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方案(新)
- 格式:doc
- 大小:144.50 KB
- 文档页数:9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铁路隧道工程,隧道全长3.5公里,最大埋深200米。
隧道断面采用双线单洞,净宽12.5米,净高7.5米。
隧道围岩等级分为Ⅰ~Ⅴ级,主要地质条件为砂岩、泥岩、页岩等。
隧道砌筑工程主要包括隧道衬砌、隧道仰拱、隧道侧墙等施工内容。
二、施工方案1. 施工顺序(1)隧道衬砌施工:先进行隧道仰拱施工,然后进行隧道侧墙施工,最后进行隧道衬砌施工。
(2)隧道仰拱施工:先进行仰拱开挖,然后进行仰拱初期支护,最后进行仰拱衬砌施工。
(3)隧道侧墙施工:先进行侧墙开挖,然后进行侧墙初期支护,最后进行侧墙衬砌施工。
2. 施工工艺(1)隧道衬砌施工:1)采用锚喷支护,在开挖过程中进行喷射混凝土支护,保证围岩稳定性。
2)隧道衬砌采用C30混凝土,厚度为30cm。
3)隧道衬砌施工采用滑模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
(2)隧道仰拱施工:1)仰拱开挖采用人工开挖,开挖过程中注意保护围岩,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2)仰拱初期支护采用锚喷支护,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0cm。
3)仰拱衬砌采用C30混凝土,厚度为30cm。
(3)隧道侧墙施工:1)侧墙开挖采用人工开挖,开挖过程中注意保护围岩,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2)侧墙初期支护采用锚喷支护,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0cm。
3)侧墙衬砌采用C30混凝土,厚度为30cm。
3. 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2)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3)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施工质量。
(4)施工完成后,对隧道衬砌进行检测,确保衬砌厚度、混凝土强度等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三、施工进度安排(1)隧道衬砌施工:预计工期为3个月。
(2)隧道仰拱施工:预计工期为1个月。
(3)隧道侧墙施工:预计工期为2个月。
四、安全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一、工程概况本隧道分部工程位于某高速公路路段,隧道全长2000米,为双洞分离式隧道,左洞长1000米,右洞长1000米。
隧道地质条件复杂,穿越多个断层带和岩溶发育区,施工难度较大。
本方案旨在确保隧道分部工程安全、高效、优质地完成。
二、施工组织与管理1. 组织机构成立隧道分部工程指挥部,下设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物资、财务等管理部门,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2. 施工计划(1)施工顺序:按照隧道分部工程的施工顺序,先进行左洞施工,再进行右洞施工。
(2)施工进度:确保隧道分部工程按计划进度完成,左洞施工周期为18个月,右洞施工周期为20个月。
三、施工技术措施1. 隧道开挖(1)采用新奥法施工,结合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如台阶法、全断面开挖等。
(2)严格控制开挖断面尺寸,确保隧道净空满足设计要求。
(3)加强围岩监测,及时掌握围岩动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围岩失稳。
2. 支护与衬砌(1)根据地质条件和围岩级别,采用合适的支护形式,如锚杆、喷射混凝土、钢架等。
(2)严格控制支护材料质量,确保支护效果。
(3)衬砌施工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提高施工质量。
3. 隧道排水(1)设置排水沟、检查井等排水设施,确保隧道内积水及时排出。
(2)加强排水设施检查和维护,防止排水系统失效。
四、质量控制措施1. 施工材料: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工艺: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检测: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 隧道验收:隧道分部工程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隧道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五、安全措施1. 施工安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 交通安全:加强隧道施工期间交通安全管理,确保交通安全。
3. 环境保护:加强隧道施工期间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六、结语本隧道分部工程施工方案旨在确保隧道分部工程安全、高效、优质地完成。
通过科学组织、合理施工、严格控制质量、加强安全管理,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做出贡献。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本隧道工程位于XX区,全长XX米,建设目的是为了解决该区域交通拥堵的问题。
隧道中设计了XX个出入口,连接周边主要道路,便于车辆的通行。
2.施工步骤(1)勘察设计:在开始隧道工程施工前,需要对工程地形地貌进行勘察,确定隧道具体的位置和设计方案。
(2)准备施工:包括隧道开挖前的准备工作,如清理施工现场、搭建设施等。
(3)开挖隧道:采用盾构法或者顶管法等方法进行隧道开挖。
(4)处理岩石土方:对于岩石土方等材料的处理和清理。
(5)支护衬砌:对隧道进行支护和衬砌工作,确保隧道的结构安全。
(6)道路铺设:对隧道道路进行铺设,确保通行的平稳性。
(7)设备安装:对隧道中所需的设备进行安装,如照明设施、排水设施等。
(8)竣工验收:对整个隧道工程进行验收,确保施工合格。
3.施工方法(1)盾构法: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岩石较硬等隧道开挖。
(2)爆破法:适用于岩石类隧道开挖,速度快效率高。
(3)顶进法:适用于较小规模的隧道开挖,需要较大空间进行顶部支护。
(4)热力光纤法:适用于冰冻土壤隧道开挖,可有效防止土体融化。
4.材料选用隧道工程的主要材料包括水泥、砂浆、混凝土、钢材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质量、耐久性等因素。
5.安全措施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安全措施尤为重要。
需要加强工地安全管理,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
同时,需要做好消防设施的设置,确保隧道的安全。
综上所述,隧道工程施工方案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认真制定并严格执行,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希望本方案能为隧道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使工程顺利进行。
隧道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隧道工程位于XX市境内,全长XX公里,是连接XX和XX的重要交通通道。
该隧道穿越山岭,地形复杂,工程难度较大。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本施工方案按照以下原则制定: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科学组织、合理安排。
二、施工方法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工程特点,本工程采用以下施工方法:洞口段施工:采用明挖法,在洞口段范围内进行开挖,按照设计要求施做洞口段衬砌,同时加强洞口边坡支护,确保洞口稳定。
洞身段施工:根据地质勘察资料,隧道洞身穿越的地层主要为页岩、砂岩和石灰岩,采用钻爆法进行开挖。
根据围岩等级不同,选择适当的爆破方式和爆破参数,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同时,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控制爆破效果,减少超挖和欠挖。
衬砌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整体式衬砌结构。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控量测工作,及时反馈围岩变形情况,指导施工。
同时,采用先进的模板台车技术,提高衬砌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排水施工:根据隧道的设计要求,在隧道衬砌中设置排水系统,将地下水引排至洞外。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排水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排水畅通。
三、施工机械为了满足施工需要,本工程将采用以下施工机械: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辆、钻机、空压机、通风机、混凝土搅拌站等。
同时,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机械配置。
四、安全措施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本工程将采取以下安全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规范临时用电和消防安全管理。
强化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五、质量控制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达标,本工程将采取以下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隧道(地下通道)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1. 项目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隧道(地下通道)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工作按照计划进行。
2. 目标:实现隧道(地下通道)的安全、高效施工,确保质量和进度。
3. 资源调配:指定专业施工团队、获得必要的设备和物资。
4. 环境评估:对施工区域进行环境评估,确定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
二、施工步骤1. 地质勘测:进行地下地质勘测,了解隧道(地下通道)的地质情况和岩土力学特性。
2. 设计方案:根据地质勘测结果,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包括隧道(地下通道)的尺寸、支护结构等。
3. 施工准备:清理施工区域,建立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安全、无障碍。
4. 掘进施工:按照设计方案,使用盾构机、钻爆法等方式进行隧道(地下通道)的掘进施工。
5. 支护加固:掘进施工完成后,根据隧道(地下通道)设计要求,进行支护结构的安装。
6. 设备安装:根据施工计划,进行隧道(地下通道)所需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7. 安全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8. 完工验收:完成隧道(地下通道)施工后,进行验收,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三、质量和安全控制1. 质量控制:设立质量管理团队监督施工质量,进行质量检查和测试。
2. 安全控制:制定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保障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施工过程环境友好。
四、风险管理1. 风险识别:通过分析施工环境和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识别潜在的风险。
2. 风险评估:对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对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影响程度。
3. 风险控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或消除风险,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五、计划管理1. 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各项工作的时间安排和责任人。
2. 进度跟踪:根据施工计划,及时跟踪施工进度并记录。
3. 问题解决: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六、文档管理1. 施工日志: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施工进度、质量检验等。
从国际国内隧道技术现状来看,根据不同条件有如下几种不同的修建方法(图1),而从实际情况来说,矿山法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的主要施工方法,从目前客运专线来看,设计均采用新奥法原理,进行钻爆开挖加喷锚支护。
图1 隧道施工方法1 隧道新奥法施工基本原则根据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的经验,隧道施工采取的基本原则,以可概括为“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十二个字。
“少扰动”是指在隧道开挖时,必须严格控制,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次数、扰动强度、扰动持续时间和扰动范围,以使开挖出的坑道符合成型的要求,采用钻爆法开挖时,必须先作钻爆设计,严格控制爆破,尽量采用大断面开挖。
选择合理的循环掘进进尺,自稳性差的围岩循环进尺宜用短进尺,支护应紧跟开挖面,以缩短围岩应力松弛时间及开挖面的裸露风化时间等。
“早喷锚”是指对开挖暴露面应及时地进行地质描述和及时施作初期锚喷支护,经初期支护加固,使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而不致变形过度而坍塌失稳,以达到围岩变形适度而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必要时应采取超前预支护辅助措施。
“勤量测”是指在隧道施工全过程中,应在对围岩周边位移进行的现场监控量测,并及时反馈修正设汁参数,指导施工或改变施工方法。
以规范的量测方法和量测数据及信息反馈,通过施工中量测数据,对开挖面的地质观察,进行预测和评价围岩与支护的稳定状态,或判断其动态发展趋势,以便根据建立的量测管理基准,及时调整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开挖方法、支护形式,特殊的辅助施工方法)、断面开挖的步骤及顺序、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等进行合理的调整,以确保施工安全、坑道稳定,支护衬砌结构的质量和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紧封闭”是指对易风化的自稳性较差的软弱围岩地段,应使开挖断面及早施作封闭式支护(如喷射棍凝土、锚喷混凝土等)防护措施,可以避免围岩因暴露时间过长而产生风化降低强度及稳定性,并可以使支护与围岩进入良好的共同工作状态。
2 施工方法的选择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围岩级别、隧道埋置深度,隧道断面尺寸大小和长度、衬砌类型,应以施工安全为前提及以工程质量为核心,并结合隧道的使用功能,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机械装备、工期要求和经济可行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研究选用。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XX隧道工程,隧道全长XX米,设计时速XX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
隧道位于XX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主要包括岩溶、断层、裂隙等不良地质。
本工程采用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施工方案如下:二、施工组织1. 施工队伍组建一支专业、高效、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包括隧道施工、测量、地质勘探、通风、排水、爆破等专业技术人员。
2. 施工设备配备先进的隧道施工设备,如盾构机、TBM、钻机、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等。
三、施工工艺1. 隧道开挖(1)根据地质条件,采用新奥法、爆破法等开挖方法。
(2)开挖过程中,加强地质勘探,确保隧道安全。
2. 支护结构(1)采用锚杆、钢拱架、喷射混凝土等支护结构。
(2)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合理设置锚杆间距、锚杆长度、喷射混凝土厚度等参数。
3. 隧道衬砌(1)采用现浇混凝土衬砌,确保衬砌质量。
(2)衬砌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确保衬砌厚度、强度、密实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4. 隧道排水(1)设置隧道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孔、集水井等。
(2)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合理设置排水系统,确保隧道内积水及时排除。
5. 隧道通风(1)采用机械通风,确保隧道内空气质量。
(2)根据隧道长度、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合理设置通风系统。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
2.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加强施工过程监控。
3. 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 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隧道工程质量。
五、施工安全1.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4.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5. 遇到突发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施工安全。
六、施工进度1. 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施工任务和完成时间。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1一、前期准备为了确保隧道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首先需要对工程进行详细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些工作包括地质勘察、环境评估、施工图纸设计等。
1.1 地质勘察在进行隧道工程前,必须对隧道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岩层构造、岩石性质、地下水情况等,以确定隧道工程的施工难度和风险。
1.2 环境评估隧道工程施工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环境评估,了解施工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保护。
1.3 施工图纸设计根据地质勘察和环境评估结果,制定隧道工程的施工图纸,包括隧道的布置、切割面设计、支护方案等。
二、隧道施工准备阶段在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进入隧道施工的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工作:2.1 设备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包括钻机、爆破设备、挖掘机等,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2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以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3 材料采购采购所需的施工材料,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为材料不足而影响工程进度。
三、隧道掘进施工阶段隧道掘进是隧道工程的核心部分,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效果。
在隧道掘进施工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3.1 岩层掘进根据前期地质勘察结果,采用合适的掘进方式(如爆破、机械掘进等)逐步掘进隧道。
3.2 支护施工隧道掘进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支护工作,以防止岩层塌方和保障隧道的结构安全。
四、隧道施工总结通过前期准备、施工准备和掘进施工等阶段的有序进行,隧道工程施工顺利完成。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工作,才能确保隧道工程的顺利施工和高质量完工。
一、工程概况本隧道工程位于XX地区,全长XX公里,采用双洞双向行驶,隧道最大埋深XX米。
隧道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速度为XX公里/小时。
隧道施工分为隧道主体结构施工和隧道附属工程两部分。
二、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组织机构成立隧道主体工程施工项目部,项目部下设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材料、财务等职能部门,负责隧道主体工程施工的组织、协调、管理。
2. 施工管理(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隧道工程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建立健全隧道施工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达到预期目标。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有序。
三、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1. 隧道开挖(1)采用新奥法施工,分台阶开挖,台阶高度根据围岩等级确定。
(2)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进行清底、修边、打眼等工作。
(3)根据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形式。
2. 隧道支护(1)初期支护: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等材料进行支护。
(2)二次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分层浇筑,确保衬砌质量。
3. 隧道排水(1)设置排水沟、集水井等排水设施,确保隧道内积水及时排出。
(2)加强排水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排水设施正常运行。
4. 隧道通风(1)根据隧道长度和断面,合理设置通风设施。
(2)采用机械通风,确保隧道内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5. 隧道照明(1)根据隧道长度和断面,合理设置照明设施。
(2)采用节能照明设备,确保隧道内照明充足。
四、施工进度安排1. 隧道主体结构施工:按照隧道长度、断面、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2. 隧道附属工程施工:在隧道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施工。
五、施工质量控制1. 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和标准,确保隧道主体结构质量。
2. 加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验,确保施工质量。
3.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4.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隧道主体结构质量。
隧道施工方案隧道工程施工工艺一、总体方案(一)施工原则采用大型施工机械配套施工,开挖出渣机械配套作业线、初期支护砼机械配套作业线与二次衬砌砼施工作业线相配合一条龙作业。
软弱围岩坚持“短进尺、弱(不)爆破、快封闭、强支护、紧衬砌”的原则,开挖后仰拱及时跟上封闭成环。
施工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先进的量测探测技术对围岩提前做出判断,拟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布置隧道根据施工现场场面状况,采用单向掘进,隧道进口布置一个隧道专业机械化施工队。
洞内施工开挖、出渣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模筑砼平行作业。
隧道路面待贯通后从洞口反向施工。
根据地形地貌及工期要求,本隧道不设施工支洞。
(三)总体方案根据磐南隧道围岩情况、及断面设计,结合本承包人现有技术装备力量和多年的隧道施工经验,确定Ⅲ类围岩采用正台阶开挖法施工,Ⅳ类采用全断面开挖法施工。
隧道出渣采用侧翻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
初期支护施作及时可靠,衬砌砼采用机械化作业,二次衬砌采用砼输送车、输送泵和全断面液压衬砌台车相配合的方案。
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处理分析数据,高速支护参数。
开挖前做好超前地质预报、探测工作,根据围岩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隧道施工丈量控制为保证隧道贯通精度,拟定如下测量控制方案:1、地表平面控制(1)为保证洞口投点的相对精度,平面控制网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和实地地形情况布设精密控制网,并保证洞口附近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精密控制网点。
(2)地表控制网经过多次复测,复测无误后方可引线进洞的测量工作。
2、洞口联系丈量为保证地面控制测量精度很好地传递到洞内,采用如下洞口控制测量方案:(1)在洞口仰坡完成及洞口施工至设计标高后,在洞口埋设二个稳固的导线控制点。
(2)洞口附近在基础不乱处埋设2~4个水准点,与地表水准控制网级网观测及平差计算,以便于隧道进洞水准丈量。
3、测量方法及措施(1)地表平面控制丈量选用全站仪施测,建立四等导线控制网,并把隧道中线和横向轴线纳入控制网内以保证放样精度。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地区隧道桥梁公路工程,包括隧道、桥梁、路基、路面等施工内容。
隧道全长5.5公里,桥梁全长3公里,路基全长10公里,路面宽24米,双向四车道。
本工程预计总投资5亿元,工期为36个月。
二、施工组织1. 施工单位:由具有相关资质的施工单位负责本工程的施工。
2. 施工队伍:组建一支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确保工程质量。
3. 施工设备:配备齐全的施工设备,包括隧道掘进机、桥梁施工设备、路基施工设备等。
4. 施工材料:选用优质、符合国家标准的施工材料。
三、施工方案1. 隧道施工(1)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采用全断面开挖,单洞双线。
(2)隧道支护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钢架等支护措施。
(3)隧道排水采用暗沟、盲沟、排水孔等排水措施。
(4)隧道施工过程中,加强地质勘察,确保施工安全。
2. 桥梁施工(1)桥梁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先预制梁体,后现场拼装。
(2)桥梁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1.2米。
(3)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梁高1.8米。
(4)桥梁下部结构采用重力式桥墩,桥台采用桩基础。
3. 路基施工(1)路基采用填挖结合的方式,填方高度不大于6米,挖方深度不大于5米。
(2)路基填料采用石方、砂石等材料,确保路基稳定性。
(3)路基施工过程中,加强排水设施建设,防止路基积水。
4. 路面施工(1)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为20厘米。
(2)路面施工前,对路基进行压实、平整处理。
(3)路面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确保路面质量。
四、施工进度安排1. 隧道施工:6个月。
2. 桥梁施工:6个月。
3. 路基施工:8个月。
4. 路面施工:6个月。
五、质量控制1. 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相关施工规范、标准。
2. 加强原材料、施工过程、成品质量检验。
3.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
4.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培训。
六、安全措施1. 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相关安全法规。
2.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隧道施工方案(通用4篇)隧道施工方案(篇1)一、施工前准备在开始隧道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现场勘查、设计图纸的审核、施工机械和材料的准备、人员的组织与培训等。
此外,还需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机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挖掘方法选择隧道的挖掘方法根据地质条件、隧道长度、断面形状等因素可选择多种方法。
常见的挖掘方法有全断面法、台阶法、中隔壁法等。
选择合适的挖掘方法,可以确保施工安全并提高施工效率。
在选择挖掘方法时,需要考虑隧道的地质条件、断面形状和施工要求等因素。
三、隧道支护隧道支护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支护方式,如钢拱架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等。
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以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排水与防水设计隧道的排水与防水设计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防止水患对隧道施工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排水和防水措施。
排水系统设计应合理规划排水沟和集水坑的位置,以便及时排除隧道内的积水。
防水层的设计和施工应选用优质防水材料,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以保证隧道在使用期限内的防水效果。
五、施工监测与安全控制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施工监测和安全控制。
通过使用各种监测仪器和设备,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位移、沉降、应力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通过实施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可以确保隧道施工过程的安全可控。
六、环保与文明施工隧道施工时应注重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粉尘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有序,遵守相关环保法规,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通过环保与文明施工的措施,可以实现隧道施工的可持续发展。
七、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在隧道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与验收工作。
本工程隧道全长1000米,埋深50米,采用双洞双向施工。
隧道位于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围岩等级分为Ⅰ、Ⅱ、Ⅲ级。
隧道结构形式为双洞独立式,隧道断面为单洞断面,断面尺寸为10.5米×7.5米。
二、施工方案1. 开挖方法(1)Ⅰ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法,配合机械化施工,提高开挖效率。
(2)Ⅱ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预留核心土,以增强围岩稳定性。
(3)Ⅲ级围岩:采用CRD法开挖,分部开挖,及时进行初期支护。
2. 支护结构(1)初期支护: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钢架等材料进行支护。
(2)二次衬砌:采用现浇混凝土,厚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3. 施工工艺(1)开挖前,先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了解围岩情况,制定相应的开挖方案。
(2)开挖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3)初期支护完成后,进行二次衬砌施工,确保隧道结构安全。
(4)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4. 施工进度安排(1)隧道开挖:计划工期为6个月。
(2)初期支护:计划工期为3个月。
(3)二次衬砌:计划工期为3个月。
三、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组织(1)成立隧道工程指挥部,负责工程的全面协调和管理。
(2)设立工程技术组、质量安全组、材料设备组、施工组等,明确各组的职责。
(3)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2. 施工管理(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3)加强材料设备管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四、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1. 质量控制(1)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2)加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验,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2. 保证措施(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环节的质量责任。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3)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质量意识。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隧道全长3.5公里,位于某市某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隧道洞身采用单洞双向四车道设计,洞身断面采用曲墙式,隧道净宽11.5米,净高5.5米。
隧道进出口均设有互通式立交,进出口段设置明洞。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二、施工组织1. 施工队伍:成立隧道工程施工项目部,负责整个隧道的施工管理。
项目部下设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等部门,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设备:根据隧道施工特点,配备以下设备:(1)隧道掘进设备:TBM(隧道掘进机)或钻爆法;(2)通风设备:风机、通风管道、风筒;(3)排水设备:排水泵、排水管道、排水沟;(4)运输设备:运输车辆、装载机、挖掘机;(5)检测设备:地质雷达、地震波探测仪、地质勘探设备。
三、施工工艺1. 隧道开挖:采用TBM或钻爆法进行隧道开挖。
TBM开挖段,按照TBM设计参数进行开挖;钻爆法开挖段,根据地质条件,制定爆破设计,确保爆破安全、高效。
2. 隧道支护: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采用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支护措施,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3. 隧道衬砌:采用预制混凝土衬砌,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4. 隧道通风:采用机械通风,确保隧道内空气质量满足要求。
5. 隧道排水:采用机械排水,确保隧道内无积水。
6. 隧道照明:采用隧道专用照明设备,确保隧道内光线充足。
四、质量控制1.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2.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 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确保隧道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 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隧道施工质量。
五、安全措施1. 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3.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隧道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本隧道工程位于(具体地点),旨在穿越(具体山脉/地形),以实现(交通、水利或其他目的)。
工程全长(具体数值)公里,设计宽度(具体数值)米,高度(具体数值)米。
工程目标为确保施工安全、快速、高效地推进,同时确保隧道使用寿命与稳定性。
二、施工前期准备地形勘察:进行详细的地形勘察,了解地质结构、水文条件、地下管线等信息。
设计审查:确保隧道设计符合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满足使用要求。
施工材料准备:按照设计要求采购合格的施工材料,如混凝土、钢筋、支护材料等。
机械设备准备:准备掘进机、支护设备、通风设备等必要的施工机械设备。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质量。
三、隧道掘进方法根据地质条件与隧道设计要求,采用适当的掘进方法,如钻爆法、盾构法、TBM法等。
确保掘进过程中隧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四、支护与加固措施根据隧道地质条件、断面尺寸等因素,设计合理的支护与加固方案。
常见的支护方式包括锚杆支护、钢支撑、喷锚支护等。
在掘进过程中,及时进行支护与加固,确保隧道稳定。
五、排水与通风设计排水设计:在隧道最低点设置排水沟,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排水顺畅。
同时,根据地质条件与降雨量等因素,设计合理的防水与排水系统。
通风设计:根据隧道长度、断面尺寸、掘进速度等因素,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空气质量与通风效果,降低施工风险。
六、安全监控与管理安全监控:在隧道内设置监控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隧道内的安全状况。
对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七、质量控制与检验质量控制: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与检验方法,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设备、工艺等符合设计要求。
质量检验:定期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验,确保隧道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隧道全长5.6公里,隧道洞径为10.5米,采用双洞单向交通设计。
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包括硬质岩、软岩、断层带等。
本工程分为进口段、中部段和出口段,其中进口段和出口段采用明挖法施工,中部段采用暗挖法施工。
二、施工方案1. 进口段和出口段施工方案(1)明挖法施工:首先进行隧道进口和出口的明挖施工,开挖土方,然后进行基础处理和衬砌施工。
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防止塌方和滑坡等事故发生。
(2)衬砌施工:采用现浇混凝土衬砌,分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
初期支护采用锚杆、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采用现浇混凝土。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确保衬砌的强度和耐久性。
2. 中部段施工方案(1)暗挖法施工:采用新奥法原理,采用台阶法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爆破参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初期支护:采用锚杆、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进行初期支护。
锚杆长度为3-5米,锚杆间距为1-2米。
钢筋网采用直径为6-8毫米的钢筋,网格尺寸为20厘米×20厘米。
(3)二次衬砌:采用现浇混凝土进行二次衬砌,厚度为30-40厘米。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确保衬砌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施工质量控制(1)原材料质量控制:对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过程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3)监测与验收: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如围岩稳定性、支护结构变形等,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组织(1)成立隧道施工项目部,负责隧道工程的施工组织、协调和管理。
(2)明确各施工阶段的任务、责任和进度要求。
(3)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队伍素质。
2. 施工管理(1)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规范化、标准化。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文明、环保。
(3)加强施工进度管理,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1.5施工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1.5.3隧道工程本标段的隧道工程安排了7个施工队伍施工,任务划分遵照设计意图,充分利用隧道弃碴进行路基填筑。
隧道施工一队依次驻扎于灵川隧道出口、四分山隧道出口,配备100人,负责两座隧道的施工。
隧道施工二队驻扎于何寨隧道进口,配备120人,负责该座隧道的施工。
隧道施工三队驻扎于天马山隧道进口,配备150人,负责该座隧道进口的施工。
隧道施工四队驻扎于天马山隧道出口,配备150人,负责该座隧道出口的施工。
隧道施工五队依次驻扎于花园山隧道出口、驿板隧道进口配备120人,负责该两座隧道的施工。
隧道施工六队驻扎于尾岭隧道进口,配备150人,负责该座隧道进口的施工。
隧道施工七队驻扎于尾岭隧道出口,配备150人,负责该座隧道出口的施工。
1.7.1施工总体方案隧道施工设置7个施工队,何寨隧道进口、天马山隧道的进、出口、花园山隧道出口、驿板隧道进口、尾岭隧道进、出口各安排一个施工队。
花园山隧道出口、驿板隧道进口施工由一个施工队完成;灵川隧道出口、四分山隧道出口施工由一个施工队完成。
开工后,天马山隧道的进、出口、花园山隧道出口、尾岭隧道进、出口、灵川隧道出口、何寨隧道进口同时展开平行作业施工。
四分山隧道出口待灵川隧道施工完成后展开施工,驿板隧道进口待花园山隧道施工完成后展开施工。
2.3施工进度安排2.3.3隧道工程进度安排隧道施工分为7个作业面展开,计划开工日期为2006年6月1日,完工日期为2008年5月2日,施工工期23个月。
接触网预埋件、电缆槽、通风及照明等附属设施与隧道同步施工。
各个施工段的时间安排如下:天马山隧道:2006-06-1至2008-05-12;尾岭隧道:2006-07-03至2007-07-17;何寨隧道:2006-06-1至2007-04-14;灵川隧道:2006-06-1至2006-10-26;四分山隧道:2006-10-27至2007-08-26;花园山隧道:2006-6-1至2007-05-26;驿板隧道:2007-05-27至2007-12-12。
四分山隧道工期安排:总长:440m明挖:37m 30d (包括洞口处理)暗挖:Ⅳ级围岩地段195m 掘进70m/月84d 衬砌106 m/月55dⅤ级围岩地段208m 40m/月156d 106 m/月59d合计:240d 114d 衬砌滞后完成30d。
总计:300d 10个月何寨隧道工期安排:总长:871m明挖:85m 60d (包括洞口处理)暗挖:Ⅱ级围岩地段500m 掘进155m/月97d 衬砌115 m/月130d Ⅲ级围岩地段80m 140m/月17d 115 m/月21dⅣ级围岩地段100m 70m/月43d 106 m/月28dⅤ级围岩地段106m 40m/月80d 106 m/月30d合计:237d 209d衬砌滞后完成30d。
总计:327d 10.9个月灵川隧道工期安排:总长:131m明挖:35m 30d (包括洞口处理)暗挖:Ⅴ级围岩地段96m 掘进40m/月72d 衬砌106 m/月27d合计:72d 27d 衬砌滞后完成20d。
总计:122d 4个月天马山隧道工期安排:进口:1590m明挖:20m 20d (包括洞口处理)暗挖:Ⅱ级围岩地段710m 掘进155m/月137d 衬砌115 m/月185d Ⅲ级围岩地段100m 140m/月21d 115 m/月26dⅣ级围岩地段255m 70m/月109d 106 m/月72dⅤ级围岩地段505m 40m/月379d 106 m/月143d合计:646d 426d 衬砌滞后完成30d。
总计:696d 23.2个月出口:2054m明挖:31m 30d (包括洞口处理)暗挖:Ⅱ级围岩地段1270m 掘进155m/月246d 衬砌115 m/月331dⅢ级围岩地段225m 140m/月48d 115 m/月59dⅣ级围岩地段200m 70m/月86d 106 m/月57dⅤ级围岩地段328m 40m/月246d 106 m/月93d合计:626d 540d 衬砌滞后完成30d。
总计:686d 22.9个月花园山隧道工期安排:总长:990m明挖:30m 30d (包括洞口处理)暗挖:Ⅱ级围岩地段320m 掘进155m/月62d 衬砌115 m/月84d Ⅲ级围岩地段420m 140m/月90d 115 m/月110dⅣ级围岩地段100m 70m/月43d 106 m/月28dⅤ级围岩地段120m 40m/月90d 106 m/月34d合计:285d 256d衬砌滞后完成30d。
总计:345d 11.5个月驿板隧道工期安排:总长:236m明挖:33m 30d (包括洞口处理)暗挖:Ⅳ级围岩地段55m 掘进70m/月24d 衬砌106 m/月16dⅤ级围岩地段148m 40m/月111d 106 m/月42d合计:135d 58d 衬砌滞后完成30d。
总计:195d 6.5个月尾岭隧道工期安排:进口:1320m明挖:15m 20d (包括洞口处理)暗挖:Ⅱ级围岩地段1145m 掘进155m/月222d 衬砌115 m/月299d Ⅲ级围岩地段50m 140m/月11d 115 m/月13dⅣ级围岩地段50m 70m/月21d 106 m/月14dⅤ级围岩地段60m 40m/月45d 106 m/月17d合计:299d 343d 衬砌滞后完成20d。
总计:383d 12.8个月出口:1300m明挖:15m 20d (包括洞口处理)暗挖:Ⅱ级围岩地段495m 掘进155m/月96d 衬砌115 m/月129d Ⅲ级围岩地段670m 140m/月144d 115 m/月175dⅣ级围岩地段70m 70m/月30d 106 m/月20dⅤ级围岩地段50m 40m/月38d 106 m/月14d合计:308d 338d 衬砌滞后完成20d。
总计:378d 12.6个月4.3.1天马山隧道施工方案天马山隧道为本标段重点工程,本隧道围岩较差,工程地质复杂。
隧道进口里程为DK133+200,出口里程为DK136+844。
DK133+200~DK133+220段为帽檐式斜切式洞门段,采用明挖法施工;DK133+220~DK136+813段采用暗挖法施工,长3593m,其中Ⅴ级围岩833m、Ⅵ级围岩455m、Ⅲ级围岩325m、Ⅱ级围岩1980m;DK136+813~DK136+844段为明挖法施工,为斜切及斜切延伸段衬砌,采用明挖法施工。
为保证工期,安排进口、出口2个作业面组织施工,进口工区负责天马山隧道DK133+200~DK134+790段的施工,全长1590m;出口工区负责天马山隧道DK134+790~DK136+844段的施工,全长2054m。
本隧道采用进、出口两个作业面同时相向平行作业;采用非电毫秒雷管起爆、利用光面爆破技术的钻爆法施工;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无轨运输方式出碴;压入方式通风;湿喷技术喷射混凝土;混凝土运输车和混凝土输送泵输送混凝土;二次衬砌混凝土利用液压整体钢模台车拱墙一次模筑成型。
4.3.1.1开挖方案明挖段采用分层放坡开挖。
隧道暗挖段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
Ⅱ级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法施工;Ⅲ、Ⅳ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Ⅴ级围岩浅埋地段采用CRD法施工,Ⅴ级围岩非浅埋地段采用CD法施工。
4.3.1.2出碴运输方案本合同隧道工程运输采用无轨运输方式,进口工区及出口工区各采用1台ZL50装载机配合5台自卸式汽车出碴。
隧道出碴直接运输至路基填筑工点。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度及出碴运量要求不断改进装、运、卸和调车作业,减少干扰,提高运输效率,保证作业安全。
4.3.1.3模筑衬砌进口工区及出口工区各采用1台12m 液压整体钢模台车、一台混凝土输送泵输送混凝土,5台混凝土输送车、一座自动计量的强制式混凝土拌和站组织模筑衬砌施工。
隧道衬砌紧跟开挖,采用隧底(含仰拱)超前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衬砌的施工顺序是:仰拱→仰拱填充或铺底→边墙基础→拱墙衬砌。
仰拱及充填采用分段整幅全宽一次浇筑方案。
4.3.1.4施工用水、用电方案在进、出口工区隧道洞口合适位置各修建一座200m3左右高位水池,高位水池高度距隧道位置最高处高差不小于60m。
在地面打井汲水抽至高位水池,以保证枯水季节正常施工。
从高位水池设置管线路至隧道内、生活区、拌合站、机械修理厂等用水点。
施工用电采取从地方电力干线驳接变压器引入至施工现场,进、出口工区各设一台630KVA 变压器。
并配备自发电设备作为备用电源。
4.3.1.5施工通风方案施工初始阶段,即掘进100m内,采用自然通风;当掘进长度在100m~2000m之间,采用单机单软管压入式通风。
4.3.1.6除尘方案洞内施工,采用综合防尘措施,进行施工环境综合治理,采用湿式凿岩、喷雾洒水、水炮泥及加强机械通风和加强劳动者个人防护。
此外掌子面增设水幕降尘器扑尘,除尘器吸收空气中残余粉尘。
4.3.1.7施工排水顺坡施工,主要采取顺坡自然排水,只在开挖面与仰拱区间设抽水设备,将掌子面积水抽排至成形的水沟内自然顺坡排出。
反坡施工,采用机械强力排水,沿隧道侧壁每50m设置临时水仓,利用潜水泵接力抽排至洞外。
洞口生产场地和生活场地设立排水沟,集中排入污水处理池处理达标后排放。
2.4.3隧道工程施工周期各级围岩开挖循环时间及进度指标分析拱、墙衬砌各工序作业循环及进度指标分析15.4.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试验检验设备配备数量表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详见“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试验、测量、检测仪器详见“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检测仪器表”。
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续)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