此能求出f(x)在(0,k n+1](n∈N*)上的取值范围是[0,k n).【解答】解:(Ⅰ)由题设,当x∈(1,2]时,,∴.∵函数f(x)为二阶伸缩函数,∴对任意x∈(0,+∞),都有f(2x)=2f(x).∴.(Ⅱ)当x∈(3m,3m+1](m∈N*)时,.由f(x)为三阶伸缩函数,有f(3x)=3f(x).∵x∈(1,3]时,.∴.令,解得x=0或x=3m,它们均不在(3m,3m+1]内.∴函数在(1,+∞)上无零点.(Ⅲ)由题设,若函数f(x)为k阶伸缩函数,有f(kx)=kf(x),且当x∈(1,k]时,f(x)的取值范围是[0,1).∴当x∈(k n,k n+1]时,.∵,所以.∴当x ∈(k n ,k n+1]时,f (x )∈[0,k n ). 当x ∈(0,1]时,即0<x ≤1,则∃k (k ≥2,k ∈N *)使,∴1<kx ≤k ,即kx ∈(1,k ],∴f (kx )∈[0,1).又,∴,即.∵k ≥2,∴f (x )在(0,k n+1](n ∈N *)上的取值范围是[0,k n ).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值的求法,考查函数值无零点的证明,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函数性质的合理运用.2019年3月12日。
北京市朝阳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年级数学试卷(理工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已知集合,,则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并集定义直接求解.【详解】集合A={x∈N|1≤x≤3}={1,2,3},B={2,3,4,5},∴A∪B={1,2,3,4,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并集的求法,考查并集定义、不等式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2.设复数满足,则=A. B. C. 2 D.【答案】B【解析】【分析】把已知等式变形,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再由复数模的计算公式求解.【详解】由(1﹣i)z=2i,得z,∴|z|.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复数模的求法,是基础题.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则输出的=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框图的流程依次计算程序运行的结果,直到满足条件跳出循环,确定输出S的值【详解】模拟程序的运行,可得S=12,n=1执行循环体,S=10,n=2不满足条件S+n≤0,执行循环体,S=6,n=3不满足条件S+n≤0,执行循环体,S=0,n=4不满足条件S+n≤0,执行循环体,S=﹣8,n=5满足条件S+n≤0,退出循环,输出S的值为﹣8.故选:A.【点睛】解决程序框图问题时一定注意以下几点:(1) 不要混淆处理框和输入框;(2) 注意区分程序框图是条件分支结构还是循环结构;(3) 注意区分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4) 处理循环结构的问题时一定要正确控制循环次数;(5) 要注意各个框的顺序,(6)在给出程序框图求解输出结果的试题中只要按照程序框图规定的运算方法逐次计算,直到达到输出条件即可.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三点的圆被轴截得的弦长为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圆的一般方程,令y=0可得:x2﹣4x=0,由此即可得到圆被轴截得的弦长.【详解】根据题意,设过A、B、C的圆为圆M,其方程为x2+y2+Dx+Ey+F=0,又由A(4,4),B(4,0),C(0,4),则有,解可得:D=﹣4,E=﹣4,F=0,即圆M的方程为x2+y2﹣4x﹣4y=0,令y=0可得:x2﹣4x=0,解可得:x1=0,x2=4,即圆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为(0,0),(4,0),则圆被x轴截得的弦长为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涉及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关键是求出圆的方程.5.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后,图象经过点,则的最小值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函数平移变换的规律得到向右平移φ(φ>0)个单位长度的解析式,将点带入求解即可.【详解】将函数y=sin2x的图象向右平移φ(φ>0)个单位长度,可得y=sin2(x﹣φ)=sin(2x﹣2φ),图象过点,∴sin(2φ),即2φ2kπ,或2kπ,k∈Z,即φ 或,k ∈Z ,∵φ>0,∴φ的最小值为.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y =A sin (ωx +φ)的图象变换规律,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6.设为实数,则是 “”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x <0”易得“”,反过来,由“”可得出“x <0”,从而得出“x <0”是“”的充分必要条件.【详解】若x <0,﹣x >0,则:;∴“x <0“是““的充分条件;若,则;解得x <0; ∴“x <0“是““的必要条件;综上得,“x <0”是“”的充分必要条件.故选:C .【点睛】充分、必要条件的三种判断方法.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则”、“若则”的真假.并注意和图示相结合,例如“⇒”为真,则是的充分条件.2.等价法:利用⇒与非⇒非,⇒与非⇒非,⇔与非⇔非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3.集合法:若⊆,则是的充分条件或是的必要条件;若=,则是的充要条件. 7.对任意实数,都有(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a>1且a≤e x+3对任意实数x都成立,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详解】∵log a(e x+3)≥1=log a a,∴a>1且a≤e x+3对任意实数x都成立,又e x+3>3,∴1<a≤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对数的运算性质和函数恒成立的问题,属于中档题.8.以棱长为1的正方体各面的中心为顶点,构成一个正八面体,再以这个正八面体各面的中心为顶点构成一个小正方体,那么该小正方体的棱长为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正八面体与大小正方体的关系,即可得到结果.【详解】正方体C1各面中心为顶点的凸多面体C2为正八面体,它的中截面(垂直平分相对顶点连线的界面)是正方形,该正方形对角线长等于正方体的棱长,所以它的棱长a2;以C2各个面的中心为顶点的正方体为图形C3是正方体,正方体C3面对角线长等于C2棱长的,(正三角形中心到对边的距离等于高的),因此对角线为,所以a,3故选:【点睛】本题考查组合体的特征,抓住两个组合体主元素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9.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为其前项的和.若,,则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运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解决此问题.【详解】根据题意得,2=6,∴=3 又=7,∴2d=7﹣3=4,∴d=2,=1,∴S=55+20=25,5故答案为:25.【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10.已知四边形的顶点A,B,C,D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以A为坐标原点,以AC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出的坐标,由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得答案.【详解】如图,以A为坐标原点,以AC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0,0),B(4,2),C(7,0),D(3,﹣2),∴,,∴7×1+0×4=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合理构建坐标系是解题的关键,是基础的计算题.11.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粗实线表示一个三棱锥的三视图,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该几何体为三棱锥,底面三角形ACB与侧面三角形APB为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侧面PAB⊥侧面ACB,AB=4,PO=OC=2,由此即可得到结果.【详解】由三视图还原原几何体如图,该几何体为三棱锥,底面三角形ACB与侧面三角形APB为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侧面PAB⊥侧面ACB,AB=4,PO=OC=2.侧面PAC与PBC为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V=.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由三视图求体积,关键是由三视图还原原几何体,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及运算能力,是中档题.12.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分别过作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若,则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设直线AB的倾斜家为锐角θ,由|AF|=4|BF|,可解出cosθ的值,进而得出sinθ的值,然后利用抛物线的焦点弦长公式计算出线段AB的长,再利用|CD|=|AB|sinθ可计算出答案.【详解】设直线AB的倾斜角为θ,并设θ为锐角,由于|AF|=4|BF|,则有,解得,则,由抛物线的焦点弦长公式可得,因此,.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灵活利用抛物线的焦点弦长公式,属于中等题.13.2018年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中国男队、女队同时夺冠.国际象棋中骑士的移动规则是沿着3×2格或2×3格的对角移动.在历史上,欧拉、泰勒、哈密尔顿等数学家研究了“骑士巡游”问题:在格的黑白相间的国际象棋棋盘上移动骑士,是否可以让骑士从某方格内出发不重复地走遍棋盘上的每一格?图(一)给出了骑士的一种走法,它从图上标1的方格内出发,依次经过标2,3,4,5,6,,到达标64的方格内,不重复地走遍棋盘上的每一格,又可从标64的方格内直接走回到标1的方格内.如果骑士的出发点在左下角标50的方格内,按照上述走法,_____(填“能”或“不能”)走回到标50的方格内.若骑士限制在图(二)中的3×4=12格内按规则移动,存在唯一一种给方格标数字的方式,使得骑士从左上角标1的方格内出发,依次不重复经过2,3,4,5,6,,到达右下角标12的方格内,分析图(二)中A处所标的数应为____.【答案】(1). 能(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画出路线图,解判断是否能,再根据题意,结合题目中的数字,即可求出A处的数字.【详解】如图所示:如果骑士的出发点在左下角标50的方格内,按照上述走法,能走回到标50的方格内,如图所示:使得骑士从左上角标1的方格内出发,依次不重复经过2,3,4,5,6,…,到达右下角标12的方格,且路线是唯一的,故A处应该为8,故答案为:能,8【点睛】本题考查了合情推理的问题,考查了转化与化归思想,整体和部分的思想,属于中档题14.如图,以正方形的各边为底可向外作四个腰长为1的等腰三角形,则阴影部分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设等腰三角形底角为,阴影面积为,根据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设等腰三角形底角为,则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高为,阴影面积为:,当时,阴影面积的最大值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图形的面积问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题关键用等腰三角形底角为表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5.在中,已知,(1)求的长;(2)求边上的中线的长.【答案】(1)(2)【解析】【分析】(1)利用同角关系得到,结合正弦定理即可得到的长;(2)在中求出,结合余弦定理即可得到边上的中线的长. 【详解】解:(1)由,,所以.由正弦定理得,,即.(2)在中,.由余弦定理得,,所以.所以.【点睛】本题考查正余弦定理的应用,考查推理及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6.某日A,B,C三个城市18个销售点的小麦价格如下表:(1)甲以B市5个销售点小麦价格的中位数作为购买价格,乙从C市4个销售点中随机挑选2个了解小麦价格.记乙挑选的2个销售点中小麦价格比甲的购买价格高的个数为,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2)如果一个城市的销售点小麦价格方差越大,则称其价格差异性越大.请你对A,B,C三个城市按照小麦价格差异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只写出结果).【答案】(1)分布列见解析,期望为1(2)C,A,B【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得的可能取值为0,1,2.求出相应的概率值,即可得到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2)三个城市按照价格差异性从大到小排列为:C,A,B.【详解】解:(1)B市共有5个销售点,其小麦价格从低到高排列为:2450,2460,2500,2500,2500.所以中位数为2500,所以甲的购买价格为2500.C市共有4个销售点,其小麦价格从低到高排列为:2400,2470,2540,2580,故的可能取值为0,1,2.,,.所以分布列为所以数学期望.(2)三个城市按小麦价格差异性从大到小排序为:C,A,B【点睛】求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的一般步骤为:第一步是“判断取值”,即判断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以及取每个值所表示的意义;第二步是:“探求概率”,即利用排列组合、枚举法、概率公式(常见的有古典概型公式、几何概型公式、互斥事件的概率和公式、独立事件的概率积公式,以及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等),求出随机变量取每个值时的概率;第三步是“写分布列”,即按规范形式写出分布列,并注意用分布列的性质检验所求的分布列或事件的概率是否正确;第四步是“求期望值”,一般利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的定义求期望的值,对于有些实际问题中的随机变量,如果能够断定它服从某常见的典型分布(如二项分布X~B(n,p)),则此随机变量的期望可直接利用这种典型分布的期望公式(E(X)=np)求得.17.如图,三棱柱的侧面是平行四边形,,平面平面,且分别是的中点.(1)求证:平面;(2)当侧面是正方形,且时,(ⅰ)求二面角的大小;(ⅱ)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得?若存在,指出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析(2)(ⅰ)(ⅱ)点在点处时,有【解析】【分析】(1)取中点,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从而得证;(2)(ⅰ)先证明平面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与平面的法向量,即可得到二面角的大小;(ⅱ)假设在线段上存在点,使得. 设,则.利用垂直关系,建立的方程,解之即可.【详解】证明:(1)取中点,连,连.在△中,因为分别是中点,所以,且.在平行四边形中,因为是的中点,所以,且.所以,且.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因为侧面是正方形,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且平面平面,所以平面.所以.又因为,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设,则,.(ⅰ)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由得即令,所以.又因为平面,所以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所以.由图可知,二面角为钝角,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ⅱ)假设在线段上存在点,使得.设,则.因为,又,所以.所以.故点在点处时,有【点睛】本题考查向量法求二面角大小、线面平行的证明,考查满足线面垂直的点的位置的判断与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考查推理论论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是中档题.18.已知函数.(Ⅰ)当时,求函数的极小值;(Ⅱ)当时,讨论的单调性;(Ⅲ)若函数在区间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答案】(Ⅰ)(Ⅱ)详见解析(Ⅲ)【解析】【分析】(Ⅰ)由题意,当时,求得,得出函数的单调性,进而求解函数的极值;(Ⅱ)由,由,得或,分类讨论,即可得到函数的单调区间;(Ⅲ)由(1)和(2),分当和,分类讨论,分别求得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即可得出相应的结论,进而得到结论.【详解】解:(Ⅰ)当时:,令解得,又因为当,,函数为减函数;当,,函数为增函数.所以,的极小值为.(Ⅱ).当时,由,得或.(ⅰ)若,则.故在上单调递增;(ⅱ)若,则.故当时,;当时,.所以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ⅲ)若,则.故当时,;当时,.所以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Ⅲ)(1)当时,,令,得.因为当时,,当时,,所以此时在区间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2)当时:(ⅰ)当时,由(Ⅱ)可知在上单调递增,且,,此时在区间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ⅱ)当时,由(Ⅱ)的单调性结合,又,只需讨论的符号:当时,,在区间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当时,,函数在区间上无零点.(ⅲ)当时,由(Ⅱ)的单调性结合,,,此时在区间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综上所述,.【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导数在函数中的综合应用问题,着重考查了转化与化归思想、逻辑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对导数的应用的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1)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求解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2)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判断单调性;已知单调性,求参数;(3)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极值),解决函数的恒成立与有解问题,同时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9.过椭圆W:的左焦点作直线交椭圆于两点,其中,另一条过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不与重合),且点不与点重合.过作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于,.(Ⅰ)求点坐标和直线的方程;(Ⅱ)求证:.【答案】(Ⅰ),的方程为(Ⅱ)详见解析【解析】【分析】(Ⅰ)由题意可得直线的方程为.与椭圆方程联立方程组,即可求解B点坐标;(Ⅱ)设,,的方程为,联立方程组,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得,,进而得出点的纵坐标,化简即可证得,得到证明.【详解】(Ⅰ)由题意可得直线的方程为.与椭圆方程联立,由可求.(Ⅱ)当与轴垂直时,两点与,两点重合,由椭圆的对称性,.当不与轴垂直时,设,,的方程为().由消去,整理得.则,.由已知,,则直线的方程为,令,得点的纵坐标.把代入得.由已知,,则直线的方程为,令,得点的纵坐标.把代入得.把,代入到中,=.即,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问题,解答此类题目,通常通过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圆锥曲线)方程的方程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目标函数”的解析式,确定函数的性质进行求解,此类问题易错点是复杂式子的变形能力不足,导致错漏百出,本题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0.已知是由正整数组成的无穷数列,对任意,满足如下两个条件:①是的倍数;②.(1)若,,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的值;(2)求证:当时,;(3)求所有可能取值中的最大值.【答案】(1)(2)见解析(3)85【解析】【分析】(1)根据满足的两个条件即可得到满足条件的所有的值;(2)由,对于任意的,有. 当时,成立,即成立;若存在使,由反证法可得矛盾;(3)由(2)知,因为且是的倍数,可得所有可能取值中的最大值.【详解】(1)的值可取.(2)由,对于任意的,有.当时,,即,即.则成立.因为是的倍数,所以当时,有成立.若存在使,依以上所证,这样的的个数是有限的,设其中最大的为.则,成立,因为是的倍数,故.由,得.因此当时,.(3)由上问知,因为且是的倍数,所以满足下面的不等式:,. 则,, ,,,,,,,,当时,这个数列符合条件.故所求的最大值为85.【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的有关知识,考查了逻辑推理能力,综合性较强.。
红星区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设函数f (x )=,f (﹣2)+f (log 210)=( )A .11B .8C .5D .22. 函数f (x )=﹣x 的图象关于( ) A .y 轴对称 B .直线y=﹣x 对称C .坐标原点对称D .直线y=x 对称3. 已知曲线2:4C y x =的焦点为F ,过点F 的直线与曲线C 交于,P Q 两点,且20FP FQ +=,则O P Q ∆的面积等于( )A .B .C .2 D .44. 如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A .(∁UB )∩A B .(∁U A )∩BC .∁U (A ∩B )D .∁U (A ∪B )5. 直线l 将圆x 2+y 2﹣2x+4y=0平分,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则直线l 的方程是( )A .x ﹣y+1=0,2x ﹣y=0B .x ﹣y ﹣1=0,x ﹣2y=0C .x+y+1=0,2x+y=0D .x ﹣y+1=0,x+2y=06. 已知在R 上可导的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f (x )•f ′(x )<0的解集为( )A .(﹣2,0)B .(﹣∞,﹣2)∪(﹣1,0)C .(﹣∞,﹣2)∪(0,+∞)D .(﹣2,﹣1)∪(0,+∞)7. 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m >1,且a m ﹣1+a m+1﹣a m 2=0,S 2m ﹣1=38,则m 等于( ) A .38B .20C .10D .98. 连续抛掷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分别为m 和n ,记向量=(m ,n ),向量=(1,﹣2),则⊥的概率是( )A .B .C .D .9. 设i 是虚数单位,若z=cos θ+isin θ且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的第二象限,则θ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0.复数满足2+2z1-i =i z ,则z 等于( )A .1+iB .-1+iC .1-iD .-1-i11.已知函数f (x )=sin 2(ωx )﹣(ω>0)的周期为π,若将其图象沿x 轴向右平移a 个单位(a >0),所得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实数a 的最小值为( )A .πB .C .D .12.已知全集U R =,{|239}xA x =<≤,{|02}B y y =<≤,则有( ) A .A ØB B .AB B =C .()R A B ≠∅ðD .()R A B R =ð二、填空题13.【盐城中学2018届高三上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已知函数f (x )=3x x +,对任意的m ∈[﹣2,2],f (mx ﹣2)+f (x )<0恒成立,则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14.设直线系M :xcos θ+(y ﹣2)sin θ=1(0≤θ≤2π),对于下列四个命题: A .M 中所有直线均经过一个定点B .存在定点P 不在M 中的任一条直线上C .对于任意整数n (n ≥3),存在正n 边形,其所有边均在M 中的直线上D .M 中的直线所能围成的正三角形面积都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代号是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代号).15.【常熟中学2018届高三10月阶段性抽测(一)】函数()21ln 2f x x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__________.16.已知a=(cosx ﹣sinx )dx ,则二项式(x 2﹣)6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17.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俯视如图是一个圆,那么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18.如图,△ABC 是直角三角形,∠ACB=90°,PA ⊥平面ABC ,此图形中有 个直角三角形.三、解答题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21()cos cos 2f x x x x =--. (1)求函数()y f x =在[0,]2π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满足2c =,3a =,()0f B =,求sin A 的值.1111]20.甲、乙两位选手为为备战我市即将举办的“推广妈祖文化•印象莆田”知识竞赛活动,进行针对性训练,近8次的训练成绩如下(单位:分): 甲 83 81 93 79 78 84 88 94 乙 87 89 89 77 74 78 88 98(Ⅰ)依据上述数据,从平均水平和发挥的稳定程度考虑,你认为应派哪位选手参加?并说明理由;(Ⅱ)本次竞赛设置A、B两问题,规定:问题A的得分不低于80分时答题成功,否则答题失败,答题成功可获得价值100元的奖品,问题B的得分不低于90分时答题成功,否则答题失败,答题成功可获得价值300元的奖品.答题顺序可自由选择,但答题失败则终止答题.选手答题问题A,B成功与否互不影响,且以训练成绩作为样本,将样本频率视为概率,请问在(I)中被选中的选手应选择何种答题顺序,使获得的奖品价值更高?并说明理由.21.设{a n}是公比小于4的等比数列,S n为数列{a n}的前n项和.已知a1=1,且a1+3,3a2,a3+4构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令b n=lna3n+1,n=12…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22.某班50名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成绩全部介于50与100之间,将测试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五组:第一组[50,60),第二组[60,70),…,第五组[90,100].如图所示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Ⅰ)若成绩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80,认为合格,求该班在这次数学测试中成绩合格的人数;(Ⅱ)从测试成绩在[50,60)∪[90,100]内的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两名同学,设其测试成绩分别为m、n,求事件“|m﹣n|>10”概率.23.已知函数3()1xf xx=+,[]2,5x∈.(1)判断()f x的单调性并且证明;(2)求()f x在区间[]2,5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4.已知椭圆E:+=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点(,)在椭圆E上.(1)求椭圆E的方程;(2)设过点P(2,1)的直线l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若AB的中点恰好为点P,求直线l的方程.红星区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答案】B 【解析】解:∵f (x )=,∴f (﹣2)=1+log 24=1+2=3,=5,∴f (﹣2)+f (log 210)=3+5=8.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值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函数性质的合理运用.2. 【答案】C【解析】解:∵f (﹣x )=﹣+x=﹣f (x )∴是奇函数,所以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故选C .3. 【答案】C 【解析】∴1122(1,)2(1,)(0,0)x y x y -+-=, ∴1220y y +=③, 联立①②③可得218m =,∴12y y -==∴12122S OF y y =-=. (由1212420y y y y =-⎧⎨+=⎩,得12y y ⎧=⎪⎨=⎪⎩12y y ⎧=-⎪⎨=⎪⎩考点:抛物线的性质. 4. 【答案】A【解析】解:由图象可知,阴影部分的元素由属于集合A ,但不属于集合B 的元素构成, ∴对应的集合表示为A ∩∁U B . 故选:A .5. 【答案】C【解析】解:圆x 2+y 2﹣2x+4y=0化为:圆(x ﹣1)2+(y+2)2=5,圆的圆心坐标(1,﹣2),半径为,直线l 将圆 x 2+y 2﹣2x+4y=0平分,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则直线l 经过圆心与坐标原点.或者直线经过圆心,直线的斜率为﹣1,∴直线l 的方程是:y+2=﹣(x ﹣1),2x+y=0,即x+y+1=0,2x+y=0.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的截距式方程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是基础题.6. 【答案】B【解析】解:由f (x )图象单调性可得f ′(x )在(﹣∞,﹣1)∪(0,+∞)大于0, 在(﹣1,0)上小于0,∴f (x )f ′(x )<0的解集为(﹣∞,﹣2)∪(﹣1,0). 故选B .7. 【答案】C【解析】解: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a m ﹣1+a m+1=2a m ,则a m ﹣1+a m+1﹣a m 2=a m (2﹣a m )=0,解得:a m =0或a m =2, 若a m 等于0,显然S 2m ﹣1==(2m ﹣1)a m =38不成立,故有a m =2,∴S 2m ﹣1=(2m ﹣1)a m =4m ﹣2=38, 解得m=10. 故选C8. 【答案】A【解析】解:因为抛掷一枚骰子有6种结果,设所有连续抛掷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为(m ,n ),有36种可能,而使⊥的m ,n 满足m=2n ,这样的点数有(2,1),(4,2),(6,3)共有3种可能;由古典概型公式可得⊥的概率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古典概型,考查用列举法得到满足条件的事件数,是一个基础题.9. 【答案】B【解析】解:∵z=cos θ+isin θ对应的点坐标为(cos θ,sin θ), 且点(cos θ,sin θ)位于复平面的第二象限,∴,∴θ为第二象限角,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几何意义,考查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注意解题方法的积累,属于中档题.10.【答案】【解析】解析:选D.法一:由2+2z1-i =i z 得2+2z =i z +z , 即(1-i )z =-2,∴z =-21-i =-2(1+i )2=-1-i.法二:设z =a +b i (a ,b ∈R ), ∴2+2(a +b i )=(1-i )i (a +b i ), 即2+2a +2b i =a -b +(a +b )i ,∴⎩⎪⎨⎪⎧2+2a =a -b2b =a +b, ∴a =b =-1,故z =-1-i. 11.【答案】D【解析】解:由函数f (x )=sin 2(ωx )﹣=﹣cos2ωx (ω>0)的周期为=π,可得ω=1,故f (x )=﹣cos2x .若将其图象沿x 轴向右平移a 个单位(a >0),可得y=﹣cos2(x ﹣a )=﹣cos (2x ﹣2a )的图象;再根据所得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可得2a=k π+,a=+,k ∈Z .则实数a 的最小值为.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换,余弦函数的周期性,函数y=Acos (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奇偶性,属于基础题.12.【答案】A【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集合的关系与运算,3(log 2,2]A =,(0,2]B =,∵3log 20>,∴A ØB ,选A .二、填空题13.【答案】22,3⎛⎫- ⎪⎝⎭【解析】14.【答案】BC【解析】【分析】验证发现,直线系M:xcosθ+(y﹣2)sinθ=1(0≤θ≤2π)表示圆x2+(y﹣2)2=1的切线的集合,A.M中所有直线均经过一个定点(0,2)是不对,可由圆的切线中存在平行线得出,B.存在定点P不在M中的任一条直线上,观察直线的方程即可得到点的坐标.C.对于任意整数n(n≥3),存在正n边形,其所有边均在M中的直线上,由直线系的几何意义可判断,D.M中的直线所能围成的正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由它们是同一个圆的外切正三角形可判断出.【解答】解:因为点(0,2)到直线系M:xcosθ+(y﹣2)sinθ=1(0≤θ≤2π)中每条直线的距离d==1,直线系M:xcosθ+(y﹣2)sinθ=1(0≤θ≤2π)表示圆x2+(y﹣2)2=1的切线的集合,A.由于直线系表示圆x2+(y﹣2)2=1的所有切线,其中存在两条切线平行,M中所有直线均经过一个定点(0,2)不可能,故A不正确;B.存在定点P不在M中的任一条直线上,观察知点M(0,2)即符合条件,故B正确;C.由于圆的所有外切正多边形的边都是圆的切线,所以对于任意整数n(n≥3),存在正n边形,其所有边均在M中的直线上,故C正确;D.如下图,M中的直线所能围成的正三角形有两类,其一是如△ABB′型,是圆的外切三角形,此类面积都相等,另一类是在圆同一侧,如△BDC型,此一类面积相等,但两类之间面积不等,所以面积大小不一定相等,故本命题不正确.故答案为:BC.0,115.【答案】()【解析】16.【答案】240.【解析】解:a=(cosx﹣sinx)dx=(sinx+cosx)=﹣1﹣1=﹣2,则二项式(x2﹣)6=(x2+)6展开始的通项公式为T r+1=•2r•x12﹣3r,令12﹣3r=0,求得r=4,可得二项式(x2﹣)6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24=240,故答案为:24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求定积分,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17.【答案】.【解析】解:此几何体是一个圆锥,由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其底面半径为1,且其高为正三角形的高由于此三角形的高为,故圆锥的高为此圆锥的体积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点是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面积、体积,考查对三视图的理解与应用,主要考查三视图与实物图之间的关系,用三视图中的数据还原出实物图的数据,再根据相关的公式求表面积与体积,本题求的是圆锥的体积.三视图的投影规则是:“主视、俯视长对正;主视、左视高平齐,左视、俯视宽相等”.三视图是新课标的新增内容,在以后的高考中有加强的可能.18.【答案】4【解析】解:由PA⊥平面ABC,则△PAC,△PAB是直角三角形,又由已知△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所以BC⊥AC,从而易得BC⊥平面PAC,所以BC⊥PC,所以△PCB也是直角三角形,所以图中共有四个直角三角形,即:△PAC,△PAB,△ABC,△PCB.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熟练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9.【答案】(1)最大值为,最小值为32-;(2)14.【解析】试题分析:(1)将函数利用两角和的正余弦公式,倍角公式,辅助角公式将函数化简()sin(2)16f x x π=--再利用()sin()(0,||)2f x A x b πωϕωϕ=++><的性质可求在[0,]2π上的最值;(2)利用()0f B =,可得B ,再由余弦定理可得AC ,再据正弦定理可得sin A .1试题解析:(2)因为()0f B =,即sin(2)16B π-=∵(0,)B π∈,∴112(,)666B πππ-∈-,∴262B ππ-=,∴3B π=又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12cos 49223732b c a c a π=+-⋅⋅=+-⨯⨯⨯=,所以AC =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b aB A =3sin sin 3A =,所以sin A =. 考点:1.辅助角公式;2.()sin()(0,||)2f x A x b πωϕωϕ=++><性质;3.正余弦定理.【思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倍角公式,正余弦定理.在利用正,余弦定理 解三角形的过程中,当所给的等式中既有正弦又有余弦时,常利用正弦定理将边的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如果出现边的平方或者两边长的乘积时 可考虑使用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解三角形问题时,要注意正,余弦定理的变形应用,解题思路有两个:一个是角化为边,二是边化为角. 20.【答案】【解析】解:(I )记甲、乙两位选手近8次的训练的平均成绩分别为、,方差分别为、.,.…,.…因为,,所以甲、乙两位选手的平均水平相当,但甲的发挥更稳定,故应派甲参加.…(II )记事件C 表示为“甲回答问题A 成功”,事件D 表示为“甲回答问题B 成功”,则P (C )=,P (D )=,且事件C 与事件D 相互独立. …记甲按AB 顺序获得奖品价值为ξ,则ξ的可能取值为0,100,400.P (ξ=0)=P ()=,P (ξ=100)=P ()=,P (ξ=400)=P (CD )=.0 100 400所以甲按AB 顺序获得奖品价值的数学期望.…记甲按BA 顺序获得奖品价值为η,则η的可能取值为0,300,400.P (η=0)=P ()=,P (η=300)=P ()=,P (η=400)=P (DC )=,η所以甲按BA 顺序获得奖品价值的数学期望.…因为E ξ>E η,所以甲应选择AB 的答题顺序,获得的奖品价值更高.…【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平均数、方差、古典概型、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数学期望等基础知识,考查数据处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应用意识,考查必然与或然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21.【答案】【解析】解:(1)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4,∵a 1+3,3a 2,a 3+4构成等差数列.∴2×3a 2=a 1+3+a 3+4,∴6q=1+7+q 2,解得q=2.(2)由(1)可得:a n =2n ﹣1.b n =lna 3n+1=ln23n =3nln2.∴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3ln2×(1+2+…+n )=ln2.22.【答案】【解析】解:(I )由直方图知,成绩在[60,80)内的人数为:50×10×(0.18+0.040)=29. 所以该班在这次数学测试中成绩合格的有29人.(II )由直方图知,成绩在[50,60)内的人数为:50×10×0.004=2, 设成绩为x 、y成绩在[90,100]的人数为50×10×0.006=3,设成绩为a 、b 、c , 若m ,n ∈[50,60)时,只有xy 一种情况, 若m ,n ∈[90,100]时,有ab ,bc ,ac 三种情况,事件“|m ﹣n|>10”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有6种 ∴.【点评】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一个小矩形都是等宽的,即等于组距,高是,所以有:×组距=频率;即可把所求范围内的频率求出,进而求该范围的人数.23.【答案】(1)增函数,证明见解析;(2)最小值为,最大值为2.5. 【解析】试题分析:(1)在[]2,5上任取两个数12x x <,则有1212123()()()0(1)(1)x x f x f x x x --=<++,所以()f x 在[]2,5上是增函数;(2)由(1)知,最小值为(2)2f =,最大值为5(5)2f =.试题解析:在[]2,5上任取两个数12x x <,则有12121233()()11x x f x f x x x -=-++12123()(1)(1)x x x x -=++0<,所以()f x 在[]2,5上是增函数. 所以当2x =时,min ()(2)2f x f ==, 当5x =时,max 5()(5)2f x f ==. 考点:函数的单调性证明.【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定义法求证函数的单调性并求出单调区间,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先在定义域内任取两个数12x x <,然后作差12()()f x f x -,利用十字相乘法、提公因式法等方法化简式子成几个因式的乘积,判断最后的结果是大于零韩式小于零,如果小于零,则函数为增函数,如果大于零,则函数为减函数.1 24.【答案】【解析】解:(1)由题得=,=1,又a 2=b 2+c 2,解得a 2=8,b 2=4.∴椭圆方程为:.(2)设直线的斜率为k ,A (x 1,y 1),B (x 2,y 2),∴,=1,两式相减得=0,∵P 是AB 中点,∴x 1+x 2=4,y 1+y 2=2, =k , 代入上式得:4+4k=0,解得k=﹣1,∴直线l :x+y ﹣3=0. 【点评】本题考查了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点差法”、斜率计算公式、中点坐标坐标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电视台在因特网上就观众对其某一节目的喜爱程度进行调查,参加调查的人数为20000人,其中持各种态度的人数如表所示:电视台为了了解观众的具体想法和意见,打算从中抽选出100人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为此要进行分层抽样,那么在分层抽样时,每类人中各应抽选出的人数为()A.25,25,25,25 B.48,72,64,16 C.20,40,30,10 D.24,36,32,82.某校为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高一1000人、高二1200人、高三n人中,抽取81人进行问卷调查.已知高二被抽取的人数为30,那么n=()A.860 B.720 C.1020 D.10403. 在中,,,则等于()A. 3B.C. 1D. 24.(1+tan20°)(1+tan25°)=()A.2 B.1 C.﹣1 D.﹣25.在△ABC中,若sin2A+sin2B<sin2C,则△ABC的形状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6.如图,给出的是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A.i<99 B.i≤99 C.i>99 D.i≥997. 已知直线平面,直线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若,则B. 若,则C. 若,则D. 若,则8.已知过点P(0,2)的直线l与圆(x﹣1)2+y2=5相切,且与直线ax﹣2y+1=0垂直,则a=()A.2 B.4 C.﹣4 D.19.《数学九章》中对已知三角形三边长求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填补了我国传统数学的一个空白,与著名的海伦公式完全等价,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已具有很高的数学水平,其求法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隔,开平方得积.”若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即S=.现有周长为2+的△ABC满足sinA:sinB:sinC=(﹣1)::( +1),试用以上给出的公式求得△ABC的面积为()A. B. C. D.10.天气预报说,在今后的三天中,每一天下雨的概率均为40%.现采用随机模拟试验的方法估计这三天中恰有两天下雨的概率:先利用计算器产生0到9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用1,2,3,4表示下雨,用5,6,7,8,9,0表示不下雨;再以每三个随机数作为一组,代表这三天的下雨情况.经随机模拟试验产生了如下20组随机数:907 966 191 925 271 932 812 458 569 683431 257 393 027 556 488 730 113 537 989据此估计,这三天中恰有两天下雨的概率近似为()A.0.35 B.0.25 C.0.20 D.0.1511.在区间(0,3]上随机取一个数x,则事件“0≤log2x≤1”发生的概率为()A.B.C.D.12.已知函数f(x)=sin2x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函数y=g(x),下列关于y=g(x)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象关于点(﹣,0)中心对称B.图象关于x=﹣轴对称C.在区间[﹣,﹣]单调递增D.在[﹣,]单调递减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函数f(x)=Asin(ωx+φ)+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f(x)的解析式为.14.在△ABC中,内角A、B、C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b、c,若bsinA﹣acosB=0,则A+C= .15. 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则直线的斜率为__________.16.已知正实数x,y满足x+2y﹣xy=0,则x+2y的最小值为8y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第17题10分,其它均12分)17.某同学用“五点法”画函数f (x )=Asin (ωx+φ)(ω>0,|φ|<)在某一个周期内的图象时,列表并填入了部分数据,如表:(1)请将上表数据补充完整,填写在相应位置,并直接写出函数f (x )的解析式;(2)将y=f (x )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行移动θ(θ>0)个单位长度,得到y=g (x )的图象.若y=g (x )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为(,0),求θ的最小值.18. 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1)求;(2)若,且的面积为,求的值.19.设函数f (x )=mx 2﹣mx ﹣1.若对一切实数x ,f (x )<0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0.已知函数f (x )=cosx (sinx+cosx )﹣. (1)若0<α<,且sin α=,求f (α)的值;(2)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21.根据国家环保部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居民区PM2.5的年平均浓度不得超过35微克/立方米,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不得超过75微克/立方米.我市环保局随机抽取了一居民区2016年20天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的监测数据,数据统计如表(1)从样本中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超过50微克/立方米的天数中,随机抽取2天,求恰好有一天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超过75微克/立方米的概率;(2)将这20天的测量结果按上表中分组方法绘制成的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①求图中a的值;②求样本平均数,并根据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从PM2.5的年平均浓度考虑,判断该居民区的环境质量是否需要改善?并说明理由.22.(12分)(2016秋•德化县校级期末)已知f(x)=sin2(2x﹣)﹣2t•sin(2x﹣)+t2﹣6t+1(x∈[,])其最小值为g(t).(1)求g(t)的表达式;(2)当﹣≤t≤1时,要使关于t的方程g(t)=kt有一个实根,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2.D3.D4.A5.C6.B7. B8.C9.A10.B11.C12.C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14.120°. 15. 16. 8;(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第17题10分,其它均12分)17.(1)根据表中已知数据,解得A=5,ω=2,φ=﹣.数据补全如下表:且函数表达式为f(x)=5sin(2x﹣).(2)由(Ⅰ)知f(x)=5sin(2x﹣),得g(x)=5sin(2x+2θ﹣).因为y=sinx的对称中心为(kπ,0),k∈Z.令2x+2θ﹣=kπ,解得x=,k∈Z.由于函数y=g(x)的图象关于点(,0)成中心对称,令=,解得θ=,k∈Z.由θ>0可知,当K=1时,θ取得最小值.18. (1) ;(2). 19.(﹣4,0].20.(1)∵0<α<,且sinα=,∴cosα=,∴f(α)=cosα(sinα+cosα)﹣=×(+)﹣=;(2)∵函数f(x)=cosx(sinx+cosx)﹣=sinxcosx+cos2x﹣=sin2x+﹣=(sin2x+cos2x)=sin(2x+),∴f(x)的最小正周期为T==π;令2kπ﹣≤2x+≤2kπ+,k∈Z,解得kπ﹣≤x≤kπ+,k∈Z;∴f(x)的单调增区间为[kπ﹣,kπ+],k∈Z..21.1) P==.(2)a=0.00422.(1)∵x∈[,],∴sin(2x﹣)∈[﹣,1],∴f(x)=[sin(2x﹣﹣t]2﹣6t+1,当t<﹣时,则当sinx=﹣时,f(x)min=;当﹣≤t≤1时,当sinx=t时,f(x)min=﹣6t+1;当t>1时,当sinx=1时,f(x)min=t2﹣8t+2;∴g(t)=(2)k≤﹣8或k≥﹣5.。
绝密★启用前北京市朝阳区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试卷副标题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1.抛物线24y x =的准线方程为( ) A .1x =B .2x =C .1x =-D .2x =-2.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则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的角是 A .30°B .45°C .60°D .90°3.已知数列{a n }满足a n ={(3−a )n −3,n ≤7,an−6,n >7(n ∈N ∗).若{a n }是递增数列,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3)B .(1,2]C .[2,3)D .(1,3)4.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已知长方形面积求一边的算法,其方法的前两步为:第一步:构造数列1,12,13,14, (1).①第二步:将数列①的各项乘以n ,得数列(记为)1a ,2a ,3a ,…,n a .则12231n n a a a a a a -+++L 等于( ) A .(1)n n - B .2(1)n -C .2nD .(1)n n +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5.双曲线2219xy-=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__.参考答案1.C 【解析】 【分析】由抛物线标准方程知p =2,可得抛物线准线方程. 【详解】抛物线y 2=4x 的焦点在x 轴上,且2p=4,2p=1, ∴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x =﹣1.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抛物线的简单性质等基础知识,属于基础题. 2.C 【解析】连接A 1D ,易知:1BC 平行 A 1D ,∴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的角即异面直线1AB 与A 1D 所成的角, 连接11B D ,易知△11AB D 为等边三角形, ∴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的角是60° 故选C 3.A 【解析】 【分析】分别保证在每一段上都是单调递增的函数;由于n ∈N ∗,可知临界状态时a 7<a 8,所得结果取交集得到取值范围. 【详解】(3−a )n −3单调递增 ⇒3−a >0 ⇒a <3 a n−6单调递增 ⇒a >1又(3−a )×7−3<a 8−6 ⇒a <−9或a >2 综上所述:a ∈(2,3)本题正确选项:A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分段函数的单调性求解参数范围的问题,涉及到数列通项的问题,关键是能够分别保证每一段上的单调性后,确保临界值的大小关系. 4.A 【解析】 ∵a k =.n≥2时,a k ﹣1a k =()21n k k-=n 2(11k -﹣1k ).∴a 1a 2+a 2a 3+…+a n ﹣1a n =n 2[(1﹣12)+(1123-)+…+(11n -﹣1n )]=n 2(1﹣1n)=n (n ﹣1). 故选:A 5.30x y ±-= 【解析】 【分析】根据焦点在横轴上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的形式直接求出双曲线2219x y -=的渐近线方程.【详解】通过双曲线方程可知:双曲线的焦点在横轴上,3,1a b ==,所以双曲线2219x y -=的渐近线方程为:1303b y x y x x y a =±⇒=±⇒±-=. 故答案为:30x y ±-=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通过双曲线方程判断双曲线的焦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学习目标】1.通过对柱、锥、台体的研究,掌握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求法;2.能运用公式求解柱体、锥体和台体的体积,并且熟悉台体与柱体和锥体之间的转换关系;3.了解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推导的基本思想,掌握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会求球的表面积和体积;4.会用柱、锥、台体和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求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要点梳理】要点一、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棱柱、棱锥、棱台是多面体,它们的各个面均是平面多边形,它们的表面积就是各个面的面积之和.计算时要分清面的形状,准确算出每个面的面积再求和.棱柱、棱锥、棱台底面与侧面的形状如下表:求多面体的表面积时,只需将它们沿着若干条棱剪开后展开成平面图形,利用平面图形求多面体的表面积.要点二、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圆柱、圆锥、圆台是旋转体,它们的底面是圆面,易求面积,而它们的侧面是曲面,应把它们的侧面展开为平面图形,再去求其面积.1.圆柱的表面积(1)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如下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母线长l ,那么这个矩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C=2πr ,宽等于圆柱侧面的母线长l (也是高),由此可得S 圆柱侧=C l =2πr l .(2)圆柱的表面积:2222()S r rl r r l πππ=+=+圆柱表.2.圆锥的表面积(1)圆锥的侧面积:如下图(1)所示,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如果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母线长为l ,那么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周长C=πr ,半径等于圆锥侧面的母线长为l ,由此可得它的侧面积是12S Cl rl π==圆锥侧. (2)圆锥的表面积:S 圆锥表=πr 2+πr l .3.圆台的表面积(1)圆台的侧面积:如上图(2)所示,圆台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环.如果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r '、r ,母线长为l ,那么这个扇形的面积为π(r '+r)l ,即圆台的侧面积为S 圆台侧=π(r '+r)l .(2)圆台的表面积:22('')S r r r l rl π=+++圆台表.要点诠释:求旋转体的表面积时,可从旋转体的生成过程及其几何特征入手,将其展开后求表面积,但要搞清它们的底面半径、母线长与对应的侧面展开图中的边长之间的关系.4.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公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要点三、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 1.柱体的体积公式棱柱的体积:棱柱的体积等于它的底面积S 和高h 的乘积,即V 棱柱=Sh . 圆柱的体积:底面半径是r ,高是h 的圆柱的体积是V 圆柱=Sh=πr 2h . 综上,柱体的体积公式为V=Sh . 2.锥体的体积公式棱锥的体积:如果任意棱锥的底面积是S ,高是h ,那么它的体积13V Sh =棱锥. 圆锥的体积:如果圆锥的底面积是S ,高是h ,那么它的体积13V Sh =圆锥;如果底面积半径是r ,用πr 2表示S ,则213V r h π=圆锥. 综上,锥体的体积公式为13V Sh =. 3.台体的体积公式棱台的体积:如果棱台的上、下底面的面积分别为S '、S ,高是h ,那么它的体积是1(')3V h S S =棱台.圆台的体积:如果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是r '、r ,高是h ,那么它的体积是2211(')('')33V h S S h r rr r π=+=++圆台.综上,台体的体积公式为1(')3V h S S =. 4.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要点四、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1.球的表面积(1)球面不能展开成平面,要用其他方法求它的面积. (2)球的表面积设球的半径为R ,则球的表面积公式 S 球=4πR 2. 即球面面积等于它的大圆面积的四倍. 2.球的体积设球的半径为R ,它的体积只与半径R 有关,是以R 为自变量的函数. 球的体积公式为343V R π=球. 要点五、侧面积与体积的计算 1.多面体的侧面积与体积的计算在掌握直棱柱、正棱锥、正棱台侧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的基础上,对于一些较简单的几何组合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能够将其分解成柱、锥、台、球,再进一步分解为平面图形(正多边形、三角形、梯形等),以求得其表面积与体积.要注意对各几何体相重叠部分的面积的处理,并要注意一些性质的灵活运用.(1)棱锥平行于底的截面的性质:在棱锥与平行于底的截面所构成的小棱锥中,有如下比例关系:S S S S S S ===小锥底小锥全小锥侧大锥底大锥全大锥侧对应线段(如高、斜高、底面边长等)的平方之比.要点诠释:这个比例关系很重要,在求锥体的侧面积、底面积比时,会大大简化计算过程.在求台体的侧面积、底面积比时,将台体补成锥体,也可应用这个关系式.(2)有关棱柱直截面的补充知识.在棱柱中,与各侧棱均垂直的截面叫做棱柱的直截面,正棱柱的直截面是其上下底面及与底面平行的截面.棱柱的侧面积与直截面周长有如下关系式:S 棱柱侧=C 直截l (其中C 直截、l 分别为棱柱的直截面周长与侧棱长), V 棱柱=S 直截l (其中S 直截、l 分别为棱柱的直截面面积与侧棱长). 2.旋转体的侧面积和体积的计算(1)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分别是它们侧面展开图的面积,因此弄清侧面展开图的形式及侧面展开图中各线段与原旋转体的关系,是掌握它们的侧面积公式及解决有关问题的关键.(2)计算柱体、锥体和台体的体积,关键是根据条件找出相应的底面面积和高,要充分运用多面体的有关问题的关键.【典型例题】类型一、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例1.如右图,有两个相同的直三棱柱,高为2a,底面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0)a a a a >、、.用它们拼成一个三棱柱或四棱柱,在所有可能的情形中,全面积最小的是一个四棱柱,则a 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03a <<. 【解析】底面积为26a ,侧面面积分别为6、8、10,拼成四棱柱时,有三种情况:221(86)2462428s a a =+⨯+⨯=+222242(108)2436,s a a =++=+ 223242(106)2432,s a a =++=+拼成三棱柱时也有三种情况:表面积为22262(1086)1248a a ⨯+++=+,24a 2+36, 24a 2+32由题意得2224281248a a +<+,解得03a <<. 【总结升华】(1)直棱柱的侧面积等于它的底面周长和高的乘积;表面积等于它的侧面积与上、下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2)求斜棱柱的侧面积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定义法;二是公式法.所谓定义法就是利用侧面积为各侧面面积之和来求,公式法即直接用公式求解.举一反三:【变式1】一个圆柱的底面面积是S ,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那么该圆柱的侧面积为( )A .4S πB .2S πC .S πD S 【答案】A【解析】由圆柱的底面面积是S ,求出圆柱的半径为r =4S π.例2.在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的圆锥内有一内接圆柱,求内接圆柱的侧面积最大时圆柱的高,并求此时侧面积的最大值.【思路点拨】一般要画出其轴截面来分析,利用相似三角形求解。
朝阳区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与向量=(1,﹣3,2)平行的一个向量的坐标是( )A .(,1,1)B .(﹣1,﹣3,2)C .(﹣,,﹣1)D .(,﹣3,﹣2)2. 设集合A ={1,2,3},B ={4,5},M ={x|x =a +b ,a ∈A ,b ∈B},则M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3 B4 C5 D63. 已知在数轴上0和3之间任取一实数,则使“2log 1x <”的概率为( ) A .14 B .18 C .23 D .1124. 函数y=sin2x+cos2x 的图象,可由函数y=sin2x ﹣cos2x 的图象( )A .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B .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C .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 D .向左右平移个单位得到5. 在△ABC 中,a=1,b=4,C=60°,则边长c=( )A .13B .C .D .216. 给出下列两个结论:①若命题p :∃x 0∈R ,x 02+x 0+1<0,则¬p :∀x ∈R ,x 2+x+1≥0;②命题“若m >0,则方程x 2+x ﹣m=0有实数根”的逆否命题为:“若方程x 2+x ﹣m=0没有实数根,则m ≤0”;则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对②错 B .①错②对C .①②都对D .①②都错7. 函数y=|a|x ﹣(a ≠0且a ≠1)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8. 已知命题1:0,2p x x x∀>+≥,则p ⌝为( )A .10,2x x x ∀>+< B .10,2x x x ∀≤+< C .10,2x x x ∃≤+< D .10,2x x x∃>+<9.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命题p 为真命题,命题q 为假命题,则命题“p ∧q ”为真命题B .命题“若xy=0,则x=0”的否命题为:“若xy=0,则x ≠0”C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D .命题“∀x ∈R ,2x >0”的否定是“”10.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S 4=﹣2,S 5=0,则S 6=( )A .0B .1C .2D .311.将函数f (x )=sin2x 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y=g (x )的图象,则它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A .B .C .D .12.已知的终边过点()2,3,则7tan 4πθ⎛⎫+⎪⎝⎭等于( ) A .15- B .15 C .-5 D .5二、填空题13.将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先后抛掷两次,若第一次朝上一面的点数为a ,第二次朝上一面的点数为b ,则函数y=ax 2﹣2bx+1在(﹣∞,2]上为减函数的概率是 .14.若直线:012=--ay x 与直线2l :02=+y x 垂直,则=a .15.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1a m =,其前n 项和为n S ,且满足2132n n S S n n ++=+,若对n N *∀∈,1n n a a +< 恒成立,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数列递推公式、数列性质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转化与化归、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运算能力.16.若函数2(1)1f x x +=-,则(2)f = .17.【2017-2018第一学期东台安丰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函数()2ln f x x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__________.18.已知||2=a ,||1=b ,2-a 与13b 的夹角为3π,则|2|+=a b . 三、解答题19.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面AA 1C 1C ⊥底面ABC ,AA 1=A 1C=AC=2,AB=BC ,且AB ⊥BC ,O 为AC 中点.(Ⅰ)证明:A1O⊥平面ABC;(Ⅱ)求直线A1C与平面A1AB所成角的正弦值;(Ⅲ)在BC1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OE∥平面A1AB,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若存在,确定点E的位置.20.在△ABC中,cos2A﹣3cos(B+C)﹣1=0.(1)求角A的大小;(2)若△ABC的外接圆半径为1,试求该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21.已知a,b,c分别是△ABC内角A,B,C的对边,且csinA=acosC.(I)求C的值;(Ⅱ)若c=2a,b=2,求△ABC的面积.22.如图,四面体ABCD中,平面ABC⊥平面BCD,AC=AB,CB=CD,∠DCB=120°,点E在BD上,且CE=DE.(Ⅰ)求证:AB⊥CE;(Ⅱ)若AC=CE,求二面角A﹣CD﹣B的余弦值.23.在某班级举行的“元旦联欢会”有奖答题活动中,主持人准备了两个问题,规定:被抽签抽到的答题同学,答对问题可获得分,答对问题可获得200分,答题结果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先回答哪个问题由答题同学自主决定;但只有第一个问题答对才能答第二个问题,否则终止答题.答题终止后,获得的总分决定获奖的等次.若甲是被抽到的答题同学,且假设甲答对问题的概率分别为.(Ⅰ)记甲先回答问题再回答问题得分为随机变量,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Ⅱ)你觉得应先回答哪个问题才能使甲的得分期望更高?请说明理由.24.设f(x)=ax2﹣(a+1)x+1(1)解关于x的不等式f(x)>0;(2)若对任意的a∈[﹣1,1],不等式f(x)>0恒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朝阳区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解:对于C 中的向量:(﹣,,﹣1)=﹣(1,﹣3,2)=﹣,因此与向量=(1,﹣3,2)平行的一个向量的坐标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共线定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2. 【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x =a +b ,a ∈A ,b ∈B ,则x 的可能取值为5,6,7,8.因此集合M 共有4个元素,故选B 3.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2log 1x <得02x <<,由几何概型可得所求概率为202303-=-.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几何概型. 4. 【答案】C【解析】解:y=sin2x+cos2x=sin (2x+),y=sin2x ﹣cos2x=sin (2x ﹣)=sin[2(x ﹣)+)],∴由函数y=sin2x ﹣cos2x 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y=sin (2x+),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关系,利用辅助角公式将函数化为同名函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 【答案】B【解析】解:∵a=1,b=4,C=60°,∴由余弦定理可得:c===.故选:B .6. 【答案】C【解析】解:①命题p 是一个特称命题,它的否定是全称命题,¬p 是全称命题,所以①正确.②根据逆否命题的定义可知②正确. 故选C .【点评】考查特称命题,全称命题,和逆否命题的概念.7.【答案】D【解析】解:当|a|>1时,函数为增函数,且过定点(0,1﹣),因为0<1﹣<1,故排除A,B当|a|<1时且a≠0时,函数为减函数,且过定点(0,1﹣),因为1﹣<0,故排除C.故选:D.8.【答案】D【解析】考点:全称命题的否定.9.【答案】D【解析】解:若命题p为真命题,命题q为假命题,则命题“p∧q”为假命题,故A不正确;命题“若xy=0,则x=0”的否命题为:“若xy≠0,则x≠0”,故B不正确;“”⇒“+2kπ,或,k∈Z”,“”⇒“”,故“”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C不正确;命题“∀x∈R,2x>0”的否定是“”,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10.【答案】D【解析】解:设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则S4=4a1+d=﹣2,S5=5a1+d=0,联立解得,∴S6=6a1+d=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得出数列的首项和公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基础题.11.【答案】D【解析】解:函数y=sin2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则函数变为y=sin[2(x﹣)]=sin(2x﹣);考察选项不难发现:当x=时,sin(2×﹣)=0;∴(,0)就是函数的一个对称中心坐标.故选:D.【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函数的对称中心坐标问题,考查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常考题型.12.【答案】B【解析】考点:三角恒等变换.二、填空题13.【答案】.【解析】解:由题意,函数y=ax2﹣2bx+1在(﹣∞,2]上为减函数满足条件.∵第一次朝上一面的点数为a,第二次朝上一面的点数为b,∴a取1时,b可取2,3,4,5,6;a取2时,b可取4,5,6;a取3时,b可取6,共9种∵(a,b)的取值共36种情况∴所求概率为=.故答案为:.14.【答案】1【解析】试题分析:两直线垂直满足()02-12=⨯+⨯a ,解得1=a ,故填:1. 考点:直线垂直【方法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直线方程研究垂直关系,属于基础题型,当直线是一般式直线方程时,0:1111=++c y b x a l ,0:2222=++c y b x a l ,当两直线垂直时,需满足02121=+b b a a ,当两直线平行时,需满足01221=-b a b a 且1221c b c b ≠,或是212121c cb b a a ≠=,当直线是斜截式直线方程时,两直线垂直121-=k k ,两直线平行时,21k k =,21b b ≠.115.【答案】15(,)43-16.【答案】0 【解析】111]考点:函数的解析式.17.【答案】⎛ ⎝⎭【解析】18.【答案】2【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向量夹角与向量数量积的应用.a 与b 的夹角为23π,1⋅=-a b ,∴|2|+=a b 2=.三、解答题19.【答案】【解析】解:(Ⅰ)证明:因为A 1A=A 1C ,且O 为AC 的中点,所以A 1O ⊥AC .又由题意可知,平面AA 1C 1C ⊥平面ABC , 交线为AC ,且A 1O ⊂平面AA 1C 1C , 所以A 1O ⊥平面ABC .(Ⅱ)如图,以O 为原点,OB ,OC ,OA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可知,A 1A=A 1C=AC=2,又AB=BC ,AB ⊥BC ,∴,所以得:则有:.设平面AA 1B 的一个法向量为n=(x ,y ,z ),则有,令y=1,得所以..因为直线A 1C 与平面A 1AB 所成角θ和向量n 与所成锐角互余,所以.(Ⅲ)设,即,得所以,得,令OE ∥平面A 1AB ,得,即﹣1+λ+2λ﹣λ=0,得,即存在这样的点E ,E 为BC 1的中点.【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线面关系、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考查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20.【答案】【解析】(本题满分为12分)解:(1)∵cos2A﹣3cos(B+C)﹣1=0.∴2cos2A+3cosA﹣2=0,…2分∴解得:cosA=,或﹣2(舍去),…4分又∵0<A<π,∴A=…6分(2)∵a=2RsinA=,…又∵a2=b2+c2﹣2bccosA=b2+c2﹣bc≥bc,∴bc≤3,当且仅当b=c时取等号,…∴S△ABC=bcsinA=bc≤,∴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21.【答案】【解析】解:(I)∵a,b,c分别是△ABC内角A,B,C的对边,且csinA=acosC,∴sinCsinA=sinAcosC,∴sinCsinA﹣sinAcosC=0,∴sinC=cosC,∴tanC==,由三角形内角的范围可得C=;(Ⅱ)∵c=2a,b=2,C=,∴由余弦定理可得c2=a2+b2﹣2abcosC,∴4a2=a2+12﹣4a•,解得a=﹣1+,或a=﹣1﹣(舍去)∴△ABC的面积S=absinC==22.【答案】【解析】解:(Ⅰ)证明:△BCD中,CB=CD,∠BCD=120°,∴∠CDB=30°,∵EC=DE,∴∠DCE=30°,∠BCE=90°,∴EC⊥BC,又∵平面ABC⊥平面BCD,平面ABC与平面BCD的交线为BC,∴EC⊥平面ABC,∴EC⊥AB.(Ⅱ)解:取BC的中点O,BE中点F,连结OA,OF,∵AC=AB,∴AO⊥BC,∵平面ABC⊥平面BCD,平面ABC∩平面BCD=BC,∴AO⊥平面BCD,∵O是BC中点,F是BE中点,∴OF⊥BC,以O为原点,OB为y轴,OA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DE=2,则A(0,0,1),B(0,,0),C(0,﹣,0),D(3,﹣2,0),∴=(0,﹣,﹣1),=(3,﹣,0),设平面ACD的法向量为=(x,y,z),则,取x=1,得=(1,,﹣3),又平面BCD的法向量=(0,0,1),∴cos<>==﹣,∴二面角A﹣CD﹣B的余弦值为.【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具体涉及到线面以及面面的垂直关系、二面角的求法及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本小题对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有较高要求.23.【答案】【解析】【知识点】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试题解析】(Ⅰ)的可能取值为.,,分布列为:(Ⅱ)设先回答问题,再回答问题得分为随机变量,则的可能取值为.,,,分布列为:.应先回答所得分的期望值较高.24.【答案】【解析】解:(1)f(x)>0,即为ax2﹣(a+1)x+1>0,即有(ax﹣1)(x﹣1)>0,当a=0时,即有1﹣x>0,解得x<1;当a<0时,即有(x﹣1)(x﹣)<0,由1>可得<x<1;当a=1时,(x﹣1)2>0,即有x∈R,x≠1;当a>1时,1>,可得x>1或x<;当0<a<1时,1<,可得x<1或x>.综上可得,a=0时,解集为{x|x<1};a<0时,解集为{x|<x<1};a=1时,解集为{x|x∈R,x≠1};a>1时,解集为{x|x>1或x<};0<a<1时,解集为{x|x<1或x>}.(2)对任意的a∈[﹣1,1],不等式f(x)>0恒成立,即为ax2﹣(a+1)x+1>0,即a(x2﹣1)﹣x+1>0,对任意的a∈[﹣1,1]恒成立.设g(a)=a(x2﹣1)﹣x+1,a∈[﹣1,1].则g(﹣1)>0,且g(1)>0,即﹣(x2﹣1)﹣x+1>0,且(x2﹣1)﹣x+1>0,即(x﹣1)(x+2)<0,且x(x﹣1)>0,解得﹣2<x<1,且x>1或x<0.可得﹣2<x<0.故x的取值范围是(﹣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