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生活的滋味》(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17.84 KB
- 文档页数:3
一、教案基本信息《滋味》优秀教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滋味》的主要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
3. 提高学生朗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滋味》的主要内容。
2. 主人公情感变化的过程。
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滋味》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课文《滋味》的作者和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思考“滋味”的含义。
二、朗读课文(10分钟)1. 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 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三、理解课文(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互动交流。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主人公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2.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深入学习课文(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深入理解课文。
三、实践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2.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大家共同讨论,总结经验。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评价目标: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课文《滋味》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食物的珍惜。
(2)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感恩之情。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理解。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食物。
(2)引入课文《滋味》,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表达。
3. 学习生词和重点句子:(1)学生自学生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和示范。
4. 分析课文:(1)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教师进行总结和讲解。
5. 口语练习:(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景。
(2)教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指导和评价。
6. 写作练习:(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写作练习。
(2)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生词和重点句子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口语和写作中的表现。
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中是否出现了问题等,以便于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准备:1. 课文《滋味》的文本。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3. 生词和重点句子的卡片。
4. 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布置。
八年级思品下册第二课《生命的滋味》(第一课时)《生命的特殊体验》教学设计教学课题生命的特殊体验(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认识到挫折产生的原因。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挫折的成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 过程与方法:采取案例教学的形式,避免空洞的说教,提搞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挫折的成因。
学习者特征分析目前,中学生得到的呵护与关爱比较多,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且处于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案例形式教学,让学生重点体味生命中挫折的滋味。
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分析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呈现教学内容等方法,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多向性和互动性。
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准备运用多媒体、课件、教材等资源,以小组的形式创设学生主动合作、互动探究学习的氛围。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件(显示课题):第二课生命的滋味提问:请你谈谈怎样理解课题?出示课件:人生充满酸甜苦辣师:目前,我们中学生感受到生命中“甜”的滋味比较多,因为中学生得到的呵护与关爱比较多,而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且处于心理发展敏感期,所以我们这节课重在体味生命中挫折的滋味。
二出示课件(显示本节课标题):生命的特殊体验1 请你说说生命中可能面临哪些挫折与挑战?生:考试失败、亲人离去、贫困......师:在生命历程中,一些特别的体验,对个人会有特殊意义,尤其是一些挫折与挑战。
2 再请你说说遇到挫折时,有哪些情感体验?生:气愤、伤心。
出示课件(显示情感体验):沮丧、抱怨、无奈、消极、绝望。
师:面对挫折,人们可能认为命运对自己不公平,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挫折是人生经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 出示课件:他是谁?你认识吗?(简介刘伟)(附:刘伟坚强语录)4 出示课件:说说你所知道的“青春偶像”或“成功人士”的挫折遭遇。
邓亚萍:个子矮小却成了世界乒乓球冠军。
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并且双目失明,写了名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滋味》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滋味》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滋味》2.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滋味》。
请大家先谈谈对“滋味”这个词的理解。
2.自主阅读师:下面请大家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交流分享师:谁来说说自己在阅读课文过程中的感受?4.课堂讲解师:下面我为大家讲解课文的生字词和词义。
5.段落分析师:我们一起来分析课文的结构和段落。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滋味》,大家还记得课文的主要内容吗?2.情感分析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3.写作方法讲解师:课文中运用了许多精彩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我们来一一分析。
4.课堂练习5.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理解了课文《滋味》的内容,学习了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滋味》,大家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今天我们来进一步探讨课文中的情感。
2.情感体验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难忘的滋味?3.写作指导师: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4.课堂写作师:请大家以“滋味”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理解了课文《滋味》的情感,还学会了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四课时1.复习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滋味》,谁能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2.课堂讨论师:下面我们就课文中的某个方面进行讨论。
初中二年级的滋味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滋味”一词在生活中的多义性,包括味觉、情感、经历等方面的含义。
2. 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感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感受,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滋味”一词的多义性。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感受。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滋味”一词。
2. 培养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达人物内心感受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滋味》及相关阅读材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遇到的“滋味”经历,如:“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有趣的‘滋味’?能举个例子吗?”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总结并板书“滋味”一词。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滋味》,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结合课文,思考“滋味”一词在课文中的不同含义。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滋味”一词的理解。
2. 教师引导学生从味觉、情感、经历等方面来理解“滋味”一词。
四、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美食、情感体验等,引导学生感受“滋味”一词的多义性。
2. 学生尝试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感受。
五、小组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滋味”实例进行讨论。
2. 每组成员共同创作一篇短文,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感受。
六、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各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如对“滋味”一词的理解、细节描写的方法等。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学生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滋味”现象,尝试用文字表达出来。
2. 学生可以尝试运用细节描写来创作一篇关于“滋味”的短文。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两篇文章都擅于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对于蝉和贝壳这样小的东西都有仔细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
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情感与价值:教育学生珍视自己的生命,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教学重点:1.感知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蝉》一、导入同学们,在新学期开学之前,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炎热烦闷的夏天。
每到夏天,在某个不经意的午后,我们可以若隐若现地听到窗外知了的鸣叫,仿佛在提醒着我们夏天的炎热,增加我们的烦闷感。
那么有谁知道知了,也就是蝉的生长过程呢?蝉在每年7、8月份产卵,产下的卵在泥土里孵化3-5年,在土中完成幼虫的整个生活过程后,成熟的幼虫在5-8月从土中钻出来,爬到灌木、杂草等地方,蜕皮、羽化为成虫,也就是成年的蝉。
实质上,蝉真正的寿命只有2-3个月,也就是一个夏天。
如此煎熬的成长过程,如此短暂的生命,它的生命又怎样体现出意义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美文。
品味生命的意义。
二、作者简介师:简要介绍一下作者。
请同学们将第11页注释1和第12页注释4,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
小思,本名卢玮銮,香港作者,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等。
席慕蓉,台湾画家、作家、诗人。
从小酷爱绘画,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
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等。
《滋味》教案范文教案标题:体验《滋味》的多维度情感与文本解读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并感受《滋味》中所传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情感的感知与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用书面语言表达对文本情感和主题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分析《滋味》中表达的体验和情感,培养学生情感的感知与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情感联想与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课件材料:包括《滋味》的文本、图片等教学过程:引入:1.利用幻灯片展示一组关于味道的图片,比如水果、糖果、咖啡等,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发学生对味道的感知与回忆,并简单描述这些味道带给他们的感觉和情感。
导入:1.展示《滋味》的书名和作者,并询问学生是否读过这本书或听说过这个故事。
引导学生预测《滋味》可能讲述的内容和体现的主题,并建立学生的故事背景认知。
阅读与分析:1.分发《滋味》的文本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
2.师生共同探讨《滋味》中的重要情感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用书面语言表达对情感和体验的理解和思考。
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和提高表达能力。
4.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点评,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滋味》文本的多层次情感和主题。
拓展与延伸: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描写味道的篇章,进行情感表达和演绎。
可以通过朗读、表演、音乐等方式展示,强化学生理解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学生写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理解,以《滋味》为题目,写一篇短文。
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来扩展主题,并引导学生运用象征手法来表达情感和主题。
3.展示与分享:学生可以对自己的短文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其他同学听取并进行互动讨论。
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引导学生对彼此的作品和思考进行批判性思考。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滋味》中所表达的情感,提高情感的感知与表达能力,同时学会通过分析文本和运用象征手法来深入理解文本的情感和主题。
第10课 ______的滋味——学写半命题作文教学目标:1.学会补充半命题作文题目;2.根据题目合理选择材料;3.拓展思维,发挥补题创意。
教学重点:掌握半命题作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筛选合适的材料。
课时安排:2-3课时教学准备:课件、不同味道的白水教学过程:【海石激起层层浪】师:老师今天带来4杯水,谁有勇气上来喝一喝?下面同学猜一猜它喝到了什么水?(学生和不同味道的水,做出不同表情让学生来猜喝到了什么)师:其实生活就像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带给我们的滋味也不相同,同学们观察一下几幅图,说一说分别代表了什么滋味。
生:(自由回答)师:回答的很好,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第10课_____的滋味,学写半命题作文。
【海贝含珠粒粒明】师:为了更好的学习看图的写作,今天让我们收集一些好词佳句吧。
心花怒放怡然自得苦不堪言津津有味甜而不腻兴高采烈香甜可口秀色可餐【海上浪花朵朵开】师:半命题作文往往是给出一半的题目,让我们自己去补充另一半题目,但是并非随意填上就可以,要做到切合题意,明确补题范围。
我们回顾一下半命题作文审题的知识点。
首先要审出重点字词,其次审出暗示:暗示体裁,暗示人称暗示立意,暗示主要内容。
所以在审题时要严格把握好关键。
生:......师:_____的滋味你能从这一半的题目中得到哪些有用的信息?生:......师:这首先可以看出是记叙文的题目,写作文时要用第一人称来写。
另外,滋味”字面是一种味觉,其实是内心的感觉,要写出这种感觉来。
其次,“滋味”应该是在此之前还很少或者从未体会到过的。
同学们,知道审题时应该注意什么了吧?生:......师:半命题作文的第二步是明确中心,筛选补题对象。
中心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观点、看法、态度等等,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
古人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就是这个意思。
同学们在以下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说说你会给它确定一个怎样的中心?《读书的滋味》《母爱的滋味》《得奖的滋味》《友谊的滋味》《当班干部的滋味》《分别的滋味》《成功的滋味》《成长的滋味》《幸福的滋味》《作弊的滋味》《说谎的滋味》《打工的滋味》……生:自由说一说。
课文《滋味》的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滋味》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滋味。
1.2 教学内容课文《滋味》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探讨课文中的滋味与生活中的滋味之间的联系。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滋味》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感受到生活中的滋味。
2.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细腻情感和心理描写。
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滋味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体验。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
提供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拓展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利用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活动4.1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滋味,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和情节。
分析与讨论:小组内部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讨论和分析。
4.2 教学活动观看与滋味相关的短片,引发学生对滋味的思考。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中的滋味与生活中的滋味的联系的思考。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和作文来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组反馈来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5.2 教学反馈学生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和作文来给予教师反馈,教师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评价。
生活的滋味作文教案
今天,阳光明媚,像一块金色的糖果,甜滋滋地洒在操场上。
我正和同学们玩着捉迷藏,躲在一个大树后面,心跳得像小兔子一样。
突然,一阵欢笑声叫住了我的沉思,我探出头一看,原来是王老师一直在给大家分发香软的水果。
我取得一个红彤彤的苹果,闻着它极为诱人的香气,不由得咬了一口,酸甜可口,好美味啊!我一边吃着苹果,一边细细回想起以前的事情。
有一次,我计算机考试考砸了,心里很羞惭,躲在房间里不愿意出来。
妈妈走上来,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递给我一杯热腾腾的牛奶,那脉脉温情的感觉,驱散了我心头的阴霾。
还有,有一次下雨天,我和爸爸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间一阵狂风吹来,把我的雨伞吹翻了,雨水打湿了我的衣服。
爸爸赶快脱下自己的外套,给我换好衣服,那一刻,我感到无比温暖。
生活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都有。
不过,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那些温暖的味道,它们像阳光,映亮我生命的道路。
就像现在,我啃着香香甜甜的苹果,感受着上午阳光的温暖,心中充满了幸福。
《生活的滋味》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有苦也有甜,我们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生活,生活中的滋味也是不同的,我们由无忧无虑的儿童开始了青春期的生活,对生活的感受更多了,本小节就是教会学生感受多彩的生活,体验生活的滋味。
【知识与能力目标】
懂得观察生活的不同,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提高自我对生活的感知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多姿多彩生活的感受,通过生活场景的观察,生活不同的书写畅想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感受生活和应对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提高对自我生活的感知,更好的干预自己的情感,使自己更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
体验生活的五味瓶,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
观察每个人生活的不同,感受不同生活的乐趣。
【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学会运用不同的方式调节自己的酸甜苦辣,从而使生活趋向于更好。
教学课件、图片、小卡片。
一、提示语引入
生活是什么?是欢笑,是泪水,是斑斓的画,是清淡的茶,是有聚有散的一幕剧,是有输有赢的棋局,是点点滴滴的酸甜苦辣……,每个人都在各自的生活道路上,都可以发展成不同的答案,让我们一起感受生活的滋味,体味生活的五味。
二.感受多彩的生活
1、教师PPT展示不同的生活情境,学生学习,儿童娱乐,父母做饭,爷爷奶奶晨练,不同的工作人员做不同的事情。
2、说一说你熟悉的生活情境,可以从学习、生活等方面说。
3、和同学说说你最喜欢的生活的情境有哪些?
4、我们沐浴在党的阳光下,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多姿多彩的生活让我们体验不同的人生百态,让我们一起融入到日新月异的生活中,尽情的品味吧。
三、生活五味瓶
1、生活是复杂的,有鲜花、掌声与祝福,也有泪水、忧愁与孤独,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
我们可以从平常的事情中发现快乐,从平常的事情中体悟到简单而厚重的生活哲理。
2、展开想象结合现实补充完整。
你的人生画卷才刚刚展开,你品味到:
生活像一壶酒,沏出了人生的清香;
生活像一坛酒,酿出了人生的芳香;
生活就像……
品味生活,就是品味人生。
四、抛下生活的苦闷,感受生活的快乐
1、分享生活中的苦闷,说一说那些生活中的苦闷。
2、说一说苦闷中的罪魁祸首,并分析分析如何解决这些苦闷:
五、初中新生活
1、情景展示:
我国某中学与美国某一所中学有互派留学生的交流项目。
长期以来,中国学生给一些美国学生留下这样的印象:“不爱户外运动,整天就知道埋头苦读,学的就像木头人一样。
学习成绩好有什么了不起?有本事跟我们到体育场比试比试!”
小捷来到美国这所中学后,决心改变美国学生对中国学生的刻板印象。
她不仅学习成绩好,爱说爱笑爱交际,而且在运动场上也是好身手。
他参加了篮球队,取得了3000米长跑第四名。
刚刚参加了学校的曲棍球比赛,在一场校际比赛中进了关键一球,使得本校获得了冠军,让全场的美国师生兴奋不已。
说一说:你进入中学后的精彩生活片段。
2、说一说你在中学生活中扮演那些角色,这些角色给你带来哪些感受?
3、总结,中学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课堂上获得知识,军训场上挥洒汗水,球场上随风追逐……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成为推动我们奋进的助力。
六、总结
生活中会有失落、忧伤;有时,你会感到孤独、凄凉。
但是这只是人生征途上的一段泥泞小路,是你成长道路上的必经的风雨。
面对失落和忧伤、孤独和凄凉,你要坚信小路的尽头连着成功,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