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系统原理图
- 格式:docx
- 大小:171.32 KB
- 文档页数:1
光伏电源系统的原理及组成首先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是利用以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它由太阳能电池方阵、控制器、蓄电池组、直流/交流逆变器等部分组成,其系统组成如图所示。
图1-1宏阳能电池发电僚统示党忸1 .太阳能电池方阵:太阳能电池单体是光电转换的最小单元,尺寸一般为4cm2到100cm2不等。
太阳能电池单体的工作电压约为0.5V,工作电流约为20 —25mA/cm2, 一般不能单独作为电源使用。
将太阳能电池单体进行串并联封装后,就成为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功率一般为几瓦至几十瓦,是可以单独作为电源使用的最小单元。
太阳能电池组件再经过串并联组合安装在支架上,就构成了太阳能电池方阵,可以满足负载所要求的输出功率(见图1-2)。
(1)硅太阳能电池单体常用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是硅太阳能电池。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由一个晶体硅片组成,在晶体硅片的上表面紧密排列着金属栅线,下表面是金属层。
硅片本身是P型硅,表面扩散层是N区,在这两个区的连接处就是所谓的PN结。
PN结形成一个电场。
太阳能电池的顶部被一层抗反射膜所覆盖,以便减少太阳能的反射损失。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光是由光子组成,而光子是包含有一定能量的微粒,能量的大小由光的波长决定,光被晶体硅吸收后,在PN结中产生一对对正负电荷,由于在PN结区域的正负电荷被分离,因而可以产生一个外电流场,电流从晶体硅片电池的底端经过负载流至电池的顶端。
这就是“光生伏打效应”m伟组『Im 1 2太阳循电池单体、91件和方PI将一个负载连接在太阳能电池的上下两表面间时,将有电流流过该负载,于是太阳能电池就产生了电流;太阳能电池吸收的光子越多,产生的电流也就越大。
光子的能量由波长决定,低于基能能量的光子不能产生自由电子,一个高于基能能量的光子将仅产生一个自由电子,多余的能量将使电池发热,伴随电能损失的影响将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下降。
(2)硅太阳能电池种类目前世界上有3种已经商品化的硅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发电原理1、原理概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可再生清洁发电机制。
当光线照射到太阳能电池表面时,一部分光子被太阳电池板反射掉,另一部分光子被硅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传递给硅原子,使电子发生越迁,成为自由电子在P-N结两侧集聚形成电位差。
当外部接通电路时,在该电压的作用下,则会有直流电流流过外部电路产生一定的输出功率。
通常每块太阳能电池组件输出的直流电压较低,一般为35V。
为了提高电压,达到逆变器最佳工作状态的额定输入直流电压,将一定数量的太阳能电池串联到一起形成回路,然后接入逆变器中,逆变器将输入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
逆变后得到的交流电通过站内的升压变压器升至指定电压后并入电网。
图1 太阳能发电系统原理2、系统部件2.1 太阳电池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能电池板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核心部件。
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光电转换原理使太阳的辐射光通过半导体物质转变为电能的,这种光电转换过程通常叫做“光生伏打效应”,因此太阳能电池又称为“光伏电池”。
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半导体材料是一种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特殊物质,和任何物质的原子一样,半导体的原子也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半导体硅原子的外层有4个电子,按固定轨道围绕原子核转动。
当受到外来能量的作用时,这些电子就会脱离轨道而成为自由电子,并在原来的位置上留下一个“空穴”,在纯净的硅晶体中,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数目是相等的。
如果在硅晶体中掺入硼、镓等元素,由于这些元素能够俘获电子,它就成了空穴型半导体,通常用符号P表示;如果掺入能够释放电子的磷、砷等元素,它就成了电子型半导体,以符号N代表。
若把这两种半导体结合,交界面便形成一个P-N结。
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技术就在这个“结”上,P -N结就像一堵墙,阻碍着电子和空穴的移动。
当太阳能电池受到阳光照射时,电子接受光子的能量,向N型区移动,使N型区带负电,同时空穴向P型区移动,使P型区带正电。
太阳能电站的结构一、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基本概述:(1)太阳能发电系统可分为两大类别:一是,独立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最基本形式;二是,系统联系系统(与交流电网联系系统)。
(2)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构成组件:光伏阵列系统、逆变器、、控制器、蓄电池、交流负载。
(3)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如下:二、太阳能发电系统各个组件的特点及意义:(1)光伏组件:单体———>模块————>阵列单体:一片单晶硅片构成的光伏电池称为单体。
单晶硅单晶硅片模块:由多个光伏电池单体组成的构件称为光伏模块。
单个模块的功率可以是数瓦W 到200W,有多种规格可供选用。
单个住宅用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常用的模块是100W。
正面图截面图阵列:多个光伏电池模块群构成的大型装置称为光伏电池阵列。
光伏电池阵列是根据需要将若干个模块通过串并联进行连接,得到规定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从而使用户获取电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模块串并联部分需反并联二极管,以防止反向电流对电池的破坏,总的接线处也要串联定向二极管。
这都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原理,一旦有某个电池片发生故障,二极管会导通这部分,起到引流作用,不至于使电池片作为一个负载,在电路中发热,而被损坏。
阵列电池片组件结构从硅矿到电池片组件的整个工作流程过程:(2)光伏发电原理:光伏效应(PV):在半导体上照射光后,由于其吸收光能会激发出电子和空穴,从而半导体中有电流流过,称为光伏发电效应。
光伏电池所用的典型材料是硅,其外层电子数是4,则,硅由4个原子组成的分子态称为真性半导体,若在真性半导体中掺杂杂质,例如,掺入5价磷,会产生多于电子,称为N型半导体;若掺如3价硼,则缺少一个电子状态,产生空穴,称为P型半导体,这两种半导体结合就成为PN结,在接受光照时,就会在边界形成正负电子中和的界面,若外部接线并带上负电荷,就会产生电流(电子流)。
(3)功率控制器(太阳能发电专用变频器):主要由逆变器和系统联系保护装置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