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92.09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的相反数是()A.B.C.﹣D.+12.点P(﹣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如图,已知∠1=∠2,∠3=80°,则∠4=()A.80°B.70°C.60°D.50°4.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邻补角的是()A.B.C.D.5.在数﹣3.14,,0,π,,0.1010010001…中无理数的个数有()A.3个B.2个C.1个D.4个6.如图是某公园里一处矩形风景欣赏区ABCD,长AB=50米,宽BC=25米,为方便游人观赏,公园特意修建了如图所示的小路(图中非阴影部分),小路的宽均为1米,那小明沿着小路的中间,从出口A到出口B所走的路线(图中虚线)长为()A.100米B.99米C.98米D.74米7.点(﹣1,0)在()A.x轴的正半轴B.x轴的负半轴C.y轴的正半轴D.y轴的负半轴8.如图,AB∥CD,那么∠A+∠C+∠AEC=()A.360°B.270°C.200°D.180°9.三个实数﹣,﹣2,﹣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2B.﹣>﹣2>﹣C.﹣2>﹣>﹣D.﹣<﹣2<﹣10.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1,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A.(5,4)B.(4,5)B.C.(3,4)D.(4,3)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11.2﹣的绝对值是.12.已知点P的坐标为(﹣2,3),则点P到y轴的距离为.13.如图,已知AB、CD相交于点O,OE⊥AB,∠EOC=28°,则∠AOD=度.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青蛙从点A(﹣1,0)处向右跳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跳2个单位长度到点A′处,则点A′的坐标为.1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E,DF∥AB.若∠D=65°,则∠AEC=.16.﹣4是的立方根.17.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0,2),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点A1、B1的坐标分别为(2,a),(b,3),则a+b=.18.如图,a∥b,∠1+∠2=70°,则∠3+∠4=°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56分)19.计算:﹣|2﹣|﹣.20.一个正数x的平方根是3a﹣4和1﹣6a,求x的值.21.如图,平移坐标系中的△ABC,使AB平移到A1B1的位置,再将△A1B1C1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A2B2C2,画出△A2B2C2,并写出△A2B2C2各顶点的坐标.22.如图,直线AB∥CD,BC平分∠ABD,∠1=65°,求∠2的度数.23.如图所示,△ABO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4),(7,2),C,G,F,E分别为过A,B两点所作的y轴、x轴的垂线与y轴、x轴的交点.求△AOB 的面积.24.如图,已知∠1+∠2=180°,∠B=∠3,你能判断∠C与∠AED的大小关系吗?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的相反数是()A.B.C.﹣D.+1【考点】实数的性质.【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一个数的相反数.【解答】解:的相反数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负号就是这个数的相反数.2.点P(﹣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特点解答.【解答】解:点P(﹣2,1)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已知∠1=∠2,∠3=80°,则∠4=()A.80°B.70°C.60°D.5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进行做题.【解答】解:根据∠1=∠2,∠1=∠5得到:∠5=∠2,则a∥b∴∠4=∠3=80度.故选A.【点评】本题在证明两直线平行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4.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邻补角的是()A.B.C.D.【考点】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邻补角的定义,相邻且互补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进行判断.【解答】解:A、B选项,∠1与∠2没有公共顶点且不相邻,不是邻补角;C选项∠1与∠2不互补,不是邻补角;D选项互补且相邻,是邻补角.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邻补角的定义,是一个需要熟记的内容.5.在数﹣3.14,,0,π,,0.1010010001…中无理数的个数有()A.3个B.2个C.1个D.4个【考点】无理数.【分析】由于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利用无理数的概念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在数﹣3.14,,0,π,,0.1010010001…中,∵=4,∴无理数有,π,0.1010010001…共3个.故选A.【点评】此题要熟记无理数的概念及形式.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6.如图是某公园里一处矩形风景欣赏区ABCD,长AB=50米,宽BC=25米,为方便游人观赏,公园特意修建了如图所示的小路(图中非阴影部分),小路的宽均为1米,那小明沿着小路的中间,从出口A到出口B所走的路线(图中虚线)长为()A.100米B.99米C.98米D.74米【考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分析】根据已知可以得出此图形可以分为横向与纵向分析,横向距离等于AB,纵向距离等于(AD﹣1)×2,求出即可.【解答】解:利用已知可以得出此图形可以分为横向与纵向分析,横向距离等于AB,纵向距离等于(AD﹣1)×2,图是某公园里一处矩形风景欣赏区ABCD,长AB=50米,宽BC=25米,为50+(25﹣1)×2=98米,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根据已知得出所走路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点(﹣1,0)在()A.x轴的正半轴B.x轴的负半轴C.y轴的正半轴D.y轴的负半轴【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即可.【解答】解:点(﹣1,0)在x轴的负半轴.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AB∥CD,那么∠A+∠C+∠AEC=()A.360°B.270°C.200°D.18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过点E作EF∥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A+∠C+∠AEC就可以转化为两对同旁内角的和.【解答】解:过点E作EF∥AB,∴∠A+∠AEF=180°;∵AB∥CD,∴EF∥CD,∴∠C+∠FEC=180°,∴(∠A+∠AEF)+(∠C+∠FEC)=360°,即:∠A+∠C+∠AEC=360°.故选A.【点评】有两直线平行时,应该想到它们的性质,由两直线平行的关系得到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9.三个实数﹣,﹣2,﹣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2B.﹣>﹣2>﹣C.﹣2>﹣>﹣D.﹣<﹣2<﹣【考点】实数大小比较.【分析】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来比较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2=﹣,又∵<<∴﹣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用绝对值比较实数的大小,比较简单.10.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1,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A.(5,4)B.(4,5)C.(3,4)D.(4,3)【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分析】根据已知两点的坐标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确定其它各点的坐标.【解答】解:如果小华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如图所示就是以小华为原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所以小刚的位置为(4,3).故选D.【点评】本题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点的位置,是学数学在生活中用的例子.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1.2﹣的绝对值是﹣2.【考点】实数的性质.【分析】根据差的绝对值是大数减小数,可得答案.【解答】解:2﹣的绝对值是﹣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性质,利用差的绝对值是大数减小数是解题关键.12.已知点P的坐标为(﹣2,3),则点P到y轴的距离为2.【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点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解答.【解答】解:∵点P的坐标为(﹣2,3),∴点P到y轴的距离为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已知AB、CD相交于点O,OE⊥AB,∠EOC=28°,则∠AOD=62度.【考点】垂线;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垂直的性质可以得到∠BOC的度数,然后利用对顶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OE⊥AB,∴∠EOB=90°,∴∠BOC=90°﹣∠EOC=90°﹣28°=62°,∴∠AOD=∠BOC=62°.故答案是:6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线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要注意领会由直角得垂直这一要点.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青蛙从点A(﹣1,0)处向右跳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跳2个单位长度到点A′处,则点A′的坐标为(1,2).【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向右移动,横坐标加,纵坐标不变;向上移动,纵坐标加,横坐标不变解答.【解答】解:点A(﹣1,0)向右跳2个单位长度,即﹣1+2=1,向上2个单位,即:0+2=2,∴点A′的坐标为(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与坐标与图形的变化,熟记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E,DF∥AB.若∠D=65°,则∠AEC=11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BED,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AEC即可.【解答】解:∵DF∥AB,∴∠BED=180°﹣∠D,∵∠D=65°,∴∠BED=115°,∴∠AEC=∠BED=115°,故答案为:115°.【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和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6.﹣4是﹣64的立方根.【考点】立方根.【分析】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即可解答.【解答】解:∵=﹣4,∴﹣4是﹣64的立方根.故答案为:﹣64.【点评】本题考查了立方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立方根的定义.17.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0,2),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点A1、B1的坐标分别为(2,a),(b,3),则a+b=2.【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点A、B平移后横纵坐标的变化可得线段AB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了1个单位,然后再确定a、b的值,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得线段AB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了1个单位,∵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0,2),∴点A1、B1的坐标分别为(2,1),(1,3),∴a+b=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关键是掌握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18.如图,a∥b,∠1+∠2=70°,则∠3+∠4=11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3=∠5,故可得出∠4+∠5=110°,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6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3=∠5.∵∠1+∠2=70°,∴∠6=110°,∴∠3+∠4=∠4+∠5=∠6=110°,故答案为:11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在解答此题时熟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一隐藏条件.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56分)19.计算:﹣|2﹣|﹣.【考点】实数的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第二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最后一项利用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5﹣2++3=6+.【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一个正数x的平方根是3a﹣4和1﹣6a,求x的值.【考点】平方根.【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可得出a的值,继而得出x的值.【解答】解:由题意得3a﹣4+1﹣6a=0,解得:a=﹣1,则3a﹣4=﹣7,故x的值是49.【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21.如图,平移坐标系中的△ABC,使AB平移到A1B1的位置,再将△A1B1C1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A2B2C2,画出△A2B2C2,并写出△A2B2C2各顶点的坐标.【考点】作图-平移变换.【分析】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画出△A2B2C2,并写出各点坐标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A2(6,4),B2(5,﹣1),C2(8,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平移变换,熟知图形平移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如图,直线AB∥CD,BC平分∠ABD,∠1=65°,求∠2的度数.【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C=∠1=65°,∠ABD+∠BDC=180°,由BC平分∠ABD,得到∠ABD=2∠ABC=130°,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AB∥CD,∴∠ABC=∠1=65°,∠ABD+∠BDC=180°,∵BC平分∠ABD,∴∠ABD=2∠ABC=130°,∴∠BDC=180°﹣∠ABD=50°,∴∠2=∠BDC=5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定义等知识点,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BD的度数,题目较好,难度不大.23.如图所示,△ABO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4),(7,2),C,G,F,E分别为过A,B两点所作的y轴、x轴的垂线与y轴、x轴的交点.求△AOB 的面积.【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分析】根据点A、B的坐标求出AC、CO、OE、BE、AF、EF的长度,然后根据S△AOB=S矩形ACOF+S梯形AFEB﹣S△ACO﹣S△BOE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2,4),B(7,2),∴AC=2、CO=4、OE=7、BE=2、AF=4、EF=OE﹣OF=7﹣2=5,由图可知,S △AOB =S 矩形ACOF +S 梯形AFEB ﹣S △ACO ﹣S △BOE ,=2×4+(2+4)×5﹣×2×4﹣×7×2,=8+15﹣4﹣7,=23﹣11,=12.【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仔细观察图形,列出△AOB 的面积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24.如图,已知∠1+∠2=180°,∠B=∠3,你能判断∠C 与∠AED 的大小关系吗?并说明理由.【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探究型.【分析】∠C 与∠AED 相等,理由为:由邻补角定义得到∠1与∠DFE 互补,再由已知∠1与∠2互补,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得出∠2与∠DFE 相等,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B 与EF 平行,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出∠3与∠ADE 相等,由已知∠B 与∠3相等,利用等量代换可得出∠B 与∠ADE 相等,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DE 与BC 平行,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证.【解答】解:∠C 与∠AED 相等,理由为:证明:∵∠1+∠2=180°(已知),∠1+∠DFE=180°(邻补角定义),∴∠2=∠DFE (同角的补角相等),∴AB ∥E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DE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B=∠3(已知),∴∠B=∠ADE(等量代换),∴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AE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邻补角定义,利用了转化及等量代换的思想,灵活运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30分)1.如果x=2是方程x+a=﹣1的根,那么a的值是()A.0B.2C.﹣2D.﹣62.根据等式性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如果2a=b﹣2,那么a=b B.如果a﹣2=2﹣b,那么a=﹣bC.如果﹣2a=2b,那么a=﹣b D.如果2a=b,那么a=b3.如图,下列四个天平中,相同形状的物体的重量是相等的,其中第①个天平是平衡的,根据第①个天平,后三个天平中不平衡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4.在如图所示的2018年1月的月历表中,任意框出表中竖列上的三个相邻的数,这三个数的和不可能是()A.27B.51C.65D.725.下列方程组中,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A.B.C.D.6.已知是方程组的解,则(m+n)2018的值为()A.22018B.﹣1C.1D.07.二元一次方程3x+y=7的正整数解有()组.A.0B.1C.2D.无数8.某校运动员分组训练,若每组7人,余3人;若每组8人,则缺5人;设运动员人数为x人,组数为y组,则列方程组为()A.B.C.D.9.我国古代名著《九章算术》中有一题:“今有凫起南海,七日至北海,雁起北海,九日至南海.今凫雁俱起,问何日相逢?”意思是:野鸭从南海起飞到到北海需要7天;大雁从北海飞到南海需要9天.野鸭和大雁同时分别从南海和北海出发,多少天相遇?设野鸭与大雁从南海和北海同时起飞,经过x天相遇,可列方程为()A.9x﹣7x=1B.9x+7x+1C.x+x=1D.x﹣x=110.某种商品的进价为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销售,但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则至多可打()A.6折B.7折C.8折D.9折二、填空题(共6小题,18分)11.关于x的方程(a﹣2)x|a|﹣1﹣2=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12.若关于x的方程5x﹣1=2x+a的解与方程4x+3=7的解相同,则a=.13.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x+y>0,则m的取值范围是.14.若(2x﹣4)2+(x+y)2+|4z﹣y|=0,则x+y+z等于.15.小明在拼图时,发现8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图(1);小红看见了,说:“我也来试一试.”结果小红七拼八凑,拼成了如图(2)那样的正方形,中间还留下了一个洞,恰好是边长为5mm的小正方形,则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mm2.16.一列方程如下排列:+=1的解是x=2,+=1的解是x=3,+=1的解是x=4.…根据观察所得到的规律,请你写出其中解是x=2018的方程是:.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72分)17.(8分)解方程:(1)﹣=1(2)2(x﹣2)﹣3(4x﹣1)=9(1﹣x)18.(10分)用指定的方法解下列方程组:(1)(代入法)(2)(加减法)19.(9分)阅读理解:我们把称作二阶行列式,规定它的运算法则为=ad﹣bc,如=2×5﹣3×4=﹣2.如果有>0,求x的解集,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0.(9分)有一种用来画圆的工具板(如图所示),工具板长21cm,上面依次排列着大小不等的五个圆(孔),其中最大圆的直径为3cm,其余圆的直径从左到右依次递减0.2cm.最大圆的左侧距工具板左侧边缘1.5cm,最小圆的右侧距工具板右侧边缘1.5cm,相邻两圆的间距d均相等.(1)直接写出其余四个圆的直径长;(2)求相邻两圆的间距.21.(12分)先阅读下列解题过程,然后解答后面两个问题.解方程:|x+3|=2.解:当x+3≥0时,原方程可化为x+3=2,解得x=﹣1;当x+3<0时,原方程可化为x+3=﹣2,解得x=﹣5.所以原方程的解是x=﹣1或x=﹣5.①解方程:|3x﹣2|﹣4=0.②当b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x﹣2|=b+1,(1)无解;(2)只有一个解;(3)有两个解.22.(12分)如图,在数轴上点A,点B,点C表示的数分别为﹣2,1,6.(1)线段AB的长度为个单位长度,线段AC的长度为个单位长度.(2)点P是数轴上的一个动点,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t≤8).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线段BP的长为个单位长度,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3)点M,点N都是数轴上的动点,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点N从点C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设点M,N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x秒.点M,N相向运动,当点M,N两点间的距离为13个单位长度时,求x的值,并直接写出此时点M在数轴上表示的数.23.(12分)为加强中小学生安全和禁毒教育,某校组织了“防溺水、交通安全、禁毒”知识竞赛,为奖励在竞赛中表现优异的班级,学校准备从体育用品商场一次性购买若干个足球和篮球(每个足球的价格相同,每个篮球的价格相同),购买1个足球和1个篮球共需159元;足球单价是篮球单价的2倍少9元.(1)求足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需一次性购买足球和篮球共20个,但要求购买足球和篮球的总费用不超过1550元,学校最多可以购买多少个足球?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30分)1.如果x=2是方程x+a=﹣1的根,那么a的值是()A.0B.2C.﹣2D.﹣6【分析】把x═2代入方程x+a=﹣1得出一个关于a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答】解:∵x=2是方程x+a=﹣1的根,∴代入得:×2+a=﹣1,∴a=﹣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和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此题的关键是得出一个关于a的方程.2.根据等式性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如果2a=b﹣2,那么a=b B.如果a﹣2=2﹣b,那么a=﹣bC.如果﹣2a=2b,那么a=﹣b D.如果2a=b,那么a=b【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答案.【解答】解:A、左边除以2,右边加2,故A错误;B、左边加2,右边加﹣2,故B错误;C、两边都除以﹣2,故C正确;D、左边除以2,右边乘以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熟记等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3.如图,下列四个天平中,相同形状的物体的重量是相等的,其中第①个天平是平衡的,根据第①个天平,后三个天平中不平衡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答案.【解答】解:由第①个天平,得一个球等于两个长方体,故③不符合题意;两个球等于四个长方体,故②不符合题意,两个球等于四个长方体,故④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利用等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4.在如图所示的2018年1月的月历表中,任意框出表中竖列上的三个相邻的数,这三个数的和不可能是()A.27B.51C.65D.72【分析】设第一个数为x,则第二个数为x+7,第三个数为x+14.列出三个数的和的方程,再根据选项解出x,看是否存在.【解答】解:设第一个数为x,则第二个数为x+7,第三个数为x+14故三个数的和为x+x+7+x+14=3x+21当x=17时,3x+21=72;当x=10时,3x+21=51;当x=2时,3x+21=27.故任意圈出一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的和不可能是65.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5.下列方程组中,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A.B.C.D.【分析】依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A.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与要求不符;B.方程组中,含有三个未知数,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符号要求;C.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与要求不符;D.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与要求不符.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6.已知是方程组的解,则(m+n)2018的值为()A.22018B.﹣1C.1D.0【分析】根据方程组的解满足方程组,可得关于m,n的方程组,根据解方程组,可得m,n的值,再根据1的任何次幂都等于1,可得答案.【解答】解:把代入方程组得:,解得:,则(m+n)2018=12018=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利用方程组的解满足方程组得出关于m,n的方程组是解题关键.7.二元一次方程3x+y=7的正整数解有()组.A.0B.1C.2D.无数【分析】把x看做已知数求出y,即可确定出正整数解.【解答】解:方程3x+y=7,解得:y=﹣3x+7,当x=1时,y=4;x=2时,y=1,则方程的正整数解有2组,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将x看做已知数求出y.8.某校运动员分组训练,若每组7人,余3人;若每组8人,则缺5人;设运动员人数为x人,组数为y组,则列方程组为()A.B.C.D.【分析】根据关键语句“若每组7人,余3人”可得方程7y+3﹣x;“若每组8人,则缺5人.”可得方程8y﹣5=x,联立两个方程可得方程组.【解答】解:设运动员人数为x人,组数为y组,由题意得:列方程组为:.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抓住关键语句,列出方程.9.我国古代名著《九章算术》中有一题:“今有凫起南海,七日至北海,雁起北海,九日至南海.今凫雁俱起,问何日相逢?”意思是:野鸭从南海起飞到到北海需要7天;大雁从北海飞到南海需要9天.野鸭和大雁同时分别从南海和北海出发,多少天相遇?设野鸭与大雁从南海和北海同时起飞,经过x天相遇,可列方程为()A.9x﹣7x=1B.9x+7x+1C.x+x=1D.x﹣x=1【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题意可得,,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10.某种商品的进价为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销售,但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则至多可打()A.6折B.7折C.8折D.9折【分析】本题可设打x折,根据保持利润率不低于5%,可列出不等式:1200×﹣800≥800×5%,解出x的值即可得出打的折数.【解答】解:设可打x折,则有1200×﹣800≥800×5%,解得x≥7.即最多打7折.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此类题目时注意利润和折数,计算折数时注意要除以10.二、填空题(共6小题,18分)11.关于x的方程(a﹣2)x|a|﹣1﹣2=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2.【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最高项的次数是1,且一次项系数不等于0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1=1,且a﹣2≠0,解得:a=﹣2.故答案是:﹣2.【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的未知数的指数为1,理解定义是关键.12.若关于x的方程5x﹣1=2x+a的解与方程4x+3=7的解相同,则a=2.【分析】先求得方程4x+3=7的解,然后将x的值代入方程5x﹣1=2x+a,然后可求得a的值.【解答】解:∵4x+3=7,∴x=1.∵关于x的方程5x﹣1=2x+a的解与方程4x+3=7的解相同,∴方程5x﹣1=2x+a的解为x=1.∴5﹣1=2+a,解得:a=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同解方程的定义,熟练掌握同解方程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3.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x+y>0,则m的取值范围是m>﹣2.【分析】首先解关于x和y的方程组,利用m表示出x+y,代入x+y>0即可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求得m的范围.【解答】解:,①+②得2x+2y=2m+4,则x+y=m+2,根据题意得m+2>0,解得m>﹣2.故答案是:m>﹣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m当作已知数表示出x+y的值,再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14.若(2x﹣4)2+(x+y)2+|4z﹣y|=0,则x+y+z等于﹣.【分析】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列出关于x,y及z的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到x,y,z的值,确定出x+y+z的值.【解答】解:∵(2x﹣4)2+(x+y)2+|4z﹣y|=0,∴,解得:,则x+y+z=2﹣2﹣=﹣.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5.小明在拼图时,发现8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图(1);小红看见了,说:“我也来试一试.”结果小红七拼八凑,拼成了如图(2)那样的正方形,中间还留下了一个洞,恰好是边长为5mm的小正方形,则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375mm2.【分析】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mm,宽为ymm,观察图形发现“3x=5y,2y﹣x=5”,联立成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mm,宽为ymm,由题意,得:,解得:,则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25×15=375(mm2)故答案是:375.【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长宽之间的关系得出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给定图形中长宽间的关系列出方程组是关键.16.一列方程如下排列:+=1的解是x=2,+=1的解是x=3,+=1的解是x=4.…根据观察所得到的规律,请你写出其中解是x=2018的方程是:+=1.【分析】利用题中方程的特点和方程的解之间的关系写出形式与题中的方程一样且解是x=2018的方程.【解答】解:方程+=1的解为x=2018.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等式左右两边相等.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72分)17.(8分)解方程:(1)﹣=1(2)2(x﹣2)﹣3(4x﹣1)=9(1﹣x)【分析】(1)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2)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解答】解:(1)去分母得:2x+6﹣3x﹣3=6,移项合并得:﹣x=3,解得:x=﹣3;(2)去括号得:2x﹣4﹣12x+3=9﹣9x,移项合并得:﹣x=10,解得:x=﹣10.【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移项时注意要变号.18.(10分)用指定的方法解下列方程组:(1)(代入法)(2)(加减法)【分析】(1)利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即可;(2)利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解答】解:(1),由②得:x=4+y③,把③代入①得3(4+y)+4y=19,解得:y=1,将y=1代入①得:x=5,则方程组的解为:;(2),①﹣②×2得:x=2,把x=2代入①得:y=﹣1,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的一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19.(9分)阅读理解:我们把称作二阶行列式,规定它的运算法则为=ad﹣bc,如=2×5﹣3×4=﹣2.如果有>0,求x的解集,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分析】首先看懂题目所给的运算法则,再根据法则得到2x﹣(3﹣x)>0,然后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再把x的系数化为1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2x﹣(3﹣x)>0,去括号得:2x﹣3+x>0,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3,把x的系数化为1得:x>1,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和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正确掌握解不等式的基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20.(9分)有一种用来画圆的工具板(如图所示),工具板长21cm,上面依次排列着大小不等的五个圆(孔),其中最大圆的直径为3cm,其余圆的直径从左到右依次递减0.2cm.最大圆的左侧距工具板左侧边缘1.5cm,最小圆的右侧距工具板右侧边缘1.5cm,相邻两圆的间距d均相等.(1)直接写出其余四个圆的直径长;(2)求相邻两圆的间距.【分析】(1)因为其余圆的直径从左到右依次递减0.2cm,可依次求出圆的长.(2)可设两圆的距离是d,根据5个圆的直径长和最大圆的左侧距工具板左侧边缘1.5cm,最小圆的右侧距工具板右侧边缘1.5cm,以及圆之间的距离加起来应该为21cm,可列方程求解.【解答】解:(1)其余四个圆的直径依次为:2.8cm,2.6cm,2.4cm,2.2cm.(2)设两圆的距离是d,4d+1.5+1.5+3+2.8+2.6+2.4+2.2=214d+16=21d=故相邻两圆的间距为cm.【点评】本题考查理解题意的能力,以及识图的能力,关键是21cm做为等量关系可列方程求解.21.(12分)先阅读下列解题过程,然后解答后面两个问题.解方程:|x+3|=2.解:当x+3≥0时,原方程可化为x+3=2,解得x=﹣1;当x+3<0时,原方程可化为x+3=﹣2,解得x=﹣5.所以原方程的解是x=﹣1或x=﹣5.①解方程:|3x﹣2|﹣4=0.②当b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x﹣2|=b+1,(1)无解;(2)只有一个解;(3)有两个解.【分析】(1)首先要认真审题,解此题时要理解绝对值的意义,要会去绝对值,然后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得.(2)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分类讨论进行解答.【解答】答:(1)当3x﹣2≥0时,原方程可化为:3x﹣2=4,解得x=2;当3x﹣2<0时,原方程可化为:3x﹣2=﹣4,解得x=﹣.所以原方程的解是x=2或x=﹣;(2)∵|x﹣2|≥0,∴当b+1<0,即b<﹣1时,方程无解;当b+1=0,即b=﹣1时,方程只有一个解;当b+1>0,即b>﹣1时,方程有两个解【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将绝对值符号去掉,从而化为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求解.22.(12分)如图,在数轴上点A,点B,点C表示的数分别为﹣2,1,6.(1)线段AB的长度为3个单位长度,线段AC的长度为8个单位长度.(2)点P是数轴上的一个动点,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t≤8).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线段BP的长为(3﹣t)或(t﹣3)个单位长度,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2+t;(3)点M,点N都是数轴上的动点,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点N从点C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设点M,N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x秒.点M,N相向运动,当点M,N两点间的距离为13个单位长度时,求x的值,并直接写出此时点M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析】(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线段AB的长度,线段AC的长度;(2)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点P运动的路程,再分点P在点B的左边和右边两种情况求解;(3)根据等量关系点M、N两点间的距离为13个单位长度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线段AB的长度为1﹣(﹣2)=3个单位长度,线段AC的长度为6﹣(﹣2)=8个单位长度;(2)线段BP的长为:当t≤3时,BP=3﹣t;当t>3时,BP=t﹣3,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2+t;(3)依题意有:4x+3x﹣8=13,解得x=3.此时点M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2+4×3=10.故答案为:(1)3;8;(2)(3﹣t)或(t﹣3);﹣2+t.【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23.(12分)为加强中小学生安全和禁毒教育,某校组织了“防溺水、交通安全、禁毒”知识竞赛,为奖励在竞赛中表现优异的班级,学校准备从体育用品商场一次性购买若干个足球和篮球(每个足球的价格相同,每个篮球的价格相同),购买1个足球和1个篮球共需159元;足球单价是篮球单价的2倍少9元.(1)求足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需一次性购买足球和篮球共20个,但要求购买足球和篮球的总费用不超过1550元,学校最多可以购买多少个足球?【分析】(1)设一个足球的单价x元、一个篮球的单价为y元,根据:①1个足球费用+1个篮球费用=159元,②足球单价是篮球单价的2倍少9元,据此列方程组求解即可;(2)设买足球m个,则买篮球(20﹣m)个,根据购买足球和篮球的总费用不超过1550元建立不等式求出其解即可.【解答】解:(1)设一个足球的单价x元、一个篮球的单价为y元,根据题意得,解得:,答:一个足球的单价103元、一个篮球的单价56元;(2)设可买足球m个,则买篮球(20﹣m)个,根据题意得:103m+56(20﹣m)≤1550,解得:m≤9,∵m为整数,∴m最大取9答:学校最多可以买9个足球.【点评】本题考查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实际问题的运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实际问题的运用,解答本题时找到建立方程的等量关系和建立不等式的不等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人 教 版 数 学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9的算术平方根是( )A. 3B. 3C. ±3D. ±3 2.-2,4,2,3.14,327-,5π,这6个数中,无理数共有( ) A. 4个 B. 3个C. 2个D. 1个 3.平面直角坐标中,点M(-2,3)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如图所示的车标,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5.如图,直线a ,b 相交于点O ,若∠1等于45°,则∠2等于( )A. 45°B. 135°C. 115°D. 55°6.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65°,则∠2的度数为( )A. 10°B. 15°C. 25°D. 35°7.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和小刚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小华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小刚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 (5,4)B. (4,5)C. (3,4)D. (4,3)8.将点A(1,﹣1)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B ,则点B 的坐标为( )A. (2,1)B. (﹣2,﹣1)C. (﹣2,1)D. (2,﹣1)9.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1=∠2时,a ∥bB. 当a ∥b 时,∠1=∠2C. 当a ∥b 时,∠1+∠2=90°D. 当a ∥b 时,∠1+∠2=180°10.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E AB ⊥,28EOC ∠=︒,则∠BOD 的度数为( )A. 28°B. 52°C. 62°D. 118°11.若|x |=3,y 是4的算术平方根,且|y ﹣x |=x ﹣y ,则x +y 的值是( )A. 5B. ﹣5C. 1D. ﹣11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②在同一平面内,若a ∥b ,b ∥c ,则a ∥c ;③同旁内角互补; ④互为邻补角的两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A. 4个B. 1个C. 2个D. 3个13.已知A (a ,0)和B 点(0,10)两点,且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0,则a 的值为( )A. 2B. 4C. 0或4D. 4或﹣4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3,0),B (0,4),AB =5,P 是线段AB 上一个动点,则OP 的最小值是()A. 245B. 125C. 4D. 3 二、填空题 15.将“对顶角相等”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可写为__________.16.已知x ,y 为实数,且3x -+(y +2)2=0,则y x =___.17.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化简:222()a b a b ---18.点P (2a ,2﹣3a )是第二象限内的一个点,且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12,则点P 的坐标是__.三、解答题19.计算:(1)239118()162+--;(2)122332----+-. 20.解方程:(1)2(1)9x -=;(2)32(1)54x -+=.21.已知4a-11的平方根是,3a+b-1的算木平方根是1,c 是20的整数部分.(1)求a ,b ,c 的値;(2)求2a-b+c 的立方根.22.完成下列推理说明:如图,已知∠B +∠BCD =180°,∠B =∠D .求证:∠E =∠DFE .证明:∵∠B +∠BCD =180°( ),∴AB ∥CD ( )∴∠B = ( )又∵∠B=∠D( 已知),∴∠=∠( 等量代换)∴AD∥BE( )∴∠E=∠DFE( )23.如图,已知∠ABC=∠ADC,BF,DE分别平分∠ABC与∠ADC,∠1=∠3,试说明:AB∥DC24.如图,AD∥BC,∠EAD=∠C.(1)试判断AE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FEC=∠BAE,∠EFC=50°,求∠B的度数.25.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 平移后得△DEF,使点A的对应点为点D,点B的对应点为点E.(1)画出△DEF;(2)连接AD、BE,则线段AD与BE的关系是;(3)求△DEF的面积.26.如图,长方形OABC中,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A点的坐标为(4,0),C点的坐标为(0,6),点B在第一象限内,点P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A﹣B﹣C﹣O的路线移动(即沿长方形移动一周).(1)写出B点的坐标;(2)当点P移动3秒时,求三角形OAP的面积;(3)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到x轴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移动时间.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9的算术平方根是( )A. 3B.C. ±3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定义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32=9∴9的算术平方根是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在-2,3.14,5π,这6个数中,无理数共有( )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 [答案]C[解析]-22=, 3.14, 3=-是有理数;,5π是无理数;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识别,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无理数通常有以下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等;②圆周率π;③构造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如2.01001000100001⋅⋅⋅ (0的个数一次多一个). 3.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M(-2,3)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答案]B[解析]∵−2<0,3>0,∴(−2,3)在第二象限,故选B.4.如图所示的车标,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的方向移动,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即可选出答案.[详解]解:根据平移概念,观察图形可知图案B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的方向移动,学生混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或翻转,而误选.5.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45°,则∠2等于()A 45° B. 135° C. 115° D. 55°[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由图可知,∠1与∠2互为邻补角,∴∠2=180°-∠1=180°-45°=13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邻补角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概念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65°,则∠2的度数为()A. 10°B. 15°C. 25°D. 35°[答案]C[解析][分析]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求得∠3的度数,然后求得∠2的度数.[详解]如图,∵∠1=65°∴∠3=∠1=65°,∴∠2=90°−65°=25°.故选:C.[点睛]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7.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和小刚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小华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小刚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 (5,4)B. (4,5)C. (3,4)D. (4,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已知两点的坐标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确定其它各点的坐标即可解答.[详解]如果小华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如图所示就是以小华为原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所以小刚的位置为(4,3).故选D.[点睛]本题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点的位置,关键是由已知条件正确确定坐标轴的位置.8.将点A(1,﹣1)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 )A. (2,1)B. (﹣2,﹣1)C. (﹣2,1)D. (2,﹣1)[答案]C[解析]分析:让A点的横坐标减3,纵坐标加2即为点B的坐标.详解:由题中平移规律可知:点B的横坐标为1-3=-2;纵坐标为-1+2=1,∴点B的坐标是(-2,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变换是中考的常考点,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左右移动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移动改变点的纵坐标,下减上加.9.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1=∠2时,a∥bB. 当a∥b时,∠1=∠2C. 当a∥b时,∠1+∠2=90°D. 当a∥b时,∠1+∠2=180°[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以及对顶角的性质即可判断.[详解]解:∠1=∠2时,∠2=∠3,同旁内角相等,a∥b不一定成立,选项A错误;当a ∥b 时,∠2+∠3=180°,而∠1=∠3,则∠1+∠2=180°,故D 正确.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性质定义.10.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E AB ⊥,28EOC ∠=︒,则∠BOD 的度数为( )A. 28°B. 52°C. 62°D. 118°[答案]D[解析] 分析:利用互余和互补的概念,可求得∠BOD 的大小.详解:因为OE AB ⊥,28EOC ∠=︒,所以∠COB =62°,所以∠BOD=180°-62°=118°. 故选D.点睛:辨析互余互补:(1)相加等于90°的两角称作互为余角.(2)相加等于180°的两个角互为补角.11.若|x |=3,y 是4的算术平方根,且|y ﹣x |=x ﹣y ,则x +y 的值是( )A. 5B. ﹣5C. 1D. ﹣1 [答案]A[解析]分析]由|y ﹣x |=x ﹣y 知x ≥y ,再根据|x |=3,y 是4的算术平方根得出x 、y 的值,代入计算可得[详解]解:因为|y ﹣x |≥0,所以x ﹣y ≥0,即x ≥y .由|x |=3,y 是4的算术平方根可知x =3、y =2.则x+y=5,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算术平方根,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1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③同旁内角互补;④互为邻补角的两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A. 4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垂直的定义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①错误;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②正确;同旁内角不一定互补,③错误;互为邻补角的两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④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13.已知A(a,0)和B点(0,10)两点,且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0,则a的值为( )A. 2B. 4C. 0或4D. 4或﹣4[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点A、B的坐标可找出OA、OB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关于a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A(a,0),B(0,10),∴OA=|a|,OB=10,∴S△AOB=12OA•OB=12•10|a|=20,解得:a=±4.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关于a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0),B(0,4),AB=5,P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则OP的最小值是( )A. 245B.125C. 4D. 3[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等面积法求得OP的最小值.[详解]解:当OP⊥AB时,OP的值最小.∵A(3,0),B(0,4),∴OB=4,OA=3.∴12OA•OB=12AB•OP.∴OP=341255 OA OBAB⨯==.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坐标与图形,解题关键在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二、填空题15.将“对顶角相等”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可写为__________.[答案]如果两个角互为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解析][分析]根据命题的形式解答即可.[详解]将“对顶角相等”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可写为如果两个角互为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互为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点睛]此题考查命题的形式,可写成用关联词“如果...那么...”连接的形式,准确确定命题中的题设和结论是解题的关键.16.已知x ,y 为实数,且3x -+(y +2)2=0,则y x =___.[答案]-8[解析][分析]直接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得出x ,y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3x -+(y+2)2=0,∴x-3=0,y+2=0,解得x=3,y=-2,故y x =(-2)3=-8.故答案为:-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根据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则每一个式子都等于0进行列式是解题的关键.17.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化简:222()a b a b -[答案]0[解析][分析]先判断a ,b ,a-b 的符号,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详解]解:由数轴可知0a <,0b >,∴0a b -<,222()a b a b -||||||a b a b =---()0a b a 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数轴比较实数的大小,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点P (2a ,2﹣3a )是第二象限内的一个点,且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12,则点P 的坐标是__.[答案](-4,8)[解析][分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列出方程求出a ,即可得解.[详解]解:∵点P (2a ,2-3a )是第二象限内的一个点,且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12,∴-2a+2-3a=12,解得a=-2,∴2a=-4,2-3a=8,∴点P 的坐标为(-4,8).故答案为:(-4,8).[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三、解答题19.计算:(121()2;(2)1-+[答案](1)-1;(2[解析][分析](1)首先化简二次根式,再计算加减即可;(2)首先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计算,再计算加减即可.[详解]解:(121()2+124- 51=244-- =-1(2)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和绝对值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合并方法为系数相加减,根式不变,对于含有绝对值的运算先去掉绝对值符号再运算.20.解方程:(1)2(1)9x -=;(2)32(1)54x -+=.[答案](1)4x =或2x =-;(2)4x =-[解析][分析](1)根据平方形式开方运算,即可解答;(2)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化成立方的形式,根据开方运算,可得答案.[详解]解:(1)2(1)9x -=则:13x -=±当13x -=时,4x =当13x -=-时,2x =-综上所述,4x =或2x =-(2)32(1)54x -+= 3(1)-27x +=13x +=-4x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能够先化成平方和立方的形式,再进行开方运算是解题的关键.21.已知4a-11的平方根是,3a+b-1的算木平方根是1,c 的整数部分.(1)求a ,b ,c 的値;(2)求2a-b+c 的立方根.[答案](1)a=5,b=-13,c=4;(2)3.[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4a-1l=9,3a+b-1=1,c=4,求解即可;(2)代入数值,根据立方根的性质求解.[详解]解:(1)∵4a-1l 的平方根是.∴4a-1l=9∴a=5∵3a+b-1的算木平方根是1∴3a+b-1=l∴b=-13;∵c 是20的整数部分,4<20<5∴c=4(2)333225(13)4273a b c -+=⨯--+==[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2.完成下列推理说明: 如图,已知∠B +∠BCD =180°,∠B =∠D .求证:∠E =∠DFE .证明:∵∠B +∠BCD =180°( ),∴AB ∥CD ( ) ∴∠B = ( )又∵∠B =∠D ( 已知 ),∴ ∠ = ∠ ( 等量代换 )∴AD ∥BE ( )∴∠E =∠DFE ( )[答案]详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B ∥C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DCE ,求出∠DCE=∠D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D ∥BE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即可.[详解]证明:∵∠B+∠BCD=180°( 已知 ),∴A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 ∠DC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B=∠D( 已知),∴∠ DCE = ∠ D ( 等量代换),∴AD∥B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DF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答案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C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CE;∠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平行线的性质是: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反之亦然. 23.如图,已知∠ABC=∠ADC,BF,DE分别平分∠ABC与∠ADC,∠1=∠3,试说明:AB∥DC.[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可证明∠1=∠2,进而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得出答案.试题解析:证明:∵BF平分∠ABC,∴∠1=∠FBC.∵DE平分∠ADC,∴∠2=∠ADE.∵∠ABC=∠ADC,∴∠1+∠FBC=∠2+∠ADE,∴2∠1=2∠2,即∠1=∠2.又∵∠1=∠3,∴∠2=∠3,∴AB∥DC.24.如图,AD∥BC,∠EAD=∠C.(1)试判断AE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FEC=∠BAE,∠EFC=50°,求∠B的度数.[答案](1)AE∥CD,理由见解析;(2)50°[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D+∠C=180°,求出∠EAD+∠D=18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即可;(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即可.[详解]解:(1)AE∥CD,理由是:∵AD∥BC,∴∠D+∠C=180°,∵∠EAD=∠C,∴∠EAD+∠D=180°,∴AE∥CD;(2)∵AE∥CD,∠EFC=50°,∴∠AEF=∠EFC=50°,∵∠AEC=∠B+∠BAE=∠AEF+∠FEC,又∵∠FEC=∠BAE,∴∠B=∠AEF=50°.[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判定定理.25.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 平移后得△DEF,使点A的对应点为点D,点B的对应点为点E.(1)画出△DEF;(2)连接AD、BE,则线段AD与BE的关系是;(3)求△DEF的面积.[答案]⑴如图所示见解析;⑵平行且相等;⑶7 2[解析][分析](1)将点B、C均向右平移4格、向上平移1格,再顺次连接可得;(2)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3)割补法求解即可.[详解](1)如图所示,△DEF即为所求;(2)由图可知,线段AD与BE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3)S△DEF=3×3-12×2×3-12×1×2-12×1×3=72.[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平移变换作图,平移的性质,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6.如图,长方形OABC中,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A点的坐标为(4,0),C点的坐标为(0,6),点B在第一象限内,点P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A﹣B﹣C﹣O的路线移动(即沿长方形移动一周).(1)写出B点的坐标;(2)当点P移动3秒时,求三角形OAP的面积;(3)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到x轴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移动的时间.[答案](1)(4,6);(2)4;(3)4秒或8秒[解析][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性质,易得B得坐标;(2)根据题意,P的运动速度与移动的时间,进而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答案;(3)根据题意,当点P到x轴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有P在AB与OC上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可得答案.[详解]解:(1)根据长方形的性质,可得AB与y轴平行,BC与x轴平行;故B的坐标为(4,6);(2)∵A(4,0)、C(0,6),∴OA=4,OC=6.∵3×2=6>4,∴点P在线段AB上.∴P A=2.∴S△OAP=12OA×P A=12×4×2=4.(3)∵OC=AB=6>4,∴点P在AB上或OC上.当点P在AB上时,P A=4,此时点P移动路程为4+4=8,时间为12×8=4.当点P在OC上时,OP=4,此时点P移动路程为2(4+6)﹣4=16,时间为12×16=8.∴点P移动的时间为4秒或8秒.[点睛]此题考查长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平移的性质.。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果()P m 3,2m 4++在y 轴上,那么点P 的坐标是( )A .()2,0-B .()0,2-C .()1,0D .()0,12.某校为了了解家长对“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这一规定的意见,随机对全校100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这一问题中样本是( )A .100B .被抽取的100名学生家长C .被抽取的100名学生家长的意见D .全校学生家长的意见3.如图,将△ABE 向右平移2cm 得到△DCF ,如果△ABE 的周长是16cm ,那么四边形ABFD 的周长是( )A .16cmB .18cmC .20cmD .21cm4.一5的绝对值是( )A .5B .15C .15-D .-55.将长方形ABCD 纸片沿AE 折叠,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已知∠CED'=70°,则∠EAB 的大小是( )A .60°B .50°C .75°D .55°6.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为12和5,则第三边的长为( )A .13119B .13或15C .13D .157.如图,由5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成一个立体图形,它的左视图是( )A .B .C .D .8.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 )A .四棱锥B .四棱柱C .三棱锥D .三棱柱9.已知实数a 、b 满足a+b=2,ab=34,则a ﹣b=( ) A .1 B .﹣52 C .±1 D .±5210.已知2,1=⎧⎨=⎩x y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7,{1ax by ax by +=-=的解,则a b -的值为 A .-1 B .1 C .2 D .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2.通过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可表示一些代数恒等式,如图所示,我们可以得到恒等式:2232a ab b ++=________.3.如图,△ABC 三边的中线AD ,BE ,CF 的公共点G ,若12ABC S =△,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_________.4.一大门栏杆的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BA 垂直地面AE 于点A ,CD 平行于地面AE ,若∠BCD=150°,则∠ABC=_______度.5.若不等式(a ﹣3)x >1的解集为13x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6.如果多项式32242(176)x x kx x +-+-中不含2x 的项,则k 的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不等式组,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73(1)15(4)2x x x x -<-⎧⎪⎨-+≥⎪⎩①②2.先化简再求值:22(3)(3)(3)6(2)a b b a a b b b ⎡⎤+-+--÷-⎣⎦ 其中13a =-,2b =-.3.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点E 在CD 上,EA ,EB 分别平分∠DAB 和∠CBA ,设AD =x ,BC =y 且(x ﹣3)2+|y ﹣4|=0.求AB 的长.4.已知ABN 和ACM △位置如图所示,AB AC =,AD AE =,12∠=∠.(1)试说明:BD CE =;(2)试说明:M N ∠=∠.5.某校为了了解初三年级1000名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从该年级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将他们按体重(均为整数,单位:kg )分成五组(A :39.5~46.5;B :46.5~53.5;C :53.5~60.5;D :60.5~67.5;E :67.5~74.5),并依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下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 ,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C 组学生的频率为 ,在扇形统计图中D 组的圆心角是 度;(3)请你估计该校初三年级体重超过60kg 的学生大约有多少名?6.一农民带上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的土豆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多少?(2) 由表达式你能求出降价前每千克的土豆价格是多少?试求降价前y与x之间的关系式(3) 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试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土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C3、C4、A5、D6、C7、B8、A9、C10、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2、()()2a b a b++.3、44、1205、3a<.6、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4<x≤2,在数轴上表示见解析.2、-3 .3、74、(1)略;(2)略.5、(1)50;(2)0.32;72(3)3606、(1) 5元(2) 0.5元/千克; y=12x+5(0≤x≤30);(3)他一共带了45千克土豆.。
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矩形B. 等边三角形C. 菱形D. 圆{答案:D}2. 已知一组数据:2,4,6,8,10,12,14,16,其中众数是()A. 2B. 4C. 6D. 8{答案:D}3. 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A. \(a^2 = 2a\)B. \(a^2 = -2a\)C. \(2a = a^2\)D. \(a^2 = a\){答案:C}4. 某数的平方根是3,那么这个数是()A. 3B. -3C. 9D. -9{答案:C}5. 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A. \(\sqrt{2}\)B. \(2\sqrt{2}\)C. \(\sqrt[3]{2}\)D.\(2\sqrt[3]{2}\){答案:A}二、填空题1. 若 \(a\) 为有理数,且 \(a^2 = 14\),则 \(a\) 的值为______。
{答案:±\(\sqrt{14}\)}2. 已知一组数据:1,3,5,7,9,其中中位数______。
{答案:5}3. 若\(a\) 为实数,且\(a+2>0\),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答案:\(a>-2\)}4. 下列各数中,是等差数列的是______。
{答案:2,4,6,8,10}5. 若 \(a\) 为实数,且 \(a^2 - 3a + 2 = 0\),则 \(a\) 的值为______。
{答案:1 或 2}三、解答题1. 解方程:\(2x - 5 = 3x + 1\)。
{答案:\(x = -6\)}2. 计算:\(\frac{1}{3} + \frac{2}{5} - \frac{1}{6}\)。
{答案:\(\frac{19}{30}\)}3. 某商店进行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求打折后的价格。
{答案:80元}4. 解不等式:\(3x - 7 > 2x + 3\)。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数是无理数的有()A.B.﹣1C.0D.2、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对顶角相等B.两点之间,直线最短C.同位角相等D.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已知点P(﹣2,5),Q(n,5)且PQ=4,则n的值为()A.2B.2或4C.2或﹣6D.﹣64、星城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城市,也是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以下能准确表示长沙地理位置的是()A.在北京的西南方B.东经112.59°,北纬28.12°C.距离北京1478千米处D.东经112.59°5、如图,点E在BA的延长线上,能证明BE∥CD是()A.∠EAD=∠B B.∠BAD=∠ACDC.∠EAD=∠ACD D.∠EAC+∠ACD=180°6、已知方程2x m+1+3y2n﹣1=7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的值分别为()A.﹣1,0B.﹣1,1C.0,1D.1,17、若是方程组的解,则a值为()A.1B.2C.3D.48、已知方程,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正确的是()A.B.C.D.9、明代数学家程大位著《算法统宗》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道数学题:“八万三千短竹竿,将来要把笔头安,管三套五为期定,问君多少能完成?”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有83000根短竹,每根短竹可制成毛笔的笔管3个或笔套5个,怎样安排笔管和笔套的短竹的数量,使制成的1个笔管与1个笔套正好配套?设用于制作笔管的短竹数为x根,用于制作笔套的短竹数为y根,则可列方程组为()A.B.C.D.10、如图,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C,B,点C是AB的中点,则点A表示的数是()A.﹣B.3﹣C.﹣3D.6﹣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在实数0,﹣1,﹣,π中,最小的是.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5,﹣6)到x轴的距离为.13、如图,将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已知∠1=35°,则∠2的度数是.14、满足方程组的x,y互为相反数,则m=.15、如图,将长方形ABCD折叠,折痕为EF,BC的对应边B′C′与CD交于点M,若∠AEB′=30o,则∠DFE的度数为.16、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则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为.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答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11、_______ 12、______13、_______ 14、______15、_______ 16、______三、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解答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17、计算:.18、已知某正数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是3a﹣14和a+2;b是的整数部分;(1)求2a+b的值;(2)求3a﹣2b的平方根.19、解关于x,y的方程组时,甲正确地解出,乙因为把c抄错了,误解为,求a,b,c的值.20、若关于x,y的方程组与方程组的解相同.(1)求两个方程组的相同解;(2)求(3a﹣b)2022的值.21、如图,D,E分别在△ABC的边AB,AC上,F在线段CD上,且∠1+∠2=180°,DE∥BC.(1)求证:∠3=∠B;(2)若DE平分∠ADC,∠2=3∠B,求∠1的度数.22、某校七年级400名学生到郊外参加植树活动,已知用2辆小客车和1辆大客车每次可运送学生85人,用3辆小客车和2辆大客车每次可运送学生150人.(1)每辆小客车和每辆大客车各能坐多少名学生?(2)若计划租小客车m辆,大客车n辆,一次送完,恰好每辆车都坐满且两种车都要租,请你设计出所有的租车方案.23、已知点P(2a﹣2,a+5),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的坐标.(1)点P在y轴上;(2)点Q的坐标为(2,5),且直线PQ∥x轴;(3)点P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2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a),B(b,0),且(a﹣6)2+=0,过A,B两点分别作y轴,x轴的垂线交于C点.(1)求C点的坐标;(2)P,Q为两动点,P,Q同时出发,其中P从C出发,在线段CB,BO 上以2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沿着C→B→O运动,到达O点P停止运动;Q 从B点出发以1个单位长度每秒速度沿着线段BO向O点运动,到O点Q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点P在线段BO上运动时,t取何值,P,Q,C三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为1?(3)如图2,连接AB,点M(m,n)在线段AB上,且m,n满足|m﹣n|=1 0,点N在y轴负半轴上,连接MN交x轴于K点,记M,B,K三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为S1,记N,O,K三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分别记为S2,若S1=S2,求N点的坐标.25、如图1,在长方形OABC中,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A=2,OC=4,点B在第一象限.(1)点B的坐标为;(2)如图2,点P是线段CB延长线上的点,连接AP,OP,则∠POC,∠A PO,∠P AB三个角满足的关系是什么?并说明理由;(3)在(2)的基础上,已知:∠P AB=20°,∠POC=50°,在第一象限内取一点F,连接OF,AF,满足∠P AB=2∠F AP,∠POC=2∠FOP,请直接写出的值.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答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11、-12、6 13、55°14、1 15、、75°16、三、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解答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17、﹣3﹣18、(1)8 (2)a﹣2b的平方根为19、a=2.5,b=1,c=220、(1)(2)121、(1)略(2)72°22、(1)每辆小客车能坐20人,每辆大客车能坐45人(2)方案1:租用小客车11辆,大客车4辆;方案2:租用小客车2辆,大客车8辆23、(1)P(0,6)(2)P(﹣2,5)(3)P的坐标为(12,12)或(﹣12,﹣12)或(﹣4,4)或(4,﹣4)24、(1)C(﹣12,6)(2)t=或(3)N(0,﹣3)25、(1)B(4,2)(2)∠POC=∠APO+∠PAB的值为或2或(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图形中,1∠与2∠互为邻补角的是()A .B .C .D .2.下列各数中22,,0.27π,有理数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3.如图所示,因为AB ⊥l ,BC ⊥l ,B 为垂足,所以AB 和BC 重合,其理由是()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 .过一点能作一条垂线D .垂线段最短4.在平面坐标系中,线段CF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的;点(1,4)A -的对应点为(4,1)C ,则点(,)B a b 的对应点F 的坐标为()A .()3,3a b +-B .()5,3a b +-C .()5,3a b --D .()3,5a b ++5.已知点P 的坐标为()2,32a a ++,且点P 在y 轴上,则点P 坐标为()A .(0,4)P -B .(0,4)P C .(0,2)P -D .(0,6)P -6.已知下列命题: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在同一平面内,若//a b ,//b c ,则//a c ;③同旁内角互补;④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其中,是真命题的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7.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M 在第二象限,且M 到x 轴的距离为1,到y 轴的距离为2,则点M 的坐标为()A .()2,1B .()2,1-C .()2,1-D .()1,2-8)A .3±B .3C .3-D .9.把一副三角板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摆放成如图所示的形状,使两个直角顶点重合,两条斜边平行,则∠1的度数是()A .45°B .60°C .75°D .82.5°10.如图,AB ⊥BC ,AE 平分∠BAD 交BC 于点E ,AE ⊥DE ,∠1+∠2=90°,M 、N 分别是BA 、CD 延长线上的点,∠EAM 和∠EDN 的平分线交于点F ,∠F 的度数为()A .120°B .135°C .150°D .不能确定11.实数,a b||a b +)A .2a -B .2b -C .2a b +D .2a b-12.如图,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二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三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2019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为()A .()2019,0B .()2019,1C .()2019,2D .()2020,0二、填空题13.将命题“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14.如图,在中国象棋的残局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果“相”和“兵”的坐标分别是()()--,那么“帅”的坐标是__________3,1,3,115.若一个数的立方根就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________.16.若a ba b的值为____________<,且,a b17.如图,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沿BD对折,使点C落在点E处,BE与AD相交于点O,若∠DBC=15°,则∠BOD=______________.==,现对72进行如下操18.任何实数a,可用[]a表示不超过a的最大整数,如[4]4,[3]3作:72第一次8]=;第二次[8]2=;第三次[2]1=;这样对72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在进行这样3次操作后变为1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是___19.如图,直线a和b被直线c所截,∠1=110°,当∠2=_____时,直线a b成立三、解答题20.(1-2|x-=-(2)解方程:()3112521.(1)如图这是某市部分简图,为了确定各建筑物的位置:①请你以火车站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②写出体育场、宾馆的坐标;③图书馆的坐标为()-4,-3,请在图中标出图书馆的位置;(2)已知M=是3m +的算术平方根,N=n-2的立方根,试求M-N 的值;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1,1)P ,过点P 分别向,x y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是,A B ;(1)点Q 在直线AP 上且与点P 的距离为2,则点Q 的坐标为__________(2)平移三角形ABP ,若顶点P 平移后的对应点(4,3)P ',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 B P .23.如图,//,AB CD EFG ∆的顶点,F G 分别落在直线,AB CD 上,CE 交AB 于点,H GE 平分FGD ∠,若90,20EFG EFH ︒︒∠=∠=,求EHB ∠的度数.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坐标分别是(0,),(,)A a B b a ,且,a b 满足()23|5|0a b -+-=,现同时将点,A B 分别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 B 的对应点,C D ,连接,,AC BD AB .(1)求点,C D 的坐标及四边形ACDB 的面积ACDB S ;(2)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 ,连接,MC MD ,使13MCD ACDB S S ∆=?若存在这样的点,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25.学着说理由:如图∠B =∠C ,AB ∥EF ,试说明:∠BGF =∠C证明:∵∠B =∠C ()∴AB ∥CD ()又∵AB ∥EF ()∴EF ∥CD ()∴∠BGF =∠C ()26.如图,EF ⊥BC 于点F ,∠1=∠2,DG ∥BA ,若∠2=40°,则∠BDG 是多少度?参考答案1.D2.C3.B4.B5.A6.C7.B8.D9.C10.B11.A【详解】解:0,,a b a b <<>0,a b ∴+<||a b a a b b+=+++()a a b b=--++a a b b=---+2.a =-故选A .12.C【详解】解:从图象可以发现,点P 的运动每4次位置循环一次.每循环一次向右移动四个单位.∴2019=4×504+3,当第504循环结束时,点P 位置在(2016,0),在此基础之上运动三次到(2019,2),故选:C .13.如果两条直线是平行线,那么同位角相等.【解析】一个命题都能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是题设,那么后面是结论.【详解】“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条件是:“两直线平行”,结论为:“同位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如果两条直线是平行线,那么同位角相等”,故答案为如果两条直线是平行线,那么同位角相等.14.()1,3--【解析】首先根据“相”和“兵”的坐标确定原点位置,然后建立坐标系,进而可得“帅”的坐标.【详解】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帅”的坐标为(-1,-3),故答案为:(-1,-3).15.±1,0【详解】∵13=1,(-1)3=-1,03=0,∴1的立方根是1,-1的立方根是-1,0的立方根是0,∴一个数的立方根就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1,0.故答案为±1,0.16.-1【详解】解:364049,<<67,∴6,7,a b ∴==1,a b ∴-=-故答案为: 1.-17.150︒【详解】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 ∥BC ,∴∠ODB=∠DBC=15°.又由折叠的性质知,∠EBD=∠CBD=15°,即∠OBD=15°,∴在△OBD 中,∠BOD=180°−∠OBD−∠ODB=150°,18.255【详解】解:9,3,1,⎡===⎣13,3,1,⎡===⎣15,3,1,===16,4,2,1,⎡⎡====⎣⎣需要进行4次操作后变为1,即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是255,故答案为255.19.70°【分析】根据平行的判定,要使直线a b 成立,则∠2=∠3,再根据∠1=110°,即可把∠2的度数求解出来.【详解】解:要使直线a b 成立,则∠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10°,∴∠3=180°-∠1=180°-110°=70°,∴∠2=∠3=70°,故答案为:70°.20.(1)10(2)4x =-【详解】(1)原式=9(3)22+-++-10=(2)解:15x -=-4x =-21.(1)①见解析;②体育馆()4,3-;宾馆()2,2;③见解析;(2)2【详解】(1)①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②体育馆()4,3-;宾馆()2,2,③图书馆的位置见上图.(2)422433m m n -=⎧⎨-+=⎩ 63m n =⎧∴⎨=⎩3,1M N ∴==2M N ∴-=22.(1)12(1,1),(1,3)Q Q -;(2)见解析【详解】解:(1)∵点Q 在直线AP 上且与点P 的距离为2,AP ⊥x 轴,P (1,1),∴点Q 的坐标为(1,-1)或(1,3),故答案为:(1,-1)或(1,3);(2)如图所示,'(1,1),(4,3).P P ∴平移方式为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按相同方式把,A B 作同样的平移得到''.A B ,顺次连接''',,A B P 得到三角形A′B′P′即为所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平移变换作图,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23.55︒【详解】解:90,20EFG EFH ︒︒∠=∠= 70BFG ︒∴∠=//AB CD ,70FGC BFG ︒∴∠=∠=,110FGD ︒∴∠=因为GE 平分FGD ∠,55FGH ︒∴∠=,180705555FHG ︒︒︒∴∠=--=︒55EHB FHG ︒∴∠=∠=24.(1)(1,0),(4,0),C D -15.ACDB S =(2)在y 轴上存在点(0,2)M ,或(0,2)M -使13MCD ABDC S S ∆=【详解】解:(1)依题意得:3050a b -=⎧⎨-=⎩解得:35a b =⎧⎨=⎩(0,3),(5,3)A B ∴,将点,A B 分别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1,0),(4,0),C D ∴-5315.ACDB S CD OA =∙=⨯=(2)假设在y 轴上存在点(0,)M y ,使13MCD ABDCS S ∆=11553MCD S ∆∴==,1552y ∴⨯⨯=,2y ∴=±,(0,2)M ∴或(0,2)-所以在y 轴上存在点(0,)M y ,使13MCD ABDC S S ∆=.25.【详解】证明:∵∠B =∠C (已知),∴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又∵AB ∥EF (已知),∴EF ∥C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BGF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6.130°【详解】解:∵∠1=∠2,∴EF∥AD,∵EF⊥BC,∴AD⊥BC,即∠ADB=90°,又∵DG∥BA,∠2=40°,∴∠ADG=∠2=40°,∴∠BDG=∠ADG+∠ADB=1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实数9的算术平方根为( )A.B C.3 D.±32.在下列所给出坐标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是A.(2,3)B.(﹣2,3)C.(﹣2,﹣3)D.(2,﹣3)3.点P(x,y),且xy<0,则点P在()A.第一象限或第二象限B.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C.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D.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4.已知a1-,则a+b=()A.﹣8 B.﹣6 C.6 D.85的值在()A.2到3之间B.3到4之间C.4到5之间D.5到6之间6.点P位于x轴下方,距离x轴5个单位,位于y轴右方,距离y轴3个单位,那么P点的坐标是()A.(5,-3)B.(3,-5)C.(-5,3)D.(-3,5)7.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D.和为180°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8.在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2 B.=3 C8 D 29.下列图形中,由AB∥CD,能得到∠1=∠2的是A.B.C.D.10.给出下列程序,且当输入1时,输出值为3;输入0时,输出值为2.则当输入x值为﹣1时,输出值为()A.1 B.﹣1 C.0 D.2二、填空题_____.100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1112.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13.P(m-4,1-m)在x轴上,则m=_________.14.平面内三条直线a、b、c,若a⊥b,b⊥c,则a _______ c(填位置关系).15.如图,折叠宽度相等的长方形纸条,若∠1=50°,则∠2=______度。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不断地移动,每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1(0,1),A2(1,1),A3(1,0),A4(2,0),…那么点A4n+1(n为自然数)的坐标为(用n表示)三、解答题1718.已知2x-=,求x值.21801920.已知一个数m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3a+2和a+14,求这个数m.21.如图所示,已知直线EF和AB,CD分别相交于K,H,且EG⊥AB,∠CHF=600,∠E=•30°,试说明AB∥CD.22.实数a、b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a ab b a+---.23.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其中,C点坐标为(1,2),(1)写出点A、B的坐标:A(_____,_____)、B(_____,_____);(2)将△ABC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A′B′C′,写出A′、B′、C′三点坐标;(3)求△ABC的面积.24.如图,E点为DF上的点,B为AC上的点,∠1=∠2,∠C=∠D,那么DF∥AC,请完成它成立的理由∵∠1=∠2,∠2=∠3 ,∠1=∠4()∴∠3=∠4()∴________∥_______ ()∴∠C=∠ABD()∵∠C=∠D()∴∠D=∠ABD()∴DF∥AC()25.如图,直线AB∥CD,点P在两平行直线之间,点E在AB上,点F在CD上,连接PE、PF.(1)∠PEB、∠PFD、∠EPF满足什么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如果点P在两平行线外时,试探究∠PEB、∠PFD、∠EPF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C【解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即可求出答案.一个非负数的正的平方根,即为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人 教 版 数 学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14 的平方根是 A. 12 B. 12± C. 12- D. 116± 2. 如图,A ,B ,C ,D 中的哪幅图案可以通过图案①平移得到( )A. B. C. D.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5)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9=±3B. 38-=﹣2C. 2(3)-=﹣3D. 235+=5. 在311.414283π-,,,,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6. 若230x y -++=,则的值为( ) A. -8 B. -6 C. 5 D. 67. 如图,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 的是( )A. ∠1=∠2B. ∠3=∠4 C ∠B =∠DCE D. ∠D +∠DAB =180°8. 20位同学在植树节这天共种了52棵树苗,其中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设男生有x 人,女生有y 人,根据题意,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 523220x y x y +=⎧⎨+=⎩B. 522320x y x y +=⎧⎨+=⎩ C 202352x y x y +=⎧⎨+=⎩ D. 203252x y x y +=⎧⎨+=⎩ 9. 如图,现将一块三角板含有60°角的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2∠2,那么∠1的度数为( ).A. 50°;B. 60°;C. 70°;D. 80°.1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纵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为(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第2019个点的坐标为( )A. (45,10)B. (45,6)C. (45,22)D. (45,0)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81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33128+ = ________. 12. 已知a ,b 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a <57<b ,则a +b =___________.13. 点P(m−1,m+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 轴上,则P 点坐标为_______.14. 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A 平分∠EOC ,∠EOD=120°,则∠BOD=__________°.15. 已知方程2x+y =3,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 =______.16. 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 b 、,都有2*2a b a b =+,如23*423422=⨯+=,那么3*2=__.三、解答下列各题:(共72分)17. 计算(1)31984-+-- (2)21(1)4x -= (3)()()222121-+--+ (4)()334375x -=- 18. 解方程:(1)3? 42x y x y -=⎧⎨+=⎩(2)10216x y x y +=⎧⎨+=⎩ 19. 如图,AD ∥BE ,∠1=∠2,求证:∠A =∠E .请完成解答过程:解:∵AD ∥BE (已知)∠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1=∠2(已知)∴AC ∥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 =∠E (_________)20. 若5a+1和a ﹣19是数m 的平方根.求a 和m 的值.21. 已知:△ABC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0,3),B (3,4),C (2,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一个单位长度)(1)画出△ABC 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A 1B 1C 1;(2)求△A 1B 1C 1的面积.22. “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成书的《孙子算经》中,就有关于“鸡兔同笼”的记载:“今有雏兔同笼,上有二十五头,下有七十六足,问雏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关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25个头;从下面数,有76条腿,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23. 如图,∠1=80°,∠2=100°∠C=∠D.(1)判断AC与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C比∠A大20°,求∠F的度数.24. 如图,已知∠ABC.点D为∠ABC的内部一点,请你再画一个∠DEF,使DE∥AB,EF∥BC,且DE交BC 边与点P(1)操作:画出满足题意的图形.(2)探究:根据所画图形猜想∠ABC与∠DE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5.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为长方形,其中点A、C坐标分别为(﹣8,4)、(2,﹣8),且AD∥x轴,交y轴于M点,AB交x轴于N.(1)求B、D两点坐标和长方形ABCD的面积;(2)一动点P从A出发(不与A点重合),以12个单位/秒的速度沿AB向B点运动,在P点运动过程中,连接MP、OP,请直接写出∠AMP、∠MPO、∠PON之间的数量关系;(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三角形AMP的面积等于长方形面积的13?若存在,求t的值并求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14 的平方根是 A. 12 B. 12± C. 12- D. 116±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 [详解]∵211()24±=, ∴14的平方根是12±. 故选B.[点睛]考查了平方根的概念,解题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的定义.2. 如图,A ,B ,C ,D 中的哪幅图案可以通过图案①平移得到( )A.B. C. D.[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平移的性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详解]通过图案①平移得到必须与图案①完全相同,角度也必须相同,观察图形可知D 可以通过图案①平移得到.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5)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解析][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P (a ,b )坐标特征:①第一象限:a >0,b >0;②第二象限:a <0,b >0;③第三象限:a <0,b <0;④第四象限:a >0,b <0进行判断即可.[详解]∵第二象限内点横坐标<0,纵坐标>0,∴点(-2,5)所在的象限是第二象限.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内坐标点的特征,关键是熟记各象限内坐标点的特征.4.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3 2 3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A )原式=3,故A 错误;(B )原式=﹣2,故B 正确;(C )3,故C 错误;(D ,故D 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性质是解题关键.5. 在11.4143π,,,无理数的个数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分析] 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详解]解:13,1.414,,和π这两个数是无理数.[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6. 若230x y -++=,则的值为( ) A. -8B. -6C. 5D. 6[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x 、y 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得:2030x y -=⎧⎨+=⎩,解得:23x y =⎧⎨=-⎩,则xy =﹣6.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7. 如图,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 的是( )A. ∠1=∠2B. ∠3=∠4C. ∠B =∠DCED. ∠D +∠DAB =180°[答案]B[解析][分析] 结合图形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对选项逐一判断即可求解.[详解]解:A. ∠1=∠2,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B ∥CD ,不合题意;B. ∠3=∠4,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D ∥BC ,符合题意;C. ∠B =∠DCE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B ∥CD ,不合题意;D. ∠D +∠DAB =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得到AB ∥CD ,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8. 20位同学在植树节这天共种了52棵树苗,其中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设男生有x 人,女生有y 人,根据题意,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523220x yx y+=⎧⎨+=⎩B.522320x yx y+=⎧⎨+=⎩C.202352x yx y+=⎧⎨+=⎩D.203252x yx y+=⎧⎨+=⎩[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要列方程(组),首先要根据题意找出存在的等量关系.本题等量关系为:①男女生共20人;②男女生共植树节这天共种了52棵树苗,其中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据此列出方程组:20 3252 x yx y+=⎧⎨+=⎩.故选D.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9. 如图,现将一块三角板含有60°角的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2∠2,那么∠1的度数为( ).A. 50°;B. 60°;C. 70°;D. 80°.[答案]D[解析]分析:如下图,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2,结合∠1=2∠2,∠4=60°,∠1+∠4+∠3=180°即可求得∠1的度数. 详解:∵直尺相对的两边是平行的,∴∠3=∠2,∵∠1=2∠2,∴∠1=2∠3,∵∠1+∠4+∠3=180°,∠4=60°,∴3160180 2∠+=,∴∠1=80°.故选D.点睛:本题是一道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角定义的题目,对于“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和“平角的度数为180°”的正确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纵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为(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第2019个点的坐标为( )A. (45,10)B. (45,6)C. (45,22)D. (45,0)[答案]B[解析][分析]将其左侧相连,看作正方形边上的点.分析边上点的个数得出规律“边长为n的正方形边上有2n+1个点”,将边长为n的正方形边上点与内部点相加得出共有(n+1)2个点,由此规律结合图形的特点可以找出第2019个点的坐标.[详解]解:将其左侧相连,看作正方形边上的点,如图所示.边长为0的正方形,有1个点;边长为1的正方形,有3个点;边长为2的正方形,有5个点;…,∴边长为n的正方形有2n+1个点,∴边长为n的正方形边上与内部共有1+3+5+…+2n+1=(n+1)2个点.∵2019=45×45-6,结合图形即可得知第2019个点的坐标为(45,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的点的坐标,解题的规律是找出“边长为n的正方形边上点与内部点相加得出共有(n+1)2个点”.本题属于中档题,有点难度,解决该题型题目时,补充完整图形,将其当成正方形边上的点来看待,本题的难点在于寻找第2019个点所在的正方形的边是平行于x轴的还是平行y轴的.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 ________.[答案](1). 3 (2). 3 2[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分别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9=,3;32==;故答案为:3;32.[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定义进行计算.12. 已知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a<b,则a+b=___________.[答案]15[解析][分析]估算出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即可求出a与b的值,然后代入a+b计算即可. [详解]∵72<57<82,∴<8,∴a=7,b=8,∴a+b=7+8=15.故答案为1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注意首先估算被开方数在哪两个相邻的平方数之间,再估算该无理数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13. 点P(m−1,m+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轴上,则P点坐标为_______.[答案](0,4)[解析]分析:根据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可得m的值,根据m的值,可得点的坐标.详解:由P(m−1,m+3)在直角坐标系的y轴上,得m−1=0,解得m=1.m+3=4,P点坐标为()0,4.故答案为()0,4.点睛: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轴的点的坐标特征,横坐标为零.14.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D=120°,则∠BOD=__________°.[答案]30°[解析][分析]先利用补角的定义求出∠EOC=6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计算.[详解]解:∵∠EOD=120°,∴∠EOC=60°(邻补角定义).∵OA平分∠EOC,∴∠AOC=12∠EOC=30°(角平分线定义),∴∠BOD=30°(对顶角相等).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由角平分线定义,结合补角的性质,易求该角的度数.15. 已知方程2x+y =3,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 =______.[答案]32x -[解析][分析]把方程2x y 1-=写成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需要进行移项即得.[详解]解:移项得:y 32x =-,故答案为y 32x =-.[点睛]考查的是方程的基本运算技能: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表示谁就该把谁放到等号的左边,其它的项移到另一边.16. 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 b 、,都有2*2a b a b =+,如23*423422=⨯+=,那么3*2=__. [答案]8 [解析] 由题意得:3※2=2×(3)²+2=6+2=8,故答案为8. 三、解答下列各题:(共72分)17. 计算(1)31984-+-- (2)21(1)4x -= (3)()()222121-+--+ (4)()334375x -=- [答案](1)12 ;(2)x 1=32,x 2=12;(3)0;(4)x=-1. [解析][分析] (1)根据绝对值、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利用直接开平方法,即可得到x 的值;(3)由绝对值、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4)先化简,然后开立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 =13(2)2+--=12; (2)21(1)4x -= ∴112x -=±, ∴132x =,212x =; (3)11-=211+-=0;(4)()334375x -=-,∴()34125x -=-,∴45x -=-,∴1x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绝对值、以及算术平方根的运算法则,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运算法则进行解题. 18. 解方程:(1)3? 42x y x y -=⎧⎨+=⎩(2)10216x y x y +=⎧⎨+=⎩ [答案](1)12x y =⎧⎨=-⎩ ;(2)64x y =⎧⎨=⎩. [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即可得到答案;(2)直接利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342x y x y -=⎧⎨+=⎩①②,由①+②,得:55=x ,∴1x =,把1x =代入①,得:2y =-;∴方程组的解为:12x y =⎧⎨=-⎩; (2)10216x y x y +=⎧⎨+=⎩, 由②①,得:6x =,把6x =代入①,得:4y =,∴方程组的解为:64x y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9. 如图,AD ∥BE ,∠1=∠2,求证:∠A =∠E .请完成解答过程:解:∵AD ∥BE (已知)∠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1=∠2(已知)∴AC ∥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 =∠E (_________)[答案]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 ;等量代换.[解析][分析]由于AD ∥BE 可以得到∠A=∠3,又∠1=∠2可以得到DE ∥AC,由此可以证明∠E=∠3,等量代换即可证明题目结论.[详解]解:∵AD ∥BE(已知)∠A=∠3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1=∠2(已知)∴AC∥DE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E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E(等量代换)[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进行推理是解题关键.20. 若5a+1和a﹣19是数m的平方根.求a和m的值.[答案]a=3,m=256.[解析][分析]根据数m的平方根分别是5a+1和a﹣19一定互为相反数,据此即可列方程求得a的值,然后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得m的值.[详解]解:根据题意得:(5a+1)+(a﹣19)=0,解得:a=3,则m=(5a+1)2=162=256.[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的概念,掌握概念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21. 已知:△ABC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3),B(3,4),C(2,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一个单位长度)(1)画出△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2)求△A1B1C1的面积.[答案](1)见解析;(2)2.5.[解析][分析](1)将ABC的每个定点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将其相连即可得到的△A1B1C1,如图所示. (2)用△A1B1C1所在的长方形面积减去其余部分的三个小三角形面积即可得到S△A1B1C1. [详解]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A1B1C1的面积为:2×3﹣12×1×3﹣12×1×2﹣12×1×2=2.5.[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变换-平移以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三角形的面积.22. “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成书的《孙子算经》中,就有关于“鸡兔同笼”的记载:“今有雏兔同笼,上有二十五头,下有七十六足,问雏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关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25个头;从下面数,有76条腿,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答案]笼中有12只鸡,13只兔[解析][分析]根据“上有二十五头,下有七十六足”,得出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得.[详解]设笼中有只鸡,只兔.由题意得:25 2476 x yx y+=⎧⎨+=⎩解得:1213 xy=⎧⎨=⎩答:笼中有12只鸡,13只兔.[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鸡兔同笼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并根据生活常识列出方程组是解题关键.23. 如图,∠1=80°,∠2=100°∠C=∠D.(1)判断AC与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C比∠A大20°,求∠F的度数.[答案](1)AC∥DF,理由见解析;(2)40°.[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D=∠C,求出∠D=∠ABD,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C∥DF;(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解答即可;[详解]解:(1)AC∥DF,理由如下:∵∠1=80°,∠2=100°,∴∠1+∠2=180°,∴BD∥CE,∴∠ABD=∠C,∵∠C=∠D,∴∠ABD=∠D,∴AC∥DF;(2)∵AC∥DF,∴∠A=∠F,∠ABD=∠D,∵∠C=∠D,∠1=80°,∴∠A+∠ABD=180°﹣80°=100°,即∠A+∠C=100°,∵∠C比∠A大20°,∴∠A=40°,∴∠F=4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综合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24. 如图,已知∠ABC.点D为∠ABC的内部一点,请你再画一个∠DEF,使DE∥AB,EF∥BC,且DE交BC 边与点P(1)操作:画出满足题意的图形.(2)探究:根据所画图形猜想∠ABC与∠DE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详解]∠ABC与∠DEF的数量关系是相等或互补,理由如下:①如图,∵DE∥AB,∴∠ABC=∠DPC,又∵EF∥BC,∴∠DEF=∠DPC,∴∠ABC=∠DEF;②如图,因为DE∥AB,∴∠ABC+∠DPB=180°,又∵EF∥BC,∴∠DEF=∠DPB.∴∠ABC+∠DEF=18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分两种情况讨论,否则会造成漏解.25.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为长方形,其中点A、C坐标分别为(﹣8,4)、(2,﹣8),且AD∥x轴,交y轴于M点,AB交x轴于N.(1)求B、D两点坐标和长方形ABCD的面积;(2)一动点P从A出发(不与A点重合),以12个单位/秒的速度沿AB向B点运动,在P点运动过程中,连接MP、OP,请直接写出∠AMP、∠MPO、∠PON之间的数量关系;(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三角形AMP的面积等于长方形面积的13?若存在,求t的值并求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B(﹣8,﹣8),D(2,4),120;(2)∠MPO=∠AMP+∠PON;∠MPO=∠AMP-∠PON;(3)存在,P点坐标为(﹣8,﹣6).[解析][分析](1)利用点A、C的坐标和长方形的性质易得B(﹣8,﹣8),D(2,4),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计算长方形ABCD的面积;(2)分点P在线段AN上和点P在线段NB上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得;(3)由于AM=8,AP=12t,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S△AMP =t,再利用三角形AMP的面积等于长方形面积的13,即可计算出t=20,从而可得AP=10,再根据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即可写出点P的坐标. [详解](1)∵点A、C坐标分别为(﹣8,4)、(2,﹣8),∴B(﹣8,﹣8),D(2,4),长方形ABCD的面积=(2+8)×(4+8)=120;(2)当点P在线段AN上时,作PQ∥AM,如图,∵AM∥ON,∴AM∥PQ∥ON,∴∠QPM=∠AMP,∠QPO=∠PON,∴∠QPM+∠QPO=∠AMP+∠PON,即∠MPO=∠AMP+∠PON;当点P 在线段NB 上时,作PQ ∥AM ,如图,∵AM ∥ON ,∴AM ∥PQ ∥ON ,∴∠QPM=∠AMP ,∠QPO=∠PON , ∴∠QPM-∠QPO=∠AMP-∠PON ,即∠MPO=∠AMP-∠PON ;(3)存在,∵AM=8,AP=12t ,∴S △AMP =12×8×12t=2t , ∵三角形AMP 的面积等于长方形面积的13, ∴2t=120×13=40,∴t=20,AP=12×20=10, ∵AN=4,∴PN=6∴P 点坐标为(﹣8,﹣6).[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结合图形、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进行解答是关键.。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附带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上.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2·a4=a8B.a4+a4=a8C.(ab)3= a³b3D.(a2)4=a62.泉城广场鲜花盛放,数郁金香最为耀眼,某品种郁金香花粉直径约为0,000000032米,数据0.00000003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32x10-7B.3.2x10-8C.3.2x10-7D.32x10-93.研究表明,雾霾的程度随城市中心区立体绿化面积的增大而减小,在这个问题中,自变量是()A.雾霾的程度B.城市中心C.雾霾D.城市中心区立体绿化面积4.在下列四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2,5B.3,7,10C.3,5,9D.4,5,75.如图AB ∥CD,若∠1=40°,则∠2=()A.100°B.120°C.140°D.150°(第5题图)(第6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6.如图,从人行横道线上的点P处过马路,沿线路PB行走距离最短,其依据的几何学原理是()A.垂线段最短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7.下列各式中,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a-b)(a-b)B.(3a+2b)(3a-2b)C.(a+b)(2a-b)D.(2a+b)(-2a-b )8.已知x2+mx+2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为( )A.±5B.10C.﹣10D.±109.如图:OB=OD,添加下列条件后不能保证△AOB≌△COD的是()A.OA=OCB.AB=CDC.∠A=∠CD.∠B=∠D10.甲、乙两人在笔直的湖边公路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步行24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4分钟,在整个步行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甲步行的速度为60米/分:②乙走完全程用了36分钟:③乙用16分钟追上甲:④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还有300米.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若一个角是38°,则这个角的余角为.12.4m2n÷(-2m)= .13.在△ABC中,∠A:∠B:∠C=5:6:7,则△ABC是(填入"锐鱼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14.农村"雨污分流"工程是"美丽乡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县某村要铺设一条全长为1000米的"雨污分流"管道,现在工程队铺设管道施工x天与铺设管道y米之间的关系用表格表示如下,则施工8天后,未铺设的管道长度为米.15.如图,AD是△ABC的中线,已知△ABD的周长为16cm,AB比AC长3cm,则△ACD的周长为。
七年级数学测试题
一、 选择题.(每空3分,共30分)
1. 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若∠1+∠2=100°,
则∠BOC 等于 ( )
A.130°
B.140°
C.150°
D.160°
2.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 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等于( )
A .30° B.25° C.20° D.15°
3.如图,若在中国象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使“帅”位于点(-1,-2),“马”位于点(2,-2),则
“兵”
位于点( )
A .(-1,1)
B .(-2,-1)
C .(-3,1)
D .(1,-2)
4.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
A .冷水加热过程中小气泡上升成为大气泡
B 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
C .投篮时的篮球运动
D .随风飘动的树叶在空中的运动
5.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
A .39 B. 3.14 C. 4 D. 722
6.若a2=9, 3b=-2,则a+b=( )
A. -5
B. -11
C. -5 或 -11
D. ±5或±11
7、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
9
=
xy
B、
19
2
3=
+y
x
C、
z
y
x=
-2
D、
y
x
x
y
=
+
2
8.下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B C D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横坐标是-3,且点P到x轴的距离为5,则
P的坐标是()
A、(5,-3)或(-5,-3)
B、(-3,5)或(-3,-5)
C、(-3,5)
D、(-3,-3)
10.有下列四个命题: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同位角相等;③互补的角是邻
补角;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其中是真命题的个数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二、填空.(每小题3分,共30分)
E F M N P 11. 81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 -125的立方根是 .3-绝对值是 ,
12.如果 3=1.732,30=5.477,那么0.0003的平方根是 。
13.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 。
14如图所示,想在河的两岸搭建一座桥,
搭建方式最短的是 ,
理由是
15.小刚在小明的北偏东60°方向的500m 处,则小明在小刚的 。
(请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小明相对于小刚的位置)
16.绝对值小于8的所有整数是 .
17.已知方程 是二元一次方程,则=+n m 。
18.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0,2),若将线段AB 平移至A 1B 1,点A 1B 1的坐
标分别为(2,a )、(b ,3),则a+b=____________.
19.已知x=1, y=-8是方程3mx-y=-1的解,则m 的值是 。
20.在数轴上,-2对应的点为A,点B与点A的距离为7,则点B表示的数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0分)
21. 解方程组(6分)
22.(6分)
如右图,先填空后证明.
已知: ∠1+∠2=180°求证:a∥b
证明:∵∠1=∠3(),
∠1+∠2=180°
()
∴∠3+∠2=180°()
∴ a∥b()
请你再写出一种证明方法.
23.(6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
(1)请画出△ABC沿x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
长度后的△A ′B ′C ′(其中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应点,不写画法)
(2)直接写出A ′、B ′、C ′三点的坐标:
A ′(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
24.(6分)
如图,∠ADE =∠B ,∠1=∠2,FG ⊥AB ,问:CD 与AB 垂直吗?试说明理由。
25. (8分)
(1)计算:
23=_____,27.0=_____,20=____,26)(-=_____,2)4
3(-=______, (2)利用你总结的规律,计算2
)14.3(π- 26、(8分)
解关于x,y 的方程组⎩⎨⎧-=-=+239cy x by ax 时,
甲正确地解出⎩⎨⎧==42y x ,乙因为把c 抄错了,误解为⎩⎨⎧-==14y x ,求a ,b ,c 的值.
27、(10分)
某蔬菜公司收购到某种蔬菜140吨,准备加工后上市销售,该公司的加工能力是:每
天可以精加工6吨或者粗加工16吨,现计划用15天完成加工任务,该公司应安排几天粗加工,几天精加工,才能按期完成任务?如果每吨蔬菜粗加工后的利润为1000元,精加工后的利润为2000元,那么照此安排,该公司出售这些加工后的蔬菜共可获利多少元?
28.(10分)
已知直线l
1∥l
2
,且l
3
和l
1
、l
2
分别交于A、B两点,点P在AB上.
(1)、如图,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问∠1、∠2、∠3之间的关系?并说出理由。
(6分)
(2)、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试探究∠1、∠2、∠3之间关系(点P 和A、B不重合) (直接写出结论)。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