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的构造稳定性是依托墙身自重 和踵板上方填土的重力来保证,基底应力小。
• 特点: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墙身断面较小,本身质 量轻,可以较好地发扬资料的强度性能,能顺应承载 力较低的地基。
• 普通情况下,墙高6m以内采用悬臂式,6m以上采用 扶壁式。
• 它们适用于缺乏石料及地震地域。由于墙踵板的施工 条件,
• 普通用于填方路段作路肩墙或路堤墙运用。
悬臂式挡土墙 特点及适用范围
• 钢筋混凝土构造由立臂、墙趾板和 墙踵板三个悬臂部分组成,墙身稳 定主要依托墙踵板上的填土重力来 保证。
• 断面尺寸较小,但墙较高时,立臂
下部的弯矩大,钢筋与混凝土用量 大,经济性差。
立壁
• 多用作墙高小于6米的路肩墙,适用 于缺乏石料的地域和承载才干较低 的地基。
设计资料 1,悬臂式路肩挡土墙〔如以下图〕,墙高H=5m,顶宽b=0.25m,立壁面坡坡
1:m=1:0.05,根底埋深h=0.7m。
2. 增大抗倾覆稳定性的措施 改动墙身断面土墙的抗倾覆才干,根据不同的改动, 可以减少土压力、可以增大抗倾覆力、可以增 大抗倾覆力的力臂等等。
第六节 浸水路堤挡土墙设计
• 挡土墙稳定性分析 • 基底应力及合力偏心距验算 • 墙身截面强度验算 • 添加挡土墙稳定性的措施 • 衡重式挡土墙设计
各类作用〔或荷载〕组合下,计算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时, 除被动土压力分项系数 Q2 0.3 外,其他作用〔或荷载〕的分
项系数均规定为1。
基底应力及合力偏心距验算
2. 基底应力
基底不出现拉应力,即e 0
B 6
时
1,2
Nd A
1
6e0 B
σ1——挡土墙趾部的压应力; σ2——挡土墙踵部的压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