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隐蔽工程验收内容和程序
- 格式:wps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2023年隐蔽工程验收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隐蔽工程验收管理活动,确保隐蔽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隐蔽工程验收管理适用于涉及建筑、土木工程等各类工程的隐蔽工程验收活动。
第三条隐蔽工程验收管理的目标是确保隐蔽工程的设计、施工、材料等各项工作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隐蔽工程验收的原则是科学性、公正性、规范性、及时性和客观性。
第二章隐蔽工程验收组织与职责第五条隐蔽工程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进行,验收组成员由建设单位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员组成,验收组成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
第六条隐蔽工程验收组的具体职责包括:(一)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验收文件,包括工程质量验收报告、施工图纸、施工方案等。
(二)对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抽查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材料使用、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等。
(三)对隐蔽工程的验收结果进行评价,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出具隐蔽工程验收报告,对验收结果作出评价。
第三章隐蔽工程验收的程序与要求第七条隐蔽工程验收的程序主要包括:准备工作、实施验收、结果评价和报告出具。
第八条隐蔽工程验收前,建设单位应提前通知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应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提供相关验收文件,并准备好隐蔽工程进行验收。
第九条隐蔽工程验收时,验收组应进入施工现场对隐蔽工程进行抽查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与指导。
第十条隐蔽工程验收结果的评价应公正、客观,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材料使用等。
第十一条隐蔽工程验收报告应全面、准确地反映验收结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报告。
第四章监督与处罚第十二条建设单位应加强对隐蔽工程验收的监督,对不符合要求的验收结果进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责令整改、停工整顿等。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在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及时报告给建设单位。
第十四条监察部门应加强对隐蔽工程验收活动的监督,对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隐蔽工程验收制度规定
隐蔽工程验收制度规定范本的核心内容如下:
一、验收前的准备
1. 施工单位应提前准备好隐蔽工程的相关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施工记录、材料进场记录等。
2. 必须确保所有隐蔽工程的施工均已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完成。
3. 施工单位应通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提出隐蔽工程验收申请。
二、验收过程
1. 验收小组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代表组成,必要时可邀请设计单位参与。
2. 对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逐项检查隐蔽工程的质量和完成情况。
3.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现场记录并明确整改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4. 完成整改后,需重新进行验收,直至合格为止。
三、验收标准
1. 结构安全:检查构件尺寸、连接方式、混凝土强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电气安全:检查线路敷设、绝缘性能、接地保护等是否规范。
3. 水暖工艺:检查管道安装、焊接质量、阀门功能等是否达标。
4. 防火防潮:检查防火隔离、防潮处理等是否符合防火规范。
四、验收记录
1. 验收过程中的所有检查记录应当详细、真实,并由参与验收的各方代表签字确认。
2. 验收合格的隐蔽工程应制作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作为工程档案的一部分保存。
五、责任追究
1. 对于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而擅自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应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2. 对于验收过程中弄虚作假、隐瞒问题的,一经发现,应依法依规处理。
六、后续监督
1. 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隐蔽工程的后续监督机制,确保隐蔽工程质量长期稳定。
2. 对于大型或重要隐蔽工程,建议建立长期的监测和维护计划。
XX项目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检查验收制度目录前言 (1)一、隐蔽工程及关键施工部位监控原则 (1)二、隐蔽工程及关键工序检查验收程序 (2)三、检查注意事项 (3)四、验收前提供的技术资料 (4)五、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4)前言隐蔽工程是指在上一道工序结束后,被下一道工序所掩盖的,正常情况下无法进行复查的项目;关键工序是指工艺复杂,质量容易波动对成品的质量、性能、功能、寿命、可靠性及成本等有直接影响的工序;为确保隐蔽工程及关键工序的整体质量。
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隐蔽及关键工程必须经过施工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并经施工监理检查合格,签妥隐蔽工程检查证书后,方可掩盖和继续施工。
一、隐蔽工程及关键施工部位监控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及政府颁布的有关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的法规文件。
(2)以国家颁布的“规范、标准”为准绳。
(3)选好项目质检员、技术员是监控施工质量的关键。
(4)坚持工程验收标准是手段。
二、隐蔽工程及关键工序检查验收程序(1)隐蔽工程及关键工序,如基础工程、既有线开挖沟坑立设、拆除高柱信号机、电气化铁路换装既有钢轨绝缘基础浇筑、安装调试转辙设备、移设既有线行车设备、既有室内设备改线安装、新旧设备更替、预埋件、光电缆敷设等,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办理签证手续,做好质量记录。
(2)隐蔽工程及关键工序,由各作业队技术员、质检员自检合格后,填写检查证,备齐有关附件资料,提前约请有权签证的质量检查人员和监理工程师复检签认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现场实际与设计不符,作业队技术员、质检人员无权处理者,应及时呈报项目部工程部或总工解决。
必要时可邀请建设、监理、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4)隐蔽工程检查证,用黑色碳素墨水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数据准确、用词规范、描述详细。
各种检查证填写份数满足业主要求。
(5)经监理单位、甲方检查验收合格,及时进行隐蔽工程签证,认真做好隐蔽工程记录,方可掩盖和继续施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及影像资料的收集1、隐蔽工程的定义指建筑物、构筑物在施工期间将建筑材料或构配件埋于物体之中后被覆盖外表看不见的实物。
如地基及基础、路基填筑、隧道支护、钢筋、水电管线敷设、设备基础、电缆保护管槽等分部分项工程。
2、隐蔽工程范围《铁路建设项目隐蔽工程影像资料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规定:工程开工前,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设计和验标要求,结合工程实际和施组安排提前划分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制定编号、建立台账。
监理单位按照验标和《监理实施细则》确定的需进行旁站监理的隐蔽工程部位和内容,书面通知施工单位需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范围。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范围可以结合旁站监理的相关内容制定。
3、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程序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程序4、隐蔽工程影像资料的采集、留存、上报隐蔽工程影像资料分图像、视频两种格式。
其中:隐蔽工程图像资料采集范围为全部隐蔽工程;隐蔽工程视频资料采集范围为重要隐蔽工程的关键部位。
隐蔽工程影像资料的采集、留存、上报的要求见下表。
隐蔽工程影像资料的采集、留存、上报汇表注:具备上传铁路工程管理平台条件的项目,应自拍摄之日起于七日内上传平台中的隐蔽工程影像资料管理系统,施工单位负责隐蔽工程图像资料的上传工作、监理单位负责重要隐蔽工程的关键部位视频资料的上传工作,并报工程建设指挥部影像资料专(兼)职管理人员归档。
《铁路建设项目隐蔽工程影像资料管理实施细则(暂行)》规定的关键部位:视频采集范围5、隐蔽工程检查视频采集程序隐蔽工程视频采集留存是加强隐蔽工程质量控制和责任追溯的重要手段,监理人员要充分重视视频采集对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作用,由监理站负责各监理项目的隐蔽工程视频采集留存工作。
①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并报检后,现场监理工程师首先对自检资料和必要的检查资料进行检查,合格后对自检资料和必要的检查资料进行视频采集,同时复述检查的内容和结果,并确定现场检查的时间。
②现场监理工程师按时到场后,各单位的检验人员应集中站于标识牌附近,施工、监理单位检查人员在标识牌上签字,需建设、设计单位参加的,参加人员也应在标识牌上签字。
隐蔽工程验收的程序与制度在装修中我们一定要重视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千万不要再隐蔽工程隐蔽后才发现问题。
如果是这样的话,很多工程都必须重新覆盖和掩盖,这样会造成返工等重大损失。
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当事人双方的损失,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程顺利完成,承包人在隐蔽工程隐蔽以前,应当通知发包人检查,发包人检查合格的,方可进行隐蔽工程。
实践中,当工程具备覆盖、掩盖条件的,承包人应当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在隐蔽工程进行隐蔽前及时通知发包人或发包人派驻的工地代表对隐蔽工程的条件进行检查并参加隐蔽工程的作业。
通知包括承包人的自检记录、隐蔽的内容、检查时间和地点。
发包人或其派驻的工地代表接到通知后,应当在要求的时间内到达隐蔽现场,对隐蔽工程的条件进行检查,检查合格的,发包人或者其派驻的工地代表在检查记录上签字,承包人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施工。
发包人检查发现隐蔽工程条件不合格的,有权要求承包人在一定期限内完善工程条件。
隐蔽工程条件符合规范要求,发包人检查合格后,发包人或者其派驻工地代表在检查后拒绝在检查记录上签字的,在实践中可视为发包人已经批准,承包人可以进行隐蔽工程施工。
发包人在接到通知后,没有按期对隐蔽工程条件进行检查的,承包人应当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进行检查。
因为发包人不进行检查,承包人就无法进行隐蔽施工,因此承包人通知发包人检查而发包人未能及时进行检查的,承包人有权暂停施工。
承包人可以顺延工期,并要求发包人赔偿因此造成的停工、窝工、材料和构件积压等损失。
如果承包人未通知发包人检查而自行进行隐蔽工程的,事后发包人有权要求对已隐蔽的工程进行检查,承包人应当按照要求进行剥露,并在检查后重新隐蔽或者修复后隐蔽。
如果经检查隐蔽工程不符合要求的,承包人应当返工,重新进行隐蔽。
在这种情况下检查隐蔽工程所发生的费用如检查费用、返工费用、材料费用等由承包人负担,承包人还应承担工期延误的违约责任。
验收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避免隐蔽工程可能造成的质量隐患,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特制定《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隐蔽工程验收制度一、概述隐蔽工程是指在建筑或者其他工程中,已经完成施工并封闭封装,并不容易被看到的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墙体内部、地下管道、电线路等。
隐蔽工程验收是在隐蔽工程施工完成后进行的一种质量验收活动,其目的是为了确保隐蔽工程符合相关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保证隐蔽部分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安全可靠。
隐蔽工程验收制度是指建筑或者其他工程项目中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的具体规定和程序,是保障隐蔽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建立健全的隐蔽工程验收制度,能够规范验收过程,提高验收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本文将从隐蔽工程验收的意义、重要性、验收制度的建立、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隐蔽工程验收的意义和重要性1.确保工程质量隐蔽工程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和骨架,其质量对整个工程的安全和持久使用至关重要。
通过隐蔽工程验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隐蔽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
2.保障后续工程施工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的前提下,后续工程才能顺利进行。
如果隐蔽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将给后续工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
因此,隐蔽工程验收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
3.维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建设单位通过隐蔽工程验收,可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和合同规定进行施工。
同时,施工单位也可以通过验收制度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三、隐蔽工程验收制度的建立1.建立隐蔽工程验收制度的必要性建立隐蔽工程验收制度能够规范验收程序,明确验收标准,建立验收档案,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同时,制度的建立还可以保障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减少矛盾和纠纷的发生。
2.制度的内容和要求(1)确定验收标准制定隐蔽工程验收标准是建立制度的前提。
验收标准应该围绕工程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和相关安全标准制定,明确验收项目、验收方法和验收标准。
(2)明确验收程序隐蔽工程验收应该有明确的程序和时间节点。
通常情况下,隐蔽工程验收应该在隐蔽部位封闭且全部完成后进行,验收程序包括验收前的准备工作、验收人员的确定、验收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验收结果的处理等。
隐蔽工程验收制度规范一、验收准备1. 制定验收计划: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特点,提前制定隐蔽工程验收计划,明确验收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
2. 技术资料准备:施工单位应准备好相关的技术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施工日志、质量检验记录等。
3. 现场条件确认:确保验收现场清洁、安全,无障碍物影响验收工作。
二、验收程序1. 通知相关方:施工单位应提前通知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业主代表参加验收。
2. 现场检查:验收小组对隐蔽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结构尺寸、材料质量、连接方式等。
3. 问题记录:如发现问题,应详细记录,并由施工单位提出整改措施。
4. 整改与复验:施工单位完成整改后,应重新进行验收,直至合格为止。
5. 签署验收记录:验收合格后,所有参与方应签署验收记录,作为后续工程继续进行的依据。
三、验收标准1. 符合设计要求:隐蔽工程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执行。
2. 质量合格:所有使用的材料、设备和工艺必须达到国家及行业标准。
3. 无安全隐患:隐蔽工程不得存在任何可能影响建筑物安全使用的隐患。
4. 完整性与连续性:隐蔽工程应保证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不得有断裂、错位等现象。
四、责任与义务1. 施工单位:负责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按照规范执行,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2. 监理单位:负责监督隐蔽工程的施工过程,确保验收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3. 设计单位:负责提供准确的设计图纸和技术指导,协助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4. 业主代表:代表业主参与验收,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五、后续管理1. 归档资料:验收通过后,所有相关资料应归档保存,作为工程质量的重要记录。
2. 质量追溯:建立隐蔽工程质量追溯机制,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能够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
建设工程合同隐蔽工程的验收
隐蔽工程验收范本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一、验收准备
在验收前,施工单位应准备好相应的技术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材料
合格证明、施工记录等。
同时,建设方和监理方应提前通知对方验收时间,确保各方人员
能够到场参与。
二、验收范围和内容
明确指出本次验收的具体范围,包括哪些部位属于隐蔽工程,如基础工程、钢筋工程、预
埋管线、防水层等。
同时,详细列出每个部位的验收内容,确保无遗漏。
三、验收标准和方法
依据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标准,明确各隐蔽工程部位的验收标准。
采用目测、实测、检测仪
器等多种方法,对隐蔽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
四、验收程序
规范验收流程,一般包括施工单位自检、提交验收申请、建设方和监理方现场检查、问题
整改、复验直至合格等步骤。
每一步都应有详细记录,以便追溯。
五、验收记录
验收过程中的所有检查结果应当场记录,并由参与验收的各方代表签字确认。
这些记录将
成为后续工程质量追溯的重要依据。
六、问题处理
对于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明确整改完成的期限。
整改后,需重新
进行验收,直至符合标准要求。
七、验收结论
根据验收结果,出具验收报告,明确指出隐蔽工程是否合格,以及存在的具体问题和整改
情况。
报告应由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共同签字认可。
八、法律责任
强调隐蔽工程验收的法律意义,一旦验收合格,后续因隐蔽工程质量问题导致的任何损失,应由责任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合格
NO
YES
隐蔽工程验收程序及检查内容
项目项目内容
土石方工程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回填、表土剥离情况等
基础工程
地质土质情况、标高尺寸、断面尺寸、基槽开挖、垫层处理、边坡状况及稳
定情况、基础排水状况、其他试验情况等
钢筋混凝土工程
钢筋规格、品种、数量尺寸、位置、形状、焊接尺寸、接头尺寸、预埋件数
量及位置,材料代用情况等
砌体工程砌体基础断面形式和尺寸、组砌方法、砂浆试块强度、砌体配筋的设置等
防水工程
打平层厚度、平整度、坡度及防水构造节点处理情况,防水层的抗渗性、强
度和耐久性等
灌溉排水工程
管材、管件、阀门、设备的材质与型号、安装位置、标高、坡度、防水套管
的定位及尺寸,管道连接做法及质量,附件使用,支架固定,沟渠底部、蓄
水池底部、护墙处理情况,窨井沟底标高、埋管顺直情况,泵水检查等
道路工程土基处理情况、分层厚度等
其他工程如水土保持工程中的伸缩缝、坝下排水管、梯田池埂、坝体碾压等。
隐蔽验收工程制度隐蔽验收工程制度范本一、目的与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确保所有隐蔽工程在覆盖前都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检验,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中的隐蔽工程项目。
二、验收程序1. 施工单位应在隐蔽工程施工前,向监理单位提交隐蔽工程验收申请,并提供相应的施工方案、质量保证措施等资料。
2. 监理单位收到申请后,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隐蔽工程进行现场检查,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3. 隐蔽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及时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
验收时,应重点检查工程的结构安全、使用功能、耐久性能等方面。
4. 验收合格后,由监理单位出具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隐蔽工程,不得进行后续覆盖施工。
三、验收标准隐蔽工程的验收应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标准执行,包括但不限于:- G 50300《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 502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GJ 1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G 5024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四、责任与义务1. 施工单位应对隐蔽工程的质量负责,确保所有材料、工艺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2. 监理单位应对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负责,确保验收过程公正、客观、准确。
3. 业主单位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合,确保隐蔽工程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违规处理对于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而擅自进行覆盖施工的行为,将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情节严重者可追究法律责任。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建设单位负责解释。
如有变更,需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后实施。
隐蔽工程验收内容和程序
隐蔽工程验收程序
1、验收程序:承包人隐蔽工程完成自检→隐蔽工程验收申报→通知监理/ 甲方检查→隐蔽前相关试验→试验合格(不合格退回上一步)→办理隐蔽工程合格签证→隐蔽→完成。
2、承包人自检。
工程具备隐蔽条件或达到专用条款约定的中间验收部位,承包人应对照施工设计、施工规范进行自检,并在隐蔽或中间验收前48 小时以书面形式通知工程师验收。
通知包括隐蔽和中间验收的内容、验收时间和地点。
3、共同检验。
隐蔽工程验收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
接到承包人的请求验收通知后,应在通知约定时间组织相关人员与承包人共同检查或试验。
检测结果表明质量验收合格,经工程师在验收记录上签字后,承包人可进行工程隐蔽和继续施工。
验收不合格,承包人应在工程师限定的时间内修改后重新验收。
4、重新检验。
无论工程师是否参加了验收,当其对某部分工程质量有怀疑,均可要求承包人重新检验。
承包人接到通知后,应按要求进行剥离或开孔,并在检验后重新覆盖或修复。
5、工程验收合格。
没有按隐蔽工程专项要求办理验收的项目,建设单位不办理工程验收。
验收步骤:
主要隐检项目及内容如下:
1.地基基础工程与主体结构工程隐检
①土方工程:基槽、房心回填前检查基底清理、基底标高情况等。
②支护工程:检查锚杆、土钉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插入
长度、深底、垂直度,钢筋笼规格、位置、槽底清理、沉渣厚度等。
③桩基工程:检查钢筋笼规格、尺寸、沉渣厚度、清孔情况等。
④地
下防水工程:检查混凝土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套管、埋设件等设置的形式和构造。
人防出口止水做法。
防水层基层、
防水材料规格、厚度、铺设方式、阴阳角处理、搭接密封处理等。
⑤预应力工程:检查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形状、端部
预埋垫板;预应力筋下料长度、切断方法、竖向位置偏差、固定、护
套的完整性;锚具、夹具、连接点组装等。
⑥钢结构工程:检查地脚螺栓规格、位置、埋设方法、紧固等。
⑦外墙内、外保温构造节点做法。
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隐检
①地面工程:检查各基层(垫层、找平层、隔离层、防水层、填
充层、地龙骨)材料品种、规格、铺设厚度、方式、坡度、标高、表
面情况、密封处理、粘结情况等。
②抹灰工程:具有加强措施的抹灰应检查其加强构造的材料规
格、铺设、固定、搭接等。
③门窗工程:检查预埋件和锚固件、螺栓等的规格、数量、位置、间距、埋设方式、与框的连接方式、防腐处理、缝隙的嵌填、密封材
料的粘结等。
④吊顶工程:检查吊顶龙骨及吊件材质、规格、间距、连接方式、固定方法、表面防火、防腐处理、处理情况、接缝和连缝情况、填充和吸声材料的品种、规格、铺设、固定情况等。
⑤轻质隔墙工程:检查预埋件、连接件、拉结筋的规格、位置、
数量、连接方式、与周边墙体及顶棚的连接、龙骨连接、间距、防火、防腐处理、填充材料设置等。
⑥饰面板(砖)工程:检查预埋件、后置埋件、连接件规格、数量、位置、连接方式、防腐处理等。
有防水构造的部位应检查找平层、防水层的构造做法,同地面工程检查。
⑦幕墙工程:检查构件之间以及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的安
装及防腐处理;幕墙四周、幕墙与主体结构之间间隙节点的处理、封
口的安装;幕墙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及墙面转角节点的安装;幕
墙防雷接地节点的安装等。
3.建筑屋面工程隐检
检查基层、找平层、保温层、防水层、隔离层材料的品种、规格、厚度、铺贴方式、搭接宽度、接缝处理、粘结情况;附加层、天沟、
檐沟、泛水和变形缝伸出屋面的管道防水细部做法,隔离层设置、密
封处理部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