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微波:现代应急通信的新利器
- 格式:doc
- 大小:4.92 KB
- 文档页数:2
现代通信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应急管理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其效率和效果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而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应急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保障,极大地提高了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现代通信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发布等多个环节。
其中,卫星通信技术在应急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灾害发生导致地面通信设施受损的情况下,卫星通信能够迅速建立起通信链路,实现灾区与外界的联系。
无论是救援人员之间的通信协调,还是向外界传递灾区的实时信息,卫星通信都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持。
移动通信技术也是应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及时获取应急信息,如灾害预警、避难指南等。
同时,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定位功能,能够快速确定受灾人员的位置,为救援行动提供准确的目标指引。
在应急救援现场,救援人员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进行信息的实时采集和传输,提高救援工作的效率和协同性。
此外,物联网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也日益凸显。
通过在各类设施和设备上安装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参数、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
例如,在桥梁、隧道等重要基础设施上部署传感器,可以及时发现结构异常,提前发出预警,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火灾现场,物联网传感器可以检测温度、烟雾浓度等参数,为消防救援提供决策依据。
在应急管理中,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至关重要。
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宽带网络为大数据、视频会议等提供了高速通道。
应急指挥中心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系统与现场救援人员进行实时沟通,了解现场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同时,大数据技术能够对海量的应急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应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例如,通过对历史灾害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灾害的发生趋势,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然而,现代通信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的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引言:突发事件的发生时刻无法预测,其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具有不可估量的风险。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和组织都制定了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信息通信技术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一、实时信息收集与传递突发事件发生后,实时信息收集与传递是应急响应的首要任务。
信息通信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比如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和互联网等。
首先,通过实时传感器网络,可以收集到天气、地震、人员定位等各种关键信息,以便及时掌握事态发展态势。
其次,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时观察事态现场,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再者,通过互联网及时发布信息,向公众传递重要的应急指导措施,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协作与协调平台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过程中,协作与协调是必不可少的。
信息通信技术提供的协作与协调平台可以将各个救援单位的行动有机地串联起来,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首先,通过无线通信,并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可以有效跟踪、调度各类救援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其次,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实现远程会商,快速制定应急预案,并将决策结果及时传达给各支援单位。
此外,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庞大的应急物资和人员进行高效管理,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三、应急通信保障突发事件发生时,通信链路可能会受到破坏,影响紧急救援工作的进行。
信息通信技术在应急预案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可以有效保障应急通信的稳定运行。
首先,通过多通道通信系统,如陆地、海洋、卫星和空中通信,可以保障在各种环境下的通信需求。
其次,建立应急通信保障网,利用移动通信基站、应急通信车等设备,为救援人员提供即时可靠的通信支持。
此外,技术人员可以采用智能软件技术,对通信网络进行动态监控和优化,及时处理故障,确保通信畅通。
四、信息安全保护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涉及大量的敏感信息,如人员定位、救援方案等。
微波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前景随着物联网和5G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通信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通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微波技术是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方向。
微波技术是指使用微波作为信号传输载体的通信方式,它能够适应高速数据传输和远距离传输的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微波技术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通信领域,包括移动通信、无线通信、卫星通信、雷达通信、毫米波通信、通信电子学等领域。
由于微波信号的高频特性,所以它可以被用于超高频率传输,并且对于数据的传输速率也有着极好的适应性和提高空间。
Wi-Fi的应用和无线电视机顶盒等产品的出现,都是微波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目前,微波技术在移动通信行业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尝试。
基于微波技术的高速数据传输,可以极大地促进人们与数字化网络世界的互动。
相对于传统的通信方式,微波技术在距离、传输速度、安全性等方面都拥有较大优势。
微波技术可以将未来的5G通信标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通过微波技术,移动终端可以获得更快、更稳定、更准确的数据传输体验,同时也能够满足更多的AT业务需求,强化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性。
在卫星通信领域中,微波技术对通信信号的传输距离和传输质量有着巨大的提升能力。
采用微波技术进行卫星通信可以大幅度降低通信的延迟和波动,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质量。
同时,利用微波通信技术也可以扩大通讯范围,利用卫星遥控技术打造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网络。
通过微波技术,卫星通信的质量、卫星维护的费用,以及通信网络的稳定性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保障。
在雷达通信领域中,微波技术也被广泛应用。
雷达系统需要通过微波信号来进行探测,以便采集周边天气和目标物的信息。
采用微波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雷达的探测距离和探测速度,同时也不会影响雷达设备的安全和稳定性。
增强天气预报、为飞机导航、探测目标、地震灾害预警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微波技术的应用。
应急预案中的应急通信与协作技术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频繁发生,如地震、洪水、火灾等。
这些突发事件往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并在实践中应用先进的应急通信与协作技术,对于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实施预案的成功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应急通信技术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应急通信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应急通信技术采用了多样化的通信手段,包括无线通信、卫星通信、互联网通信等。
这些通信手段在突发事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主要的应急通信手段。
通过建立应急通信网络,人们可以在灾害发生时快速、准确地获取和传递信息。
例如,无线对讲机可以实现广域范围内的语音通信,便于应急人员的协作和指挥。
2.卫星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是一种能够覆盖广阔区域的通信手段。
当地面通信网络受到破坏或不可用时,卫星通信可以提供备用的通信通道。
在灾害发生时,可以利用卫星通信技术与外界联系,请求支援和汇报灾情,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
3.互联网通信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是应急通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连接互联网,人们可以实现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在应急事件中,通过社交媒体、微信、微博等平台,人们可以及时了解灾情、发布求助信息,实现快速的信息共享和协作。
二、应急协作技术的应用应急协作技术是指在突发事件中,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应急人员之间的协作。
它可以提高人们的信息交流效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视频会议技术视频会议技术在应急协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高清视频和音频传输,不同地点的应急人员可以实现实时的远程会议。
在灾害发生时,各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视频会议及时沟通,共享信息,协调应对措施,加强应急响应。
2.移动应用技术移动应用技术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提供了便捷的应急协作工具。
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应急人员可以实时接收和发送信息,查看灾区地图、人员分布等信息。
数字微波通信的优点及其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席卷,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之中,我们的通讯方式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通讯。
这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提高了日常交流的速度,给我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数字微波通信正是在这样背景下逐渐成熟的,它指的是那种依托微波频段类电磁波来起作用的数字化信息传输的通讯方式。
目前,它被广泛引用到自然灾害、突发性重大事故等应急通讯中。
我们要对此充分关注,并不断加强对数字微波通信的研究,以发挥它的更多效用。
本文就将以数字微波通信为研究对象,详尽说明它的优点以及它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字微波通信;优点;应急通讯;实际应用通信行业以信息的传播与交互来及时反映社会状况,这对我们的生产与生活大有帮助,因而我们要充分关注它的发展。
在这之中,通信技术的使用最为关键。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微波通信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通信行业中去。
而社会是不断发展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加持,目前微波通信技术已然走向了数字化。
这也就是说,数字化微波通信在通信行业中大显身手。
笔者在下文中就将从数字微波通信的优点出发,具体阐述它在应用通信中的应用原则与方法。
一、何为数字微波通信从数字微波通信的概念来看,它就是利用微波进行数字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而微波则属于电磁波的范畴,具体指的是那些频率在300MHz到300GHz之间的电磁波。
这是我们目前应用极为广泛的通信方式。
数字微波通信的中继通信线路如下图所示,它主要由终端站、分路站还有中继站构成。
这几部分还有再分的能力,它们各自也由一些设备、零件等的组成,如下图1。
图1 数字微波通信中继通信线路图二、数字微波通信的优点所在数字微波通信的广泛应用与它的优点所在是密切相关的,故而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它的优点。
其一,通信频段频带较宽,因而信息传送量很大。
微波频段频带的宽度通常在300GHz左右,这样中继设备可以保障千数以上的话路同时运作,或者是接受相应电视图像的频带信号。
应急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一、引言应急通信是指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的通信方式,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以便对特殊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应急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二、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现代应急通信中,无线通信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也在不断演进。
首先,5G通信技术的逐渐成熟,将为应急通信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广泛的覆盖范围。
其次,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设备能够互相连接,提供更多应急通信的方式,如基于物联网的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对环境变化的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为应急情况下的决策提供更多参考。
三、人工智能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在不久的将来在应急通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首先,通过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实现语音与文字的快速转换,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其次,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帮助在应急情况下迅速分析场景,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潜在的灾害风险,为紧急救援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
四、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电通信技术是应急通信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也在不断发展中。
首先,频谱资源的紧张使得无线电通信的频段越来越宝贵,因此需要更高效的调制解调技术。
其次,多天线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无线通信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都有较大提高,提供更稳定的通信条件。
此外,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使传输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大大增强,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五、卫星通信技术的进步卫星通信技术在应急通信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首先,卫星通信可以实现跨地区的通信覆盖,解决了地面通信设备受限的问题。
其次,通过高轨卫星和低轨卫星相结合的布网方式,可以为应急通信提供更大的容量和更低的时延。
此外,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卫星移动通信成为可能,为应急救援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六、通信网络的韧性与安全保障应急通信需要具备高度的韧性和安全性。
IP微波在吉林SDH数字微波传输体制上的拓展应用项目浅析作者:戈智深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年第34期摘要:文章对IP微波在吉林SDH数字微波传输体制上的拓展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结合自身应用需求提炼出了适合自己的操作调试步骤,剖析了该拓展应用项目产生的背景、设计方案、典型特点及应用后的效果等。
关键词:IP微波;SDH数字微波;特点;调试步骤中图分类号:TN9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34-0004-021 概述IP微波在SDH数字微波传输体制上的拓展应用项目属于通信工程,科技成果拓展应用领域。
该拓展应用项目作为吉林省SDH数字微波传输网的拓展和延伸,以此前的SDH数字微波传输体制为背景,将现代IP技术与SDH传输技术进行了完美结合。
它既有数字微波高效、稳定、部署快捷,运转方便等方面的优势,又符合了当前网络传输IP化的趋势。
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六五二台于2015年至2016年,对IP微波进行了广泛调研,探讨了IP微波的功能、特点、技术指标等,研究了与现有SDH数字微波电路融接的可能性,先后搭建了10跳IP微波传播路径,为地面数字电视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通道。
2 立项背景吉林微波改造于2009年,改造后的SDH数字微波传输体制实现了由DS3接口向IP over SDH技术的演进,但严格意义上讲,还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IP化,因为此种演进方式在每站必须配以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以实现SDH的解、复接功能。
此设备的引入虽说解决了IP化方式,但MSTP的维护、升级等也较为麻烦。
随着当代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一种新型微波传输体制——IP微波应运而生。
IP微波融合了IP技术和SDH数字微波技术,将基于IP 的数据复接插入到了微波帧中,它既有数字微波高效、稳定、部署快捷、运转等方面的优势,又符合当前网络传输IP化的趋势。
基此,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六五二台在对IP微波深入研究后,将此新技术拓展应用到了吉林SDH数字微波传输体制中。
数字微波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有效应用摘要:随着人类的快速发展,各类突发性事件层出不穷,应急通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数字微波通信由于其抗干扰能力强、通信品质优良等特点,在紧急情况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对此进行进一步研究,以增强人们对它的了解,并加以创新,从而使其在应急通信中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数字微波通信;应急通信;应用引言:微波通信容量大,可远距离通信,是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它能在紧急情况下,充分利用其优点,确保传递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及时向外部传递,本文就其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一、微波通信的特点1.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利用数字信号本身的可更新性,利用了中继台的再生技术,利用了中继台的恢复法,在中继台被干扰时,只要不影响信码的判断,那么在确定了目标后,就能将干扰信息消除,然后将信息传递给下一台设备。
因为该转发器具备了数字滤波器通信的功能,因此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噪音积累。
2.高度的机密性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安全性较高。
这种通信技术采用的是数字的信号,由于使用了数字密码技术,可以在装置内部安装干扰电路,并根据机密条件设定密码回路。
另外,在这种通信技术中,采用较好方向性的天线,若与所设的微波辐射方向不一致,将会导致接收不到微波信号。
3.该装置具有较低的功率消耗和较小的尺寸在数字式微波通信中,一般采用功率低、体积小的装置。
首先,这种通信方式所采用的是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的数码信号,因而能够降低微波发送的能量。
其次,因为这种通信方式采用了数码信号进行传送,而通常的装置大多采用 IC,因此降低了装置的容量,降低了能源的损耗。
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这种通信装置的尺寸和功率消耗都很低。
因此,目前的数字微波通信技术以大规模的特性为主[1]。
二、紧急情况下的数字微波通信应用当发生严重的灾难和事故,往往伴随着电缆的损坏,甚至是设施的损坏,在这种情况下,利用 DWM技术,可以形成一种更为持久的解决方案,通过微波继电器,可以增加主干通信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对灾区的其它通信进行实时的协调,构建一个综合的通信平台。
通信网络技术DOI:10.19399/j.cnki.tpt.2023.01.045数字微波通信在消防救援通信中的应用分析郭浩(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昆明训练总队,云南昆明650208)摘要:消防救援是应急救援的主要力量,除了火灾外,发生地震等不可抗力灾害时,消防救援都是第一时间调动的救援力量。
在灾害场景中,必须要有合理的调度和及时的通信才能够合理调度救援力量,及时让受困人员摆脱灾害危险。
而在很多灾害场景下,公共网络设施可能受到灾害影响导致失灵,这对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指挥造成挑战,数字微波通信在消防救援任务中有重要的应用。
关键词:消防救援;数字微波通信;应急救援Plication of Digital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to Fire Rescue Communication AnalysisGUO Hao(Kunming Training Center of Fire Department, Emergency Management Ministry, Kunming 650208, China)Abstract: Fire rescue is the main force of emergency rescue. Except for fire, such as earthquake and other force majeure disasters, fire rescue is the first time to mobilize the rescue force, in the disaster scene, must have reasonable dispatch and timely communication can be reasonable dispatch rescue force, timely let trapped people out of the disaster danger. In many disaster scenarios, public network facilities may be affected by disasters, resulting in failure, this poses a challenge to the command of integrated fire rescue team, digital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has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in fire rescue mission.Keywords: fire rescue; digital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emergency rescue0 引 言现代通信传输方法常用3种,分别为卫星通信、光纤通信以及数字微波通信。
试论 IP微波传输网的特性及其安全防护一、TDM微波与IP微波各自定义及其传输方式1、TDM微波的定义及传输方式TDM微波主要指SDH/PDH微波,主要传送的是TDM信号的微波。
TDM就是时分多路复用模式。
时分复用是指一种通过不同信道或时隙中的交叉位脉冲,同时在同一个通信媒体上传输多个数字化数据、语音和视频信号的技术。
在TDM模式下,每一个信号都需要时刻占用分配给它的带宽,即使在没有数据业务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因此TDM对带宽的要求很严格,在TDM模式下要传输数据容量大于通道传输容量的数据并保证不会出现失帧现象,就必须要进一步提高传输容量和通道带宽。
2、IP微波的定义及其传输方式I P数字微波是将 I P数据复接插入到微波帧中,经过一系列数字信号处理与混频放大后通过微波传到远端,最后还原为具有“开放性”特点的IP数据包。
这一新技术既有数字微波高效、稳定、可靠、建设快等优点,又符合当前网络IP化的趋势。
二、与传统TDM微波相比IP微波的特性体现1、带宽利用率高I P微波是根据 I P协议进行传输的。
I P微波就是把原来空中传输的数字信号变成了IP协议的数据包信号,这样信号也就具备了IP的“ 开放性”特性。
由于IP微波根据 I P协议采用IP分组的方式传输数据包,使得IP微波的每一组数据业务流都不是恒定不变的占用固定的通道带宽,而是根据通道传输情况进行自动分配。
相比较,传统TDM微波的传输就必须占用固定的通道带宽。
例如通道带宽为50M,而需要传输 1 0 0 M的数据业务流,其中有些数据业务流是紧急的,有些是次紧急的,根据这些数据业务流的优先级别进行传输次序的调整,或者是传输容量的调整,使得每一组数据业务流都不会产生丢包,这样就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通道带宽的利用率。
相对于T D M微波而言,IP微波在数据业务流的扩容方面更容易、更方便。
2、业务接口类型丰富。
IP微波在业务接入、处理和空口帧结构方面全面支持IP分组化业务,同时对PDH、SDH等传统TDM业务能够进行有效兼容。
数字微波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有效应用摘要: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突发事件增多,应急通信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数字微波技术在应急通信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而保证了高干扰和通信质量。
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技术,并不断加以更新,使其在紧急情况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数字微波通信;应急通信;应用微波通信是我国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范围通信方式的特点,使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得以出现。
数字微波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可以利用数字微波通信的优势,确保信息传输的效率和准确性,及时将信息传输到外界。
一、数字微波通信概述1.数字微波通信概念。
数字微波通信是指在微波范围内使用电磁波,这是一个数字微波,允许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空间电波传输无关联数字信息,并根据具体传输条件再生中继。
数字微波通信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于语音通信、数据通信等领域。
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一些新技术对数字微波提出了挑战。
2.数字微波的特点。
第一,数字微波通信比模拟微波通信更具抗干扰性,数字微波通信具有再生性。
干扰数据传输过程后,可以通过再生来恢复,以防止外部数字信息受到影响。
同时,中继站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提供了更好的滤波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和抗干扰能力。
第二,数字微波得到很好的保护。
由于数字微波通信是在传输过程中作为数字信号进行的,因此传输的信息是使用数字加密方法加密的,可以通过设置扰码电路或加密电路轻松地加以保护。
此外,数字微波通信天线更有针对性,以确保信号接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三,数字微波通信设备体积小,能效高。
由于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具有很高的信号发送功率,因此数字信号通常通过集成电路传输,从而使数字微波小型化并保持低功耗,这也是数字微波通信的特点。
二、数字微波通信的主要特征分析1.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特征。
为了有效利用信号传输信道,传输技术将同一信道分割成多个信号。
在时隙位置交换传输信号的数字微波通信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为分离多路的信号。
应急预案与现代通信技术的融合与创新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灾难和紧急情况的发生频率也越来越高。
为了能够有效地应对和处理这些灾难和紧急情况,人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结合现代通信技术进行融合与创新。
本文将探讨应急预案与现代通信技术的融合,以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精准度。
二、信息采集与传输应急响应的第一步是信息的采集与传输。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应急响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无线通信、互联网和卫星通信等技术手段,可以将各种来源的信息及时获取,并快速传输到相关部门和人员。
如在自然灾害中,通过地震监测台网及时获取地震信息,并通过短信或广播等方式传输给受灾区域的居民,提醒他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三、智能化预警系统在传统应急预案中,人工时效性较低,容易造成延误和损失。
而现代通信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可以实现智能化预警系统。
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各种灾害或紧急情况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例如,在洪涝灾害中,通过水位传感器和气象观测仪等设备采集实时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可以准确预测洪水的范围和水位变化趋势,并向相关区域的居民发出预警信息,提醒他们尽早撤离。
四、移动应急指挥中心随着手机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应急指挥中心应运而生。
通过将指挥中心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移动化的应急指挥和调度。
指挥中心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和互联网技术与各级部门、协作单位和参与人员进行实时通信,快速响应和处理各类灾难和紧急情况。
例如,在突发事件中,指挥中心可以通过手机和无线电进行指令传达,以协调和指导各方面的救援行动,并及时掌握救援人员的位置和进展情况,以保障救援行动的效果和安全。
五、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支持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出现,使得应急预案更加科学和精确。
通过采集和分析海量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可以预测各种灾害和紧急情况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为相关部门制定应急预案提供决策支持。
数字微波通信在消防应急通信保障中的应用分析摘要:改革后,在我国高速发展下,带动了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目前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领域。
文章对数字微波通信的主要技术优点够进行分了析,对数字微波通信在消防应急通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析,使之能够在消防应急通信保障中发挥更有价值的应用。
关键词:数字微波通信;消防;应急通信;应用分析引言应急通信由事故发生之前的监测与通信、紧急情况下的通信、紧急情况下的救援等组成。
当前,根据我国消防队伍所面临的实际挑战和实际需要,重点是在发生重大灾难后的应急救援工作。
主要包括大型消防、特种救援、重大自然灾害救援等日常救援活动。
传统指挥手段包括电话、对讲机、电台、通信控制系统等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云计算的发展,使得消防通信的手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当前,计算机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通信手段。
消防队伍是各类自然灾害处理的中坚力量,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消防应急指挥中心,消防应急通信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涉及计算机技术和云平台。
特别是云平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被广泛应用。
1数字微波通信的概念微波通信是指以微波(300MHz~300GHz)为载波并采用中继方式进行远距离传输的无线通信方式。
微波频率高、波长短,在空气中基本沿直线传播,只有当遇到阻碍物遮挡时才会产生反射或阻断现象,其整体的传播特性与光的传播特性相接近。
微波主要采用视距传播,在进行超视距、远距离传播时,通过架设微波中继台能够进行信号中继转发,所以微波通信又称为微波接力通信或微波中继通信。
微波通信采用的这种传播方式在信号传播的过程中较为稳定,受外界干扰小。
这种传播方式虽然存在着受地形、地物、气候状况等的影响而引起的反射、折射、散射、吸收等现象,产生传播衰弱和传播失真的情况,但在面对洪涝、大风及地震等自然灾害情况时,微波的通信效果基本不会受到灾情影响,具有良好的抗灾性能。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通信网络技术数字微波通信在消防应急通信保障中的应用分析蔡荔寅(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上海200438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微波通信技术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消防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消防工作质量。
由于实际消防工作的环境比较复杂,通信工作的保障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通过对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介绍,同时结合实际消防工作的特点探索保障消防应急通信质量的应用方案。
数字微波通信;消防应急;信息化技术Application Analysis of Digital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in Fire EmergencyCommunication SupportCAI LiyinChihiro Location Network Co., Ltd., Shanghai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gital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The quality of fire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guarantee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fire fighting work.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actual fire fighting environment, there are many uncertainties in the guarantee of communication work. 2023年4月10日第40卷第7期· 195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Apr. 10, 2023, Vol.40 No.7 蔡荔寅:数字微波通信在消防 应急通信保障中的应用分析2 数字微波通信的技术优点2.1 频带宽、容量大微波频段可以分为分米波、厘米波以及毫米波3种。
《数字微波通信在应急通信的应用》【摘要】本文对数字微波通信概述后,对数字微波通信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对数字微波通信于应急通信中的应用情况加以探析,旨在合理运用并发挥出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在应急通信中的最大作用。
【关键词】数字微波通信;应急通信;应用微波通信具有容量大、可远距离通信的特点,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应运而生,在应急通信中应用可充分发挥出数字微波通信的优势,保证信息传递的实效性、准确性,及时将信息传播于外界。
一、数字微波通信的基本概述微波为电磁波的一种,波频在300mhz~300ghz的范围,波长在1mm~1m区间。
微波通信,指的是将微波作为载体经空间电波携带信息的无线通信,若是携带信息为微波信号可模拟微波通信,反之携带数字信息即为数字微波通信[1]。
时分复用技术能够利用数字微波通信,在多路数字通信体系中运用效果较好,模拟微波通信会采用频分复用技术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数字微波通信能模拟微波通信,一般在传输电话通信、数据、图像等中应用。
二、数字微波通信的主要特征分析1、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特征。
为使信号传输通道能被有效利用,传输技术多经多路信号共用相同的信号通道。
而数字微波通信为采用时隙位置分列传输信号,可简单理解为一个信号通道分离多路的信号,传输信息频宽、一个信号通道频宽进行比较有较大差异。
这时为实现节省信道资源的效果,通常情况下会运用多路分离技术处理。
与此同时,数字微波通信信息传输可经微波通道直线传播,在海拔有差异、地矿复杂区域应用均可获得较好的通信效果。
2、数字微波通信保密性特征。
数字微波信号、数字信号相比较,在加密方式、消耗人力、物力,以及加密设备等方面比较,差异性均存在[2]。
究其原因,和数字微波通信附有方向性非常强的天线设备存在联系,所以可获得准确的信号发生源捕捉信号、接收微波信号,如此一来不但利于确保信号传输的安全性,而且能够避免发生微波信号传输构成干扰的情况。
IP微波:现代应急通信的新利器
应急通信是指在国家和社会出现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大型集会等突发紧急情况或重大事件时,综合利用各种通信资源,保障救援、紧急救助和必要通信所需的通信手段和方法。
应急通信系统须提供及时有效的应急通信保障,包括语音、传真等窄带通信业务,以及突发事件现场实时影像、指挥管理视频等大带宽信息的实时、高效的传送。
对于进入IP化和宽带多业务时代的移动网等公共通信系统来说,应急保障更需要强大的业务疏导、链路保护、路由备份等功能,这需要应急通信系统具备高效、智能和易管理的重要特性。
微波通信具有部署快捷、安装灵活、设备紧凑、转运方便等优势,成为国家应急通信常用的地面大容量无线传输系统。
传统的点对点PDH/SDH微波由于传输效率低、业务种类单一、设备管理复杂等缺点,无法适应日益增长的综合宽带通信业务应急保障需求。
新型IP微波凭借面向IP的丰富空口业务类型、灵活高效的自适应调制特性、G比特级的大带宽传输、多方向网络化及可靠的端到端业务管理等优势,成为新一代地面无线应急通信系统的新宠。
丰富的空口业务类型支持多种应急业务高效传送
IP微波在业务接入、处理和空口帧结构方面全面支持IP分组化业务,同时对PDH、SDH等传统TDM业务也进行了很好的兼容。
IP微波中频系统内置了完善的TDM交叉矩阵和IP分组交换单元,提供E1、STM-1、STM-4、ATM、FE、GE等多种业务接口,支持对TDM和以太业务的原生处理,也支持对所有业务的伪线封装和MPLS传输管理。
IP微波还提供了完善的端到端QoS保障机制,以适应宽带业务对业务质量精细化保证的需求。
图一 IP微波支持丰富的空口业务类型
灵活的自适应调制提升多变环境下的传送效率
新型IP微波应用了空口自适应调制技术(Adaptive Modulation),能够根据天气导致的空口环境的变化,无损地自动调整调制级别。
配合多级QoS管理机制,在天气条件许可时使用最高调制模式,满足更多更高带宽业务的传输需要;一旦天气条件恶劣,调制级别自动下调,优先保证高优先级的业务如语音、重要数据等的传输链路不被中断,待天气转好后再恢复回高调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应急微波系统的频谱效率和应用范围,降低了链路规划和设计难度。
图二自适应调制确保业务传输灵活可靠
吉比特级大带宽满足大容量应急通信需求
微波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IP分组业务传输,为充分利用频率资源和调制模式,尽可能多提高系统吞吐率,业界领先的IP微波厂家均提供了高效的二层/三层以太帧头压缩技术,特别是对分组业务流中大量存在的短包业务,经过深度帧头压缩能够显著提升吞吐效率,单载频的最大吞吐量可从400Mbps提高到1Gbps,可充分满足各类应急指挥平台和无线基站的的应急大宽带业务传输需求。
图三深度帧头压缩技术显著提升系统吞吐量
多方向、网络化简化现场部署和管理
由于应急通信保障和抢险指挥现场的特殊性,应急通信系统投入使用时往往涉及多点多方向的部署和管理需求,IP微波在增大带宽、支持多种业务的基础上,更融合了丰富的网络特性。
网络化的IP微波盒式设备集成度高(5U以下),单台节点支持多达十几个方向的宽带微波链路。
同时,设备内置有大容量的交叉/交换矩阵,能够支持多种类、海量业务的无阻塞上下和交叉/交换。
除此之外,IP微波还能与光设备无缝融合,支持任意组网的保护拓扑,配合统一的网管平台进行端到端业务分发、管理和保护,使微波实现“无线光网”的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应急通信系统的易部署性和易管理性。
图四 IP微波支持任意拓扑的统一组网
未来的IP微波技术还将向着更大带宽、更高可靠、更多特性和更加节能轻巧方向发展,512QAM/1024QAM高调技术、E-BAND毫米波频段以及中射频一体化的全室外产品等下一代微波通信技术和设备形态正逐渐进入实用化阶段,这为今后IP微波拓展更广阔的应用途径奠定了基础。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打造包括微波、卫星系统、数字集群指挥调度系统等技术在内,具有移动综合应变能力的多元化应急通信保障平台。
IP微波不仅在紧急情况下能直接担负业务接入和传输使命,同时可以成为上述各类应用保障通信设备必要时的中继接力系统,以其接口丰富、大带宽、高可靠、网络化、易部署和管理的优势,成为整个应急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