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通信工程施工图设计10张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5
通信施工图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次设计的XX县XX街南段道路工程为XX街全线的一部分,北端与已建成的XX街、滨河路相接;南端止于长安大道。
本项目是XX县南阳安置点片区主要城市道路,全长0.582公里。
本册为通信部分施工图设计文件。
二、设计依据及规范2.1上阶段初步设计审查批复执行情况上阶段初步设计审查无意见。
2.2主要规范及规程(1)建设方与我院签定的设计合同及委托书。
(2)我院道路部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3) 综合管网方案平面图和标准横断面;(4)《地下通信线缆敷设》图集(05X101-2);(5)《通信管道人孔和管块组群图集》(YDJ-101);(6)《城市地下通信塑料管道设计规范》( CECS 165-2004);(7)《通信管道与通信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8)《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 5137-2005);(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 50289-98);(10)根据道路设计路面高程为水准点。
(三)、设计范围1、本设计为综合管网的通信管廊单项施工设计图。
2、本通信设计为通信土建部分设计,不包括通信电缆的敷设。
四、通信管道建设说明1、通信管道容量设计依据(1)根据设计方案本工程沿道路人行道新建通信管道12孔,地块过街设置9孔,通信管道孔数的确定根据当地各管线单位意见和建设远期规划容量和当地各通信营运商的发展需要,由建设单位经征求各方意见共同确定,并按实际需求容量进行孔数的变动,如需变动,请及时与我院联系。
通信管网的容量及蜂管和PVC波纹管比例,需经管线单位和规划部门同意审批后方可实施。
(2)通信塑料管道的远期规划容量(管孔需要量)应根据业务预测和具体情况分析确定各段管道的孔数,加适量备用管孔,并按每条电(光)缆占用一孔,分别计算确定。
(3)通信管道宜建设在人行道下,如在人行道下无法建设,可建设在慢车道下,不宜建筑在快车道下。
(4)在终期管孔容量过大的宽阔道路上,当规划道路两侧红线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40m时,应在道路两侧修建通信管道或电缆通道,当小于40m时,通信管道应建在用户较多的一侧或根据具体情况建设。
XXXXXX道路工程XXXXX施工方案审定:2017年5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3第二章编制依据3第三章施工过程44.1 测量放线44.2沟槽开挖54.3 根底垫层施工64.4 管道敷设64.5 管道包封74.6 人孔井砌筑74.7 沟槽回填9第四章通信工程雨季施工措施9第五章绿色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10第一节文明施工措施101.1制度建立111.2施工现场的管理111.3环境卫生管理121.4综合治理方面121.5文物保护13第二节环境保护及绿色施工132.1加强宣传。
132.2防止噪音污染和光污染:132.3防止生活污水污染:142.4防止粉尘、废气污染:142.5防止泥浆、余泥的污染142.6绿色施工14第六章质量平安目标及保证措施15第一节质量目标、保证体系、保证措施151.1 质量保证管理架构图151.2 质量保证体系161.3 质量保证措施17第二节平安目标、保证体系、保证措施212.1平安目标212.2平安保证体系222.3 平安保证措施23第三节工期目标、保证体系、保证措施253.1工期目标253.2 工期保证措施253.3 工期保证体系26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围:本工程XXXXXX位于XXXXXX先汽车产业集聚区,起于规划XXXXXX路东延,终于现状XXXXXX路。
2、工程规模:XXXXXX〔XXXXXX公路-XXXXXX路东延〕规划为城市支路,道路标准段横断面道路红线25m,一幅路形式,25m=3.5m(人行道)+0.5m〔路缘带〕+5m〔非机动车道〕+3.5m〔机动车道〕+3.5m〔机动车道〕+5m〔非机动车道〕+0.5m〔路缘带〕+3.5m〔人行道〕。
道路设计长度877.965m,实施围为XCJK0+038.498-XCJK0+857.964,实施长度819.466m。
3、通信管线布置在道路中西7m,每隔160m左右设置一个过路管,有穿插路口设置过路管,起点DX-1位通信井进展预留孔洞处理,做封堵处理,待XXXXXX路东延道路建立后翻开,过路排管为通信主管的一半左右,主管为18孔排管组合〔3×6Φ110HDPE排管〕,用户支管为8孔排管组合〔2×4Φ110HDPE〕,排管采用公称外径110mm,承插连接,所有管材使用前应按施工规要求供货商提交合格证等文件,在穿越XXXXXX公路段采用牵引拖拉施工技术,18孔牵引拖拉管长度80m。
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阶段完成。
三阶段设计是指对于大型通信工程的设计,通常采用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完成。
对于不同的设计方式,通信工程概预算的划分如下:1.三阶段设计时,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设计概算;技术设计阶段编制修订概算;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施工图预算。
2.两阶段设计时,初步设计编制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时编制施工图预算。
3.一阶段设计时一般指小型或较为简单的工程编制施工图预算,按单项工程处理,反映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和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即反映全部概算费用。
概预算的构成概预算即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设计预算。
初步设计概算分为建设工程总概算和单项工程概算两个层次。
建设工程总概算等于各个单项工程概算之和。
施工图预算分为建设工程总预算、单项工程预算和单位工程预算三个层次。
单项工程预算等于各个单位工程预算之和,建设工程总预算等于各单项工程预算之和。
编制通信建设工程概预算的一般方法编制的总体原那么1.通信建设工程概预算在工信部规的{2021}75号文件公布的?通信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方法?及相关定额等标准的根底上进行编制。
2.通信建设工程概算、预算应包括从筹建到竣工验收所需的全部费用,其具体内容、计算方法、计算规那么应依据信息产业部发布的现行通信建设工程定额及其他有关计价依据进行编制。
3.通信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的编制应由具有通信建设相关资质的单位编制;概预算编制、审核以及从事通信工程造价的相关人员必须持有信息产业部颁发的?通信建设工程概预算人员资格证书?。
4.通信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的编制,应按相应的设计阶段进行。
当建设工程采用两阶段设计时,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施工图预算。
采用一阶段设计时,应编制施工图预算,并列预备费、投资贷款利息等费用。
建设工程按三阶段设计时,在技术设计阶段编制修正概算。
5.设计概算是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局部。
编制设计概算应在投资估算的范围内进行。
施工图预算是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局部。
余杭区良渚街道七贤路(荆大路-杭长高速)道路工程通信施工图设计说明1 概述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余杭区良渚街道七贤路(荆大路-杭长高速)通信工程。
管道使用单位为杭州电信公司、浙江移动公司、华数数字电视有限公司、网通杭州分公司、联通杭州分公司等单位。
1.2 设计依据及规范设计依据—(1) 甲方设计委托书;(2) 相关各家通信单位提供的敷设管孔数及甲方提供的通信共同沟预留孔数;(3) 我院设计人员与建设方有关人员现场勘察的资料;设计规范—《通信管道人孔和管块组群图集》(YDJ—101)(199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通信管道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39-90)》1.3 设计内容(1) 共同沟平面设计(2)共同沟剖面设计(3) 共同沟断面设计1.4 主要工程量本工程主要工程量见材料表。
2 管道路由2.1路由选定原则通信管道为光(电)缆线路敷设的重要途径,考虑到确保各通信运营商的运营安全,结合运营商现有要求及未来发展规划,管道路由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应建在光(电)缆发展条数较多(较集中)、距离较短、转弯和故障较少的定型路道路上。
(2)不宜在规划未定,道路土壤尚未夯实、流沙及其他土质尚不稳定的地方建筑管道。
(3)应尽量避开电蚀和化学腐蚀地带。
(4)选择地上、地下障碍物较少的街道。
2.2管道路由本工程管道路由具体见通信平面图。
本工程主管采用12孔PE管,过河和破辅道施工段采用12孔钢管。
3 管道平面设计3.1 管道平面位置(1)管道中心线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或建筑红线。
(2)管道不已建筑在埋深较大的其他管线附近。
(3)人(手)孔内不得有其他管线穿越。
(4)管道或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指管道外壁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城市管线综合的规定。
(5)本工程通信管道主要建于道路东侧人行道下。
具体见通信平面图。
(6)本工程通信管线过河时利用建设管桥通过。
(7)本工程通信管线横穿道路时,先用钢管牵引,作为通信管线的保护套管。
(8)在各交叉路口预留各通信管线。
3.2管道段长管道的段长,主要考虑光、电缆的标准制造长度和光、电缆布放状态时的最大允许拉力相适应及线路分支点、引上点、叉路口、光、电缆接入点等因素确定。
本工程管道段长一般控制在120米以内。
3.2管道容量考虑到管道建设的特殊性,为避免多次挖掘,一般来讲,管孔需要量和这条路由上远期(15-20年)需敷设的光缆及电缆条熟相适应,且应留有一定的备用管孔。
同时兼顾管孔内布放子管的数量。
3.4人(手)孔型式从管道工程建设实际出发,本工程对管道人(手)孔程式的选用规定如下:(1)主干管道人孔程式按原邮电部颁YDJ-101《通信管道人孔和管块组群图集》规定的标准型砖砌人孔系列中的小号人孔考虑。
(2)人孔应建混凝土基础,当遇到土壤松软或底下水位较高时,还应增设渣石地基或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3.5 管材选用(1)根据各通信运营商的实际情况,本工程管道建设主要选用PE管;过河及破道路施工段选用钢管。
横穿道路时采用钢管牵引做为通信管线的保护套管。
(2)管道的管径系根据布放光、电缆的外径适配要求并结合市场上现有管材的规格确定。
PE管:外径110mm;钢管:外径102mm;牵引钢管(DN300、DN500)壁厚10mm。
4 管道剖面设计4.1管道埋深(1)管道的埋深(管顶至路面)不宜小于0.7m,管道顶部距人孔内上覆顶面的净距不得小于0.3m,进入人孔处的管道底部距人孔底板面不小于0.3 m。
不能满足最小深度要求的应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建议覆土控制在1.0m左右。
(2)考虑管道埋深时,下列情况应作相应的调整;①城市规划对今后道路扩建、改建后路面高程的变动情况。
②与其他地下管线交越时的间距应符合规定。
③地下水位高度对管道的影响。
4.2管道坡度管道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渗入管内的地下水流向手(人)孔。
管道坡度可为3‰-4‰。
一般不小于2.5‰;如地面本身有坡度,可利用地势获得坡度。
管道坡度通常有一字坡和人字坡两种。
本工程管道采用一字坡,在不影响坡度和埋深等要求下,应尽量使人孔两侧管道的相对管孔接近水平。
错口程度控制在50cm以内。
5 管道断面设计5.1管道地基在承载能力大于其荷重的两倍以上的土壤,且地下水位长年在地基以下时采用天然地基;在地下水位甚低的地区,如果管沟原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超过管道及其上部压力的两倍以上,且又为稳定性的土壤时,在沟底经平整后,可直接在其上铺设管孔;如土质松散,稳定性差,原土地基必须经过人工加固(或铺填碎/片石底基),当原土超挖时需采用表层夯实法处理地基。
5.2管道基础在一般土质中采用素混凝土基础,在沉陷性较大的土壤中、或在管道路由中有较大跨度的跨越建筑时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本工程管道采用8cm厚C15素混凝土基础。
管道进入人孔窗口部分2米,做钢筋混凝土基础。
5.3人孔基础和上覆人孔基础采用15cmC15混凝土基础,人孔上覆采用钢筋混凝土浇制(20cmC25)。
人孔应建混凝土基础,当遇到土壤松软或地下水位较高时,还应增设渣石地基或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有关人(手)孔结构请参阅标准图。
5.4管道的包封(1)本工程通信管线采用塑料排管C15混凝土包封形式,其厚度一般设计为顶部80mm,两侧厚度各为80mm。
管道埋深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采用加厚措施,其厚度为顶部200mm,两侧厚度各为200mm。
(2)当管道位于排水管下方时,除应有0.4米的安全距离外,管道还应用C15以上的混凝土包封,包封厚度一般为100mm,长度每边宽出2m以上。
6 通信管道施工6.1挖土方(1)人工挖土方通信管道埋深一般都在1.5m以下,如果土质较好且地下水位较低,可采用直槽挖沟的方法,挖出的沟槽上下尺寸基本相同;如果地下水位很低又并非雨季施工,则不需要采用挡土板支撑保护。
为了施工安全,沟边距房屋外缘不宜小于1.5m,沟边距堆土边缘不宜小于0.5m。
如果挖土超过1.5m深,土质较好,水位低,可采用放坡挖土的方法,沟深(H)与放坡一侧的沟宽(D)的比例(即坡度比)可参照表6.1.1。
管道沟坡度比表6.1.1沟的上部直槽挖沟,沟的下部放坡挖土。
如果遇到下层土质不好,有可能发生塌方事故,则必须采用挡土板支撑保护,以保证施工安全。
(1)机械挖土方采用机械挖掘沟槽、人(手)孔土方能加快工程进度,提前工期10倍以上,并能节省劳动力80%。
挖掘沟槽一般采用挖沟机或反铲挖土机;挖掘人(手)孔只能用反铲挖土机。
由于施工机械动力较大,在挖掘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地下原有构筑物的安全,如发生损坏其他构筑物情况,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反映或修复。
施工时还应注意人员和机械的安全,如发现沟壁、坑壁塌陷及坑底涌水,应及时支撑挡土板并采取排水措施。
当管道沟槽与其他地下管线交越时,应在施工中将其他地下管线予以保护,以免损坏。
其他地下管线与管道沟槽平行时,如果有一部分延伸入沟槽内或距离沟槽壁小于30cm,均应在平行管线处,在沟槽两侧支撑水平木版,每隔适当间距处,用方木撑住,以防因施工时振动而损坏其他管线的接口。
但当管道沟槽已采用支撑护土板保护时,可不必对其他管线保护。
6.2回填土方回填土时,应将沟内、坑内遗留的草帘和木料等杂物清除出去,如有积水和淤泥,也必须清除后方可惊醒回土。
先回10cm的细砂,再回填土。
在管道顶部30cm以内,以及人(手)孔和管道两侧回土时,禁止机械回填,严禁将大块砾石、碎石回填沟内。
管道两侧回土时,应同时在两侧轮流相间进行。
每回土15cm用木夯夯实。
在管道顶部30cm以上的回填土,每回填30cm用大夯机夯实,上层可铺一层红砖或水泥板。
施工期间应交叉作业,路基修好一段(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就赶快敷设一段管道并及时回土,以防止管道暴露时间过长,但不能偷工减料超前施工。
施工中有不少单位图省事,回土时不夯实,这样压路设备在进行路面压实时容易损坏管道和人(手)孔,不但修复不便,在经济上也造成损失。
回填土的压实度标准应符合道路施工国家行业标准CJJ3-90回填土的密实度要求。
6.3塑料排管的敷设管材敷设前应检查管材及配件的规格及外观质量,确定管道的排列顺序,保证管道端口堵头密封无脱落,管道应由人工递放入沟,禁止翻滚入沟或用绳索串心吊放。
管道的切割应用专用切割工具,根据管径大小选用不同规格截管刀。
管道接口端面应平直,无毛刺。
接续都用套管插接式,管口处涂刷专用胶水后,应找正方向即管材有标志一面在同一方向,然后对插入接头挤压固定。
接续中应防止杂质杂物进入管内。
管道接续时管内及接口处应保持清洁,无尘砂、水迹、及油污。
若装配后管道发生位移、漂浮、内有异物等情况,应及时纠正返工处理。
管道布放后,应尽快连接密封。
管道不能及时连接时,应在接头一定范围内不回填,以免影响接头的安装。
对引入(手)孔的管道应用堵头密封。
同沟布放多根管道又不在同一平面时,接头一定要错开,每隔3m左右用勒带捆绑一次,排列平整。
管道方向变化即上下左右的转弯应成圆弧状,不能小于管道的最小弯曲半径。
转弯处应避免有接头。
接头应安排在直线路由部分。
弯管道各折点指标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转弯或沟槽内有水管道排列困难时,可采用支架或木桩固定,以达到固定管道的效果。
接头处应在施工图上记录标注。
管道入人、手孔的两端要用支架分隔(相邻管孔间隔1.5cm-2.5cm),并用水泥包封,(包封段长应在2m左右),以防止路由内渗水回流入人、手孔内。
6.4人(手)孔的墙体、上覆和口圈(1)人(手)孔墙体人(手)孔的墙体与基础应保持垂直,允许偏差为±20mm之间。
砌砖时,墙体与基础应严密结合不漏水。
墙角结合处用1:2.5的混凝土砂浆抹八字,要求严实,表面光滑,无欠茬及断裂现象,墙面应平整,无竖向通缝,砖缝宽度为8mm-12mm,同一砖缝的宽度要求一致;墙角砖砌的咬茬两侧应一致;砌砖的砂浆饱满严实。
当管道窗口宽度大于700mm时,或使用承重易变形的管材如塑料管等的窗口处,应加过梁。
防水沙浆抹面,要求抹面平整压光,墙角垂直。
(2)人(手)孔上覆人(手)孔上覆一般采用现场浇灌钢筋混凝土。
上覆与墙体搭接的外侧用1:2.5的混凝土砂浆沟缝。
现场浇灌混凝土上覆时,其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分响工程均须经过有关人员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3)人(手)孔口圈新建一条道路,路面施工总是在最后,在口圈与上覆之间用砖砌筑一个不低于三层砖的口腔,内外用1:3的混凝土砂浆抹面,用以调节井盖的标高,确保与道路路面一致。
7 现场施工管理通信管道工程的施工,管理主要为隐蔽工程部分。
由于地下的各种管网纵横交错,因此,必须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加强配合,才能加快施工、保证质量。
(1)管道工程开工前,应对沿线的道路、桥梁、铁路、河流等地理情况和地下管线设施的埋设情况进行调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