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必背6
- 格式:doc
- 大小:52.04 KB
- 文档页数:7
江苏高考名句名篇必背篇目语文诗句默写是高考语文必考的重要题型,古诗文的背诵记忆对于高考语文复习是很重要的,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江苏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江苏高考语文必背篇目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背诵篇目1.《孔子语录》《论语》2.《鱼我所欲也》孟子3.《出师表》诸葛亮4.《桃花源记》陶渊明5.《三峡》郦道元6.《陋室铭》刘禹锡7.《岳阳楼记》范仲淹8.《醉翁亭记》欧阳修9.《爱莲说》周敦颐10.《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1.《蒹葭》《诗经》12.《观沧海》曹操1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14.《使至塞上》王维1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16.《春望》杜甫1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1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20.《雁门太守行》李贺21.《泊秦淮》杜牧22.《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23.《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2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2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26.《游山西村》陆游27.《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2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2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3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江苏高考语文必背篇目二:高中课程标准诵读篇目1.《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子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 庄子3.《师说》韩愈4.《阿房宫赋》杜牧5.《赤壁赋》苏轼6.《氓》《诗经》7.《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 屈原8.《蜀道难》李白9.《登高》杜甫10.《琵琶行》白居易11.《锦瑟》李商隐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13.《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14.《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高考必背常见名篇名句默写归纳总结高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情景型默写汇编(一)《劝学》(荀子)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中的学不可以已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以雕刻为例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以蚯蚓为例从正面设喻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庄周)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舟的浮力依赖于水,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举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
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必背古诗文(初中部分)NO.1 《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④,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⑦,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⑧。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⑨。
”(《卫灵公》)【注】①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说:“悦”的古字,愉快。
②知:了解。
愠:生气,发怒。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③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④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⑤“学而不思”两句: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
⑥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是知也:这是聪明的。
知:通“智”。
⑦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⑧“士不可以不弘毅”两句: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弘毅:刚强,勇毅。
⑨“己所不欲”两句: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NO.2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①;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②。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一)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白《蜀道难》中“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
(3)《出师表》一文中最能代表诸葛亮有赏有罚的执政理念的两句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商隐在《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两句描绘了一个物我混同的朦胧意境。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对比手法极言秦王朝掠夺财物极尽分毫,挥霍财物却视若泥沙,这两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抒发了国破家亡之悲,感伤离乱之痛,表现了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劝学》中阐明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的两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李白《蜀道难》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两句是说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3)苏轼《水调歌头》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的清影为伴。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总结(高中14篇精华版)一、《劝学》1、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_________”的观点。
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中的“青,_________,_________”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_________,_________”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7、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
”11、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宋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旧唐书》)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司马光《资治通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壁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赠刘景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杂说?送张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高考语文必背名句归纳1、语文必背名篇名句归纳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劝学》)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8.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9.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10.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1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1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1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15.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高考语文默写常考诗句
高考语文默写常考诗句包括但不限于:
1. 《游山西村》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2.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3. 《登鹳雀楼》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4. 《离骚》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5. 《春日》朱熹:“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6. 《望岳》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7. 《赋得古原草离别》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8.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9. 《次北固山下》王湾:“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10.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这些诗句不仅富有哲理,而且语言优美,是高考语文默写的重点内容。
考生应准确记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6:名句名篇默写一、默写1.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
(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
2.名篇名句默写(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________,________”;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
3.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了炎热。
(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
4.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
(2)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情。
(3)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________”;而北望故都,又“________”,视线常被遮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