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查对制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60.50 KB
- 文档页数:5
输血查对制度(1)抽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认真核对医嘱、输血申请单、交叉合血试管条形码的床号、姓名、住院号,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下一步。
2)抽血时要有两名医护人员(一名护士值班时另一名为值班医师)于床旁共同核对输血申请单、条形码的床号、姓名、住院号等内容与手腕带是否一致;如有疑问应与主管医师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如发现条形码信息错误,应重新打印条形码,切勿在错误条形码上直接修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输液的静脉通路中抽取。
4)抽血后在输血申请单、医嘱单双签名及执行时间。
(2)取血查对制度取血时,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住院号、床号、编号、血型、血液成分与规格等是否与交叉配血单一致,确保无误;核对供血者与受血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无凝集无溶血;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外渗及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无凝血、无变质。
(3)输血过程查对制度1)输血前查对:两名医护人员核对血袋上的姓名、住院号、床号、编号、血型、血液成分与规格等是否与交叉配血单一致;核对供血者与受血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无凝集无溶血;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外渗及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无凝血、无变质;核对输血执行单与血袋、交叉配血单相关信息是否一致。
以上均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下一步。
2)输血用物查对:检查输血用物是否在有效期内。
3)输血时查对: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交叉配血单、输血执行单)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住院号、姓名,查看床头卡和手腕带是否与交叉配血单、输血执行单一致;核查血型,确认与病历中血型报告单、交叉配血单血型是否一致,无误后方可输血。
4)输血后查对: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核对血袋、交叉配血单、输血执行单、血型报告单上相关信息,确认无误双签名。
5)交叉配血单粘贴在病历中,血袋冷藏保存24小时。
输血查对制度
一、输血前须两人核对,确保医嘱单、输血记录单、血型单、血袋标签上的信息完全一致。
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三查:查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血液有无凝血块和溶血、血袋有无破损)、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对床号、姓名、住院
号、血袋号、血剂量、血液种类、血型及交叉配血的各项内容。
二、两人核对无误后于输血记录单上签字。
三、床边再次由两名护士进行“三查八对”,核对患者床头牌及腕带,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及血型,确认无误后方可输入。
医院输血护理查对制度
1.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共同查对,三查:查血的有效期、查血的质量、查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十对:患者姓名、住院号、科室、年龄、血制品种类、规格、血型、有效期、血袋条形码编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核对无误后在复核栏签字。
2.输血中:请患者自述姓名和年龄。
3.根据血制品的种类调节滴数,输血开始时先慢速滴注15min,以2ml/min为宜,观察患者的反应。
输血15min后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
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病情变化,询问患者的感受。
4.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血小板、血浆、冷沉淀)应以患者能耐受的速度尽可能快地输入 60-100滴/分)。
红细胞悬液40~50滴/分,大量失血者可酌情加速。
5.一袋血需在4h内输完,如室温高,可适当加快滴速,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
6.输血结束后再次进行身份核对,请患者自诉姓名、年龄。
7.及时记录:输血前15分钟、后15分钟、结束时、输血后4小时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情况,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和( 输血安全护理记录表》。
8.输血结束后将血袋上的条形码撕下贴于( 交叉配血单》相应的项目栏内,并把条形码号记录在( 输血安全护理记录表》相应的项目栏内。
9.输血结束后4小时内将血袋送回输血科保存24h后按医疗废物处置。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前必须经两人共同执行“三查十对七注意”并签名,严格行输血的规范和要求。
三查:血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十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袋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和剂量,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献血者和受血者)
七注意:1.血制品从血库取出后30min内输入
2不能加温和剧烈摇晃
3输血前后均应输入少量的生理盐水。
4.输血开始应缓慢输入,观察患者5-15min无异常方可离开
5.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听取患者主诉。
(询问是否有心慌胸闷,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输血处皮肤是否红肿,疼痛等)
6.两袋血之间要输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防止交叉反应
7.输血完毕,输血袋送入血库。
输血查对制度
1、采集交叉配血的血标本时,必须二人核对医嘱,打印输血医嘱和条形码,至床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血型,抽血后与输血申请单一起送血库。
(严禁同时为两个患者采血、输血)。
2、输血前,先由二人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并签名。
3、查输血单与血袋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
4、查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
5、查采血日期,检查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血袋有无裂痕。
6、输血时,二名医护人员至床边再次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
7、输血完毕,应将血袋及一次性输血器保留24小时送血库,以备必要时送检。
临床输血核对制度
1.输血前,由2名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做好“七查、八对、九不用”工作。
1.1“七查”指:①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②献血者条形码号;③献血者血型;④血液品种;⑤采集日期及效期;⑥储存条件;⑦输血器材质量。
1.2“八对”指:①核对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②住院号;③科室、床号;④受血者血型;⑤配血结果;⑥献血者血袋号;⑦血液品种;⑧血量。
1.3“九不用”指:①标签有破损的血液不用;②标签字迹不清的血液不用;③血袋有破损的血液不用;④有明显凝块的血液不用;⑤呈乳糜或暗灰色的血液不用;⑥血浆层有大量气泡、絮状物或颗粒的血液不用;⑦血浆层与红细胞层交界不清或交界面有溶血的血液不用;⑧红细胞层呈紫红色的血液不用;⑨过期或有疑问的血液不用。
2.输血时,由2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输血记录单)共同到受血者床旁确认受血者,并核对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血型、血液成分、血量,核对献血者血袋号、血型、血液成分、与受血者的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等。
3.输血后,再次核对医嘱及输血信息,将《输血护理记录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24小时。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