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依据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19
论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理念提出与价值-马克思主义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和平与发展的两大时代主题, 是同志在冷静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的客观事实基础上得到的科学论断, 这一论断既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充满着高超的智慧, 同时也经受住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风云变化的考验。
进入新世纪以来, 虽然世界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 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但是, 同志的判断依然没有过时, 也就是说,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关键词:; 和平; 发展; 霸权主义; 时代主题;在全国高校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正确认识, 对于引领高校思想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个正确认识中的第一条, 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 世界局部地区武装冲突不断、、难民潮、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霸权主义风起云涌, 一时之间世界形势风云变幻。
面对世界的各种不确定性和深刻变化, 很多人对我们的时代主题和当今世界大势发展充满了各种担忧和疑惑:在世界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今天, 和平与发展是否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呢?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这一回答就明确告诉我们, 中国特色进入新时代, 没有改变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的两大时代主题, 是同志在冷静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的客观事实基础上得到的科学论断, 这一论断既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充满着高超的智慧, 同时也经受住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风云变化的考验。
因此, 重温同志关于时代主题的论述, 并运用同志的分析方法来正确判断当今时代主题, 解开青年学生心中的疑虑,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和时代主题, 是贯彻在高校思想理论工作中提出的四个正确认识, 推进十九大精神三进高校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
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
大体上说,20世纪可以一分为二:前半个世纪战争与革命相互交织;后半个世纪形成了有利于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总趋势,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逐步向和平与发展转换。
面对国际形势的这种新变化,邓小平以敏锐的洞察力深刻地指出,和平与发展成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论断,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被概括为“当代世界主题”,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则被表述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尽管提法不同,但它们都是指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提出,对于我们党正确认识国际形势,制定正确的内外政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以后,世界经历了许多深刻变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
但是,时代的主题没有变,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或世界主流。
第一,世界形势总体趋缓。
冷战结束后,虽然世界上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但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是可以避免的。
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坐下来进行谈判协商,以解决纠纷。
政治多极化虽然步履艰难,但仍然为各国所追求。
绝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的一些盟国,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越来越不满。
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这些说明,世界范围内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第二,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多。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整个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国利益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
第三,重视发展战略已成为各国的主要政策取向。
正如江泽民指出的:“经济优先已成为世界潮流,这是时代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当前对每个国家来说,悠悠万事,唯经济发展为大。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引述有关资料,表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根据《课程标准》,通过本框学习,要求学生要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认识到危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掌握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的含义,懂得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本框是《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第一框题,是对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有效途径: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阐述。
该框下设三个目,分别为:第一目“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是情景导入;第二目“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是情景分析,是对课程标准规定的有关时代主题的知识的系统表述。
这部分知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部分;第三目“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情景回归,是对时代主题内容的深化。
通过该目的学习,把知识学习和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把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现在的高中生思想活跃,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对社会热点问题、热点时政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望。
而本框题的学习内容又与当今国际时事紧密相连,所以教师应以时政热点为入手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时政热点分析及案例教学法,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理论和实际的相结合。
但同时,由于高中生主动接触社会少,社会阅历尚浅,知识面不广,因此对于现实问题的分析容易停留在表面。
所以在本框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实践回归理论,在深入把握教材体系和教学重点的前提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现实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讲时事这一表层上。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识记和平与发展的含义,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专题六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考纲]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课标] 1.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2.结合历史事实,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
一、争取人类和平1.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1)出现的原因①冷战结束后,随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土崩瓦解,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在全球范围内有了新的发展。
②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地位上升,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③各类区域性组织的活动日趋活跃。
(2)表现:“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美国成为超级大国,欧盟、俄罗斯、中国和日本成为多强。
(3)影响①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2.威胁人类和平的因素(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①政治上,粗暴干涉他国内政,强制推行西方的政治模式与价值观,竭力鼓吹“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以干涉和颠覆发展中国家。
②经济上,通过制裁与封锁等手段逼迫对手让步。
③军事上,避开联合国的授权,使用武力对其他主权国家进行威胁或攻击。
④思想文化上,通过“和平演变”方式对别国进行大力渗透。
(2)恐怖主义:2001年的“9·11”事件之后,恐怖主义已上升为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该事件使国际社会认识到任何国家都无法单独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只有加强在反恐斗争方面的国际合作,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是彻底解决国际恐怖主义的根本途径。
(3)传统的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仍然在很多地区存在着,成为影响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要隐患,并由此导致了一系列局部冲突的发生。
3.加强联合国的作用(1)缓和地区冲突:联合国通过调查、调解、斡旋、派遣维和部队以及实行经济与外交制裁等多种手段,有效缓解和制止了许多国际冲突。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世界变动的今天,和平与发展成为了当今时代最重要的主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愿景和目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和阐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和平是当今时代最基础的需求和追求。
没有和平,一切都无从谈起。
作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和平是最为重要的基石。
和平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和平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和平稳定的环境才能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增长。
同时,和平也是文化交流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前提。
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中,不同文化之间才能相互借鉴、交流和融合,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发展是实现和平的基础。
只有实现了相对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才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平。
发展不仅仅是国家的需要,也是每个人的需要。
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发展条件,使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成果。
而且,发展可以促进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加强国际社会的交流和合作,进而巩固和平的基础。
然而,和平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又为实现和平提供了保障。
和平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使得各种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配置和利用。
而发展则可以为实现和平提供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撑,从而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安全保障能力。
因此,只有在和平与发展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国家和社会才能够实现长期的稳定和繁荣。
同时,和平与发展也需要各个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
和平与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和努力实现。
各国应该遵循国际法和国际准则,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和冲突,秉持多边主义精神,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改革,为和平与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和机制保障。
同时,各国应该加强经济合作和发展援助,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和平与发展的目标。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1、从和平趋势的内在需求看,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重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民心向背,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
2、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加,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3、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4、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是谁提出来的
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邓小平提出的,是1985年提
出的。
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
邓小平,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四川广安人,早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邓小平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
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扩展资料: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时代的命题,需要国际社会以团结、智慧、勇气,扛起历史责任,解答时代命题,展现时代担当。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紧相连。
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需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面对时代命题,中国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中国愿同世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拓展友好合作,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让世界更加和平安宁,让人类生活更加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