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音乐课件-1《浏阳河》2 湘教版 (共8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20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演唱)浏阳河》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浏阳河》,能与同学进行对唱。
并主动收集不同演奏(唱)形式的《浏阳河》进行听赏。
2、能认真听赏《洞庭鱼米乡》体验湖南高强山歌的韵味。
3、听赏《斑鸠调》《看灯》,感受江西民间小调的特点。
2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内容选取了湖南和江西两省富有地域色彩的音乐作品。
首先编排了湖南地区家喻户晓的歌曲《浏阳河》和《洞庭鱼米乡》,分别以演唱和听赏两种形式呈现。
随后,编排了江西地区的民歌《斑鸠调》和乐曲《看灯》,前者要求听赏与跟唱,后者以听赏的形式为主。
3重点难点1、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浏阳河》。
2、聆听和表现江西民歌《斑鸠调》《看灯》。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浏阳河(一)情景导入师:在湖南这篇红土地上有条著名的河流,它的名字家喻户晓,老师用歌声来告诉大家。
(二)学习《浏阳河》1、观赏浏阳河的风景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浏阳河(展示浏阳河图片,背景音乐响起《浏阳河》的旋律)。
浏阳河全长两百多公里,流域面积三千二百平方公里,流经浏阳市、长沙县的共四十多个乡镇。
浏阳河十曲九弯,清波荡漾。
两岸青山翠枝,紫霞丹花。
2、聆听、感受(1)师:说起《浏阳河》这首歌,大家应该熟悉,谁能常常其中的一两句。
(2)师弹奏《浏阳河》旋律,生随琴画旋律线,说说旋律的线条有什么特点。
(3)师弹奏《浏阳河》旋律,生听听旋律共有几句。
3、演唱、体验(1)学生划拍唱谱、自主学习(2)随琴跟唱歌词两遍(3)找找歌曲中出现休止符的几处地方,说说应该怎样去表现。
(4)跟琴再唱两遍,第一遍注意休止符的停拍,第二遍注意演唱的连贯性和抒情性。
4、联系多种演唱形式(1)请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二段的歌词各有什么特点。
(2)对唱。
(3)聆听歌唱家李谷一演唱的《浏阳河》,听听歌曲中男几个字是用方言唱的。
(河huo、路l ou、个gou、出qu)5、拓展、延伸[image] (1)请学生播放自己收集到的与民歌《浏阳河》同名的合唱曲、钢琴曲、古筝曲等。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一课《浏阳河》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演唱《浏阳河》教学目标:1.能熟练演唱《浏阳河》的一二两段,并引导学生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现。
2.通过学唱《浏阳河》与欣赏新民歌《又唱浏阳河》,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
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师:我们中国拥有无以数计的江河湖海,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人和歌,今天老师会带大家跟随音乐一起走入一条十曲九弯、碧波荡漾的河流,请欣赏同一首曲子的不同表现形式,听完后说说他们的演唱或演奏形式分别是什么?这条河流名叫什么?(欣赏男声独唱,钢琴独奏,古筝独奏)生:……师:你觉得这段旋律给你带来什么感受?生:抒情、舒展、流畅……二、歌曲新授——创造表现1.师:(评价)不同的表现形式,却都在传唱着相同的旋律,他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也歌唱着从浏阳河边走出的伟人毛主席。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浏阳河畔的歌声,仔细听,这首浏阳河两段歌词有什么联系。
(欣赏歌曲)生:对答或问答式2.师:这也是唱民歌的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待会我们也可以用这些方式来进行表演。
以前我们所唱的歌曲中还有哪些也是这种方式?生:对花、什么结籽高又高。
3.师:其实民歌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演唱形式,比如我唱你来合。
今天老师也想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合作。
(出示课件)在前三句的句尾加上重复的字词。
(师范唱,生伴唱)。
(1)师范唱,生按节奏说(2)既然是我唱你来和,那光说不唱多没劲啊,老师也来做个伴唱,仔细听,老师的伴唱有什么特点吗?(加入音高,指谱)生:重复前一句句尾的音,只有第三处不一样。
音是向上走的。
(3)师: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那你们能试试跟老师的琴来唱一唱和的部分吗?(师范唱,生来和,纠正第三个音)评价4、师:这首歌曲问世后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今天让我们来唱一唱这动人的旋律吧。
第一课《浏阳河》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演唱《浏阳河》教学目标:1.能熟练演唱《浏阳河》的一二两段,并引导学生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现。
2.通过学唱《浏阳河》与欣赏新民歌《又唱浏阳河》,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 能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
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等 。
教学过程:一 、欣赏导入师:我们中国拥有无以数计的江河湖海,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人和歌,今天老师会带大家跟随音乐一起走入一条十曲九弯、碧波荡 漾的河流,请欣赏同一首曲子的不同表现形式,听完后说说他们的演唱或演奏形式分别是什么?这条河流名叫什么?(欣赏男声独唱,钢琴独奏,古筝独奏)生:……师:你觉得这段旋律给你带来什么感受?生:抒情、舒展、流畅……二、歌曲新授——创造表现1.师:(评价)不同的表现形式,却都在传唱着相同的旋律,他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也歌唱着从浏阳河边走出的伟人毛主席。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浏阳河畔的歌声,仔细听,这首浏阳河两段歌词有什么联系。
(欣赏歌曲)生:对答或问答式2.师:这也是唱民歌的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待会我们也可以用这些方式来进行表演。
以前我们所唱的歌曲中还有哪些也是这种方式?生:对花、什么结籽高又高。
3.师:其实民歌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演唱形式,比如我唱你来合。
今天老师也想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合作。
(出示课件)在前三句的句尾加上重复的字词。
(师范唱,生伴唱)。
(1)师范唱,生按节奏说(2)既然是我唱你来和,那光说不唱多没劲啊,老师也来做个伴唱,仔细听,老师的伴唱有什么特点吗?(加入音高,指谱) 生:重复前一句句尾的音,只有第三处不一样。
音是向上走的。
(3)师: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那你们能试试跟老师的琴来唱一唱和的部分吗?(师范唱,生来和,纠正第三个音)评价4、师:这首歌曲问世后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今天让我们来唱一唱这动人的旋律吧。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浏阳河》教案一. 教材分析《浏阳河》是一首湘剧传统曲牌,经过改编后成为一首广为流传的湖南民歌。
歌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展现了浏阳河地区的美丽风光和农民的幸福生活。
本节课选自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通过学习《浏阳河》,让学生了解湖南民歌,感受地方特色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地域文化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歌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地域性民歌方面,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湖南民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浏阳河》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湖南民歌《浏阳河》的背景、特点及情感表达。
2.学会演唱《浏阳河》,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培养学生对地方特色音乐的欣赏能力,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浏阳河》的曲谱和歌词。
2.掌握湖南民歌的特点,如音色、节奏、韵味等。
3.运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提高歌唱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分析,让学生感受湖南民歌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个人展示,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浏阳河》的背景、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浏阳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钢琴或电子琴,进行伴奏。
3.准备歌谱,让学生跟随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浏阳河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欣赏湖南的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对《浏阳河》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浏阳河》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湖南民歌的特色。
教师简要介绍《浏阳河》的背景、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浏阳河》,学生跟随模仿。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湖南民歌的音色、节奏、韵味等特点。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浏阳河》,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姿势等方面的问题。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探讨《浏阳河》的意义,了解湖南民歌在地域文化中的地位。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浏阳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浏阳河》是一首湘剧传统唱腔歌曲,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选取了这首歌曲作为教学内容。
歌曲以叙述故事的方式,描绘了浏阳河畔的美景和人们的生活情景,歌词朴实、生动,旋律优美、抒情,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湘剧音乐的特点,感受湖南地方文化的魅力,同时培养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湘剧音乐和地方文化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知识的普及。
此外,学生对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还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湘剧音乐的特点,感受湖南地方文化的魅力。
2.能够熟练地演唱《浏阳河》,并对歌曲进行简单的赏析。
3.培养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湘剧音乐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调和演唱技巧。
3.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湘剧音乐的特点、歌曲的背景和情感内涵。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个人演唱,教师点评指导。
4.互动法:学生之间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演唱经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浏阳河》的曲谱、歌词、湘剧音乐特点的图片和视频等。
2.教学器材:钢琴、音响设备、话筒等。
3.作业材料:歌曲《浏阳河》的练习曲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浏阳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湘剧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浏阳河》的曲谱,讲解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和歌词内容。
同时,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六年级下册音乐书浏阳湖
授课年级:湘版音乐教材六年级(下册)学习内容:学唱歌曲《浏阳河》,欣赏多种版本的《浏阳河》
教材分析:《浏阳河》这首歌曲有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分节歌对唱形式,歌曲以歌谣体的赞歌形式,歌颂了浏阳河畔出生成长的伟人毛主席。
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选取了湖南地区家喻户晓的两首代表性作品《浏阳河》和《洞庭鱼米乡》,通过聆听不同版本的《浏阳河》和对比感受高腔山歌,更深刻地体验表现出歌曲《浏阳河》音乐作品亲切,抒情,歌颂性的演唱风格韵味!
学习目标:
一、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浏阳河》,用歌声表达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
二、能运用多种演唱形式熟练演唱,深情演绎歌曲《浏阳河》;三、聆听体验不同版本的《浏阳河》音乐表现形式,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
采用多种演唱形式,歌颂性地演唱歌曲《浏阳河》。
学习难点:
运用自主学唱,听唱等多种形式学唱歌曲《浏阳河》,准确演唱带有一字多音和休止符的旋律乐句。
教具学具:
电子琴、希沃软件、学生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