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古城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33.00 KB
- 文档页数:9
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共 30.0 分)1.以下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 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融化B. 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水C. 暮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D. 寒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2.如图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告的截图。
图中显示的四个地方,内地地域的温差比沿海地域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其余主要原由是()A.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B.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C.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D.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3.以下图是某物质在融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从图象中获取的信息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B.在 AB 段物质处于固液并存状态C.在 AB 段物质不汲取热量,温度不变D.第 8min 后物质处于液态4. 以下现象中,经过热传达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B. 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高升C. 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D. 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高升5. 以下对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吸热,温度必定高升B.一个物体的温度高升,必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C.某铁块温度降低,内能必定减小D.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6.冰在融化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高升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汲取热量,温度不变7.在寒冷的冬季,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
与水对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A.防冻剂的凝结点比水的凝结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B.防冻剂的凝结点比水的凝结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C.防冻剂的凝结点比水的凝结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D.防冻剂的凝结点比水的凝结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C.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D.改变导体两头的电压和经过它的电流9.以下图四个电路中与右侧实物电路对应的是()A.B.C.D.10.手电筒的结构以下图,电源为两节干电池,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按键相当于开关B. 缘体C. 灯泡发光时,两头电压为4VD. 弹簧为绝灯泡发光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11.抽油烟机装有照明灯和排气扇。
山东省济南市古城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给出了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是38℃B.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C.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80℃考点:温度.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一些物理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力、速度、电功率、电流、电压等.此题就是估测题题型,根据生活经验进行估计.解答:解: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不符合实际情况.B、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水的沸点受气压影响.不符合实际情况.C、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符合实际情况.D、人洗澡的水温在40℃左右.不符合实际情况.故选C.点评:应答估测选择题的方法:利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一些数据作为根据,进行单位换算,有时要利用基本公式求未知物理量.2.(2分)关于温度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见的温度计都是用水银作测温物质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C.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观察温度D.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解答本题需要了解普通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区别,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常用温度计的种类,液体温度计的原理.解答:解:A、常见的温度计里面的液体有的用酒精,有的用水银,有的用煤油,所以A的说法是错误的;B、人体温度的变化一般在35℃﹣42℃之间,所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所以B的说法是正确的;C、普通温度计下端没有缩口,离开被测物体后,温度计的示数马上就会发生变化,所以C的说法是正确的;D、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D的说法是正确的.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时要看清题意,是选说法不正确的而不是选说法正确的.3、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对中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分析物态变化时,首先分析生成物的状态,然后看是由什么状态形成的,最后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来判断.解答: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B、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不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符合题意.D、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解答这类题我们首先要判断出生成物的状态.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汽化C.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升华D.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凝华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分析: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逐一分析: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解答:解: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是因为冰块比饮料温度低,冰块吸收热量变成了液态,属于物体的熔化现象.对应正确,符合题意.B、灯泡钨丝变细是一部分钨丝吸收热量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物体的升华现象.对应错误,不符合题意.C、湿衣服变干是因为湿衣服里的水吸收热量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中的蒸发现象.对应错误,不符合题意.D、烧水时,从壶嘴冒出的水蒸气温度很高,遇冷放热凝结成了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属于液化现象.对应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5、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专题:热和能.分析:本题抓住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必须有温差.解答:解:A、给冷水加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B、压缩空气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C、图中小孩下滑时臀部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搓手取暖,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能结合实例进行区分,是解答的关键.6.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等效的.(2)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4)热传递的条件和热传递的特点.解答:解:A、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温度不是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唯一因素,应考虑其它因素.故A不符合题意.B、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等效的;故B符合题意.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错误,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C不符合题意.D、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传递的特点是: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但内能小的物体温度可能比内能大的物体温度高,因此热量也可能由内能小的物体传给内能大的物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要正确理解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等效的,以及热传递的条件和热传递的特点.解决问题的诀窍是: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物体吸收了热量,不一定是用来升高温度.7.山东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我省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如图列出的是2014年4月12日内陆城市临沂和沿海城市青岛两地的气温情况.根据气温变化情况作出的判断和判断依据正确的是()A.城市甲是青岛,依据是水的比热容较大B.城市乙是临沂,依据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大C.城市甲是临沂,依据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大D.城市乙是青岛,依据是水的比热容较大考点: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分析沿海城市为什么昼夜温差小,然后做出判断.解答:解: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由表知城市乙的温差小,所以乙是沿海城市青岛,甲是临沂.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及其应用,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中考的热点.8、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A.B.C.D.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本题应抓住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如图所示的四个冲程组成: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判断冲程名称可用口诀:“先看气门开关情,再看活塞上下行;开下吸气开上排,关上压缩关下功;”进行分析;其中在做功冲程中,是内燃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解答:解:A、排气门开启,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冲程;不符合题意;B、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符合题意;C、进气门开启,气体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不符合题意;D、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判断,解决此题需要结合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工作特点进行分析解答.9.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鉴定()A.小球一定带正电B.小球一定带负电C.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带正电D.小球一定不带电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1)人们规定,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解答:解:题中说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此棒一定带负电,又说棒与小球排斥,说明棒与小球带同种电荷,即小球也带负电.故选B.点评:注意:如果棒与小球相吸引,则有两种可能性,因为异种电荷相吸引,小球可能带电,与棒是不同种的电荷;又因为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小球可能不带电,被带电的棒所吸引了.10、从2013年4月9日起,交管部门将依法严管行人无视交规闯红灯行为。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A.升华、凝华B.汽化、熔化C.凝华、熔化D.汽化、液化考点:水的三态变化.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解答:解: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先汽化后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常见物态变化的分析,抓住物质前后状态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2.(2分)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擦拭酒精以缓解症状D.向可乐中加冰使饮料变得更凉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解答:解:A、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不符合题意;B、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利用了水的汽化吸热,不符合题意;C、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擦拭酒精,是利用的蒸发吸热,不符合题意;D、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利用了冰块的熔化吸热,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六种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注意分清,是中考的热点.3.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考点:温度.专题:估算法.分析:根据我们对于生活中常见物体温度的了解来作答,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解答:解:A、正常人的体温是37℃左右,高烧病人的体温可以达到40℃,所以A是正确的;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10℃左右,所以B是错误的;C 、饺子煮熟即将出锅的温度约为100℃左右,所以C是错误的;D、加冰的橙汁饮料的温度应该在0℃或0℃以上,所以D是错误的.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于温度的感性认识,是一道基础题;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4.(2分)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天寒地冻,采用集中供热来取暖B.砂轮磨刀,刀在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C.烈日炎炎,人们走进空调房避暑D.晾晒棉被,太阳光下的棉被晒得暖乎乎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即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做功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解答:解:A、天寒地冻,采用集中供热来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不符合题意;B、砂轮磨刀,刀在高速摩擦之下克服摩擦做功溅出了火花,符合题意;C、烈日炎炎,人们走进空调房避暑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不符合题意;D、晾晒棉被,太阳光下的棉被晒得暖乎乎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注意二者的区别:传递过程属于能的转移,做功属于能的转化,属于基础题目.5.(2分)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B.C.D.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本题应抓住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如图所示的四个冲程组成: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判断冲程名称可用口诀:“先看气门开关情,再看活塞上下行;开下吸气开上排,关上压缩关下功;”进行分析;其中在做功冲程中,是内燃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解答:解:A、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不符合题意;B、排气门开启,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冲程;不符合题意;C、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符合题意;D、进气门开启,气体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判断,解决此题需要结合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工作特点进行分析解答.6.(2分)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发展需要,正在研制大功率液氢发动机.这种发动机使用液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氢具有()A.较小的密度B.比热容较大C.较大的热值D.较低的沸点考点:燃料的热值.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燃料的热值越高,在质量相同时,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大.解答:解:大功率发动机必须释放很大的能量.根据这个需要,选择液氢来做燃料,原因就是热值比较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热值定义的掌握情况,需要根据火箭的具体应用来分析.7.(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根据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进行判断电压表的连接是否正确;根据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进行分析电流表的连接是否正确;电路的基本连接是串联和并联.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和电路的两种基本方式进行判断.解答:解:A、因为电压表与灯泡L2并联,但正负接线柱错误,故A选项错误;B、因为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但正负接线柱错误,故B选项错误;C、开关闭合后,两灯泡并联连接,故C选项正确;D、开关闭合后,形成电源短路,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本类题的关键是熟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8.(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L l的电流,正确的是()A.B.C.D.考点:电流表的使用.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电流表是串联使用,并且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解答:解:A、图中两灯并联,电流表串联的在干路上,测量的是两灯的总电流,不符合题意;B、图中两灯并联,电流表与灯L1串联,测量的是灯L1的电流,符合题意;C、图中两灯并联,电流表与灯L2串联,测量的是灯L2的电流,不符合题意;D、图中两灯并联,电流表与灯L1串联,但是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电流表的使用,要从“串联”和“正负接线柱”两个方面入手,属于电学基础知识的考查.9.(2分)近年来,由于电能供应紧张,许多家庭都备有由多组蓄电池做电源的手提应急灯.关于应急灯的电源电压,最有可能的是()A.B.16V C.220V D.380V考点:电压表的使用.专题:应用题;电压和电阻.分析: 1节蓄电池电压为2V,据此分析多个蓄电池做电源时的电压的可能值.解答:解:因为一节蓄电池的电压为2V,而由多个蓄电池做电源的手提应急灯时,其电源一定大于2V,并且一定为2V的整数倍,但远远小于家庭电路电压220V,故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电池串联后电压的计算,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电压值的范围.10.小宁用四盏灯、两个开关,设计了教室的照明电路,要求每个开关都能独立控制两盏灯.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A.B .C.D.考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专题:设计与制作题;电流和电路.分析:每盏灯的额定电压均为220V,且灯全部正常发光说明四盏灯是并联的,若是串联,灯泡不能正常发光,据此判断选项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教室的照明电路额定电压均为220V,则四盏灯全部正常发光,则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只能是并联;每个开关都能独立控制两盏灯,则开关在控制得两盏灯的干路上,A、四盏灯串联,故A错误;B、四盏灯并联,每个开关都能独立控制两盏灯,故B正确,符合题意;C、四盏灯并联,一个开关为总开关,控制四盏灯,故C错误;D、四盏灯并联,两个开关同时控制其中两个灯泡,另两个灯泡没有开关,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家庭电路各用电器的连接,在做题时要抓住关键点“额定电压均为220V”、“全部正常发光”,且不要受“两个开关控制,每个开关控制两盏灯”的影响,这也是学生容易受影响的地方.11.(2分)两个悬挂着的通草球A和B,它们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A.A、B两球一定都带电,而且带有同种电荷B.A、B两球一定都带电,而且带有异种电荷C.A、B两球一定一个不带电,另一个带正电荷D.A、B两球可能一个不带电,另一个带负电荷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根据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和带电体的性质: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所以,若两个悬挂的通草球相排斥,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若两个悬挂的通草球相吸引,则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或两个带异种电荷.解答:解:如图所示,两个悬挂着的通草球A和B,它们相互吸引,即有可能A、B两球可能都带电,而且带有异种电荷,也有可能A、B两球可能一个不带电,另一个带正电荷,或A、B两球可能一个不带电,另一个带负电荷;故选D.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注意:两个悬挂的通草球相排斥,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若两个悬挂的通草球相吸引,则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或两个带异种电荷.12.(2分)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 A=0.4A、I B=0.2A、I C=0.2A,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D.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考点:电流的测量.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一次测量具有偶然性,为了得出普遍规律,应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解答:解:实验测出了一组实验数据,次测量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规律,为了得出普遍规律,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然后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得出实验结论,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即物理实验研究中应注意的事项,知道为了得出普遍结论,应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13.(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两灯泡串联B.电流表测的是总电流C.电流表测的是L2的电流D.开关只能控制L2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专题:电流和电路;电压和电阻.分析:电流表的使用规则是:①串联在电路中;②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③所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解答:解:根据实物图可知,两灯泡并联连接,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L2的电流.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串并联电路的辨别以及电流表的正确使用.14.(2分)在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4.5V;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3V,则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A.3 V和1.5 V B.1.5 V和4.5 V C.3 V和4.5 V D.考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专题:应用题;电压和电阻.分析:(1)当开关S1断开S2接通时,两灯串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电压;(2)当开关S1接通S2断开时,两灯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L2两端的电压.解答:解:(1)开关S1断开S2接通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示数为4.5V,故可知电源电压为4.5V;(2)当开关S1接通S2断开时,两灯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则可知L1两端的电压为3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L2两端的电压为4.5V﹣3V=1.5V.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及电压表的使用,应通过开关的通断得出电路特点,并找出电压表所测量的对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不得分.)图1015.水具有比热容比较大的特点,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与此特点有关的是()A.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B.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C.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D.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专题:应用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本题抓住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小,放出同样的热量,温度降低的也少.解答:解:A、海边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小;而内陆温差情况正好相反.故A正确.B、空调房间湿度下,空气干燥,放盆水增加湿度,是利用水的蒸发,增加空气湿度.与比热容无关.故B错误.C、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温度降低较小就放出较高的热量.故C正确.D、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升高小.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考查了水具有较大的比热的应用,明确比热越大,吸收或放出相同的温度时温度变化越小.16.(3分)如图是某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可以判断,这种物质()A.属于晶体,它的熔点是48℃B.熔化过程用了10minC.在BC之间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在CD段已变成气体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1)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2)晶体在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时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后处于液态.解答:解:A、由图象知,该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属于晶体;该物质在加热过程中保持48℃不变,所以熔点为48℃,故A正确;B、由图象知,晶体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0min完全熔化完,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故B错误;C、BC段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此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C正确;D、在CD段熔化完毕,处于液态,不是气态,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此题是有关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关键是掌握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结合图象确定熔化前、熔化时、熔化后的三个阶段.17.(3分)摩擦产生的带电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下列各现象中,是由于摩擦起电引起的是()A.化纤布料的衣服穿在身上容易吸附灰尘B.印刷机里出来的纸张粘在一起不易分开C.买食品时,装食品的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棒,手容易粘在铁棒上考点:摩擦起电.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根据摩擦起电和液体凝固的知识分析.解答:解:A、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是由于化纤布料的衣服由于摩擦起电,而能吸引灰尘.选项符合题意;B、印刷机里出来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是由于摩擦起电而不同的纸张带了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选项符合题意;C、买食品时,装食品的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是由于薄塑料袋由于摩擦起电而带了电,吸引在手上.选项符合题意;D、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容易粘在铁棒上,是由于手上的汗液凝固,粘在铁棒上.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BC.点评:本题利用了摩擦起电和液体凝固来解释现象.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容易粘在铁棒上属于凝固现象.18.(3分)下面是小强对身边一些电路观察分析得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家庭中安装的照明灯和其它用电器,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B.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C.教室讲台上方的两盏电灯是由一个开关控制的.它们是串联的D.抽油烟机的照明灯和电动机有时同时工作,有时单独工作.它们是并联的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互相影响;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解答:解:A、家庭中安装的照明灯和其它用电器,使用时互不影响,因此它们是并联的,故A正确;B、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但它们互不影响,故它们是并联的,故B错误;C、教室讲台上方的两盏电灯是由一个开关控制的.但它们工作时到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故C错误;D、抽油烟机装有照明灯和电动机,它们有时同时工作,有时单独工作,说明互不影响,故它们是并联的,故D正确.故选AD.点评:知道串联电路中各元件互相影响,并联电路中各元件互不影响,是判断串并联电路最直接的方法.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7小题,共60分)19.(3分)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的水蒸气发生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放出很多热量,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液化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液化会放出很多热量.据此分析回答.解答:解:高温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蒸笼盖,会变成水滴,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从而造成上面的馒头先熟.故答案为:液化;放出;上.点评:从蒸馒头的物理过程入手分析,明确物态变化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0.(3分)(2011•成都)如图甲所示,炒菜时,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如图乙所示,在海边沙滩,我们经常发现,沙子滚烫,而海水依旧凉爽,这主要是因为海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考点:能量转化的现象;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燃料燃烧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水的比热容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差变化小.解答:解: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所以沙子滚烫,而海水依旧凉爽.故答案为:内,比热容.点评: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21.(3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利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看到温度计中液面稳定时的情形,则此时液体的温度是26℃;如果液面下降,则温度计中液体的内能减小.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①温度计的读数:首先根据确定液柱是远离零刻度还是靠近零刻度,确定零上还是零下.然后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②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反之,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小.解答:解:①温度计甲的分度值是1℃,越往上数字越大,是零上,水银柱在20℃以上6格处,是26℃;②液面下降,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小.故答案为:26℃;减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读数和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计读数时要注意认清是零上的还是零下的,易错点!22.(2分)周末,张鹏的妈妈使用“清洁球”打磨铁锅底的锈迹,隔一会儿感觉铁锅发烫.张鹏向妈妈解释:这是利用做功的方式使铁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此过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专题: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的内能就会增加,温度升高.解答:解:打磨铁锅底时人对铁锅做功,机械能会转化为锅的内能,铁锅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答案为:做功;机械.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了解和掌握.23.(2分)打扫房间时,小刚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擦过的镜面因摩擦而带电,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考点:摩擦起电;物体带电现象.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解答:解:摩擦起电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会带电,它们所带的电量在数值上必然相等,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故答案为:带电;吸引轻小物体.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摩擦起电的实质和带电物体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24.(3分)装扮圣诞树的节日小彩灯上连着规格相同的20只小灯泡,它们同时亮同时灭,根据以上信息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判断20只小灯泡是串联还是并联;如果20只小灯泡串联,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200mA,则通过每个小灯泡的电流是0.2A;若总电压为220V,则每个小彩灯两端的电压是11 V.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专题:电流和电路;电压和电阻.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用电器都可以同时工作和同时不工作;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解答:解:因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用电器都可以同时工作和同时不工作,因此小彩灯的同时熄灭和同时亮不能确定小彩灯的连接方式;因为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而小彩灯的额定电压远远小于220V,因此小彩灯间的连接方式为串联,而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则通过每个小彩灯的电流为200MA=0.2A;因为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则每个小彩灯两端的电压:=11V.故答案为:不能;0.2;11.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掌握解题,本题是一道基础题.25.(3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测得通过A处和B处的电流都是0.3A,则甲图中通过C处的电流是0.3A;乙图中通过C处的电流是0.6A.考点: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1)根据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进行计算;(2)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进行计算.解答:解:因为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因此通过C点的电流与A、B两点电流相等,都为0.3A;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C点电流等于A、B两点电流之和,即0.3A+0.3A=0.6A.故答案为:0.3;0.6.点评:本题考查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属于基础题.26.(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9V.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3V,则L1两端电压是6 V;同时观察到L1比L2亮,则通过L1的电流等于L2的电流(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 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B. 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C. 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D. 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2.如图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截图。
图中显示的四个地方,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 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B. 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C. 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D. 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3.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A. 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B. 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并存状态C. 在AB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 第8min后物质处于液态4.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B. 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C. 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D. 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5.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B. 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C. 某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D. 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6.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 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C. 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7.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
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A.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B.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C.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D.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8.下列措施中,不可能改变导体电阻大小的是()A. 改变导体的长度B. 改变导体的材料C. 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D. 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9.下图四个电路中与右边实物电路对应的是()A.B.C.D.10.手电筒的构造如图所示,电源为两节干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按键相当于开关B. 弹簧为绝缘体C. 灯泡发光时,两端电压为4VD. 灯泡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11.抽油烟机装有照明灯和排气扇。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及答案D则………………………………………………( )A. 通过L 1的电流大B. 通过L 2的电流大C. 通过两灯的电流一样大D. 无法判断两灯的电流大小10. 关于电路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互相吸引B. 只要电路闭合,即使电路中没有电源,电路中也一定有电流C. 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晨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D. 楼道中的电灯是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的,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能亮,所以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及灯是串联的11.在收音机等电器中,有一种叫电位器的变阻器。
电位器的外形及其内部构造如图4所示。
图中A 、B 、C 三个焊接点相当于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
使用电位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把A 、C 接入电路,旋动滑片,可以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B .只把A 、B 接入电路,当滑片顺时针旋动时,电位器接入电阻变小C .将B 、C 两点接入电路,当滑片顺时针旋动时,电位器接入电阻变小D .将B 、C 两点接入电路,当滑片顺时针旋动时,电位器接入电阻变大12.图5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甲电流表的示数为0.6A,乙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则下列判断正确是………………………………( ) A. 通过灯L 1的电流为0.6AB. 通过灯L 1的电流为0.4A图图图4C. 通过电路总电流为0.8 AD. 通过灯L 2的电流为0.4 A13. 如图6所示,L 1和L 2是两只相同的小灯泡,a 、b是电流表或电压表.闭合开关S 后,若两灯都能发光,则………………………………( ) A. a 、b 均是电流表 B. a 、b 均是电压表C. a 为电流表,b 为电压表D. a 为电压表,b 为电流表14. 如图7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后,滑动变阻器滑片自a 向b 移动的过程中………………………………………………………( )A. 电压表V 1示数变大,V 2示数变大,电流表A 的示数变大B. 电压表V 1示数不变,V 2示数变大,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C. 电压表V 1示数不变,V 2示数变小,电流表A 的示数变大D. 电压表V 1示数变小,V 2示数变大,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15. 如图8所示的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等功能.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时,只有灭蚊网起到灭蚊的作用;当S 1、S 2都闭合时,灭蚊网和灯都要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的作用,下图电路设计符合这种要求的是……( )16.如图9所示,R 1=10欧姆,电流表A 1示数为0.5安培,电源电压为10伏特。
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属于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熔化汇成溪流(2)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 B. C. D.2.在图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某种晶体凝固特点的是()A. B.C. D.3.如图所示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A. ①做功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压缩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 ①压缩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做功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 ①压缩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做功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①做功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压缩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A. B.C. D.5.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把冰块放在鲜榨的果汁里,喝时感觉很凉快B. 冬天人们常用双手互相摩擦取暖C. 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D. 摩托车发动机发动一段时间后,排气管热得发烫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B. 当物体吸收热量时,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C. 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的冰熔化成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7.如图所示,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铁棒AB和CD连接在一起接入电路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B段电阻大,电流小B. CD段电阻大,电流大C. AB段电阻大,电流与CD段相等D. CD段电阻大,电流与AB段相等8.在下列选项的四幅电路图中,与图1所示实物图对应的是()A.B.C.D.9.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A1的示数为1.2A,A2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通过的电流为B. 通过的电流为C. 通过的电流为D. 通过的电流为10.小宁用四盏灯、两个开关,设计了教室的照明电路,要求每个开关都能独立控制两盏灯.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A. B.C. D.11.如图所示,在“○”处可以连接电流表或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为使L1与L2串联,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 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B. a为电压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C. 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压表D. 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流表12.如图所示,当甲电路中的开关S闭合时,两个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均为如图乙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 ,6VB. 6V,C.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越快,具有的内能就越多B.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越多C.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D. 物体内能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14.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个实验说明物体内能可用来对外做功B. 对木塞做功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增加C. 此过程中蒸气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D. 这个实验基本反映出了热机的工作原理15.小华分别取200g水和干沙子,用图中两套相同的装置分别加热,记录如下表,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 加热相同的时间时,干沙子的温度上升较多B. 加热相同的时间时,干沙子吸热较多C. 水的比热容大于干沙子D. 若同为的水和干沙子,置于空气中,干沙子先降至室温16.关于电路知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路中只要有电压就会形成电流B. 为使三只灯泡同时亮,同时灭,三只灯泡一定要串联C. 在电路中,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 两个用电器通过的电流相等,它们一定是串联三、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6.0分)17.在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______V.18.如图所示,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吸引纸屑,说明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带了______.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水流,水流的轨迹会发生变化,其原因是______.19.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首次下潜至7000m以下,“蛟龙号”入海后,舱壁遇到冷的海水,温度降低,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此时,舱壁内侧出现了大量小水珠,这是舱内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20.“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也要等一等,交通安全要注意”.路口的这些交通指示灯是______的(选填“串联”或“并联”).有时红灯快结束时黄灯也同时亮了,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1.如图所示是某品牌落地灯上的亮度提高键.参考其原理图可知,按下此按键将会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端移动.2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是5V并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3V,则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23.李小芳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实验探究时,利用现有的器材按如下步骤进行了操作:(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李小芳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4)测出AC间的电压.对小芳同学以上实验操作评价是:①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应该______;②小芳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______.(5)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如表中,小芳同学依据本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______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24.同样在烈日下,沙滩很热,而海水却比较凉,这是为什么?请你给她解释一下.答:因为水的比热容较______,水的沙相比,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但水的温度变化比沙______,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沙滩比海水的温度升高得快.25.电冰箱是现代家庭中最常用的家用电器,它内部的电路中主要包括压缩机(其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和冷藏室内的照明灯.根据串联和并联电路知道及你的生活经验判断:电路中的灯泡L与电动机M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请你写出你的判断及依据或方法,你的判断______,理由______.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26.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的水从25 加热到100 ,燃烧了6kg的无烟煤.[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J/kg]求:(1)锅炉内200kg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2)6kg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J?(3)小华通过计算发现,完全燃烧无烟煤放出的热量和水吸收的热量并不相符.请分析一下不相符的原因.五、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7.现有电源、开关各一个、两个灯泡L1和L2、两个电流表A1和A2、导线若干。
2015年山东济南市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4分〕一、单项选择题〔包括11题,每题2分,共22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2.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μm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把它和电子、原子核、分子等粒子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选项是以下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A.、分子、原子核、电子B.分子、、原子核、电子C.分子、原子核、、电子D.分子、原子核、电子、13. 在以下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kg的是A.一只麻雀B.一只老鼠C.一只鸡D.一只羊14.小军朗读课文时声音太小,离他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
这里的“声音大一点”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15.以下图所示的各种做法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16.以下图所示是一些与用电安全相关的现象,其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17.夏季的清晨,站在黑虎泉边会看到护城河的河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如下图,这些“白雾”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凝华C.汽化D.液化18.美丽的泉城济南,山清水秀,景色怡人。
以下泉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A.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B.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C.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D.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19.如下图是一种环保型手电筒,使用它时只要将它来回摇晃,就能使灯泡发光。
以下四幅图中能反映这种手电筒工作原理的是20.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1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以下图中的21.将一个体育测试用的实心球和一个乒乓球同时没入水中,放手后发现:实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
如下图,比较实心球和乒乓球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则A实心球受到的浮力大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不能确定22.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物理老师带来了一个自制杠杆AB,从其上找到一点C用支架支起来,如下图,当小强依次在杠杆上的A1、A2、A等各点施加一个向下的力时,发现越来越容易提起水桶。
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属于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熔化汇成溪流(2)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 B. C. D.(1)(2)(2)(4)(1)(3)(3)(4)2.在图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某种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A. B.C. D.3.如图所示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 )A. 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①②③④B. 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①②③④C. 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①②③④D. 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①②③④4.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 )A. B.C. D.5.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把冰块放在鲜榨的果汁里,喝时感觉很凉快B. 冬天人们常用双手互相摩擦取暖C. 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D. 摩托车发动机发动一段时间后,排气管热得发烫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B. 当物体吸收热量时,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C. 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的冰熔化成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0℃0℃7.如图所示,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铁棒AB和CD连接在一起接入电路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段电阻大,电流小B. CD段电阻大,电流大C. AB段电阻大,电流与CD段相等D. CD段电阻大,电流与AB段相等8.在下列选项的四幅电路图中,与图1所示实物图对应的是( )A.B.C.D.9.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A1的示数为1.2A,A2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通过的电流为B. 通过的电流为L10.7A L1 1.2AC. 通过的电流为D. 通过的电流为L2 1.2A L2 2.5A10.小宁用四盏灯、两个开关,设计了教室的照明电路,要求每个开关都能独立控制两盏灯.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A. B.C. D.11.如图所示,在“○”处可以连接电流表或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为使L1与L2串联,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B. a为电压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C. 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压表D. 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流表12.如图所示,当甲电路中的开关S闭合时,两个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均为如图乙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 ,6VB. 6V,C. ,D. ,1.2V 1.2V 4.8V 1.2V 1.2V 4.8V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越快,具有的内能就越多B.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越多C.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D. 物体内能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14.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个实验说明物体内能可用来对外做功B. 对木塞做功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增加C. 此过程中蒸气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D. 这个实验基本反映出了热机的工作原理15.小华分别取200g水和干沙子,用图中两套相同的装置分别加热,记录如下表,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加热时间/min02468温度/℃物体水2527.029.031.033.0干沙子2535.045.055.065.0A. 加热相同的时间时,干沙子的温度上升较多B. 加热相同的时间时,干沙子吸热较多C. 水的比热容大于干沙子D. 若同为的水和干沙子,置于空气中,干沙子先降至室温80℃16.关于电路知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路中只要有电压就会形成电流B. 为使三只灯泡同时亮,同时灭,三只灯泡一定要串联C. 在电路中,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 两个用电器通过的电流相等,它们一定是串联三、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6.0分)17.在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______V.18.如图所示,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吸引纸屑,说明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带了______.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水流,水流的轨迹会发生变化,其原因是______.19.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首次下潜至7000m以下,“蛟龙号”入海后,舱壁遇到冷的海水,温度降低,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此时,舱壁内侧出现了大量小水珠,这是舱内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20.“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也要等一等,交通安全要注意”.路口的这些交通指示灯是______的(选填“串联”或“并联”).有时红灯快结束时黄灯也同时亮了,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1.如图所示是某品牌落地灯上的亮度提高键.参考其原理图可知,按下此按键将会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端移动.2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是5V并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3V,则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23.李小芳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实验探究时,利用现有的器材按如下步骤进行了操作:(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李小芳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4)测出AC间的电压.对小芳同学以上实验操作评价是:①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应该______;②小芳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______.(5)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如表中,小芳同学依据本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______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U AB/V U BC/V U AC/V3.1 1.44.4524.小丽在海边游泳时发现,同样在烈日下,沙滩很热,而海水却比较凉,这是为什么?请你给她解释一下.答:因为水的比热容较______,水的沙相比,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但水的温度变化比沙______,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沙滩比海水的温度升高得快.25.电冰箱是现代家庭中最常用的家用电器,它内部的电路中主要包括压缩机(其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和冷藏室内的照明灯.根据串联和并联电路知道及你的生活经验判断:电路中的灯泡L与电动机M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请你写出你的判断及依据或方法,你的判断______,理由______.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26.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的水从25℃加热到100℃,燃烧了6kg的无烟煤.[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J/kg]求:(1)锅炉内200kg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2)6kg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J?(3)小华通过计算发现,完全燃烧无烟煤放出的热量和水吸收的热量并不相符.请分析一下不相符的原因.五、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7.现有电源、开关各一个、两个灯泡L1和L2、两个电流表A1和A2、导线若干。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南十八中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事( )A.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1.5VB.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C.家用冰箱正常工作的电流是15AD.我国家庭电路正常电压是380V2.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水结成冰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是( )A.B.C.D.3.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4.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5.如图所示多用途电路中,下列有关电路状态判断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S1、S3,断开开关S2时,灯L1、L2串联B.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 l、S3时,灯L1、L2并联C.闭合开关S1、S2,断开开关S3时,灯L1亮、L2不亮D.同时闭合开关S1、S2、S3时,电源短路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亮D.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7.如图所示,开关闭合,两个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该电路故障可能是( )A.电流表开路,并且L1、L2灯丝断了B.L1灯丝断了C.灯泡L2开路D.灯泡L1短路8.小亮同学想设计一个通过电表示数反映压敏电阻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要求压力增大时电表示数增大.已知压敏电阻的阻值是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以下电路不符合要求的是( )A.B.C.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9.体温计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工具,它是利用__________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它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下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10.夏季的清晨,河面上经常会飘着淡淡的白雾,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形成的,白雾的形成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热.(选填“吸”或“放”)11.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填能量形式名称);常用水来给内燃机降温,是因为水的__________比较大.12.摩擦起电实际上是__________在物体之间转移,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后,丝绸所带的电荷为__________电荷.(选填“正”或“负”)13.街上的路灯同时发光同时熄灭,据此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其连接方式.如果看到其中一盏灯因故障而熄灭,但其它路灯依然发光,由此可以断定路灯的连接方式为__________联.(选填“串”或“并”)14.一个定值电阻,若当它两端的电压是10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5A;若通过它的电流为7A,则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__.15.一根没有绝缘层包裹的锰铜线,要使这根线的电阻变小,在不截短、拉伸的情况下,你认为应该如何做?你的做法:__________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16.根据如图所示电路,请你在虚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①电压表测小灯两端电压.②闭合电键S,向左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变亮.四、实验探究题(第18题7分,第19题4分,第20题8分,共19分)18.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该实验器材装配的合理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①烧杯;②酒精灯;③温度计;④铁圈及石棉网).(2)如图甲所示,操作错误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__________.(3)他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右图乙所示,应按照__________(选填A、B或C)方法读数,温度计示数是__________℃.(4)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__________.(5)实验时,当水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且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直至水面破裂,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气冒出,说明水开始沸腾.(6)实验时,发现水沸腾前温度计示数上升,开始沸腾后示数不再变化,同时需要继续加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水沸腾的条件是__________.19.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1)电流表应__________(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__________点.(2)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_______;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A.(3)下表是小亮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小灯泡测得的实验数据.由实验数据小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请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0.为了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李光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1)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未连成完整的电路连接起来(导线不能交叉).(2)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__,连通电路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处于最大阻值处.(3)实验中当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后,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__________不变.实验记录数据如表1所示,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实验器材使用正确,量程选用合理).(4)如果仍用图甲电路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在不调换定值电阻的情况下,调节滑片位置,读出其中三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表2中所示.由表2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5)以上两类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6)历史上,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类似实验与理论研究发现了电流与电压、电流之间规律,并总结出一个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根据定律,本实验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所用定值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__,这也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过程.五、综合应用题(第21题9分,第22题8分,共17分)21.完全燃烧300g干木柴所放出的热量有50%被质量为5kg的水吸收,已知干木柴的热值为1.2×l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若水的初始温度是30℃,那么,吸收了这些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多少℃?(设当时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22.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两个电压表示数如图乙,电流表A的接线方法和示数如图丁所示.设电源电压不变.求:(1)电阻R1、R2的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2)通过电阻R1的电流是多少?(3)电阻R2的阻值是多少?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南十八中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事( )A.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1.5VB.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C.家用冰箱正常工作的电流是15AD.我国家庭电路正常电压是380V【考点】电压;温度;电流的大小.【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根据我们对常见电压、温度和电流的了解进行判断,必要进行简单的计算.【解答】解:A、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符合实际,故A正确;B、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故B错误;C、家用冰箱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1A左右,故C错误;D、我国家庭电路正常电压是220V,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我们对生活中常见电压值、温度和常见电流值的认识,提高估测能力,进行适量记忆是有必要的.2.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水结成冰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是( )A.B.C.D.【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图析法;图像综合题.【分析】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时最大的区别就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表现在图象上就是晶体熔化图象中,有一段线段呈水平,而非晶体则不断升温.因此对照各图加以分析即可.【解答】解:首先明确水结成冰的过程中是晶体的凝固过程,然后分析各个图象,A、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不符合题意;B、温度呈下降趋势,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C、温度有下降的趋势,并且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C符合题意;D、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抓住晶体的特点,掌握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象属于基本技能,读图时需要认真,防止一时疏忽而搞反.3.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专题】热和能.【分析】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解答】解: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是手对铁丝做了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是考查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辨别,是中考热点,属于易错题目.4.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排斥的一定带同种电荷,吸引的可能带异种电荷,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根据上面的两个规律进行判断.【解答】解:∵甲带正电,甲、乙相互排斥,∴甲、乙一定带同种电荷,即乙一定带正电.∵甲与丙相互吸引,而吸引的现象:一是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之间;二是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由于已知甲一定带正电.∴一是丙可能和甲带异种电荷,即带负电;二是丙可能不带电.故选D.【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相互吸引的情况有两种,所以相互排斥的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相吸的物体可能带异种电荷,可能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5.如图所示多用途电路中,下列有关电路状态判断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S1、S3,断开开关S2时,灯L1、L2串联B.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 l、S3时,灯L1、L2并联C.闭合开关S1、S2,断开开关S3时,灯L1亮、L2不亮D.同时闭合开关S1、S2、S3时,电源短路【考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电路的三种状态.【专题】图析法;电流和电路.【分析】各电路元件首尾顺次连接的连接方式是串联,各电路元件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的连接方式是并联,分析电路结构,判断灯泡的连接方式.【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A、闭合开关S1、S3,断开开关S2时,电流分别流入灯泡L1、L2,则L1、L2并联连接,故A 错误;B、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 l、S3时,电流依次经L2、S2、L1回到电源的负极,两灯泡串联连接,故B错误;C、闭合开关S1、S2,断开开关S3时,只有灯L2接入电路,灯L1短路,灯L1不亮、L2亮,故C错误;D、同时闭合开关S1、S2、S3时,电流经三个开关回到电源的负极,会造成电源短路,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路的三种状态和串并联电路电路特点的掌握与应用,电路的识别一般就从电流路径上分析,只有一条路径的是串联,有多条路径的是并联.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亮D.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专题】应用题;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P=UI可知灯泡实际功率和电路总功率的变化,由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可知灯泡亮暗的变化.【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由U=IR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示示数变小;由P=UI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和电路的总功率变小,因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所以,灯泡变暗.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要注意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7.如图所示,开关闭合,两个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该电路故障可能是( )A.电流表开路,并且L1、L2灯丝断了B.L1灯丝断了C.灯泡L2开路D.灯泡L1短路【考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专题】欧姆定律.【分析】闭合开关两灯都不亮,原因有两个:断路或短路.已知两灯串联都不亮,所以不可能是一灯短路,只能是断路.【解答】解:A、如果电流表开路,两只灯泡L1、L2灯丝断了不能不发光,电压表、电流表无示数.不符合题意;B、如果灯泡L1灯丝断了,两只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指针偏转.符合题意;C、如果灯泡L2开路,两只灯泡都不发光,电压表、电流表都无示数.不符合题意;D、如果灯泡L1短路不能发光,L2能够发光.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用电压表检验电路故障时,将电压表与用电器并联,如果电压表无示数,可能是并联的用电器短路或其它部分断路;如果电压表有示数且较大(接近电源电压),可能是并联的用电器断路或其它部分短路.8.小亮同学想设计一个通过电表示数反映压敏电阻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要求压力增大时电表示数增大.已知压敏电阻的阻值是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以下电路不符合要求的是( )A.B.C.D.【考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专题】应用题;图析法;电流和电路.【分析】①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②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支路电流与其阻值成反比.【解答】解:由图知:A、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并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并联电路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一定,所以干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符合要求;B、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并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两端电压一定,所以电流表示数增大.符合要求;C、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知,压敏电阻两端电压减小,所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符合要求;D、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知,压敏电阻两端电压减小,所以电压表示数减小.不符合要求.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电路设计问题,解答的关键有二:知道串联电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知道并联电路支路电流与其阻值成反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9.体温计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工具,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它可以(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下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37.8℃.【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解答此题用到以下知识: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的主要区别是:常用温度计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而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进行读数;在对体温计进行读数时,一定要先认清该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再根据图示进行读数.【解答】解:体温计也是液体温度计,内部的液体是水银,所以其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它特殊的构造是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很细的细管,它的作用是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内水银断开,所以使用时,能使它离开人体读数.观察图片可知:该温度计分度值为0.1℃,液面正对37.8刻度,且不需要估读,故体温计的示数为:37.8℃;故答案为:液体热胀冷缩;可以;37.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构造上的区别的了解和掌握,以及会正确使用体温计.10.夏季的清晨,河面上经常会飘着淡淡的白雾,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白雾的形成过程中需要放热.(选填“吸”或“放”)【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中需要放热.【解答】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变为液态小水滴,发生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答案为:液化;放.【点评】解决此类问题是要结合物态变化的定义和液化放热进行分析解答,属于基础题目.11.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填能量形式名称);常用水来给内燃机降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专题】应用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1)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2)水的比热容最大,与其它物质相比,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最多.【解答】解: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需要及时散去.与其它液体相比较,水的比热容最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最多,制冷效果最好.故答案为:机械能;内能;比热容.【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四个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水的比热容最大的应用,在压缩冲程与做功冲程发生了能量的转化,转化情况正好相反.12.摩擦起电实际上是电荷在物体之间转移,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后,丝绸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选填“正”或“负”)【考点】摩擦起电的实质.【专题】应用题;电流和电路.【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解答】解: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电子,丝绸得到电子.故答案为:电荷;负.【点评】本题考查摩擦起电的实质,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13.街上的路灯同时发光同时熄灭,据此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判断其连接方式.如果看到其中一盏灯因故障而熄灭,但其它路灯依然发光,由此可以断定路灯的连接方式为并联.(选填“串”或“并”)【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专题】应用题.【分析】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串联电路需要一个开关就能控制整个电路,并联电路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各自的支路.【解答】解:(1)街上的路灯同时发光同时熄灭,不能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因为如果并联电路中的总开关也可以控制整个电路;(2)如果看到其中一盏灯因故障而熄灭,但其它路灯依然发光,由此可以断定路灯的连接方式是并联,因为并联电路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故答案:不能;并.【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判断串、并联电路的能力,识别串并联电路关键是看各用电器之间是否相互影响,相互影响的是串联,相互不影响的是并联.14.一个定值电阻,若当它两端的电压是10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5A;若通过它的电流为7A,则两端的电压是14V.【考点】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专题】应用题;欧姆定律.【分析】知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其阻值,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的电流为7A时两端的电压.【解答】解:由I=可得,定值电阻的阻值:R===2Ω,当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7A时,其两端的电压:U′=I′R=7A×2Ω=14V.故答案为:14V.【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要注意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15.一根没有绝缘层包裹的锰铜线,要使这根线的电阻变小,在不截短、拉伸的情况下,你认为应该如何做?你的做法:将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专题】应用题;电压和电阻.【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材料和温度不变时,导线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解答】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在不截短、拉伸的情况下,要使这根线的电阻变小,可以将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长度变小、横截面积变大,导体的电阻变小.故答案为:将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了解与掌握,理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16.根据如图所示电路,请你在虚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考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专题】作图题;电流和电路.【分析】利用电流流向法,从电源正极开始,将两个灯泡并联起来,电流表A测量通过灯泡L2的电流.【解答】解:从正极经开关S后开始连接,一支经灯泡L1;另一支经电流表A、灯泡L2;然后共同回到负极;如图:【点评】会正确识别电路的连接方式以及开关和仪表的作用,会根据实物图画出正确的电路图.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①电压表测小灯两端电压.②闭合电键S,向左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变亮.。
2015九年级物理期中测试卷(古城)第一卷(选择题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给出了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是38℃B.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C.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80℃2、关于温度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见的温度计都是用水银作测温物质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C、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观察温度D、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3、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对中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汽化C.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升华D.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凝华5、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6、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7、山东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我省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下表列出的是2014年4月12日内陆城市临沂和沿海城市青岛两地的气温情况。
根据气温变化情况作出的判断和判断依据正确的是A.城市甲是青岛,依据是水的比热容较大B.城市乙是临沂,依据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大C.城市甲是临沂,依据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大D.城市乙是青岛,依据是水的比热容较大8、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A. B. C. D.9、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鉴定()A.小球一定带正电B.小球一定带负电C.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带正电D.小球一定不带电10、从2013年4月9日起,交管部门将依法严管行人无视交规闯红灯行为。
根据你对指挥行人过斑马线红绿交通信号灯的了解,下列控制红绿灯的电路图可行的是()11、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2VB.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5AC.手电筒中的电流约1A D.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12、在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L l两端电压的是()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A. 灯泡L1亮度不变,L2变亮B.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C.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D.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不变14、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线情况中,当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的是15、正确使用电流表的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红色接线柱流进去,从黑色接线柱流出来B、在测量用电器电流时,为了不烧坏电流表应当使用大量程C、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串联D、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6、“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17、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固体物质的比热容一定小于液体物质的比热容B.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会因物质的状态不同而改变C.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均未沸腾),酒精的温度变化较大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铜块的温度一定较高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电路中有电源存在,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B.电路中负电荷发生定向移动时,电路中一定有电流C.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一定与电流方向相同D.在有电流通过的电路中,电流在电源外部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19、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归纳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用电流表分别测出两灯泡的电流相等,则两灯一定串联B. 用电压表分别测出两灯泡的电压相等,则两灯一定并联C. 串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大,总电阻比其中的最大电阻更大D. 并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总电阻比其中的最小电阻更小20、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电路连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节日的夜晚,装扮天安门城楼的彩灯是串联的B.道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C.厨房里的换气扇和照明灯,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D.楼道里的电灯使用的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是串联的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5分)三、填空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8分)21、如图将冰放入水壶,然后不断加热,观察到冰成水,水蒸气遇到冷的钢勺又成水(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22、工厂里的冷却塔大多用水作为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________较大;在古代,人类学会了钻木取火的方法,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23、智能手机上已普遍使用电阻触摸屏,如图在竖直方向上触摸屏相当于一根电阻丝,触摸P点时电阻丝被分为上、下两部分,电阻分别为R1、R2.电源电压不变,当触摸点在竖直方向移动时,若测得R1两端电压减小,则R1阻值,触摸点P到屏下端的距离(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4、如图所示是常用手电筒的结构图,筒内每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按下按键前,小灯泡不发光,此时电路为(选填“通路”、“断路”或“短路”),按下按键后,小灯泡发光,它两端的电压为V。
25、某物理科技小组设计了汽车有害尾气排放检测电路如甲图所示,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随有害尾气浓度β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当有害尾气浓度增大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将,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四、作图题(共2个小题,每题3分,共6分)26、请依据图19所示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答题卡图20所示的实物图补充连接成完整电路。
图19 图2027、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要求标出L1、L2、S1、S2的位置)五、计算题28、小明学习了热学的有关知识后,知道水的比热是4. 2×103 J/ ( kg·℃),他想估算一下自己家每天烧水、煮饭、炒菜需要的时间,并把它折算成烧水时间,相当于每天将30kg、20℃的水烧开。
⑴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热量?⑵如果普通煤的热值为3×107J/kg,从理论上讲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煤?⑶小明家实际平均每天需要4块蜂窝煤,按每块含煤0.5kg算,他每天实际用煤2kg。
由此小明计算出他家煤炉的效率只有16 .5%,你认为小明家煤炉效率低的原因是什么?⑷从大的方面讲,家用煤炉除了热效率低浪费能源的缺点外,另外一个主要缺点是什么?29、滑动变阻器一般只在实验室中使用,图20甲是家用电器中常用到一种电位器,通过机械式旋钮调节阻值的大小。
小亮利用这种电位器自制了一个可调亮度的手电筒,其电路图如图20乙所示。
电源两端电压U为6 V且保持不变,小灯泡电阻R1为10Ω(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开关S闭合后,求:(1)当电位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R2为20Ω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 ;(2)当电位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R3为10Ω时,小灯泡R1的电压U1。
六、实验探究题30、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杨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5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
(1)常见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图6是小杨用温度计测烧杯中液体初温的操作图,A为操作过程,B为示数稳定后的读数过程。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杨纠正错误后,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物质质量/g 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水60 20 6 45食用油60 20 6 68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__________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4)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__________这个物理量来描述.31、在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用了下面两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1)为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他应选择的装置是。
(2)请你找出丙图中哪段图象是错误的,水沸腾时的温度如乙图所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写出一条即可)。
在此种情况下,若杯中装有100 g的水,初温是48℃,当水沸腾时,水至少吸收了 J的热量。
[已知c水=4.2×103 J/(kg•℃)](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100℃,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即可)。
(4)若探究“冰的熔化”实验中,小明发现冰熔化过快,应采取的操作是。
32、在“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恒为3V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Ω1A”字样.⑴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电路图将乙图所示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⑵小明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后就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示数,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分别是;⑶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1.5V,读出并记下电流值;断开开关再将5Ω的电阻改接成1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大于1.5V,于是他下一步的操作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右)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1.5V并记下电流值;可当他再将10Ω的电阻改接成20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时,却发现无论如何电压表的示数总是大于 1.5V,其原因是;⑷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C4、A5、A6、B7、D8、 A、排气门开启,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冲程;不符合题意;B、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符合题意;C、进气门开启,气体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不符合题意;D、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不符合题意.故选B.9、B 10、C 11、 D 12、D 13、C14、B 15、CD二、多项选择16、B C 17、BC 18、BD 19、解析:两灯泡电阻相等时,无论串联、并联,电压、电流都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