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我国农药新产品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概况杨峻处长
- 格式:ppt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38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 植物生长调节剂 - 马铃薯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的指导方针,特别是针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合理的田间试验,可以评估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便农民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的生物环境。
实验设计1. 田选与处理•确保选择适宜的测试田地,包括土壤质地、肥力状况、排水条件等。
•规划好试验地块的布置,避免可能的干扰因素。
•将试验地块根据需要进行分组处理。
2. 样本准备•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马铃薯种薯作为试验样本。
•对试验样本进行处理前,应先进行一些必要的测试预处理,例如测量种薯质量、大小等。
3. 处理与施药•根据测试需求,确定不同处理组的施药方式和剂量。
•选择适合的施药方法,可以是喷洒、喷雾、浸泡等。
•保持一致的施药时间和次数,确保每个处理组都能均等地受到药物的作用。
4. 数据采集与记录•在试验期间,进行定期的数据采集,包括植株生长情况、叶片颜色、块茎数量和大小等。
•记录每个处理组的数据,保留足够的信息。
•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以评估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结果与分析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评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生产中的效果。
结果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1.观察马铃薯植株的生长情况和叶片颜色的变化。
比较各个处理组的生长速度和叶片状况,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2.统计不同处理组的块茎数量和大小。
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通过比较各组的块茎数量和大小差异,确定药效的有效性。
3.进行统计学分析。
利用适当的统计方法,例如方差分析或t检验,来评估处理组之间的显著性差异。
4.对数据进行图表展示。
使用适当的图表类型,例如柱状图、折线图等,将实验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直观地反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效果。
结论与建议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开展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的1,600余个杀菌剂产品进行了梳理,重点对其中含新有效成分的19个杀菌剂产品进行了整理,其中化学农药13个,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各3个,按照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及试验结果进行了汇总。
2015年以来,共有500余家企业的1,600余个杀菌剂产品开展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总体来看,我国杀菌剂市场持续升温,企业对杀菌剂产品登记的热度不减,且对新药剂的开发力度有所提升。
在开展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的产品中,含新有效成分的产品19个,试验对象涉及19种作物、34种病害。
其中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新产品5个,占化学农药新产品总数的38.5%。
从试验结果来看,这些杀菌剂产品大都表现出防效高、对作物安全性高、杀菌谱广等特点。
本文对部分新产品的田间药效试验情况进行了分类汇总,以期为杀菌剂产品的开发和登记提供帮助。
1 新有效成分1.1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1)氟唑菌苯胺英文通用名:penflufen应用:氟唑菌苯胺属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可防治担子菌和子囊菌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兼具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持效期长,主要用于种子处理。
由开发的240 g/L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浮剂,防治小麦纹枯病,有效量14.4~24 g/100 kg种子,防效75%~80%;防治水稻恶苗病,有效量100~300 g/100 kg种子,防效75%~85%。
播种时种子处理。
(2)吡噻菌胺英文通用名:penthiopyrad应用:吡噻菌胺属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具有持效期久、杀菌谱广的特点,可防治由白粉菌属、葡萄孢属、链格孢属、壳二孢属、丝核菌属和黑星菌属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
日本株式会社开发的20%吡噻菌胺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有效量100 g/hm2,防效80%左右;防治葡萄灰霉病有效量90~133.45 mg/kg,防效80%~90%。
适宜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喷雾,间隔7~10 d,施药2~3次。
(3)氟唑菌酰羟胺英文通用名:pydiflumetofen应用:氟唑菌酰羟胺属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对难防治病害如葡萄孢菌、核盘菌和棒孢菌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高效;对谷物上由镰刀菌引起的赤霉病,叶斑病,白粉病活性也较高。
农药学学报 2021, 23(3): 492-498Chinese Journal of Pesticide Science • 研究论文 •doi: 10.16801/j.issn.1008-7303.2021.0077杀菌剂田间试验防病效果的4种常用计算公式比较分析李雄1, 张楠2, 李贤宾2, 苍涛3, 杨峻2,黄中乔4, 苗建强1, 刘西莉*,1,4(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病理学系,陕西杨凌 712100;2.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北京 100125;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杭州 310021;4.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北京 100193)摘要:田间药效试验是农药登记试验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病害防治效果计算公式的适用性、有效性和精确性,对科学合理评价杀菌剂对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几种计算公式在适用性和计算误差上存在差异,而对于常用公式之间的比较至今尚未见系统的研究报道。
本研究通过理论推导、数值模拟等方式比较验证了多个变量不同组合条件下4种常用计算公式的防治效果变化趋势,准确评价了常用计算公式的应用范围和计算结果的稳定性,并对处理区药后观测的病情指数进行了修正。
结果表明:在固定处理区和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条件下,4种常用公式计算结果对处理区、对照区初始病情指数差异的敏感程度表现不同;当处理区施药前后病情指数变化极小时,采用公式(1)、(3)和杨信东公式(4)计算防治效果会出现计算结果不依赖对照区病情指数的情况,且当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低于药前病情指数时,计算结果会大于100%,出现防效值溢出现象,而Henderson-Tilton公式[公式(2)]是以施药前后病情指数变化率来计算防治效果,可以有效规避结果偏差或防效值溢出;而当对照区初始病情指数较大,且病情发生速率快时,建议采用杨信东公式(4)计算防治效果,可以减少处理区和对照区因药后病情指数差异而带来的误差。
28洞察前沿技术 驱动产业创新——第十五届作物保护国际论坛(泰禾论坛)10月12日,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五届作物保护国际论坛(泰禾论坛)在上海召开。
会议围绕“洞察前沿技术 驱动产业创新”的主题,从行业技术创新、登记管理政策以及新农药创制等不同角度全方位阐述了技术对产业创新的重要作用及对行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与会者近300名。
南通泰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副总裁助理冯万强、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马帅分别主持会议。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药效审评处处长杨峻分享了农药登记中的药效评价政策。
我国农药登记药效评价的目的在于明确农药使用技术,为农业生产用药提供指导,为开展农药健康和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其中,小区试验是农药登记药效评价的主要依据,具备数据来源多元化的特点。
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会长赵伟建就“加快创新,驱动江苏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报告。
江苏化工企业的整治开始于2006年,在经历了多轮整治后,截至2019年累计关停10,582家,且预计未来化工企业数量将进一步减少。
在持续整治规范、持续转型升级、持续(南通泰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副总裁助理 冯万强)(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 马帅)(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药效审评处处长 杨峻)市场纵横Market29优化调整的新发展格局下,化工企业需要进行高质量发展以期实现自救,而企业创新能力是决定性因素。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希武介绍了我国农业害虫抗药性现状与农药减量策略。
他指出,抗性发展是必然结果,当前存在多抗性害虫日益增加的趋势,需要从人为干预抗性进程、提高用药技巧、研发多分子靶标药剂等方面着手治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农药的减量使用前期需要经过新药抗药性风险评估、抗药性监测和抗药性治理以及剂型与施药技术改进这3个环节,不能盲目减量。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柏连阳表示,我国抗性杂草发生的频率和总数呈上升趋势,抗性杂草减量控害防治技术体系应运而生,其中包含“早控-促发”“寻找新作用机制除草剂”等。
Pesticide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2019,40(5)杀虫剂新产品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槪述郭明程J苍涛2*,陈立萍-何静I(1.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北京100125;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Overview of field efficacy test evaluation of new insecticidesGuo Mingcheng,Chen Liping,He Jing(Institute for the Control of Agrochemicals,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Beijing100125,China)Cang Tao(Institute of Quality Standard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ngzhou Zhejiang310021,,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18insecticides with new active ingredients which were tested in the field plot from2015to2017were reviewed,including6diamide insecticides,3neonicotinoids,2 soionic insecticides,3acaricides and4other insecticides.The field efficacy trials were conducted on14pests of9crops.The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field efficacy trials of the new insecticide active ingredient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insecticide;new active ingredient;efficacy trial;mechanism of action摘要:本文梳理了2015年〜2017年开展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的18个含新有效成分的杀虫剂产品,其中双酰胺类6个、新烟碱类3个、介离子类2个、杀螞剂3个、其它类型4个。
田间试验批准证书号:协议备案号:试验样品封样编号: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年度])农药类别:杀虫剂试验名称:委托单位:承担单位:试验地点:总负责人:[签名]技术负责人:[签名]参加人员:报告完成日期:地址::传真:邮编:E-mail:田间药效试验报告摘要试验名称:试验作物:防治对象:供试药剂:施药方法及用水量(拌土量):试验结果:适宜施药时期和用量:使用方法:安全性:[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名称]田间药效试验报告1 试验目的[单击此处键入试验目的]2 试验条件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对象和拉丁名][单击此处键入试验作物,品种名称]2.2 环境或设施栽培条件[单击此处键入小区耕作、环境条件或设施栽培条件]3 试验设计和安排3.1 药剂3.1.1 试验药剂[单击此处键入试验药剂通用名称、含量、剂型、生产厂家]3.1.2 对照药剂[单击此处键入对照药剂商品名、通用名称、含量、剂型、生产厂家]3.1.3 药剂用量与编号3.2 小区安排3.2.1 小区排列[单击此处键入小区排列方法(田间小区分布图或表)]3.2.2 小区面积和重复小区面积或植株数:[单击此处键入小区面积或小区植株株数]重复次数:[单击此处键入重复次数]3.3 施药方法3.3.1 使用方法[单击此处键入详细使用方法,应与当地农业生产实践相适应]3.3.2 施药器械[单击此处键入施药器械类型、操作条件]3.3.3 施药时间和次数[单击此处键入施药次数、施药时期或作物生育期及虫害发生阶段]3.3.4 使用容量[单击此处键入实际公顷用药液量或用药倍数]3.3.5 防治其他病虫害的药剂资料[单击此处键入防治其它病虫害药剂施用准确数据]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4.1 气象及土壤资料4.1.1 气象资料[单击此处键入施药当日及试验期间气象资料概要(详见气象资料表)]4.1.2 土壤资料[单击此处键入土壤资料]4.2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4.2.1 调查时间和次数[单击此处键入调查时间和次数]4.2.2 调查方法[依据《准则》的调查方法,单击此处键入具体调查方法及分级标准]4.2.3 药效计算方法[依据《准则》,单击此处键入具体药效计算方法或公式]4.3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单击此处键入是否有药害,如有记录药害类型和程度,或对作物有益影响]4.4 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根据试验协议要求,键入调查方法及结果(每小区产量以kg/hm2表示)]4.5 对其他生物影响4.5.1 对其他病虫害的影响[单击此处键入对其它病虫害有益或无益影响]4.5.2 对其他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单击此处键入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5 结果与分析[单击此处键入生物统计分析方法并附方差分析表][单击此处键入药剂评价][单击此处键入技术要点:剂量、使用方法、次数、注意事项等][若试验结果年度间差异大,单击此处键入原因分析及建议]技术负责人签名:[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单位名称][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完成日期](单位盖章)表3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名称]试验结果统计表([单击此处键入调查年份])表4 施药当日试验地天气状况(或设施栽培条件)表([单击此处键入调查年份])表5 试验期间气象资料表([单击此处键入调查年份])附表:田间试验原始数据调查表(样表,供参考)表田间试验原始数据调查表([单击此处键入调查年份])试验地点调查日期调查人员农药名称对照药剂防治对象供试作物小区面积/调查株数公顷用水量(升)。
刊 中 报 栩主题:OO9_2O1O年度杀虫剂新产品田间药敛 澎 舀 船 固网国竣娥魑蠕 撼现 将 其 中 主 要杀 虫剂 新 产 品 的评 价 情 况 概述 如下 : 1 新 有效 成分 1.1 溴 氰 虫 酰胺 (HGW 86110%可 分散 油 悬 浮 荆 属 于 邻 氨基 苯 甲酰 胺类 农 药 .通 过 激 活靶 标 害虫 的 鱼 尼丁 受体 .释放 横纹 肌 和平 滑 肌 细胞 内的钙 ,导 致 害 虫麻 痹 死 亡 。
对鳞 翅 目害 虫 和刺 吸式 害 虫 均有 较 好 的防 治效果 通 过对 7种 作物 的 l3 种靶标害虫f,J、白菜小菜蛾 、小白菜菜青虫 、小 白菜蚜虫 、小 白菜斜 纹 夜蛾 、小 白菜 跳 甲 、菜 豆 美 洲 斑潜 蝇 、菜 豆 豆荚 螟 、黄 瓜 瓜蚜 、黄 瓜 烟 粉 虱 、大 葱 斑 潜 蝇 、大 葱 蓟 马 、大 葱 甜 菜 夜 蛾 、豇 豆 美 洲 斑 潜 蝇 、豇豆 豆 荚螟 、豇 豆 蓟 马 、豇 豆 蚜 虫 、西瓜 烟 粉 虱 、西 瓜蚜 虫 、西 瓜 棉 铃虫 、西瓜 甜菜 夜 蛾 、番茄 棉 铃 虫 、番 茄 烟 粉 虱 、番 茄 蚜 虫 、棉 花 蚜 虫 、棉 花棉 铃虫 、棉 花 烟 粉 虱)的 田 间 药效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在 害 虫低 龄 盛发 期进 行 喷 雾 防治 .该 产 品 对上 述 靶标 害虫 均 具 有很好 的防 治效 果 .且 对试 验 作物 和 天 敌生 物安 全 .是 目前 防 治蔬 菜 上 多 种害 虫 的理 想 药剂 之 一 ,推 荐 剂 量 为 :21--60g(a.i.)hm:。
1.2 氟啶 虫胺 腈 50%水 分散 粒荆 为 磺 酰 亚 胺 类 杀 虫 剂 .作用 于 害 虫神 经 系统 胆 碱 受 体 。
具 有 胃毒 和触 杀 作 用 .并 且 有 内 吸 性 。
防 治 棉 花 盲 蝽 .按 推 荐剂 量 50~75g(a-i./hm ̄兑 水 喷 雾 施 用 后 7d的 防 效 在 79 94% ,效 果 优 于 对照 药 剂 马拉 硫 磷 4O% ̄L油 防治 棉 花 粉 虱 .按 推 荐 剂量 50~ lOOgfa.i.)/hmz兑 水 喷 雾施 用 后 7d的 防 效 在 80.8~9O.1% .与 对 照药 剂 啶虫 脒 (30g(a.i.)/hm2)防 效 相 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