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算例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课程设计范例
- 格式:ppt
- 大小:184.00 KB
- 文档页数:24
课程名称:城市地下铁道与轻轨交通设计题目: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院系:土木工程系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与地下工程年级:2011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王玉锁老师成绩: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与地下工程姓名学号开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2014年3月22日题目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一、设计的目的掌握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中,站台宽度、楼梯数量计算过程及方法。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根据提供的车站资料,确定站台宽度、楼梯数量、扶梯宽度;按防灾规定进行验算。
三、指导教师评语四、成绩指导教师(签章)年月日隧道概况:某地铁Ⅱ级车站,客流密度为0.5m2/人,采用三跨两柱双层结构的岛式站台车站,站台上的立柱为0.6m ×0.6m 的方柱,两柱之间布置楼梯及自动扶梯,使用车辆为A 型车(车长23.12m),列车编组数为6辆,定员1860人/列,站台上工作人员为10人,列车运行时间间隔为2min 。
试设计:(1)站台的有效长度及宽度。
(2)中间站厅到站台之间楼梯及自动扶梯的宽度,并按防灾要求检算。
其中,预测高峰客流如下表 序号学 号 姓 名 预测客流量(人/h ) 上行线 下行线 上车(人) 下车(人) 上车(人) 下车(人) 39 2011764816976 7232 2090 1309 6345 解:1、按照客流估算法计算k ——超高峰系数,取1.3计算车站站台的有效长度l :m sn l 72.1402612.23=+⨯=+=δ则取车站站台的有效长度为m 141。
根据题意可知:上行线与下行线上车人数:(7232+1309)人/h=8541人/h ;上行线与下行线下车人数:(2090+6345)人/h=8435人/h ;因列车运行时间间隔2min ,所以侧站台宽度:m s l mw b 79.148.01415.0260)13097232(3.1=+⨯⨯+⨯=+=根据地铁设计规范车站站台最小宽度尺寸,取m b 5.2=自动扶梯的台数:69.18.081003.1)63452090(1=⨯⨯+==ηn k N n 下台 取2台,1台自动扶梯宽m 1,总宽m 2。
……………………………………………………………最新资料推荐…………………………………………………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XX地铁X号线XXX站设计年级:XXXX级学号:XXXXXXX姓名:XXX专业:土木工程指导老师:XXX20XX 年 X月院系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年级20XX 姓名XXX题目xx地铁x号线xx站设计指导教师XXX评语指导教师(签章)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章)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章)年月日毕业设计任务书班级土木xx班学生姓名xxx学号20xxxxxx发题日期:20xx年xx 月xx 日完成日期:20xx年xx 月xx 日题目xx地铁x号线xx站设计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通过本毕业设计对一个实际地铁车站的规划与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设计与施工工作奠定基础。
学生通过参与本毕业设计,了解地铁车站设计的流程,培养对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相关规范的选择和运用能力,掌握地铁车站的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强化计算软件的使用、以及熟悉设计文本的编制全过程,另外培养理论分析与设计运算能力、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1)车站建筑设计:根据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比选车站的总平面布置方案(至少完成两个方案对比论证)、对车站规模进行计算、对车站建筑布局进行设计(站台层、站厅层及结构断面),并绘制车站建筑设计图纸;(2)车站的围护结构设计:根据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比选围护结构方案、拟定围护结构主要尺寸及参数、确定荷载图示及计算图示、采用计算软件对围护结构(含标准横断面及非标横准断面)不同工况进行计算及验算,并绘制车站围护结构设计图纸;(3)车站主体结构设计:根据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拟定结构尺寸及材料、确定荷载种类并进行荷载组合及计算、确定计算模型和计算图示、采用数值计算软件对车站结构内力进行计算(标准横断面+非标准横断面,或标准横断面+纵梁)、进行主要构件的配筋计算及验算、进行车站抗浮验算,并绘制车站结构横断面(及纵梁)配筋图;(4)车站结构防水设计:根据防水设计原则和标准选取合适的主体结构防水构造体系、确定结构自防水设计要求、确定各结构部位附加防水层措施及细部构造节点防水措施、确定主要防水材料的材质要求指标,并绘制车站防水设计图纸;(5)车站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总体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比选、施工阶段划分、主要施工流程)、施工场地布置及交通疏解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工程量统计等内容,并绘制车站施工组织设计图纸;(6)毕业实习:参观成都地铁在建车站施工现场、已运营车站,结合毕业设计的内容撰写毕业实习报告;(7)外文翻译及绘图:完成字数不少于1万外文字符的专业文献翻译,并附上翻译资料原文;图纸不少于两张0号设计图的工作量,其中手绘图纸图量不少于一张2号设计图。
课程名称:城市地下铁道与轻轨交通设计题目: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院系:土木工程系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与地下工程年级:2011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王玉锁老师成绩: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与地下工程姓名学号开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2014年3月22日题目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一、设计的目的掌握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中,站台宽度、楼梯数量计算过程及方法。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根据提供的车站资料,确定站台宽度、楼梯数量、扶梯宽度;按防灾规定进行验算。
三、指导教师评语四、成绩指导教师(签章)年月日隧道概况:某地铁Ⅱ级车站,客流密度为0.5m2/人,采用三跨两柱双层结构的岛式站台车站,站台上的立柱为0.6m ×0.6m 的方柱,两柱之间布置楼梯及自动扶梯,使用车辆为A 型车(车长23.12m),列车编组数为6辆,定员1860人/列,站台上工作人员为10人,列车运行时间间隔为2min 。
试设计:(1)站台的有效长度及宽度。
(2)中间站厅到站台之间楼梯及自动扶梯的宽度,并按防灾要求检算。
其中,预测高峰客流如下表 序号学 号 姓 名 预测客流量(人/h ) 上行线 下行线 上车(人) 下车(人) 上车(人) 下车(人) 39 2011764816976 7232 2090 1309 6345 解:1、按照客流估算法计算k ——超高峰系数,取1.3计算车站站台的有效长度l :m sn l 72.1402612.23=+⨯=+=δ则取车站站台的有效长度为m 141。
根据题意可知:上行线与下行线上车人数:(7232+1309)人/h=8541人/h ;上行线与下行线下车人数:(2090+6345)人/h=8435人/h ;因列车运行时间间隔2min ,所以侧站台宽度:m s l mw b 79.148.01415.0260)13097232(3.1=+⨯⨯+⨯=+=根据地铁设计规范车站站台最小宽度尺寸,取m b 5.2=自动扶梯的台数:69.18.081003.1)63452090(1=⨯⨯+==ηn k N n 下台 取2台,1台自动扶梯宽m 1,总宽m 2。
地下工程本科课程设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系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01.1 课程设计目的 0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01.3 课程设计方案 01.3.1 方案概述 01.3.2 主要材料 (3)1.4 课程设计基本流程 (3)第二章平面结构计算简图及荷载计算 (5)第三章结构内力计算 (7)第四章结构(墙、板、柱)配筋计算 (11)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概述1.1 课程设计目的初步掌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课程设计学习,熟悉地下工程“荷载—结构”法的有限元计算过程;掌握平面简化模型的计算简图、荷载分类及荷载的组合方式、弹性反力及其如何在计算中体现;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有限元建模、划分单元、施加约束、施加荷载的方法;掌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并根据结构内力完成配筋工作。
为毕业设计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做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1、《地铁设计规范》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地下铁道》(高波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5、《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6、计算软件基本使用教程相关的参考书(推荐用ANSYS)1.3 课程设计方案1.3.1 方案概述某地铁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结构为矩形框架结构,结构尺寸参数详见表1-1。
车站埋深3m,地下水位距地面3m,中柱截面的横向(即垂直于车站纵向)尺寸固定为0.8m(如图1-1标注),纵向柱间距8m。
为简化计算,围岩为均一土体,土体参数详见表1-2,采用水土分算。
路面荷载为2kN,钢筋20m/混凝土重度3/25m kN co =γ,中板人群与设备荷载分别取2/4m kN 、2/8m kN 。
荷载组合按表1-3取用,基本组合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标准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纵向(纵梁)计算要求分别计算顶纵梁、中纵梁、底纵梁受力及其配筋。
顶纵梁尺寸:1000mm ×1800mm (宽×高);中纵梁尺寸:1000mm ×1000mm (宽×高);底纵梁尺寸:1000mm ×2100mm (宽×高)。
1计算荷载、计算模型及计算内容计算荷载1.结构自重:按结构的实际重量计,钢筋混凝土容重取25kN/m3,装修层容重取22kN/m3;在进行荷载基本组合时作为恒荷载考虑;2.顶板覆土荷载:覆土厚度按实计算,根据路面标高情况分3.8m和3.5m两种厚度,容重取20kN/m3,在进行荷载基本组合时作为恒荷载考虑;3.顶板地面超载20kN/m,盾构吊出段30kN/m;在进行荷载基本组合时作为活荷载考虑并考虑超载引起的附加土压力;4.公共区活载标准值按4kPa计,楼梯活载标准值按4kPa计,设备区恒载按8kPa计;5.侧向水压力具体的计算方法及数值见各个断面的计算简图;在进行荷载基本组合时作为恒荷载考虑;6.侧向土压力作用在地下连续墙上,具体的计算方法及数值见各个断面的计算简图;在进行荷载基本组合时作为恒荷载考虑;7.底板水压力荷载,具体的计算方法及数值见各个断面的计算简图;在进行荷载基本组合时作为恒荷载考虑;由于底板上的其他行人荷载对底板受力有利,同时这些荷载不起主要作用,因此不予考虑。
8.人防荷载及地震荷载:按规范要求取。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RFJ02-2009)和《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 50157-2003)的规定,按结构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可能出现的最不利情况进行荷载组合。
各种荷载组合及分项系数见下表。
组合类型永久荷载可变荷载人防荷载地震荷载1基本组合(0)002准永久组合(0)003人防组合004地震组合00注:括号内数值为抗浮工况在对主体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时,采用基本组合结果进行验算;对结构进行裂缝验算时,采用准永久组合进行验算。
计算模型本计算书采用通用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进行计算分析。
1.沿车站纵向取一米,按平面框架结构进行计算,荷载作用于框架构件轴线;2.考虑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的共同作用,两者之间用只承受压力的连杆相连,当连杆受拉则自动失效;3.按实际情况考虑施工阶段与正常使用阶段两种工况。
工程概预算设计题目:铁路工程概预算院系:土木工程系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姓名:学号: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宜宾班姓名学号开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年月20日题目:某铁路设计概算一、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掌握计算工程量以及编制单项概预算、综合概预算、总概预算的基本方法,了解并熟悉定额内容、定额的使用,概预算的编制原则等,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内容及要求:1、采用价差系数法编制单项概算、综合概算表、总概算表。
2、提交单项概算表、综合概算表、总概算表、主要材料全程运杂费分析表、定额单价汇总表。
3、按照课程设计封面、目录、编制说明、总概算表、综合概算表、单项概算表、全程运杂费分析表、定额单价汇总表顺序装订成册。
4、单价分析表电子版发到电子邮箱。
5、选取一个轨道的单项概算表写出每一种费用的计算过程。
6、写出轨道工程的主材运杂费分析表的计算过程。
三、指导教师评语四、成绩指导教师(签章)年月日目录1、编制说明 (1)2、总概算表 (6)3、综合概算表 (7)4、路基工程单项概算表 (11)5、轨道工程单项概算表 (13)6、轨道工程主材全程运杂费分析表 (14)7、路基工程单价汇总表 (15)8、轨道工程单价汇总表 (16)9、单项概算的手算过程 (17)10、主材运杂费分析手算过程 (18)铁路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任务书1、编制说明(1)目的和任务在学生完成铁路工程概预算这门课程及有关专业课程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综合运用这部分内容,独立完成一项工程的概预算编制。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掌握计算工程量以及编制单项概预算、综合概预算、总概预算的基本方法,了解并熟悉定额内容、定额使用,概预算的编制原则等,加深我们对所学内容的了解。
由于课程设计课时少,所以不可能涉及到概预算编制的所有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采用价差系数法编制路基、轨道、桥涵、隧道等工程的概预算,任选一份原始资料进行编制。
1计算荷载、计算模型及计算容1.1计算荷载1.结构自重:按结构的实际重量计,钢筋混凝土容重取25kN/m3,装修层容重取22kN/m3;在进行荷载基本组合时作为恒荷载考虑;2.顶板覆土荷载:覆土厚度按实计算,根据路面标高情况分3.8m和3.5m两种厚度,容重取20kN/m3,在进行荷载基本组合时作为恒荷载考虑;3.顶板地面超载20kN/m,盾构吊出段30kN/m;在进行荷载基本组合时作为活荷载考虑并考虑超载引起的附加土压力;4.公共区活载标准值按4kPa计,楼梯活载标准值按4kPa计,设备区恒载按8kPa计;5.侧向水压力具体的计算方法及数值见各个断面的计算简图;在进行荷载基本组合时作为恒荷载考虑;6.侧向土压力作用在地下连续墙上,具体的计算方法及数值见各个断面的计算简图;在进行荷载基本组合时作为恒荷载考虑;7.底板水压力荷载,具体的计算方法及数值见各个断面的计算简图;在进行荷载基本组合时作为恒荷载考虑;由于底板上的其他行人荷载对底板受力有利,同时这些荷载不起主要作用,因此不予考虑。
8.人防荷载及地震荷载:按规要求取。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GB 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GB 50011-2010)、《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RFJ02-2009)和《地下铁道设计规》(GB 50157-2003)的规定,按结构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可能出现的最不利情况进行荷载组合。
各种荷载组合及分项系数见下表。
注:括号数值为抗浮工况在对主体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时,采用基本组合结果进行验算;对结构进行裂缝验算时,采用准永久组合进行验算。
1.2计算模型本计算书采用通用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进行计算分析。
1.沿车站纵向取一米,按平面框架结构进行计算,荷载作用于框架构件轴线;2.考虑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的共同作用,两者之间用只承受压力的连杆相连,当连杆受拉则自动失效;3.按实际情况考虑施工阶段与正常使用阶段两种工况。
题目:南京地铁一号线岔路口站主体结构设计1、本设计的目的、意义(1)通过本设计工作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对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设计、施工方法的选择及施工组织有所认识和了解,并使其得到计算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受力情况和进行科研能的初步训练。
(2)通过本毕业设计工作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理论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外文阅读能力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以及社会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和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
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1)摘要:(中、英文)(2)车站的工程概况:(水文、地质情况)(3)车站主体结构的平、纵断面设计:(车站平、纵断面图,车站主体结构平面图、横断面图)(4)车站主体结构计算及配筋(ANSYS):(车站主体结构配筋图)(5)车站结构的施工方法与施工组织;(6)车站结构工程工程量初步拟定;(7)不少于6000字符的外文翻译。
3、设计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16周)第一部分布置设计任务,收集相关资料,熟悉设计资料集相关要求(2周)第二部分根据所给定的车站资料确定车站主体平面图及纵剖面图(2周)第三部分对车站主体部分进行结构计算及配筋(4周)第四部分车站主体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组织(2.5周)第五部分依据所确定的车站主体结构计算工程量(1.5周)第六部分外文翻译、绘图及文整工作,机动(毕业实习)(3周)评阅及答辩(1周)备注参考资料:(1)王珊.地铁工程设计与施工新技术实用全书.银声音像出版社(2)杨其新、王明年.地下工程施工与管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0(3)张庆贺、朱合华、庄荣.地铁与轻轨.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8(4)钟新樵、赵菊梅.地下工程概论.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5)贺少辉.地下铁道.清华大学出版社(6)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2003).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7)刘钊、余才高、周振强.地铁工程设计与施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8)李权.ANSYS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9)赵志缙、应惠清.建筑施工.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0)地铁工程设计指南.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6(11)房屋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指导教师:年月日审批人:年月日摘要地铁车站的设计与施工,既是地铁工程亮点所在,更是一个难点问题。
地铁地下车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地铁地下车站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2. 掌握地铁地下车站的设计原则、施工技术和运营管理;3. 了解地铁地下车站与城市规划、交通系统的关系。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地铁地下车站的布局和设施,评估其合理性;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地铁地下车站方案;3. 能够运用网络资源和实地考察,收集和分析地铁地下车站的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铁地下车站及城市公共交通的关心和责任感;2. 增强学生对我国地铁建设成就的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地理与交通知识相结合的实践性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地铁地下车站的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对城市交通有一定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将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教学过程,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地铁地下车站基本概念:介绍地铁、地下车站的定义,以及其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列举:地铁发展历程、地下车站类型及特点。
2. 地铁地下车站结构及功能:讲解地铁地下车站的构造、设施及各部分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内容列举:车站平面布局、立体结构、设备系统、安全设施。
3. 地铁地下车站设计原则与施工技术:阐述地铁地下车站设计原则,介绍施工技术及工艺。
教材章节:第三章内容列举:设计原则、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施工组织。
4. 地铁地下车站运营管理:介绍地铁地下车站的运营管理内容,包括客运组织、设备维护、安全检查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内容列举:运营组织、客运服务、设备维护、安全管理。
5. 地铁地下车站与城市规划:探讨地铁地下车站与城市规划、交通系统的关系。
西南交大峨眉分校铁道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缝线路计算任务书1、原始资料1.1轨道条件1.1.2轨道类型⑴重型⑵次重型1.1.31.1.4轨下基础刚度D值(KN/cm)⑴重型⑵次重型1.2运营条件1.2.1机车类型⑴东风型内燃机车(DF4)⑵DF8⑶DFH4 ⑷ND5⑸韶山型电力机车(SS2)⑹SS3⑺6Y2 ⑻前进2车辆类型车辆(C62)2、计算内容2.1锁定轨温2.2伸缩区长度2.3预留轨缝2.4道床及路基面强度检算运营条件附录二((8)QJ前进蒸汽机车有关参数(其速度为80km/h))导轮中心至前车钩中心距离1.235m 导轮轮重65KN第一动轮中心至导轮中心距离2.87m、第一动轮重100KN第二动轮中心至第一动轮中心距离1.6m、第二动轮重100KN第三动轮中心至第二动轮中心距离1.6m、第二动轮重100KN第四动轮中心至第三动轮中心距离1.6m、第二动轮重100KN第五动轮中心至第四动轮中心距离1.6m、第二动轮重100KN从轮中心至第五动轮中心距离3.05m、从轮重100KN煤水车轮一中心至从轮中心距离4.46m、煤水车轮一重98.75KN 煤水车轮二中心至煤水车轮一中心距离1.51m、煤水车轮二重98.75KN 煤水车轮三中心至煤水车轮二中心距离1.51m、煤水车轮三重98.75KN 煤水车轮四中心至煤水车轮三中心距离3.18m、煤水车轮四重98.75KN 煤水车轮五中心至煤水车轮四中心距离1.51m、煤水车轮五重98.75KN 煤水车轮六中心至煤水车轮五中心距离1.51m、煤水车轮六重98.75KN 后车钩中心至煤水车轮六中心距离1.656m无缝线路课程设计指示书基本要求为保证安全可靠地完成运输任务,无缝线路必须满足强度条件和稳定性条件的基本要求。
1、无缝线路的强度条件: []σσ≤总 其中,[]钢轨容许应力—附加应力—温度应力—钢轨应力列车载荷作用下产生的—总σσσσσσσσf t d ft d ++=`2、无缝线路的稳定性条件:[]P P t ≤其中,[]允许温度压力保证无缝线路不失稳的—温度压力—P P t一.无缝线路强度计算㈠钢轨动弯挠度y d 、动弯矩M d 及轨枕反力R d 的计算1. 计算公式:()01y y d βα++= ()mm ()01fM M d βα++= ()mm N ⋅ ()01R R d βα++= ()N其中,400042412EJuk P kaR P kM P u ky ====∑∑∑弹性地基梁刚比系数静反力静弯矩静挠度ημη符号意义:()钢轨惯性矩—钢轨弹性模量—系数钢轨连续支承基础弹性—枕间距—弯矩影响系数—挠度影响系数—轮载—线半径有关横向水平力系数,与曲—超高有关偏载系数,与未被平衡—及计算内容有关速度系数,与机车类型—J E u a ))kx sin kx (cos e ()kx sin kx cos e (P f k xk x -=μμ+=ηηβα--2. 计算顺序及注意事项⑴计算刚比系数k 值时,u 值按两种不同情况取值:a. 当计算0M 时b. 当计算0y 及0R 时⑵J 值取钢轨垂直磨耗为3mm 或6mm 时的x J ⑶用表格计算∑μP 、0M⑷计算∑ηP 、0y、0R⑸计算d M 、d y 、d R㈡钢轨动弯应力d σ的计算 1. 计算公式WM dd =σ 其中,12W W W 及轨底截面系数头截面系数钢轨截面系数,分为轨—2. 注意事项 ⑴轨底动弯应力1W M dgd =σ )(MPa ⑵轨头动弯应力2W M djd=σ)(MPa ㈢无缝线路强度条件及计算1. 强度条件表达式[][]σ≤σ+σ+σσ≤σ+σ+σ压压头压拉拉底拉t f t f其中,[]、工艺有关钢轨允许应力,与材质—)附加拉、压应力(—、)力(轨底拉应力、轨头压应—、压拉头压底拉σσσσσMPa MPa f f2. 允许轨温升降值计算公式[][][][]ασσσασσσE t E t f f 压头压压拉底拉拉--≤∆--≤∆其中,钢轨胀缩系数—α 二.稳定性条件及计算为满足无缝线路稳定性,不致在高温条件下发生胀轨跑道现象,必须将轨内温度压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其表达式为:[]t t P P ≤其中, []允许温度压力—t P 又, []KP P Nt =式中, 51K .,K P N =安全系数—额定温度压力—㈣额定温度压力N P 的计算 1. 计算公式R lf f Q l l f f EJ P oe oe y N '++++=32322244πππβ (A ) ()⎥⎥⎥⎦⎤⎢⎢⎢⎣⎡++⎪⎪⎭⎫⎝⎛'+'=Q f f EJ R EJ R EJ Q l oe y yy 41322222ππβπβπβ (B ) 其中,变形曲线长度—矩钢轨断面对垂直轴惯性—轨框刚度换算系数—额定变形矢度—弹性初弯矢度—曲率曲线地段塑性初弯合成—等效道床横向阻力—l J f f R Q y oe β'12.计算顺序先假设mm l 4000=及相应oe f 及op f 等值,按式(B )进行逼近计算变形曲线最终长度,然后按式(A )计算N P ,最后计算[]t P 。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地铁与轻轨设计名称: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成绩:指导教师(签字):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2015年11 月日目录1.设计任务 01.1 车站设计资料 01.2设计内容 02.设计正文 (1)2.1设计目的 (1)2.2设计内容及要求 (1)2.3具体设计 (1)2.3.1站厅层的设计 (2)2.3.2站台层的设计 (3)2.3.3出入口的设计 (5)3.附图 (6)1.设计任务1.1 车站设计资料某地铁车站,预测远期高峰小时客流(人/小时)、超高峰系数如下表,客流密度ω为0.5m2/人,采用三跨两柱双层结构的岛式站台车站,站台上的立柱为直径c=0.6m的圆柱,两柱之间布置楼梯及自动扶梯,使用车辆为B型车(车长s为19.5m),列车编组数n为6辆,定员P v为1440人/列,站台上工作人员为6人,列车运行时间间隔t为2min,列车停车的不准确距离δ为2m,乘客沿站台纵向流动宽度b0为3m,出入口客流不均匀系数b n取1.1。
1.2设计内容1.站厅层:①客流通道口宽度;②人工售票亭或自动售票机(台)数;③检票口检票机台数;④站厅层的平面布置。
2.站台层:①站台长度;②楼梯宽度、自动扶梯宽度;③两种方法计算的站台宽度;④根据计算出楼梯、自动扶梯宽度按防灾要求检算安全疏散的时间;⑤站台层的平面布置。
3.出入口:出入口数量和出入口宽度。
2.设计正文2.1设计目的掌握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中站厅、站台层以及出入口通道的设计过程、内容和平面布置原则。
2.2设计内容及要求根据提供的车站资料,进行车站的建筑设计及车站各组成部分的平面布置。
2.3具体设计由基本条件可得:上行线最大客流为:N上=(8106+1141)= 9247(人/h)下行线最大客流为:N 下 =(2487+1675)= 4162(人/h )上行线与下行线上车的最大客流为:M 1=(8106+2487)= 10593(人/h ) 上行线与下行线下车的最大客流为:M 2=(1141+1675)= 2816(人/h )2.3.1站厅层的设计1.客流通道口宽度根据2.3.2站台层的设计可得到站台至站厅楼梯(包括自动扶梯)的总宽度为d=21d +d 2=210+1=6m ,为便于灾变时的紧急疏散,则可将客流通道口宽度设置为7m>2.4m, 满足地铁设计规范。
地下铁道车站建筑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指导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4年10月目录1 车站建筑计算...................................................... .. 1 车站选址说明. (1)出入口、风亭设计 (1)设计客流及车站规模 (1)2 车站建筑设计 (6)车站各层建筑布置及功能分区 (6)车站客流组织 (7)车站无障碍设计 (8)车站防灾设计 (9)1车站建筑计算车站选址说明香港路道路宽20m,为双向四车道,交通较繁忙,车流量较大。
规划道路目前尚未实施。
菱角湖路与三眼桥北路道路宽10m,为双向二车道,交通较繁忙,车流量较大。
规划道路目前尚未实施。
菱角湖路、三眼桥北路与香港路相交成十字路口。
十字路口周围主要为大型的社区。
东侧为菱角湖公园,西侧为唐家墩菱角湖社区,北侧为香港丽都,南侧为鹏飞湖庭。
经调查,江城大道路中下埋两根①1200雨水管为车站控制性管线,埋深。
受雨水管影响,本站覆土为3m,施工期间对雨水管进行悬吊保护,完工后可按原线还建。
车站设置于江城大道与规划道路交叉路口,沿规划道路敷设。
现状周边有 4 栋建筑在车站结构轮廓内,对车站布置有影响。
在车站范围内另有①300雨水管一根、10KV的电力管线1跟及路灯管线,施工期间对10 KV电力管线进行悬吊保护、①300雨水管临时废弃,对于路灯管线临时废弃,完工后均按原线还建。
出入口、风亭设计本站位于香港路、菱角湖路与三眼桥北路交叉路口。
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1个无障碍电梯和2组风亭。
十字路口东侧为菱角湖公园方向,在此设置I号出入口;北侧为香港丽都,在此设置U号出入口;西侧为唐家墩菱角湖社区,车站在此设置川号出入口和2号风亭;南侧为鹏飞湖庭,在此设置W号出入口和1号风亭。
I、U、M、W号出入口分别设于路口周边四个象限的地块内,满足4个象限的客流吸引。
车站1号风亭设于车站南侧,为满足防淹要求,设置为高风亭,车站2号风亭设于车站西侧,为高风亭。
课程名称:铁路轨道设计题目:无缝线路/曲线整正/缩短轨设计专业:铁道工程年级:姓名:学号:设计成绩:指导教师(签章)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年月日无缝线路线路设计一、设计原始资料1、铺设地点:合肥2、钢轨类型:75kg/m3、轨枕类型:III型4、轨枕间距:1760根/km5、扣件类型:III型6、道床类型及肩宽:肩宽30cm,厚度35cm7、钢轨接头螺栓扭矩值:800N·m8、道床纵向阻力:混凝土轨枕8.7N/mm单根轨枕的道床纵向阻力:10000N9、设计区最小半径:R=800m10、轨下各结构层刚度(应将胶垫、道床、路基刚度按照串联弹簧方式进行换算。
1)计算钢轨位移及弯矩时,扣件垫板刚度:600KN/cm 道床(半宽度)刚度300kN/cm2)路基k30指标(Mpa/m):k30=120Mpa/m3)计算轨枕反力时换算后的总的支撑刚度胶垫+道床+路基(KN/cm):700KN/cm11、设计最高行车速度120Km/h12、荷载组合:1机车+1车辆车辆类型:C62二、无缝线路的设计计算第一部分、轨道结构竖向受力计算及锁定轨温的确定机车通过曲线轨道的允许速度的确定:对于新建线路,通过R=800m曲线轨道时的机车允许速度可按V max=4.3√R来计算,得V max=121.62KN/h,DF4机车构造速度V max=120kN/h,故取最大120KN/h来检算各部件的强度。
DF4机车前后有两个转向架,每个转向架为三个轴,前后转向架最近轴距为8.4m,当轴距大于5m以上时,相邻轮子影响很小,可以不计。
因此,寻找引起最大弯矩的最不利轮位时,只要用一个转向架的三个轴分别做为计算轮来求最不利轮位。
而且,还应注意到转向架的三个轴轮重一样,轴距亦相同,所以1、3轮引起的弯矩应当相同,只要考虑其中一个即可。
这样,只要在1、2轮中找最不利轮。
计算时列表进行。
作用如下图:(1)计算k 值Ⅲ型钢筋混凝土枕:1760根∕km钢轨支座刚度D :查表得混凝土枕、橡胶垫板重型特重型D=mm N /30000轨枕间距mm 2.56817601000000==a ,因此: MPa a D u 8.522.56830000===13445410093.110448910058.248.52I 4--⨯=⨯⨯⨯⨯==mm E u k 这里m kg /75新轨对水平轴的惯性矩44104489mm I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