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反应次序
- 格式:docx
- 大小:33.35 KB
- 文档页数:4
反应先后顺序化学反应中的先后顺序问题一、化合物之间反应的先后顺序问题酸、碱、盐几种物质混合时,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都能发生反应,应注意:(1)如果它们之间有氧化还原反应,先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后考虑复分解反应(2)复分解反应,先考虑酸碱中和反应,后考虑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的反应(3)能发生多个同类反应的,生成物电解度越弱的或沉淀物溶解度越小的,先反应例题1:向NaOH、NaAlO2、Na2S2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沉淀的生成情况2NaOH + H2SO4= Na2SO4+Al(OH)3↓2NaAlO2 + H2SO4+ 2H2O =Na2SO4+2Al (OH)3↓Na2S2O3+H2SO4= Na2SO4+ S + SO2+H2O2Al(OH)3 +3H2SO4=Al2(SO4)3+ 6H2O二、由于实验的实际操作引起的先后顺序问题向悬浊液中滴加溶液或通入气体时,先考虑和溶液的反应,后考虑和体系中固体的反应例: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混合溶液中,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Ca(OH)2 + CO2= CaCO3↓+ H2O2KOH + CO2= K2CO3+ H2OK2CO3 +CO2+H2O = 2KHCO3CaCO3+CO2+ H2O = Ca(HCO3)2三、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先后顺序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所以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愈强,还原剂失电子能力也就愈强,两强之间更容易发生电子转移,强强优先。
四、电解池中电极上的放电先后顺序问题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上吸附的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那么就要考虑溶液中所存在的几种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同时还要考虑电极本身的还原性;若电解的是某种物质的水溶液,一般不会涉及H+和OH_之后的离子放电的情况五、碱金属化合物中常见的反应先后顺序问题 关于Na 2O 2常常涉及两个重要反应2Na 2O 2 + 2H 2O =4NaOH +O 2 2Na 2O 2 + 2CO 2 =2Na 2CO 3 +O 2应用这两个反应进行化学计算的试题较多,特别是涉及Na 2O 2和CO 2、H 2O 的混合物的反应问题。
酸碱盐相遇反应先后顺序【最新版】目录1.酸碱盐反应的基本概念2.酸碱盐反应的先后顺序3.影响反应先后顺序的因素4.实际应用中的注意点正文一、酸碱盐反应的基本概念酸碱盐反应,是指酸、碱和盐这三类化合物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在这类反应中,酸、碱和盐的离子互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
酸碱盐反应是化学领域中非常基础且常见的一类反应。
二、酸碱盐反应的先后顺序在酸碱盐反应中,反应的先后顺序受到离子浓度、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个原则来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1.强酸制弱酸:当两种酸同时存在时,强酸会优先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从而制备出弱酸。
2.弱酸制强酸:当弱酸与强酸同时存在时,弱酸会优先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从而制备出强酸。
3.盐与盐反应:当两种盐同时存在时,反应的先后顺序取决于它们的溶解度和反应物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溶解度较大的盐会优先反应。
三、影响反应先后顺序的因素除了离子浓度、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影响酸碱盐反应的先后顺序,例如:1.反应温度:温度对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2.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3.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四、实际应用中的注意点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酸碱盐反应的先后顺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反应过程。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安全: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2.准确测量:在实验过程中,要准确测量各种反应物的浓度、温度等参数,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根据反应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以提高反应速率。
总之,酸碱盐反应的先后顺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反应过程。
酸碱盐相遇反应先后顺序在化学反应中,酸、碱和盐是常见的化学物质。
当酸、碱和盐相互接触时,它们会发生反应,并且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本文将讨论酸碱盐相遇反应的先后顺序。
一、酸和碱反应当酸和碱相遇时,它们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这是一种常见的酸碱反应,也被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酸和碱的反应可以用下式表示:酸 + 碱→ 盐 + 水其中,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这个反应是可逆的,可以在适当条件下进行反向反应。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和反应是趋向完全的。
二、酸和盐反应在某些情况下,酸和盐会发生反应。
这样的反应可以通过酸将盐中的阳离子置换出来来实现。
这类反应被称为酸盐反应。
例如,硫酸和氯化钠反应产生盐酸和硫酸钠:H2SO4 + NaCl → HCl + Na2SO4这个反应中,硫酸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钠。
酸盐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三、碱和盐反应碱和盐也可以发生反应。
这样的反应可以通过碱将盐中的阴离子置换出来来实现。
这类反应被称为碱盐反应。
例如,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NaOH + NH4Cl → NaCl + H2O这个反应中,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碱盐反应也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常见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四、酸、碱和盐之间的复合反应除了以上介绍的酸碱、酸盐和碱盐反应外,酸、碱和盐之间还可以发生复合反应。
这种复合反应的先后顺序取决于具体的反应条件和物质浓度。
复合反应往往不是简单的酸碱中和,而是更加复杂的化学过程。
复合反应的机理和结果因具体的反应物而有所不同。
例如,当酸和盐溶液混合时,盐中的阳离子和酸中的氢离子可以互相置换,产生新的化合物。
同样,当碱和盐溶液混合时,盐中的阴离子和碱中的氢离子可以互相置换,产生新的化合物。
总结:酸碱盐相遇反应的先后顺序可以简单归纳为酸碱反应、酸盐反应、碱盐反应和酸碱盐的复合反应。
这些反应在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和性质非常重要。
初三化学酸碱盐优先反应原则酸碱盐是我们化学中常见的概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它们。
那么,在化学反应中,酸碱盐的反应顺序是如何确定的呢?这就涉及到初三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酸碱盐优先反应原则。
在化学反应中,酸碱盐的反应顺序是根据它们的活泼程度来确定的。
活泼程度较高的物质会优先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活泼程度较低的物质则会相对较慢地发生反应。
我们来了解一下酸碱盐的性质。
酸是指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指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而盐是酸和碱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在酸碱中,酸和碱的反应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互相中和。
酸碱中和的过程中,酸和碱会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在酸碱盐反应中,酸和碱的活泼程度是决定反应顺序的关键。
活泼程度高的物质会优先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活泼程度低的物质则会相对较慢地发生反应。
活泼程度高的酸会优先与活泼程度低的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活泼程度高的碱也会优先与活泼程度低的酸反应,同样生成盐和水。
例如,我们熟知的盐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的反应,就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盐酸是活泼程度较高的酸,而氢氧化钠是活泼程度较低的碱。
所以,在反应中,盐酸会优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NaCl)和水(H2O)。
酸碱盐优先反应原则在化学实验中也经常被应用。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根据酸碱盐的活泼程度来确定反应顺序,从而合理安排实验步骤。
这样可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
初三化学中的酸碱盐优先反应原则是根据物质的活泼程度来确定反应顺序的。
活泼程度高的物质会优先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活泼程度低的物质则会相对较慢地发生反应。
通过了解酸碱盐的性质和活泼程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并在实验中应用这一原则,使实验更加顺利。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初三化学,更好地理解酸碱盐的反应原则,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酸、碱、盐反应的一些规律考试大本营 - 赛蝶网 2008-04-24 03:03:30 浏览:76次【大中小】【打印】【繁体】【红绿黄黑】【发表】【关闭】【评论】赛蝶网讯:一、置换反应:(1)金属+酸——盐+水例如:zn+h2so4=znso4+h2条件: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必须排在h前,有mg、al、zn、fe、sn、pb酸主要是指hcl、h2so4(2)金属+盐——新金属+新盐例如:fe+cuso4=cu+feso4条件: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必须排在组成盐的金属前,如:fe排在cu的前面;盐必须溶解于水。
二、化合反应(1)酸性氧化物+水——酸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例如:so3+h2o=h2so4co2+h2o=h2co3(2)碱性氧化物+水——碱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例如:cao+h2o=ca(oh)22nao+h2o=2naoh条件:碱可以溶解于水三、分解反应(1)碱——碱性氧化物+水例如:cu(oh)2=cuo+h2o条件:碱不可以溶解于水四、复分解反应总的条件:反应后生成物中必须有一种沉淀或一种气体或水(1)酸+碱——盐+水(中和反应)例如:naoh+h2so4=na2so4+2h2o (2)酸+碱性氧化物——盐+水例如:h2so4+mgo=mgso4+h2o6hcl+fe2o3=2fecl3+3h2o(3)酸+盐——新酸+新盐例如:h2so4+bacl2=baso4+2hclhcl+agno3=agcl+hno3条件:强酸制弱酸、稳定性酸制不稳定性酸、不挥发性酸制挥发性酸,总的来说各中酸排列的顺序是:h2so4、hcl、hno3、h2co3前面的酸可以制取后面的酸,而后面的酸不可以制取前面的酸。
(4)碱+盐——新碱+新盐例如:2naoh+cuso4=na2so4+cu(oh)23ca(oh)2+2fecl3=3cacl2+2fe(oh)3 条件:反应的碱和反应的盐必须都溶解于水(5)盐+盐——新盐+新盐例如:nacl+agno3=nano3+agclbacl2+na2so4=2nacl+baso4条件:两种反应的盐必须都溶解于水在置换反应中,金属fe参加反应总是生成+2价的亚铁盐例如:fe+2hcl=fecl2+h2在复分解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这可以帮助我们写出复分解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例如:fe2o3+3h2so4=fe2(so4)3+3h2o。
高中化学反应先后顺序【规律】一、化合物之间反应得先后顺序问题酸、碱、盐几种物质混合时,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都能发生反应,应注意: (1)如果它们之间有氧化还原反应,先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后考虑复分解反应(2)复分解反应,先考虑酸碱中与反应,后考虑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得反应(3)能发生多个同类反应得,生成物电解度越弱得或沉淀物溶解度越小得,先反应【例】:向NaOH、NaAlO2、Na2S2O3得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沉淀得生成情况2NaOH + H2SO4=Na2SO4+Al(OH)3 ↓2NaAlO2+ H2SO4+ 2H2O =Na2SO4 +2Al (OH)3↓Na2S2O3+H2SO4 =Na2SO4 + S+SO2 +H2O2Al(OH)3 +3H2SO4=Al2(SO4)3 +6H2O二、由于实验得实际操作引起得先后顺序问题向悬浊液中滴加溶液或通入气体时,先考虑与溶液得反应,后考虑与体系中固体得反应【例】: 将足量CO2通入KOH与Ca(OH)2混合溶液中,判断反应得先后顺序Ca(OH)2 +CO2 =CaCO3↓+H2O2KOH + CO2 =K2CO3+ H2OK2CO3 +CO2+H2O = 2KHCO3CaCO3+CO2+H2O= Ca(HCO3)2三、氧化还原反应之间得先后顺序问题氧化还原反应得实质就是反应物间发生电子转移得反应,所以氧化剂得电子得能力愈强,还原剂失电子能力也就愈强,两强之间更容易发生电子转移,强强优先。
四、电解池中电极上得放电先后顺序问题电解池得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上吸附得溶液中得阳离子得电子,那么就要考虑溶液中所存在得几种阳离子氧化性得强弱,同时还要考虑电极本身得还原性;若电解得就是某种物质得水溶液,一般不会涉及H+与OH_之后得离子放电得情况五、碱金属化合物中常见得反应先后顺序问题关于Na2O2常常涉及两个重要反应2Na2O2+ 2H2O =4NaOH +O22Na2O2+2CO2 =2Na2CO3+O2应用这两个反应进行化学计算得试题较多,特别就是涉及Na2O2与CO2、H2O得混合物得反应问题、直接认为先就是Na2O2与CO2反应,如果Na2O2有剩余,再考虑与H2O得反应【例】:将16。
高中化学反应先后顺序【规律】一、化合物之间反应的先后顺序问题酸、碱、盐几种物质混合时,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都能发生反应,应注意:(1)如果它们之间有氧化还原反应,先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后考虑复分解反应(2)复分解反应,先考虑酸碱中和反应,后考虑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的反应(3)能发生多个同类反应的,生成物电解度越弱的或沉淀物溶解度越小的,先反应【例】:向NaOH、NaAlO2、Na2S2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沉淀的生成情况2NaOH + H2SO4 =Na2SO4+Al(OH)3 ↓2NaAlO2 + H2SO4 + 2H2O =Na2SO4 +2Al (OH)3 ↓Na2S2O3+H2SO4 =Na2SO4 + S + SO2 +H2O2Al(OH)3 +3H2SO4=Al2(SO4)3 + 6H2O二、由于实验的实际操作引起的先后顺序问题向悬浊液中滴加溶液或通入气体时,先考虑和溶液的反应,后考虑和体系中固体的反应【例】: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混合溶液中,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Ca(OH)2 + CO2 =CaCO3 ↓+ H2O2KOH + CO2 =K2CO3 + H2OK2CO3 +CO2 +H2O =2KHCO3CaCO3+CO2 + H2O =Ca(HCO3)2三、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先后顺序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所以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愈强,还原剂失电子能力也就愈强,两强之间更容易发生电子转移,强强优先。
四、电解池中电极上的放电先后顺序问题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上吸附的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那么就要考虑溶液中所存在的几种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同时还要考虑电极本身的还原性;若电解的是某种物质的水溶液,一般不会涉及H+和OH_之后的离子放电的情况五、碱金属化合物中常见的反应先后顺序问题关于Na2O2常常涉及两个重要反应2Na2O2 + 2H2O =4NaOH +O22Na2O2 + 2CO2 =2Na2CO3 +O2应用这两个反应进行化学计算的试题较多,特别是涉及Na2O2和CO2、H2O的混合物的反应问题。
初中化学反应中的先后问题第一类、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时的反应先后:1、向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稀HCl。
稀HCl能与Na2CO3反应生成CO2气体,也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但实际反应时,NaOH 先和HCl中和,等NaOH被反应完后,Na2CO3才能和HCl反应放出CO2气体。
因为CO2会被NaOH溶液吸收。
小结:溶液中有碱时,不可能从里面放出酸性气体(CO2、SO2等)2、向NH4Cl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NaOH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气体,也能和HCl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Cl先和NaOH反应,等HCl被反应完后,NH4Cl才能和NaOH反应放出NH3气体。
因为NH3会被HCl溶液吸收。
小结:溶液中有酸时,不可能从里面放出碱性气体(NH3等)3、向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NaOH溶液能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沉淀,也能和H2SO4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2SO4先和NaOH反应,等H2SO4被反应完后,CuSO4才能和Na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
因为Cu(OH)2沉淀会被H2SO4溶解。
小结:溶液中有酸时,不可能在里面产生碱的沉淀 [Cu(OH)2、Mg(OH)2等]4、向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
Na2CO3溶液能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沉淀,也能和HCl发生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Cl 先和Na2CO3反应,等HCl被反应完后,CaCl2才能和Na2CO3反应生成CaCO3沉淀。
小结:溶液中有酸时,不可能在里面产生碳酸盐的沉淀(CaCO3、BaCO3等)第二类、吸收气体或溶解沉淀时的反应先后:5、把CO2和HCl的混合气体通入碱溶液 [NaOH、Ca(OH)2等]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溶液,HCl也会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Cl先和NaOH反应,等HCl被反应完后,CO2才能和NaOH反应。
中考化学专题之酸、碱、盐的反应规律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它们之间的反应规律也是中考化学的常见考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酸的性质及反应规律酸是一种常见的酸性物质,它的通性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酸的通性反应规律如下:酸+活泼金属→盐+氢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之前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1.酸+金属氧化物→盐+水(金属氧化物必须是非碱性氧化物)2.酸+碱→盐+水(碱必须是可溶性碱)3.酸+某些盐→新酸+新盐(盐必须是可溶性盐)二、碱的性质及反应规律碱是一种常见的碱性物质,它的通性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碱的通性反应规律如下:1.碱+酸性氧化物→盐+水(酸性氧化物必须是酸性氧化物)2.碱+酸→盐+水(酸必须是可溶性酸)3.碱+某些盐→新碱+新盐(盐必须是可溶性盐)三、盐的性质及反应规律盐是一种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它的通性是能与某些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和新的盐。
盐的通性反应规律如下:1.盐+酸→新盐+新酸(盐必须是可溶性盐)2.盐+碱→新碱+新盐(碱必须是可溶性碱)3.盐+某些金属→新的金属+新的盐(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四、酸、碱、盐反应规律的特殊情况多元酸与少量多元碱或多元盐发生中和反应时:1.若多元酸中有强酸,则以强酸为标准,若多元碱中有强碱,则以强碱为标准;2.若多元酸中有弱酸,则以弱酸为标准;3.若多元碱中有弱碱,则以弱碱为标准;4.若多元酸中有强酸和弱酸,则以强酸为标准;5.若多元碱中有强碱和弱碱,则以强碱为标准。
中考化学拔高之酸碱盐中优先反应原则
当两种物质均能与另一种物质发生反应时,若反应的实质是一种离子和另外两种离子发生反应,需要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1)H+优先与OH-发生反应
举例1:将NaOH溶液加入到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画出生成沉淀的曲线变化图像
先:2NaOH+H2SO4== Na2SO4+2H2O
后:2NaOH+CuSO4 == Na2SO4+Cu(OH)2↓
举例2:将稀盐酸加入到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画出生成气体的曲线变化图像
先:NaOH+HCl == NaCl+H2O
后:Na2CO3+2HCl == 2NaCl+H2O+CO2↑
(2)碳酸盐优先和H+发生反应。
举例:将碳酸钠加入到CaCl2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画出生成气体的曲线变化图像
先:Na2CO3+2HCl == 2NaCl+H2O+CO2↑
后:Na2CO3+CaCl2 == CaCO3↓+2NaCl
(3)若参与反应的物质中有酸,酸完全反应后,才会出现CaCO3、BaCO3、Cu(OH)2等溶于酸的沉淀;但是若反应物中分别含有Ba2+和SO42-(或Ag+和Cl-),即生成物中有硫酸钡,氯化银生成,则反应物一开始混合就有沉淀产生,反应同时进行。
举例:如向一定量的NaOH和Ba(NO3)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画出生成沉淀的曲线变化图像。
因为H+只发生一个化学反应,所以不存在先后顺序,生成沉淀和酸碱中和反应是两个独立的过程,两个反应同时发生,则生成沉淀的曲线变化图像如下图所示。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顺序
当酸、碱、盐混合相互反应时,酸与碱的反应优先于酸与盐、碱与盐的反应,例如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
1、OA段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表示没有沉淀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只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而氯化铜还没有反应;氯化钠、氯化铜。
2、AB段是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Cl2+2NaOH═Cu(OH)2↓+2NaCl有蓝色沉淀生成;
3、C点处是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所以此时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
酸碱的相对强度介绍
在Arrhenius电离理论中,弱酸、弱碱的强弱用它们的离解常数表示。
水能区分这些弱酸、弱碱的强度,而对于强酸、强碱,则无法进行分辨。
例如在水中不能用离解常数分辨诸如HClO4、H2SO4、HCl等强酸。
在水溶液中,强酸由于完全离解,给出的质子被H2O接受,生成H3O+。
它们皆以H3O+形式表现。
对于水溶液中的强碱,它们皆以OH-形式表现出来,如果存在更强的碱,将夺取H2O中的H+而产生OH-。
因此在水溶液中不能区分强酸、强碱的强度,水将所有强酸拉平到水平H3O+,而将所有强碱OH-拉平到水平。
初中酸、碱、盐化学反应规律小结一、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书写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得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Na Mg Al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1、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就是否发生置换反应,既要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加以判断,还要考虑酸与盐得特点。
金属与酸反应: 活泼金属+酸—→盐+氢气(H以前) (一般就是稀HCl与稀H2SO4)金属与盐反应: 金属+盐—→新盐+ 新金属(反应必须在溶液中进行) (前置后) (可溶性盐)2、金属与硝酸(浓、稀)与浓硫酸一般可以发生反应,但不属于置换反应,参加反应得金属也不受氢以后得限制。
原因就是这些酸有强氧化性,反应比较复杂,一般不生成氢气,而就是生成水、故不能使用。
如:(化学方程式初中不要求) 4Zn+10HNO3(稀)==4Zn(NO3)2+N2O↑+5H2OCu+2H2SO4(浓)ΔCuSO4+SO2↑+2H2O 金属与浓盐酸可以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但浓盐酸有挥发性,使产生得氢气混有氯化氢气体〔可以用碱溶液(如NaOH、KOH溶液)吸收而除去〕,故不宜选择使用。
碳酸(H2CO3)得酸性较弱(就是弱酸),一般不选择。
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参加反应得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得位置比盐中所含金属元素得位置要靠前;参加反应得盐必须就是可溶性盐、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置换反应才能进行、特别注意:对于“钾、钙、钠”等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得金属,跟盐溶液反应就是时情况比较复杂,一般不属于置换反应,一般也不能把排在后面得金属从它们得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如: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得反应,就不能把铜从它得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Na+ 2H2O ==2NaOH+H2↑2NaOH+ CuSO4 == Cu(OH)2↓+Na2SO4总反应:2Na+ CuSO4+ 2H2O ==Cu(OH)2↓+Na2SO4 +H2↑4、特别注意:活泼金属“钾、钙、钠”与酸反应时,仍然就是与酸直接反应。
酸碱盐优先反应原则酸碱盐优先反应原则是一套操作准则,它规定在有多种锥形金属和金属氧离子(如氢离子、铜离子、铝离子等)的化合物中,应先反应比较酸性的物质,然后是碱性物质,最后再反应盐基(碱金属的氢氧根离子)。
这条原则有助于实验室中进行合成反应,以使反应可预测,并有助于控制反应条件。
酸碱盐优先反应原则的基本思想是,比较酸性的反应物会比比较碱性的反应物优先地实现与金属锥形分子或者金属氧离子的反应。
一种常见的例子是酸比卤素(halide)更容易反应金属锥形物质,而卤素反而会有助于金属氧离子的亲核性取代反应。
有一组常见的酸碱盐优先反应原则,其中的某些反应与经典的几种金属的酸碱盐优先反应有关,但它们彼此间又各有特色。
对于金属锥形分子,优先反应通常也是按照基态稳定性(stability of ground state)增序排序。
酸性质物质优先反应下去依次是:氯离子、卤素(halide)、硝基(nitro)、羧基(carboxyl)、叠氮(azide)、水溶液、盐酸(hydrochloric acid),它们优先与以下金属如钯(Pd)、铂(Pt)、铑(Rh)、钌(Ru)、银(Ag)等发生化学反应。
而对于氧离子(oxyanions),它会优先与特定的金属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像氢铜离子(hyd gene Cu2+)会先与硝酸根(nitrate)和乙磺酸根(acetate)发生离子交换反应,而电离常数越大的金属氧离子越容易与没有电离常数的物质发生作用(如叠氮)。
此外,对非共价键来说,也需要注意酸碱盐优先反应原则。
如果可以实现金属氧离子与原子间的化学反应。
例如,铝离子可能在有机物中电荷重组,使原子能够发生反应,但钯(Pd)离子则可以为反应提供惰性金属催化,可以抑制不同比例的反应物之间的反应,并。
酸碱盐反应顺序酸碱盐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它是通过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来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酸和碱分别失去和得到氢离子,形成水和盐。
本文将介绍酸碱盐反应的顺序及其实例。
一、酸碱性的定义酸是指能够释放出氢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接受氢离子的物质。
在化学反应中,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会产生水和盐。
如果酸的浓度高于碱,则反应产生的盐为酸性盐;如果碱的浓度高于酸,则反应产生的盐为碱性盐;如果酸和碱的浓度相等,则反应产生的盐为中性盐。
二、酸碱盐反应顺序酸碱盐反应的顺序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具体的反应顺序如下:1.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碱反应的过程中,酸会失去氢离子,碱会得到氢离子,形成水和盐。
例如,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的方程式为: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2. 酸性盐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性盐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的盐,它可以和碱反应生成水和盐。
例如,硫酸钠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的方程式为:Na2SO4 + 2KOH → K2SO4 + 2H2O3. 碱性盐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性盐是指碱和酸反应生成的盐,它可以和酸反应生成水和盐。
例如,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的方程式为:Al(OH)3 + 3HCl → AlCl3 + 3H2O4. 中性盐和酸或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中性盐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的盐,它不会和酸或碱反应。
例如,氯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的方程式为:NaCl + HCl → NaCl + NH4Cl三、实例分析1. 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的实例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的方程式为: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在这个反应中,硫酸失去了两个氢离子,氢氧化钠得到了两个氢离子,形成了水和盐。
这个反应是一种酸碱反应,它的产物是一个中性盐。
2. 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的实例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的方程式为:Al(OH)3 + 3HCl → AlCl3 + 3H2O在这个反应中,氢氧化铝失去了三个氢离子,盐酸得到了三个氢离子,形成了水和盐。
一、酸碱盐反应次序
1、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碳酸钠溶液
2、 向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3、 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盐酸
类型二 离子或物质共存
1、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无色透明的是( )
A .CuSO 4、MgSO 4、KCl
B .NaOH 、NaNO 3、K 2SO 4
C .Ba (OH )2、H 2SO 4、NaCl
D .NaCl 、AgNO 3、HNO 3 2、下列物质能在pH 为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KOH 、Na 2SO 4、MgCl 2 B .NaCl 、Na 2CO 3、NaNO 3 C .FeCl 3、HCl 、NaOH D .CaCl 2、NaCl 、K 2CO 3 类型三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
3、下列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或加入试剂合理的是 ( )
Ba(NO 3) 2
4、...
)
5、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样品成分
KCl(Mn O2)
Na CO(NH HCO)
类型四几种离子的鉴别
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A.HCl CuSO4KNO3Na2SO4 B.FeC!3HCl NaCl NaOH
C.CaCl2K2CO3HCl (NH4)2CO3 D.NaNO3Na2SO4 HCI H2SO4
7、硫酸是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和原料,也是我们实验室常用常备的化学试剂.某同学为鉴定某一无色溶液是否为稀硫酸,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表明溶液中一定有氢离子;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得pH=0,表明溶液呈酸性;
③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④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若确定该溶液为硫酸,能达到目的实验组合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类型四物质组成的推断
8、做盐跟盐反应的分组实验时,第一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第二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SO4溶液的反应。
实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
浊液中白色沉淀物质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化学兴趣小组对浊液进行过滤,探究滤液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液里除了NaCl外,还有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①:____________;猜想②:Na2SO4;
猜想③:Na2CO3;猜想④:Na2CO3、Na2SO4
【实验探究】
若现象a只有白色沉淀,则猜想____________成立;若现象a只有气泡产生,则猜想____________可能成立;若现象b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加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则猜想____________成立,若
沉淀全部不溶解,则猜想____________成立。
9、失去标签的五瓶溶液,分别是稀HCl、CuSO4溶液(酸性)、K2CO3溶液(碱性)、Ca (OH)2溶液、NH4NO3溶液(酸性)中的一种,为确定其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1)通过观察颜色可直接确定的溶液;
(2)将余下四种溶液随意标号为A、B、C、D后,甲、乙两组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
甲组如下:
则A是溶液.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组:
多次取用四种溶液样品,将每种溶液分别于另三种溶液一一混合(按需要加热).确定B 为K2CO3溶液所依据的现象:跟一种溶液混合有氨味和。
类型四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0、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镁、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铜溶液六种物质,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11、同学在做实验时用到H2SO4、Ba(OH)2、NaOH、Na2CO3四种溶液.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后的废液进行了探究.取废液少许,向其废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剂,废液是红色.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离子呢?
[理论分析]:废液是由这种离子(H+、SO4 2-、Ba2+、NO3-、Na+、OH-、CO32-)相互之间发生反应后形成的.向其废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废液呈红色,则废液是性,所以一定不存在的一种离子是(填离子符号下同);有二种离子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存在,它们是NO3-和.[猜想与假设]:同学们提出的部分假设如下:
甲同学:另外,可能还含有Ba2+、SO42+、CO32-
乙同学:另外,可能还含有Ba2+
丙同学:另外,可能还含有SO42-、CO32-
以上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假设中,同学的假设一定不成立,原因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