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分析
在童年早期, 当儿童遇到陌生的或具有社会性威胁的情 景时, 会 出现一定程度的担心害怕或焦虑。但是, 儿童如果 表现对陌生人 (针对成人或小伙伴, 或两者兼有)的持久或反 复的害怕或回避, 这种害怕的程度超出了儿童的年龄所应有 的正常界限( 但能正常和有选择地依恋父母或其他熟人 ) , 发生时年龄不满 6岁, 并伴有社会功能受损, 而且不是某种更 广泛的情绪障碍的组成部分, 即可诊断为儿童社交恐惧症。 导致患儿社交恐惧症产生的原因主要 是: 从 2岁 7个月到 3 岁 5 个月这十个月之间, 患儿严重缺乏与其他同龄儿童交往 的机会, 导致社交能力不足,产生社交挫折感, 引起社交中的 负面情绪。久而久之, 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的 心理状态,从而对社会交往活动产生恐惧感。
恐惧症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 表现的神经症。所害怕的特定事物或处 境是外在的,尽管当时并无危险。恐怖 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 当事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处境,恐惧反 应与引起恐惧的对象极不相称,他本人 也知道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的或不合 理的,但并不能防止恐怖发作。
LOGO
分类
1.场所恐惧症,又称广场恐惧症、旷野恐惧症、聚会恐 惧症等。是恐惧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60%。多起病于 25岁左右,35岁左右为另一发病高峰年龄,女性多于男性。 2.社交恐惧症,多在17~30岁期间发病,常无明显诱因 突然起病。主要特点是害怕被人注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 自己就不自然,脸红、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 得无地自容,因而不愿社交,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集会 不敢坐在前面。 3.单一恐惧症,指患者对某一具体的物件、动物等有一 种不合理的恐惧。
LOGO
有效运用系统脱敏的原则
(一)介绍系统脱敏的特点 治疗者在实施系统脱敏之前,首先应简单的向当事人 介绍系统脱敏疗法的基本原理、过程、注意事项以及有效性。 这样有助于当事人对问题解决持有的信心,并积极主动的配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