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单元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92.66 KB
- 文档页数:10
2023-2024学年济南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B. 化石是研究进化的重要证据C. 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D.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A【解析】解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A错误故选 A2.你能区分事实和观点吗?下列陈述属于事实的是()A. “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B. “东非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C. 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D. 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答案】C【解析】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只是一种观点因为无证据可证明其能直立行走不符合题意B、如图是“东非人”时代的石器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可见只是推测的一种观点不符合题意C、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符合题意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还只是科学家推测的一种观点无确凿证据可以证明不符合题意3.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形成于()A. 原始土壤B. 原始海洋C. 原始大气D. 原始陆地【答案】B【解析】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原始生命形成于原始海洋.故选 B.4.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A. 使用工具B. 直立行走C. 学会用火D. 产生语言【答案】D【解析】解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 (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 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 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其中最根本的区别是产生语言和意识人具有语言文字能力而类人猿没有.故选 D5.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的祖先”的观点首先由达尔文提出B. 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C. 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产生语言D.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的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答案】C【解析】A、人类和类人猿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正确B、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亚、欧地区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故正确C、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故不正确D、直立行走使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人的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6.米勒实验中模拟的原始大气中不应该有的物质是()A. 氢B. 甲烷C. 氧气D. 水蒸气【答案】C【解析】7.下列人类进化的各阶段脑容量中最可能是南方古猿的是()A. (脑容量约500mL)B. (脑容量约700mL)C. (脑容量约900mL)D. (脑容量约1300mL)【答案】A【解析】8.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观点你不认同的是()A. 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化产生的B. 原始生命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C.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D. 现存的陆生生物一定比水生生物高等【答案】D【解析】 A 、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A正确B、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正确C 、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C正确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但是陆生生物不一定比水生生物高等如陆生的蛇属于爬行动物而水生的鲸鱼属于哺乳动物就比蛇的结构复杂高等 D错误9.人类生存离不开氧气O_2 根据地球演化理论大气中的氧气来自于()A. 火山喷发B. 闪电电解C. 植物光合作用D. 动物呼吸【答案】C【解析】地球原始大气组分主要是氢和氦等现在的大气组分主要是氮和氧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氧气主要是后来的海洋蓝藻进行光合作用逐渐放出来的氧气的出现和增多为后来生物界登陆创造了关键条件原始森林是在出现氧气后才出现的10.下列有关生物分类与进化的观点错误的是()A. 生物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种类越多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B. 爬行动物体表有鳞片或甲用肺呼吸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C. 对不同地层中化石的比较能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大致趋势D. 环境因素和生物的遗传变异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答案】A【解析】解 A.生物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种类越多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少 A错误B.爬行动物体表有鳞片或甲用肺呼吸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B正确C.对不同地层中化石的比较能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大致趋势 C正确D.环境因素和生物的遗传变异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D正确故选 A11.如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电极火花放电模拟原始闪电B. 装置中的四种气体模拟了原始大气C. 烧瓶中的沸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D. 该实验证明了有机物可以演变成原始生命【答案】D【解析】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米勒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该实验不能证明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故选D.12.在某生态环境中有不同毛色的同种兔子栖息其中调查其数量所得的结果如图甲多年后再调查所得的结果如图乙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A. 最不利于在此环境中生存的是黑色兔B. 深灰色兔一定是由浅灰色兔基因突变而来的C. 由甲到乙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白色毛色是一种有利于其生存的保护色【答案】C【解析】解 A.从图中的数据可知甲图中白色兔最少而乙图中没有白色兔说明最不利于在此环境中生存的是白色兔 A错误B.兔子体色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错误C.白色兔不适应环境被淘汰黑色兔适应环境生存下来该过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正确D.分析图中的数据可知黑色毛色是一种有利于其生存的保护色 D错误故选 C13.请根据科学家推测的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对下列四步排序正确的是()①形成原始生命②形成大分子有机物③形成小分子有机物④原始生命形成原始单细胞生物A. ①②③④B. ③②①④C. ②③①④D. ③②④①【答案】B【解析】14.1953年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所进行的实验证明了()A. 原始生物的形成B. 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 构成原始生命的有机物来自其它星球D. 原始生命是在46亿年前出现【答案】B【解析】15.据研究表明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的成分明显不同的是()A. 无水蒸气B. 无二氧化碳C. 无氧气D. 无氨气【答案】C【解析】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 C16.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在较晚地层中发现那么()A. 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B. 物种A可能是较晚形成的C. 物种A由物种B进化而来D. 物种B由物种A进化而来【答案】B【解析】解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在较晚地层中发现根据化石的分布规律可知A的结构肯定比B复杂物种A可能是较晚形成的但是A是否由B进化而来取决于他们的亲缘关系.可见B正确符合题意.故选 B17.如图是进化树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A. ①代表的生物可以是青蛙B. 图中生物进化的次序是鲤鱼、鲫鱼→①→扬子鳄→丹顶鹤→大熊猫C. 图中最高等的是大熊猫D. 能够适应陆地生活的是扬子鳄、丹顶鹤、大熊猫【答案】B【解析】A、据进化树可见图中①两栖类代表的生物可以是青蛙 A正确B、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所以图中生物进化的次序是鲤鱼、鲫鱼→①→扬子鳄→丹顶鹤和大熊猫 B错误C、图中大熊猫胎生哺乳属于最高等的脊椎动物 C正确D、图中扬子鳄、丹顶鹤、大熊猫的生殖和发育完全脱离水的限制能够适应陆地生活 D 正确18.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 猴子B. 森林古猿C. 大猩猩【答案】B【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19.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亲缘关系较近B. 米勒实验只能证实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可能的C. 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D. 坠落在地球上的陨石中含有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推测原始地球上形成生命的有机物可能来自外星球【答案】C【解析】A、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 A正确B、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C、生物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在基础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C错误D、1969年发现在澳大利亚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 D正确20.以下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米勒实验证明原始地球环境条件下无机物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B. 原始生命在原始地球上诞生的时间是距今约36亿年左右C. 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序列差异能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D. 郑氏始孔子化石证明了现代爬行动物经过漫长年代可进化成鸟类【答案】D【解析】A、米勒的模拟实验可以证明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简单的有机物支持了无机物到简单有机小分子物质的生命起源学说 A正确B、原始生命在原始地球上诞生的时间是距今约36亿年左右 B正确C、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序列差异能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正确D、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而来的最早的鸟类化石就是世界闻名的始祖鸟化石 D错误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1.(1)进化树的树根A处表示________ 它生活在________中21.(2)脊椎动物进化历程是________________21.(3)从进化树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生活环境由________ 结构由________ 分类地位由低等到高等的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答案】原始生命, 原始海洋【解析】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A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答案】脊椎动物 ,【解析】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答案】水生到陆生, 简单到复杂【解析】从进化树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22.(1)果蝇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其作用是________22.(2)图一(甲)所示子代果蝇中出现与亲代不同的体色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22.(3)由图一(乙)子代的数量关系可以推断亲代灰体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 子代中灰体个体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显性基因用“A”表示)22.(4)如图二所示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此果蝇产生的精子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答案】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的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解析】【答案】变异【解析】【答案】Aa、Aa, AA或Aa【解析】【答案】X或Y【解析】23.(1)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________ 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________23.(2)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________ 为其提供________ 23.(3)沸水主要是为了产生________ B装置里的液体模拟了________ 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______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23.(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中从________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答案】原始大气, 氧气【解析】【答案】闪电, 能量【解析】美国青年学者用如图的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米勒实验装置中的A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正负电机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里的闪电为生命进化提供能量【答案】水蒸气, 原始海洋, 氨基酸【解析】沸水主要是为了产生水蒸气 B装置模拟的是原始海洋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答案】无机物【解析】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24.(1)图中1.2.3.4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2)在进化上与单细胞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类群是________ 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答案】哺乳动物,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解析】解(1)生物进化系统树如图.由两幅图对比可知图中1.2.3.4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为哺乳动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答案】腔肠动物,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解析】(2)从生物进化树上可以看出与单细胞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类群是肠腔动物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25.(1)人的有酒窝与无酒窝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__25.(2)若3、4都有酒窝他们所生儿子7无酒窝则可判断出________是显性性状25.(3)若用E、e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则孩子7(无酒窝)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 若3和4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8 无酒窝的概率为________25.(4)若5的酒窝是经整容而获得的这种性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遗传给9 原因是________25.(5)7和9是近亲关系(表兄妹)他们携带同一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请你从优生的角度说出他们不能结为夫妻的原因是________25.(6)4号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 其中X染色体来自________号父母控制性状的基因通过________传递给子女【答案】相对性状【解析】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成为相对性状人的有酒窝与无酒窝在遗传学中称为相对性状【答案】有酒窝【解析】依靠表现规律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亲代性状不同时亲代的性状在后代表现出来是显性性状亲代的性状在后代没有表现出来是隐性性状亲代性状相同时亲代的性状在后代表现出来是显性性状后代中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若3、4都有酒窝他们所生儿子7无酒窝则可判断出有酒窝是显性性状无酒窝为隐性性状【答案】ee, 25%【解析】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显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在耳垂的有无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女儿出现了他的父母没有的性状说明无耳垂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那么有耳垂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若用E表示显性基因 e表示隐性基因 3、4都有酒窝他们所生儿子7无酒窝则3、4的基因组成组成一定是Aa 则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可见7无酒窝的基因是ee 无酒窝的概率为25%【答案】不能, 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引起的变异或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解析】经整容而获得的酒窝产生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或染色体没有改变或DNA没有改变或基因没有改变)属于不遗传的变异不能传给后代若5的酒窝是经整容而获得的这种性状不能遗传给9【答案】子代患遗传病机率增加【解析】7和9是近亲关系(表兄妹)他们不能结为夫妻因为近亲有着相同的遗传物质较多相同的致病基因也相对较多近亲结婚子代患遗传病机率增加(或孩子易得遗传病)【答案】XY, 2, 生殖细胞【解析】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1从图1看出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 其中Y染色体来自父亲 X染色体来自母亲因此 4号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其中X染色体来自2号“父母控制性状的基因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子女”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1)有酒窝(2)ee 25%(3)不能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引起的变异或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4)子代患遗传病机率增加(5)XY 2 生殖细胞试卷第11页,总11页。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单元同步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A. 人工选择B. 生存竞争C. 遗传变异D. 自然选择2.如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最先出现植物类群是甲 B.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C.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 D.丁的结构比丙的复杂3.鸟的种类多种多样,家鸡又分为蛋鸡、肉鸡、观赏鸡,这些现象是( )A.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B.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C.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以上答案都不对4.在某地的同一地层中,找到了几种生物的化石.对于这几种生物的推论最合理的是()A. 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近B. 它们的身体结构相似C. 它们的食物种类相似D. 它们的生存年代相近5.下列关于鸟类和哺乳类的进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原始两栖类→鸟类B. 某些爬行类→鸟类C. 原始两栖类→哺乳类D. 某些爬行类→哺乳类→鸟类6.化石是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
始祖鸟和孔子鸟等化石证实现在的鸟类起源于古代的: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7.某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记录如下表.由此可初步推A. 丙、甲、乙B. 乙、甲、丙C. 甲、乙、丙D. 乙、丙、甲8.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长颈鹿的长颈和高的前肢是A.由长颈鹿的意愿决定的B.经常使用而逐渐发达的结果C.长颈鹿随世代的延续颈必然变长D.自然选择的结果9.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根本原因可能是()A. 细菌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B. 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C. 抗药性细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青霉素的质量下降,杀菌能力低10.下面是小勇同学学习了《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以后总结的观点,小旭同学说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一项是()A. 米勒的实验可以说明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B. 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C. 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顺序D. 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证明了生命起源过程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11.生活在沙漠里的仙人掌,叶刺状,根系发达,茎肥厚,这些结构特点的形成是()A. 遗传的结果B. 自然选择的结果C. 阳光照射的结果D. 人工选择的结果12.长期使用克霉唑乳膏治疗足癣,药效会逐渐下降,原因是()A. 药物的使用量过少或药效不稳定B. 药物使病原体慢慢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 少数抗药性强的病原体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D. 病原体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药物的环境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4.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济南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B. 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C. 人类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D. 人类是自然产生的【答案】A【解析】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因此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不是由黑猩猩、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更不是自然产生的.故选 A.2.下列关于生命演化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 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提供了证据B. 人类进化过程中当新种出现时原物种也就不复存在C. 多种多样的生物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现在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祖先【答案】B【解析】A、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第一阶段提供有力证据正确B、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生殖隔离一旦出现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但是原物种依然存在错误C、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正确D、现在类人猿和人类都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D正确3.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蛋白质B. 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C. 为了应对天敌枯叶蝶产生了形似枯叶的变异D. 现代各品种金鱼是由野生类型金鲫鱼通过人工选择培育而来【答案】D【解析】A、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氨基酸A错误B、因为由于地质作用可能把地质年代较老的地层粉碎后变质成较新的地层常见的是沉积岩因此地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有可能有低等生物化石 B错误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不是枯叶蝶为了应对敌害产生了体色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 C错误D、金鱼与金鲫鱼的外形差异很大属于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进行人工选择的结果 D正确4.超级细菌是因滥用抗生素导致的多重耐药菌由其引起的疾病位居三大最难解决的感染性疾病首位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超级细菌是营寄生生活的原核生物B. 超级细菌的形成是人工选择的结果C. 抗药性是超级细菌形成的有利变异D. 侵入人体的超级细菌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答案】B【解析】解人工选择是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所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生存下来这叫适者生存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和遗传积累使得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有的细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就出现了所谓的“超级细菌”因此超级细菌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 B5.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A. 环境的改变B. 天敌的影响C. 人工选择D. 温度的改变【答案】A【解析】解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A 、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三个过程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生物的天敌是生物生存环境的一部分生物进化的原因不可能仅仅是天敌的影响故不符合题意.C 、人工选择是生物进化原因的一个方面人工选择的结果是符合人们需要的新品种新品种不一定适应环境如金鱼也不是在自然界中发生的实质上也是在改变生物的生存环境.故不符合题意.D、温度的改变可能会影响一些生物的生存但不会是所有生物进化的原因.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A6.下列各项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A. 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差异大的原因是不同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B. 长期使用同种抗生素杀菌效果差是因为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C.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并繁衍后代D. 生物的变异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答案】C【解析】A、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使得生物在繁殖中出现了不同的变异个体(适应周围环境与不适应周围环境)为选择提供了选择的资料选择的基础家养动物是人工选择的产物同种野生动物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家养动物与同种野生动物较大差异正是因为选择的不同因为选择是定方向的然而自然选择方向是适应环境人工选择是人为设定一定的环境使其向人们的需求和喜好方向发展所以造成家养动物与同种野生动物较大差异的原因是人工选择 A错误B、变异是普遍存在的首先是细菌的抗药性本来就存在着变异抗生素的使用对细菌发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导致细菌的抗药性增强不是抗生素使细菌发生变异细菌产生了抗药性 B错误C、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淘汰生物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 C正确D、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D错误7.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A. 水蒸气、氧气、氢气、甲烷等B. 水蒸气、氨气、氢气、甲烷等C. 水蒸气、氢气、甲烷、氧气等D. 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甲烷等【答案】B【解析】解 ACD、都有氧气而原始大气层中没有氧气 ACD不正确B、“水蒸气、氨气、氢气、甲烷等” 都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 B正确.故选 B.8.下列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的是()A. 由水生到陆生B. 由低等到高等C. 由地面到地下D. 由简单到复杂【答案】C【解析】解 ABD、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ABD正确C 、通过分析可知由地面到地下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 C正确.故选 C.9.人们能把野牛逐渐驯化成产奶量高的奶牛是因为生物具有()A. 新陈代谢的特征B. 生殖发育的特征C. 遗传变异的特征D. 生老病死的特征【答案】C【解析】解人工选择是在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选择出农作物、家禽和家畜中对人有益的变异经过若干年的选择培育使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形成不同的新品种如人们能把野牛逐渐驯化成产奶量高的奶牛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是因为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征故选 C10.以下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米勒实验证明原始地球环境条件下无机物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B. 原始生命在原始地球上诞生的时间是距今约36亿年左右C. 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序列差异能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D. 郑氏始孔子化石证明了现代爬行动物经过漫长年代可进化成鸟类【答案】D【解析】A、米勒的模拟实验可以证明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简单的有机物支持了无机物到简单有机小分子物质的生命起源学说 A正确B、原始生命在原始地球上诞生的时间是距今约36亿年左右 B正确C、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序列差异能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正确D、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而来的最早的鸟类化石就是世界闻名的始祖鸟化石 D错误11.科学家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间的亲缘关系主要通过()A. 糖类和脂类分子的比较研究B. 脂类和核酸分子的比较研究C. 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的比较研究D. 糖类和蛋白质分子的比较研究【答案】C【解析】解研究发现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差别就越大.所以可以通过蛋白质分子的比较研究来揭示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又因为在构成生物体的物质中蛋白质和核酸分子属于同一层次所以也可以通过核酸分子的比较研究来揭示生物间的亲缘关系.所以科学家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间的亲缘关系主要通过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的比较研究.故选C.12.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于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 在比较解剖学中同源器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依据B. 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相似性越多C. 米勒实验中密闭的实验装置内气体主要有氢气、氨气、甲烷等但没有水蒸气和氧气D. 生物的进化是有利变异定向积累的结果【答案】C【解析】A、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 A正确B、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相似度越小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相似度越高 B正确C、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米勒的实验中模拟原始大气的环境没有加入的气体是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没有加入氧气 C错误D、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的进化是有利变异定向积累的结果 D正确13.19世纪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是一类古猿科学家根据各种证据推测这一类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这一类古猿是()A. 大猩猩B. 森林古猿C. 猩猩D. 黑猩猩【答案】B【解析】14.人类起源于古猿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关键的阶段是()A. 南方古猿B. 能人C. 直立人D. 智人【答案】C【解析】解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此后原始人类逐渐从猿类分离出来.能人约150万到250万年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进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东岸出现.能人意即能制造工具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早期猿人.是最早的人属动物.旧石器时代开始后经过数十万年的演进能人最终为被新品种的人类直立人所取代而消亡.能人与后代直立人曾共存过一段时间.直立人约20万到200万年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懂得用火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约100万年前冰河时期来临非洲开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开始迁徙向世界各地扩张在欧亚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注意此时人类第1次走出非洲.约80万年前直立人来到现在的西班牙地区成为最早的欧洲人即现代人.约20万年前欧亚非的直立人逐渐消失被第一次非洲的新品种人类智人取代.智人直立人之后未被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以及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淘汰取代而是一直存活下来并独自发展进化最后演化成为现代入.由上可知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是直立人.故选 C15.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利用对化石证据的研究可以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B. 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C. 米勒的实验结果支持了无机物到简单有机小分子物质的生命起源学说D. 对几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就能总结出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趋势【答案】D【解析】解 A.利用对化石证据的研究可以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A正确B.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因此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 B 正确C.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C正确D.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由鱼类的一心房一心室到两栖动物的两心房一心室到爬行动物的两心房一心室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再到鸟类和哺乳类的两心房两心室由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可知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因此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能直观说明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趋势 D错误故选 D16.下列观点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 过度繁殖加剧了生存斗争B.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C. 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D. 进化的方向是由遗传决定的【答案】D【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认为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效的这必然导致生物在生活过程中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因此进化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故D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17.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变化是()A. 奔跑速度加快B. 脑容量增加C. 转变为树栖生活D. 后肢变得粗壮【答案】B【解析】18.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的证据B. 越晚期地层中的化石越简单、越低等C. 生物进化遵循从低等到高等从陆生到水生的规律D.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进化【答案】D【解析】解 A.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此外还有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 A错误B.在越晚期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B错误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C错误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进化 D正确故选 D19.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米勒的实验证明了从无机物到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以实现的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唯一证据C. 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D. 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鱼→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答案】A【解析】解 A.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大气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A正确B.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 B 错误C.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不一定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当环境发生改变之前保留的有利变异可能就变为不利变异 C错误D.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错误故选 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20.请将左侧人类进化的阶段和右侧的相应特征用线连起来【答案】【解析】解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开始直立.此后原始人类逐渐从猿类分离出来.能人约150万到250万年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进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东岸出现.能人意即使用工具、能制造工具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早期猿人.是最早的人属动物.旧石器时代开始后经过数十万年的演进能人最终为被新品种的人类直立人所取代而消亡.能人与后代直立人曾共存过一段时间.直立人约20万到200万年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开始懂得用火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约100万年前冰河时期来临非洲开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开始迁徙向世界各地扩张在欧亚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注意此时人类第1次走出非洲.约80万年前直立人来到现在的西班牙地区成为最早的欧洲人即现代入.约20万年前欧亚非的直立人逐渐消失被第一次非洲的新品种人类智人取代.智人相当于现在的人类出现在距今20万年-1万年前.他们不仅完全直立而且脑容量已经达到了现代入的大小(平均为1360mL)这标志着他们的智力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而是一直存活下来并独自发展进化.21.(1)这个实验的设计者是________ 目的是为了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故这种实验方法称为________实验法21.(2)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最大特点是没有________21.(3)实验中模拟闪电的是________ 最终实验结果B处收集到的物质为多种________21.(4)该实验说明了生命起源过程中无机小分子转变为________的可能21.(5)该实验有力地支持了哪种假设?________【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5.1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关于生物的进化,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证据B.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其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D.哺乳类是由古代鸟类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2 . 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度类群是()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鸟类3 . 下面是同学们学习了《生命起源与进化》后总结的观点,你认为错误的一项是()A.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第一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B.古人类化石是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C.研究细胞色素C可以断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能推断生物进化的顺序D.生物进化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 . 已知在古老的地层中出现物种A的化石,在晚近的地层中出现物种B的化石,经过比较,得出以下观点。
请你选择下面哪些观点是合理的()①物种A比物种B出现的早;②物种A可能比物种B结构简单:③物种A一定是从物种B进化而来;④物种A是陆生的,物种B是水生的。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5 . 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12个,而现在的产蛋鸡每年可产卵200~300个,这是()A.人工选择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生存环境不同D.食物不同的结果6 .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始生命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B.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氢气、氨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C.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7 . 学习了生物的进化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你不认同的是()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B.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序列差异,能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C.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D.始祖鸟化石证明了现代爬行动物经过长久年代可进化成鸟类8 . “进化树”(如图)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A代表原始生命,它生活在原始海洋中B.A由于营养方式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其分类单位是界C.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B古代爬行类进化来的,C与蕨类植物的区别是用种子繁殖D.从进化树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小体型到大体型,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9 . 有人将有关生物过程进行了如下整理,你不认同的是()A.尿的形成: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B.植物的进化历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C.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D.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10 . 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和重要成就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
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一、单选题1.根据科学推测,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于()A.原始大气中B.降雨过程中 C.原始海洋中 D.岩石中2.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和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场所依次是()A.原始大气、原始大气B.原始海洋、陆地C.原始大气、原始海洋D.原始海洋、原始海洋3.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的结果是()A.保留了高等的生物类群,淘汰了低等生物类群B.保留了新出现的物种,淘汰了古老的物种C.保留了有益于人类的物种,淘汰了有害于人类的物种D.保留了适应环境的物种,淘汰了不适应环境的物种4.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常用方法.5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如图,最合理的推测是()A.向日葵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 B.生物是不断进化的C.果蝇在地球上出现早于酵母菌 D.黑猩猩与人类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5.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是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
下列不能推断出的结论是()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6.蚊蝇等害虫对DDT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A.害虫对DDT进行选择的结果 B.害虫本身对DDT具有抵抗能力C.遗传变异的结果D.DDT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7.古代长颈鹿大小似山羊,颈和前肢不太长,而长颈鹿最终成为当今生物界最高的动物,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其主要原因是()A.食高处的树叶使颈愈伸愈长 B.颈长者较凶悍,攻击力强C.颈长者的繁殖力较强D.竞争中颈长者的生存机会大8.两栖动物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占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两栖动物能证明动物进化的一个关键环节,即()A.水生到陆生B.简单到复杂 C.陆地到空中 D.单细胞到多细胞9.根据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有关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正确的是:()①长颈鹿的祖先有的颈长,有的颈短②在缺乏青草的环境中,长颈鹿的颈经常使用而长长③逐代选择,长颈的变异逐代积累形成长颈鹿④通过生存斗争,颈长的个体生存下来,颈短的个体被淘汰⑤在缺乏青草的环境中,颈长的长颈鹿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颈短的则生存机会小.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⑤④③10.在古生物学的研究中,发现进化的中间过度类型的动物化石是A.三叶虫 B.恐龙 C.始祖马 D.始祖鸟11.对下列性状产生原因的解释,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章节测试题1.【答题】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四个阶段中,最先会用火和身穿兽皮衣的分别是()A.南方古猿和直立人B.直立人和智人C.能人和直立人D.智人和直立人【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解答】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故B正确。
2.【答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森林古猿演化为人类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B.古人类语言的完善是在直立行走之前C.“露西”时代的古人类能够使用工具,也能制造简单的工具D.古人类使用火烧烤食物,有利于脑的发育【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解答】森林古猿演化成人类绝不是短时间完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A 错误;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可见古人类语言的完善是在直立行走之后,B错误;“露西”时代的古人类的手臂已开始变得灵巧,已经学会使用工具,但是不能说明能制造工具,C错误;学会用火,是人类向文明迈进的重要标志,古人类使用火烧烤食物,有利于脑的发育,D正确。
3.【答题】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最重要标准之一是()A.下肢增长B.骨盆变短增粗C.直立行走D.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人与猿分界重要标准。
【解答】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生命的起源与进化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模拟原始地球闪电和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合成了()A.核酸B.蛋白质C.氨基酸D.脂肪2 . 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众说纷纭,从化学进化论的观点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命起源非生命物质B.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C.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D.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氨气、氧气、甲烷等3 . 生物兴趣小组对某种植物进行长期观察,并记录其结构特征如下表:根据上表分析,此植物最可能是结构茎叶根花果实种子特征有有假根无无无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苔藓植物4 . 人们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发现,如果在大棚内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害虫对这种农药的抗药性会越来越强.下列解释错误的是()①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害虫对农药不断选择的结果②害虫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为其抗药性的增强提供了前提条件③对害虫来说抗药性变异是有利变异④害虫的抗药性是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的.A.①④B.②③C.②④D.④5 . 生命的诞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的生成和原始生命的诞生分别在()A.原始海洋和原始陆地B.原始大气和原始陆地C.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D.原始海洋和原始大气6 . 化石之所以能成为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其原因是()A.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B.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C.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D.化石是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7 .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B.进化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C.进化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陆生到水生D.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8 . 下列有关化学进化论中,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始地球条件下,有机小分子的形成是生命发生的开端B.米勒实验说明在原始的地球上原始大气可以形成原始生命C.原始大气成分中不含氧气D.原始生命诞生的重要标志是能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9 . 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A.越简单、越高等B.越复杂、越低等C.越简单、越低等D.越复杂、越高等10 . 依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啄木鸟的长舌是因取食树缝内的昆虫,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B.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C.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的习性D.猛禽具有锐利的喙和尖锐的爪,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11 .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B.最古老的地层里没有生物化石,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C.农业生产上使用某种杀虫剂灭杀害虫,一段时间后这种杀虫剂灭杀害虫的效果减弱,其原因是使用杀虫剂后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强的变异D.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12 . 水螅常常可以捕捉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A.刺细胞B.触手的结构C.口的吞食D.发达的肌肉13 . 生物进化发生在很早以前,能证明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A.化石证据B.遗传证据C.胚胎学证据D.解剖证据14 . 有关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说法,你不赞同的是()A.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了有机小分子可生成无机小分子B.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此外还有分子生物学和解剖学等方面的证据C.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D.现代物种的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5 .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问题吸引了许多科学家探究的目光。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有关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进化学说,不正确的是()A.狼群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的特征,这种特征一般是可以遗传的,这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B.在工业污染区,浅色桦尺蛾数量的减少是因为它的体色不利于伪装自己,不适应环境的结果C.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实现的D.现代长颈鹿的脖子很长是因为他们经常吃高处的食物,时间久了脖子就伸长了2 . 分析植物进化系统树,可以看出植物的进化顺序为()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B.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C.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3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说法,错误的是()A.从简单到复杂B.从低等到高等C.从有机到无机D.从水生到陆生4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从单细胞到多细胞②从体型小到体型大③从简单到复杂④从低等到高等⑤从陆生到水生⑥从体内无脊柱到体内有脊柱A.①③④⑥B.①③⑤C.②③⑤⑥D.①②③⑥5 . 在山旺化石中,脊椎动物中国发现化石最少的是()A.昆虫类B.鸟类C.爬行类D.鱼类6 . 同一种蝗虫,生活在青草中的体色呈绿色,而生活在枯草中的体色成枯黄色,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这是()的结果A.环境变化B.生存竞争C.人工选择D.自然选择7 . 揭示生物进化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证据是()A.通过对生物化石的研究B.通过对生物体结构的比较C.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分析现存的各种生物D.通过对生物遗传物质的研究8 . 米勒实验能够说明原始地球上()A.能形成生命B.能形成构成生命的有机物C.原始生命诞生在原始大气中D.原始大气中含有氧气9 . 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模拟实验表明,在原始地球上可以产生()A.复杂的蛋白质B.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原始藻类D.原始单细胞动物10 . 三种古代鸟类出现的顺序是()A.始祖鸟→辽西鸟→孔子鸟B.辽西鸟→始祖鸟→孔子鸟C.孔子鸟→辽西鸟→始祖鸟D.始祖鸟→孔子鸟→辽西鸟11 . 近年,新的“超级细菌”时有出现,已经让包括青霉素在内的许多抗生素对其失去作用,由“超级细菌”引发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
2023-2024学年济南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从森林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早形成的能力是()A. 学会用火B. 使用语言C. 直立行走D. 制造工具【答案】C【解析】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因此从森林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早形成的能力是直立行走故选 C2.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A. 比较解剖B. 细胞研究C. 进化树D. 化石【答案】D【解析】解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等.故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故选 D.3.在下列有关动物濒危或灭绝的多种原因中能加剧这一进程的原因是()A. 环境的污染和掠夺性狩猎B. 物种的退化C. 栖息环境的缩小D. 自然条件的变化【答案】A【解析】解随着人类的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类集中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大面积砍伐森林开辟农田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至环境变化太大.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在适合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还有滥捕乱杀、偷猎等也使生物种类减少这些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故选 A.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由低等到高等B. 由简单到复杂C. 从体积小到体积大D. 由水生到陆生【答案】C【解析】解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 C5.下列叙述属于观点的是()A. 北京人化石发现于周口店B.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C. 水是一种营养物质D. 北京猿人是生活在大约距今50万至20万年前的直立人【答案】D【解析】解 ABC.北京人化石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水是一种营养物质都属于事实 ABC不符合题意D.北京猿人是生活在大约距今50万至20万年前的直立人是根据某一事实提出的观点D符合题意故选 D6.在下列动物中属于类人猿的是()A. 猕猴B. 黑猩猩C. 狒狒D. 金丝猴【答案】B【解析】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因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 B.7.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原始生命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B. 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氢气、氨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C. 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D.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答案】B【解析】 A 、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 A正确B、生命的化学进化论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没有氧气 B错误C 、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证明了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有可能的这一结论 C正确D、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生物的进化趋势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 D正确8.化学进化论者认为形成原始生命的物质和场所分别是()①氨气、氢气、甲烷、水蒸气②氨气、氧气、甲烷③海洋④原始海洋.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B【解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可见B符合题意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9.(1)从图中我们可以推测出 a、c生物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 (填字母)9.(2)图中玻璃仪器中的气体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________9.(3)此装置中沸水模拟的是________9.(4)下表是几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别的数目据下表回答问题从上表看人和________的亲缘关系最远9.(5)从生物的生活环境来看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________【答案】(1)f【解析】解(1)根据图中的进化树可知 a、c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答案】(2)没有氧气【解析】(2)米勒实验装置中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答案】(3)原始海洋【解析】(3)沸水模拟的是原始海洋【答案】(4)酵母菌【解析】(4)据表格可知与人类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别最大的是酵母菌故其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答案】(5)从水生到陆生【解析】(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10.(1)羊的黑色和白色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 由表中________(填“第一组”或“第二组”)可以判断 ________是隐性性状10.(2)若B和b表示毛色的显性和隐性基因则后代黑羊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10.(3)第二组实验中如果只生一只小羊那么为黑羊的可能性是________【答案】相对性状, 第二组, 黑羊【解析】【答案】bb【解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羊毛色的黑色和白色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由第二组数据可知亲代的毛色都是白色后代个体中却出现了黑色个体说明白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羊的毛色与性别无关这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白色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B控制则白羊的控制毛色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 BB或Bb.黑色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 bb【答案】25%【解析】在第二组实验组合中两只亲代白羊生出了黑色小羊说明亲代的控制毛色的基因组成本是纯合的即为Bb 黑色小羊的基因组成是bb 如图所示即如果只生一只小羊那么这只小羊为黑色羊的可能性是25%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第二组黑羊(2)bb(3)25%(或1/4)11.(1)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为具有叶绿体的A________植物.11.(2)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B________植物和C________植物但是B和C的生殖离不开水后来一部分C进化成为原始的________植物包括D________植物和E________植物 D和E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了陆地生活.11.(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结构来看是________ 从进化地位来看是________ 从生活环境来看是________.11.(4)生物进化的原因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答案】原始藻类【解析】解(1)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体的A原始藻类植物.【答案】苔藓, 蕨类, 种子, 裸子, 被子【解析】(2)植物进化的历程为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藻类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使原来的不毛之地开始披上了绿装.但是它们的生殖还都需要有水的环境后来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由于花粉管的出现它们的生殖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答案】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等到高等, 从水生到陆生【解析】(3)生物通过对不同类群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以及生活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生物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规律.【答案】自然选择【解析】(4)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然后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因此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12.(1)图中字母人的骨骼是________ 黑猩猩的骨骼是________ 你还知道的类人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2)黑猩猩的头骨是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________大12.(3)类人猿与人类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什么?________12.(4)其中A和B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早期的人类发展到现代的人大致经历了南方古猿、________、直立人和________四个阶段.【答案】B, \A , 猩猩, 大猩猩, 长臂猿【解析】解(1)图中A是黑猩猩的骨骼 B是人的骨骼.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答案】脑容量【解析】(2)黑猩猩的头骨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脑容量大黑猩猩的颌骨突出.【答案】人类和类人猿有一定的亲缘关系【解析】(3)类人猿与人类的形态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人类与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答案】森林古猿, 能人, 智人【解析】(4)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早期的人类发展到现代的人大致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三、判断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3.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生存竞争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times【解析】解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然后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故答案为 \times14.科学实验表明原始地球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T【解析】解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美国青年科学家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物形成有机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故题干说法正确15.哺乳类是由古代鸟类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解动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进化过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的鸟类、哺乳类故本题是错误的16.人体使用抗生素越久就能使细菌产生抗药性越强的变异 _____(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解使用抗生素后是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不是细菌都产生抗药性故题干说法错误。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80分)1. 下列不是原始大气的成分。
A. 氧气B. 甲烷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2. 原始大气可能的成分A. 水蒸气、氨气、甲烷B. 水蒸气、氧气、甲烷C. 氧气、氨气、甲烷D. 氧气、氨气、沼气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始大气成分的是A. 甲烷B. 氧气C. 氢气D. 氨4. 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是A. 原始大气B. 原始海洋C. 原始陆地D. 原始森林5. 根据生命的化学起源学说,原始生命的“摇篮”是A. 原始大气B. 原始地球C. 原始海洋D. 原始森林6. 剪纸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下列剪纸图案所示动物最低等的是A. B.C. D.7.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 从水生到陆生B. 从体型小的到体型大C. 从低等到高等D. 从结构简单到结构复杂8. 原始大气中不存在的气体或物质是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氢气D. 氨9. 如图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从进化树我们可以推测A. 、、、四种生物共同祖先是B. 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C. 较和而言,、间的亲缘关系更近D. 一定比高等10. 从进化观点来看,高等生物起源于A. 多细胞动物B. 水生藻类C. 低等动物D. 单细胞生物11. 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致使很多致病细菌具有一定的耐药性。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耐药细菌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是A. 细菌繁殖的后代很多,抗生素用量不够B. 抗生素诱导细菌定向发生了耐药性变异C. 抗生素选择发生耐药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D. 耐药细菌比不耐药细菌繁殖能力强12. 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许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蛋量高,人们能把原鸡培育成产蛋量高的家鸡,利用的是生物的A. 生长发育的特征B. 新陈代谢的特征C. 遗传和变异的特征D. 生殖和发育的特征13. 《马铃薯传奇》中写到:很早之前野生马铃薯自由生长,后来人类在挖食块茎时,土地被疏松,马铃薯长得更大。
2023-2024学年济南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由低等到高等B. 由水生到陆生C. 由简单到复杂D. 由体型小到体型大【答案】D【解析】解 ABC.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简单到复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 ABC正确D.高等动物也有体型小的如蜂鸟因此由体型小到体型大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 D错误故选 D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 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生物才能生存和繁衍B. 生物进化的方向与自然选择无关C. 近年来出现的超级细菌是它们长期对抗生素进行选择的结果D. 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答案】A【解析】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适者生存不适合者被淘汰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和繁衍否则就被会被新环境淘汰 A正确B、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错误C、近年来出现的超级细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错误D、生物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适应环境有的变异不适应环境D错误3.黑猩猩是和人最相似的动物这说明()A. 人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B. 人和黑猩猩的染色体数是一样的C. 黑猩猩可以进化成人D. 人和黑猩猩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答案】D【解析】A、人类和黑猩猩都是由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人类不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人的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黑猩猩体细胞中有24对染色体因此人和黑猩猩的染色体数不是一样的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C、黑猩猩不可能进化成人类因为一方面现代的黑猩猩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与森林古猿不完全相同另一方面现在地球上的自然条件与森林古猿进化时的情况不同古猿是我们现代人类和现代黑猩猩的共同祖先现代类人猿与能变成人的古猿存在着许多差异而且生活的环境与原来有很大不同所以黑猩猩不可以进化人了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黑猩猩和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是除人类之外智力水平最高的动物由于黑猩猩和人类的基因相似度达98.77% 表明人和黑猩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故D正确符合题意4.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祖先不同B. 运动方式不同C.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 脑发育程度不同【答案】A【解析】解 A.人与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A错误B.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 B正确C.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C正确D.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 D正确故选 A5.下列关于生命演化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 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第一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B. 古人类化石是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C. 原始哺乳类是由原始鸟类进化来的D. 生物进化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C【解析】解 A.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第一阶段提供有力证据 A正确B.古人类化石是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 B正确C.如图生命树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 C错误D.生物进化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正确故选 C6.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问题吸引了许多科学家探究的目光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间接证据C.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D.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答案】B【解析】解 A.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A 正确B.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 B错误C.地球上已经知道的生物大约有200万种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C正确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D正确故选 B7.下列植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C. ①③②④D. ④②③①【答案】C【解析】解①是藻类植物②是蕨类植物③是苔藓植物④是被子植物植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故选 C8.对下列性状产生原因的解释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 长颈鹿的长颈是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形成的B. 细菌抗药性的变异是因青霉素的大量使用而产生的C. 非洲人的黑色皮肤是被赤道附近的强烈日光晒成的D. 雷鸟的保护色是在遗传和变异的基础上经过天敌的选择形成的【答案】D【解析】A、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的颈很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A错误B、在青霉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可见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青霉素对细菌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B错误C、非洲人的黑色皮肤是体内的黑色素含量多吸收紫外线防止被赤道附近的强烈日光晒伤 C错误D、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现象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保护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如冬天雷鸟在雪地上活动体色接近雪的颜色为白色夏天雷鸟在土地上活动体色接近地面颜色雷鸟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9.下列关于动物进化趋势的叙述中不合理的一项是()A. 体型小→体型大B. 低等→高等C. 结构简单→结构复杂D. 水生→陆生【答案】A【解析】A、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因此体型小→体型大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 A不正确BCD、低等→高等、结构简单→结构复杂、水生→陆生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 BCD正确10.现存生物中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是因为这些生物能()A. 制约环境B. 影响环境C. 改变环境D. 适应环境【答案】D【解析】解现存生物中有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原因是这些生物产生了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生存下来这是适者生存故选 D11.化石记录显示在越古老的底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是()A. 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的越多B. 越复杂、越高等水生的越多C. 越简单、越低等陆生的越多D. 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的越多【答案】A【解析】解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 A.12.有关人类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类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B.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C. 人类是上帝创造的D. 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是胚胎学【答案】B【解析】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人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故选B13.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一说首先由达尔文提出B. 很多证据表明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C. 在人类起源过程中环境变化起了决定性作用如森林的大量减少D.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人的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答案】C【解析】解 A、人类和类人猿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这是达尔文提出的故正确.B、很多证据表明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如化石就是最好的证据故正确.C 、在人类起源过程中直立行走起了决定性作用直立行走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故不正确.D、直立行走使前肢解放出来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使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人的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故正确.故选 C1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到四种脊椎动物的心脏结构图如图所示根据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推断脊椎动物心脏进化的顺序应该是()A. ①→②→③→④B. ③→②→④→①C. ③→④→①→②D. ③→④→②→①【答案】C【解析】15.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A.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B. 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D.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答案】B【解析】解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 B16.以下是几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差别对比表.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分子生物学为判断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B.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黑猩猩C.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金枪鱼D. 各种生物细胞色素C含量不同说明他们的原始祖先不同【答案】D【解析】解 A、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比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分析比较揭示生物进化的现象和本质为判断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A正确.B、C通过上表数据的比较可知人类与黑猩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小是0 因此二者的亲缘关系最近人类与金枪鱼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是21 因此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金枪鱼.BC正确.D、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细胞色素C 这说明这些生物之间都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因此动物植物都具有细胞色素C 的事实能够说明动植物有共同的祖先.D错误.故选 D17.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由古代的鱼类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某些两栖类进化为原始的爬行类这能很确切地说明下列哪一个进化历程()A. 从水生到陆生B. 从自养到异养C. 从厌氧到需氧D. 从无性到有性【答案】A【解析】两栖动物的背部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但繁殖和幼体发育还离不开水而爬行动物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因此某些原始的两栖类进化为原始的爬行类很确切地说明从水生向陆生进化的历程18.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征说明鸟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A. 爬行动物B. 古代的爬行动物C. 两栖动物D. 古代的两栖动物【答案】B【解析】解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故选 B19.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A. 黑猩猩B. 金丝猴C. 猕猴D. 大熊猫【答案】A【解析】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常见的类人猿有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等.故B、C、D错误 A正确.故选 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20.(1) C 类与蚯蚓结构相同之处是身体都由________构成.20.(2)E、G类多能飞翔与其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征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________ 体表被覆羽毛等.20.(3)B、F类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20.(4) C 类与B、D、E、F、G类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________.20.(5)请按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将蛇、蝗虫、鹰、红狐排列起来________.【答案】体节【解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 C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征为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它们体内都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答案】翼【解析】B食虫鸟和G鹰属于鸟类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等特征适于在空中飞行.【答案】胎生、哺乳【解析】B臭鼬和F红狐都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答案】脊柱【解析】 C 类属于无脊椎动物 B、D、E、F、G类都属于脊椎动物它们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脊柱.【答案】蝗虫、蛇、鹰、红狐【解析】在题干中的几种动物中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而蛇、鹰、红狐属于脊椎动物蛇为爬行类鹰为鸟类红狐为哺乳动物而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属于四者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蝗虫、蛇、鹰、红狐.21.(1)古代长颈鹿祖先的后代中有的颈较长有的稍短这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现象这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其是________(定向/不定向)的而在生物进化过程中________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21.(2)环境对长颈鹿起了选择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环境与长颈鹿之间的________实现的具有短颈性状的个体不易存活具有长颈性状的个体更容易存活并繁殖后代这种现象就是生物进化中的________现象【答案】(1)不定向, 自然选择【解析】解(1)古代长颈鹿祖先的后代中有的颈较长有的稍短这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现象这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其是不定向的而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答案】(2)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解析】(2)环境对长颈鹿起了选择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环境与长颈鹿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具有短颈性状的个体不易存活具有长颈性状的个体更容易存活并繁殖后代这种现象就是生物进化中的适者生存现象22.(1)在A、B两处应填入恰当的词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22.(2)产生精子的器官是____________ B的形成发生在_____________内22.(3)胎儿是在母体的___________中发育并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同时排出废物【答案】(1)森林古猿, 受精卵【解析】解(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森林古猿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后形成B—受精卵【答案】(2)睾丸, 输卵管【解析】(2)男子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主要作用是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因此产生精子的器官是睾丸精子经阴道、子宫进入输卵管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中【答案】(3)子宫, 脐带, 胎盘【解析】(3)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在由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的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胚泡进入子宫并植入子宫内膜后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和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卷一)时间45分钟满分40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原始大气与现在的空气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没有 ( )。
A.水蒸气和氨气 B.氧气C.氢气和二氧化碳 D.甲烷和硫化氢2.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 )。
A.数量越多B.种类越丰富C.越简单、越低等 D.陆生越多3.使原始地球上的不毛之地披上绿装的是 ( )。
A.原始藻类 B.原始苔藓C.原始蕨类 D.原始裸子植物4.我国的金鱼、菊花品种繁多,饲养和栽培历史悠久,这些品种都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形成品种的内因(基础)和外因(外界因素)分别是 ( )。
A.遗传和变异的特性、人B.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环境条件C.巨大繁殖力、人D.巨大繁殖力、环境条件5.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 )。
A.化石证据 B.胚胎发育上的证据C.解剖证据 D.结构方面的证据6.下列不属于生存竞争的是 ( )。
A.同一片森林里的树木争夺阳光、水分和营养物质B.生物为获取足够食物和空间进行生存竞争C.狼与鹿的捕食与反捕食D.大豆从根瘤菌中获取氮素,根瘤菌从大豆中获取养料7.冬天的雷鸟体色是白色,而夏天它却呈现褐色,这种现象是( )。
A.适应环境的保护色 B.雷鸟随意改变自己的体色C.因为冬天较冷,夏天较热 D.夏天阳光较强烈8.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 )。
A.长颈鹿经常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造成的B.生活在食物充足环境中的长颈鹿脖子长得长C.由于生存环境不同,使鹿的颈有长有短D.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代积累形成9.自然选择能正确解释生物的 ( )。
A.生长和发育B.遗传和变异C.多样性和适应性 D.新陈代谢作用10.长期使用某种抗菌素,发现抗菌素的效果越来越差。
从达尔文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 )。
A.抗菌素浓度增加使病原体抗药性也增加D.抗菌素对病原体逐代选择的结果C.病原体由于接触抗菌素产生了抗药性D.抗菌素引起的病原体的抗药性在后代中不断积累和加强11.下列自然现象中,与自然选择无关的是 ( )。
2023-2024学年济南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十九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仔细地比较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 大猩猩B. 古代猕猴C. 森林古猿D. 古猿【答案】C【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2.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奶牛产奶多是()A. 适应环境的结果B. 自然选择的结果C. 生存竞争的结果D. 人工选择的结果【答案】D【解析】解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形成不同的新品种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环境与饲料的不同导致奶牛性状的改变是环境因素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因此奶牛产奶多这不是生存环境不同和饲料不同的结果这是人们根据人类的需要进行人工选择的结果.故选 D.3.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等人根据原始地球环境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此实验说明了()A. 人类可以制造生命B. 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可以生成有机物小分子物质C. 原始地球能形成原始生命D. 由有机物可以产生原始生命【答案】B【解析】解米勒的实验试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故选 B4.野生型果蝇是长翅突变型果蝇有残翅、缺刻翅和无脉翅等多种类型这一现象最能说明()A. 基因突变只能自发产生B.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C. 基因突变都是有益的D. 基因突变的频率很高【答案】B【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野生型果蝇是长翅突变型果蝇有残翅、缺刻翅和无脉翅等多种类型说明野生型突变为多种不同的性状即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也就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故选 B5.下列几组生物中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近的一组是()A. 蚯蚓、蝗虫B. 啄木鸟、树C. 细菌、真菌D. 人、猩猩【答案】D【解析】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近A.蚯蚓、蝗虫是属于动物界蚯蚓是环节动物门而蝗虫是节肢动物门同界不同门 A不符合题意B.啄木鸟是动物界、树是植物界不同界 B不符合题意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界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菌界不同界 C不符合题意D.人、猩猩属于动物界、哺乳纲、灵长目猩猩属于类人猿科人属于人科同目不同科故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近的一组是人、猩猩 D符合题意故选 D6.下列可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的论述是()A. 长颈鹿的长颈是经常吃高处树叶形成的B. 黑色人种的黑色皮肤是强烈日光晒成的C. 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D. 箭毒蛙在森林中格外绚丽夺目容易被其他生物发现但仍然存活至今【答案】D【解析】解 A.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机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因此长颈鹿的颈很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A不符合题意B.非洲人的黑色皮肤是体内的黑色素含量多吸收紫外线防止被赤道附近的强烈日光晒伤 B不符合题意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适应环境有的变异不适应环境 C不符合题意D.警戒色的形成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警戒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箭毒蛙色彩绚丽夺目对敌害是一种警戒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它的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符合题意故选 D7.下列有关人类起源的叙述中属于事实的是()A. 类人猿和人类的骨盆都很宽大B. “东非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C. 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D. 有证据表明黑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答案】A【解析】 A 、比较类人猿和人类的骨盆都很宽大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符合题意B、如图是“东非人”时代的石器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可见只是推测的一种观点不符合题意C 、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还只是科学家推测的一种观点无确凿证据可以证明不符合题意D、黑猩猩是类人猿且一些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以及一些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与人类都十分相似且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为零所以黑猩猩应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还只是科学家推测的一种观点不符合题意8.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的过程中起始变化是()A. 制造工具B. 直立行走C. 产生语言D. 人工取火【答案】B【解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9.(1)在生活环境方面体现出的进化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________中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种子植物能够适应________环境因而有着更加广泛的分布9.(2)在结构功能方面体现出的进化趋势是________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________的分化但没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因此蕨类和种子植物比苔藓植物更加高大9.(3)在生殖特点方面体现出的进化趋势是从低等到高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种皮使幼嫩的________得到保护子叶或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要强得多寿命也比孢子长而在种子植物中被子植物的果实对种子具有________作用有些果实具有适于传播的特点因此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答案】(1)水, 干旱的陆地【解析】解(1)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受精作用离不开水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种子植物由于出现了花粉管受精作用脱离了水的限制能够适应干旱的陆地环境【答案】(2)从简单到复杂, 茎叶【解析】(2)在结构功能方面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出现了茎和叶蕨类植物出现了根、茎、叶的分化种子植物出现了种子【答案】(3)胚, 保护【解析】(3)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种子植物又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受到果皮的保护10.(1)树根处A代表原始生命它诞生在________中10.(2)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原始的________10.(3)最高等的动物类群是________ 最早出现根、茎、叶分化的植物类群是蕨类植物10.(4)种子植物是真正的________植物它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10.(5)观察进化树可以得出结论生物进化遵循__________________、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答案】(1)原始海洋【解析】解(1)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着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答案】(2)单细胞动物【解析】(2)A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或能否制造有机物)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为含有叶绿体的藻类植物因此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原始的单细胞动物【答案】(3)哺乳类【解析】(3)根据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的鱼类→古代的两栖类→古代的爬行类→古代的鸟类和古代的哺乳类所以最高等的动物类群是哺乳类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出现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因此最早出现根、茎、叶分化的植物类群是蕨类植物【答案】(4)陆生【解析】(4)种子植物是真正的陆生植物它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结种子但这两类植物又有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裸子植物没有果实只有种子它的种子裸露仅仅被一层鳞片覆盖起来如松类、杉类、柏类等被子植物有真正的果实和种子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种子包上果皮构成果实如小麦、大豆等都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答案】(5)从单细胞到多细胞【解析】(5)观察进化树可以得出结论生物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11.(1)从半直立行走到________11.(2)从不会使用________ 到使用天然工具再到________简单工具一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11.(3)从________到懂得御寒遮羞【答案】直立行走【解析】【答案】工具, 会制造【解析】【答案】全身赤裸【解析】12.(1)提出问题 ________?12.(2)作出假设 ________12.(3)实验步骤如下①在一间铺有绿色地毯的房子里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昆虫各20只然后将一只母鸡放入房间内②半小时后撤出母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目③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2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第二天按此补充投入两种颜色的昆虫放回母鸡④半小时后又撤出母鸡再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目重复③④步实验至第三代若获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Ⅱ.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的保护色是与周围环境________的色彩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12.(4)得出结论 ________12.(5)请你说出还有哪些生物具有保护色?________【答案】(1)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吗【解析】解(1)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即实验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实验想探究保护色的形成因此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吗?【答案】(2)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解析】(2)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应该是对提出的问题肯定或者否定的推测因此本探究实验的假设应该是“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答案】(3)绿色, 灰色, 相一致, 自然选择【解析】(3)Ⅰ.考查数据分析的能力从表格数据比较结果来看绿色昆虫幸存者逐代增多灰色昆虫幸存者逐代减少Ⅱ.考查保护色的概念和成因保护色是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一致的色彩此实验中绿色昆虫比灰色昆虫幸存者多说明了绿色昆虫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一致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4)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解析】(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昆虫的保护色有利于昆虫的生存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5)青蛙、蜥蜴、雷鸟等【解析】(5)本小题考查对保护色实例的认知和分析身边的许多生物都具有保护色例如青蛙、蜥蜴、雷鸟等三、判断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3.现代类人猿将会进化成未来的人类.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times【解析】解不可能进化成人类.因为一方面现代类人猿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与森林古猿不完全相同另一方面现在地球上的自然条件与森林古猿进化时的情况不同.古猿是我们现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现代类人猿与能变成人的古猿存在着许多差异而且生活的环境与原来有很大不同所以现代类人猿不能再变成人了.故原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 \times14.植物的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成的 ________ (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芽按照将来发育成什么分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三种将来发育成枝和叶的芽叫叶芽(或枝芽)将来发育成花的芽叫花芽既能发育成叶又能发育成花的芽叫混合芽叶芽(或枝芽)的结构和发育如图可见幼叶将来发育成枝条的叶芽轴将来发育成枝条的茎芽原基发育成侧芽一个枝芽就发育成了枝条15.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慢慢演变为真正的直立行走.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times【解析】解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脑容量增加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综上所述最显著变化是脑容量增加.而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故答案为 \times16.类人猿与人类关系亲密人类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答案】F【解析】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人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故题干说法错误。
2023-2024学年济南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由低等到高等B. 由水生到陆生C. 由简单到复杂D. 由体型小到体型大【答案】D【解析】解 ABC.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简单到复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 ABC正确D.高等动物也有体型小的如蜂鸟因此由体型小到体型大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 D错误故选 D2.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B. 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C. 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D. 从化石可看出少女露西可能采用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答案】A【解析】解 A.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进化成了人类 A错误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B正确C.古人类能够用火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 C正确D.“露西”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D正确故选 A3.下面不能用化石提供证据的事实是()A. 现代生物是由古代生物进化而来的B. 生物由低等到高等发展C. 地球上曾经生活过许许多多的生物D. 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答案】D【解析】解 A.化石证据表明各种生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现代生物是由古代生物进化而来的 A不符合题意B.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C.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 C不符合题意D.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与化石证据无关 D符合题意故选 D4.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始大气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氧气、氢气、氨气、甲烷等B. 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有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大分子是可能的C. 能否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D. 露西少女属于南方古猿【答案】D【解析】 A 、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没有氧气 A错误B、米勒的这个经典实验证明在生命起源中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小分子的化学过程是完全可能的 B错误C 、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C错误D、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rightarrow 能人\rightarrow 直立人\rightarrow 智人四个阶段“露西”生活在距今300万年以前她已经能够直立行走“露西”属于南方古猿阿法种D正确5.研究表明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的成分存在明显不同原始大气中所没有的气体是()A. 氧气B. 氢气C. 甲烷D. 水蒸气【答案】A【解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可见A符合题意6.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B. 人是女娲用泥捏出来的C. 人是自然产生的D. 人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答案】D【解析】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故选 D.7.如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A. 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B. 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C. 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D. 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答案】C【解析】解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因此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从曲线变化可知使用农药时不能把全部害虫杀死表明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害虫原来就存在着变异不是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故选 C8.如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B. 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C. 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D. 丁的结构比丙的复杂【答案】C【解析】解由题中的图再结合生物进化树图可知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的藻类植物甲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藓植物乙和蕨类植物丙使原来的不毛之地开始披上了绿装但是它们的生殖还都需要有水的环境后来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丁和被子植物戊生物的进化藻类植物进化来的丁原始的裸子植物和戊原始的被子植物是由丙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来的结构比丙原始的蕨类植物复杂丁原始的裸子植物和戊原始的被子植物较高等多是陆生生物不是水生的因此 ABD正确、C错误故选 C9.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能形成新品种它们共同的选择基础是()A. 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 遗传和变异普遍存在C. 都在进行生存竞争D. 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答案】B【解析】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使得生物在繁殖中出现了不同的变异个体(适应周围环境与不适应周围环境)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基础故选B10.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A. 原始陆地B. 原始大气C. 原始高山D. 原始海洋【答案】D【解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1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氨等气体但不存在氧气B. 现代人类是由黑猩猩经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C. 始祖鸟化石可以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D.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答案】B【解析】解 A.地球形成初期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A正确B.现代人类和现代的类人猿具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现代人类是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B错误C.通过对始祖鸟化石的研究这种动物既像鸟又像爬行动物由此可推断鸟类可能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 C正确D.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D正确12.下列关于不同植物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B. 被子植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类群C.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描述了蕨类植物大量繁殖的现象D. 植物的进化总体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答案】C【解析】解 AC.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春天温度适宜水中的藻类植物就会大量繁殖漂浮在江水、湖水中使得水呈现出绿色因此诗句中描述的应该是藻类植物 A正确、C错误B.被子植物具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其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能够保护种子和帮助种子传播所以被子植物是地球最高等的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类群 B正确D.植物的进化总体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D正确故选 C13.1935年美国科学家米勒首先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在实验室中合成了()A. 原始生命B. 核酸C. 氨基酸D. 葡萄糖【答案】C【解析】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证明了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有可能的这一结论可见C符合题意14.有关生物的进化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此外还有地质学和解剖学等方面的证据B. 在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一定越复杂C.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D. 现代物种的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B【解析】解 A.比较生物的化石及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存在的情况是运用古生物学上的证据对生物进化研究的方法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此外还有地质学和解剖学等方面的证据 A正确B.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但不代表在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一定越复杂B错误C.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C正确D.达尔文把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类型现代物种的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正确故选 B15.2016年5月美国发现对所有已知抗生素有抵抗力的“超级细菌” “超级细菌”的产生是________的结果()B. 变异C. 抗生素对细菌进行选择D. 细菌对抗生素进行选择【答案】C【解析】解题述“超级细菌”是指对所有已知抗生素具有抵抗力的细菌它的产生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选择的结果故选 C16.金鱼是人们比较喜欢的观赏鱼类品种繁多形态各异.你认为众多金鱼品种形成的原因是()A. 自然选择B. 人工选择C. 我国水域辽阔D. 金鱼适应不同的环境【答案】B【解析】解首先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金鱼起源于我国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现在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引种的.作为世界上最有文化内涵的观赏鱼它在国人心中很早就奠定了其国鱼之尊贵身份.所以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金鱼体态臃肿行动缓慢难以逃避天敌的捕杀以及捕到足够的食物在自然界中难免被淘汰.故选 B.1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最直接的证据B. 细胞色素C的差异也反映了生物的亲缘关系C. 生物的进化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D. 始祖鸟化石证明了爬行类动物是由鸟类进化来的【答案】D【解析】解 A.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 A正确B.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 B正确C.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C正确D.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而来的最早的鸟类化石就是世界闻名的始祖鸟化石 D错误故选 D18.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米勒的实验证明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物质B.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C.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D. 长期喷洒同种农药能使害虫产生抗药变异类型【答案】D子的阶段 A正确B.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B正确C.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C正确D.农田害虫本身存在着抗药性的变异在有毒农药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下农田害虫抗药性得到积累加强 D错误故选 D19.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A. 甲→乙→丙B. 乙→甲→丙C. 丙→甲→乙D. 甲→丙→乙【答案】B【解析】解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丙最高等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所以乙最低等故选 B20.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记录清单如下甲地层(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马、象牙、犀牛)丙地层(三叶虫、乌贼、珊瑚)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排列应是()A. 丙、甲、乙B. 乙、甲、丙C. 甲、乙、丙D. 乙、丙、甲【答案】A【解析】解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甲地层(恐龙蛋、始祖鸟、龟)始祖鸟属于古代爬行类向鸟类进化的过渡类动物较高等因此地质年代较近乙地层(马、象牙、犀牛)马、象、犀牛属于哺乳动物动物最高等因此地质年代最近丙地层(三叶虫、乌贼、珊瑚)珊瑚属于腔肠动物乌贼是软体动物动物都低等因此地质年代最远故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排列应是丙、甲、乙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1.(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________设计的21.(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________21.(3)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________ 为其提供能量21.(4)沸水主要是为了产生________ 实验后可检验到B装置中含有______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21.(5)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 ________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答案】(1)米勒【解析】(1)这个实验是米勒设计的【答案】(2)原始大气【解析】(2)该实验证明了原始大气为生命起源提供了原料原始大气来源于火山爆发喷出的气体 A装置中的气体模拟了原始大气【答案】(3)闪电【解析】(3)火花放电模拟了闪电为实验提供了能量【答案】(4)水蒸气, 氨基酸【解析】(4)加热形成沸水主要是为了产生水蒸气冷凝管模拟了降雨过程原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为原始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场所【答案】(5)无机小分子物质【解析】(5)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需要能量供给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为生命起源提供能量该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够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22.(1)从图中我们可以推测出 a、c生物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 (填字母)22.(2)图中玻璃仪器中的气体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________22.(3)此装置中沸水模拟的是________22.(4)下表是几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别的数目据下表回答问题从上表看人和________的亲缘关系最远22.(5)从生物的生活环境来看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________【答案】(1)f【解析】解(1)根据图中的进化树可知 a、c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答案】(2)没有氧气【解析】(2)米勒实验装置中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答案】(3)原始海洋【解析】(3)沸水模拟的是原始海洋【答案】(4)酵母菌【解析】(4)据表格可知与人类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别最大的是酵母菌故其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答案】(5)从水生到陆生【解析】(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23.(1)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________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大多数生活在________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23.(2)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________的分化苔藓植物的茎中没有________ 而较晚出现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结构复杂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 23.(3)________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23.(4)生物之所以能不断地进化是________的结果【答案】(1)水, 陆地, 由水生到陆生【解析】(1)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生活在水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由此可见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答案】(2)根、茎、叶, 输导组织, 由简单到复杂【解析】(2)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而苔藓植物有了茎、叶的分化但是根是假根茎中没有输导组织而较晚出现的被子植物有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分化由此可见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答案】(3)化石, 由低等到高等【解析】(3)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在古老的地层里只有低等生物的化石高等生物的化石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由此可见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低等到高等【答案】(4)自然选择【解析】(4)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24.(1)①表示的物种名为________.24.(2)依据已有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在②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________.24.(3)从①到②表示人类开始向着的________方向发展从②到③表示人类开始________.24.(4)从③到⑦ 图中可以看出的变化是除着装发生了变化之外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________.由此推测人类进化过程中身体内部结构发生的重要变化是________.24.(5)以上人类起源的基本学说是进化论创立者________提出的.【答案】森林古猿【解析】解(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图①是人类的祖先森林古猿.【答案】森林大量消失【解析】(2)人类的进化由于气候变化使森林地区逐渐稀疏和缩减树丛间出现了空地这就为森林古猿提供了到地面上活动的条件逐渐由树栖生活向着地面陆栖生活过渡.【答案】直立行走, 制造和使用工具(或制造工具或使用工具)【解析】(3)从①到②表示人类开始向着直立行走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使前肢解放出来从②到③表示人类开始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使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答案】制造和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或产生了语言), 大脑越来越发达【解析】(4)从③到⑦ 除着装发生了变化之外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复杂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可见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大脑越来越发达.【解析】(5)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动物中,结构最复杂、最高等的是()A.家鸽B.家兔C.鳄鱼D.青蛙2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人工选择、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选项是()①鲤鱼品种少,而金鱼品种很多,说明金鱼的进化速度快②人工选择的生物能够向着人类需求的方向发生变异③人工选择能快速进行,短期内会产新的物种④自然选择进行得十分缓慢,经过许多亿年才进化成今天丰富的生物界⑤在自然界生物的进化中,两种方式同等重要A.③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3 . 恐龙曾经是地球上的霸主,但它们却在距今约六千多万年前神秘地灭绝了.有科学家提出假设:恐龙是逐渐消亡的,灭绝的原因是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支持这一假设的最有力证据是()A.科学研究表明,恐龙大量灭绝的时间相对较短B.恐龙的化石常常是集中出现的,可能是同时大批地死亡C.在恐龙灭绝的前一段时期,恐龙的骨骼出现变形D.恐龙数量减少的同一时期,气候变得干燥而寒冷,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4 . 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A.化石证据B.胚胎发育上的证据C.解剖证据5 . 下面几种校园生物中,按照形态结构划分,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的是()A.三角梅B.白玉兰C.蝴蝶D.桂花树6 . 生物学家发现有一种百合的花无花瓣, 认为它们是从远古祖先中那些有花瓣的百合进化而来的。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无花瓣的百合无法完成传粉受精B.百合存在有花瓣和无花瓣的变异C.百合有无花瓣是选择作用的结果D.现存的无花瓣百合也可适应环境7 . 下列对海带(甲)、银杏(乙)、桫椤(丙)和葫芦藓(丁)四种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的种子外无果皮B.丙是蕨类植物,属一级保护植物C.丁的生殖离不开水D.它们进化顺序为甲、丙、乙、丁8 . 关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米勒实验证明: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可以形成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B.相对其它动物类群,哺乳动物的大脑和感觉器官高度发达,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C.在越晚近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的生物越多D.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这种变异是有利变异9 . 比较解剖学通过研究()的差异,说明是生物是进化的.A.同源器官B.同功器官C.血清学鉴定D.分子同源性10 . 如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戊最有可能是水生植物B.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C.丁的结构比丙复杂D.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11 . 被子植物的祖先最有可能是()A.原始蕨类植物B.原始苔藓植物C.原始裸子植物D.原始藻类植物12 . “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具有的作用是()A.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B.过滤尘土和净化空气C.降低噪音和调节气候D.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13 . 原始大气层中不含()A.水蒸气B.氢气C.甲烷D.氧气14 . 达尔文通过对加拉帕格斯群岛上地雀的研究,确认了“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的观点,下列几种观点中错误的是()A.加拉帕格斯群岛上不同地雀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B.加拉帕格斯群岛上不同环境对地雀的形态特征起选择作用C.加拉帕格斯群岛上的地雀对环境进行了长期的选择D.地雀的进化表明自然界普遍存在变异现象15 . 山地蝗为褐色,不易被鸟所食,一旦飞到草丛中,死亡率会剧增,原因是()A.山地蝗不适应草丛生活B.草丛潮湿传染病多C.山地蝗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D.山地蝗改变了食性16 . 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根本原因可能是()A.细菌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B.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抗药性强的细菌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青霉素的质量下降,杀菌能力低17 . 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人工选择B.自然选择C.不适应D.昆虫的翅只有强大和退化两种变异18 .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A.节肢动物B.爬行类C.两栖类D.鱼类19 .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米勒的实验证明了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黑猩猩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C.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为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20 . 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过程中,所需能量来自于()A.太阳的辐射能B.物质氧化分解提供的能量C.水蒸汽凝结放出的能量D.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提供的能量二、判断题21 . 地球约有50亿年的历史._________.(判断对错)22 .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新近形成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23 . 古代的爬行类进化为鸟类,鸟类再进化为哺乳类。
24 . 现在地球上仍然会形成原始生命。
(_________)三、综合题25 .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据项目深色蛾浅色蛾深色蛾浅色蛾释放数目154只164只472只496只再回收率58%25%6%42%(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___(“遗传”或“变异”)现象。
假设深色由显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浅色由隐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那么深色蛾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和____。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
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__的结果。
(3)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___、成虫四个阶段,叫___发育。
(4)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
用__方法控制这种林业害虫,既经济又环保。
26 . 2015年3月24日是第2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俗称“肺痨”,它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
①接种卡介苗、积极参加“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②不随地吐痰可以有效预防该病。
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
(1)资料中的①和②,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链霉素是继青霉素后第二个生产并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它能杀灭或者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
但由于人们使用链霉素过多,使得有些结核杆菌不再受链霉素的影响。
抗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3)如图所表,当注入抗原X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
若第8天时,再注射抗原X,图中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____。
从免疫类型角度分析,这属于____________免疫。
27 . 进化树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
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
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树根表示原始生命,它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_中。
(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__________ ,由 ________________ ,由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例如通过对始祖鸟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古代的()_______________进化来的。
(4)最高等的植物类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 . 据图回答(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模拟了_________的成分。
B和C内的液体相当于____________。
(2)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_______为其提供能量。
(3)米勒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他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搜集到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 如图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表明,现存的各类哺乳动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_____(填字母)。
(2)原始哺乳动物向不同的方向进化,是由于各类哺乳动物的_____不同,因而_____使动物向不同方向发展的结果。
(3)如果改变上述动物的生活环境,这些动物就会通过_____来适应新的环境。
并有一部分在_____过程中被淘汰。
30 . 如图是表示生物进化大致历程的“进化树”,请据图回答(1)图中①和②所代表的动物类群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中③所代表的植物类群是_________.(2)图中动物类群④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前肢变成_________,体表被________ .(3)植物类群⑤的________裸露,没有果皮包被.(4)能证明④可能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来的证据是________ 化石.(5)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________、_________的进化规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判断题1、2、3、4、三、综合题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