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废气的生物处理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7.07 MB
- 文档页数:96
vocs生物法处理工艺:
VOCs生物法处理工艺主要包括生物洗涤法、生物过滤法和生物滴滤法等。
生物洗涤法是利用微生物、营养物和水组成的微生物吸收液处理废气。
适合于吸收可溶性气态污染物。
生物洗涤法中气、液相接触方法,除采用液相喷淋外,还可以采用气相鼓泡。
一般,若气相阻力较大时,可采用喷淋法;反之,液相阻力较大时则采用鼓泡法。
由于生物洗涤法的循环洗涤液需采用活性污泥法来再生,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循环洗涤液主要是水,因此,该方法只适用于水溶性较好的VOCs,如乙醇、乙醚等,而对于难溶的VOCs,该方法则不适用。
生物过滤法净化系统由增湿塔和生物过滤塔组成。
VOC气体经增湿塔加压预湿后进入过滤塔,与生物膜接触而被吸收,最终降解成二氧化碳,水蒸汽和微生物基质,净化后的气体由顶部排出。
生物滴滤法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对多种有机物和某些无机物进行生物降解,生成CO2 和H2O,进而有效去除工业废气中的污染物质。
该法具有设备简单,运行维护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但对成分复杂的废气或难以降解的VOC,去除效果较差,体积大和停留时间长,选用不同的填料其降解有机废气的效果参差不同。
生物法处理废气废气的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过程把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分解转化成少或甚至无害物质。
自然界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几乎所有无机的和有机的污染物都能转化。
生物处理不需要再生和其他高级处理过程,与其他净化法相比,具有设备简单、能耗低、安全可靠、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不能回收利用污染物质。
1.2.3.1 基本原理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不断吸收营养物质,并按照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新陈代谢活动。
废气中生物处理正是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营养物质这一特点,把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以及细胞物质等。
1.2.3.2 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过程由于微生物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转化的过程在气相中难以进行,所以废气中气态污染物首先要经气相转移到液相或固体表面的液膜中的传质过程,然后污染物才在液相或固体表面被微生物吸附降解。
按照Ottengraf 提出的生物膜理论,生物法净化处理工业废气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步骤(图1-1)。
1)废气中的污染物首先同水接触并溶解于水中(由气膜扩散进入液膜);2)溶解于液膜中的污染物在浓度差的推动下进一步扩散到生物膜,进而被其中的微生物捕获并吸收;3)微生物将污染物转化为生物量、新陈代谢副产品或者C02、水等;4)生化反应产物0 0 2从生物膜表面脱附并反扩散进入气相本体,而1120 则被保持在生物膜内。
气态污染物的生物处理过程也是人类对自然过程的强化和工程控制,其过程的速率取决于:①气相向液固相的传质速率(与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反应器的结构等因素有关);②能起降解作用的活性生物质量;③生物降解速率(与污染物的种类、生物生长环境条件、控制作用有关)。
表1-1 列出了各种气态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效果。
填料固液混合层图1-1生物法净化工业废气的传质降解模型按照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用于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微生物有两大类:自养菌和异养菌。
自养菌可以在无有机碳和氧的条件下,以光和氨、硫化氢、硫和铁离子等的氧化获得必要的能量,而生长所需的碳则由二氧化碳通过卡尔文循环提供,因此它特别适合于无机物的转化。
生物池处理废气的原理是
生物池处理废气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降解废气中的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或将其吸附并固定在生物体内,从而净化废气。
具体原理如下:
1. 吸附: 废气经过生物池时,其中的有机物质可以被微生物吸附在其表面。
2. 降解: 吸附的有机物质被微生物降解,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质作为能源和营养源,通过代谢作用分解为无害的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
3. 含集: 部分废气中的有机物质可能无法被微生物降解,但仍能被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微生物生长繁殖时会吸附废气中的有机物质并将其固定在生物体内,减少其释放到大气中。
4. 氧化: 一些废气中的有机物质可能需要在氧化条件下才能被降解,生物池中的微生物会提供足够的氧气以促进有机物质的降解。
通过上述过程,生物池可以有效地净化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达到环境保护和空气治理的目的。
这种生物处理废气的方法相对于化学和物理方法更为环保和经济。
生物发酵废气处理方法生物发酵废气是指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废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物、氨等。
这些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对于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性。
因此,对于生物发酵废气的处理非常重要。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生物发酵废气处理方法。
1.生物滴滤法生物滴滤法是利用微生物菌群来降解废气中的有害物质。
首先,将废气通过滴滤器进行预处理,去除颗粒物和一些无机气体。
然后,将废气通过滴滤装置,使废气和微生物菌群接触,微生物通过降解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最后,经过滤网去除微生物,得到净化后的废气。
2.生物吸附法生物吸附法是利用生物材料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
常用的生物材料有活性炭、活性白土等。
将这些生物吸附剂放置在吸附装置中,废气通过时,有害物质被生物吸附剂吸附下来,进而实现废气净化。
3.生物氧化法生物氧化法是利用微生物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氧化降解的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有泡泡藻、硫氧化细菌等。
将这些微生物放置在生物氧化器中,废气经过生物氧化器时,微生物利用废气中的有机物进行代谢,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氧化产物,从而实现废气净化。
4.生物过滤法生物过滤法利用生物滤料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和分解。
常用的生物滤料有活性炭、陶粒、葡萄藤丝等。
将这些生物滤料填充在生物过滤器中,废气经过时,有害物质被生物滤料吸附并分解,从而达到净化的效果。
5.生物堆肥法生物堆肥法是将废气中的有机物进行堆肥处理,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将废气中的有机物与一定比例的菌群和添加剂混合,放置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堆肥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堆肥,废气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逐渐分解,转化为稳定的有机肥料,从而实现废气净化和资源化利用。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生物发酵废气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具体选择哪种方法主要取决于废气的成分和处理要求。
废气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宜的温度、湿度、通气量等参数的控制,以确保处理效果。
同时,不同的废气处理方法可以结合使用,形成综合的废气处理系统,提高废气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废气处理中生物法的原理废气处理中的生物法是指利用生物体代谢活动来降解和转化废气中的有害气体成分,以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生物法处理废气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特性,通过生物转化、吸附和副产物转化等过程将废气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生物法废气处理的原理主要包括生物吸附、生物脱除和生物降解三个过程。
1. 生物吸附:利用微生物细胞表面的菌体或菌丝结构,对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分子进行吸附。
通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附着物来吸附废气中的污染物,使其分子附着在生物体表面上,从而实现对有害气体的去除。
生物吸附主要适用于有机废气中的低浓度有机物和某些无机物质。
2. 生物脱除:利用微生物细胞内特异的酶系统,对废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转化和脱除。
通过微生物体内的酶系统,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经过代谢转化为无害物质,并释放为代谢产物或溶解于细胞内外,从而达到废气净化的目的。
生物脱除主要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气、硫化氢、氨气等。
3. 生物降解:利用微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将废气中的有机物分子分解为无害物质。
通过微生物体内酶的作用,有机物分子被分解为无害物质,例如二氧化碳和水,这些无害物质可以释放到废气中或通过生物体代谢排出。
生物降解适用于含有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废气治理。
生物法废气处理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废气收集、生物反应器、废气处理和废气排放四个主要环节。
首先,废气收集是指通过管道、风机等设备将废气从生产源处收集起来,集中到废气处理系统中。
废气收集主要是为了提高废气处理系统对废气的利用率,确保废气处理效果。
然后,废气进入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反应器中进行生物转化和净化。
生物反应器一般分为厌氧反应器和好氧反应器两种。
厌氧反应器适用于处理含有硫化氢、氨气等有机废气,而好氧反应器适用于处理含有甲醛、苯、甲苯等有机废气。
接下来,经过生物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气,进入废气处理设备进行后处理。
后处理主要包括废气的分离、过滤、清洗和脱湿等步骤,以进一步降低废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确保废气净化的效果。
废气处理生物法
废气处理是指将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去除污染物,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中,生物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和生物化学反应来净化废气的处理方法。
生物法的原理是通过使用特定的微生物,将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这些微生物可以是自然界存在的,也可以是经过改良和选育的菌群。
在生物法中,废气首先经过预处理,去除其中的颗粒物、气态污染物等。
然后,废气会进入一个生物反应器,这个反应器内会有适宜生物生长和活动的环境。
微生物会利用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能源和营养源,通过酵解、氧化等过程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无害物质。
最后,经过处理后的废气会被释放到大气中或经进一步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
生物法相比于传统的物理或化学处理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是一种相对低成本的处理方法,可以利用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微生物资源。
其次,生物法能够高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此外,生物法还具有可持续性和环保性,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物。
值得一提的是,生物法在处理某些特定的有机废气中表现出很高的选择性,能够实现高效的处理效果。
总之,生物法是一种有效的废气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和生物化学反应将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它具有低成本、高效、环保等诸多优点,应用广泛。
生物技术在有机废气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1. 生物滤池技术:生物滤池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质
降解为无害物质的一种方法。
生物滤池的填料通常采用多孔材料,如活性炭、泡沫塑料等,有利于细菌的附着和生长。
废气经过生物滤池时,废气中的有机物质会被微生物降解,同
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生物滤池具有处理效果好、能耗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已经成功应
用于工业废气处理和生活废气处理等领域。
生物技术在有机废气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物技术的
发展,相信生物技术将会在有机废气处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
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有机废气(VOC)生物处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有机废气(VOC)生物处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发展的迅猛,有机废气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有机废气通常由挥发性有机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组成,包括苯、甲苯、乙酸、丙酮等。
这些有机物不仅有较强的毒性,还对大气臭氧的生成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开展有机废气的处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现状目前,有机废气的处理主要采用物理吸附、化学吸收、燃烧等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高能耗、废渣产生多和操作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相比之下,生物处理技术在VOCs废气处理中具有独特优势,包括低能耗、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主要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生物吸附、生物氧化、生物脱附和生物过滤。
2.1 生物吸附生物吸附是指利用活性生物物质吸附 VOCs,将其转化为不活性化合物。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硅胶、天然纤维等。
生物吸附技术具有吸附效果好、适用于多种 VOCs 的特点,但其吸附饱和后需要再生或处理。
2.2 生物氧化生物氧化是指利用微生物将 VOCs 进行降解分解的过程。
常用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藻类等。
生物氧化技术能够有效降解 VOCs,但操作条件要求较高,容易受到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
2.3 生物脱附生物脱附是指将 VOCs 从生物质中解离出来的过程。
通过调整温度、压力等条件,使 VOCs 脱附并收集进行处理。
生物脱附技术既能降低 VOCs 的浓度,又可回收生物质进行再利用。
2.4 生物过滤生物过滤是指将 VOCs 通过与微生物相互作用,使 VOCs 通过空气滤材层时被微生物降解分解的过程。
生物过滤技术具有体积小、能耗低等优势,并且适用于多种 VOCs 的处理。
三、有机废气生物处理研究进展近年来,有机废气生物处理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其中,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研究是有机废气生物处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废气净化生物除臭工程方案一、废气净化生物除臭工程的原理废气净化生物除臭工程是指利用活性微生物对有机废气进行生物降解和去除异味的过程。
具体原理如下:1. 生物降解:利用适宜的生物载体(例如生物膜、生物软泥等),将含有有机废气引入生物反应器中,通过生物膜或微生物菌群的代谢作用,将有机废气中的有害气体降解为无害物质,如二氧化碳、水等。
2. 去除异味:生物膜或微生物菌群能够吸附并代谢含硫、含氮及其他异味物质,从而实现废气的去臭作用。
二、废气净化生物除臭工程的技术方案废气净化生物除臭工程的实施,需要考虑工程场地、废气性质、环境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选择适宜的技术方案。
一个典型的废气净化生物除臭工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废气采集系统的设计:根据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特性和产生的地点,设计合理的废气采集系统,确保废气能够有效地被引导到净化除臭设备中。
2. 生物反应器的选型和设计:生物反应器是废气净化生物除臭工程的核心设备,根据废气的量、性质和需求水平,选择合适的生物反应器类型和规模,进行设计和布置。
3. 生物载体的选择和培养:选择适宜的生物载体,针对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异味物质,培养富有生物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群。
4. 运行控制系统的建设:建设一套完善的废气净化生物除臭运行控制系统,保证生物反应器能够稳定运行,实现废气净化和除臭效果。
5. 检测监测及数据记录系统:建立废气净化生物除臭工程的检测监测体系,并建立相应的数据记录系统,对废气净化和除臭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三、废气净化生物除臭工程的实施步骤废气净化生物除臭工程的实施步骤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工场废气的特性、排放量和环境要求等数据,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估,明确废气净化与除臭的技术路径和处理工艺。
2. 设计方案编制:根据项目可行性评估的结果,编制废气净化生物除臭工程的详细设计方案,包括技术方案、设备选型、工艺流程、环保措施等。
生物法有机废气处理的工艺及设计生物法有机废气处理是一种利用生物技术处理有机废气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加工、冶金等产业中。
其工艺包括生物氧化和生物吸附两种主要方式,设计时需要考虑废气成分、浓度、温度、湿度等因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物法有机废气处理的工艺及设计。
生物氧化是将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代谢氧化成无害的无机物的过程。
生物氧化反应需要提供合适的基质、温度、pH值和氧气等条件。
常见的生物氧化反应有好氧生物氧化和厌氧生物氧化。
好氧生物氧化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成CO2和H2O的过程。
该过程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通常通过喷淋式、曝气式或百叶窗式氧气供给设备实现。
为了提高反应效率,常规反应器可采用活性污泥法、固定膜生物反应器或曝气沟反应器等工艺。
厌氧生物氧化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在缺氧的环境下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CO2的过程。
通常采用厌氧反应器进行反应,如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厌氧滤池反应器等。
为了保持缺氧环境,反应器内可设计适当的封闭系统,并提供适量的供给碳源和营养物质。
生物吸附是利用生物颗粒或生物膜表面的活性微生物吸附有机气体分子的工艺。
生物吸附通常包括干法吸附和湿法吸附两种方式。
干法吸附是将有机气体在生物颗粒表面吸附后进行降解,适用于有机气体浓度较低的情况。
常用的干法吸附包括生物填料层、生物滤床和生物棉等,其中生物填料层是将生物颗粒填充在填料层中,通过填料层内的空隙和微生物颗粒表面的吸附作用实现废气处理。
湿法吸附是将废气通过湿润的微生物颗粒或生物膜表面,通过微生物的吸附和生物膜的生物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成无害物质。
常用的湿法吸附包括湿式生物过滤器、生物湿润床和生物液滴沉滤塔等。
在设计生物法有机废气处理系统时,首先需要了解废气的成分、浓度、温度、湿度等参数。
根据不同的有机物特性选择合适的生物处理方式,同时考虑处理效率、设备可靠性、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设备的设计要合理布置反应器、吸附剂和辅助设备,确保废气与生物颗粒或生物膜充分接触,同时提供充足的氧气、碳源和营养物质。
A171-有机废气(VOCs)处理生物滴滤塔1工艺流程生物滴滤塔处理有机废气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生物滴滤塔示意图生物滴滤塔主体为一填充塔,内有一层或多层填料,填料表面是由微生物区系形成的几毫米厚的生物膜.含可溶性无机营养液的液体从塔上方均匀地喷洒在填料上,液体自上向下流动,然后由塔底排出并循环利用.有机废气由塔底进入生物滴滤塔,在上升的过程中与润湿的生物膜接触而被净化,净化后的气体由塔顶排出.2填料与工艺条件生物滴滤塔使用的填料多为粗碎石、塑料、陶瓷等,填料表面形成几毫米厚的生物膜,填料比表面积一般为100~300m2/m3.这既为气体提供了大量的空间,又可使气体对填料层造成的压力以及由微生物生长和生物膜疏松引起的空间堵塞的危险性降到了最低限度.生物滴滤塔还有一个生物滤池不具备的优点就是其反应条件易于控制,通过调节循环液的pH、温度,即可控制反应器的pH和温度,因此,在处理卤代烃、含硫、含氮等通过微生物降解会产生酸性代谢产物及产能较大的污染物时,生物滴滤塔较生物滤池更有效.3动力学模型生物滴滤塔入口有机气体浓度与去除量的关系是:有机气体浓度在0~A时,其去除量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基本为一条直线;当有机气体浓度>A以后,去除量不再随浓度增加而变化,而是基本趋于稳定.A点称为生物膜净化有机气体的临界浓度.入口气体浓度小于临界浓度时,生物滴滤塔内的微生物能有效地降解有机物,进来多少几乎就能降解多少;但当入口浓度大于临界浓度时,塔里的生物膜很快被有机气体饱和,生化去除量趋于平稳.有机气体浓度<A时,其在生物膜上的降解为一级生化反应过程,其反应速率方程可以表示为ra=K1a×S1,式中,ra为表面反应速率,K1a为一级表面反应速度常数,S1为液相气体浓度.当气体浓度>A时,气体降解过程为零级反应过程.利用无因次准数M的值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传质速率在液膜中的相对大小,并进而判断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类型,其计算公式为M=(D×k1)/kL2,式中: D为气体在液相的扩散系数(m2/s);k1为一级反应速率常数(1/s);kL为物理吸收的液膜传质系数(m/s).经计算,对于一般的有机气体,其Mµ1,这说明,有机气体在生物膜上的生化降解反应为瞬时快速化学反应,即微生物对有机气体的降解反应速率远远超过有机气体在液膜中的扩散速率,扩散到液膜内的气体能被微生物迅速生化降解反应完毕.根据化学工程原理,可以判定这一生化净化过程属于传质控制过程.由于是传质控制过程,则有机气体的净化过程速率主要取决于传质速率的大小.因此,凡是能强化气体在气、液相传质的措施均可强化这一生物净化过程.。
生物法处理有机废气(超详细)生物法处理废气废气的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过程把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分解转化成少或甚至无害物质。
自然界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几乎所有无机的和有机的污染物都能转化。
生物处理不需要再生和其他高级处理过程,与其他净化法相比,具有设备简单、能耗低、安全可靠、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不能回收利用污染物质。
1.2.3.1基本原理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不断吸收营养物质,并按照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新陈代谢活动。
废气中生物处理正是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营养物质这一特点,把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以及细胞物质等。
1.2.3.2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过程由于微生物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转化的过程在气相中难以进行,所以废气中气态污染物首先要经气相转移到液相或固体表面的液膜中的传质过程,然后污染物才在液相或固体表面被微生物吸附降解。
按照Ottengraf提出的生物膜理论,生物法净化处理工业废气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步骤(图1-1)。
1)废气中的污染物首先同水接触并溶解于水中(由气膜扩散进入液膜);2)溶解于液膜中的污染物在浓度差的推动下进一步扩散到生物膜,进而被其中的微生物捕获并吸收;3)微生物将污染物转化为生物量、新陈代谢副产品或者C02、水等;4)生化反应产物002从生物膜表面脱附并反扩散进入气相本体,而1120则被保持在生物膜内。
气态污染物的生物处理过程也是人类对自然过程的强化和工程控制,其过程的速率取决于:①气相向液固相的传质速率(与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反应器的结构等因素有关);②能起降解作用的活性生物质量;③生物降解速率(与污染物的种类、生物生长环境条件、控制作用有关)。
表1-1列出了各种气态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效果。
按照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用于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微生物有两大类:自养菌和异养菌。
自养菌可以在无有机碳和氧的条件下,以光和氨、硫化氢、硫和铁离子等的氧化获得必要的能量,而生长所需的碳则由二氧化碳通过卡尔文循环提供,因此它特别适合于无机物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