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及防排烟系统培训—消防工程师
- 格式:ppt
- 大小:4.64 MB
- 文档页数:16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技术实务》复习考点:防排烟系统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技术实务》复习考点:防排烟系统消防工程师备考工作已经进入中期,大家复习得怎样了呢?为了方便大家进行知识点的汇总,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一份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技术实务》复习考点:防排烟系统,欢迎大家阅读!不断取得进步!1、厂房或仓库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1)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2)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丁类生产车间;(3)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丙类仓库;(4)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2、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1)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2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2)中庭;(3)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4)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5)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3、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时,应设置排烟设施。
4、自然通风设施的设置:5、厂房、库房建筑可以采用可熔材料制作的采光带和采光窗进行排烟,其熔化温度应为120-150摄氏度;6、窗的有效面积当采用防雨百叶时,系数取0.6;当采用一般百叶时,系数取0.8;7、加压送风时应使防烟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道压力>房间压力;8、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9、当防烟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独立前室可不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合用前室应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10、当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或3层及以上,规范规定应设置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内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独立前室可不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合用前室应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11、当封闭楼梯间位于地下且不与地上楼梯间共同时,应在首层设置不小于1.20 m2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门;12、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应竖向分段设计,且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分段送风);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的排烟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每段高度公共建筑不宜超过50m,住宅不宜超过100m;(分段排烟)13、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及机械排烟系统应充分考虑管道沿程损耗和漏风量,其设计量不应小于计算风量的1.2倍;14、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及机械排烟系统,当采用金属管道时,管道风速不应大于20m/s;当采用非金属材料管道时,不应大于15m/s;加压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 m/s;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15、正压值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压差为25-30Pa;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与走道压差为40-50 Pa;16、正压送风机与排烟风机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机出风口的下方;17、送风及排烟管道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的隔墙与相邻部位分隔,当墙上必须设置检修门时,应采用丙级防火门;电缆井、管道井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以建规6.2.9条为准)18、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19、在同一防烟分区内不应同时采用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方式;20、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0 m2的房间,机械排烟量不应小于地面积的60倍,自然排烟为地面积的2%;大于500 m2的房间,排烟量计算;中庭、车库排烟查表;21、排烟口的设置宜使烟流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反,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的相邻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2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15s内联动开启常闭加压送风口、闭式排烟口、防排烟风机和补风机,30s内关闭通风、空调系统;23、(原题)采用自然排烟的场所可不划分防烟分区;。
培训课件•消防基础知识•消防法规与标准•火灾危险性分析•灭火方法与技巧目•消防安全管理•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录消防基础知识01CATALOGUE火灾原理与分类火灾原理火灾是由于可燃物在氧气存在下经过一定的引燃能量作用而发生的燃烧现象。
燃烧三要素包括可燃物、助燃物(氧气)和引火源。
火灾分类根据燃烧物的性质和火灾特点,火灾可分为A、B、C、D、E五类,分别对应固体物质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气体火灾、金属火灾和带电火灾。
灭火器材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消防器材与设施01020304包括灭火器、灭火毯、沙箱等,用于扑灭初起火灾。
包括室内外消火栓、水带、水枪等,用于提供灭火水源和辅助灭火。
由火灾探测器、报警控制器和联动控制设备等组成,用于及时发现火情并报警。
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等,用于自动或手动扑灭火灾。
用于标明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处的标志,如“禁止烟火”、“安全出口”等。
消防安全标志消防标识安全色标用于标明消防设施、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的标识,如灭火器标识、消火栓标识等。
采用特定的颜色和图形表示不同的消防安全信息,如红色表示禁止和停止,绿色表示安全和通行等。
030201消防安全标志与标识消防法规与标准02CATALOGUE消防法规概述消防法规的定义和作用阐述消防法规的概念、性质及其在消防工作中的重要性。
消防法规的体系结构介绍我国消防法规的体系结构,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
消防法规的历史与发展概述我国消防法规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
消防安全责任制火灾预防与应急救援消防宣传教育与培训消防监督与执法消防法规的核心内容阐述各级政府、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
阐述消防宣传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以及消防安全培训的要求和措施。
介绍火灾预防措施、应急救援组织、火灾事故调查处理等内容。
介绍消防监督的机构、职责和措施,以及消防执法的程序和要求。
防烟与排烟培训一、引言防烟与排烟是建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它们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灾在建筑物中蔓延,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了更好地推广并实施防烟与排烟技术,进行相关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二、防烟与排烟的基本概念2.1 防烟防烟指的是在火灾发生时,防止烟气蔓延至其他区域,减少烟气对人员的危害。
防烟的设计和实施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2.2 排烟排烟是将建筑内的烟气及有毒气体通过排烟系统排至室外,以保证人员疏散通道及逃生通道的畅通,防止烟气对人员造成伤害。
三、防烟与排烟的重要性3.1 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在火灾发生时,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会对人员造成威胁,防烟与排烟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员受伤和死亡风险。
3.2 保护财产安全火灾造成的烟雾和热量会对建筑造成损坏,有效的防烟与排烟系统可以减少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
3.3 遵守法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关的法规要求建筑必须配备有效的防烟与排烟系统,参加培训可以帮助建筑业者遵守法规。
四、防烟与排烟培训内容4.1 防烟与排烟系统原理•防烟与排烟系统的基本原理•不同类型建筑的防烟与排烟系统设计要求4.2 防烟与排烟系统的安装与维护•防烟与排烟系统的安装步骤•防烟与排烟系统的维护保养方法4.3 防烟与排烟系统应急处理•火灾发生时如何使用防烟与排烟系统•遇到故障时的应急处理措施五、如何参加防烟与排烟培训要参加防烟与排烟培训,可以联系当地相关单位或机构,了解他们所提供的培训课程信息。
通常这些培训课程会包括理论知识讲解、实际操作演练等内容,参加过程中要认真学习和实践,确保培训效果。
六、结语通过参加防烟与排烟培训,建筑从业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防烟与排烟系统的重要性,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建议建筑从业者定期参加相关培训,以不断提升自己在防火领域的技术和意识水平。
以上就是关于防烟与排烟培训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阅读!。
消防工程师一防排烟系统的控制考点一、防烟系统的控制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其联动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由加压送风口所在防火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相关层前室等需要加压送风场所的加压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
(2)应由同一防烟分区内且位于电动挡烟垂壁附近的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电动挡烟垂壁降落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电动挡烟垂壁的降落。
2、加压送风机的启动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场手动启动。
(2)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
(3)消防控制室手动启动。
(4)系统中任一常闭加压送风口开启时,加压风机应能自动启动。
3、当防火分区内火灾确认后,应能在15s内联动开启常闭加压送风口和加压送风机。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开启该防火分区楼梯间的全部加压送风机。
(2)应开启该防火分区内着火层及其相邻上下层前室及合用前室的常闭送风口,同时开启加压送风机。
4、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宜设有测压装置及风压调节措施。
5、消防控制设备应显示防烟系统的送风机、阀门等设施启闭状态。
二、排烟系统的控制1、机械排烟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其联动控制应符下列规定:(1)应由同一防烟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的开启,同时停止该防烟分区的空气调节系统。
(2)应由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动作信号,作为排烟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动。
2、排烟风机、补风机的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场手动启动。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
(3)消防控制室手动启动。
(4)系统中任一排烟阀或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补风机自动启动。
防排烟系统重点、难点、易考点汇总一、系统分区1.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
2. 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住宅,其排烟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公共建筑每段高度不应超过50m,住宅建筑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
3. 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楼梯间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当受建筑条件限制,且地下部分为汽车库或设备用房时,可共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二、防烟系统形式1. 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2. 建筑地下部分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当无自然通风条件或自然通风不符合要求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 封闭楼梯间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不能满足自然通风条件的封闭楼梯间,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当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封闭楼梯间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且地下仅为一层时,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首层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2㎡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
4. h≤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h≤100m的住宅建筑1)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除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外)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当不能设置自然通风系统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2)当独立前室或合用前室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采用全敞开的阳台或凹廊。
•设有两个及以上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独立前室两个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2.0㎡,合用前室两个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3.0㎡。
3)当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当机械加压送风口未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消防技术实务(一级)第 1题:单选题(本题1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主要由送风口、送风管、送风机和吸风口组成,其中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m/s。
A.5B.7C.10D.1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加压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即正确答案为B 考点:《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第316页。
第 2题:单选题(本题1分)排烟窗应设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且室内或走道的任一点至防烟分区内最近的排烟窗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m。
A.10B.20C.30D.5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室内或走道的任一点至防烟分区内最近的排烟窗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0m,当室内高度超过6.00m且具有自然对流条件时,其水平距离可增加25%。
所以,根据题意,正确答案为C。
考点:《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第310页。
第 3题:单选题(本题1分)对于自然通风设施,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m2。
A.2B.3C.4D.6【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自然通风设施的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m2。
所以,正确答案为A。
考点:《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第308页。
人防工程中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总建筑面积大于()m2的商业营业厅等公众活动场所疏散走道的地面上,应设置能保持视觉连续发光的疏散指示标志。
A.300B.500C.800D.100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疏散指示标志的适用范围。
人防工程中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总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商业营业厅等公众活动场所疏散走道的地面上,应设置能保持视觉连续发光的疏散指示标志。
第 5题:单选题(本题1分)除二类居住建筑外,高层建筑的()和安全出口处应设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A.电梯前室B.设备用房C.地下室D.疏散走道【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疏散指示标志的适用范围。
一级消防工程师:防烟排烟系统试卷(三)1、单选下列哪些厂房中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中)A、一氧化碳压缩机室B、焦化厂焦油厂房C、柴油灌桶间D、植物油加工厂的精炼部位正确答案:A2、单选风管内设有电加热(江南博哥)器时,电加热器前后各()范围内的风管必须采用不燃保温材料。
A.1mB.0.5mC.0.8mD.2m正确答案:C3、单选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的楼梯间宜()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设一个。
A.每隔三至五层、每层B.每隔二至三层、每层C.每隔二至三层、每隔二至三层D.每层、每二层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4、多选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难)A、管道应用非金属材料制作B、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C、应在其机房入口处设置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度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D、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其隔热层应采用难燃材料制作,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距离E、在排烟支管上应设当烟气温度超过280度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正确答案:B, C, E5、多选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的规定,采用自然排烟方式的部位,应满足下列要求()。
(中)A、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m2B、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m2C、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该走道面积的2%D、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E、净空高度小于12m的无窗中庭正确答案:A, B, D, E6、多选在人防工程中的()等部位应设机械排烟。
(难)A、建筑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大厅B、建筑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丙、丁类生产车间C、建筑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丙、丁类生产车间D、电影放映间、舞台等E、总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正确答案:A, B, D, E7、多选划分防烟分区的措施有()。
防排烟系统知识点高频考点全总结一、高频知识点1.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厂房、仓库和和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 的住宅建筑,当其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楼梯间内可不设置防烟系统:(1)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凹廊;(2)前室或合用前室具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可开启外窗的面积满足自然排烟的面积要求。
2•厂房(仓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1)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大于300Irf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2)建筑面积大于5000Irf的丁类生产车间;(3)占地面积大于1000Irf的丙类仓库;(4)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
备注:此知识点一定要区分好〃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的情形。
3.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1)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Irf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2)中庭;(3)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100m1z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4)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5)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6)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Irf或一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山,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时,应设鬻非烟设施。
4.自然通风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楼梯间应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1Irf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
(2)当建筑高度大于IOm时,尚应在楼梯间的外墙上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Irf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且布置间隔不大于3层。
(3)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2m∖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m j o(4)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避难层(间)应设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其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间)地面面积的2%,且每个朝向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2m,o(5)可开启外窗应方便开启,设置在高处的可开启外窗应设置距地面高度为1.3m∙L5m的开启装置。
消防考点:防排烟系统之【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知识点三【机械加压送风系统】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原理及组成(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工作原理为保证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以及人员能安全疏散,发生火灾时,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高层建筑内可分为四个安全区:第一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第二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第三类安全区为走道;第四类安全区为房间。
依据上述原则,加压送风时应使防烟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道压力>房间压力,还要保证各部分之间的压差不要过大,以免造成开门困难,从而影响疏散。
(2)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组成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主要由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吸风口组成。
2.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选择(1)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且其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当前室的加压送风口的设置不符合上述规定时,防烟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2)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
(3)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采用独立前室且其仅有一个门与走道或房间相通时,可仅在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独立前室有多个门时,楼梯间、独立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2)当采用合用前室时,楼梯间、合用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当采用剪刀楼梯时,其两个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4)带裙房的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当裙房高度以上部分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通风,裙房等高范围内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时,该高层建筑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局部正压送风系统。
消防工程师培训内容消防工程师是负责消防安全管理和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员,其职责包括消防安全检查、消防设施维护、火灾事故应急处理等。
为了提高消防工程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下面将按照不同的类别介绍消防工程师培训的内容。
一、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法律法规是消防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培训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安全条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学习这些法律法规,消防工程师可以了解消防安全的法律责任、消防设施的设计标准、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消防设施维护消防设施是保障消防安全的重要保障。
消防工程师需要了解各种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技巧。
培训内容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水泵、消防水箱、消防栓、消防喷淋系统、消防烟控系统等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方法和技巧。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消防工程师可以更好地维护和管理消防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火灾事故应急处理火灾事故是消防工程师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培训内容包括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火灾扑救技巧、火灾疏散逃生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消防工程师可以更好地应对火灾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四、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安全检查是消防工程师的重要职责之一。
培训内容包括消防安全检查的方法和技巧、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消防工程师可以更好地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工作,确保消防安全。
总之,消防工程师培训内容涵盖了消防法律法规、消防设施维护、火灾事故应急处理、消防安全检查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培训,消防工程师可以提高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更好地履行职责,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综合能力考点:防烟排烟系统组成[ 5月12日 ]防烟排烟系统组成防烟系统是指采纳机械加压送风或自然通风的方式,避免烟气进入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等空间的系统;排烟系统是指采纳机械排烟或自然排烟的方式,将房间、走道等空间的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一、系统分类防烟排烟系统依照其控烟机理,分为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通常称为防烟设施和排烟设施。
防烟设施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排烟设施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二、系统组成防烟排烟系统由风口、风阀、排烟窗和风机、风道和相应的操纵系统组成。
(一)防烟系统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包括加压送风机、加压送风管道、加压送风口等。
当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而前室不送风时,楼梯间与前室的隔墙上还可能设有余压阀 (1)加压送风机。
一样采纳中、低压离心风机、混流风机或轴流风机。
加压送风管道采纳不燃材料制作(2)加压送风口。
分为常开式、常闭式和自垂百叶式。
常开式即一般的固定叶片式百叶风口;常闭式采纳手动或电动开启,经常使用于前室或合用前室;自垂百叶式平常靠百叶重力自行关闭,加压时自行开启,经常使用于防烟楼梯间。
作为防烟方式之一的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通常指位于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外墙上的洞口或便于人工开启的一般外窗,可开启外窗的开启面积和开启的便利性都有相应的要求,尽管不列为专门的消防设施,但其设置与保护治理仍不能忽略。
(二)排烟系统机械排烟设施包括排烟风机、排烟管道、排烟防火阀、排烟口、挡烟垂壁等(1)排烟风机。
一样可采纳离心风机、排烟专用的混流风机或轴流风机,也有采纳风机箱或屋顶式风机。
排烟风机与加压送风机的不同在于: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的环境条件下能持续工作很多于30min。
(2)排烟管道。
采纳不燃材料制作,经常使用的排烟管道采纳镀锌钢板加工制作,厚度按高压系统要求,并应采取隔热防火方法或与可燃物维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