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网络教育春季《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
- 格式:docx
- 大小:12.06 KB
- 文档页数:3
9月北师大网络教育《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表征系统(布鲁纳)认知表征系统旳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旳阶段:(1)动作性表征:指3岁如下旳幼儿靠动作来理解周边旳世界,动物是她们形成对事物旳认知表征以及再现认知表征旳中介和手段;(2)映象性表征:小朋友开始形成图像或表像,去体现她们旳世界中所发生旳事物,映象性表征方式是认知从具体到抽象旳开始。
(3)符号性表征:这时小朋友可以通过符号再现她们旳世界,其中最重要旳是语言。
人旳认知发展顺利经历了上述三个阶段,但它们并不是互相取代旳关系,每个成人都在同步使用这三种表征方式。
近来发展区有关教学和发展旳关系,维果斯基觉得,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小朋友旳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小朋友既有旳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引旳状况下借助成人旳协助可以达到旳解决问题旳水平,或者说借助于她人旳启发协助可以达到旳较高水平。
这两者之间旳差距,即小朋友旳既有水平与通过她人协助可以达到旳较高水平之间旳差距,就是“近来发展区”。
头脑风暴法(脑鼓励法)p312脑鼓励法,又称头脑风景法,是发明性思维旳一种重要措施。
其基本做法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提出尽量多旳解决措施,不必考虑方案旳对旳与否,教师也不对所提出旳想法做评论,始终到所有也许想到旳方案都被提出来为止。
然后,学生和教师开始对这些想法进行讨论、评价,修改、合并某些想法,形成一种发明性旳解决方案。
支架性学习P175 p213支架性学习:借助教师所提供旳支持(“脚手架”),逐渐把管理、控制学习旳任务从教师转移到学生一方,最后撤去支架。
随着教学旳进行,教师可以逐渐地减少外部支持,更多地让学生进行独立摸索。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旳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旳教学旳一种教学方略。
在情境教学中,教学旳环境、教学旳目旳、学习材料、教学旳过程以及学习测评都要与真实情境旳问题解决保持一致。
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指有筹划有环节旳对教学实践中产生旳问题由教师或研究人员共同合伙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旳旳一种科学研究措施。
教育心理学23秋在线作业2-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题目】,现代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将()看作是个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选项.A]陈述性知识
[选项.B]知识
[选项.C]程序性知识
[选项.D]策略性知识
[正确选择]:B
【题目】,联结主义的学习观是由()提出来的。
[选项.A]桑代克
[选项.B]华生
[选项.C]斯金纳
[选项.D]巴浦洛夫
[正确选择]:A
【题目】,()是指由学科专家和测验编制专家按照一定标准和程序编制的测验。
[选项.A]智力测验
[选项.B]能力测验
[选项.C]标准化成就测验
[选项.D]教师自编测验
[正确选择]:C
【题目】,提出“试误说”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选项.A]斯金纳
[选项.B]桑代克
[选项.C]巴甫洛夫
[选项.D]布鲁纳
[正确选择]:B
【题目】,心理学实验证明,()的过度学习是最适宜的。
[选项.A]120%
[选项.B]150%
[选项.C]180%
[选项.D]200%
[正确选择]:B。
教育心理学_在线作业二
总共30题共100分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40分)
2.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作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下列哪一条学习规律? () (4分)
4. 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
该学说的创立者是()。
(4
分)
6. 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4分)
7.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
(4分)
二. 多选题(共10题,共40分)
2.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被公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领导人物之一,他以()为理论基础,创建
3. 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
利用学习结果反馈应把握如下原则:()。
(4分)
9. 间隔强化程式根据时间和比率,固定和可变两个维度组合出以下哪几种强化程式?() (4分)
10. 1989年,布朗、柯林斯和达吉德首次提出并界定了“情境性学习”的概念。
下面与“情境性学习”有关的概念是()。
(4分)
6. 所谓编码系统,就是“一组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别”。
这种内在编码系统也就是学科结构。
(2分)
7. 格式塔学派以某些相当抽象的、与知觉和思维的性质及心理经验的结构有关的观念解释了熟悉的观察资料。
(2分)。
教育心理学23秋在线作业2-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题目】,()是指在若干已有的从属观念的基础上归纳出一个总观念。
[选项.A]类属学习
[选项.B]总括学习
[选项.C]并列结合学习
[选项.D]发现学习
[正确选择]:B
【题目】,()一个人或一组人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方法。
[选项.A]观察法
[选项.B]实验法
[选项.C]调查法
[选项.D]个案研究法
[正确选择]:D
【题目】,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选项.A]正强化
[选项.B]负强化
[选项.C]惩罚
[选项.D]消退
[正确选择]:B
【题目】,()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通过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现象的规律和特征的一种研究方法。
[选项.A]观察法
[选项.B]实验法
[选项.C]调查法
[选项.D]个案研究法
[正确选择]:A
【题目】,()主要是指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选项.A]发展性教育
[选项.B]补救性教育
[选项.C]思想品德教育
[选项.D]理想教育。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1. ( )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
A. 知识B. 程序性知识C. 陈述性知识D. 策略性知识满分:2 分2.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把强化分为A. 正强化和负强化B. 直接强化和间接强化C. 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D. 精神强化和物质强化满分:2 分3. ( )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较持久的变化过程。
A. 认知B. 学习C. 习惯D. 教学满分:2 分4. 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
A. 知、情、意B. 认知、情感、动作C. 知、情、个性D. 知、情、人格满分:2 分5.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 .A. 长时记忆B. 内隐记忆C. 操作记忆D. 形式记忆满分:2 分6.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A. 程序性知识B. 实用的知识C. 直观的知识D. 可应用的知识满分:2 分7. ()是指在教学之前为了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评价。
准备性评价通常运用所谓的“ 摸底测验”的方式来进行。
A. 准备性评价B. 形成性评价C. 总结性评价D. 教学评价满分:2 分8. 动作技能的形成需要经历相互联系的四个主要阶段:认知阶段、分解阶段、联系定位阶段和A. 自动化阶段B. 熟练阶段C. 巩固阶段D. 稳定阶段满分:2 分9. ()的思想来源于普莱西发明的教学机器,但程序教学的真正首创者应归功于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
A. 掌握学习;B. 程序教学;C. 合作学习;D. 发现学习满分:2 分10. ()是指一类事物的最佳代表,也就是某个概念的典型例证。
A. 定义性特征B. 原型C. 概念D. 图式满分:2 分11. 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A. 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B. 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C. 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D. 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满分:2 分12. 加涅将教学目标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A. 动作技能B. 分析技能C. 态度D. 综合技能满分:2 分13.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A. 地升华B. 发挥C. 表现D. 持久的变化14. ()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
离线作业考核《教育心理学》2020年春季奥鹏东北师大考核试题标准答案试读1页答案在最后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什么是遗忘?遗忘的原因是什么?遗忘是指记忆信息的消失或不能提取。
一种观点认为,遗忘是由于干扰造成的。
干扰是指在学习之前或之后学习的别的东西分散了对当前学习的注意力从而造成了信息丧失。
实验研究表明,干扰有两种,一种叫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干扰。
另一种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干扰,叫倒摄抑制。
在学习和回忆系列材料时,中间部分遗忘最多,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的产生原因是由于系列材料的中间部分同时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因而遗忘最多。
另一种观点认为遗忘和提取失败有关。
许多研究者认为,当遗忘发生时,学习者并非真的“失去”了信息,而是学习者不能提取信息。
在试图提取信息时,人们常常意识到他们在长时记忆中贮存了一些东西,但是他们无法准确地说出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
研究者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舌尖现象”。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贮存时没有做适当的加工或者找不到适当的回忆线索。
2、如何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1.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示范。
首先,教师自已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其次,为学生提供多个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同伴榜样。
3.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4.给学生以积极的归因反馈,并指导学生学会适当的自我归因。
5.给学生以适当奖励。
当学生取得进步时,对学生进行奖励,奖励便成为学生进步的标志,学生从中获得自己进步的信息,会增强自我效能。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东北师大-教育心理学20春离线作业1参考答案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和理论性均很强的独立学科。
()A、错误B、正确2.教学评价作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A、错误B、正确3.()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它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
A、认知好奇心B、成就动机C、自我效能感D、成就归因4.()是指一类事物的最佳代表,也就是某个概念的典型例证。
A、定义性特征B、原型C、概念D、图式5.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稳定的6.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成绩较好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大多数属于()。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沉思型D、冲动型7.()一个人或一组人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方法。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8.()就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从选题到具体研究过程,都应该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并从教育实际的需要出发,最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D、整体性原则9.奥苏贝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10.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是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
()A、错误B、正确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D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D8.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A。
教育心理学_在线作业三总共30题共100分一. 单选题(共10题,共40分)1. 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的能力是()。
(4分)A.同感B.以病人为中心C.移情D.自我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3. 思考和讨论时,首先尽量联系出所有可能想出的方法,最后才集中加以评判,这种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被称为()。
(4分)A.脑激励法B.分合法C.自由联想技术D.创造性思维法A.练习包括有意义的重复和反馈B.练习就是不断的重复C.练习中存在高原现象D.练习有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快慢变化不大三种形式A.精细技能和大肌肉技能B.连贯技能和不连贯技能C.封闭技能和开放性技能D.器械型技能和开放型技能A.词汇学习B.概念学习C.原理学习D.符号学习A.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前后一样快D.没有规律A.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表后,计算3×5=?B.系鞋带C.打电话D.写创造性思维的论文A.顺应迁移B.同化迁移C.重组迁移D.逆向迁移3. 波斯纳等提出,概念要发生转变(顺应)需要满足四个条件。
下面哪些属于其中的条件?5. 18世纪中叶后,形成了众多的有关迁移的理论和解释。
其中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有哪些?6. 基克等人提出的一种有助于一般性问题解决策略教学的模式主要包括哪些步骤?() (4分)7. 不同类型的知识在头脑中以不同方式表征,例如,陈述性知识以下列哪些表征?() (4分)10. 下面哪些是人本主义发展出来的对道德情感的促进有着重要的意义的治疗原则或称教育原则?() (4分)1. 美国心理学家奥斯本对一些科学界精英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最富有创造精神的人,一般是兄弟姐妹中的老大。
(2分)错误正确2. 一般人在第三象限(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情)里耗费的时间最多,因为处理这类事务没有任何压力。
教育心理学全新在线作业2-0001
()是指学前及小学低年级儿童(10岁之前)只关心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他人设定的外在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
选项A是:主观道德
选项B是:客观道德
选项C是:他律道德
选项D是:自律道德
正确选项:C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来的一种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是
选项A是:发现学习
选项B是:有意义学习
选项C是:掌握学习
选项D是:程序学习
正确选项:C
把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并把这些小的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之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这种学习策略是
选项A是:资源管理策略
选项B是:目标导向策略
选项C是:组织策略
选项D是:精加工策略
正确选项:C
()是构成知识的基本单位。
选项A是:命题
选项B是:组块
选项C是:产生式
选项D是:概念
正确选项:D
班杜拉极力提倡()的学习方法。
选项A是:接受学习
选项B是:观察学习
选项C是:指导学习
选项D是:发现学习
正确选项:B
1。
1.()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个体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
A.学习策略B.元认知策略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答案:A2.在动作技能形成的(),必须排除过去经验中的习惯的干扰。
A.认知阶段B.分解阶段C.联系定位阶段D.自动化阶段答案:C3.程序教学属于一种()。
A.探究学习B.个别化教学C.合作学习D.研究学习答案:B4.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A.布鲁纳B.奥苏伯尔C.斯金纳D.加涅答案:A5.()是一个人或一组人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方法。
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答案:D6.()是构成知识的基本单位。
A.命题B.组块C.产生式D.概念答案:D7.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答案:C8.()是指对学生的反应要及时强化,使其获得反馈信息,即回答问题后立刻可以看到答案,知道对错。
A.小步子原则B.积极反应原则C.及时反馈原则D.自定步调原则答案:C9.()是指在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时感到困难的知觉特点。
B.场依存性C.冲动型D.沉思型答案:B10.原有观念为上位,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下位观念,这种学习称为()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结合学习答案:A11.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A.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C.记忆的内容D.信息及其组合答案:D12.布鲁纳提倡()的形式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观察学习D.指导学习答案:B13.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提出来的认知方式是()A.场依存-独立型B.冲动型C.沉思型D.整体-序列型答案:A14.()主要是面对在心理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问题的学生,是矫正性的,重点解决学生与环境的协调问题。
A.发展性教育B.补救性教育C.思想品德教育D.理想教育答案:B15.下列能代表高成就动机者的描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