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福建省)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342.43 KB
- 文档页数:7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6.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 B.盐类都可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 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答案】D【解析】生石灰用于做干燥剂,不能用作食品抗氧化剂,A错误;氯化钠可以用于调味品,B错误;铝与食醋反应,C错误;小苏打是面包发酵剂的主要成分之一,D正确。
7.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答案】C【解析】乙醇可以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葡萄糖来制取,A正确;乙烯加成得乙醇,B 正确;乙醇分子式为C2H6O,乙醛分子式为C2H4O,C 错误;乙醇和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D正确。
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答案】D【解析】氨水与氯化镁氯化铝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A错误;氯化铵溶液蒸干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B错误;酒精和水互溶,C错误;区分胶体和溶液用丁达尔效应,D正确。
9.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答案】B【解析】氢氧化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①正确;二氧化硅不与盐酸反应,②错误;氮气与氧气和氢气常温下不反应,③错误;铜与氯化铁反应,与浓硝酸反应,④正确。
10.下列关于0.10 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2-B.25 ℃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c(CO32-)D.温度升高,c(HCO3-)增大【答案】B【解析】碳酸氢钠电离出碳酸氢根,A错误;温度不变,Kw不变,但物质的量增加,B正确;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HCO3-)+2c(CO32-),C错误;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D错误。
2014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6分)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2.(6分)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3.(6分)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4.(6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反应又能与反应的是()Y①NaOH溶液Al(OH)3稀硫酸②OH溶液SiO2稀盐酸③O2N2H2④FeCl3溶液Cu浓硝酸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5.(6分)下列关于0.10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2﹣B.25℃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c(CO32﹣)D.温度升高,c(HCO3﹣)增大6.(6分)某电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mol离子7.(6分)在一定条件下,N2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反应时间/min0102030405060708090100c(N2O)/mol•L﹣10.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1、c2均表示N2O初始浓度且c1<c2)A .B .C .D .二、解答题8.(15分)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填序号)a.Cl2、Br2、I2的熔点b.Cl2、Br2、I2的氧化性c.HCl、HBr、HI的热稳定性d.HCl、HBr、HI的酸性(3)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ClO3晶体:NaCl溶液NaClO3溶液ClO3晶体①完成Ⅰ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NaCl+H2O═NaClO3+ .②Ⅱ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该反应过程能析出ClO3晶体而无其他晶体析出的原因是.(4)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mol Cl﹣、ClO﹣(=1,2,3,4)的能量(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①D是(填离子符号).②B→A+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9.(15分)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1)如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①该电化腐蚀称为.②图中A、B、C、D、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填字母).(2)用废铁皮制取铁红(Fe2O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①步骤Ⅰ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步骤Ⅱ中发生反应:4Fe(NO3)2+O2+(2n+4)H2O═2Fe2O3•nH2O+8HNO3,反应产生的HNO3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Fe(NO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任写一项).(3)已知t℃时,反应FeO(s)+CO(g)⇌Fe(s)+CO2(g)的平衡常数=0.25.①t℃时,反应达到平衡时n(CO):n(CO2)=.②若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0.02mol FeO(s),并通入mol 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FeO(s)转化率为50%,则=.10.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焦亚硫酸钠的制取采用如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Ⅱ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1)装置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2)要从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3)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时仪器已略去)为(填序号)实验二焦亚硫酸钠的性质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4)证明NaHSO3溶液中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a.测定溶液的pH b.加入Ba(OH)2溶液c.加入盐酸d.加入品红溶液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5)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实验三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6)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①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I2溶液25.00mL,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g•L﹣1.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1.(13分)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只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2)下列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c.两种晶体的B﹣N键均为共价键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e.立方相氮化硼的晶体晶胞中,含有4个B原子,4个N原子(3)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4)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该晶体的天然矿物在青藏高原地下约300m的地壳中被发现.根据这一矿物形成事实,推断实验室中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时需要的条件应是.(5)NH4BF4(氟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1mol NH4BF4含有mol配位键.[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2.(13分)叶酸是维生素B族之一,可以由下列甲、乙、丙三种物质合成.(1)甲中显酸性的官能团是(填名称).(2)下列关于乙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分子中碳原子与氮原子的个数比是7:5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c.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属于苯酚的同系物(3)丁是丙的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丁的结构简式为.a.含有b.在稀硫酸中水解有乙酸生成(4)甲可以通过下列路线合成(分离方法和其他产物已经略去)①步骤Ⅰ的反应类型是.②步骤Ⅰ和Ⅳ在合成甲过程中的目的是.③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014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6分)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分析】A.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B.很多盐有毒,如亚硝酸钠、重金属盐;C.Al表面的氧化铝能与醋酸反应,铝能与醋酸反应,易被腐蚀;D.碳酸氢钠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解答】解:A.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常用Fe 粉等还原性物质做抗氧化剂,故A错误;B.NaCl可用作调味剂,亚硝酸钠、重金属盐等有毒,不能用作调味剂,故B错误;C.Al表面的氧化铝能与醋酸反应,内部铝能与醋酸反应,易被腐蚀,铝罐不可以久盛食醋,故C错误;D.碳酸氢钠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故D正确,故选:D。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第I卷6.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 B.盐类都可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 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7.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9.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10.下列关于0.10 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B.25 ℃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c(CO-)D.温度升高,c(HCO)增大11.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AgCl +e-=Ag +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第II卷.(15分)元素周期表中第VII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
(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溶液 NaClO溶液KClO(填离子符号)。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①步骤I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
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O(g)Fe(s)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福建201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第Ⅰ卷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3.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 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下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图的是( )14.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p 倍,半径为地球的q 倍,则该行星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环绕速度的() A. pq 倍 B.p q 倍 C.qp 倍 D.3pq 倍 15.如右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
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 、s 、v 、a 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 表示时间,则下列图像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16.图为模拟远距离输电实验电路图,两理想闫雅琪的匝数n 1=n 4<n 2=n 3,四根模拟输电线的电阻R 1、R 2、R 3、R 4的阻值均为R ,A 1、A 2为相同的理想交流电流表,L 1、L 2为相同的小灯泡,灯丝电阻R L >2R ,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当A 、B 端接入低压交流电源时( )A.A 1、A 2两表的示数相同B.L 1、L 2两灯泡的量度相同C.R 1消耗的功率大于R 3消耗的功率D.R 2两端的电压小于R 4两端的电压17.在均匀介质中,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横波,其波源O在第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像,如右图所示,则该波在第一个周期末的波形图是()18.如图,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
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
现用外力作用在物块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两物块()A.最大速度相同B.最大加速度相同C.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D.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92分)必考部分第Ⅱ卷必考部分功10题,共157分19.(18分)(1)(6分)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cm和mm(2)(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伏安法测定某一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如图甲所示,其中,虚线框内为用灵敏电流计G改装的电流表A,V为标准电压表,E为待测电池组,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R0是标称值为4.0Ω的定值电阻。
2014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6分)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2.(6分)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3.(6分)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4.(6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反应又能与反应的是()Y①NaOH溶液Al(OH)3稀硫酸②OH溶液SiO2稀盐酸③O2N2H2④FeCl3溶液Cu浓硝酸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5.(6分)下列关于0.10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2﹣B.25℃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c(CO32﹣)D.温度升高,c(HCO3﹣)增大6.(6分)某电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mol离子7.(6分)在一定条件下,N2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反应时间/min0102030405060708090100c(N2O)/mol•L﹣10.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1、c2均表示N2O初始浓度且c1<c2)A .B .C .D .二、解答题8.(15分)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填序号)a.Cl2、Br2、I2的熔点b.Cl2、Br2、I2的氧化性c.HCl、HBr、HI的热稳定性d.HCl、HBr、HI的酸性(3)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ClO3晶体:NaCl溶液NaClO3溶液ClO3晶体①完成Ⅰ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NaCl+H2O═NaClO3+ .②Ⅱ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该反应过程能析出ClO3晶体而无其他晶体析出的原因是.(4)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mol Cl﹣、ClO﹣(=1,2,3,4)的能量(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①D是(填离子符号).②B→A+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9.(15分)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1)如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①该电化腐蚀称为.②图中A、B、C、D、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填字母).(2)用废铁皮制取铁红(Fe2O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①步骤Ⅰ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步骤Ⅱ中发生反应:4Fe(NO3)2+O2+(2n+4)H2O═2Fe2O3•nH2O+8HNO3,反应产生的HNO3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Fe(NO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任写一项).(3)已知t℃时,反应FeO(s)+CO(g)⇌Fe(s)+CO2(g)的平衡常数=0.25.①t℃时,反应达到平衡时n(CO):n(CO2)=.②若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0.02mol FeO(s),并通入mol 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FeO(s)转化率为50%,则=.10.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焦亚硫酸钠的制取采用如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Ⅱ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1)装置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2)要从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3)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时仪器已略去)为(填序号)实验二焦亚硫酸钠的性质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4)证明NaHSO3溶液中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a.测定溶液的pH b.加入Ba(OH)2溶液c.加入盐酸d.加入品红溶液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5)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实验三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6)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①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I2溶液25.00mL,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g•L﹣1.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1.(13分)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只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2)下列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c.两种晶体的B﹣N键均为共价键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e.立方相氮化硼的晶体晶胞中,含有4个B原子,4个N原子(3)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4)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该晶体的天然矿物在青藏高原地下约300m的地壳中被发现.根据这一矿物形成事实,推断实验室中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时需要的条件应是.(5)NH4BF4(氟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1mol NH4BF4含有mol配位键.[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2.(13分)叶酸是维生素B族之一,可以由下列甲、乙、丙三种物质合成.(1)甲中显酸性的官能团是(填名称).(2)下列关于乙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分子中碳原子与氮原子的个数比是7:5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c.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属于苯酚的同系物(3)丁是丙的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丁的结构简式为.a.含有b.在稀硫酸中水解有乙酸生成(4)甲可以通过下列路线合成(分离方法和其他产物已经略去)①步骤Ⅰ的反应类型是.②步骤Ⅰ和Ⅳ在合成甲过程中的目的是.③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014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6分)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分析】A.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B.很多盐有毒,如亚硝酸钠、重金属盐;C.Al表面的氧化铝能与醋酸反应,铝能与醋酸反应,易被腐蚀;D.碳酸氢钠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解答】解:A.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常用Fe 粉等还原性物质做抗氧化剂,故A错误;B.NaCl可用作调味剂,亚硝酸钠、重金属盐等有毒,不能用作调味剂,故B错误;C.Al表面的氧化铝能与醋酸反应,内部铝能与醋酸反应,易被腐蚀,铝罐不可以久盛食醋,故C错误;D.碳酸氢钠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故D正确,故选:D。
2014年高考真题—化学学科(福建理综化学卷)解析版6. 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A 生石灰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B 盐类都可用做调味品C 铝罐可久盛食醋D 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答案】:D【解析】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本身不具有还原性,无法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A错;只有部分盐类可以作为调味品,B错;铝罐容易受食醋中的醋酸腐蚀而破裂,无法久盛食醋,C错;D正确。
7.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 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 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 通过取代反应可以制取乙酸乙酯【答案】:C【解析】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可以生成乙醇,A正确;乙烯与水加成可制取乙醇,B正确;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既是酯化反应,又是取代反应,D正确;乙醇与乙醛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各元素比例不同(化学式不同),两者不是互为同分异构体,C错误。
8.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 将NH4Cl溶液蒸干制取NH4Cl固体C 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 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答案】:D【解析】氨水与NaCl、Na2SO4两种溶液均不反应,与AlCl3、MgCl2反应均生成难溶物,无法通过现象来区别四种溶液,A错;NH4Cl受热易分解,B错;酒精与水能任意比混溶,无法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C错;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是利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D正确。
9.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答案】:B【解析】②中的SiO2不能与浓盐酸反应,C、D错;常温下③中的N2与H2不反应,A错;B正确10. 下列关于0.10mol·L-1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 Na+ + H+ +CO32-B 25℃时,加水稀释后,n(Na+)与n(OH-)的乘积变大C 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c(CO32-)D 温度升高,c(HCO3-)增大【答案】:B【解析】HCO3-是弱酸根离子,无法完全电离,A错;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但n(OH-)却增大,所以n(Na+)与n(OH-)的乘积变大,B正确;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应该为:c(Na+)+c(H+)=c(OH-)+c(HCO3-)+2c(CO32-),C错;温度升高,促进HCO3-水解,则c(HCO3-)减小,D错误。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 )A.3种B.4种C.5种D.6种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10.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A.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D.乙酸乙酯制备演示实验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12.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 Mn2O x+xLi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13.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 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 错误!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2>△H3 B.△H1<△H3 C.△H1+△H3=△H2 D.△H1+△H2〉△H3 26.(13分)在容积为1。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 卷)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 .戊烷B .戊醇C .戊烯D .乙酸乙酯【答案】A【解析】戊烷只有碳骨架异构,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戊醇在戊烷的三种骨架结构上羟基的位置不同有8种同分异构体(1—戊醇、 2—戊醇、3—戊醇、2—甲基—1—丁醇、2—甲基—2—丁醇、3—甲基—2—丁醇、3—甲基—1—丁醇、2,2—二甲基—1—丙醇、);戊烯共有5种结构(1—戊烯、 2—戊烯、2—甲基—1—丁烯、2—甲基—2—丁烯、3—甲基—1—丁烯);乙酸乙酯有6种同分异构体(属于酯的4种:甲酸1—丙醇酯、甲酸2—丙醇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属于酸的两种:丁酸、2—甲基丙酸),所以最少的是戊烷。
8.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答案】C【解析】A 、烧碱的主要成分是NaOH ;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漂白粉中的有效成分Ca(ClO)2与空气中的CO 2反应生成HClO (不稳定,易分解);D 、印刷线路板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Fe 3++2Cu=2Fe 2++2Cu 2+,而不是FeCl 3能从含Cu 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9.已知分解1mol H 2O 2放出热量98KJ 。
在含有少量I -的溶液中,H 2O 2分解的机理为: H 2O 2+ I -H 2O+IO -H 2O 2+ IO - H 2O+O 2+ I -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与I -浓度有关B .IO -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 ⋅mol-1 D .2222(H O )(H O)(O )v v v == 【答案】A【解析】决定化反应速率的主要是慢反应,所以I -浓度越大,则整个反应速率越快,A 正确、B 错误;98KJ·mol-1是该反应的△H ,活化能不能确定,C 错误;把两个方程式处理得到:2H 2O 2=2H 2O +O 2,v(H 2O 2)=v(H 2O)=2v(O 2),D 错误。
201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化学部分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区别地沟油(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和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 B. 发泡塑料饭盒不适于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 C. 光化学烟雾的产生与汽车排放的尾气有关 D. 将废电池深埋,可以避免其中的重金属污染 8.设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L1mol ·L -1的NaClO 溶液中含有ClO -的数目为N A B .60g 二氧化硅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 AC .7.8g 钾与100mL 1mol ·L -1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气体分子数为0.1N A D .标准状况下,7.1g 氯气与足量的石灰乳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9.甲苯的苯环上有5个氢原子,其中若有两个氢原子分别被羟基(—OH )和氯原子(—Cl )取代,则可形成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有A .9种B .10种C .12种D .15种10.近年来,莽草酸因可以作为合成达菲(抗病毒和抗癌药)的中间体而受到重视,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B .分子中含有两种含氧官能团 C .可发生取代、加成反应及氧化反应D .在水溶液中羟基和羧基均能电离出氢离子11.已知甲、乙、丙、X 是四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甲和X 不可能是A .甲为C ,X 为O 2B .甲为SO 2,X 为NaOH 溶液C .甲为Fe ,X 为Cl 2D .甲为AlCl 3,X 为NaOH 溶液12.下列各组离子在常温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pH=0的无色溶液中:Cl -、Na +、SO 42-、Fe 2+B .在c (H +)/c (OH -)=1012的溶液中:NH 4+、NO 3-、K +、Cl -C .加入铝粉能放出H 2的溶液中:Mg 2+、NH 4+、NO 3-、Cl -D .含有大量Fe 3+的溶液中:Al 3+、SCN -、Br -、Na +13.硫化汞(HgS )难溶于水,在自然界中呈红褐色,常用于油画颜料、印泥及朱红雕刻漆器等。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第I卷
6.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 B.盐类都可作调味品
C.铝罐可久盛食醋 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7.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
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
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
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
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9.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10.下列关于0.10 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
B.25 ℃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
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c(CO-)
D.温度升高,c(HCO)增大
11.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AgCl +e-=Ag +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
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
第II卷
.(15分)元素周期表中第VII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
(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溶液 NaClO溶液KClO
(填离子符号)。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
①步骤I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
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O(g)Fe(s)
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
焦亚硫酸钠的性质
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
2
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
⑴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 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N键均为共价键 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
(1)甲中显酸性的官能团是(填名称)。
(2)下列关于乙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分子中碳原子与氮原子的个数比是7:5 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含有
)甲可以通过下列路线合成(分离方法和其他产物已经略去
①步骤I的反应类型是。
②步骤I和IV在合成甲过程中的目的是。
③步骤IV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①取代反应②保护氨基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