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培训慢病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15
医院慢病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慢性病是目前社会上一个广泛性问题,它表现为病程长,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难以短期内根治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这类疾病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了长期的身体和心理压力,也给家庭、社会和医疗机构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和负担。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慢病管理体系,培训医院医生具备慢病管理能力,对于有效控制慢病的发病率和减少病人的病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培训旨在提高医院医生的慢病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培训内容1. 慢性病概念及分类:介绍慢性病的概念、定义和分类,使医生了解慢性病的特点和表现。
2. 慢性病的流行病学及危害:介绍慢性病的流行病学数据和对人体的危害,使医生对慢性病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3. 慢性病的防控:介绍慢性病的防控策略和方法,使医生了解预防慢性病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4. 慢性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介绍慢性病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使医生对慢性病的诊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5. 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和管理:介绍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性及具体实施方法,使医生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管理。
6. 慢性病的心理护理:介绍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使医生能够有效帮助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三、培训对象医院各科室的医生和护士,特别是慢性病专科的医生和护士。
四、培训时间本次培训计划为期两周,每周进行五天的培训,每天培训时间为八小时。
五、培训方式本次培训以理论授课和病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对于部分慢性病实际操作技能,将组织现场操作演练。
六、培训计划第一天:慢性病概念及分类上午:慢性病的概念及分类讲解下午:慢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第二天:慢性病的流行病学及危害上午:慢性病的流行病学数据及危害解析下午:慢性病的危害对人体的社会和经济压力第三天:慢性病的防控策略上午:慢性病的防控策略下午:疾病管理中心的相关政策和制度第四天:慢性病的临床治疗上午:慢性病的常见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下午:临床治疗技能及方法的深入探讨第五天: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管理上午: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和策略下午: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及实际操作演练第六天: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上午: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重要性及方法下午: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病例分析与讨论第七天:现场操作演练上午:慢性病病患相关的临床操作技能演练下午: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操作技能演练第八天至第十四天:实践操作及总结上午:慢性病实践操作及技能的实施下午:总结本次培训的经验教训七、培训效果评估本次培训将对参加培训的医生和护士进行定期的考核和评价,以此来评估培训效果,并对培训进行调整和改进。
慢病健康教育培训试题单位: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2.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0~6岁、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人群为重点。
3.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是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4.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5.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和心电图检查。
6.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7.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8.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内随访。
9. 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主动随访。
10.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11.对血压控制满意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12.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内随访。
医院慢病工作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及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疾病正在成为医院的主要诊疗对象。
慢病患者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治疗,包括用药管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
为了提高医院的慢病管理水平,满足患者的需求,本培训计划旨在提供医院医护人员相关的慢病管理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医院对慢病患者的管理水平。
二、培训内容1. 慢病概述- 对慢性病的定义、分类和流行病学进行介绍;- 介绍慢性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分析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和相关的预防措施。
2. 慢病的诊疗- 介绍慢病的诊断标准和方法;- 探讨常见慢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分析慢病的并发症及对应的治疗方法。
3. 慢病的管理- 对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进行介绍;- 探讨慢病患者的用药管理原则和方法;- 分析慢病患者的饮食和运动管理原则和方法。
4. 慢病护理- 探讨慢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措施;- 分析慢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原则及方法;- 对慢病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介绍。
5. 慢病教育- 探讨如何进行慢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介绍慢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 分析如何进行慢病患者的家庭教育。
6. 慢病团队建设- 介绍慢病管理团队的构建和角色分工;- 探讨慢病团队的协作机制和流程;- 分析慢病团队的管理和评估方法。
三、培训对象本次培训面向医院的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营养师等。
四、培训形式本次培训采取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
理论学习部分由专家学者和医院内部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实际操作部分将组织实地参观和模拟操作。
五、培训时间与地点本次培训计划于xx年xx月在医院内举行,培训周期为3天。
六、培训评价为了检验培训效果,将对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后测试和培训效果跟踪。
并根据培训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七、培训需求汇总为了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以下准备:1. 确定培训时间和地点;2. 确保培训设施和设备的齐备;3. 选拔并公布讲师名单;4. 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了解他们的慢病管理水平和需求;5. 确保培训资料的准备和发放。
慢病管理培训工作计划一、背景描述慢性疾病是指持续时间较长,进展缓慢,治愈困难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等。
慢性疾病的防控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全球范围内约有5.6亿人患有慢性疾病,患者数量还在不断增长。
慢性疾病的管理涉及到多个领域,要求多学科协作,需要综合策略。
在我国,慢性病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等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
在当前医疗卫生体系下,慢性疾病的管理和服务模式亟待改善。
传统上,慢性疾病管理是由医疗机构单独完成,但是这种模式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患者对慢性疾病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对慢性疾病的认知程度不高等。
因此,为了加强慢性疾病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有必要进行慢性疾病管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慢性疾病管理的认知和专业技能,增强社区和家庭对慢性疾病患者的支持和保健能力。
二、培训目标1.提高医护人员对慢性疾病的认知程度,理解慢性疾病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熟悉各类慢性疾病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管理要点。
2、掌握慢性疾病的综合管理技能,包括对慢性疾病患者的评估、干预、监测和随访等。
3、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健康管理和教育能力,增强患者自我管理慢性疾病的能力。
4、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高社区医疗机构对慢性疾病患者的服务水平,促进慢性疾病的全程管理。
三、培训内容1、慢性疾病的认知和认知障碍a.慢性疾病的定义和分类b.慢性病患者的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特点c.认知障碍患者的特点和护理要点d.认知障碍患者的行为管理和技巧2、慢性疾病的评估和干预a.患者评估工具的选择和使用b.干预措施的选择和施行c.患者行为干预的技巧和方法d.非药物治疗的原则和方法3、慢性疾病的监测和随访a.慢性疾病的监测指标和方法b.慢性疾病的随访频率和内容c.慢性疾病的风险评估和管理d.慢性疾病的病情变化追踪和处理4、患者健康管理和教育a.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宣传b.健康管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c.推动家庭和社区对患者的支持和帮助d.患者自我管理技能的培养和促进5、社区卫生服务和管理a.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b.社区卫生管理制度和方法c.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评估d.社区卫生服务政策和实践案例四、培训方法1、讲座培训通过专家学者的讲解,介绍慢性疾病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培养医护人员对慢性疾病的认知,提高对慢性疾病的重视程度,增强对慢性疾病的管理能力。
2020健康管理师考试考点习题:常见慢性病概述【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慢性病定义的是()。
A.一旦发病不能自愈B.很难彻底治愈,表现为不可逆C.用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治愈D.潜伏时间长、病程长2. 关于慢性病不可改变危险因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年龄B.性别C.种族D.吸烟3. 关于慢性病的中间危险因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是导致多种慢性病发生的直接危险因素B.高血压和高血糖属于中间危险因素C.超重和不良心理精神因素属于中间因素D.是可改变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共同作用所带来的异常结果4. 下列不属于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的是()。
A.病原体感染B.缺乏体力运动C.空气污染D.超重肥胖5. 关于慢性病可改变危险因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不合理膳食B.过量饮酒C.遗传D.身体活动不足【多项选择题】1. 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导致城乡死亡严重的慢性病都包括()。
A.脑血管病B.恶性肿瘤C.呼吸系统疾病D.消化系统疾病E.心脏病2. 关于慢性病主要社会危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慢性病发病率高,病程长,预后差和并发症多B.慢性病残疾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危及居民身心健康C.患者长期的就医需求和生活照护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D.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患者健康寿命3. 由于吸烟引起的慢性病包括()。
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B.冠心病C.脑卒中D.心脑血管疾病E.消化道疾病4. 不合理膳食可以引发的慢性病有哪些()。
A.心血管疾病B.结肠癌C.直肠癌D.消化道疾病E.超重和肥胖【答案】【单项选择题】1. 【答案】C【解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时也简称为“慢性病”或“慢病”,指一类病程漫长,无传染性,不能自愈,目前也几乎不能被治愈的疾病,其主要特点包括:1)病因复杂,其发病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2)潜伏期较长,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3)病程较长,随着疾病的发展,表现为功能进行性受损或失能;4)很难彻底治愈,表现为不可逆性。
慢病培训计划培训方案一、培训目标1. 增加医务人员对慢性病的认识和理解。
2. 增强医务人员慢性病管理的技能。
3. 提升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的慢性病管理水平。
二、培训内容1. 慢性病的基本知识(1)常见的慢性病种类及特点;(2)慢性病的发病原因和危害;(3)慢性病的预防和管理原则。
2. 慢性病的诊断和评估(1)慢性病的诊断标准及方法;(2)慢性病患者的评估和监测;(3)慢性病患者的风险评估和预测。
3. 慢性病的治疗和管理(1)慢性病的治疗方案和方法;(2)慢性病的自我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预;(3)慢性病的药物治疗和不良反应预防。
4. 慢性病的宣教和康复(1)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宣教;(2)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治疗;(3)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服务。
5. 慢性病的团队合作(1)医务人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和沟通;(2)医疗团队与慢性病患者的合作和共同管理;(3)慢性病管理的转诊和共享医疗资源。
三、培训方式1. 理论讲座采用专家授课、病例分析等形式进行慢性病管理相关的理论讲解,包括慢性病的基本知识、诊断评估、治疗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 临床实践安排医务人员到慢性病门诊、病房等地方进行实地观摩和探讨,了解实际慢性病患者的情况和管理方法,增加实践经验。
3. 组织研讨组织医务人员参与慢性病管理相关的研讨会,促进经验交流和共同学习,增进对慢性病管理的认识。
4. 网络培训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开展慢性病管理的远程培训,提供在线课程、视频讲座等形式,方便医务人员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四、培训评估1. 学习成果评估通过考试、论文、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医务人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检验培训效果。
2. 满意度调查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满意度调查,收集对培训内容、形式、讲师等方面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计划。
3. 实践效果评估对参与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跟踪调研,了解他们在慢性病管理方面的实际运用和效果,反馈到培训中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