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世界地理概况
- 格式:pptx
- 大小:47.90 MB
- 文档页数:223
高中区域地理基础知识总结(全)高中区域地理基础知识总结(全)Pre-chapter:世界地理概况NO.1全球海陆分布大势1.全球的陆地数据地球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40000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2.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东西半球以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为界。
3.大陆与岛屿的概念:面积较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
4.大洲的概念:大洲是指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
5.广大的大片水域称作洋,洋的边缘叫海。
6.四大洋——太平洋(最大)、大西洋(S型)、印度洋(M型)、北冰洋NO.2全球陆地地形1.全球陆地起伏悬殊(最高最低点相对高度达9200M以上)2.全球陆地地形错综复杂,以平原、高原和山地所占面积最大3.两大高山带环太平洋高山带科迪勒拉山系亚欧大陆和非洲西北部山脉带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特拉斯山脉4.全球高原分类地壳稳定的以古陆块为基底的高原德干高原、巴西高原海拔较高,起伏较大,位于年轻山脉之间青藏高原冰雪高原大陆南极洲5.全球平原分类冲积平原亚马孙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侵蚀平原(由于冰川的东欧平原进退侵蚀形成)总结本章之最——①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②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③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南极大陆④最大的岛:格陵兰岛。
⑤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8843m)⑥陆地最低点:死海的湖面(-400m)⑦世界最大的海:珊瑚海(澳大利亚)。
⑧世界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⑨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⑩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⑪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NO.3世界的气候1.全球无论是一月还是七月,气温都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2.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3.气候学上以最热月平均气温10℃等温线作为寒带和温带的界线,最冷月平均气温16℃等温线作为温带和热带的界线。
4.等温线的分布规律①南北半球1月份等温线大陆向南弯曲,在海洋上向北弯曲②南北半球7月份等温线大陆向北弯曲,在海洋上向南弯曲——以上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所导致的③若在海洋上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则说明此处有暖流经过;反之,则说明有寒流经过。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1. 世界地理: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构造、地壳运动、地貌、气候、生态环境、资源分布等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国土面积:世界各国的国土面积,以及国土面积在世界各大洲的分布比例。
3. 人口与人口分布:世界各国的人口数量,以及人口分布的特点,如人口密度、人口迁移、城市化等。
4. 地理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势、地貌、气候、水系、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5.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林木资源等,以及各种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6. 区域发展差异:世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与农村发展差异等。
7.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划理念,包括城市人口增长、城市扩张、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等。
8. 农业与农村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区划、农业资源利用与保护、农村发展模式等。
9. 工业与城市发展:工业化进程、工业定位、工业布局、工业资源利用与保护、城市功能分类与规划等。
10. 环境问题:包括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
资源枯竭、自然灾害等,以及应对环境问题的措施和政策。
11. 交通运输与通信:世界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以及通信技术对地理空间的改变和影响。
12.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
在地理研究和应用中的作用和应用场景。
以上这些是高中地理学科的必背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对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有所认识和了解。
中学地理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介绍世界上有三块闻名的黑土地:一块在美洲———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在欧洲———第聂伯河畔的乌克兰;一块在亚洲———中国的松辽流域和三江草原。
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黑土地面积约120万km2。
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西部偏北的落基山北段的群山峻岭之中,迤迤千里,曲折蜿蜒,由北向南纵贯美国大平原,注入墨西哥湾,全长3950公里。
密西西比河大部分是平原,俄亥俄河口宽25公里,顺流而下谷地渐渐加宽,始终可宽达100多公里。
谷底大部分已经沼泽化了,河身异样弯曲,有很多旧河床和河曲。
这里土壤肥沃,是美国玉米最大产地。
在密西西比河下游,有最大的港口城市孟菲斯。
是美国农畜产品的一个大的集散地,尤以生产棉花、棉籽油和硬木等闻名。
现已形成了农机制造、汽车装配、制药、木材和农产品加工基地。
第聂伯河畔的乌克兰大平原,黑土地面积约190万km2。
素有“欧洲粮仓”之美称。
第聂伯河是欧洲的第三大河。
源出俄罗斯瓦尔代丘陵南麓,流经白俄罗斯东部及乌克兰中部,注入黑海第聂伯湾。
长2200千米。
流域面积50.4万平方千米。
黑土地分布在森林草原地带和草原地带。
森林草原地带总面积2020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34%,占全国已耕地面积37%以上。
其中,黑灰色森林土壤占该地带的21%、典型的黑土占51%。
草原地带总面积2300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38%。
这一地带基本为黑土,其中,处于北方气候条件下的,一般黑土占该地带耕地面积的64%,处于南方气候条件下的黑土占23%。
中国黑土区主要分布在我国松辽流域和三江草原,面积约100万km2,被誉为“北大仓”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该区属于寒温带气候,气候干燥寒冷,降雨集中多以暴雨形式出现,7~9月的降雨量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
年平均降雨量400~700mm,水资源总量为1415.99亿m3,人均占有量为1213.98m3。
耕地面积约2130万hm2,也是我国石油、化工、钢铁、汽车、森工等产业基地。
【最新】2019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专题02世界地理概况和亚
洲讲提升版含解析1
【课标细化】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
3.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4.世界人口的分布。
5.亚洲的地理特征
6.以全球或大洲图为背景,结合其他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考查世界海陆分布、人种分布及某些国家、地区的地理特征。
【核心突破】
一、世界陆地与海洋
1.洲、洋界线及分布
(1)五种基本陆地地形
(2)海底地形
【方法技巧】世界重要海峡(包括运河)及其意义
1.世界主要海峡及其意义
沟通的。
【高中地理】高一世界地理重要知识点:地形地形:
一、东亚:
1、总括:(1)东部沿海: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2)西部内陆:主要是高原和山区;
2、著名山脉:阿尔泰山(蒙古),昆仑山(中国),喜马拉雅山(中国);
3.著名高原:蒙古高原(蒙古)、青藏高原(中国);
二、东南亚:
1、总结:(1)印度支那半岛:山川交替,分布在列中,高北低南;
(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三、南亚:
1、总括:(1)北:喜马拉雅山南部;
(2)中部:两个冲积平原(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
(3)南:德干高原(亚洲最大的高原);
2.名山:西高止山脉(西印度)、东高止山脉(东印度)
四、中亚:
1.小结:以丘陵、平原为主;
2、著名平原:里海沿岸平原(俄罗斯),图兰平原(乌兹别克斯坦);
3.名山:哈萨克山(哈萨克斯坦);
五、西亚和北非:
1.小结:以高原、狭窄平原为主
2、著名山脉:阿特拉斯山(非洲西北部,阿尔及利亚),大高加索山脉(西亚,为亚洲和欧洲分界线),格罗斯山(西亚,伊朗);
3.著名高原:伊朗高原(伊朗)、美索不达米亚高原、,
4、著名平原:尼罗河盆地和三角洲;
2022高考指南:热门专业院校收费标准招生办公室联系电话高考
入场安排
123下一页尾页。
课时规范练44世界地理概况课时规范练第91页下图为非洲某月盛行风向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月份最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2.此时节()A.①地羚羊成群B.②地树叶枯黄C.③地阴雨绵绵D.④地酷暑难当答案1.C 2.A解析第1题,图示月份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盛行西南风,说明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西南季风。
北半球是夏季,最可能是7月 ,C项对。
第2题,此时节北半球是夏季,①地是热带草原气候,正值雨季,羚羊成群,A项对。
②地是热带雨林气候,树叶常绿,B项错。
③地是热带沙漠气候,晴朗干燥,C项错。
④地是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影响,温和湿润,D项错。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
静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
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
”据此完成3~5题。
3.文字中描述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欧洲西部B.非洲南部C.中国西北D.马来群岛4.“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原因可能是()A.位于赤道无风带B.雨、烟受重力作用C.地转偏向力为零D.受人为因素干扰5.推测“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沙漠,终年炎热干燥B.地处热带,全年气候炎热C.地处雨林,土壤比较贫瘠D.地处低纬,没有四季变化答案3.D 4.A 5.B解析第3题,由题干材料“没有季节之流转”可知,该地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且分布有植被、山地。
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所以不会出现“烟缕垂直地升起”,故A项错;非洲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有明显的四季更替,故B项错;中国西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植被稀少,故C项错;马来群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四季更替,植被覆盖率高,所以D项正确。
第4题,由上题可知该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地处低纬度。
世界地理分区及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第一节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一、东亚1、概述:⑴位置范围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岛国:日本(首都东京)⑵地形、河流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⑶气候: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位置范围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⑷人口和经济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⑸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
第35讲世界地理概况考纲展示核心素养定位考查方向1。
世界的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3.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综合思维: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区域认知:世界的海陆分布特点、海底地形的分布和特点、陆地地形的特点、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以区域地图、示意图、统计图表、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及其变化、世界气温和降水、世界的河流和湖泊等。
考点深度研析考点1世界重要的海峡与运河交通要道示意图位置沿岸气候重要性洋流苏伊士运河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地峡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扼欧、亚、非三洲交通要冲,是世界国际贸易货运量最大的国际运河;比绕好望角航程缩短8 000~10000 km密度流:表层海水从地中海流向红海,底层相反巴拿马运河南、北美洲分界线,中美地峡热带雨林气候国际贸易货运量仅次于苏伊士运河;比绕麦哲伦海峡航程缩短14 500 km—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南海与安达曼海热带雨林气候太平洋—印度洋航运的咽喉要道,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夏季:西北→东南冬季:东南→西北霍尔木兹海峡伊朗—阿拉伯半岛(阿曼)之间,沟通波斯湾与阿拉伯海热带沙漠气候波斯湾通往阿拉伯海的咽喉,波斯湾沿岸石油出口的要道,世界著名的“石油海峡”密度流:表层海水从阿拉伯海流向波斯湾,底层相反好望角非洲南端,处于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地中海气候超级油轮必经之地西风漂流土耳其海峡小亚细亚半岛与欧洲之间,沟通黑海、爱琴海与地中海地中海气候黑海出入地中海的门户,亚欧分界线密度流:表层海水从黑海流向地中海,底层相反直欧、非两洲地中海地中海出入大密度流:布罗陀海峡分界线,沟通大西洋与地中海气候西洋的门户,亚欧航线的要道表层海水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底层相反麦哲伦海峡火地岛与南美大陆之间温带海洋性气候南美南部东、西岸海上交通要道,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西风漂流(2014·全国卷Ⅱ)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