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折的诊治与护理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14.02 KB
- 文档页数:1
颈椎骨折患者的护理一、概述:1、颈椎骨折:发生在颈椎部的骨折。
2、病因:多间接暴力所致,如高空坠落。
直接暴力多为火器伤,和平时期少见。
3、分类及病理:(1)按暴力作用方向分类1)过伸型:常发生于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撞车,头部受力后仰引起。
2)屈曲牵拉型:常伴有椎间关节脱位、半脱位。
(2)按骨折后稳定性分类1)稳定型:骨折后较稳定,不易移位,如单纯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不超过原高度三分之一的。
2)不稳定型:损伤严重,暴力不仅有压缩,还伴有旋转力量,复位后不稳定。
如过度压缩的骨折,椎体粉碎性骨折,伴有脱位的椎体骨折等。
由于不稳定易出现颈椎后突和进行性神经症状。
二、临床表现:1、死亡率高如暴力较强,作用迅猛,易因颈髓高位损伤而死于现场或运送途中。
2、颈部不稳感患者者自觉头颈如折断似的不稳,不敢坐起或站立,喜用双手托住头部。
3、颈痛及肌肉痉挛。
4、颈部活动受限。
5、被迫体位如双侧关节均有脱位时,头颈呈前倾斜体位;如一侧关节脱位,头向健侧旋转并向患侧倾斜。
这种体位加重了活动受限的程度,包括张口困难。
6、其他如局部压痛、吞咽困难、发音失常等,脊髓神经受累时,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
三、治疗方法:及早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是保证脊髓功能恢复的首要问题。
治疗目的是复位并获得脊柱的稳定性;预防未受损神经的功能丧失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获得早期的功能恢复。
1、稳定性骨折:牵引复位,复位后石膏固定(1)颌枕带牵引:轻度压缩性骨折采用颌枕带卧位牵引复位,牵引重量3kg ,复位后用头颈胸石膏固定即可起床活动。
(2)颅骨牵引:压缩明显或双侧椎间关节脱位,采用持续颅骨牵引复位,牵引重量3~5 kg,复位后再牵引2~3周,头颈胸石膏固定3个月。
2、手术治疗爆破型骨折伴有神经症状的,原则上手术治疗,一般经前路手术,去除骨片、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
该类损伤一般病情严重,若存在严重并发症,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
四、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由于骨折部位特殊,病情复杂,手术风险大,患者对治疗效果期望较高,部分上颈椎骨折患者术前行颅骨牵引,术后又丧失了寰枢关节的部分运动功能,导致头颈活动特别是旋转明显受限。
颈椎骨折患者护理措施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损伤,需要专业的护理来确保患者的康
复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护理措施:
1. 环境安全:
- 确保患者周围的环境清洁、整洁,避免摔倒和其他意外伤害。
- 避免使用过柔软的床垫,以免影响颈椎的稳定性。
- 在需要的情况下,使用软质枕头来提供适当的头颈支撑。
2. 移动和转位:
- 颈椎骨折患者通常需要保持颈颅固定,减少颈椎的移动。
移
动患者时应采取谨慎的方法,避免任何头颈的扭动或旋转。
- 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定期调整姿势,以减少压力溃疡和肺部
感染的风险。
3. 饮食和营养:
- 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骨骼健康。
- 如果患者需要进食辅助装置,务必保持清洁和适当的使用。
4. 疼痛管理:
-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合适的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
- 定期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5. 精神支持:
- 颈椎骨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鼓励,定期交流患者的感受和需求。
这些护理措施旨在帮助颈椎骨折患者恢复健康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然而,每位患者的情况可能不同,所以在实施任何护理措施之前,请先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颈椎骨折病例护理常规摘要本文档旨在提供颈椎骨折病例的护理常规。
颈椎骨折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损伤,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一、病情评估1. 完整记录患者的首次病情,包括疼痛程度、病因、伴随症状等。
2. 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评估,包括感觉、运动及反射的检查。
3. 进行全面的颈部X射线检查以明确骨折的位置、程度和稳定性。
二、危险防范1. 协助患者保持头颈部稳定,避免任何潜在的头颈活动或扭伤。
2. 使用合适的颈托或固定装置,确保颈部的稳定和支撑。
三、疼痛管理1.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合适的止痛药物。
2. 提供舒适的卧床环境,避免患者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减轻疼痛和不适。
四、卧床护理1. 帮助患者调整合适的卧姿,避免压迫颈部。
2. 定期翻身,保持身体各部位的血液循环畅通。
3. 使用合适的护理垫,减轻压力和摩擦。
五、食物与饮水管理1. 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提供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食物。
2. 避免给予过烫、过硬的食物,以免刺激颈部导致不适。
3. 鼓励患者适量饮水,保持水分平衡。
六、康复训练1. 在医生和理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颈部肌肉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
2. 监测训练进展,调整训练强度和方式。
七、心理支持1. 与患者建立积极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
2. 提供相关信息,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和康复过程。
八、定期复查1. 安排定期复查,及时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可能的并发症。
2.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必要的康复和治疗调整。
结论颈椎骨折病例的护理常规是保障患者安全和促进康复的重要环节。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提供全面的护理和支持,同时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颈椎骨折病人观察护理要点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颈椎损伤,需要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护理。
下面是颈椎骨折病人观察护理的要点。
一、病人的观察1. 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注意是否有呼吸困难或异常呼吸声。
2. 注意病人的颈部疼痛状况,观察是否有颈部僵硬、肿胀或淤血。
3. 观察病人的肢体活动情况,注意是否有下肢无力或瘫痪的现象。
4. 注意病人的感觉异常,是否出现麻木、刺痛或感觉丧失等症状。
5. 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注意是否有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如意识障碍或昏迷。
二、病人的护理1. 保持病人颈部的稳定,避免颈部活动,可使用颈托固定颈椎。
2. 尽量保持病人平卧位,减少颈椎受力,避免转动或侧卧。
3. 注意病人的体位转换,避免颈椎受到额外的压力。
4. 给予病人舒适的床铺和枕头,以减轻颈椎的压力。
5. 协助病人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饮食、洗漱等,注意避免颈部活动。
6. 定期更换病人的体位,防止压疮的发生。
7. 注意病人的饮食,保证膳食的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摄入促进骨折愈合。
8. 定期进行病情观察和评估,及时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
三、病人的心理护理1. 关心和安慰病人,为其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其积极面对病情。
2. 鼓励病人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增加对康复的信心。
3. 提供信息和教育,帮助病人了解颈椎骨折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4. 定期与病人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和需求,及时解决问题和提供帮助。
颈椎骨折病人的观察护理要点包括病人的呼吸、颈部疼痛、肢体活动、感觉异常和意识状态的观察,以及保持颈部稳定、注意体位转换、给予舒适床铺和枕头、协助日常生活活动、定期更换体位等护理措施。
同时,还需进行心理护理,关心和安慰病人,提供情感支持和教育,帮助其积极应对病情,并鼓励其参与康复训练。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帮助颈椎骨折病人的康复和恢复。
颈椎骨折定义:以头、颈痛,颈部筋肉紧张,活动受限,患者常用两手托住头部,局部压痛、肿胀,但后突畸形不甚明显为主要表现,发生在颈椎部的骨折。
颈椎骨折是一种典型的完全性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伴有脊髓损伤,好发于颈4~5及颈6~7三个椎间隙。
颈椎损伤是一种严重损伤,合并脊髓损伤、四肢瘫者约占半数,病死率约15%。
一、颈椎骨折分类(1)屈曲型损伤:前柱因受压力而受伤,而后柱因牵拉的张力而受伤。
(2)垂直压缩损伤:多数发生在高空坠落或高台跳水。
(3)过伸损伤(4)齿状突骨折:机制不清,暴力可能来自水平方向,从前后经颅骨至齿状突。
主要原因:1、是暴力,多数由间接暴力引起,少数因直接暴力所致。
如从高空落下重物打击头、颈、肩或背部;跳水受伤;塌方事故时被泥土、矿石掩埋等。
2、椎体受到的垂直分力可导致其发生压缩性骨折,水平压力较大时可同时发生脊椎脱位。
临床表现:1、局部疼痛:颈椎骨折的病人可有头颈不疼痛,不能活动。
伤员常用两手扶住头部。
2、局部压痛和肿胀:损伤部位肿胀,有明显压痛。
3、活动受限和脊柱畸形:颈部肌肉痉挛,活动受限,严重者合并脊髓损伤,造成截瘫,病人丧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
二、颈椎骨折的急救处理1、由于受伤者受力点多在头顶部,有时患者可有昏迷。
现场应首先考虑有无颅脑及其他重要脏器的合并伤。
注意搬运时颈部的合理保护,以免加重损伤。
若有其他严重复合伤,应积极治疗,抢救伤员生命。
(搬运技巧:先使伤员两下肢伸直,两上肢也伸直放身体两侧,木板放于伤员一侧,两至三人扶伤员躯干,使成一整体滚动,移至木板上,注意不要使躯干扭转。
或者三人用手同时将伤员平托至木板上,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这些方法会增加脊柱的弯曲,加重椎骨和脊髓的损伤。
对颈椎损伤的伤员,要有专人托扶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同滚动。
或由伤员自己双手托住头部,缓慢搬移。
严禁随便强行搬动头部。
睡到木板上后,用沙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颈的两侧加以固定)。
颈椎骨折的观察与护理【关键词】颈椎骨折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08-02颈椎骨折: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生产的发展,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机械事故交通事故和其它恶性事件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颈椎骨折在脊柱外科中很常见。
根据损伤稳定程度可分为(1)稳定型骨折:骨折较单纯,无韧带损伤和移位倾向,如椎体单纯挤压骨折,压缩不超过原椎体的厚度1/ 3;(2)不稳定型骨折:损伤较严重而复杂,均伴有韧带损伤和附近骨折,如椎体粉碎性骨折常伴有韧带断裂,特别是颈椎骨折脱位等多引起截瘫,其治疗和护理较为复杂。
我院通过中西结合,保守治疗和新型内固定物植入手术治疗,加上精心护理,使颈椎骨折病人最大限度上得到康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命质量。
现将有关观察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1 例,男性35 例,女性6 例,年龄6-55 岁,平均36 岁。
其中单纯性颈椎骨折9 例,颈椎骨折伴脱位17 例,骨折后有15 例引起四肢瘫。
应用传统的中医保守治疗10 例,急诊手术15 例,抢救治疗其它多发性伤后再手术8 例,颅骨牵引后手术治疗8 例。
气管切开5 例,高位颈椎损伤10 例。
所有病人在恢复期以颈托固定3个月,保证骨折的融合和稳定,病人未发生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术后有2 例应激性溃疡,1 例肺脂肪栓塞,3 例下肢血栓经治疗后恢复。
2. 急救搬运工具: 搬运工具选用硬板担架或木板,不可用软担架或毯子被子等软物。
大小合适的颈托。
方法:搬运时应注意病人体位,决不能任意将病人四肢提起抬送,切忌用暴力强拉硬拖身体的某一部分,禁忌一人背送,这样可加重脊柱的畸形和脊髓神经的损伤程度,搬运时必须有1 人两手稳定病人颈部或用衣物放于颈部两侧稳定头部,最好带颈托搬运,搬运时让头颈胸在同一水平线,不可将头托起或旋转,以免加重损伤。
3.护理3.1 制定护理计划入院后根据病人年龄、身体状况、适应能力、骨折及神经损伤程度、医师所下医嘱、是否手术以及术前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评价,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护理目标,以便护理有序,避免盲目性,要做到优良有效的高质服务,使病人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少的经济费用获得最大限度的康复。
颈椎骨折患者的护理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
文章根据笔者多年的护理经验,对颈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了总结。
标签:颈椎骨折;患者;护理体会1前言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分为屈曲型损伤、垂直压缩损伤、过伸损伤,临床上常见合并高位脊髓损伤伴截瘫,多数为车祸、高处跌落、暴力打击或砸伤所致,以致损伤水平以下完全失去功能,造成瘫痪。
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生残疾,使患者丧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且并发症较多。
由于病情突然,患者在心理精神上难以承受。
往往表现出悲观失望、焦虑烦躁。
因此,护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
要求医护工作者不仅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及较高的专业水平,还要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做好心理护理,为康复奠定基础。
2护理方法2.1观察病情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多功能监护并认真及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颈前路手术后出现呼吸困难,伴有颈部增粗患者,多因颈部血肿压迫气管所致,需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如患者出现鼻翼扇动、口唇发绀、呼吸极其困难,应立即在床边拆线,放出积血,待呼吸改善后,行手术探查。
颈后路手术后出现呼吸困难,应考虑局部血肿压迫脊髓或脊髓水肿反应所致,立即准备呼吸机和气管插管。
床边常规准备气管切开包,做好气管切开的手术准备。
颈托外固定,保持颈部动,颈托外固定内要衬垫棉纸,观察颈部有无肿胀。
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及引流液的色和量。
引流管保持48-72h,记录引流量。
2.2心理护理颈推骨折患者因精神紧张及担心预后等原因,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应根据患者的职业和文化程度向其讲解手术相关知识,讲解时既不否认手术难度池要说明手术后的效果。
2.3牵引的护理对行牵引术的患者要勤巡视、多观察,注意使引力线保持与脊椎同向。
每天检查牵引的功能装置,牵引的重锤要悬空,注意滑轮是否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