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减值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会计实务文库首发】
- 格式:pdf
- 大小:661.66 KB
- 文档页数:9
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方式资产减值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其持有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的过程。
资产减值反映了资产的实际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遵循了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减值准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冲销和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处理方式。
1. 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是一种预防性措施,用于准备未来的损失。
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根据资产可能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合理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计提的具体流程如下:首先,企业应对可能减值的资产进行评估,比较其账面价值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如果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小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就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其次,计算要计提的准备金金额。
通常有两种计算方法:按比例计提和按账龄计提。
按比例计提是将准备金与资产原值的比例相乘,根据资产的特性和行业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比例。
按账龄计提则是根据资产的使用期限来计算准备金的金额。
最后,将减值准备计入利润表中,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减值准备的形式体现。
这样可以使财务报表更加真实和可靠。
2. 资产减值准备冲销当资产不再面临减值风险或减值风险降低时,企业可以选择冲销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其次,资产的价值恢复是由于重大变化导致的,而不是临时的;最后,资产的减值风险持续降低,可以认为不再需要减值准备。
在满足上述条件后,企业可以通过冲销减值准备将资产恢复到其账面价值,并在财务报表中相应地调整减值准备的金额。
3.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在资产的整个使用寿命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技术陈旧、设备老化等)可能导致固定资产价值下降,这时企业需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步骤如下:首先,评估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根据资产的市场价值和折旧情况,结合预计的未来现金流量,评估出资产的减值损失金额。
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作者:顾兰芳来源:《审计与理财》2013年第04期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金融资产作为一项全新的资产,逐步被认识并理解,但从实务角度看,仍存在一些理解的偏差。
本文将从金融资产的定义、计量角度,解析如何核算金融资产减值。
一、金融资产分类近些年来,我国的金融工具交易,尤其是衍生工具交易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准确反映金融工具,《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顺应而生,从准则的规定来看,金融资产分为以下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贷款和应收款项。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划分至不同的类别中。
如何准确划分,因对概念和分类的理解不到位,很难准确把握。
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判别方法。
第一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该类资产通常以赚取差价为目的。
若管理层持有投资是为短期获利,且该金融资产具有活跃的市场,其公允价值能够通过活跃市场获取,则可以划分至此类。
该类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准则明确规定,一经确定不允许划分至其他三类,其他三类也不得再确认为该类资产。
第二类,持有至到期投资。
通常情况下,若该项资产到期日固定、收回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企业也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投资,则可以划分至此类。
实务中,划分为该类资产的主要是企业购买的债券及国债投资。
第三类,贷款和应收款项。
该类金融资产主要是企业的各类应收款项及金融企业的贷款等,确认后以摊余成本计量。
判断是否属于该类资产,主要的依据有:一是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如应收款项;二是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三是非衍生金融资产。
第四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该类资产主要包括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未划分为上述三类的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该资产有活跃的市场,公允价值易于取得,持有的期限不定。
初始确认后,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金融资产是指可以在未来产生现金流的资产,主要包括股票、债券、银行存款、现金等。
对于企业而言,金融资产一般是重要的财务资源,因此正确地会计核算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评估至关重要。
一、会计核算的基础金融资产的交易对象可以是企业之间,也可以是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在应用会计核算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交易确认原则交易确认原则指企业应该确认已经发生的交易,无论是股票、债券还是短期理财产品等金融资产,都要按时确认其发生时间、规模和价值。
2. 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公允价值计量原则指企业应该以市场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及时更新价格,对于损益具有重要影响的金融资产更需要进行公允价值计量。
3.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计量原则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计量指企业可以选择以成本计量的方式进行核算,但同时必须持有且有意愿持有该金融资产直至到期时间,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
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指企业可以任意出售的股票、债券等资产,这类金融资产应该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在损益表中公允价值变动。
二、不同类型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1. 股票对于股票,企业可以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或成本计量。
如果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其市场价值变动将反映在利润或亏损中;如果选择成本计量,其价值应不低于其成本。
同时,对于资产减值损失,应当根据公允价值或成本进行确认。
2. 债券企业应该对债券进行到期日管理,对于持有至到期债券,应该按成本计量;对于可供出售债券,则应该按公允价值计量,并确认公允价值变化。
3. 现金企业应当把持有在银行账户中的现金予以确认,并按成本进行计量。
4. 短期理财产品短期理财产品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并留意相关收益税金的影响。
企业应尽可能选择风险低、收益稳定的产品,避免因选择高风险产品而出现资产减值。
三、会计处理中常见的问题1. 只关注短期投资收益而忽略长期利益过分关注短期利润而忽略长期利益,可能导致企业在长期中出现不良影响。
如何进行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是一项重要的会计准则,它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正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是指企业所持有的资产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这时企业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包括准备工作、计提准则和方法。
首先,进行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前,企业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可疑资产的初步评估和风险识别。
企业需要仔细分析资产的价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的可预测性,以确定是否存在资产减值的迹象。
一般来说,资产减值可能涉及到存货、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等项目。
其次,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中国会计准则,企业需要按照特定的准则和方法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一般来说,资产减值准备应满足以下条件:1)有潜在的资产减值风险;2)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3)可以可靠地估计资产减值金额。
对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企业应该定期进行减值测试。
减值测试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分别是资产可收回金额法和资产公允价值法。
资产可收回金额法是以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金额为基础,减去资产的账面价值,来计算资产的减值金额。
资产公允价值法则是通过比较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异,确定资产减值金额。
对于存货的减值,企业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个别计提法,即根据每个存货项目的情况进行计提准备;2)整体计提法,即根据存货按一定比例计提准备。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计提。
对于应收账款的减值,企业一般采用个别计提法。
通过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根据逾期期限以及客户信用等因素进行减值准备的计提。
最后,企业在财务报表中需要明确披露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信息。
这包括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金额、计提依据以及资产减值风险的说明。
同时,企业还需要提供对前期减值准备的处理,包括减值准备的撤销和增加。
总之,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是一项重要的会计准则,企业需要按照特定的准则和方法计提准备。
2017-2018年度会计实操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金融资产减值如何进行会计核算【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2017-2018年最新会计实务经验总结,如对您有帮助请打赏!不胜感激!】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企业进行的债权投资,在初始确认时可以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因其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因
而期末不需要计提减值损失.而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都存在减值问题需要核算.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核算存在的问题
现假设A公司于2008年1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面值100 000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4%,每年12月31日付息,到期还本债券.实际支付价款为
95 670元,购入债券时确认的实际年利率为5%.A公司在初始确认时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与摊余成本计算如下表.
对该项债券投资企业可分别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核算.
(一)减值业务现行处理办法
假设在前两年核算正常情况下,2009年末预计B公司发生严重财务困难,A公司该项投资会发生减值.
按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按账面摊余成本列示其价值,
当有客观证据表明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应当将其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2009年12月31日,该投资账面价值即摊余成本97 277元,现在假设未来现金流量现值96 000元,则计算减值准备=97 277-96 000=1 277(元),所以A公司要确认减值损失并计提减值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1 277;贷:持有至到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