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土等作业;在施工现场,有自始至终频繁进行的材料和构件的运输活动;还有各种敲打、撞击、旧建筑的倒塌、人们的呼喊等。
二、工地噪声检测标准1. 国际标准:《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ISO 1996-1:2003)。
2.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 - 2011)三、工地噪声检测方法仪器选择:通常使用声级计进行噪声检测。
声级计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定期进行校准。
根据不同的检测需求,可选择不同类型的声级计,如普通声级计、精密声级计等。
测量位置:在施工场地边界外 1 米处设置多个测量点,一般应包括靠近噪声源、敏感区域(如居民区、学校等)以及不同方向的位置。
对于大型施工场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测量点的数量和分布范围。
测量时间:分为昼间和夜间两个时段进行测量。
昼间一般为6:00 至22:00,夜间为22:00 至次日6:00。
在每个时段内,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段进行测量,如施工高峰期、非高峰期等,测量时间不少于20 分钟。
测量数据记录:记录每个测量点的等效连续 A 声级(Leq)、最大声级(Lmax)、最小声级(Lmin)等参数,同时记录测量时的气象条件(如温度、湿度、风速等)、施工活动情况等信息。
四、工地噪声限值《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条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昼间”是指6:00至22:00之间的时段;“夜间”是指22:00至次日6:00之间的时段。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需要(如考虑时差、作息习惯差异等)而对昼间、夜间的划分另有规定的,应按其规定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相关规定:(一)各类工地噪声限值1、建筑工地的白天施工噪音不得超过70分贝,夜间不得超过55分贝;2、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分贝;3、当场界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其室外不满足测量条件时,可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并将数据进行调整。
建筑施工厂界噪声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用于周围有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噪声排放的管理、评价及控制。
市政、通信、交通、水利等其他类型的施工噪声排放。
2测量方法2.1测量仪器2.1.1测量仪器为积分平均声级计或噪声自动监测仪,其性能应不低于GB/T 17181对2型仪器的要求。
校准所用仪器应符合GB/T15173对1级或2级声校准器的要求。
2.1.2测量仪器和校准仪器应定期检定合格,并在有效使用期限内使用;每次测量前、后必须在测量现场进行声学校准,其前、后校准的测量仪器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dB(A),否则测量结果无效。
2.1.3测量时传声器加防风罩。
2.1.4测量仪器时间计权特性设为快(F)档。
2.2测量气象条件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为5m/s以下时进行。
2.3测点位置2.3.1测点布设根据施工场地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位置和声源位置的布局,测点应设在对噪声敏感建筑物影响较大、距离较近的位置。
2.3.2测点位置一般规定一般情况测点设在建筑施工场界外1m,高度1.2m以上的位置。
2.3.3测点位置其他规定2.3.3.1当场界有围墙且周围有噪声敏感建筑物时,测点应设在场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的位置,且位于施工噪声影响的声照射区域。
2.3.3.2当场界无法测量到声源的实际排放时,如:声源位于高空、场界有声屏障、噪声敏感建筑物高于场界围墙等情况,测点可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1m处的设置。
2.3.3.3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时,测点设在室内中央、距室内任一反射面0.5m以上、距地面1.2m高度以上,在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开启状态下测量。
2.4测量时段施工期间,测量连续20min的等效声级,夜间同时测量最大声级。
2.5背景噪声测量2.5.1测量环境:不受被测声源影响且其他声环境与测量被测声源时保持一致。
2.5.2测量时段:稳态噪声测量1min的等效声级,非稳态噪声测量20min的等效声级。
建筑物建筑声学测量标准建筑声学测量是建筑物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声学性能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需要进行合理、准确的测量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建筑声学测量的标准和方法。
一、测量标准概述建筑声学测量标准主要包括噪声标准和隔声标准。
噪声标准用于评估室内或室外噪声的水平,包括环境噪声、设备噪声和交通噪声等。
隔声标准用于评估建筑物内部各个房间之间、室内外空间之间的隔声效果。
二、噪声测量标准1. 环境噪声测量环境噪声测量用于评估建筑物周围环境的噪声水平。
在测量时,需要选择代表性的测点,并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测量。
常用的测量指标包括等效声级(L_eq)和噪声频谱。
2. 设备噪声测量设备噪声测量用于评估建筑物内部设备的噪声水平。
测量时,应选取适当的测点,并按照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测量。
通常采用的测量指标有噪声级(L_A)和声功率级(L_W)。
3. 交通噪声测量交通噪声测量用于评估建筑物周围交通道路、铁路等交通噪声的水平。
测量时,应选择典型的交通时间段和测点,并记录相关参数,如车辆类型、车速等。
常用的测量指标包括等效声级(L_eq)和噪声频谱。
三、隔声测量标准1. 室内隔声测量室内隔声测量用于评估建筑物内部各个房间之间的隔声效果。
测量时,应选择典型的房间和墙体,并按照规定的频率范围进行测量。
常用的测量指标有隔声衰减量(D)和声传递类别(STC)。
2. 室内外隔声测量室内外隔声测量用于评估建筑物室内与室外空间之间的隔声效果。
测量时,应选择典型的空间和界面,并按照规定的频率范围进行测量。
常用的测量指标有隔声衰减量(D)和声传递类别(STC)。
四、测量方法建筑声学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现场测量和实验室测量两种。
1. 现场测量现场测量是对实际建筑物进行的测量,其结果更为真实准确。
在进行现场测量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测点和测量设备,避免干扰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实验室测量实验室测量通常用于对材料和构件的声学性能进行评估。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一、标准适用范围与定义1.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噪声排放控制与管理。
它涉及各类建筑工程,包括但不限于住宅、商业、工业、公共设施等建筑项目。
1.2 定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指建筑施工现场产生并传播至周围环境,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声音。
昼间与夜间:根据当地的生活习惯,通常将昼间定义为早上XX时至晚上XX时,夜间为晚上XX时至次日早上XX时。
敏感建筑物:指医院、学校、养老院、住宅等对环境噪声特别敏感的建筑。
二、昼夜间噪声限值在昼间,建筑施工现场噪声不得超过XX分贝(A);在夜间,噪声不得超过XX分贝(A)。
特殊情况下,经环保部门批准,可适当放宽限值,但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限值。
三、敏感建筑物噪声要求对于敏感建筑物周边的建筑施工项目,应严格控制噪声排放,确保其噪声水平低于昼夜间噪声限值。
必要时,应采取噪声防护措施,减少对敏感建筑物的影响。
四、最大声级及限值在任何时间段内,建筑施工现场噪声的最大声级不得超过XX分贝(A)。
如有特殊情况,需经环保部门批准,并采取相应的噪声控制措施。
五、测量方法与条件5.1 测量方法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的测量应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2 测量条件测量时应确保测量仪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测量位置应位于建筑施工场界外,距离敏感建筑物一定距离,并避免其他声源的干扰。
六、排放标准执行与监督6.1 执行建筑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本标准的各项规定,确保噪声排放达标。
同时,应制定并实施噪声污染防治方案,优化施工工艺和设备,降低噪声排放。
6.2 监督环保部门应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噪声排放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排放标准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并督促整改。
同时,鼓励公众参与监督,提高社会对噪声污染防治的关注度。
七、特殊作业噪声规定对于产生高噪声的特殊作业,如打桩、破碎、挖掘等,建筑施工单位应提前向环保部门申报,并采取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测量GB 12523-2011
方法验证报告
编制: 日期:
校核: 日期:
审核: 日期:
广东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方法验证报告
1 方法依据
依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周围有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噪声排放的管理、评价及控制。
市政、通信、交通、水利等其他类型的施工噪声排放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3 测量仪器
AWA6228型多功能声级计、AWA6221A型声校准器
4测量所象条件、测点位置及测量时段
4.1 气象条件:晴天,风速:1.28m/s
4.2 测点位置:建筑施工场界外1m,高1.5m位置
4.3 测量时段:昼间连续20min等效声级
5 验证测量
5.1人员比对
5.2仪器比对
9 结论
通过两种不同型号的仪器和同实验室的不同人员对建筑施工厂界噪声的监测,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
选择了最佳的仪器、气象条件、测点位置、测量时段,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测试结果满足方法要求。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建筑施工现场噪声测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声级计测量法:使用声级计对施工场界内外的噪声进行测量。
在测量时,应将声级计放置在距离噪源最近的人的耳朵高度处,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2. 音频记录法:使用录音设备或手机等录音工具,在施工现场内外分别进行录音,并在后期分析录音文件以获取噪声水平。
3. 源测距法:通过测量噪声源与测点之间的距离,并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推算出噪声水平。
4. GPS定位法: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将测量设备和噪声源的位置进行标记,从而获取噪声源的位置数据,在后期分析时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噪声水平。
5. 主动声学法:使用主动噪声控制技术,通过放置噪声源的对应位置上的噪声发生器,控制和减小噪声水平。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应该在施工过程中多次进行测量,以获取全面准确的噪声数据,并在需要时采取相应的噪声控制措施,以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和工人的
健康。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 12524-90批准日期1990-08-10实施日期1990-08-1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 12524-90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建筑施工作业期间,由建筑施工场地产生的噪声测量。
1 名词术语1.1 建筑施工场地的边界由政府有关部门限定的建筑施工场地最外面的边界线。
1.2 建筑施工场地指工程限定的边界范围以内的区域,以及规定界线以外的确实用于建筑或拆毁的其他中间准备区域。
1.3 噪声敏感区域受到建筑施工噪声影响的住宅区、机关、学校、商业区以及公共场所等,其背景噪声比建筑施工场地产生的噪声级低的区域。
1.4 背景噪声当建筑场地停止施工时,上述区域的环境噪声。
2 测点的确定2.1 根据城市建设部门提供的建筑方案和其他与施工现场情况有关的数据确定建筑施工场地边界线。
并应在测量表中标出边界线与噪声敏感区域之间的距离。
2.2 根据被测建筑施工场地的建筑作业方位和活动形式,确定噪声敏感建筑或区域的方位,并在建筑施工场地边界线上选择离敏感建筑物或区域最近的点作为测点。
由于敏感建筑物方位不同,对于一个建筑施工场地,可同时有几个测点。
3 测量条件3.1 测量仪器测量仪器为积分声级计,其性能至少应符合GB 3785《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中对Ⅱ型仪器的要求。
在测量前后要对使用的声级计进行校准。
如有条件,也可使用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但仪器的动态范围应不小于50dB,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2 传声器设置测量时声级计或传声器可以手持,也可以固定在三角架上,传声器处于距地面高1.2m的边界线敏感处。
如果边界处有围墙,为了扩大监测范围也可将传声器置于1.2m以上的高度,但要在测量报告中加以注明。
3.3 气象条件测量应选在无雨、无雪的气候时进行。
当风速超过1m/s时,要求在测量时加防风罩,如风速超过5m/s时,应停止测量。
3.4 测量时间分为昼间和夜间两部分,时间的划分可由当地人民政府确定。
建设工程噪音标准1. 建设工程噪音标准1.1 GB 12348-2008《建设工程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建设工程施工场界环境噪声的限值,包括白天和夜间的不同限制值。
这一标准旨在控制建设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噪音影响。
1.2 GB/T 3096-2008《城市区环境噪声测定方法》该标准规定了城市区环境中测定噪声水平的方法,包括测点的选择、测量仪器的要求等。
1.3 HJ/T 150-2002《施工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该标准对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提出了要求,其中包括对施工噪声的管理措施。
2. 建设工程噪音的测量方法2.1 噪声测量点的选择在施工场界周边设置噪声测量点,以代表可能受到噪音影响的区域,考虑到居民区、工作区、学校等敏感区域。
2.2 测量仪器的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噪声测量仪器,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测量时间和频率测量应涵盖白天和夜间,以及工作日和休息日。
频率上,应该对不同频段的噪音进行测量。
3. 建设工程噪音的管理措施3.1 施工计划的合理安排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避免在夜间或对周边居民产生较大噪音干扰的时段进行施工。
3.2 采用低噪音设备选择低噪音的施工设备和机械,减少施工阶段产生的噪音。
3.3 设置隔音屏障在施工场界周边设置隔音屏障,减少噪音的传播。
3.4 定期检查和监测定期检查施工设备和机械的运行状况,确保其在良好状态下工作。
同时,进行噪音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超标。
4. 建设工程噪音管理的法规依据4.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该法规明确了对环境噪声的预防和治理,以及责任主体的职责。
4.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告》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噪音影响通常是需要被评估的重要方面。
5. 建设工程噪音管理的挑战和前景5.1 挑战施工场地有限,低噪音设备的成本相对较高,可能对项目造成经济负担。
5.2 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低噪音、高效能的施工设备将更加普及,为建设工程提供更环保、可持续的施工方案。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控制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特制定本标准。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建筑施工期间施工场地产生的噪声。
2 标准值 2.1 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列于下表。
等效声级 Leq〔dB(A)〕施工阶段土石方打桩结构装修主要噪声源昼间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各种打桩机等混凝土搅拦机、振捣棒、电锯等噪声限值夜间 55 禁止施工 55 55 75 85 70 65 吊车、升降机等 2.2 表中所列噪声值是指与敏感区域相应的建筑施工场地边界线处的限值。
2.
3 如有几个施工阶段同时进行,以高噪声阶段的限值为准。
3 监测方法本标准的建筑施工场地边界线处的等效声级测量应按 GB 12524《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进行。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文堂、何庆慈、孟娟、李旭、由鹏举。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淄博卓信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1。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监测要求一、监测设备要求1.1 监测设备应满足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具备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明。
1.2 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其稳定性、准确性及易用性,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1.3 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准确性。
二、监测位置选择2.1 监测位置应能反映建筑施工场界的噪声分布情况,避开反射面和噪声遮挡物。
2.2 对于固定的施工设备,监测位置应设置在设备正前方与其平行和等高的位置。
2.3 对于移动的施工设备,应根据其运行轨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监测。
三、监测时间与频次3.1 监测应在风速适度、大气压力稳定的时间段内进行,以减少气象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2 根据建筑施工活动的不同阶段和噪声排放情况,确定适当的监测频次,以确保数据的代表性。
3.3 对于固定设备,宜在设备的典型工作时间段内进行监测;对于移动设备,应在设备经过不同监测位置时进行多次测量。
四、数据记录与分析4.1 数据记录应包括监测时间、位置、天气条件、设备状态等信息,以便于数据的追溯和分析。
4.2 数据分析应关注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的强度、分布和变化趋势,以及不同施工设备和活动对噪声的影响。
4.3 应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以得出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指标。
五、异常值处理与报告编制5.1 发现异常值时应进行复测,确认数据的有效性。
如数据无效,则应予以排除。
5.2 根据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制简洁明了的监测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监测概述、数据记录与分析、结论与建议等部分。
5.3 报告应清晰地反映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的状况,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六、监测质量控制6.1 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明确监测目标、范围、方法和技术要求。
6.2 对监测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监测操作的规范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6.3 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6.4 对监测数据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GB 12524-90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建筑施工作业期间,由建筑施工场地产生的噪声测量。
1 名词术语
1.1 建筑施工场地的边界
由政府有关部门限定的建筑施工场地最外面的边界线。
1.2 建筑施工场地
指工程限定的边界范围以内的区域,以及规定界线以外的确实用于建筑或拆毁的其他中间准备区域。
1.3 噪声敏感区域
受到建筑施工噪声影响的住宅区、机关、学校、商业区以及公共场所等,其背景噪声比建筑施工场地产生的噪声级低的区域。
1.4 背景噪声
当建筑场地停止施工时,上述区域的环境噪声。
2 测点的确定
2.1 根据城市建设部门提供的建筑方案和其他与施工现场情况有关的数据确定建筑施工场地边界线。
并应在测量表中标出边界线与噪声敏感区域之间的距离。
2.2 根据被测建筑施工场地的建筑作业方位和活动形式,确定噪声敏感建筑或区域的方位,并在建筑施工场地边界线上选择离敏感建筑物或区域最近的点作为测点。
由于敏感建筑物方位不同,对于一个建筑施工场地,可同时有几个测点。
3 测量条件
3.1 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为积分声级计,其性能至少应符合GB 3785《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中对Ⅱ型仪器的要求。
在测量前后要对使用的声级计进行校准。
如有条件,也可使用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但仪器的动态范围应不小于50dB,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2 传声器设置
测量时声级计或传声器可以手持,也可以固定在三角架上,传声器处于距地面高1.2m的边界线敏感处。
如果边界处有围墙,为了扩大监测范围也可将传声器置于1.2m以上的高度,但要在测量报告中加以注明。
3.3 气象条件
测量应选在无雨、无雪的气候时进行。
当风速超过1m/s时,要求在测量时加防风罩,如风速超过5m/s时,应停止测量。
3.4 测量时间
分为昼间和夜间两部分,时间的划分可由当地人民政府确定。
4 测量参数的定义
测量参数为等效连续A声级Leq,单位为dB(A)。
等效连续声级代表声级的能量平均值,即随时间变化噪声的等能量稳态声级。
按定义此量为:
(1)
式中:LA(t)棗某测量时刻t的瞬时A声级,dB;
T-规定的测量时间,s。
当测量是采样测量,且采样的时间间隔一定时,式(1)可表示为: (2)
式中:n棗所规定的时间T内采样的总数;
Li-第i次测量的A声级,dB。
5 测量方法
5.1 根据第2条的方法对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进行观测,确定噪声测量点。
测量条件应符合本文第3条的有关规定。
5.2 采用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进行测量时,仪器动态特性为“快”响应,采样时间间隔不大于1s。
白天以20min的等效A声级表征该点的昼间噪声值,夜间以8h 的平均等效A声级表征该点夜间噪声值。
5.3 测量期间,各施工机械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并应包括不断进入或离开场地的车辆,例如:卡车,施工机械车辆、搅拌机(车)等,以及在施工场地上运转的车辆,这些都属于施工场地范围以内的建筑施工活动。
5.4 背景噪声应比测量噪声低10dB(A)以上,若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小于10dB(A),按下表修正。
差值 3
4-5
6-9
修正值-3
-2
-1
6测量报告
测量报告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a.建筑施工场地及边界线示意图;
b.敏感建筑物的方位、距离及相应边界线处测点;
c.各测点的等效连续A声级L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