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造景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7
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1. 了解园林植物的性格在造景之前,咱们得先搞清楚植物的性格。
就像人有脾气,植物也有自己的喜好和习惯。
有的植物爱阳光,像个晒太阳的“小达人”;而有的则偏爱阴凉,仿佛在享受宁静的午后。
想想看,如果把一个喜欢热闹的植物放在幽静的小角落,结果可想而知,不是闷得发慌就是干脆蔫了。
所以,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和习性,是园林造景的第一步。
这样才能让每种植物在它适合的地方开出最美的花儿。
1.1 选对植物接下来,咱们就要学会选对植物。
这就像挑朋友,合不合得来可是大有讲究。
你不能让一个大个子和小个子一起玩,感觉怪怪的。
园林造景也是,植物的高矮、色彩和形状要搭配得当。
比如,矮矮的地被植物可以衬托高高的乔木,这样一来,不仅层次感十足,还能让整个景观显得更有活力。
此外,植物的色彩搭配也很重要,鲜艳的花朵与绿叶的搭配,简直就是个活广告,让人看了心情愉悦。
1.2 季节变化别忘了,季节变化也是造景的一部分。
春夏秋冬,植物的“妆容”可是变化多端。
春天花开,夏天浓荫,秋天落叶,冬天则是另一番静谧的美。
设计园林时,可以考虑让一些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展现各自的风采,保持四季的色彩变换。
就像一场没有间断的演出,每个季节都要有自己的主角,让观众(也就是路过的人)每次来都有不同的体验。
2. 设计布局要讲究2.1 空间利用说到布局,这可是个大问题。
空间的利用就像做饭,得合理安排,才能美味又不浪费。
花园的每一寸土地都应该被充分利用,不能让空地显得孤零零的。
可以通过不同的层次,来引导视线,给人一种“哇,原来这里还有这样的美”的惊喜感。
比如,用高大的植物作为背景,中间配上小灌木,再加上一些地被植物,形成一个丰富的立体景观,简直就是在大自然中玩拼图。
2.2 通道设计通道的设计同样重要,走进一个园林,就像走进了一场探险。
你希望在这里漫步,还是快走?宽敞的步道可以让人悠闲地享受四周的美景,而狭窄的小路则增添了神秘感,让人充满探索欲。
再配上几处小憩的长椅,简直就是个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设计方法。
2. 掌握园林植物的种类、特性及其在造景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空间布局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
2. 园林植物的种类、特性及其在造景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园林植物造景的审美观和空间布局能力。
2. 园林植物造景的实践操作。
教学内容:一、导入1.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国内外优秀的园林植物造景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园林植物造景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二、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1. 生态原则:强调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习性,确保植物造景的可持续性。
2. 美学原则:遵循和谐、对比、对称、节奏等美学原则,营造优美的景观效果。
3. 功能性原则:满足人们的观赏、游憩、休闲等功能需求。
三、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方法1. 植物配置: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形态、色彩等特点,进行合理配置。
2. 景观分区:将园林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入口区、休闲区、观赏区等。
3. 景观轴线:以植物、水体、建筑等元素为轴线,形成视觉焦点。
4. 景观层次:通过植物的高低、色彩、形态等差异,营造丰富的景观层次。
四、园林植物的种类及特性1. 乔木:如松、柏、柳、槐等,具有优美的树冠、树干和枝叶。
2. 灌木:如月季、丁香、紫薇等,具有丰富的花色、花型、叶色和叶型。
3. 藤本植物:如紫藤、凌霄、葡萄等,具有缠绕、攀爬的特性。
4. 草本花卉:如菊花、牡丹、芍药等,具有丰富的花色、花型、叶色和叶型。
五、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园林植物造景案例,进行实地考察。
2.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的植物配置、景观分区、景观轴线、景观层次等设计要素。
3. 撰写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方案,包括植物种类、配置方式、景观分区、景观轴线、景观层次等。
教学过程:一、课堂讲解1. 讲解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设计方法。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及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手法是指利用植物进行景观设计,以营造园林的美感和气氛。
这些手法经常被用于现代园林中,以提供一个更加自然和平静的环境。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及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1.庭院园林:庭院园林是以四合院为基础的传统园林,其中植物通常用来烘托和呈现传统园林的美感与气氛。
现代园林应用:如今,庭院园林被应用于现代住宅的设计中,以提供一个美丽、安静和自然的空间。
2.园林石景:园林石景是指运用石头、树木、水、花卉等自然元素来创造园林景观,同时也可以通过运用传统园林手法来美化园林环境。
现代园林应用:园林石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现代园林设计中,以营造自然、雅致、浪漫的环境。
3.园林水景:园林水景是指利用自然水源或人造水池、喷泉、水槽等水景元素来创造园林景观。
现代园林应用:园林水景广泛应用于现代公园、商业广场和居民小区等场所,使园林环境更加宜人。
4.园林假山:园林假山是指运用石头、混凝土等材料构建起来的人造假山景观。
现代园林应用:园林假山广泛应用于现代园林设计中,使园林环境更加自然。
5.园林草木:园林草木是指通过植物选择和植物排列来营造园林的景观。
现代园林应用: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和植物排列被广泛应用,使园林环境更加美丽和和谐。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受到了很好的关注和重视。
园林植物造景名词解释园林植物造景是指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进行布局和设计,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景观环境。
以下是一些园林植物造景常用的名词解释:1. 景观设计:通过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布局和组合,以及地形、水体、建筑等元素的调配,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功能性的景观环境。
2. 植物配置:指选择适合特定场地和气候环境的植物,进行合理的布局和组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
3. 主景:在设计中起主导作用的植物景观元素,通常体现为树木、灌木等高大的植物。
4. 辅助景:在主景的基础上设置的低矮植物景观,如花坛、花境等,用于衬托主景,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5. 场地改造:对原有地形地貌进行调整,包括平整地面、开挖水体等,以适应植物造景的需要。
6. 绿化工程:通过在场地中植入植物,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美化景观的工程。
7. 植物材料:选择用于造景的植物,包括树木、灌木、草坪等,根据其特点和用途进行合理配置。
8. 植被覆盖率:指植物在场地上所占据的面积比例,一般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合理控制,以达到景观设计的效果。
9. 通道设计:指在园林植物造景中设置的人行道、小道等通道,以便人们游览和观赏景观。
10. 配墙绿化:指在围墙、护坡等建筑结构上进行绿化,增加周围环境的美感和生态效益。
11.花坛绿化:指在园林场地中设置的盛放花卉的矮墙或花盆,以增加园林的景观效果。
12. 园林配套:指园林植物造景中所需要的设施和设备,如灯光、喷泉、休息座椅等。
13. 异速生长:指在植物造景中,为了增加立体感和层次感,选择具有不同生长速度的植物进行搭配。
14. 配色原则:在园林植物造景中,通过选择适合的植物颜色和搭配方式,创造出和谐、统一的色彩效果。
15. 水景设计:将水体(如池塘、溪流等)融入到园林植物造景中,增加景观的变化和动态效果。
以上是园林植物造景中常用的一些名词解释,这些名词在中小型园林设计中会经常用到,通过使用合适的植物材料和艺术手法,可以创造出美丽而具有特色的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植物造景原则和方法一、植物造景原则。
园林景观里的植物造景呀,那可是有不少原则的呢。
适地适树原则。
这就像是给植物找个合适的家。
你想啊,如果把热带植物硬种在寒冷的地方,那植物不得冻得瑟瑟发抖呀。
就像让一个习惯了海边阳光沙滩的人,突然到冰天雪地去生活,肯定不适应。
所以呢,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来选择植物。
比如说北方的城市,种杨树、柳树就比较合适,它们能耐寒,在当地的环境里茁壮成长。
生态多样性原则。
这就像是组建一个植物大家庭,各种植物都要有。
不能只种一种植物,那多单调呀,就像一场聚会只有一种人参加,多无聊。
多种植物搭配起来,有高的树,矮的花,还有地上爬的草,这样不同的植物在生态系统里互相帮助。
比如说,大树能给小花小草遮风挡雨,小花小草又能让土壤更肥沃,整个园林就像一个和谐的小世界。
美学原则。
咱们做园林景观,那得好看呀。
植物的颜色、形状、质感都要搭配得美美的。
就像穿衣服一样,颜色要协调。
春天的时候,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梨花和嫩绿的叶子搭配在一起,就像一幅画。
而且植物的形状也很重要呢,圆圆的球型灌木和长长的柳枝放在一起,对比起来就特别有趣。
二、植物造景方法。
孤植。
孤植就像是舞台上的主角。
选一棵特别漂亮或者很有特色的树,单独种在一个显眼的地方。
比如说一棵巨大的银杏树,到了秋天,满树金黄的叶子,就像一个金色的小太阳站在那里,周围的一切都成了它的配角,超级吸引人的目光。
丛植。
这就像是一群小伙伴聚在一起玩耍。
把几棵或者十几棵植物种在一起,有主有次。
可以是一棵大树带着几棵小树和一些花花草草。
比如说,一棵松树周围种着几棵杜鹃,春天的时候,松枝翠绿,杜鹃花开得红红火火,看起来特别热闹又和谐。
群植。
群植就像是一场植物的大聚会。
好多植物种在一起形成一大片。
像一片樱花林,到了樱花盛开的时候,那漫天的樱花就像粉色的云彩,人们走在里面,感觉就像走进了童话世界一样。
植物造景呀,就是要用心去搭配这些植物,让园林变得既美丽又充满生机呢。
【专业知识】园林植物造景的三大原则【学员问题】园林植物造景的三大原则?【解答】园林植物造景有三大原则:科学性艺术性经济性(一)科学性1.要符合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2.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3.有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搭配1.符合绿地性质和功能要求园林植物造景,首先要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
不同的园林绿地具备不同的功能。
街道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蔽荫。
吸尘、隔音、美化等.因此要选择易活、对土、肥、水要求不高、耐修剪、树冠高大挺拔,叶密荫浓、生长迅速,抗性强的树种作行道树,同时也要考虑组织交通市容美观的问题。
综合性公园,从其多种功能出发,要有集体活动的广场或大草坪.有遮荫的乔木,有艳丽的成片的灌木,有安静休息需要的密林、疏林等;医院庭园则应注意周围环境的卫生防护和噪声隔离,在周围可种植密林。
而在病房、诊治处附近的庭园多植花木供休息观赏。
工厂绿化主要功能是防护,而工厂的厂前区、办公室周围应以美化环境为主;远离车间的休息绿地主要是供休息。
3.有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搭配要合理配置。
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种植密度,使植物有足够的营养空间和生长空间,从而形成较力稳定的群体结构,一般应根据成年树木的冠幅来确定种植点的距离。
为了在短期内达到配置效果,也可适当加大密度,过几年后再逐渐间去一部分植物。
另外也要考虑植物的生物特征,注意将喜光与耐阴、速生与慢生、深根性与浅根性等不同类型的植物合理地搭配,在满足植物生态条件的基础上创造优美、稳定的植物景观。
(二)艺术性1.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2.考虑四季景色的变化3.全面考虑植物形、色、味、声的效果4.从整体着眼,注意平面和立面变化1.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园林绿地不仅有实用功能,而且能形成不同的景观,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上的美感,属于艺术美的范畴。
因此在植物配置上也要符合艺术美的规律,合理地进行搭配,最大程度地发挥园林植物美的魅力。
不同的绿地、景点、建筑物性质和功能都不同,在植物配置时要体现不同的风格,处理好建筑、山,水、道路的关系。
浅论园林植物造景的作用摘要:园林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
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
园林植物除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气候和防风、庇荫的基本功能外,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中还具有明显的景观特色。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运用用途一园林植物造景涵义和发展1.1 园林植物造景涵义园林植物造景[1],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剪成一定形体)来创作园林植物景观。
1.2 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造景的发展我国的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造园活动见于文献记载[2]。
古典园林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造园艺术,到宋代就已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清代中叶以后,更是中国园林史上集大成的终结阶段,现存的古典园林基本上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纵观园林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时代的园林,其目的都是为人服务的,而其形式与风格正是取决于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取向及经济技术水平。
二、植物造景的时空序列节奏与其自然美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活物质,在自然界中已形成了固有的生态习性。
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
“静”是指植物的固定生长位置和相对稳定的静态形象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物境景观。
“动”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植物受到风、雨外力时,它的枝叶、花香也随之摇摆和飘散。
这种自然动态与自然气候给人以统一的同步感受。
如唐代诗人贺知章在《绿柳》一诗中所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栽去,二月春风似剪刀”,形象地描绘出春风拂柳如剪刀栽出条条绿丝的自然景象。
又如高骈的诗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是自然界的微风与植物散发的芳香融于同一空间的自然美的感受。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提升园林景观的美观度,还可以起到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
而植物配置则是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核心内容之一,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够根据不同的场景和要求,选择植物种类,形成美观、合理的植物组合,达到最佳的园林绿化效果。
一、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重要性1.提升景观美观度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可以利用植物的形态、颜色、花期等特点,进行巧妙的组合,创造出美丽的园林景观,增加人们的观赏乐趣。
2.调节气候环境植物的叶子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树木的遮阴作用可以减少太阳直射地面,降低气温,改善气候环境。
3.改善生态环境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可以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有利于各类动物的生存,同时也可以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促进生态平衡的形成。
1.根据场景特点选择植物在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中,应根据场地的地形、气候、土壤、光照等特点,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创造出符合自然的园林景观效果。
2.根据功能需求配置植物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中,植物的功能需求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需要遮荫的地方可以选择乔木类植物;需要覆盖地面的地方可以选择草本、灌木类植物等。
1.乔木类植物乔木类植物是园林绿化造景中常见的植物类型,它们的树冠形态各异,有的葱郁茂密,有的婆娑多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植物配置,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2.灌木类植物灌木类植物通常矮小且密集,可以起到遮挡和固定土壤的作用,是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中重要的景观点缀材料。
3.草本类植物草本类植物生长迅速,可塑性强,适合用于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中的地被覆盖,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花海效果。
4.藤类植物藤类植物可以垂直生长,有很强的攀援能力,适合用于架空绿化、立体造景等场景的植物配置。
1.城市中的街头小品绿化在城市的街头,通常会使用一些乔木类、灌木类和草本类植物进行小品绿化,使得城市街道变得更加绿意盎然。
园林植物造景的三大原则首先是景观性原则。
景观性原则是指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植物选择来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景观效果。
在园林植物造景中,我们需要考虑布局的合理性和植物的选择与搭配,以达到景观效果的最佳呈现。
例如,为了创造层次感和丰富的视觉效果,可以选择不同高度和形态的植物进行组合,让园区呈现出立体感和丰富的层次感。
同时,在颜色的运用上,可以选择相互搭配的植物,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色彩对比,使园区更加鲜明和生动。
其次是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植物造景中,我们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我们应该选择具有适应力强、耐旱耐寒、对污染抵抗能力较强的植物种类,减少对水、土地等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
在园林规划中,可以保留原有的自然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设置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利用系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此外,还可以采用绿化技术,如种植大面积的草坪、绿化带和绿篱等,增加植物的密度,提高空气质量和景观效果。
最后是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植物造景中,我们应该注重植物的长期生存和维护,保持景观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在园林设计中,应该考虑植物的适应性、生长速度和维护难度,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并合理安排植物的间距和栽培方式,以便植物可以自然生长并维护。
此外,还要定期进行植物的修剪、修整和换花等管理工作,保持景观的美观和整洁。
另外,为了增加景观的可持续性,我们还要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如通过堆肥和生物转化处理废弃物,使其再次为园区提供养分和能量。
总之,园林植物造景的三大原则是:景观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
这些原则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在园林植物造景中创造出美观、自然和可持续的景观效果,同时还能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景观的可持久性和稳定性。
1园林植物造景的概念:园林植物造景是按照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艺术布局的要求,应用乔、灌、草来创造各种优美景观的过程,充分发挥植物生物学生态以及美学等功能,配置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2植物的生物特性美
(一)视觉设计要素:①线条②树形③叶色
3
4
吸收放射性物质④滞尘二.杀菌:某些植物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三.通风防风:1.防风(由植物构成的防风林带可以有效的阻挡冬季寒风或海风的侵袭。
经测定,防风林的防风效果与林带的结构以及防护距离有着直接的关系,疏适度为50%左右的林带防风效果最佳,并非林带越密越好。
)2.通风(风带,以便将清新凉爽的空气引入其中,提高环境的舒适度、园林绿地与道路,水系结合是构成风道的主要形式。
进气通道的设置一般与城市主导风向成一定夹角,并以草坪,低矮植物为主,避免阻挡气流通过,而城市排气通道则应尽量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
)四.净化水体五.治理土
壤污染六.防火七.水土保持八.改善小气候九减弱噪音十环境监测和指示植物
5植物空间构筑功能(重中之重)
创造空间是园林设计的根本目的。
一空间可以理解为:人从一个视点横扫四周,视线被景物所阻挡构成一定的视觉界面,这些视觉界面所限定的范围,及时人所感受到的空间。
二空间感受:主要通过视觉与在空间行动而获,因此空间感受影响对空间形式的分类。
空间的存在及其特性来自形成形式和组成因素,空间在某种程度上会带有组成因素的某些特征,如果各刺激互相联系,并支持
三
2.
4.
1.
4.
6
定的变化和差异,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和变化,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①形式的统一②材料的统一③线条的统一④花木的多样化统一⑤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二、对比与调和:是事物存在的两种矛盾状态,体现事物存在的差异性。
“调和”是在事物的差异性中求同,把两个相当的东西并在一起,使人感到融合、协调,在变化中秋的一致。
“对比”是在事物的差异性中求异,把两种极不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使人感到新鲜醒目,富于层
美。
①形象②体量③色彩
三、韵律与节奏类型:1.简单韵律:同种因素等距反复出现。
树等距排列。
2.交替韵律:两种以上因素等距反复出现,两种树木,尤其是一种乔木一种灌木相间排列或带状花坛中不同花色分段交替重复。
3.起伏韵律:因素在形象与规律的起伏,曲折变化,连续重复的部分,作规律性逐渐增减变化。
4.拟态韵律:既有共同因素,又有不同因素出现的连续构图。
5.交错韵律:某一因素作有规
7
③生物多样性原则
④乡土植物原则
⑤适地适树原则
8乡土植物:指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被证明已经完全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生长良好的一类植物。
9外来植物:是指从国外或其他地区引进的植物种类,外来植物如果经过长期的生长发育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成为归化植物,有的不适应导致生长不好甚至死亡。
10适地适树:就是使绿化植物生态学特性与绿地的适地条件相适应,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尽可能充分表现其生物学特性。
适地适树有2个含义:
首先,适地就是根据种植地点的气候、土壤、地形等特点,选择适合该立地条件下生长的绿化植物
种类;
11
1
2
3
4
5
6
12
12植物的种植方式:
1、孤植:单位面积中只植一株,一般为树冠较大、树型优美的大型乔木。
2、列植:为固定行列栽植方式,如列兵排列一线,多用于行道树。
3、对植:对称式栽植,一边一株,多指在路旁两侧应用。
与列植同为规则式种植方式。
4、丛植:丛植是以3~10株同种或几种植物组合在一起的种植方式,这是一种自然式园林中要求较高、艺术性较强的种植方式。
5、片植:指较大面积地同植一种树木,乔木、灌木都能应用。
6、群植:则是将植物作为一个类别群体种植,通常数量较大,十几株至几十株不等,甚至更多,以更加突出群体美,增强群体的感染力,突出人造景观的意境,适合大面积场所的布置、植物园的建造。
7、混植:即两种以上的树种混合栽培的方式,但要求条理有序、自然美观,不能有凌乱感。
13垂直绿化:指利用攀援植物来美饰建筑的一种绿化形式,由于这种绿化是向立面发展的,所以叫做垂直绿化。
藤本利用的方式:
①墙面绿化
②篱垣
14
或正
现花卉群体美的园林设施。
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表现图案纹样或观盛花时绚丽景观的花卉运用形式,以突出色彩或华丽的额纹样来表示装饰效果。
15植物与建筑的关系:
一建筑融于自然构建和谐的环境
二植物陪衬建筑,突显建筑
三通过窗户营造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四树木做建筑组合体的连接纽带
五墙边种植,突出植物(以墙为纸,以植物为绘)
六丰富建筑空间层次,增加景致
七赋予建筑以时间和空间的季候感
八借助植物,营造建筑空间意境
16
使用。
在过
式。
充分发挥其作为交通枢纽的作用。
路边的节点安排小空间,同时设置花坛、座椅,一般选择在路的一边以高大乔木或灌木做背景。
路的转折处要注意树形与密度。
路口及道路转弯处的植物配置,要求起到对景、导游和标志作用,一般安排观赏树丛。
配植混合树丛时,多以常绿树做背景,前景配以浅色灌木或色叶树及地被等。
17岩石园的概念:以岩石及岩生植物为主,结合地形选择适当的沼生、水生植物,经过合理的构筑与配置,模拟高山
山地植物群落、岩崖、碎石陡坡、峰峦溪流及高山草甸等各种岩石景观和岩生植物群落景观的一种专类园。
18用中国堆山叠石的技术如何在中国创造自己的岩石园(重中之重)
19图及图的作用:
平面图
立面图
度
剖面图垂直高度
断面图
分为总体鸟
20
形态观察(外在风姿)引申哲理(理)
生态(内在习性的表现)——神态——联想——拟人化升华感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