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接闪器安装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接闪器(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的安装)默认分类2010-05-20 14:13:06 阅读340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二、接闪器安装(一)接闪器的选择和布置1.接闪器的构成接闪器应由以下的一种或多种组成:(1)独立避雷针;(2)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3)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
2.采用滚球法布置接闪器滚球法是以hr为半径的一个球体,沿需要防直击雷的部位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包括被利用作为接闪器的金属物),或只触及接闪器和地面(包括与大地接触并能承受雷击的金属物),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则该部分就得到接闪器的保护,图11-35 所示。
图11-35 从闪电先导尖端至地面目标的击距hr滚球法是基于以下的闪电数学模型(电气——几何模型):(11-1)或简化为:hr≈9.4·I2/3(11-2)式中hr——闪电的最后闪络距离(击距),见表11-16。
I——与hr相对应的得到保护的最小雷电流幅值(kA),即比该电流小的雷电流可能击到被保护的空间。
表11-16 滚球半径与避雷网尺寸图11-36 双支避雷针简化保护范围示意1—建筑物;2—避雷针;3—保护范围;4—保护宽度屋面避雷针安装,地脚螺栓和混凝土支座应在屋面施工中由土建人员浇灌好,地脚螺栓预埋在支座内,至少有2根与屋面、墙体或梁内钢筋焊接。
待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后,再安装避雷针,连接引下线。
施工前,先组装好避雷针,在避雷针支座底板上相应的位置,焊上一块肋板,再将避雷针立起,找直、找正后进行点焊,最后加以校正,焊上其他三块肋板。
避雷针要求安装牢固,并与引下线焊接牢固,屋面上有避雷带(网)的还要与其焊成一个整体,如图11-37所示。
图11-37 避雷针在屋面上安装1—避雷针;2—引下线;3—-100mm×8mm,L=200筋板;4—m25mm×350mm地脚螺栓;5—-300mm×8mm,L=300底板2.避雷带(网)安装避雷带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屋脊、屋檐(坡屋顶)或屋顶边缘及女儿墙顶(平屋顶)等部位,对建筑物进行保护,避免建筑物受到雷击毁坏。
避雷针、引下线、接地体的安装避雷针、引下线和接地体属于防直击雷系统,在防雷措施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下面介绍一下它们的安装方式及一些问题一、避雷针的安装避雷针(接闪器)的安装主要包括避雷针的安装和避雷带(网)的安装。
(一)避雷针的安装安装注意事项如下:(1)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和建筑物顶部的其他金属物体应连接成一个整体。
(2)不得在避雷针构架上架设低压线路或通讯线路。
(二)避雷带和避雷网的安装1.明装避雷带(网)安装适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屋脊、屋檐(坡屋顶)或屋顶边缘及女儿墙(平屋顶)等处。
(1)避雷带在屋面混凝土支座上的安装避雷带(网)的支座可以在建筑物屋面面层施工过程中现场浇制,也可以预制再砌牢或与屋面防水层进行固定。
(2)避雷带在女儿墙或天沟支架上的安装沿女儿墙安装时,应使用支架固定;并应尽量随结构施工预埋支架。
支架的支起高度不应小于150mm。
当条件受限制时,应在墙体施工时预留不小于100mmx100mmx100mm的孔洞,洞口的大小应里外一致。
首先埋设直线段两端的支架,然后拉通线埋设中间支架,其转弯处支架应距转弯中点0.25-0.5m。
直线段支架水平间距为1-1.5m,垂直间距为1.5-2m,且支架间距应平均分布。
避雷带(网)在建筑物天沟上安装使用支架固定时,应随土建施工先设置好预埋件,支架与预埋件进行焊接固定。
(3)避雷带在屋脊或檐口支座、支架上安装使用混凝土支座或支架固定。
现场浇制支座,先将脊瓦敲去一角,使支座与脊瓦内的砂浆连成一体;支架固定时,需用电钻将脊瓦钻孔,再将支架插入孔内,用水泥砂浆填塞牢固。
支座和支架,水平间距为1-1.5m,转弯处为0.25m-0.5m。
引下线的上端与避雷带(网)的交接处,应弯曲成弧形再与避雷带(网)并齐进行搭接焊接。
不同平面的避雷带(网)应至少有两处互相连接,连接应采用焊接。
建筑物屋顶上的突出金属物体,如旗杆、透气管、铁栏杆、爬梯、冷却水塔、电视天线杆等,这些部位的金属导体都必须与避雷带(网)焊接成一体。
接闪器(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的安装)默认分类2010-05-20 14:13:06 阅读340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二、接闪器安装(一)接闪器的选择和布置1.接闪器的构成接闪器应由以下的一种或多种组成:(1)独立避雷针;(2)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3)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
2.采用滚球法布置接闪器滚球法是以hr为半径的一个球体,沿需要防直击雷的部位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包括被利用作为接闪器的金属物),或只触及接闪器和地面(包括与大地接触并能承受雷击的金属物),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则该部分就得到接闪器的保护,图11-35 所示。
图11-35 从闪电先导尖端至地面目标的击距hr滚球法是基于以下的闪电数学模型(电气——几何模型):(11-1)或简化为:hr≈9.4·I2/3(11-2)式中hr——闪电的最后闪络距离(击距),见表11-16。
I——与hr相对应的得到保护的最小雷电流幅值(kA),即比该电流小的雷电流可能击到被保护的空间。
表11-16 滚球半径与避雷网尺寸图11-36 双支避雷针简化保护范围示意1—建筑物;2—避雷针;3—保护范围;4—保护宽度屋面避雷针安装,地脚螺栓和混凝土支座应在屋面施工中由土建人员浇灌好,地脚螺栓预埋在支座内,至少有2根与屋面、墙体或梁内钢筋焊接。
待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后,再安装避雷针,连接引下线。
施工前,先组装好避雷针,在避雷针支座底板上相应的位置,焊上一块肋板,再将避雷针立起,找直、找正后进行点焊,最后加以校正,焊上其他三块肋板。
避雷针要求安装牢固,并与引下线焊接牢固,屋面上有避雷带(网)的还要与其焊成一个整体,如图11-37所示。
图11-37 避雷针在屋面上安装1—避雷针;2—引下线;3—-100mm×8mm,L=200筋板;4—m25mm×350mm地脚螺栓;5—-300mm×8mm,L=300底板2.避雷带(网)安装避雷带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屋脊、屋檐(坡屋顶)或屋顶边缘及女儿墙顶(平屋顶)等部位,对建筑物进行保护,避免建筑物受到雷击毁坏。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2010第条规定:“利用屋顶建筑构件内钢筋作接闪器应符合本规范第条和第条的规定。
”第条规定:“除利用混凝土构件钢筋或在混凝土内专设钢材作接闪器外,钢质接闪器应热镀锌。
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尚应采取加大其截面或其他防腐措施。
”可见,暗设接闪器是允许的。
但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还是尽量做明装的,暗装的遇到直击雷很难说对建筑物不造成部分破坏。
避雷带可以暗敷在建筑物表面的抹灰层内。
或直接利用结构钢筋,并应与暗敷的避雷网或楼板的钢筋想焊接,避雷带实际也是均压环一、避雷针的安装避雷针(接闪器)的安装主要包括避雷针的安装和避雷带(网)的安装。
(一)避雷针的安装安装注意事项如下:(1)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和建筑物顶部的其他金属物体应连接成一个整体。
(2)不得在避雷针构架上架设低压线路或通讯线路。
(二)避雷带和避雷网的安装1.明装避雷带(网)安装适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屋脊、屋檐(坡屋顶)或屋顶边缘及女儿墙(平屋顶)等处。
(1)避雷带在屋面混凝土支座上的安装避雷带(网)的支座可以在建筑物屋面面层施工过程中现场浇制,也可以预制再砌牢或与屋面防水层进行固定。
( 2)避雷带在女儿墙或天沟支架上的安装沿女儿墙安装时,应使用支架固定;并应尽量随结构施工预埋支架。
支架的支起高度不应小于150mm 。
当条件受限制时,应在墙体施工时预留不小于100mmx 100mmx 100mm 的孔洞,洞口的大小应里外一致。
首先埋设直线段两端的支架,然后拉通线埋设中间支架,其转弯处支架应距转弯中点0. 25-0. 5m。
直线段支架水平间距为1-1. 5m,垂直间距为1. 5-2m,且支架间距应平均分布。
避雷带(网)在建筑物天沟上安装使用支架固定时,应随土建施工先设置好预埋件,支架与预埋件进行焊接固定。
(3)避雷带在屋脊或檐口支座、支架上安装使用混凝土支座或支架固定。
现场浇制支座,先将脊瓦敲去一角,使支座与脊瓦内的砂浆连成一体;支架固定时,需用电钻将脊瓦钻孔,再将支架插入孔内,用水泥砂浆填塞牢固。
防雷引下线及接闪器安装控制要点一、主控项目1 防雷引下线的布置、安装数量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明敷的引下线全数检查,利用建筑结构内钢筋敷设的引下线或抹灰层内的引下线按总数量各抽查5%,且均不得少于2处。
检查方法:明敷的观察检查,暗敷的施工中观察检查并查阅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2 接闪器的布置、规格及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并用尺量检查,核对设计文件。
3 接闪器与防雷引下线必须采用焊接或卡接器连接,防雷引下线与接地装置必须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并采用专用工具拧紧检查。
4 当利用建筑物金属屋面或屋顶上旗杆、栏杆、装饰物、铁塔、女儿墙上的盖板等永久性金属物做接闪器时,其材质及截面应符合设计要求,建筑物金属屋面板间的连接、永久性金属物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应可靠、持久。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核查材质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和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并核对设计文件。
二、一般项目1 暗敷在建筑物抹灰层内的引下线应有卡钉分段固定;明敷的引下线应平直、无急弯,并应设置专用支架固定,引下线焊接处应刷油漆防腐且无遗漏。
检查数量:抽查引下线总数的10%,且不得少于2处。
检查方法:明敷的观察检查,暗敷的施工中观察检查并查阅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2 设计要求接地的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的金属门窗,应就近与防雷引下线连接可靠,连接处不同金属间应采取防电化学腐蚀措施。
检查数量:按接地点总数抽查10%,且不得少于1处。
检查方法:施工中观察检查并查阅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3 接闪杆、接闪线或接闪带安装位置应正确,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接固定的焊缝应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应防松零件齐全,焊接连接处应防腐完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4 防雷引下线、接闪线、接闪网和接闪带的焊接连接搭接长度及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扁钢与扁钢搭接不应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且应至少三面施焊;(2)圆钢与圆钢搭接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且应双面施焊;(3)圆钢与扁钢搭接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且应双面施焊;(4)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应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2010第5.2.8条规定:“利用屋顶建筑构件内钢筋作接闪器应符合本规范第4.3.5条和第4.4.5条的规定。
”第5.2.9条规定:“除利用混凝土构件钢筋或在混凝土内专设钢材作接闪器外,钢质接闪器应热镀锌。
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尚应采取加大其截面或其他防腐措施。
”可见,暗设接闪器是允许的。
但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还是尽量做明装的,暗装的遇到直击雷很难说对建筑物不造成部分破坏。
避雷带可以暗敷在建筑物表面的抹灰层内。
或直接利用结构钢筋,并应与暗敷的避雷网或楼板的钢筋想焊接,避雷带实际也是均压环一、避雷针的安装避雷针(接闪器)的安装主要包括避雷针的安装和避雷带(网)的安装。
(一)避雷针的安装安装注意事项如下:(1)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和建筑物顶部的其他金属物体应连接成一个整体。
(2)不得在避雷针构架上架设低压线路或通讯线路。
(二)避雷带和避雷网的安装1.明装避雷带(网)安装适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屋脊、屋檐(坡屋顶)或屋顶边缘及女儿墙(平屋顶)等处。
(1)避雷带在屋面混凝土支座上的安装避雷带(网)的支座可以在建筑物屋面面层施工过程中现场浇制,也可以预制再砌牢或与屋面防水层进行固定。
( 2)避雷带在女儿墙或天沟支架上的安装沿女儿墙安装时,应使用支架固定;并应尽量随结构施工预埋支架。
支架的支起高度不应小于150mm 。
当条件受限制时,应在墙体施工时预留不小于100mmx 100mmx 100mm的孔洞,洞口的大小应里外一致。
首先埋设直线段两端的支架,然后拉通线埋设中间支架,其转弯处支架应距转弯中点0. 25-0. 5m。
直线段支架水平间距为1-1. 5m,垂直间距为1. 5-2m,且支架间距应平均分布。
避雷带(网)在建筑物天沟上安装使用支架固定时,应随土建施工先设置好预埋件,支架与预埋件进行焊接固定。
(3)避雷带在屋脊或檐口支座、支架上安装使用混凝土支座或支架固定。
现场浇制支座,先将脊瓦敲去一角,使支座与脊瓦内的砂浆连成一体;支架固定时,需用电钻将脊瓦钻孔,再将支架插入孔内,用水泥砂浆填塞牢固。
浅谈利用金属屋面板作为接闪器的施工工艺摘要:随着工业建筑新材料的不断更新换代,关于工业建筑屋面防雷接闪器的新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文中对一些工业厂房采用的利用金属屋面板作为接闪器进行探究,探讨其安装工艺及施工方法。
关键词:防雷系统接闪器随着工业建筑中新材料的不断应用,导致了许多工业建筑项目的安装工艺及技术也在不断的革新,其中在一些工业厂房特别是在二类防雷建筑物屋面在未设计有防水保温层的情况下,直接利用金属屋面板作为防雷接闪器是近些年来在屋面防雷接地系统中的一种新工艺。
本文结合作者的实际经验,在无以往工程可借鉴的基础上。
对直接利用金属屋面板作为防雷接闪器的施工工艺与读者进行探讨。
1 概述及通常做法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建筑物的防雷等级根据存放物质的危险性、重要程度、使用功能以及当地的雷暴天数不同划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
屋面避雷网格的间距一类防雷建筑的屋顶避雷网格间距不应大于5m*5m(或4m*6m),二类防雷建筑的应不大于10m*10m(或者8m*12m),三类防雷建筑的应不大于20m*20m(或者16m*24m)。
屋顶一般采用25×4热镀锌扁钢或者Φ12的热镀锌圆钢作为避雷带沿女儿墙四周敷设,热镀锌扁钢(圆钢)避雷带支持卡子间距为1米左右,但必须一致,转角处悬空段不大于1米,避雷带高出屋面装饰板或女儿墙0.15米,同时屋面采用25×4热镀锌扁钢或者Φ12的热镀锌圆钢组成不等的避雷网格。
避雷网格沿屋面敷设,所有高出屋面的各种金属构件均需与避雷带焊接相连。
目前,一般工业建筑直接利用钢柱作为防雷引下线,钢柱与基础承台短柱预留的接地扁钢有效焊接,承台基础及地梁按照设计要求在基础施工时将主筋通过焊接形成有效电气通路,最终形成接地网。
接地电阻一般都不应大于1欧姆。
2 相关规范要求2.1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057-94(2000年版)第4.1.4条的规定:除了第一类防雷建筑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采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金属屋面板之间的连接应是持久的电气贯通(例如采用铜锌合金焊、熔焊、卷边压接、缝接、螺钉或者螺栓连接);b、金属屋面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金属板厚度铜、铁板不应小于0.5mm,铝板不应小于0.7mm;c、金属屋面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其厚度,铁板不应小于4mm;铜板不应小于5mm,铝板不应小于7mm。
屋面接闪器安装规范
屋面需要安装接闪器,屋面接闪器安装规范很多人都不了解,都是由专业人士来进行安装的,今天接闪器由下列各形式之一或任意组合而成:独立避雷针;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屋顶上的永久性金属物及金属屋面;混凝土构
件内钢筋。
除利用混凝土构件内钢筋外,接闪器应镀(浸)锌,焊接处应涂防腐漆。
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还应适当加大其截面或采取其他防腐措施。
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按照滚球法确定。
滚球法是假设以一定半径的球体,沿需要防直击雷的部位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和地面,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则该部分就得到接闪器的保护。
接闪器安装要求
①建筑物顶部的避雷针、避雷带等必须与顶部外露的其它金属物体连成一个整体,形成电气通路,且与避雷引下线连接可靠。
②避雷针、避雷带应位置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应连接牢固,防松零件齐全,焊接部分补刷的防腐油漆完整。
③避雷带应平正顺直,固定点支持件间距均匀、固定可靠,每个支持件应能承受大于49N(5kg)的垂直拉力。
当设计无要求时,水平直线部分支持间距为0.5~1.5m;拐弯转角部分为0.3~0.5m。
屋面接闪器安装规范上面有详细的讲解,所以说要时刻关注,多了解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对其雷电会带来哪些危害等都要多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