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_旅游消费决策
- 格式:ppt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34
《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第一章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概论一、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内容1、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个案)2、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共性)3、游客的心理趋势二、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2、系统性3、发展性三、旅游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访问法第二章旅游心理与行为的理论基础一、心理过程(一)认识1、感知:感觉: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事物的整体属性2、记忆:识记、保持、再现3、想象:再创造和组织4、思维:分析和综合(二)情感:个人对人、事、物的态度和体验。
(三)意志: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的心理。
神经类型气质类型兴奋型胆汁质快活泼型多血质慢安静型黏液质弱抑制型抑郁质2、能力:认知能力、组织能力、专门能力3、性格:一个人对周围现实的一种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三、心理实质1、脑是心理活动的基础物质2、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3、实践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例如:脑—实践—客观现实张三旅游黄山第二节行为一、关于行为的理论行为是表现;心理是依据。
行为是在外部条件的刺激下,经由内部经验的折射而产生的反应活动。
德国心理学家列温提出:B=f(P·E)注:behaviour:行为,personality:个性;environment:环境二、旅游行为的两个要素:旅游心理、旅游环境四、旅游消费的决策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第三章知觉与旅游消费第一节:知觉的基本原理一、知觉的选择性1、知觉对象的特性:绝对感觉限阈2、主体本身的特性:主体的生理条件、主体的意识倾向二、知觉的组织性:接近原则、相似原则、封闭原则、连续原则三、知觉的解释性:依赖于刺激本身的清晰度、个体的经验、当时的动机和兴趣等。
注: 背景律(图形——场地原理)知觉可以理解为个体选择、组织、解释外界刺激,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
错觉:错误知觉,是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包括几何图形错觉(高估错觉、对比错觉、线条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空间错觉以及光渗错觉、整体影响部分的错觉、声音方位错觉、形重错觉等。
一、课程名称:旅游市场营销学二、英文名:Tourism Marketing三、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四、学分:3学分五、总学时:54学时六、课程概述本门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
旅游市场营销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新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市场营销学在旅游经济领域中的应用。
本课程将立足适应21世纪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突出对学生的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运用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完全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关于市场竞争的经营管理学问,其价值首先体现在经营思想与观念上,这也是其最大的应用性所在。
因此,在本课程在内容上,首先强调思想性、基础性、应用性、结论性,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突出、明晰市场营销管理的核心思想、核心概念及其应用价值与意义,强调市场营销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的贯穿与运用。
不作知识堆彻、不求面面俱到,不作不适用的纯理论阐述与分析;力求简明易懂、富有启发性。
本课程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的营销管理理论与操作技巧,循序渐进,把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寓于案例之中。
力求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目的1. 使学生在今后从事一切有关旅游与服务经营管理活动中牢固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与服务营销观念,掌握现代市场营销最基本的概念,自觉运用现代市场营销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
2. 使学生了解现代市场营销学的框架体系,理解现代市场营销学的总体思想方法,初步掌握现代市场营销学的知识体系; 并充分理解和初步掌握旅游营销的基本特点。
3. 使学生充分理解和初步掌握旅游目标市场营销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尤其是旅游市场细分与经营对象市场定位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 使学生充分理解营销组合与整合营销的思想,初步掌握旅游营销组合策略及其创新思路,并能运用营销思想实际操作旅游人员推销、旅游宣传品设计与直接营销。
八、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篇导论(10学时)第一章市场营销与旅游市场营销(8学时)第一节市场及其经营观念(3学时)一、关于市场的概念二、市场经营观念的演进第二节有关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1.5学时)一、市场营销的概念二、需要、欲望与需求三、产品、效用与价值四、交换、交易与关系第三节市场营销学的框架体系(1.5学时)一、战略导向的营销管理框架二、营销管理过程的基本内容三、市场营销学的核心要义第四节旅游市场营销的特殊性(2学时)一、旅游本质与市场营销二、旅游业经营与旅游市场三、旅游业经营特点与市场营销四、市场营销在旅游业经营中的核心意义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系统(2学时)第一节企业战略规划(0.5学时)一、明确企业任务与使命二、确立战略业务范围三、选择业务组合战略四、制定业务增长战略第二节业务战略规划(0.5学时)一、明确业务任务二、进行SWOT分析三、制定目标体系四、选择竞争战略五、拟订职能计划六、形成执行系统七、构建控制系统(含反馈)第三节产品营销计划(0.5学时)一、营销现状二、SWOT分析三、营销目标四、营销战略与策略五、行动方案六、预算分析七、控制第四节市场营销组织系统(0.5学时)一、市场营销组织结构的演变过程二、现代市场营销部门的组织形式第二篇环境与市场分析(4学时)第三章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1学时)第一节概述一、旅游市场营销环境的特点二、分析旅游营销环境的意义第二节旅游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一、社会文化环境与旅游业经营二、政治法律环境与旅游业经营三、经济环境与旅游业经营四、人口环境与旅游业经营五、自然环境与旅游业经营六、技术环境与旅游业经营第三节旅游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分析一、旅游经营者的内部环境二、旅游经营活动的供应者三、旅游经营活动的投资者四、旅游经营者的竞争对手五、旅游营销中介机构六、社会公众第四章旅游者购买行为分析(1学时)第一节消费者购买行为概述一、含义、类别及意义二、影响因素第二节旅游者购买决策过程一、需要的识别二、收集信息三、各种备选方案的评价四、购买决策五、购买行为第五章旅游市场调研与预测(2学时)第一节旅游营销信息系统(0.5学时)一、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二、营销信息系统与旅游营销第二节旅游市场调研(0.5学时)一、旅游市场调研概述(概念、意义、类型、原则)二、旅游市场调研的内容三、市场调研的程序四、旅游市场调研的方法第三节旅游市场需求测量(0.5学时)一、旅游市场需求的衡量二、当前市场需求的估算三、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第四节旅游问卷调查技术(0.5学时)一、旅游调查问卷设计二、旅游问卷调查技巧第三篇目标市场营销(11学时)第六章旅游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7学时)第一节市场细分概述(1.5学时)一、概念二、意义三、原则四、标准五、方法第二节旅游市场的细分(4学时)一、年龄、性别、家庭生命周期与旅游市场细分二、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与旅游市场细分三、生活方式、性格气质与旅游市场细分四、购买目的、利益追求、营销敏感因素与旅游市场细分五、购买形式、购买时机、购买者和使用者特征与旅游市场细分六、地理区域、气候环境、空间位置与旅游市场细分第三节目标市场的选择(1.5学时)一、选择原则二、选择策略第七章旅游经营对象的市场定位(4学时)第一节定位的概念和意义(1学时)一、定位的基本含义二、有效定位的三要素三、定位的营销意义第二节竞争性定位策略(1学时)一、避强定位(补缺定位)二、对强定位(逆向定位)三、近强定位(比附定位)四、超强定位(领先定位)第三节定位的程序与方法(1学时)一、定位的一般步骤二、旅游经营对象的定位模式三、定位知觉图第四节定位的核心与要义(1学时)一、定位的核心思想二、定位的基本要义第四篇市场营销组合(26学时)第八章旅游产品策略(9学时)第一节概述(3.5学时)一、产品与旅游产品二、整体产品与旅游整体产品三、总体旅游产品与单项旅游产品四、旅游产品的分类第二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5学时)一、产品生命周期概述二、产品生命周期策略第三节旅游新产品开发(1学时)一、旅游新产品的概念与分类二、旅游新产品开发的主要步骤第四节旅游产品组合决策(2学时)一、有关产品组合的概念二、旅游产品组合策略三、旅游产品优化组合第五节旅游产品的品牌决策(1学时)一、旅游品牌的内涵及意义二、旅游品牌建立的基本过程分析第九章旅游定价策略(6学时)第一节概述(1学时)一、定价的特点及意义二、旅游定价的特殊性第二节影响定价的因素(1学时)一、内部因素二、外部因素第三节旅游定价的方法(1学时)一、成本导向定价法二、需求导向定价法三、竞争导向定价法第四节旅游定价的策略(3学时)一、差别定价策略二、心理定价策略三、组合定价策略第十章旅游分销渠道策略(4学时)第一节概述(1学时)一、分销渠道的概念二、分销渠道的类型三、分销渠道的作用第二节旅游营销中介(1学时)一、概述二、旅行社三、专门机构与业务代表四、行业协会与预定系统五、全球分销系统与互连网六、导引人员第三节分销渠道行为与组织(1学时)一、概述二、垂直营销渠道三、水平营销渠道四、复式营销渠道第四节旅游分销渠道决策与管理(0.5学时)一、旅游分销渠道策略二、渠道评估与成员选择三、分销渠道的维护与管理第五节旅游业中的直复营销与零售分销(0.5学时)一、直复营销的概念二、直复营销的潜在益处三、直复营销方法第十一章旅游促销策略(7学时)第一节概述(3学时)一、旅游促销的概念与作用二、市场营销信息沟通过程三、旅游促销组合策略第二节旅游广告(1学时)一、概述二、旅游广告信息决策三、旅游广告媒体决策第三节旅游宣传品(1学时)一、概念、特点与作用二、旅游宣传品文案策划三、旅游宣传品版面设计第四节旅游公共关系(0.5学时)一、概念、特点与作用二、旅游公关活动的主要类型三、旅游公关策划的主要内容第五节旅游营业推广(1学时)一、概念、特点和作用二、旅游营业推广的主要形式三、旅游营业推广策划的主要内容第六节旅游人员推销(0.5学时)一、概念、特点和作用二、人员推销的原则与过程模式三、旅游人员推销队伍的建设第五篇市场营销学的拓展与旅游市场营销(共3学时)第十二章市场营销组合创新与旅游营销组合(1.5学时)第一节从“4P”到“4C”(0.5学时)一、顾客需要与欲望二、对顾客的成本三、便利四、传播第二节服务市场营销组合(0.5学时)一、人员二、有形展示三、过程第三节雷诺汉旅馆营销组合(0.5学时)一、产品与服务二、表象三、信息传递第十三章市场营销学的新视野与旅游市场营销(1.5学时)第一节绿色营销与旅游营销(0.5学时)一、绿色营销的内涵和特点二、旅游业的绿色营销三、旅游景区(点)的绿色营销四、旅行社绿色营销五、旅游饭店绿色营销第二节体验营销与旅游营销(0.5学时)一、旅游体验的提出二、体验营销的特点三、旅游产品的独特性与体验营销四、旅游企业的体验营销第三节网络营销与旅游营销(0.5学时)一、网络营销的涵义二、旅游业网络营销的特点三、旅游业网络营销的发展四、旅游业网络营销的策略组合。
第一章旅游心理学概论第一节旅游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一、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旅游者,旅游业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心里现象和行为表现。
2、旅游者,旅游业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一般心里和行为规律。
3、旅游者心里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和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心理适应。
二、旅游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旅游者,潜在旅游者和旅游业所有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在旅游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在整个旅游活动的方方面面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规律。
三、旅游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为了提高对旅游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采取适当的措施和办法,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有利于旅游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四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的方法1、观察法2、访谈调查法3、问卷调查法(开放和封闭问卷)4、测验法第二节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2、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心里依据。
3、为科学合理的安排旅游设施和开发旅游资源提供心里依据。
4、有助于建设高质量的旅游企业职工队伍。
第二章旅游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一、旅游消费者的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旅游消费活动的认识过程事旅游消费者获得“游戏世界”的各种知识和经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过程。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务个别属性的反应。
(2)知觉――人脑对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务个别属性的整体反映。
(3)记忆――以识记,保持,再现的方式,在头脑里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4)想象——想象是人脑对通过感知获得的并通过记忆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
(5)思维――是人的认识过程的最高阶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间接和概括的反应(6)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集中。
2、情感过程和3、意志过程(大体看一下)二、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性(的构成)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倾向性是指旅游消费者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思维倾向。
作者:刘晓鹰主编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8-4-1 字数:367000 页数: 236 开本: 16开I S B N : 9787030213709 包装:平装定价:36.00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旅游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理论和方法。
现代旅游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是本书的重要特点。
全书共11章,包括四大部分: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旅游市场及其供给关系;旅游经济的管理与决策;旅游经济学的展望。
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与实证分析两大块,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旅游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实证部分则以大量具体详实的案例,针对当前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书系四川省旅游类系列精品教材,由四川省教育厅列为重点科研项目,组织众多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及中青年学者合作编著。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旅游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或专科教材,也可作为中专、高等职业教育或自学考试教材,还可作为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使用。
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现代旅游经济活动第三章旅游产品与开发第四章旅游需求与供给第五章旅游市场第六章旅游消费及价格第七章旅游收入与分配第八章旅游投资及效益研究第九章旅游企业的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第十章旅游经济效益与评价第十一章旅游产业及其增长与发展后记书名:旅游经济学ISBN:730007229 作者:Adrian Bull(亚德里恩﹒布尔) 出版社:郑州大学(原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定价:24 页数:336 出版日期:2006-5-1 版次: 1 开本:特16开包装:平装简介在世界范围内,旅游正在成为现代人类社会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众化的旅游保持着一股强劲的发展势头,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继石油、汽车和房地产业之后的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我国旅游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短短20多年间,我国已从一个世界排名第41位的旅游小国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排名第6位的旅游大国,并正逐渐向世界旅游一流强国迈进。
旅游经济学重点第一章导言①旅游经济学:经济学概念在旅游方面的延伸,即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关系、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②旅游活动:狭义的旅游活动是指游人以游览为主要目的所从事的“游览”性活动。
广义的旅游活动既包括游人的游览活动,也包括旅游开发者的开发活动,旅游者的管理活动以及旅游科技文化教育人员的科学教育活动等,即游览活动是指与旅游直接相关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③旅游经济活动(理解):旅游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旅游学求者与旅游供给者之间,通过市场交换形式所形成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总和.1。
是旅游活动伴随着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2.是旅游活动在经济领域中的具体体现3.主体是旅游者、旅游产品供给者和旅游目的地国家政府4.是一种综合性服务活动二、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点:①应用性②结构性:是整体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经济学一个重要分支③基础性:1。
不针对特定地区,具有共性;2.旅游管理学必学④边缘性: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三、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①对象:观察和思考的客体,指行动目标②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经济规律及其实践应用。
(旅游产品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四、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旅游资源研究①旅游资源调查、分析、分类等②旅游资源评价研究③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④旅游资源保护研究2.旅游产品研究①旅游产品含义(广义、狭义)②旅游产品的组成和细分(分类原则、依据、方法)③旅游产品生命周期④市场开发、供求以及影响因素3.旅游市场研究①旅游市场的分类(产品市场、人才、资金、技术、信息)②旅游产品价格研究③市场管理研究4。
旅游消费①旅游消费性质与特点②旅游消费结构(分类,影响因素)③旅游消费最大满足(最大满足含义、决策评价原则、评价方法)五、现代旅游经济特征1.大众性①从旅游需求方面看,很多人已经有条件参与旅游活动,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旅游的主体。
第七章复习与思考一、重点概念旅游消费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消费合理化旅游消费效果微观旅游消费效果宏观旅游消费效果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二、简要回答1、怎样理解旅游消费的性质2、旅游消费有哪些类型3、旅游消费具有哪些特点4、旅游消费效果有哪些类型5、如何衡量消费效果6、怎样评价旅游消费效果三、论述题1、试述旅游消费在旅游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2、阐述旅游消费合理化的内容及形式。
3、阐述旅游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
4、分析旅游者如何在旅游目的地之间实现最大满足的选择。
5、试分析国外或国内旅游者在您当地的消费结构并说明成因参考答案一、重点概念旅游消费旅游消费从动态意义上讲是指人们支付货币购买旅游产品以满足自身旅游需求的行为过程从静态意义上讲是指“由旅游单位游客使用的或为他们而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世界旅游组织WTO定义。
因而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为满足自身的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而消费的物质产品和精神资料的总和。
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消费结构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及相关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
旅游消费合理化旅游消费合理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是指旅游消费从不合理状态向合理化状态不断逼近的渐进过程。
旅游消费效果在旅游者的消费过程中投入与产出、消耗与成果、消费支出与达到消费目的之间的对比关系就是旅游消费效果。
微观旅游消费效果是指旅游者通过旅游消费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得到的反映。
宏观旅游消费效果是把所有旅游消费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角度研究旅游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分析旅游消费的状况、旅游者的满足程度、旅游消费对社会生产力及再生产的积极影响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等。
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是指旅游者在支出一定时间和费用的条件下通过旅游消费获得的精神上与物质上的最佳感受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实际感受与主观愿望的最大相符程度。
二、简答题1、怎样理解旅游消费的性质答旅游消费作为一种消费方式主要由旅游消费意识、旅游消费习惯、旅游消费能力、旅游消费水平、旅游消费结构等要素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