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现场自救互救常识
- 格式:docx
- 大小:110.84 KB
- 文档页数:5
交通事故自救、互救基本常识交通事故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因为交通事故是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务,而车辆又是由人驾驶的。
纵观一起伤亡沉重的重特大交通事故,似乎它们的前因、后果充溢着各种偶然和变数,作为个人很难在主观上预见到它们即将在下一刻发生。
但是,在发生事故的一刹那如何使身处逆境的自己由被动变为主动,又对削减伤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依据有关资料,介绍一下事故自救、互救的根本常识。
(一)事故F1.救常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的十二种处置方法:1、车祸发生时,驾乘者应冷静冷静,保持醒悟的头脑,千万不要惊惶失措。
2、驾驶人要快速辨明状况,遵照先救人、后顾车;先断电路,后断油路的原那么,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3、发生翻车事故时,驾驶人应紧紧抓住方向盘,两脚勾住离合器踏板或油门踏板,尽量使身体固定,防止在驾驶室内翻滚、碰撞而导致损害。
假如驾驶室是放开式的,翻车时驾驶人应尽量缩小身体往下躲,或者设法跳车。
乘客应快速趴到座椅上,紧紧抓住前排座椅或扶杆、把手等固定物,低下头,利用前排座椅靠背或手臂爱惜头部;假设遇翻车或坠车时,应快速蹲下身子,紧紧抓住前排座位的椅脚,身体尽量固定在两排座椅之间,随车翻转;车辆在行驶中发生事故时,乘客不要盲目跳车,应在车辆停下后再接连撤离。
4、万一人被抛出驾驶室或车厢,应快速抱住头,并缩成球状就势翻滚,其目的是减小落地时的反作用力,减轻头部、胸部的损伤,同时尽量远离紧急区域。
5、当翻车已不行幸免,须要跳车时,应用力蹬双脚,增大向外抛出的力气和距离,不能顺着翻车的方向跳车,以防跳出后乂被车辆重新压上。
6,在撞车事故中,巨大的撞击力时时对人造成重大损害。
为此,搭乘人员应紧握扶手或嵬背,同时双脚稍稍弯曲用力向前蹬,使撞击力尽量消耗在自己的手腕和腿弯之间,减缓身体向前冲的速度和力气。
7、驾驶人在找寻H救方法的同时,要兼具别人的平安以及货物、财产可能造成的损失。
8、在公路上发生车祸时,要留意爱惜好现场,刚好救援伤员,尽快报警,争取得到交通警察的帮助,防止造成交通堵塞。
事故现场救护与应急自救事故突发时,能够及时进行正确的救护措施,不仅可以减少伤亡人数,还可以保护受伤者的生命安全。
然而,在事故发生的瞬间,救护队员未必能够立即赶到现场,因此,个人的应急自救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事故现场救护以及应急自救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要对伤者的伤情进行评估。
我们需要观察伤者是否有意识,是否有呼吸,以及是否有大量出血等危险情况。
如果伤者有意识并能够正常呼吸,应该放置在稳定的位置上,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伤者有大量出血,可以用布条或纱布等物品进行临时止血。
其次,如果伤者失去了意识,我们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确认伤者没有呼吸,然后将伤者平放在硬地上,开始进行心脏按压。
按照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操作,直到急救人员到达为止。
此外,在救护伤者时,我们还需要尽量避免二次伤害。
比如,在移动伤者时,要特别注意抬头与抬腿的方式,避免对颈椎或脊柱等重要部位造成更多的伤害。
另外,我们还需要做好感染防控工作,避免病菌的传播。
除了事故现场救护,个人的应急自救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事故发生时,我们要冷静应对,不要惊慌失措。
首先,要迅速判断自己的安全状况,避免进一步危险。
例如,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火焰和烟雾,尽快逃离危险区域。
同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技能。
比如,在水中遇险时,应该保持冷静,尽量保持平稳的呼吸,尽量往上浮动,寻找能够抓住的物体。
如果被困在狭小的空间中,应该保持呼吸道通畅,寻找躲避物或自救工具。
在山上迷路时,应该保持原地等待救援,并在白天用明亮的颜色物品进行标记以便被发现。
在应急自救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周围的资源来求助。
我们可以高呼或敲击物体,引起他人的注意,寻求帮助。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还可以使用手机等通讯设备向亲友或单位报警,寻求帮助。
综上所述,事故现场救护与应急自救是我们在突发事件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学会正确的救护措施,可以为受伤者争取到更多的生存机会,而个人的应急自救能力则可以保护我们自己的安全。
自救互救基本知识一、什么是自救互救自救互救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个人或群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互相帮助来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行为和能力。
自救互救的目的是提高个人和群体的生存能力,减少灾害和事故造成的损失。
二、自救的基本知识1. 灾害事故的分类•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等。
•人为事故:如火灾、交通事故、爆炸等。
2. 自救的原则•首先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
•迅速采取适当的自救措施。
3. 自救的基本技能•火灾逃生技能:了解火灾的燃烧原理和逃生通道,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溺水救生技能:学会游泳和救生的基本技巧,遇到溺水事故时能够有效自救。
•地震逃生技能:掌握地震的预警信号和安全避险的方法,避免被倒塌建筑物压住。
4. 自救的注意事项•保持冷静: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保持沟通:与他人保持沟通,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不轻易放弃: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也要坚持努力,不轻易放弃。
三、互救的基本知识1. 互救的意义•提高灾害应对能力:通过互相帮助,可以提高灾害应对的效率和成功率。
•增强凝聚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互救过程中,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能力。
2. 互救的基本原则•充分了解团队成员的情况和能力,合理分配任务。
•互相支持和鼓励,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遵守团队规则和纪律,保持团队的秩序和效率。
3. 互救的方式和方法•分工合作:根据个人的特长和能力,合理分工,互相配合。
•信息共享:及时交流和分享信息,提高团队的整体情报水平。
•互相教育和学习:通过互相教育和学习,提高团队成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4. 互救的注意事项•保持有效沟通:在互救过程中,保持有效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谦虚和尊重: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要保持谦虚和尊重,不要傲慢和自大。
•共同目标:团队成员应该明确共同的目标,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
四、自救互救的案例分析1. 火灾自救互救案例•自救:在火灾发生时,及时逃离火灾现场,找到安全的地方。
事故现场自救方法当意外来临,事故现场让人惊慌失措,但别慌!咱得冷静下来,想想怎么自救呀!这可关乎着咱的小命呢!就说遇到火灾吧,那场面,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像只张牙舞爪的怪兽。
这时候可不能乱跑,得像个机灵的小猴子一样,迅速判断形势。
要是小火苗,赶紧找个东西扑打呀,就像拍苍蝇一样把火给灭了。
但要是大火,就得赶紧找安全出口,那安全出口不就像黑暗中的灯塔嘛,指引着我们逃生的方向。
可别像个没头苍蝇似的乱撞,那不是自找麻烦嘛!再说说地震,那地动山摇的感觉,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
这时候可不能傻乎乎地站着,得找个坚固的角落或者桌子下面躲起来呀,把自己藏得严严实实的,就像躲猫猫一样。
等晃动停止了,再赶紧往外跑,可别贪恋那些身外之物,命最重要啊!还有车祸现场,那车撞得七零八落的。
要是自己还能动,得先看看身上有没有受伤,有没有流血,要是有,赶紧找个干净的东西包扎一下呀,难道还等着血流干不成?然后再看看周围的情况,能不能自己爬出去,要是能,就赶紧行动,别磨蹭。
遇到溺水呢?别慌呀,别乱挣扎,那不是白费力气嘛。
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让身体浮起来,像个悠闲的鸭子一样。
要是旁边有漂浮物,赶紧抓住呀,那可是救命稻草呢!想想看,如果我们平时多了解一些自救知识,多练习一下,到了关键时刻不就能派上用场了吗?这不就像我们平时学习一样,积累得多了,考试的时候就不慌了嘛。
难道我们要等到事故来了才后悔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吗?那可来不及啦!在事故现场,每一秒都是关键,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决定生死。
我们不能依赖别人来救我们,我们要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活下去。
这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我们有心,只要我们愿意去学,去做。
所以啊,大家一定要重视事故现场自救方法,这是我们保护自己的最有力武器。
不要觉得这是小事,等真正遇到危险了,就知道它有多重要了。
让我们都成为自己的英雄,在事故中勇敢地活下去!。
浅谈安全事故中的自救互救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生产生活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安全问题的关注逐渐加强。
尽管各种安全措施已经越来越完善和严格,但安全事故的发生仍然不可避免。
在这种情况下,自救和互救的意识和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在安全事故中的自救互救方法。
一、自救方法1.了解常见的危险情况和逃生路线首先,自救需要从预防开始。
在没有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了解常见的安全隐患和逃生路线,认真阅读场所的安全提示,以避免陷入危险中。
当意外发生时,我们需要冷静地评估情况,找到逃生的最佳方法。
2.及时拨打紧急电话当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要立即拨打电话报警。
在拨打电话时,应告知自己所在的位置、紧急情况和需要的帮助,让接线员尽快采取行动。
3.有序疏散在出现安全事故的情况下,相关人员应做出有条不紊的疏散。
尤其是在火灾等突发事件中,要遵循火灾疏散的原则,保持冷静,避开烟雾和火源,寻找安全出口,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4.适当的急救措施在某些紧急情况下,急救措施可能会起到关键作用。
对于一些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故(如交通事故),我们可以提前了解必要的急救知识,学会心肺复苏等简单但重要的急救措施,以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
二、互救方法1.互相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相互提醒,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如果发现周围有人在开车时不系安全带或者行为不规范,我们应该及时提醒该行人或车主。
在厨房中,要养成随手关火的好习惯,避免火灾的发生。
2.组织救援在遇到灾难和危险时,我们应该积极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在车祸现场,需要迅速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地带,开展急救工作。
在发生自然灾害中,社区居民可以组织起来协助救援,分担负担。
3.帮助弱势群体在突发状况中,一些弱势群体如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往往面临更大的生命危险。
我们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联系相关人员,帮助他们安全转移,找到避灾的地方,提供必要的帮助。
总之,自救和互救思想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学习和实践的。
事故现场急救常识1. 引言事故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有发生,无论是家庭内部还是公共场所,事故伤害无法预料。
在事故发生时,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伤者争取宝贵的时间,减少伤害的程度,甚至拯救生命。
本文将介绍在事故现场常见的急救常识,以帮助您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2. 事故现场的安全无论是车祸、火灾还是其他意外事故,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在进行急救时,请注意以下几点:•如果现场存在明显的危险,如火灾、漏电、爆炸物等,请适时撤离现场,并及时拨打紧急电话报警;•避免接触任何对自己可能构成威胁的物品或物质,如刀具、毒药等;•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如果现场有其他人员在场,尽量指派一人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具体情况,以确保及时援助。
3. 伤者的基本判断在处理事故现场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判断伤者的状态。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判断指标:•神智是否清醒:观察伤者是否清醒、能否回答问题;•呼吸是否正常:看胸部的起伏和呼吸的频率;•脉搏是否正常:触摸伤者的动脉,检查脉搏的强弱和频率;•出血情况:观察有无大量外出血或内出血的迹象;•骨折情况:检查四肢是否有畸形、肿胀或变形现象;•呼救和自救反应:检查伤者是否有呼救或自救的行动。
4. 常见伤情的急救处理4.1 烧伤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在事故中可能由火灾、热液体、化学物质等引起。
处理烧伤的基本原则包括:•避免进一步的伤害:烧伤部位迅速避开火源或热源,用大量冷水冲洗烧伤部位,但不可使用冰水;•保护烧伤面积:避免破坏烧伤部位皮肤,不要用任何物品直接接触烧伤面;•包扎伤口:用干净的纱布、毛巾等覆盖烧伤面,避免绷带过紧或过松;•疼痛缓解:烧伤者可口服止痛药缓解疼痛,但需遵医嘱;•注意观察:观察伤者是否有呼吸困难、休克等紧急状况。
4.2 骨折和关节脱位骨折和关节脱位常见于交通事故、摔倒等高能量冲击造成的事故中。
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采取以下急救措施:•骨折处理:尽量保持伤者原来的姿势,不要移动伤者,以免加重伤情,使用软垫垫住伤处,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关节脱位处理:尽量保持伤者原来的姿势,不要试图将脱位部位强行复位,使用冷敷物缓解肿胀,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疼痛缓解:伤者可服用止痛药物,但需谨慎使用并遵医嘱;•保持舒适:给予伤者安心和安慰,保持环境安静。
安全生产事故自救互救
安全生产事故自救互救
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的不安全事件。
在面对突发事故时,人们往往需要采取自救和互救的措施以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自救和互救对于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性。
自救是指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妥善处理个人安全并尽量减少对他人造成伤害。
面对突发事故,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能惊慌失措。
其次,我们可以尽量寻找避难地点,远离危险区域,避免途中遭受更多的伤害。
同时,保护自己的呼吸道、眼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有毒气体的侵害。
此外,我们还应该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应急疏散通道等应急设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反应。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尽快报警,通知有关部门进行救援。
互救是指在事故发生时能够相互合作,帮助他人脱离险境。
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情况下,人们应该相互协作,共同应对困境。
在互救过程中,我们应该优先考虑救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特别是老弱妇孺和身体不适的人。
同时,在协助他人时,我们应该注意自身安全,避免进一步蔓延事故。
此外,我们应该学会急救知识,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地给予受伤人员暂时的救助,以减少伤害和损失。
总之,安全生产事故是一种不可预见的灾难,但我们可以通过自救和互救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损失。
在遇到突发事
故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迅速采取行动,及时报警,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帮助他人度过危险。
只有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才能真正预防和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事故自救互救安全生产事故自救互救是指在发生安全事故的紧急情况下,受伤者和周围的人员互相协助并采取自救措施,以减少伤害和损失的行为。
在如今的社会中,安全生产意识的提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安全事故发生时,及时的互救和自救行动更是能够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首先,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受伤者应首先冷静下来,保持清醒的头脑。
这样可以帮助受伤者有条不紊地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再次受伤和痛苦。
紧接着,受伤者需要迅速判断自身的伤势,确定是否需要寻求帮助。
如果伤势较轻,可以尝试自救。
如果伤势较重,需要第一时间寻求旁人的帮助。
在安全事故发生时,周围的人员也要保持冷静并迅速行动。
首先,要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尽快远离事故现场。
紧接着,察看周围是否有受伤者,如果有需要立即提供援助。
在提供援助时,要注意自身的安全,避免造成二次事故。
当发现有人受伤时,应该立即联系医疗救援,以便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安全生产事故自救互救的具体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点:自救:1.保持冷静。
在事故发生时,不要慌张,要冷静下来,全身心地思考应对措施。
2.寻找安全出口。
如果事故发生在封闭空间,应当尽快寻找安全出口,或者是趁机跳出窗户等逃生口。
3.使用适当的自救器材。
有些安全事故会引发火灾或者烟雾,此时可以使用湿毛巾或者是湿衣物捂住口鼻以防止吸入有害气体。
4.保护自己的身体。
在救援自己或他人时,应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尽量避免受到二次伤害。
互救:1.紧急联系医疗救援。
当发现有人受伤时,应立即联系医疗救援,并将伤者的情况告诉医护人员,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救治措施。
2.帮助受伤者转移。
如果事故现场存在危险,需要将受伤者迅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3.止血急救。
对于大出血的伤者,可以使用布条等物品进行临时止血,以防止进一步的大出血。
安全生产事故自救互救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技能,通过掌握相关的自救互救知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减少伤害和损失。
自救与互救常识意外伤害的急救(1)遇到意外伤害发生时,不要惊慌失措,在周围环境不危及生命条件下,一般不要轻易随便搬动伤员。
(2)暂不要给伤员喝任何饮料和进食。
(3)如现场无人时,应向周围大声呼救,请求来人帮助或设法联系有关部门,不要单独留下伤员无人照管。
(4)遇到严重事故、灾害或中毒时,除急救呼叫外,还应立即向有关政府、卫生、防疫、公安、新闻媒介等部门报告,介绍现场在什么地方,病伤员有一多少,伤情如何,都做过什么处理等。
(5)根据伤情,对伤员边分类边抢救,处理的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
(6)对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跳停止的伤病员。
从速置头于后仰位、托起下领、使呼吸道畅通,同时施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操作,原地抢救。
(7)对伤情稳定,估计转运途中不会加重伤情的伤病员,迅速组织人力,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将伤员分别转运到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
7.2触电事故急救(1)对症救护处理。
①假如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未失去知觉,但有些内心惊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或触电者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则应保持空气流通和注意保暖,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请医生前来诊治或者送往医院。
②假如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
对于此种情况,应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周围不围人,使空气流通;解开他的衣服以利呼吸,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迅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
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严重缺氧,面色发白或发生痉挛,应立即请医生作进一步抢救。
③假如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仍不可以认为已经死亡,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并迅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医院。
但应当注意,急救要尽快地进行,不能等医生的到来,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急救。
(2)人工呼吸法。
人工呼吸法是在触电者停止呼吸后应用的急救方法。
各种人工呼吸中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而且简单易学,容易掌握。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及应急措施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及应急措施入场培训___目录一、急救知识与技术二、事故报告制度三、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四、火灾发生后的疏散五、坍塌救援六、高处坠落救援七、触电事故应急救援八、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一、急救知识与技术在紧急情况下,紧急工作组成员必须熟练掌握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与技术。
1.止血包扎:压迫伤部以上动脉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
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做好标记并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2.骨折固定:应根据伤情进行选择,常用的方法有夹板固定、绷带固定和吊带固定等。
3.伤员搬运:应根据伤情进行选择,常用的方法有肘托法、担架法、四人抬法等。
4.心肺复苏:在紧急情况下,如发现伤员呼吸或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
二、事故报告制度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必须立即上报,及时通知上级领导、安全生产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并按照规定填写事故报告表。
三、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进行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四、火灾发生后的疏散在火灾发生后,应立即进行疏散,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和疏散时间,有序地撤离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五、坍塌救援在建筑物坍塌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进行救援,采取有效措施挽救被困人员,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高处坠落救援在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进行救援,采取有效措施挽救被困人员,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触电事故应急救援在触电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进行救援,采取有效措施挽救被困人员,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在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措施,包括停止食用、就医治疗和清除污染等,确保人员健康和安全。
ZH30C化学氧自救器使用方法(1)撕开封口条,拉开封口装置。
(2)去掉上外壳,取出生氧罐;(3)用手指拉住拉环,拔掉初期生氧装置启动针;(4)拔掉口具塞,将口具于唇齿之间,咬紧牙垫,捋顺气囊(若气囊未鼓起应向自救器呼气将气囊吹鼓),夹好鼻夹,用口呼吸。
(5)带好颈带,系好腰带,匀速撤离灾区。
安全避险基本知识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监测监控、人员定位、供水施救、压风自救、通讯联络、紧急避险六大系统。
1.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及时控制危险源;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2.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是什么?答:及时报告灾情;积极抢救;安全撤离;妥善避灾。
3.《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作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哪些使用方法?答:自救器和紧急避险设施。
4.煤矿发生险情或者事故后,现场人员应当如何处置?答:现场人员应当自救、互救,并报调度室。
5.煤矿发生险情或者事故后,井下人员应当如何处置?答:井下人员应当按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指令撤离险区,在撤离受阻的情况下紧急避险待救。
6.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当如何处置?答: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7.煤矿井下的“三条生命线”是指什么?答:井下电话线路、压风管路、防尘洒水管线。
8.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汇报内容包括哪些?答:(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2)事故类型;(3)事故现场人员伤亡情况,现场人员是否安全撤离;(4)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5)事故报告人及电话联系方式。
9.井下冒顶事故发生有哪些预兆?答:响声、掉渣、片帮、裂缝、脱层、漏顶、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淋水量增加。
10.试探有没有冒顶危险的方法有哪些?答:木楔法;敲帮问顶法;震动法。
11.发现采掘工作面有冒顶的预兆,自己又无法逃脱现场时,现场人员如何处置?答:应立刻把身体靠向硬帮或有强硬支柱的地方。
应急救援知识孔令昌矿井发生事故后,救援队伍和人员不可能立即到达事故地点进行抢救。
大量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现场作业人员在万分紧急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的开展井下避灾和自救互救,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多起重火灾害事故伤亡人员的伤亡原因进行分析,至少有30,的遇难者如果采取正确避灾和自救方法完全可以得救。
如: l、今年5月30日,重庆松藻煤电公司同华煤矿发生一起死亡30人的突出事故,其中有11人因不熟悉避灾路线误入回风道造成窒息死亡,占死亡人数的37,,2、93年1月20日,潘一矿西三采区发生的死亡30人的瓦斯爆炸事故中,在16623上风巷死亡的15人,根据现场情况可以基本认定爆炸发生后是没有受到大的伤害的迎头工作人员,由于得知下风巷201队发生爆炸后从迎头跑出,在外口吸入201队掘进头爆炸产生的co中毒死亡(证据是16623上风巷迎头无co,,他们完全可以通大部分巷道没有破坏,巷道中有跑掉的鞋子、衣物和工具等) 过等待救援或戴自救器通过近300米左右的Co区域脱险,另外在301施工的人员中也有几人逃生时因误入皮带机上山而中毒死亡。
3、1998年6月12日,新庄孜矿5606-8六号运煤石门,发生一起岩石、煤与瓦斯突出事故,1人脱险,2人死亡,事故发生时六号石门迎头3名工人误撤离到七号石门,被突出煤岩堵在迎头,有压缩空气存在,3人尚能存活,但其中2人等不及,在从垮落的煤岩缝隙中向外爬的过程中,窒息死亡。
事故发生78小时后抢救人员正在清理现场时,有1名被困者手持黄瓜从迎头自己爬了出来。
通过以上3个案例可以看出,具备一定的自救知识和技能是多么重要。
因此,每名井下作业人员,必须根据本人的工作环境特点,认识和掌握常见灾害事故的规律,了解事故发生前的预兆,掌握避灾要点,努力提高自主保安意识和抵御灾害的能力。
第一节井下避灾与自救互救原则近年来,集团公司不断强化安全管理,瓦斯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杜绝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零星事故得到控制,但是并没有完全杜绝,这就要求我们平时仍要牢固树立防灾自救意识,认真学习自救知识,热悉工作地点的避灾路线和方法。
事故自救互救知识点总结事故自救互救是指在突发事故发生时,个人能够自救并且进行互相救援的技能和知识。
在面对各种不同的意外和危险情况时,了解事故自救互救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知识点包括紧急逃生、急救知识、自救互救基本原则等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事故自救互救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在遇到危险时保护自己和他人。
一、紧急逃生1. 火灾逃生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突发事故,因此了解火灾逃生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在发现火灾时应第一时间触动火灾报警器,以便及时通知其他人,并且向紧急逃生通道逃生。
在逃生时应低姿态前进,避免吸入有毒烟雾,同时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
在火灾中,氧气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根据氧气的流动方向选择正确的逃生路径。
此外,在逃生时要尽量避免使用电梯,因为电梯在火灾时可能会失去电力或遭到火灾侵袭而导致危险。
2. 地震逃生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因此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采取逃生措施。
首先,如果在室内,要迅速躲到桌子或床下等坚固的家具下,保护头部和颈部。
在地震停止后,应立即向安全地带逃生,避免停留在可能发生建筑物坍塌的地方。
在逃生过程中,要尽量远离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危险地区。
如果在户外,能够迅速找到开阔地带,并且避免靠近高楼大厦、电线杆等潜在的危险物体。
3. 化学泄露逃生在化学泄露事故发生时,应迅速向风向逃生,减少毒气的吸入。
在逃生时,要避免沿着河流、湖泊等水源逃生,以免受到污染物的侵袭。
此外,要迅速脱离事故现场,避免停留在可能引发火灾的地方。
二、急救知识1. 创伤处理在意外事故发生时,可能会导致各种创伤,如擦伤、烧伤、骨折等。
因此了解基本的创伤处理知识至关重要。
首先,在进行创伤处理时,要迅速止血,避免大量出血造成伤者生命危险。
在止血的同时,应注意避免伤口受到感染,并且保持伤者的体温。
在处理骨折时,要避免翻动伤员,以免加重伤势。
在嫌疑颈椎骨折的情况下,要尽量稳定伤员的头颈部,并且迅速进行急救处理。
编号:AQ-BH-07798
( 应急管理 )
单 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 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 A4打印 / 可编辑
事故现场自救互救常识
Common sense of self rescue and mutual aid at accident scene
应急救援知识 | Emergency Rescue Knowledge
应急管理
第 1 页
事故现场自救互救常识
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的作用与意义
它能使某些心跳、呼吸已停止的“死者”“死而复生”;使心
脏和肺重新工作;远离医院的现场,应立即对突发心跳停止或呼吸
停止的病人使用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方法,争分夺秒,在现场
抢救往往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在心脏停止跳动后4分钟内开始复苏
者可能有一半人可救活。在心跳停止后4~6分钟开始复苏者,仅
10%可以救活。超过6分钟开始复苏者,仅4%可存活。10分钟以
上开始复苏者,几乎无存活可能。所以,必须争分夺秒,尽最大努
力,在心跳呼吸停止后有限的几分钟内开始有效复苏。
适应症:各种心脏病;意外伤害,如外伤、触电、雷击、自缢
和淹溺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休克;其他突发事件等。心肺复
苏术的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
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应急救援知识 | Emergency Rescue Knowledge
应急管理
第 2 页
1、判断病人意识、心跳、呼吸是否停止
如病人突然倒地或抽搐后,可用指甲掐鼻唇沟处,如毫无反应
为意识丧失;无胸腹部呼吸动作为呼吸停止;在颈动脉摸不到脉跳
为心脏停止。颈动脉最易摸到的位置在喉结与胸锁乳突肌之间。
当确定病人意识已完全丧失,无心跳、无呼吸或仅有极微弱缓
慢的心跳和呼吸时均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可以先用中等力量拳
击心前区,若心脏不复跳,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
呼吸,尽快向医院求救。
2、胸外心脏按压
2.1病人仰面平卧,最好躺在硬地或硬板床上,以加强按压效果。
按压部位:成人在胸骨的上2/3与下1/3的交界处。
2.2抢救者用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手指翘起,另一手掌置于
前手背后,双臂伸直,双肩位于双手掌的正上方;有节律、垂直地
施加压力于病人胸前。抢救者跪在病人一侧或站在一侧,按压力量
要适中,能使胸骨下降3~5厘米为宜。
2.3每一次按压与松弛相接,时间各一半,松弛时手掌根部不用
应急救援知识 | Emergency Rescue Knowledge
应急管理
第 3 页
力,但不要离开胸部,使胸骨自然回到正常静止位置,按压次数为
每分钟80~100次。
2.4注意事项:按压力量不宜过重或过轻;按压部位一定要准确;
要耐心地持续按压,及时在运输途中也不能间断。
3、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应与胸外心脏按压配合同时进行(二人抢救)或相继进
行(一人抢救)。
3.1通畅气道:病人平卧,肩颈部垫一软垫,使病人头向后仰;
抢救者用一只手抱在病人后颈部,另一只手掌放在病人前额部稍用
力向后压,使病人头后仰,或者一手拖住病人下颌用力上举,一只
手向下压痛人前额;也可直接提捏舌头,牵引舌根离开会咽部;将
病人的头偏向一侧,有利于口、鼻、气道内的分泌物排出;病人口
腔、鼻孔中可能有痰液,血液或呕吐物等,应及时给予清除。
3.2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病人气道通畅后,一只手的食指捏紧患者鼻孔,抢救者深吸气
后将口与患者之口紧贴后用力向病人口内吹气,同时看
应急救援知识 | Emergency Rescue Knowledge
应急管理
第 4 页
病人胸部抬起;吹气完毕,抢救者之口离开病人之口,手指松
开病人鼻子,完成一次人工呼吸,吹气和间歇的时间约为1:2,每分
钟约为12~16次,每次吹气量为800~1000毫升。
3.3口对口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配合
两人抢救时,一人专做人工呼吸,一般每按压心脏5次,吹气
一次;吹气时心脏按压暂停,吹气完毕,恢复心脏按压。如一人抢
救,则按压心脏15次,吹气2次,交替进行。
3.4注意事项:一定要保持气道通畅;口对口要严密不漏气;必
须能观察到病人胸部随吹气、排气而有起伏。
3.5抢救有效的判定:大脑活动,如瞳孔由大变小,触动眼睫毛
时眼皮有闪动;肌肉张力增高;正常呼吸或大呼吸;四肢挣扎等;
大动脉能摸到搏动;口唇指甲由紫转红等。如有上述症状,应继续
坚持抢救,直至恢复心跳,呼吸基本正常。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