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 格式:docx
- 大小:15.67 KB
- 文档页数:2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或早产儿疾病护理常规。
2、做好光疗和换血治疗的准备工作和护理工作。
3、遵医嘱给予肝酶诱导剂和白蛋白,白蛋白能结合游离的未结合
胆红素而减少其通过血脑屏障的机会,从而降低核黄疸的发生。
4、光疗的患儿皮肤失水较多,应注意补充水分,同时注意补充核
黄素,用黑布遮挡双眼及生殖器,热天注意通风,冬天注意保暖,若光源来自一侧应隔2~4小时翻身一次,以使全身皮肤均能接受照射。
5、严密观察病情,除生命体征的观察外,还应重点观察:
1)观察黄疸的进展情况,观察皮肤、巩膜、大小便的色泽变化,以判断黄疸出现的时间,进展速度及程度。
2)观察贫血的进展情况,观察患儿R、HR、尿量的变化及水肿、肝脾大等情况,判断有无心力衰竭。
3)观察有无胆红素脑病的表现:注意观察患儿的吸吮力,肌张力、哭声、精神反应等,有无抽搐,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常规一、概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即新生儿黄疸,由于体内胆红素增高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现象,分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两大类。
【临床表现】生理性黄疸的特点是:大部分足月儿在生后2~3天出现黄疸,5~7天最重,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至3~4周,一般情况良好。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①24h内出现;②黄疸程度重、发展快,血清胆红素>205umol/L(12mg/d1)或每天上升>85/umo1/L(5mg/d1):③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或退而复现,并进行性加重:④血清结合胆红素>26umol/L(1.5mg/d1)。
【特殊检查】血常规、血生化、B超、ECT等。
【治疗要点】找出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治疗原发病;降低血清胆红素;保护肝脏,控制感染:保证营养,及时纠正缺氧和酸中毒。
二、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与红细胞大量破坏引起贫血有关。
2、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三、护理措施1、光照疗法护理2、病情观察(1)观察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每天用黄疸测定仪估计血清胆红素的近似值,判断进展程度。
(2)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前囟和肌张力,判断有无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3)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色泽变化,促进大便及胆红素排出。
(4)及时纠正酸中毒,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速度,忌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已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进入脑组织。
3、营养支持精心喂养,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
4、用药护理合理安排补液计划,及时纠正酸中毒。
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的速度。
5、健康教育(1)让家长了解病情,取得家长的配合。
(2)疑诊为母乳性黄疸暂停喂母乳,已确诊母乳性黄疸可改为间隔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3)红细胞G一6一PD缺陷者,忌食蚕豆及制品,保管患儿衣物时勿放樟脑丸,注意治疗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1.观察皮肤、巩膜黄染的变化,大小便的颜色和神经系统的变化,详细记录。
2.入院后病因不明确,应进行床边隔离,保持室内安静,耐心喂养,减少不必要的刺激,缺氧时给予吸氧。
3.控制输液速度,切记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已与血清连结的胆红素进入脑组织引起胆红素脑病。
4.密切观察面色及精神状态,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尿量的变化及肝脾肿大等,注意保暖。
5.供给充足的水分及葡萄糖,早开奶,提倡生后即开奶,可刺激肠管蠕动,早产儿和窒息儿由于吸允能力差,吞咽与呼吸不协调,为了防止喂奶而发生吸入性肺炎,可考虑由静脉补充营养。
6.由于低温可降低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力,而使黄疸加重,应注意保暖,维持体温在
36.5-37℃之间。
7.密切观察黄疸程度、消退情况及大小便情况。
8.实施光照疗法和换血疗法。
9.遵医嘱给予白蛋白和肝酶诱导剂纠正酸中毒。
新生儿黄疸一、概念: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巩膜、粘膜、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
二、病因:1、胆红素生成增多(1)同族免疫性溶血:ABO、Rh血型不合等。
(2)红细胞酶缺陷:如G-6-PD缺陷、丙酮酸激酶缺陷等。
(3)红细胞增多症:如母-胎、胎-胎之间输血等。
(4)感染:细菌、病毒感染可引起溶血。
(5)药物:如磺胺、水杨酸盐等。
2、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能力低下(1)感染(2) 窒息、缺氧、酸中毒(3) 低体温、低血糖、低蛋白血症(4) 药物:如磺胺、水杨酸盐等(5)其他:甲状腺功能低下等3、胆红素排泄异常: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果糖不耐受症、先天性胆道闭锁等。
4、肠-肝循环增加:先天性肠道闭锁、巨结肠、喂养延迟等。
三、临床特点(一)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区别1、生理性黄疸的特点:黄疸出现时间:生后2~3天,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dl/d),血清胆红素程度:足月儿<220.5μmol/L,早产儿<256.5μmol/L,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3~4周,结合胆红素:<26μmol/L(1.5mg/dl),退而复现:无。
2、病理性黄疸的特点:黄疸出现时间:生后24小时内>102μmol/L(6mg/dl),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dl/d),血清胆红素程度:足月儿>220.5μmol/L,早产儿>56.5μmol/L,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结合胆红素:>26μmol/L(1.5mg/dl),退而复现:有。
四、病情介绍患儿,男,15天,因“皮肤黄疸10+天,加重1周”于2013年11月13日14:56入院,现病史:患儿系G1P1 足月孕于当地卫生院顺产分娩,出生体重2.85㎏,出生时无缺氧窒息,余出生情况不详。
10+天前患儿皮肤出现黄疸,并渐加重,无四肢抽搐及口吐白沫。
新生儿黄疸病例一、考核目标知识:1、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护理诊断。
2、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
3、新生儿黄疸患儿的健康教育。
4、新生儿黄疸患儿的入院宣教。
技能:1、采集新生儿黄疸患儿病史的方法。
2、皮肤完整性体格检查方法。
3、蓝光照射疗法。
4、新生儿沐浴法。
5、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态度:1、严谨、慎独,有耐心、责任心。
2、尊重病人权利,保护病人隐私。
3、关心爱护患儿,以患儿安全为重。
二、病例简况李某,男,生后10天,皮肤黄染6天。
G2P2,胎龄39+2周,顺产,APGAR 评分9-10-10分,出生体重3.14kg,母乳喂养,二遍正常。
患儿生后3天开始皮肤出现黄染,逐渐加重,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惊厥,无气促、发绀等。
来我院门诊复查,抽血查总胆红素:227.6umol/L,以“新生儿黄疸”收住院。
三、各考站病例资料备考室----考前备考时间为10分钟[考站背景与任务签]·病例简介:李×,男,10天。
门诊以“新生儿黄疸”收住院,现入住至1床。
. ·时间:患儿入院当日。
. ·地点:新生儿科护士站。
·你需要做的是:作为李×的责任护士,为护理该病人做准备。
【用物准备】·考站背景用物:桌椅白纸。
第一考站:护理评估与入院宣教------本考站的考试时间为20分钟{[SP培训资料]·时间:患儿入院当日。
·地点:病房。
·场景:病人侧卧位于病床上,并包裹睡袋。
护士为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1、问诊SP在配合考生问诊中需掌握与表演的内容如下:(1)病人一般资料:李×,男,10天,母乳喂养,二遍正常。
(2)代主诉:发现皮肤黄染6天,加重2天。
(3)现病史:主要症状:皮肤及巩膜中重度黄染。
生下来时都好,第3天时发现脸色有点黄,家里老人说没关系,过几天就好了。
然后过了5天,感觉脸色发黄一点没褪,反而还加重了,有事时小孩哭后眼泪都是黄的。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多为未结合胆红素)的累及,而引起皮肤巩膜的黄染现象。
可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两大类。
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而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
【护理评估】:1健康史了解孕母自身有无肝胆疾病以及产时有无窒息缺氧史,有无家族史。
询问母乳喂养情况,是否为母乳性黄疸以及母婴血型情况。
了解患儿生后有无感染中毒症状及自身有无先天性胆道疾病。
2症状、体征评估患儿皮肤黄染的程度、范围,有无肝脾肿大的情况,有无烦躁、肌张力增高,前囟增高的表现。
3社会、心理评估家长对该病的病因治疗和预后的认识程度,有无认识不足或焦虑。
4 辅助检查及时采集标本做好各项检查,了解血清胆红素情况。
【主要护理诊断】:1 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心衰。
2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光照疗法失水增多有关3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光疗引起的皮疹,结膜炎,腹泻致尿布疹有关4 知识缺乏:与患儿家长缺乏黄疸的护理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预防胆红素脑病⑴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皮肤、巩膜、大小便的色泽变化及神级系统的临床表现,若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⑵实施光照疗法和换血疗法⑶给白蛋白和肝酶诱导剂;纠正酸中毒,利于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2减轻心脑负担,防止心力衰竭⑴保持室内安静,耐心喂养,减少不必要的刺激,缺氧时给吸氧,控制输液量及速度。
⑵如有心衰表现,给与利尿剂和洋地黄类药物,并密切监测用药反应,随时调整剂量以防中毒。
⑶密切观察小儿面色表现、精神状态及皮肤完整性情况,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及肝脾肿大情况,做好眼部护理。
3健康教育,向患儿家长讲解病情、治疗效果及预后,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出院指导】:1用药出院时根据黄疸情况指导应用退黄药物。
2 复查按时来院复查黄疸消退情况。
3-5天复查皮肤黄疸消退情况,肝功未恢复着一周后复查肝功。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见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二)病情观察:1、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变化,2-4小时记录一次。
2、注意观察患儿精神反应,吞咽,吸吮等反射,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观察患儿皮肤黄染程度,黄染程度变化情况,随时给予评估,及时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4、注意观察患儿大小便的次数,量及性质,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应灌肠处理,及时促进大小便及胆红素的排出。
5、注意观察患儿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有无分泌物,如有异常及时医生,并给予处理。
(三)症状护理:1、黄疸的护理:根据患儿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估计血清胆红素,判断其发展速度。
2、光疗的护理:光疗前的准备,清洁光疗箱,往湿化器内加水,接通电源,检查线路及光管亮度,并预热暖箱适宜温度将患儿裸露(带上眼罩及遮挡生殖器),放入箱内,记录照射时间。
光疗时,应使患儿受照均匀,单面光疗时,每隔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双面或多面光疗时,应勤巡视,防止患儿受伤。
定时监测并记录体温及箱温的变化,冬天注意保暖,夏天注意防热,若体温超过38.5℃时,要暂停光疗,经处理体温恢复正常后,再继续光照治疗,光疗期间注意保证水分供给,按需喂奶,喂水,光疗期间注意患儿有无光疗反应,如发热,烦躁,皮疹,呕吐,腹泻,青铜症等症状,如发现及时处理。
光疗结束后,清洁暖箱。
(四)营养与饮食护理: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向家长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和正确的喂养方法。
光疗的患儿失水较多,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
(五)药物护理:合理安排补液计划,及时纠正酸中毒,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的速度,切忌过快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已与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也可进入脑组织。
(六)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多对患儿进行抚摸,给予一定的安慰,缓解家长焦虑及紧张情绪,使其配合治疗,促进患儿康复。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或早产儿疾病护理常规。
2、做好光疗和换血治疗的准备工作和护理工作。
3、遵医嘱给予肝酶诱导剂和白蛋白,白蛋白能结合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而减少其通过血脑屏障的机会,从而降低核黄疸的发生。
4、光疗的患儿皮肤失水较多,应注意补充水分,同时注意补充核黄素,用黑布遮挡双眼及生殖器,热天注意通风,冬天注意保暖,若光源来自一侧应隔2~4小时翻身一次,以使全身皮肤均能接受照射。
5、严密观察病情,除生命体征的观察外,还应重点观察:
1)观察黄疸的进展情况,观察皮肤、巩膜、大小便的色泽变化,以判断黄疸出现的时间,进展速度及程度。
2)观察贫血的进展情况,观察患儿R、HR、尿量的变化及水肿、
肝脾大等情况,判断有无心力衰竭。
3)观察有无胆红素脑病的表现:注意观察患儿的吸吮力,肌张力、哭声、精神反应等,有无抽搐,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