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5.23 MB
- 文档页数:2
附录一:电力系统概述一、电力系统1.电力系统简介英文:power system电力系统图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
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主要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电厂辅助生产系统等)转化成电能,再经输、变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各负荷中心,通过各种设备再转换成动力、热、光等不同形式的能量,为地区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
由于电源点与负荷中心多数处于不同地区,也无法大量储存,故其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并在同一地域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电能生产必须时刻保持与消费平衡。
因此,电能的集中开发与分散使用,以及电能的连续供应与负荷的随机变化,就制约了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
据此,电力系统要实现其功能,就需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设置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以便对电能的生产和输运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确保用户获得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
建立结构合理的大型电力系统不仅便于电能生产与消费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分配,减少总装机容量,节省动力设施投资,且有利于地区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更大限度地满足地区国民经济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
电力系统建设往往是国家及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系统的出现,使高效、无污染、使用方便、易于调控的电能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变化,开创了电力时代,发生了第二次技术革命。
电力系统的规模和技术水准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电力系统发展简况在电能应用的初期,由小容量发电机单独向灯塔、轮船、车间等的照明供电系统,可看作是简单的住户式供电系统。
白炽灯发明后,出现了中心电站式供电系统,如1882年T.A.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在纽约主持建造的珍珠街电站。
它装有6台直流发电机(总容量约670千瓦),用110伏电压供1300盏电灯照明。
19世纪90年代,三相交流输电系统研制成功,并很快取代了直流输电,成为电力系统大发展的里程碑。
电力系统概述电力系统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承担着将电能传输到用户终端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的定义、组成和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概述。
一、电力系统的定义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厂、输电、变电、配电设施和用户终端组成的一套供电网络。
其主要功能是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经过输电、变电和配电过程分配到用户终端,以满足各种用电需求。
二、电力系统的组成1. 发电厂: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起点,主要通过燃煤、水力、核能、风力等方式转换其他形式的能源为电能,并输入到电力系统中。
2. 输电系统:输电系统负责将发电厂产生的高压电能通过变电站进行升压、降压和分配,然后经由输电线路传输到各个地区的变电站。
3. 变电系统:变电系统起到升压、降压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将输电线路输入的高压电能逐级降压,然后通过配电线路分配到用户终端。
4. 配电系统:配电系统将变电站输送过来的低压电能分配到各个用户终端,通过配电线路和变压器实现对电能的进一步调整和分配。
三、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1. 并联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多个发电厂以及输电、变电和配电设备可以进行并联运行。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供电容量的增加、设备备份和网络可靠性的提高。
2. 平衡运行:电力系统需要保持供需平衡,发电厂实时调整发电量以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通过自动化监控和调度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平衡运行。
3. 运行调度:电力系统运行需要进行统一的调度和控制,通过对发电厂和输变电设备进行合理的调度和控制,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4. 保障措施: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需要设置各种保障措施,如备用电源、事故应急预案和设备检修计划等,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保障用户的供电需求。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供电网络,由发电厂、输电、变电和配电设施以及用户终端组成。
通过并联运行、平衡运行、运行调度和保障措施来保证电能的安全、稳定和高效供应。
电力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