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学》武大詹长根_1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3.03 MB
- 文档页数:24
《地籍测量》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0613总学时:32总学分:2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及层次:测绘工程本科相关课程:测绘学概论,数字测图原理教材:《地籍测量学》,詹长根,唐祥云,刘丽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推荐参考书:《地籍调查与测量》,梁玉宝编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年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技术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地籍测量的基本方法、组织与实施。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要求:1、掌握地籍测量的任务和作用。
2、掌握地籍调查的内容和技术要。
3、掌握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和方法。
4、掌握界址点坐标测量方法。
5、掌握地籍图的野外实测成图方法。
6、掌握房产地籍测量的内容和技术要。
7、掌握土地面积量算的各种方法。
主要内容:1、地籍与地籍管,地籍测量的任务和作用。
2、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土地等级与税收情况调查,土地划分与编号,地籍调查的实施。
3、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原则与精度要求,地籍平面控制测量采用的坐标系,地籍控制测量,地籍图根控制测量。
4、地籍测量常用的仪器设备。
5、地籍图比例尺的选择,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地籍图的分类。
6、地籍图的测绘方法:野外实测成图、航测法成图、编绘法成图、机助成图。
7、房产地籍测量与房产管理,房产要素调查,房产地籍中的面积量算,房产分幅平面图的测绘,房产宗地图和分户平面图的测绘。
8,解析法量算面积,图解法量算面积,土地面积平差原则与精度要求,面积量算的精度分析,土地面积量算成果资料整理与验收。
9、地籍要素调查的组织与实施,地籍测量技术设计,地籍测量内外业工作,地籍测量技术总结,地藉调查与测绘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
10、地籍要素的变更调查与变更登记、地籍图的修测与更新、更新后土地划分与编号。
三、课程学时分配四、主要教学方法采用启发、举例等课堂授课方法,将基本知识和技术方法问题讲授明确、透彻。
通过低级调查实例与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地籍测量学1第一章1.地藉的定义。
地籍是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根底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根本信息的集合。
2.土地清册答复了一个地块的哪六个问题?第一,“是谁的〞,具体指权属主与土地及其附着物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二,“在哪里〞,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空间位置。
第三,“有多少〞,具体指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量的描述。
第四,“在什么时候〞,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时间。
第五,“为什么〞,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利用的存在依据及其有关说明。
第六,“怎么样〞,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过程说明或依据。
3.地藉具有哪些功能?1〕地理性功能 2〕经济功能 3〕产权保护功能4〕土地利用管理功能 5〕决策功能 6〕管理功能4.地藉是如何分类的?〔1〕按地籍的用途划分: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
〔2〕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
〔3〕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划分: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5.地藉调查是如何分类的?〔1〕按调查时间和任务的不同: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
〔2〕按调查区域的功能不同:农村地籍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
6.地藉调查包括那些调查内容?〔1〕税收地籍调查的内容。
〔2〕产权地籍调查的内容。
〔3〕多用途地籍调查的内容。
具体内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
7.地藉调查的实施程序。
〔土地调查的核心是土地权属调查和房地产权属调查〕〔1〕准备工作。
〔2〕外业调查,勘测。
〔3〕内业工作。
〔4〕检查验收。
8.地藉测量的含义及内容。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其根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
第二章1.土地权属的含义。
土地权属是指土地产权的归属,是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它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
《地籍测量学教案》课件第一章:地籍测量学概述1.1 地籍测量的定义与意义解释地籍测量的概念阐述地籍测量的重要性1.2 地籍测量的目标与任务描述地籍测量的目标列举地籍测量的任务1.3 地籍测量的方法与技术介绍地籍测量的常用方法探讨地籍测量的新技术第二章:地籍控制测量2.1 地籍控制测量的概念与分类解释地籍控制测量的含义列举地籍控制测量的分类2.2 地籍控制测量的设计与实施探讨地籍控制测量的设计要点阐述地籍控制测量的实施流程2.3 地籍控制测量的数据处理与精度评价介绍地籍控制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讨论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评价指标第三章:地籍细部测量3.1 地籍细部测量的概念与任务解释地籍细部测量的含义列举地籍细部测量的任务3.2 地籍细部测量的方法与技术介绍地籍细部测量的常用方法探讨地籍细部测量的新技术3.3 地籍细部测量的设计与实施探讨地籍细部测量的设计要点阐述地籍细部测量的实施流程第四章:地籍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4.1 地籍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介绍地籍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阐述地籍测量数据处理的步骤4.2 地籍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与处理解释地籍测量数据的误差来源探讨地籍测量数据的误差处理方法4.3 地籍测量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介绍地籍测量数据分析的方法讨论地籍测量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第五章:地籍测量成果的应用与管理5.1 地籍测量成果的应用领域列举地籍测量成果的应用领域探讨地籍测量成果在各个领域的贡献5.2 地籍测量成果的管理与维护解释地籍测量成果的管理意义阐述地籍测量成果的管理与维护方法5.3 地籍测量成果的更新与发展探讨地籍测量成果更新的必要性讨论地籍测量成果的发展趋势第六章:地籍测量仪器与设备6.1 地籍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介绍地籍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解释地籍测量仪器的关键部件6.2 常见地籍测量仪器与设备列举常用地籍测量仪器与设备讨论各种仪器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6.3 地籍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维护阐述地籍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介绍地籍测量仪器的维护与保养措施第七章:地籍测量的法律、法规与标准7.1 地籍测量相关的法律、法规列举我国地籍测量相关的法律法规解释法律法规在地籍测量工作中的应用7.2 地籍测量标准与规范介绍地籍测量标准与规范的分类阐述地籍测量标准与规范的重要性7.3 地籍测量法规、标准的实施与监督讨论地籍测量法规、标准的实施方法探讨地籍测量法规、标准的监督与检查机制第八章:地籍测量实习与实践8.1 地籍测量实习的目的与要求解释地籍测量实习的意义阐述地籍测量实习的要求与目标8.2 地籍测量实习的内容与过程列举地籍测量实习的主要内容描述地籍测量实习的具体过程探讨地籍测量实习的反馈与改进措施第九章:地籍测量的发展趋势9.1 地籍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地籍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探讨地籍测量技术未来的创新点9.2 地籍测量应用领域的拓展阐述地籍测量在新技术领域的应用讨论地籍测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9.3 地籍测量教育与人才培养分析地籍测量教育现状与问题探讨地籍测量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方法第十章:案例分析与实践10.1 地籍测量成功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地籍测量项目的成功经验10.2 地籍测量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列举地籍测量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探讨地籍测量问题的解决方案10.3 地籍测量实践与创新阐述地籍测量实践中的创新举措讨论地籍测量在未来发展中的新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地籍测量学概述地籍测量的定义与意义:理解地籍测量作为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土地确权、土地利用、土地估价等方面的重要性。
第一章绪论1现代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的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的形式表示。
2地籍的含义?1地籍是由国家建立管理和的2土地权属是地籍的核心3以地块为基础的建立地籍4必须描述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5地籍是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3地籍是用连续成片的最小地块(宗地)为土地调查的基本单元而建立的土地清册。
地块的基本信息有3种数据表土地清册地籍图。
数据表——地籍调查表、房屋调查表4地籍的功能?地理性功能、经济功能、产权保护功能、土地利用管理功能、决策功能、管理功能。
5地籍的分类?(1)按地籍的用途划分,地籍可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
(2)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地籍可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
(3)按城乡的不同特点划分,地籍可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所谓初始地籍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对其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进行全面调查后,建立的新的土地清册。
日常地籍是针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的变化,以初始地籍为基础进行修装、补充和更新的地籍。
6地籍测量的定义: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基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的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地籍簿册的编制,以保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和正确性。
7同其他测量工作一样,地籍测量也遵循一般的测量原则既先控制后碎步,有高级到低级,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
检核原则“边工作边检核或步步有检核的组织原则”。
8地籍测量的特征?(1)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技术行为。
(2)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
(3)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的法律特征(4)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5)地籍测量有非常的现势性(6)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