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活页规范训练 2-2 Word版含答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92.00 KB
- 文档页数:10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模块检测卷二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汉时代,郡、县、乡是国家的基本行政机构。
里是乡之下的居住区,也是居民组织。
秦汉时代的乡,上承县,下治里,从户籍、税收、徭役、治安、教化、选举等各个方面直接管理乡内民户,是政权的末端组织。
乡一级政府机构,设有乡啬夫,相当于乡长,负责一乡的行政事务;乡啬夫下有游徼,负责治安;有乡佐,负责徭役税收等,都是从国家领取俸禄的基层干部。
还设有“三老”,选取地方上德高望重的长老类人物出任,免除他们的租税徭役,让他们引导民风,掌管教化,作连接官民的中介。
里是政府指导下的居民自治组织,户数从十余户到百户以上不等,根据自然聚落的实际情况设置。
一般说来,里往往自成一个封闭的小区。
里有门,白天打开,夜晚关闭;里中有街巷,居民的住宅沿街巷修建,各家自有门户。
里有里正,为一里之长,下有十长、伍长,主管十户五户人家;还有里监门,负责里门的开闭看管。
不过,这些里中的管事人都不是政府官吏,而是居民中推举出来的协管。
至于里监门,最是寒碜,不过是小区守大门的保安,由居民共同出钱,往往雇用穷愁无业、生活没有着落的人来担当。
活跃于秦末的多位英雄人物,如张耳、陈余、郦食其等,他们落难潦倒时,都做过里监门。
在古代社会,里既是社会的基层组织,也是居民的共同生活场所。
在里民的共同生活中,社和社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社是土地神,源于原始的土地崇拜。
对于安土重迁的古人来说,社神是民间信仰的主神,社祭是里中每年的大事,春三月有春祭,祈求丰年;秋九月有秋祭,报告收成。
祭祀社神,有固定的场所,也称社,往往选取有枝叶茂盛的大树或丛林处,有的还建有土墙或者祠堂,筑有祭坛。
里中祭祀社神时,一里之人共同参加。
他们共同出资,预备酒肉食物作为祭品献供。
祭祀完毕以后,将祭品分享于众人,于是一里之人宴会饮酒,神人同乐。
11漫步在无人区(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间.或(jiàn)低洼.(wā)喧嚣.(xiāo) 着.火(zhuó)B.阒.无一人(qù) 嘈.杂(cáo)砰.砰(pēnɡ) 青蛙.(wā)C.橘.林(jú) 篱笆.(ba)祈.祷(qí) 关卡.(kǎ)D.露.天(lòu) 雏.菊(chú)寂.静(jì) 强.迫(qiǎnɡ)解析A项“着”应读zháo,C项“卡”应读qiǎ,D项“露”应读lù。
答案 B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3分)A.狼狈监视乱糟糟呆若木鸡B.寂静雀班联络官卷土重来C.佩戴嘈杂电线竿渡过时间D.夹杂隐敝水笼头以德抱怨解析A项没有错别字,B项“雀班”应为“雀斑”,C项“电线竿”“渡过时间”分别应为“电线杆”“度过时间”,D项“隐敝”“水笼头”“以德抱怨”分别应为“隐蔽”“水龙头”“以德报怨”。
答案 D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学者们认为,基于这些真实文字基础上成就的修订版《曾国藩全集》,不仅真实直接地记录了晚清时期的历史,也生动地反映了曾国藩个人的喜乐与困惑。
B.西安地铁二号线在沿途车站设置46面人文景观墙,力求充分展示古城的历史沿革和风貌,让乘客在感受现代交通快节奏时也能领略古老历史文化的魅力。
C.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D.学者们呼吁,有关政府部门应尽快启动特别军事法庭的改造修复工作,让法庭旧址早日成为日本法西斯罪行的见证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基地。
解析“基于这些真实文字基础上”结构杂糅,重复啰嗦。
“基于”就是“在……基础上”的意思。
可以说“在这些真实的文字基础上”,也可以说“基于这些真实文字”。
13短评两篇(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回銮.(luán)揣.摩(chuǎi)洞.见(dònɡ) 浅尝辄.止(zhé)B.懿.旨(yì) 愚昧.(mèi)刊载.(zài) 振.振有词(zhèn)C.恭.顺(ɡōnɡ) 钥.匙(yuè)咋.能(zǎ) 茫.无所知(mánɡ)D.拷.问(kǎo) 引咎.(jiù)戊戌.(xū) 罪己之诏.(zhāo)解析B项中“载”应读zǎi;C项中“钥”应读yào;D项中“诏”应读zhào。
答案 A2.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宋代画家李公麟在他的《放牧图》中重复性手法运用很突出,这种背景与主题间的强烈对比正是画家惨淡经营....的匠心所在。
B. 时下不少店名乱用外来词,只求时髦,哗众取宠,而不考虑国情民意和实际效果。
一个大家看不懂的店名,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C. 西部的发展,将为中国其他地区提供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商机。
但是,这项事业任重道远....。
D.2012杭州太子湾花展共引进50余种郁金香品种,数量比去年增加整整10万枝,届时郁金香、樱花齐开放,整个公园都将色彩斑斓,真让人感受到了什么叫如花似锦....。
解析A项,惨淡经营: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也形容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B项,贻笑大方,贻:遗留;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指让内行人笑话,含贬义,应去掉“让人”二字。
C项,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主语应该是人。
D项,如花似锦:形容风景、前程等十分美好。
答案 A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绿领巾”事件和“红校服”事件都应引起教育部门的反思,教育应该围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中心,教育孩子“成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成才”。
[语言运用层]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听说办理出国手续________,他便打消了出国的念头。
②他________不开这样的玩笑,但却是一个很随和的人。
③________的散文风格,表明我国的文学已经开始出现繁荣的局面。
A.冗杂从来万紫千红B.冗长历来万紫千红C.冗长从来姹紫嫣红D.冗杂历来姹紫嫣红【解析】冗杂:(事务)繁杂。
冗长:(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
“从来”和“历来”意思差不多,但否定句一般用“从来”。
“万紫千红”和“姹紫嫣红”都有“形容鲜花色彩丰富、美丽”的意思;但“万紫千红”还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或繁荣兴旺,“姹紫嫣红”则无此意。
【答案】 A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两项是()A.根据对英文向中文借词的研究,我发现,其中音译词最多,一枝独秀;定语修饰词在数量上与音译词相差不大,算得上瞠乎其后....。
B.《我是歌手》首播后,黄绮珊迅速引起关注,网友们评价她的歌声是“姗姗来迟的天籁之声”,她穿云裂石....的嗓音极能感染听众。
C.汲黯见无法驳倒张汤就大骂:人说刀笔吏不可担任公卿,果然!让国法繁苛到令天下人比肩接踵....、侧目而视的程度,也就他们做得出!D.王渊明被控利用“联盟一号”诈骗钱财1 000多万元,不过他并不认罪,他认为自己在案件中只是起着穿靴戴帽....的作用。
E.其实,很多时候,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困难,看似高山,实际上不过是座小山丘。
能否迈过去,关键就看我们能否拿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项,“瞠乎其后”指在后面干瞪眼,赶不上。
用于句中不合语境。
B项,“穿云裂石”指声音穿过云层,震裂石头,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
用于句中正确。
C项,“比肩接踵”指肩挨着肩,脚挨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用于句中不合语境。
D项,“穿靴戴帽”比喻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说教,因多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
用于句中不合语境。
14外国评论两篇(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屠.杀(tú)蹒.跚(pán)嗜.好(shì) 堕.落(zhuì)B.恐吓.(hè) 吞嚼.(jué)憎.恨(zēnɡ) 频.发(bīn)C.轧.死(yà) 沼.泽(zhǎo)狙.击(zǔ) 嗖.嗖(sōu)D.兵痞.(pǐ) 胸膛.(tánɡ)口角.(jiǎo) 山麓.(lù)解析A项“堕落”的“堕”应读duò;B项“频发”的“频”应读pín;C 项“狙击”的“狙”应读jū。
答案 D2.下列各项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3分)A.威胁拓荒携带熟视无睹B.演译辨护贩卖自行其事C.暴燥病菌脏物深思熟虑D.堕落碳疽蹒跚毛骨耸然解析A项没有错别字;B项共有三个错别字,“演译”“辨护”“自行其事”应分别为“演绎”“辩护”“自行其是”;C项有两个错别字,“暴燥”“脏物”应分别为“暴躁”“赃物”;D项有两个错别字,“碳疽”“毛骨耸然”应分别为“炭疽”“毛骨悚然”。
答案 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猎鹰”是美国“全球快速打击计划”的重要项目,能让美国根据所面临威胁,从核打击、常规打击和非动能打击中灵活选择威慑方案。
B.孙杨通过微博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终于实现了参加大运会的多年夙愿,能在开幕式上参加火炬接力,我非常自豪。
”C.据央视报道,中国航母此次试航为厂方测试,具体测试包括引擎、电子系统、导航设备、火力控制等内容组成。
D.从去年开始,因全球密集发生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漏油事故,使公众对石油公司的安全措施和责任意识产生怀疑。
解析B项,语义重复,“夙愿”和“多年”重复;C项,句式杂糅,“包括……组成”杂糅;D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
答案 A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阶段检测题二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笑靥(yè) 洞穴(xué) 购物券(juàn) 面面相觑(qù) B.搭讪(shàn) 莅临(lì) 创可贴(chuān) 拾级而上(shí) C.聒噪(uō) 埋怨(mán) 望台(liào) 呱呱坠地(ū) D.剽悍(piāo) 谄媚(xiàn) 白炽灯(chì) 物阜民丰(fù) 解析 A项,“券”应读quàn;B项,“拾”应读shè;D项,“谄”应读chǎn。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与这些可畏的后生相比,一些大家在翻译经典作品时态度却显得有些拘谨,他们对译稿改了又改,往往会把最初的文稿改得面目全非。
B.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
C.点开广东省编办官方网的“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公开”专栏,48家省直机关及其下设机构的名称、5 000多名公务员姓名等信息昭然若揭。
D.新“国八条”出台后,国务院派出八个调查组,分赴全国各地对先前出台的楼市政策产生的效果顺藤摸瓜,以便了解新变化制定新政策。
解析 A项,“面目全非”意为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C项,“昭然若揭”指真相大白。
D项,“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根究底。
答案 B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中国电影历经百余年的沧桑历史,不断地走向辉煌,它记录了百年以来民族命运的起伏变迁,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B. 记者从国家海洋局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将被运送到南极,执行对太阳系外行星、超新星等天体的天文观测任务。
10梦碎雅典(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噩.梦(è)旋.风(xuàn)坎坷..(kǎn kě)B.沮.丧(jǔ) 赏赐.(cì) 居.然(jù )C.掠.过(lüè) 成绩.(jī) 厄.运(è)D.改行.(hánɡ) 胳臂.(bo) 坚毅.(yì)解析B项,居.然(jū);C项,成绩.(jì);D项,胳膊.(bei)。
答案 A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激励决赛关健天赏之赐B.遭遇竞争静默莫名其妙C.唯独搏击退役不可思义D.坚辛脾气锦标赛唏嘘不已解析A项“关健”应为“关键”;C项“不可思义”应为“不可思议”;D 项“坚辛”应为“艰辛”。
答案 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法、英、美在军事上消灭卡扎菲的力量很容易,但在伊斯兰世界采取军事行动,胜负根本不取决于军事行动的成败。
B.韩国平昌击败德国慕尼黑和法国阿纳西获得2018年冬奥会主办权。
平昌在主办权战役中可谓胜得毫无悬念,首轮投票就直接获得超过半数以上票数从而获胜。
C.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时自带的食品和矿泉水、方便面、袋装牛肉等填肚子,后来因水土不服,很多队员出现拉肚子、感冒发烧症状。
D.要顺利完成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解析B项,“超过”和“以上”语意重复;C项,“食品”与“方便面”等不能并列;D项,“完成”缺宾语。
答案 A4.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答题。
(6分)新华社合肥5月31日电(钟安) “儿童节要到了,我不要什么礼物,只希望父母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日,合肥市一名学生向记者述说了他的烦心事。
该同学告诉记者,他从四年级开始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可经常发现日记被妈妈翻看。
4广播电视消息两篇(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簇拥啮齿装修熙熙嚷嚷B.契约养育枭雄炊烟袅袅C.一瞥凋蔽哂笑日晒雨淋D.窒息筛选旗杆抗振救灾解析A项,熙熙嚷嚷—熙熙攘攘;C项,凋蔽—凋敝;D项,抗振救灾—抗震救灾。
答案 B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有人认为他之所以对日__________,和他那个亲日媚日、飞扬跋扈的老婆的教唆与威逼不无关系。
②“五一”期间,市长________会见了新加坡贸易代表团和台湾投资考察团。
③女主人公憧憬的丈夫是: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一定是卓有成就的,一定会成为________的人。
A.投降分别深孚众望B.投诚分别深负众望C.投降分头深负众望D.投诚分头深孚众望解析本题考查词语(含成语)的运用能力。
应注意三个方面:(1)形或音相近而义不同的,这类词语形或音接近,但词义却迥然有别,在使用中也很容易混淆,因此误用的比例相当大。
如“深孚众望”与“深负众望”。
(2)意义相近而又有细微差别的。
如“投降”与“投诚”。
(3)弄清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
如“分别”与“分头”。
投降:停止对抗,向对方屈服,带贬义;投诚:(敌人、叛军等)归附,带褒义。
①句宜用“投降”。
“分头”与“分别”的区别:同一个主体对多个客体,只能用“分别”,不能用“分头”;不同主体各自与不同客体一一对应,只能用“分头”,不能用“分别”。
②句符合“同一个主体对多个客体,只能用‘分别’”这个限制,因此,宜选用“分别”。
“深孚众望”,意为“在群众中享有威望,很使群众信服”;“孚”是“使人信服”的意思。
“深负众望”意为“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负”是“辜负”的意思。
③句结合语境“一定是卓有成就的”,应选用“深孚众望”。
答案 A3.下列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在初中教学中,由于淡化语法知识,使不少学生对于基本的句子成分印象不深,导致在高考备考阶段对这一知识板块需要重新抓牢夯实。
11漫步在无人区(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间.或(jiàn)低洼.(wā)喧嚣.(xiāo) 着.火(zhuó)B.阒.无一人(qù) 嘈.杂(cáo)砰.砰(pēnɡ) 青蛙.(wā)C.橘.林(jú) 篱笆.(ba)祈.祷(qí) 关卡.(kǎ)D.露.天(lòu) 雏.菊(chú)寂.静(jì) 强.迫(qiǎnɡ)解析A项“着”应读zháo,C项“卡”应读qiǎ,D项“露”应读lù。
答案 B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3分)A.狼狈监视乱糟糟呆若木鸡B.寂静雀班联络官卷土重来C.佩戴嘈杂电线竿渡过时间D.夹杂隐敝水笼头以德抱怨解析A项没有错别字,B项“雀班”应为“雀斑”,C项“电线竿”“渡过时间”分别应为“电线杆”“度过时间”,D项“隐敝”“水笼头”“以德抱怨”分别应为“隐蔽”“水龙头”“以德报怨”。
答案 D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学者们认为,基于这些真实文字基础上成就的修订版《曾国藩全集》,不仅真实直接地记录了晚清时期的历史,也生动地反映了曾国藩个人的喜乐与困惑。
B.西安地铁二号线在沿途车站设置46面人文景观墙,力求充分展示古城的历史沿革和风貌,让乘客在感受现代交通快节奏时也能领略古老历史文化的魅力。
C.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D.学者们呼吁,有关政府部门应尽快启动特别军事法庭的改造修复工作,让法庭旧址早日成为日本法西斯罪行的见证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基地。
解析“基于这些真实文字基础上”结构杂糅,重复啰嗦。
“基于”就是“在……基础上”的意思。
可以说“在这些真实的文字基础上”,也可以说“基于这些真实文字”。
2 综合消息两篇[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峭.壁( ) 田畴.( ) 踏勘.( ) 剖.面( ) 栖.息( ) 侵蚀.( ) (2)多音字埋⎩⎨⎧( )埋怨( )埋藏 秘⎩⎨⎧( )秘鲁( )秘密 曲⎩⎨⎧( )弯曲( )歌曲 溜⎩⎨⎧( )溜达( )水溜 薄⎩⎨⎧( )薄纸( )薄弱 藏⎩⎨⎧( )矿藏( )宝藏 【答案】 (1)qiào chóu kān pōu qī shí (2)mán mái Bì mì qū qǔ liū liù báo bó cán ɡ zàn ɡ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海diàn ( )破zhàn ( )金dìn ɡ( ) ⎩⎨⎧咨xún ( )嶙xún ( )xùn ()职 ⎩⎨⎧kān ( )探难kān ( )kān ( )乱⎩⎨⎧范chóu ()chóu ()划chóu ( )躇 ⎩⎨⎧岩石峭bì( )金bì( )辉煌完bì( )归赵 ⎩⎨⎧qì( )今为止现金付qì( )yì( )立不动【答案】 淀 绽 锭 询 峋 殉 勘 堪 戡 畴 筹 踌 壁 碧 璧 迄 讫 屹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抱怨 报怨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面对郁郁葱葱....的山林,他欣喜地告诉记者:“真没想到,这片林地的使用权让我们创业更有了奔头!”(√)请说明理由:【答案】该句是用“郁郁葱葱”形容山林,意指山林茂盛。
符合语境。
(2)在任何困难面前,他总是表现得从容不迫....,所以他成了大家的“主心骨”。
(√)请说明理由:【答案】“从容不迫”,指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2综合消息两篇(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颐.和园(yí)骤.然(zhòu)茫.然(mǎnɡ) 郁郁葱.葱(cōnɡ)B.颤.抖(chàn) 颤.栗(zhàn)惊愕.(è) 无与伦.比(lún)C.踏勘.(kān) 黝.黑(yǒu)磋.商(tuō) 战战兢.兢(jīnɡ)D.狼藉.(jí) 栖.息(qī)倒塌.(tān) 奄.奄一息(yǎn)解析A项,“茫”应读mánɡ;C项,“磋”应读cuō;D项,“塌”应读tā。
答案 B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春节长假期间,武汉百货类卖场、餐饮业、美容美发、娱乐业等,赚个盆满钵满....。
而消费热点,与往年相比也有一些别样的“年味”。
B.俗话说“人无完人,瓜无滚圆”,这一次他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小问题,不足为训....,看一个人应该看主流。
C.三国时,人民选择逃离,必然与曹操的残暴有关。
荆州是逃难者的乐园,来自徐州的难民对曹操的暴行更是没齿难忘....。
D.虽有不少公司按照要求也结合了自身的特点补充披露了一些相关信息,但依然对敏感信息半遮半掩,对于股权变动、处罚信息等问题更是讳莫如深....。
解析A项,盆满钵满:指取得丰厚的收入、利润。
B项,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C项,没齿难忘:一辈子也难以忘记。
不能用作贬义。
D项,讳莫如深:原指事情重大,因而隐瞒不言。
后指事情瞒得很紧。
答案 C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也许是由于狭窄弯曲的加查峡谷把顺谷而上的印度洋暖湿气流断然截住,翻过布达拉山,放眼一望,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①村庄和小镇散落其间,到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东一堆西一堆的沙丘散布在宽阔的河谷里,如同一个个令人头疼却又无奈的脓包。
③很多村子里还保留了许多刷了白灰的土坯老房子,低矮而狭小,简洁而朴素,一如“西藏”在人心里的印象。
④一块块田地铺在河谷里,田埂上高大的柳树一排排纵横林立,为这些珍贵脆弱的耕地防风护沙。
⑤山上的灌木更少了,山坡上薄薄地覆盖着一层干黄的草皮。
⑥宗教建筑已经遍地皆是了,不经意间寺庙的鲜艳红墙就鹤立鸡群般从灰白、低矮的藏式民居里脱颖而出,以极大的反差显示出了自己地位的尊崇。
A.⑤④②⑥①③B.②⑤④⑥①③C.②①③④⑤⑥D.⑤②④①③⑥解析注意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和顺序,由上到下,由面及点。
作者站在布达拉山从上往下看,当然首先看到的是从“山上”到“山坡“的景色⑤,然后是凸起在田地上的“沙丘”②,再是沙丘下的“田地”④;①③⑥写田地上的村庄和建筑,其中①句是总写,③句写民居,⑥句写散在民居中耀眼的宗教建筑。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给“拍客”下定义。
不超过40字。
(4分)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群人。
他们富有社会责任心和爱心,眼界开阔,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中择取社会“热点”,用手机、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下图像或视频,用来表达对百姓生活和人文历史的理解与思考,然后以发彩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
他们被称作“拍客”,不需要高超的摄影技术,妇孺皆可,老少皆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先分析文段找出相应的关键信息。
如“互联网时代”“数码设备拍下图像或视频”“上传”等。
然后用“……是……”的句式加以概括表达。
答案拍客是互联网时代利用数码设备拍摄图像或视频,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的人。
5.为下面这则消息写一段评论,表达你对此事的看法。
发表评论时要注意全面地看问题,60字以内。
(6分)“听书”代替“读书”?《解放军报》消息,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听书,正在慢慢地形成。
所谓“听书”,是指网站将文学作品或其他读物由播讲人诵读出来,听众可将作品下载或灌入MP3等播放设备,随时随地轻松地“阅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写评论应有对事物的评判和预测,应有二者不同特点的比较。
答案从“读”到“听”,人们接触书籍更方便。
但新方式能否“颠覆”传统习惯,尚难定论。
我认为,纸质文字更有阅读快感,“听”书可能会失去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完成后面的题目。
6.根据全文内容,为这则消息再拟一个引题和副题。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拟标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内容把握的过程。
引题主要为了引出正题,副题是对正题的补充。
答案引题:我国又多一项世界之最副题: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峡谷7.为了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我国的科学家做了哪些工作?(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实地考察。
由“他们不辞艰险,曾多次深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考察”、“这些科学探险者还向记者出示了他们在实地踏勘时获得的数据”以及“在大峡谷中穿行绝大部分路段的杨逸畴研究员说”等句子可以看出。
(2)研究计算。
由“对这里的地质、地貌、植被和水汽通量等的研究深度”以及“计算结果表明”等句子可以看出。
8.综合性消息不仅反映新闻事实本身,它还具有拓展性,反映新闻事实的总体状况、发展趋势,以补充和丰富事实的传达。
这篇消息,除了报道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事实外,还介绍了哪些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篇消息,在报道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事实基础上,还介绍了:(1)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印度洋暖湿水汽的北进提供了一个大通道,使亚热带北限在这里又向北延伸约6个纬度,造就了大峡谷内独特的自然风貌,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2)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成因。
好处:这些延伸资料,使读者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新闻事实理解得更全面、更深刻。
9.读完这则消息后,你感觉渗透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自豪。
由“壮美的祖国山河又被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一项新的世界之最”一句可以体会出来。
(2)敬佩。
由“他们不辞艰险,曾多次深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考察”以及“在大峡谷中穿行绝大部分路段的杨逸畴研究员说”等句子可以体会出来。
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安全校车怎么造?要法,也要钱吴杰①近年来,校车事故不断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去年11月份甘肃省发生的一起死伤惨重的校车事故更是刺痛了整个社会的神经。
11月16日9时许,因为在大雾天气下逆向超速行驶,甘肃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一辆核载9人、实载64人的校车与一辆重型自卸货车正面相接,造成21人死亡,其中幼儿19人,另有43人受伤。
②事实上,甘肃的这起校车事故绝非孤例。
据《中国经济周刊》不完全统计,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全国各地共发生校车事故22起,死亡人数达47人。
一③庆阳校车事故后,全国各地开始集中排查整治校车安全隐患,但历数过往的校车事故,短暂的高压式的整治运动被证明只能起一时的作用。
一旦风平浪静后,超载、黑校车往往又死灰复燃。
④为此,舆论纷纷呼吁出台相关法律,加强校车的安全管理,让校车成为“特权车”。
⑤1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指出,已经责成法制办在一个月内制定出校车安全条例,把校车安全问题真正纳入法制轨道。
⑥据《新京报》报道,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11月22日对媒体公开发言时表示,教育部主张校车在路上享有优先权。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11月29日的报道援引公安部交管局秩序处处长李哲的话,称将会让校车在城市里享有跟公交车同等的路权。
二⑦众多分析指出,缺乏校车安全管理的法律制度只是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经费不足可能是校车运营不能规范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如果没有财政补贴的投入,不仅学校“养不起”,可能学生也“坐不起”。
⑧据《南方日报》12月1日报道,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建表示:“校车运营困难,主要还是钱的问题,民办学校的校车都是学校和家长承担费用,经费来源不足导致校车长期亏本,所以有的学校就不愿意也没能力购买或多买符合安全标准的专用校车,就会出现校车安全不合格、超载现象严重等安全隐患。
”⑨不过,与纷纷加强对校车的安全管理相比,愿意响应民意,用财政经费补贴校车费用的政府却寥寥无几。
在2011年秋季开学前,根据教育部的要求,6个地方已经开展中小学校车运营管理试点,将校车购置、运营维护等各项费用列入地方财政预算。
这6个地方分别是浙江德清县、山东威海市和滨州市无棣县、辽宁本溪市桓仁县、黑龙江鸡西市、陕西西安市阎良区。
而在庆阳事故发生后,截至目前,仅重庆市渝北区、广东省佛山市等几个地方新提出将用财政经费补贴校车费用。
⑩目前看来,中央政府尚没有“动作”要在全国范围内确定校车的财政投入制度。
据前述《中国经济周刊》报道,曾在2010年两会期间提交实施全国校车工程议案的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表示,校车议案提交后,他收到了教育部一份4 000多字的回复,教育部在回复中表示,财政投入不足是开展校车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如果在全国范围内的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购买校车,政府需要投入3 000亿的预算,且一年的运行、维护费用为1 500亿,最后的结论为,4 500亿的政府买单费用太大。
(摘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10.这篇文章以“安全校车怎么造?要法,也要钱”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题目的作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