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 透镜及其应用汇编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17
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古老的器件应用到了光学知识,其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梳妆镜B.日晷仪C.望远镜D.照相机2.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将()A.像变大,速度变大B.像变大,速度不变C.像变小,速度变小D.像变小,速度不变3.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从透镜处缓慢远离透镜,如图,这时在白纸上可看到的现象是()A.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小亮点),光斑大小不变B.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大,再变小C.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小,再变大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如图小问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获得的有关数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焦距f=20.0cmB.图乙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此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C.图丙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像,成实像时u<f D.由图丙知当u>2f时,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移动的速度5.在光具座的A点处放置一发光物体,从焦距f甲为5厘米、f乙为10厘米、f丙为20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在BC间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选择的凸透镜为A.甲B.乙C.甲、乙D.乙、丙6.月食和日食都是罕见天象,下列光现象与月食成因相同的是()A.墙上“兔”B.水中“塔”C.空中“桥”D.镜中“字”7.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成功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始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航天员们在太空中不会看到在地球上的星星“眨跟”现象,他们开讲的“天宫课堂”和各种活动的图像和声音信号都能向地面及时传送。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真题汇编( 含答案 ) 含分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晨曦初中对学生进行“爱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时放映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像小了点,应如何调理()A. 放映机离屏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B.放映机离屏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C. 放映机离屏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D.放映机离屏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答案】B【分析】【解答】解:依据凸面镜成像的规律知,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并把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故答案为: B。
【剖析】依据凸面镜成像的规律剖析解答:物近像远像变大.2.如下图,是小明同学拍摄的武汉长江大桥的照片,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要想使桥的像小一些,小明应离桥远一些再拍摄B.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的直线流传形成的C.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的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A【分析】【解答】 A. 要使底片上桥的像变小,物距要增大,所以马亮离桥要远一些。
A 符合题意。
B.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
C.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
D. 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减小的实像。
B 不吻合题意。
C 不吻合题意。
D 不吻合题意。
故答案为: A.【剖析】凸面镜成像的应用:照相机:原理;成倒立、减小的实像,u>2f幻灯机: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u<2f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f.3.自拍杆是近来风靡的自拍神器,它能够在20cm 到 120 cm 长度间随意伸缩,使用者只需将手机固定在伸缩杆上,经过遥控器就能实现多角度自拍。
以下对于用自拍杆摄影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摄影时,人到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B. 摄影时,人到镜头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C. 自拍杆增大了物距,同时增大了取景范围D. 使用自拍杆的利处是减小了物距,增大了像的大小【答案】C【分析】【解答】用照相机摄影时,人到镜头的距离在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外,AB 不吻合题意;自拍杆增大了物距,同时增大了取景范围说法正确,所以 D 不吻合题意。
2012年全国中考物理90套试题透镜及其应用汇编一、选择题1.(2012浙江绍兴)图中人手持的是一枚()A.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B.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C.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D.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答案】D2.(2012广东广州)图24 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的虚像.【答案】B3.(2012湖南益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C.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D.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答案】D4.(2012湖南株洲)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A.照相机B.凸面镜C.平面镜D.幻灯机【答案】A5.(2012贵州铜仁)如右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铜仁市碧江区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像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A.大于100mm B.大于50mm小于100mmC.小于50mm D.等于50mm【答案】B6.(2012江苏南京)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答案】B7.(2012山东泰安)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镜【答案】B8.(2012山东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答案】A9.(2012四川成都)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B. 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C.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D.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km/s【答案】A10.(2012四川眉山)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C.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的原理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答案】C11..(2012四川自贡)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0 cm C.16 cm D.20 cm【答案】B12.(2012四川绵阳)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如图是晓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虚像B. 图乙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C. 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D. 图丁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答案】B【解析】【解答】解:A、当物体在二倍焦距看到缩小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能看到放大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能看到放大的像,故A错误.B、电视画面由红、绿、蓝三种原色合成各种色光,故B正确.C、凸透镜能使所有的光线会聚,故C错误.D、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像的下面,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对着看到的鱼的下面叉去,故D错误.故选B.【分析】(1)物体只有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能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2)电视画面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合成的.(3)凸透镜对所有的光线都有会聚作用.(4)人从水面上斜着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虚像在鱼的上方,叉鱼时要对着虚像的下面叉去,才能叉到鱼.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拍摄的武汉长江大桥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要想使桥的像小一些,小明应离桥远一些再拍摄B.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 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A【解析】【解答】A. 要使底片上桥的像变小,物距要增大,所以马亮离桥要远一些。
A符合题意。
B.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不符合题意。
C.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不符合题意。
D. 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幻灯机: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u<2f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f.3.如图所示是被课本反射的光经小洪同学眼睛的晶状体折射的情况,则该同学是()A. 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B. 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C. 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D. 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答案】 D【解析】【解答】由图可知,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说明该同学患的是远视眼,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用凸透镜矫正,光线会聚能力增强,使成像靠前落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
全国中考物理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精品试题分类汇编2012届中考复习备考指南复习目标备考策略1.掌握以下考点:(1)了解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会光学作图;(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会根据照相需要,调整照相机;(4)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成像位置及矫正方法。
2.复习重点:(1)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和应用;(2)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和调整;(3)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和矫正方法。
3.复习难点:(1)凸透镜焦距范围的判断;(2)透镜、物或光屏位置改变时,像的大小的改变情况。
1.考情分析:2011年中考命题侧重于考查以下三个方面:(1)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如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大小或物距大小判断与其对应的仪器。
(2)根据凸透镜成像大小,判断焦距大小;(3)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和矫正方法。
2.备考策略:(1)结合光路图,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与其对应的几个常见光线仪器;(2)抓住,至少牢记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成像位置及矫正方法。
(3)多看教材,多联系实际,多思考。
典例1 (2011年中考·湖北恩施卷)小翔周末与兴趣小组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怎样调整()A.手机远离同学 B.手机靠近同学C.手机适当向左移 D.手机适当向右移解析:在成实像的前提下,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说明像太大,要使同学们都显示在画面中,像要减小,所以要手机的镜头要远离同学们.手机远离同学,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选项A正确;手机靠近同学,物距减小,像增大,选项B错误;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手机适当左移,右边的同学又不能出现在画面中,选项C错误;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手机适当右移,左边的同学更不能出现在画面中,选项D错误。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学完光学后,小明对知识做了如下梳理,其中连线正确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解答】解:A、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可用于夜视仪等;紫外线具有化学效应,可用来消毒、杀菌,故B 错误;C、老花眼是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来矫正,故C 错误;D、平面镜能成虚像,不能成实像;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凹透镜可以成虚像,故D错误.故选A.【分析】结合选项的知识梳理中的内容,对照所掌握的具体知识,逐一做出判断即可.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拍摄的武汉长江大桥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要想使桥的像小一些,小明应离桥远一些再拍摄B.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 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A【解析】【解答】A. 要使底片上桥的像变小,物距要增大,所以马亮离桥要远一些。
A符合题意。
B.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不符合题意。
C.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不符合题意。
D. 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幻灯机: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u<2f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f.3.如图所示是被课本反射的光经小洪同学眼睛的晶状体折射的情况,则该同学是()A. 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B. 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C. 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D. 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答案】 D【解析】【解答】由图可知,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说明该同学患的是远视眼,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用凸透镜矫正,光线会聚能力增强,使成像靠前落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
2012年全国中考物理90套试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一、选择题1.(2012浙江湖州)如图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答案】B2.(2012浙江衢州)乙同学把刚买来的矿泉水随手放在科学书上,发现“学”字变大(如图),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D.平面镜成像【答案】B3.(2012广东广州)一个苹果在阳光下看起来是红色,这是因为()A. 红光透过苹果B. 苹果只吸收红光C. 苹果只反射红光D. 红光折射进苹果【答案】C4.(2012湖南益阳)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1中,能正确表示其传播方向的是()【答案】B5.(2012江苏苏州)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答案】C6.(2012江苏扬州)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答案】BA B C D图17.(2012山东烟台)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A.夜视仪B.遥控器C.验钞机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答案】C8.(2012四川绵阳)每年5月份,我省成都及周边地区的农民都有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
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不仅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的健康,还影响了正常的航空及交通。
为了对秸秆焚烧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今年成都市气象局利用了高科技帮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发现焚烧源。
卫星监测焚烧源的主要依据是A.对焚烧源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焚烧源B.监测焚烧源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焚烧源C.监测焚烧源的颜色,从遥感照片的颜色来确定焚烧源D.监测焚烧源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焚烧源【答案】D9.(2012四川凉山)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入射角等于30°B.折射角等于50°C.NN′是界面D.MM′的右边是玻璃【答案】D10.(2012广东梅州)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
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一、选择题1.(2012福建福州,第6题)小军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A.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B.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D.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2.(2012福建福州,第9题)如图3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0角,则:A.入射角是30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0C.反射角是600D.入射角增大50,反射角增大1003.(2012湖南株洲,第2题)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雨后彩虹B.水中“月亮”C.墙上手影D.海市蜃楼4.(2012江西,第11题)如图7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凿壁偷光—光的折射 B.井底之蛙—光的反射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5.(2012江苏泰州)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6.(2012江苏无锡)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向后转动板AB.沿ON向后转动板B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7.(2012山东德州)光的世界丰富多彩,下列光学器件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符合成像规律的是()A.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B.投影仪成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C.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D.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8.(2012山东临沂)下列不现象中,与其它三个现象形成原因不同的一个是()9.(2012上海)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A. 红光B. 橙光C. 黄光D. 紫光10.(2012四川成都)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11.(2012四川南允)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A.1.5m B. 2.0m C. 2.5m D. 3.0m12.(2012四川自贡)一位同学身高1.7m,站在1m高的平面镜前,他在镜中的像高是()A.0.7m B.1m C.1.7m D.无法判断13.(2012甘肃兰州,第2题)下列哪个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雨后彩虹D.海市蜃楼14.(2012江西南昌)如图4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试验中,下列说法正确得是()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15.(2012山西)2012年5月21日,美丽的日环食像一个金环挂在我国东南沿海的上空,如上图所示,下列所述现象中与日环食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 )A.拱桥倒影 B.海市蜃楼幻影 C.立竿见影 D.毕业合影16.(2012广东省)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罗平轻松学习辅导中心初三年级中考专题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网络图示】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名师解读】专题1 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 如图3-96所示,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 如图3-98所示,画出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规律·方法┃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简记为“一边平行另边焦,过心方向变不了”.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简记为“一边平行同边焦,过心方向变不了”.专题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3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拍得的像的底片与镜头间的距离为50 mm ,那么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 ( )A .100 mm 以外B . 大于50 mmC .略小于50 mmD .恰为50 mm4 如图3-100所示,甲、乙是小丽的两张清晰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拍摄甲时,照相机到人的距离比拍乙时大B .拍摄甲时,胶卷到镜头的距离比拍乙时大C .拍摄甲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的直径比拍乙时大D .拍摄甲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的直径比拍乙时小5 投影仪成的像较小,为了使学生看清投影的内容,应 ( )A .增大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减小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B .减小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增大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C. 减小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减小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D .增大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增大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解题策略】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则像和像距减小;物距减小,则像和像距增大.专题3 远视眼、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6 如图3-101所示,甲为小刚看近处物体的情形,乙为小刚看远处物体的情形,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判断他所戴的眼镜是什么眼镜. 7 下列关于远视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明是远视眼,这说明他的眼睛非常好,看物体非常清楚B .远视眼要戴凸透镜来看清近处物体C .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造成的D .远视眼不管看近处还是远处的物体。
2012年全国中考物理90套试题透镜及其应用汇编一、选择题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浙江绍兴)图中人手持的是一枚()A.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B.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C.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D.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答案】D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广东广州)图24 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的虚像.【答案】B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湖南益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C.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D.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答案】D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湖南株洲)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A.照相机B.凸面镜C.平面镜D.幻灯机【答案】A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贵州铜仁)如右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铜仁市碧江区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像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A.大于100mm B.大于50mm小于100mmC.小于50mm D.等于50mm【答案】B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江苏南京)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答案】B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山东泰安)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镜【答案】B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山东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答案】A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四川成都)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B. 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C.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D.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km/s【答案】A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四川眉山)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C.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的原理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答案】C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四川自贡)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0 cm C.16 cm D.20 cm【答案】B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四川绵阳)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实际,它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答案】C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四川凉山)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A.10cm <f<20cmB.f>10cmC.f<10cmD.f>20cm【答案】C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甘肃兰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显微镜【答案】B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湖北恩施州)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
则在光屏上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答案】A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河北)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答案】A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江苏淮安)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cm,则该相机中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A.小于6cm B.大于6cm,小于12cm C.大于12cm,小于24cm D.大于24cm 【答案】B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湖北武汉)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答案】C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 湖南衡阳 )一凸透镜的焦距是8cm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2cm 处,则所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虚像【答案】B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江苏南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凸透镜前放一燃着的蜡烛,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
然后将蜡烛远离透镜,调节光屏再次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比较两像A. 像距增大,像增大B. 像距减小,像增大C. 像距减小,像减小D. 像距增大,像减小【答案】D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山东济宁)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中,他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4所示。
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 .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B .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C .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D .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答案】D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湖北黄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B.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C.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答案】D23.(2012年桂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A .照相机B .平面镜C .幻灯机D .放大镜【答案】A24.(2012山东日照)如图7所示,a 、b 、c 、d 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 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 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 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答案】B25.(2012东营)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 ,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
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
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图3图7距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A.焦距为4cm的凸透镜 B.焦距为8cm的凸透镜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D.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答案】D26.(2012湖南娄底)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cmB.15cmC.10cmD.5cm【答案】D27.(2012湖北咸宁)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2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潜望镜【答案】B28.(2012玉林)实验表明.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A放大镜 B.幻灯机 C.照相机 D. 投影仪【答案】C29.(2012常州)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Ocm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A30.(2012宜昌)4.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的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这个器件相当于()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答案】C31.(2012宜昌)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无像【答案】D32.(2012徐州)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虚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 B.凹透镜C.凸面镜 D.凹面镜【答案】A33.(2012南宁)下列光学器材中,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是()第4题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平面镜【答案】A34.(2012昆明)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那么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的是A.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 B.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C.烛焰倒立缩小的虚像 D.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A35.(2012茂名)以下物品中应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是A.穿衣镜 B.老花镜 C.近视镜 D.汽车观后镜【答案】B36.(2012潍坊)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A.10cm B.20cm C.30cm D.5cm【答案】C二、填空题37.(2012重庆)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