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在线考试宏观经济学3
- 格式:doc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13
南京财经大学812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三)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一、名词解释(3×5分=15分)1.蛛网模型答:蛛网模型是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时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动态分析理论。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如果供给量和价格的均衡被打破,经过竞争,均衡状态会自动恢复。
蛛网模型却证明,按照古典经济学静态下完全竞争的假设,均衡一旦被打破,经济系统并不一定自动恢复均衡。
与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不同的是,蛛网模型是一个动态模型,假定商品的本期产量Q t s决定于前一期的价格P t-1,即供给函数为Q t s=f(P t-1),并根据需求弹性、供给弹性的不同,分为“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三种类型。
蛛网模型解释了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的波动情况,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但是,这个模型还是一个很简单的和有缺陷的模型,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2.价格歧视答:价格歧视是指由于垄断者具有某种垄断力量,因此,垄断者可以对自己所出售的同类产品,索取不同的价格,以使自己所获利润达到最大值。
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两点基本条件:①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
②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价格歧视可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其中,一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作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把需求曲线分成不同的几段,然后根据不同的购买量来确定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3.科斯定理答:科斯定理的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财产权的配置是怎么样的,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它是一种产权理论,由斯蒂格勒根据科斯于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这篇论文的内容概括而成。
判断题(全为正确的)1.一个国家的总产出和总收入是相等的。
2.国内私人总投资是国内私人经济在一年中所生产的资本品的综合。
3.国内私人净投资是国内私人总投资减去资本消耗折扣后的余额。
4.总投资不可能是负数。
5.存货的增加是一种净投资。
6.公司收入税是公司在分配利润前向政府缴纳的税。
7.间接税是厂商支出的成本之一,它将构成产品价格的一部分。
8.居民挣得的收入不是他们都能拿到的。
9.居民拿到的收入不一定都是他们挣得的。
10.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收入,应当算入国内生产总值。
11.消费支出大于可支配收入,意味着储蓄是负数。
12.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递减。
13.假定可支配收入不变,平均消费倾向越大,消费支出就越大。
14.在短期内,居民的消费支出有可能大于可支配收入。
15.假如居民在不同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上都增加消费支出,消费曲线将向上移动。
16.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17.假如居民在不同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上都减少储蓄,消费曲线将向上移动。
18.在同一个坐标平面内,消费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一旦确定,储蓄曲线的位置和形状随之确定。
19.在某一可支配收入水平上,如果消费曲线与45度线相交,储蓄曲线一定与横轴相交。
20.如果只考虑自发投资并假定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不受国民收入影响,总需求曲线与消费曲线平行。
21.如果同时考虑自发投资并假定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不受国民收入影响,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大于消费曲线。
22.某居民把节省下来的收入锁在衣柜里,这种行为是储蓄。
23.某公司保留部分利润的行为是储蓄,把这部分未分配利润用于购买新设备的行为是投资。
24.国民收入不仅有可能,而且往往是在失业的情况下形成均衡。
25.在二部门经济中,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投资支出一定等于储蓄。
26.在二部门经济中,如果投资支出大于储蓄,总需求将大于总供给。
27.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消费的增加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从而导致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
南京财经大学函授考试答案西方经济学测试1-98分(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考试名称: 正考测试1 考试说明:剩余时间:1时52分26秒1、 单选题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A)资源配置 (B) 资源利用(C) 单个经济单位 (D) 单个商品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A)资源利用 (B) 资源配置(C) 资源配置 (D)国民经济总体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 马歇尔(B) 凯恩斯(C) 斯密 (D)萨缪尔森与资源配置有关的概念是(A)机会成本 (B) 生产成本 (C)显成本(D) 隐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表示(A) 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B) 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C) 可利用的资源稀缺(D) 通货膨胀需求曲线是(A) 商品的价格曲线(B) 商品的总收益曲线(C) 商品的边际收益曲线(D) 商品的供给曲线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A) 均衡价格是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B) 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C)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D) 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均衡价格是(A) 供给与需求相等时的价格(B) 需求超过供给时的价格(C) 支持价格(D) 限制价格均衡价格随着(A) 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B) 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C) 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D) 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1时会(A) 涨价,总收益增加(B) 涨价,总收益不变(C) 降价,总收益减少(D) 降价,总收益增加如果消费者突然偏好某商品,而此商品的生产技术有大的改进,可以预料(A)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下降(B)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提高(C)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左移动并使均衡价格上升而均衡产量下降(D)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可能上升 也可能下降汽车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若汽油价格上升,则(A) 汽车需求量上升(B) 汽车需求量下降(C) 需求曲线左移(D) 需求曲线右移若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将导致均衡价格(A) 不变(B) 下降(C) 上升(D) 不确定下列因素不会使需求曲线移动的是(A) 购买者偏好改变(B) 商品价格下降(C) 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D) 消费者收入上升均衡价格的形成是(A) 生产者生产的结果(B) 消费者消费的结果(C) 供求双方自发调节的结果(D) 政府指令性下达的结果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是(A) 需求量与价格之比(B) 价格变化的绝对值除以需求量变化的绝对值(C) 需求量变化的相对值除以价格变化的相对值(D) 反映供给变动对需求变动的反映程度假定土豆的供给不变,白菜的供给减少,会导致(A) 土豆的需求曲线右移(B) 土豆的价格下降(C) 白菜的需求曲线右移(D) 白菜的需求曲线左移某商品缺乏弹性,若价格上升5%,则供给量可能(A) 增加50%(B) 增加25%(C) 增加5%(D) 增加1%某商品供给富有弹性,若该商品价格下降10%,则供给量(A) 也下降10%(B) 下降幅度大于10%(C) 下降幅度小于10%(D) 不能确定假定某商品价格从5美元上升至7美元,需求量从8个单位下降到6个单位,该商品生产者的总收益(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能确定某商品的收入弹性为一2,此商品可能是(A) 高档化妆品(B) 小轿车(C) 移动电话(D) 白菜羊肉的价格上涨10%,对牛肉的需求增加5%,牛肉对羊肉的交叉弹性为(A) 2(B) 一2(C) 0.5(D) 一0.5下列对需求的交叉弹性叙述正确的是(A) 交叉价格弹性值为正值(B) 交叉价格弹性值为负值(C) 商品甲和乙是互补产品,交叉价格弹性值为负值(D) 商品甲和乙是互补产品,交叉价格弹性值为正值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10%,需求量变动20%,则它的弹性系数是(A) 0.1(B) 0.2(C) 1/2(D) 2某商品价格从3美元上升到5美元,则(A) 该商品供给下降(B) 该商品供给增加(C) 该商品供给量减少(D) 该商品供给量上升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A) 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 消费者的偏好(C) 消费者的需求(D)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对于消费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A) MUl/P1>MU2/P2(B) MUl/Pl<MU2/P2< td>(C) MUl/P1=MU2/P2(D) MUl=MU2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集中在(A)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B) 无差异曲线上(C) 预算约束曲线上(D) 需求曲线上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A) 递增(B) 递减(C) 先减后增(D) 先增后减效用分析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两种基本方法,它们是(A) 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总效用分析法(B) 主观效用分析法和客观效用分析法(C) 基数效用分析法和序数效用分析法(D) 绝对效用分析法和相对效用分析法商品的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可能线(A) 向左下方移动(B) 向右上方移动(C) 不动(D) 绕着一点移动商品的收入不变,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消费可能线(A) 向左下方移动(B) 向右上方移动(C) 绕着一点移动(D) 不动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A) 所表达的经济意义相同(B) 所表达经济意义不相同(C) 是同一条曲线(D) 是两条没有任何关系的监线对香烟征般销售税时,其税收(A) 主要由消费者承担(B) 主要由生产者负担(C) 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均等地负担(D) 全部由生产者负担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0.8,供给弹性等于0.8,则销售税(A) 主要由消费者承担(B) 主要由生产者负担(C) 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均等地负担(D) 全部由生产者负担对小汽车征收销售税时,其税收(A) 主要由消费者承担(B) 主要由生产者负担(C) 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均等地负担(D) 全部由生产者负担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等于1.2,则这种商品是(A) 低档商品(B) 一般的正常商品(C) C·奢侈品(D) 吉芬商品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的所得(A) 小于边际成本的部分(B) 等于边际成本的部分(C) 超过边际成本的部分(D) 超过平均成本的部分当企业增加产出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X而非Y时,其扩展路线是(A) 上凹型(B) 下凹型(C) 线性(D) 无法确定生产者剩余是指(A)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以下部分(B) 供给曲线之下,均衡价格I;(I-部分(C) 需求曲线之下,均衡价格以下部分(D) 供给曲线之上,均衡价格IjA-F部分2、多选题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包括(A) 生产什么(B) 生产多少(C) 如何生产(D) 为谁生产(E) 什么时候生产经济学有一套以数量分析为特征的分析方法,包括(A) 均衡分析法(B) 边际分析法(C) 总量分析法(D) 个量分析法(E) 短期与长期分析法均衡价格就是(A) 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B) 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同时供给量也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C)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时的价格(D) 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价格(E) 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下列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A) 需求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B) 需求价格弹性等于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C) 收入弹性描述的是收入与价格的关系(D)收入弹性描述的是收入与需求量的关系(E) 交叉弹性就是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需求曲线是由下列哪些因素决定的(A) 边际效用最大化(B) 消费者均衡的考虑(C)价格的高低(D) 在既定收入情况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考虑(E) 政府意志关于收入弹性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 收入弹性就是消费者收入变化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B)所有商品的收入弹性都是正值(C)如果收入弹性小于零,表示这种商品是低档商品(D) 从宏观上来说,如果某类商品收入弹性小于1,说明人们对这类商品需求的增长速度小于他们收入的增长速度(E)从微观上说,企业提供的产品如果收入弹性较大,则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可以获得较多的收益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大小与销售收入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 需求弹性越大,销售收入越大(B) 如果商品富有弹性,则降价可以扩大销售收入(C) 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则降价可以扩大销售收入(D) 如果商品富有弹性,则降价可以提高利润(E) 如果商品为单位弹性,则价格对销售收入没有影响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的移动是由于(A) 商品价格的变化(B) 互补品价格的变化(C) 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D) 生产这种商品的成本的变化(E) 政府向生产企业提供补贴根据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为(A) 富有弹性(B) 缺乏弹性(C) 单元弹性(D) 无弹性(E) 弹性无穷大消费者剩余是指(A) 需求曲线之上,均衡价格以下部分(B) 供给曲线之上,均衡价格以下部分(C) 需求曲线之下,均衡价格以上部分(D) 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部分(E) 消费者的最大满足程度。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一、名词解释20 1. 投资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主要指厂房、设备和存货等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存货的增加,新住宅的建筑。
其中主要是厂房、设备的增加.21 2. 资本的边际效率ò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ò也是该投资项目的预期利润率。
22 3. 投资的边际效率当利率下降时整个社会投资规模扩大导致资本品价格提高从而预期利润率下降(即公式中的r下降,这个下降了的r称为投资边际效率MEI。
23 4. IS曲线产品市场均衡 (i=s)时,反映利率与收入间互相关系的曲线。
24 5. 流动偏好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即人们愿意牺牲持有生息资产(如债券)所取得的收益,而把不能生息的货币保留在手中的行为。
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求。
25 6. 凯恩斯陷阱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
不管有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将货币持有在手中的现象,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26 7. 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均衡的所有收入y与利率r的组合关系。
27 8. IS—LM模型IS—LM模型是由英国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John Richard Hicks)和美国凯恩斯学派的创始人汉森(AlvinHansen),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上概括出的一个经济分析模式,即"希克斯-汉森模型",是通过引入货币和利率来说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决定的模型。
这一摸型用一般均衡方法高度概括了凯恩斯总需求决定总收入理论及其分析方法,是阐述其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分析工具。
一、单项选择题1、固定汇率制的优越性之一是(,答题答案:)A、国家会更稳定B、国家的外汇储备值不会有很大变化C、不容易产生导致不稳定的投机活动D、在固定汇率制中价格保持不变2、下列不属于官方储备的是(,答题答案:)A、中央银行持有的黄金储备B、商业银行持有的外汇资产C、会员国在IMF的储备头寸D、中央银行持有的外汇资产3、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的货币依附于(,答题答案:)A、黄金B、英镑和美元C、法郎和美元D、仅仅是美元4、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汇率制度是(,答题答案:)A、固定汇率制B、浮动汇率制C、货币局制度D、清洁浮动的汇率制度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本职能是解决成员国的()(,答题答案:)A、失业问题B、通货膨胀问题C、国际安全问题D、国际收支问题6、金本位制下的汇率(,答题答案:)A、没有波动B、有波动的上限C、只有波动的下限D、上下波动幅度限制在黄金输送点以内7、金本位制下,当一国出现逆差时,(,答题答案:)A、物价上升B、物价下跌C、物价不变D、货币供给增加8、牙买加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答题答案:)A、浮动汇率制为中心的多种汇率制度B、固定汇率制C、浮动汇率制D、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9、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答题答案:)A、黄金B、特别提款权C、英镑D、美元10、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国际收支的暂时不平衡由( )等方式消除(,答题答案:)A、各国用官方储备或从货币基金组织借款C、干预汇率D、从其他国家借款二、多项选择题1、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储备包括(,答题答案:)A、黄金B、特别提款权C、可兑换货币D、美元2、金本位制包括(BC,答题答案:)A、金币本位制B、金块本位制C、金汇兑本位制D、金镑本位制3、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依赖的前提条件包括(,答题答案:)A、国际间没有大量的资本流动B、货币数量论C、较高的进出口价格弹性D、国际部进行干预4、牙买加体系下调节国际收支的多种渠道包括(,答题答案:)A、通过汇率变动调节国际收支B、国际融资C、加强国际协调D、运用国内经济政策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包括(BC,答题答案:)A、监督国际汇率B、提供国际信贷C、协调国际货币关系D、监督各国货币政策三、判断题1、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是以货币数量论为前提的(,答题答案:)A、是B、否2、在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的汇率固定,没有任何波动(,答题答案:)A、是B、否3、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外汇与黄金并列,共同构成国际储备资产的主要部分(,答题答案:)A、是B、否4、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由于不具备金币本位制的一系列特点,因此,也称为不完全或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答题答案:)A、是B、否5、在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存在一种自动调节机制(,答题答案:)A、是B、否6、牙买加体系下,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答题答案:)A、是B、否7、金本位时期的汇率稳定性证明,将货币与黄金挂钩可以保证国际经济的稳定(,答题答案:)A、是B、否8、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汇率的波动是在基金组织的监督下,由各国干预外汇市场来调节(,答题答案:)A、是B、否9、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自由兑换,对国际支付一般不采取限制措施(,答题答案:)A、是B、否10、布雷顿森林体系中,黄金的流动是完全自由的(,答题答案:)A、是B、否一、单项选择题1、只有在以下何种状况时,总需求的扩张才可以实现内部及外部平衡?(,答题答案:)A、国际收支盈余和高失业率B、国际收支盈余和通货膨胀C、国际收支赤字和通货膨胀D、国际收支赤字和高失业率2、以下哪一项不被作为政府维护固定汇率的战略? (,答题答案:)A、实施外汇管制B、买入和卖出外汇C、通过调节本国利率而改变本币的供求D、利用武力3、通过支出水平的变动来调节社会需求总水平的政策叫做(,答题答案:)A、支出增减政策B、支出转换政策C、汇率政策D、直接管制政策4、如果美国货币当局要逆向调节,它将(,答题答案:)A、在美元对日元贬值时卖出美元B、在美元对日元升值时卖出美元C、在日元对美元升值时买入美元D、在美元对日元升值时买入美元5、在开放条件下,一国国民收入均衡水平取决于国内消费、国内投资、国内政府开支以及(,答题答案:)A、国内进口B、国内出口C、国内净出口D、国内净资本流出6、政府会愿意使本币贬值,如果(,答题答案:)A、出口者拥有很强的游说力量B、进口品购买者拥有很强的游说力量C、决策者对国内高通胀率表示担忧D、外国政府让其这样做7、在一国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用于分析汇率变动以及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动对贸易收支,以及国际收支失衡调节机理的理论称为(,答题答案:)A、吸收分析法B、货币分析法C、弹性分析法D、乘数分析法8、贬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是(,答题答案:)A、通缩B、通胀C、不变D、只是部分产品价格变化9、一国货币贬值后,国际收支(,答题答案:)A、恶化B、改善C、先改善后恶化D、先恶化后改善10、当政府采取紧缩政策减少国民收入时,可能的结果是(,答题答案:)A、进口减少B、出口减少C、国际收支不变D、国际收支恶化二、多项选择题1、J曲线效应发生的原因是(BC,答题答案:)A、消费者反应滞后B、生产者反应滞后C、不完全竞争D、政府干预2、紧缩政策使国民收入下降后,影响是(D,答题答案:)A、出口减少B、进口减少C、国际收支不变D、逆差下降3、本币贬值的可能影响是(C,答题答案:)A、通胀B、通缩C、贸易条件改变不确定D、贸易条件一定恶化4、乘数分析法的局限表现在(BC,答题答案:)A、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B、假定价格不变C、假定汇率不变D、忽略了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5、支出转换政策包括(D,答题答案:)A、货币政策B、财政政策C、汇率政策D、直接管制政策三、判断题1、贬值能否达到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进而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取决于该国进口需求价格弹性DM和出口需求价格弹性DX(,答题答案:)A、是B、否2、为了同时实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可以搭配使用支出转换政策和支出增减政策(,答题答案:)A、是B、否3、本币贬值容易导致通货膨胀,从而削弱贬值带来的出口价格优势(,答题答案:)A、是B、否4、在不包括政府部门的封闭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水平等于预期或计划的消费额加上预期或计划的投资支出(,答题答案:)A、是B、否5、如果进口和出口需求弹性绝对值之和大于1,一国的贸易赤字就可以通过使本币升值而减少(,答题答案:)A、是B、否6、对各国政府来说,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可以概括为在实现内部平衡的同时保持外部平衡(,答题答案:)A、是B、否7、马歇尔-勒纳条件指的是在一系列假定条件下,一国货币贬值可以改善其国际收支的条件(,答题答案:)A、是B、否8、乘数分析法比其他国际收支调节方法的合理之处在于既考虑了经常项目也考虑了资本项目(,答题答案:)A、是B、否9、在吸收分析法中,如果已经充分就业,那么改善国际收支只能通过调整国内支出实现(,答题答案:)A、是B、否10、本币贬值后由于进口品国内价格上升,带来贸易条件恶化。
南京财经大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金融系经济学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流动性陷阱2、金汇兑本位制3、中间业务4、弱势有效市场5、加权平均资本成本6、剩余股利政策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商业银行的职能。
2、简述古典学派货币需求理论的现金交易说。
3、简述期货合约与期权合约的主要区别?4、WACC和APV法之间的主要差别是什么?5、利用优先股融资的优缺点是什么?三、计算题(共50分,前两题各10分,后两题各15分)1、天使投资公司今年年初有一投资项目,该投资项目的投资收益预计为640万元,决策层计划筹资4000万元,筹资来源如下:发行债券600万元,发行成本为12%;长期借款800万元,借款成本为11%;发行普通股1700万元,成本为16%;保留盈余900万元,成本为15.5%。
试计算该项目的加权平均资本,并判断该项目是否可投资?2、如果1-6个月的利率为5%,1年期的利率为10%,试计算6-12月期的远期利率?3、假设你有一个投资组合,由A B C 三种证券组成,构成如下所示:假设市场指数的标准差是18%,无风险报酬率为7%,风险溢价为5%,求:(1)投资组合的标准差(2)假设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立,求组合的报酬率以及三种证券各自的报酬率。
4、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7%,现金余额为1000亿元,超额准备金率为3%,现金漏损率为20%,试求:(1)总准备金是多少?(不考虑法定定期存款准备金)(2)货币供应量是多少?四、论述题(共30分)1、分析影响我国利率水平的宏观经济因素和外部因素,以及利率持续下降的原因?2、简述资本市场的分类和特征,以及我国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性。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金融系经济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流动性陷阱【答案】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只会跌落,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因此即使增加货币供应量,也不会使利率下降,这种情况被称为“流动偏好陷阱”。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名词解释1.总需求曲线:描述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物价总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数量关系的曲线。
2.财富效应(实际余额效应):指物价水平下降造成金融资产实际价值的增加,从而产生的消费刺激效应。
3.利率效应:物价下降,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右移动,利率下降,产品市场投资需求和居民户消费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这就是价格变动的利率效应。
该理论由凯恩斯提出,所以称凯恩斯效应或投资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
4.潜在产量:充分就业时的产出。
5.总供给曲线:总价格水平和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6.长期总供给曲线:在长期中,总供给量并不取决于物价总水平,而是取决于经济体的资本、劳动以及用来把投入变为产出的生产技术,因此总供给曲线为垂直线。
二、选择题28 1. 价格水平上升时,会(B )。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29 2. 下列哪一观点是不正确的?(D )。
A.当价格水平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30 3. 总需求曲线是表明(D )。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C.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31 4.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D )。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32 5. 当(A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P→△m=-h*△r h大,△r则小,△i小,△y小;△i=d*△r,d大,△i大,△y大。
南京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7——2008经济学综合(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专业)2007——2008专业基础课(政治经济学专业)2004——2006政治经济学专业复试专业基础课2004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7——2008国民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7——2008区域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7——2008财政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7——2008金融学(含保险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7——2008专业基础课(金融学专业)2004——2006金融学专业复试专业基础课2004产业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7——2008专业基础课(产业经济学专业)2004——2006产业经济学专业复试专业基础课2004国际贸易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7——2008劳动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7——2008统计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7——2008专业基础课(统计学专业)2004——2006统计学专业复试专业基础课2004数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7——2008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2007——2009法学综合(含法理、民法、国际法、国际私法)2007——20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7——2009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7——2009思想政治教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7——2009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7——2009英语语言文学二外日语2007——2009二外法语2007——2009基础英语2007——2009英语翻译与写作2007——2009应用数学数学分析2007——2009高等代数2007——2009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结构与单片机2008数据结构与计算机组成原理2007食品科学生物化学2007——2009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生物化学2007——2009会计学会计学综合(微观经济学、会计学)2007——2009专业基础课(会计学专业)2004——2006会计学专业复试财务管理2004企业管理(含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综合(微观经济学、管理学)(企业管理专业)2007——2009 专业基础课(企业管理专业)2004——2006企业管理专业复试专业基础课2004。
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名词解释1.均衡产出(收入)与总有效需求相等的产出。
2.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自发消费:与收入无关的消费,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
引致消费:由收入带来的消费。
3.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的比率。
即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比率。
4.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即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的比率。
5.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6.平均储蓄倾向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的比率。
7.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8.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收入与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其值为1。
二、选择题1.在坐标图上,表示收入和消费关系的45°线意味着(C)。
A.直线上所有的点表示消费等于储蓄B.所有的点表示收入等于储蓄C.所有的点表示消费等于收入D.以上都不正确2.消费曲线位于45°线上方表明,储蓄是(C)。
A.正数B.零C.负数D.是正数、负数或零不能确定3.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C)。
A.是大于1的正数B.是小于1的正数C.等于1D.等于零4.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的时候,边际消费倾向等于(B)A.20%B.80%C.30%D.120%5.居民的收支相抵点是消费曲线(C)。
A.与纵轴的交点B.与横轴的交点C.与45°线的交点D.在坐标原点上6.在同一个坐标平面上,总需求曲线位于消费曲线的(A)。
A.上方B.下方C.重合D.位置关系无法确定7.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储蓄曲线向下平行移动意味着总需求曲线(A)。
A.向上移动B.向下移动C.不会移动D.没有影响8.国民收入均衡水平的提高往往被认为是下列何者的增加所引起的(B)。
A.进口B.意愿的自主性支出C.税率D.私人储蓄9.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1美元,则均衡的收入将(C)。
宏观经济学_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下列哪些活动有促进作用 ( )。
答案:中国人赴美国旅游_中国进口美国商品_中国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2.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实际汇率总是等于1。
答案:正确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实际利率上升增加了资本净流出。
答案:错误4.对于小型开放的经济而言,国内政府购买支出水平的变化与国内投资水平无关。
答案:正确5.根据索洛模型,某国人口增长率的增加,从长期看可能会导致答案:增加该国的实际利率6.如果中国的生产函数是柯布一道格拉斯形式,资本收入比是0.3,产出增长速度为每年3%,折旧率是每年4%,黄金律的稳态资本产出比为4.29,那么为了达到黄金律的稳态,储蓄率必须是多少?答案:30%7.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答案:整条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8.如果在某一时期内国民收入增加,但增长率趋于下降,则()答案:净投资持续下降9.当国民收入在乘数和加速数的作用下趋于下降时,如果总投资为零,那么国民收入下降的速度将会()。
答案:放慢10.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人口增长率的上升( )。
答案:导致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准的降低11.如果没有人口增长,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将会上升,只要:()答案:储蓄率上升12.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与储蓄率的上升一样,会使得:()答案:人均收入的稳态水平上升13.在索洛增长模型中,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是因为:()答案:技术进步,引起人均产量的持续增长14.下列哪项可以激励技术进步:()答案:以上全部15.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同一概念_经济增长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经济发展_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没有关系16.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主要有( )。
答案:劳动的投入数量_劳动生产率_资本的效率17.索洛余值是:()答案: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_投入变化无法解释的产出变化_技术进步常用的衡量指标18.下列哪些工具能够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 )。
在线考试宏观经济学第三套试卷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在其他条件不变,增加税收,会引起()。
(答题答案:B)A、国民收入增加B、国民收入减少C、国民收入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2、2008年中国政府出台的4万亿投资计划,主要改变了投资函数中的( )。
(答题答案:A)A、自发性投资B、引致性投资C、投资系数D、所有变量3、一般来说当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最优搭配是()。
(答题答案:C)A、财政与货币双紧B、财政与货币双松C、财政紧货币松D、财政松货币紧4、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出现于()。
(答题答案:B)A、各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B、一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C、各种收入水平和一定利率水平上D、一种收入水平和各种利率水平上5、当投资支出与利率负相关时,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
(答题答案:C)A、与利息率不相关B、与利率负相关C、与利息率正相关D、随利率下降而下降6、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
(答题答案:A)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多变动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影响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7、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
(答题答案:D)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C、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D、以上都是8、政府购买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答题答案:A)A、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B、LM曲线垂直,IS曲线陡峭C、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D、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9、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答题答案:A)A、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B、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C、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10、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答题答案:D)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11、在既定的劳动需求函数中()。
(答题答案:B)A、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减少B、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增加C、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增加D、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减少12、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
(答题答案:D)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C、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13、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答题答案:C)A、不变B、增加C、减少D、不相关14、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
(答题答案:D)A 、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B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C 、政府支出等于政府税收D 、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15、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
(答题答案:C)A 、通货膨胀导致失业B 、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C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D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16、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 )(答题答案:D)A 、进口增加B 、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C 、出口减少D 、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17、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0000亿美元,实际国民收入是98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是80%,在增加100亿美元的投资以后,经济将发生( )。
(答题答案:A)A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 、结构性通货膨胀D 、需求不足的失业18、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指( )。
(答题答案:A)A 、收入结构变化B 、收入普遍上升C 、收入普遍下降D 、债权人收入上升19、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答题答案:C)A 、是大于1的正数B 、是大于0小于1的正数C 、等于1D 、等于020、下面哪一种情况可能使国民收入增加得最多( )(答题答案:A)A 、政府转移支付增加250亿美元B 、个人所得税减少250亿美元C 、居民储蓄增加250亿美元D 、政府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开支增加250亿美元21、下列( )项命题不正确。
(答题答案:D)A 、国内生产净值(NDP )减所得税等于国民收入(NI )B 、国内生产净值(NDP )加资本消耗(折旧)等于GDPC 、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折旧D 、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所得税22、已知某国2013年国民生产净值是3600亿美元,从2010年到2013年价格水平上升了20%。
如果按2010年的价格计算,2013年的实际国民生产净值是()。
(答题答案:C)A、3200亿元B、3600亿元C、3000亿元D、2800亿元23、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个人收入包括()。
(答题答案:D)A、社会保险金B、公司所得税C、公司未分配利润D、转移支付24、下面不属于总需求的是()。
(答题答案:B)A、政府购买B、税收C、净出口D、投资25、社会保障支付属于()。
(答题答案:C)A、政府购买支出B、税收C、转移支付D、消费26、下列第()项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答题答案:D)A、租金B、银行存款利息C、红利D、养老金27、在商品市场收入决定模型中,实际GDP高于均衡GDP,意味着()。
(答题答案:C)A、储蓄大于实际投资B、储蓄小于实际投资C、计划储蓄大于计划投资D、计划储蓄小于计划投资28、在产品市场收入决定模型中,实际GDP低于均衡GDP,意味着()。
(答题答案:C)A、储蓄大于实际投资B、储蓄小于实际投资C、储蓄大于计划投资D、储蓄小于计划投资29、在产品市场收入决定模型中,如果政府同时等量地增加转移支付与税收(定额税),则GDP()。
(答题答案:B)A、将下降B、不变C、将增加D、将增加,但增加量少于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量30、在一个不存在政府和对外经济往来的经济中,若现期GDP水平为5000亿元,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3900亿元于消费,计划投资支出总额为1200亿元,这些数字表明:()(答题答案:B)A、GDP不处于均衡水平,将下降B、GDP不处于均衡水平,将上升C、GDP处于均衡水平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31、如果由于投资支出下降而导致GDP下降,可预期()(答题答案:C)A、消费C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B、消费C和储蓄S将上升C、消费C和储蓄S将下降D、消费C将上升,但储蓄S将下降32、如果所得税率既定不变,政府预算为平衡性的,那么增加自发投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会增加均衡的收入水平,并且使政府预算()。
(答题答案:C)A、保持平衡B、有盈余C、出现赤字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33、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货币供给增加时,LM曲线将()。
(答题答案:A)A、平行向右移动B、平行向左移动C、变得更加陡峭D、变得更加平坦34、如果资本边际效率等其它因素不变,利率的上升将使投资量()(答题答案:B)A、增加B、减少C、不变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3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答题答案:C)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36、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答题答案:B)A、交易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B、交易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C、交易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交易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37、对英镑和美元两种货币来说,如果英镑的汇率上升,那么美元的汇率将()。
(答题答案:B)A 、上升B 、下降C 、不定,尚需要考虑其他因素D 、两者之间没有关系38、法定准备金率越高,则( )。
(答题答案:D)A 、银行越愿意放贷B 、货币供给量越大C 、越可能引发通货膨胀D 、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越困难39、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
(答题答案:B)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40、存款扩张的基础是( )(答题答案:A)A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法定和超额)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B 、仅有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法定和超额)C 、法定准备金D 、通货41、下列( )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答题答案:C)A 、LM 陡峭而IS 平缓B 、LM 垂直而IS 陡峭C 、LM 平缓而IS 垂直D 、LM 和IS 一样平缓42、政府支出增加使IS 右移kg.△G(kg 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的变动量接近于IS 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
(答题答案:D)A 、LM 曲线和IS 曲线一样陡峭B 、LM 曲线垂直而IS 曲线陡峭C 、LM 曲线和IS 曲线一样平坦D 、LM 曲线平坦而IS 曲线陡峭43、在( )的情况下“挤出效应”可能很大。
(答题答案:D)A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C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不敏感D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44、“挤出效应”发生于( )。
(答题答案:C)A、货币供给的减少引起利率提高,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B、对私人部门增税,引起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减少C、政府支出的增加,提高了利率,挤出了私人部门支出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45、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时,总供给曲线会移向()。
(答题答案:D)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46、在货币工资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物价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 )。
(答题答案:D)A、增加,从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B、增加,从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C、减少,从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D、减少,从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47、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情况( )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答题答案:B)A、物价水平不变时,利率上升B、货币供给量增加C、税收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48、长期总供给曲线( )。
(答题答案:C)A、向右上方倾斜B、向右下方倾斜C、是一条垂线D、是一条水平线49、法定准备金率越高,则()。
(答题答案:D)A、银行越愿意放贷B、货币供给量越大C、越可能引发通货膨胀D、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越困难50、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答题答案:B)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E、LM曲线水平状而IS曲线只要不是水平状51、在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在()时达到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