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6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人教河北版2024年秋)第一部分(1~2题1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共8分)《中国诗词大会》一期期节目,热潮汹涌,“文化自信”四个字更是被深深烙印..在每个观众的心间。
“赏诗词之美、寻文化之根、铸民族之魂。
”这正是《中国诗词大会》创立的(chūzhōng),也是节目秉承的理念。
近年来,“中国式浪漫”频频掀起大众热议。
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山不让尘,川不辞盈”等诗句,又一次拨动了每一个中国人最温柔的心弦..。
以中国的古典诗词来诠释这一场人类盛会,不但为比赛增添了艺术之美,而且向世界(zhāngxiǎn)了文化自信。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chūzhōng)②(zhāngxiǎn)(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烙印②心弦(3)文段中的“翩”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表检索,应先查部,再查画。
(2分)(4)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辞”的三个义项。
文段中“川不辞盈”的“辞”意思是。
(填序号)(2分)①文辞;言辞。
②告别。
③躲避;推托。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传承,是联结往昔和未来的一座桥。
工匠精神,离不开传承。
一辈辈匠人,从手艺生疏到纯熟老练,技艺在手手相传①口口相授中薪火不绝。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传承古法,延续文化根脉②掌握精髓,坚持守正创新。
传承,既是要以艺立身,更是要以德树人。
故宫古钟表修复师王津说③“要是从这代人就开始糊弄,那后代人怎么干呢④抱定一个信念,兢兢业业、孜孜以求,承接前代的真传,就有底气给后世一个交代。
(1)在文中对应序号横线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适合的一项是(2分)()A.,。
:”。
B.、;:?”C.,;,”。
D.、。
:?”(2)可以替换画横线句子中关联词语而不改变原句意思的一项是(2分)()A.如果⋯⋯就⋯⋯B.不仅……而且……C.要么……要么……D.只有……才……(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段中第一句的句子主干是“传承是桥”。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姓名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5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烂漫. (màn) 匿.名(ruò) 筋.疲力尽(jīn)B.芦荟.(huì) 长髯.(rán) 吹嘘.(xū)C.不逊.(sùn) 禁锢.(ɡù) 文绉绉.(zhōu)D.诘.责(jié) 窒.息(zhì) 锃.亮(chénɡ)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翻来复去器宇轩昂鹤立鸡群忧郁消沉B.成群结队美其名曰文质彬彬困惑不解C.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乱造藏污纳诟D.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微不足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
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5.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4)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A.比喻引用排比拟人B.拟人反语比喻比喻C.比喻反语比喻拟人D.拟人引用排比反语6.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共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①朱德的母亲一生勤耕不chuò、任劳任怨....,她平凡的一生诠释了母爱的伟大。
鲁迅弃医从文,入.木三分...的"呐喊"至今仍振聋发聩....。
②居里夫人的个人精神、处事态度仍历....。
托尔斯泰对农奴制深恶痛疾历在目,zhāng 显了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人格……③通过阅读佳作,让我们"聆听"名人教诲.,汲取生命力量。
④通过品味文字,我们发扬并铭记名人的伟大精神。
他们的精神宛如泓泓清泉,让我们在喧嚣.尘世中保有一方净土;他们的精神宛如涓涓细流,让我们在蒙昧愚钝时留存一丝鲜活;他们的精神宛如星辰大海,让我们在黑暗夜晚中看到一片光亮。
1.文段中填在拼音处的汉字和加点字的读音,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辍章huìxiāoB.缀彰huǐqìB.辍彰huìxiāo D.缀章huǐqì2.文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入木三分B.振聋发聩C.深恶痛疾D.任劳任怨3.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①B.②C.③D.④【读新闻】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请你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4-5题。
(7分)近日,济南首座以"书香"为主题的地铁车站亮相1号线大学城站。
据了解,大学城站周边高校云集,师生近30万人,文化气息浓厚。
"书香车站"以共享书吧为核心,提供共享阅读、艺术展览、创意市集和时尚购物等服务。
进入车站,台阶处、玻璃窗上,一句句名言警句、一幅幅山光湖景映入乘客眼中,"二安"文化长廊的诗词与泉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抬头仰望,一盏盏以《诗经》《论语》等为题材的文字灯箱妙趣横生。
4.阅读新闻后,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标点符号除外。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要塞.(sài)翘.首(qiáo)悄.然(qiāo)锐不可当.(dāng)B.镌.刻(juān)绯.红(fēi)畸.形(jī)殚.精竭虑(dān)C.教诲.(huì)仲.裁(zhòng)炽.热(zhì)杳.无消息(yǎo)D.诘.责(jié)滞.留(zhì)锃.亮(zèng)正襟.危坐(jī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浩瀚仲裁眼花潦乱一丝不苟B.娴熟咆哮震聋发聩白手起家C.匿名黝黑油光可鉴和颜悦色D.窒息荧光为富不人藏污纳垢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1)我们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________地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2)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人民子弟兵表现出了________的精神品质,赢得了全国人民的高度赞扬。
(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从中________有益的营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A.坚定不移坚韧不拔汲取B.坚定不移不屈不挠吸取C.坚忍不拔不屈不挠汲取D.坚忍不拔坚韧不拔吸取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D.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B.《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茨威格,他是奥地利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大师》等。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附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9分)一、(7小题,19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教诲(huǐ) 要塞(sài) 绯红(fēi) 锐不可当(dāng)B.翘首(qiáo) 嫉妒(jì) 胆怯(qiè) 杳无消息(yǎo)C.屏息(bǐng) 诘责(jié) 畸形(jī) 殚精竭虑(dàn)D.黝黑(yŏu) 镌刻(juān) 悄然(qiǎo) 惨绝人寰(huán)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劳碌窒息私塾眼花潦乱B.仲裁杀戮躁热深恶痛疾C.禁锢锃亮颁发藏污纳垢D.崎岖蒙昧滞留震聋发聩3.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国庆期间上映的电影《姜子牙》在情节上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吸引着观众。
B.警方发动大规模扫黑行动,先速捕领头者,瓦解对方士气,再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余孽。
C.事实证明,文学评论家常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且一语中的、入木三分。
D.弥勒佛形象十分逗人喜爱,他袒胸露肚,笑口常开,不像一般的菩萨坐像那样正襟危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大型纪录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B.能否坚持从严抓好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决定着我们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C.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D.北京大学写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池中荷花千娇百媚,有的亭亭玉立,有的鹤立鸡群。
②晨曦初露,村内到处飘飘渺渺,笼罩着一层轻轻的薄雾。
③有的则连冒出水面的勇气也没有。
这一幕,流淌着淡淡的碧光。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练习测试卷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要塞(sài)悄然(qiāo)锐不可当(dāng)殚精竭虑(dān)B. 畸形(jī)绯红(fēi)杳无消息(yǎo)正襟危坐(jīn)C. 镌刻(juàn)应读(juān)翘首(qiào)应读(qiáo)深恶痛疾(wù)D. 佃农(tián)应读(diàn)诘责(jí)应读(jié)屏息敛声(bǐ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 娴熟滞留鹤立鸡群催枯拉朽B. 胆怯燥热油光可鉴和颜悦色C. 泻气崎岖筋疲力尽抑扬顿挫D. 劳碌教诲正襟围坐诚惶诚恐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他在演讲比赛中夸夸其谈,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 他对工作总是拈轻怕重,缺乏责任心。
C.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 那些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否定不当,删去“不再”。
C.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坚持锻炼。
D. 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农作物减产。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人生苦短,我们不能任由烦恼淹没快乐,。
,。
,,。
只要心明净了,就会快乐起来。
①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学会操纵自己的内心②心是烦恼的根源③让它向着有阳光、有灯光的一面④亦是快乐的根源⑤不能一生都活在与烦恼的牵缠中⑥我们无法像佛一样除尽烦恼,了脱生死,达到涅槃A. ③①⑥⑤②④B. ⑤②①③④⑥C. ③①④②⑥⑤D. ⑤②④⑥①③6.古诗文默写。
2024年部编版语文初二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liàng)粗犷(guǎng)B、莅临(lì)棱镜(líng)C、吝啬(sè)黄晕(yùn)D、干涩(sè)贮蓄(chǔ)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朗润安适绿茵茵呼朋引伴B、高邈静谧翻来复去咄咄逼人C、粗旷铃铛争先恐后淅淅沥沥D、烘托静默花枝招展水波鳞鳞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取得好成绩是自出心裁的结果。
B. 每当夜幕降临,小吃街便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C. 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野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D. 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与哲理,如儒家提倡的“仁爱”思想、道家追求的自然和谐之道等。
这些文化精髓不仅 ______ 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深入挖掘并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当从历史长河中汲取养分,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A. 铸就B. 塑造C. 形成D. 构建5、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一丝不苟.B. 苟.且偷安C. 苟.同D. 不敢苟.同6、选择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 这次运动会,我们班获得了篮球比赛的第一名,大家都很兴奋极了。
B. 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
C. 他昨天虽然生病了,但是仍然坚持来上学。
D. 她不仅漂亮,而且很聪明,是我们班的佼佼者。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个地方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2024年统编版语文初二上学期期中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溃退(kuì)要塞(sài)悄然(qiǎo)•B.颁发(bān)澎湃(pénɡ)桅杆(wéi)•C.翘首(qiáo)湛蓝(zhàn)凌空(lín)•D.娴熟(xián)娴静(xián)镌刻(ju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仲裁眼花瞭乱惊心动魄•B.泄气锐不可挡摧枯拉朽•C.浩瀚白手起家如梦初醒•D.由衷一丝不苟殚精竭虑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这次环保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使得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B. 他的讲话言简意赅,却能够深入浅出地阐述问题,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C.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D. 为了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学校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新学期能够顺利进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表达准确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将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B. 通过这次考试,我们发现了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涵盖了各个学科的知识,还配有大量的插图和案例。
D. 在这次比赛中,他虽然获得了第一名,但是仍然谦虚地表示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
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题目。
【文段】杜甫的《登高》一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
(1)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 _______ 的景象。
(2分)(2)请简要分析这两句诗中“萧萧”和“滚滚”两个叠词的作用。
(2分)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文言文】孔子曰:“君子不器。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部编,含答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诗句中写的是明月的是:A. 望长安于日色春B. 脉脉不得语C. 白发三千丈D. 日暖花艳2. 诗句“落日村边人似黄”中的“黄”指的是:A. 人的神情B. 夕阳C. 农作物D. 遍地风尘3. 从下列成语中选出一个和“壮观”意义相近的:A. 惊心动魄B. 无边无际C. 出生入死D. 有声有色4.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什么景色?A. 瀑布B. 湖泊C. 河流D. 天空5. 下列词语中属于拟人手法的是:A. 风吹雨打B. 花儿含羞C. 山势巍峨D. 白日依山尽6. 下列诗句中属于抒发诗人情感的是:A. 青山一道同云雨B. 日暮汉宫飞休幕C. 两岸猿声啼不住D. 汉家砖纹千古传7. “青山绿水,便是东篱下”中的“东篱下”指的是:A. 自家院子B. 山下C. 水边D. 郊外8. 请问下列诗句中是描写春天景色的是:A.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B.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C.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D. 一年好景君须记9. 在下列古文《滕王阁序》中,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A. 描述的是滕王阁的建造历史B. 笔者是杨炯C. 描写滕王阁壮观景色D. 颂扬王勃的才华10. 被称为“江南四大才女”之一的是:A. 李清照B. 蔡沈C. 李中D. 萧瑟11.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首诗表达了对什么的思念?A. 家乡B. 才子佳人C. 春天D. 红豆12. 下列成语中,意为“用尽心思研究”的是:A. 独出机杼B. 敢作敢为C. 殚智竭力D. 深思熟虑13. “岂止如池当梁州,王侯将相罢歌舞”出自杜牧的《泊秦淮》这首诗的思想主旨是?A. 叹息大唐王朝的没落B. 对时局的批评C. 对自然景色的赞美D. 对生活的感慨14. “相约黄昏后,天晴有暮归”中的“暮”是指:A. 黎明B. 夜晚C. 午后D. 傍晚15. 下列哪部作品是白居易创作的?A. 《泊秦淮》B. 《游山西村》C. 《探梅》D. 《琵琶行》16.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白帝”指的是:A. 地名B. 人名C. 皇帝D. 地位17. “江水无情却有情”中的“江水”起到了怎样的比喻作用?A. 表扬江水的柔情B. 讽刺江水的无情C. 赞美江水的美丽D. 进一步揭示人的性情18. “宇宙山河寂无声”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色?A. 繁华盛世B. 人迹罕至C. 寂静无人D. 雾里看花19. 下列诗句中黄鹤楼的描写错误的是:A. 春来江水绿如蓝B. 直上洞庭悬两岸C. 一夜霜风吹不尽D. 人间四月芳菲尽20. 下列句子中含有夸张手法的是: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 闻道桑榆晚,来逢对楚看D. 香阁绮席夜光蛾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21. 请简要谈谈你最喜欢的经典诗词或散文,包括其主题、作者、以及你对它的理解。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姓名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节日的新化,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真是理想的世外桃源....。
B、南京大屠杀劫后余生....者向来访的日本青年揭露日本法西斯的罪行。
C、他如此麻木不仁....地对待老病缠身的母亲,简直禽兽不如。
D、本以为他的劝告会起到安慰作用,没想到竟弄巧成拙....,她哭得更厉害了。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B、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C、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D、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优良文化传统。
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反问)B、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静。
(排比)C、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比喻)D、杜工部诗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要亲自到这地方,才可以领略到前人用字之妙。
(引用)4、古诗文默写①青树翠蔓,,。
②俄顷风定云墨色,。
③《过故人庄》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的诗句是,。
④《浣溪沙》中表明作者处逆境而不悲观的精神境界的一句话是。
⑤《游山西村》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
二、阅读(一)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期中综合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歼.灭(jiān) 殷.红(yīn) 要塞.(sài) 坠.毁(zhuì)B.仲.裁(zhònɡ) 匿.名(nì) 滞.留(zhì) 沿溯.(sù)C.紧绷.(bēnɡ) 炽.热(zhì) 畸.形(jī) 颔.首(hàn)D.窒.息(zhì) 粲.然(càn) 悄.然(qiǎo) 鬈.发(juǎn)【解析】A项,“殷红”中的“殷”应读yān;C项,“炽热”中的“炽”应读chì;D项,“鬈发”中的“鬈”应读quá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C )(2分)A.由衷颁发镌刻担精竭虑B.标致烂漫菲红和颜悦色C.宽恕崎岖惶恐屏息敛声D.禁锢落第诘责诚皇诚恐【解析】A项,“担精竭虑”应写成“殚精竭虑”;B项,“菲红”应写成“绯红”;D项,“诚皇诚恐”应写成“诚惶诚恐”。
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这篇获奖作文是他经过认真构思,反复修改后处心..写出来的。
..积虑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将互联网平台与畅游毕节特色乡村的旅游相结合的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父亲一辈子颔首低眉....惯了,一下子被人抬举很不适应。
D.老师经常教导我们上课要正襟危坐....,不要左顾右盼。
4.(原创题)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2分)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②。
④。
③。
①。
①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②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③但我觉得,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④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5.仿写:要求句式一致,内容连贯。
( 2分)若要有明亮的眼睛,请多看到别人的长处;若要有姣好的面容,请多展露真诚的微笑;若要有聪明的头脑,请多学习别人的优点;若要有宽广的胸怀,请多接纳别人的忠言。
示例:若要有优雅的姿态,请多礼让身边的行人;若要有勤劳的双手,请多创造宝贵的财富;若要有良好的修养,请多尊重他人的人格;若要有美好的心灵,请多关心他人的疾苦。
6.古诗文默写。
(5分)(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2)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图。
(4)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崔颢在《黄鹤楼》中通过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抒发了缠绵的思乡之情;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运用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淡淡的思乡愁绪。
7.名著阅读。
(3分)《红星照耀中国》曾名为《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星”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色革命。
8.(原创题)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7分)××网讯2018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一号消费预警发布:食物相克说法都是谣言。
螃蟹与西红柿同时在人体胃液中,螃蟹中的砷不会转变为砒霜。
过度关注食物相克,会影响我们摄入食物的多样性,食物相克传言是站不住脚的。
到目前为止暂未发现过真正因为“食物相克”导致食物中毒的案例和报道。
有时人们吃完东西感到不舒服,其原因往往是食物不干净、食用方式不当、过敏体质等造成的。
网络上的传言片面地夸大了食物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忽视了剂量的重要性,这才出现了“中毒”“致死”等种种谣言。
(1)给上面的新闻材料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30字)(2分)示例:央视3·15晚会一号消费预警发布:食物相克说法都是谣言(意思对即可)(2)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2分)示例:往往是食物不干净、食用方式不当、过敏体质等造成的。
(意思对即可。
)【解析】仔细分析画线句子,可知“原因……造成的”存在句式杂糅的语病,据此修改即可。
(3)八(1)班在观看完“3·15晚会”后,准备在班级召开“抵制食物相克谣言”的主题班会。
请你写一则开场白。
(3分)示例:同学们,大家好!央视3·15晚会已落幕,会上提到:食物相克说法都是谣言。
我们作为中学生,应有辨别谣言的能力,对于这种谣言,应坚决抵制。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抵制食物相克谣言”的主题班会吧。
(意思对即可)【解析】作答时,应明确开场白的写作格式。
所拟写的开场白,要紧扣活动主题。
语言要简明通顺,富有文采。
二、阅读理解(45分)(一)(原创题)(5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颔联中“争”“啄”二字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3分)“争”“啄”两个动词惟妙惟肖地描摹出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
一个“争”字,让人感受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描写出燕子忙碌而兴奋的情景。
10.尾联中的“最爱”“不足”二词,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最爱”“不足”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二)(2018名校期中组合题)(12分)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1)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2)怀民亦未寝.(睡觉)(3)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4)盖.竹柏影也(大概是)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1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划一处)(1分)相与/步于中庭14.请分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的妙处。
(3分)运用比喻修辞,把皎洁的月光比作清澈的池水,把竹子和柏树的影子比作水草,形象逼真地写出月光的皎洁明亮,营造出一个空明澄澈、清幽宁静的美妙境界。
1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说说其中包含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2分)“闲人”指清闲的人,意味复杂,一指赏月的欣喜,二指贬谪的悲凉,三指漫步的闲适之情,四指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意思对即可)(三)(2018四川攀枝花中考)(15分)一碗热汤赵向辉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
傍晚,一个老婆婆蹒跚地走在大街上,她遇到餐馆就往里看两眼,直到看见这家义连香饭店。
老婆婆慢悠悠推门走了进去,里面客人很多,她在角落一张没人的桌子前坐了下来。
服务员上前问:“阿婆,吃点什么呀?”老婆婆哆嗦着说:“我有两块钱,能花一块钱喝碗热乎汤吗?”服务员怔了一下说:“能,等一下,我去端。
”服务员没有直接去服务台,而是先进了员工更衣室。
过了十来分钟,服务员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打卤面、一碗热汤,还有一个肉饼,送到了老婆婆的餐桌上。
“我只有两块钱,不要肉,也不要面条,只喝汤就行。
”老婆婆依旧哆嗦着说,而且,说完就留下了两行泪水。
“婆婆,没事的,今天店里有活动,只要就餐就可赠送肉饼和打卤面,放心吃吧。
”服务员亲切地说。
老婆婆吃着面条,喝着汤,脸上挂着笑容。
一会儿,一位帅气的男士走到老婆婆身边问:“阿婆,怎么不吃肉饼啊?是不好吃吗?”老婆婆微微一笑:“拿回去,给瘫在床上的老伴吃,他很长时间没吃过肉了。
”“您今天这是出来做什么呀?”“给老伴买药,就剩下了两块钱,实在冷得厉害,我怕自己感冒病倒,再也不能照顾老伴,所以想花一块钱喝碗热汤再往家走。
”“您家住哪儿?”“住在税务局那块儿。
”男士离开老婆婆的餐桌,进了经理室。
大约五分钟后,男士拿着一个纸箱子出来,和几个服务员私语了几句,然后喊道:“我是餐厅的经理,今天,餐厅搞活动,凡来就餐者,都有一次抽奖机会,抽中一二三等奖的当场兑现。
”有顾客嘀咕,这不年不节的,也不是开业周年庆典啥的,搞什么抽奖活动啊?男士用左手拿着箱子走过三桌,三桌都没抽中。
等到了老婆婆桌前,他说:“阿婆,吃好了吧,请您从里面抽一张奖券。
”老婆婆茫然地望着男士。
男士把箱子放低,示意老婆婆伸手进去拿出一张纸来。
老婆婆还是茫然,但是她照做了,拿出来一小张粉色的方块纸。
男士很利索地用右手拿过老婆婆手中的粉纸,把箱子倒了一下手,然后又倒回来,突然举起右手中的粉纸说:“阿婆中一等奖了!奖金2000元!”大家鼓起掌来。
男士从衣袋里拿出整整齐齐的一沓现金,递给老婆婆说:“阿婆,这是奖金,收好了啊。
”老婆婆说:“我不能要你的钱,我家里有钱。
”男士说:“这不是我白给您的,是您抽奖中奖了,放心拿着吧。
”老婆婆像在和男士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今天我的运气真好,吃了赠送的面,还中了这么大的奖,看来老天还是舍不得让我和老头子死的。
”一名男服务员拿着一串汽车钥匙走到老婆婆身边说:“阿婆,正好我下班,顺路送您回家吧。
”老婆婆泪眼婆娑地上了一辆小轿车。
继续抽奖,有两桌客人抽中了二三等奖,粉纸上分别写着免单和半价。
结账时,这两桌客人都按原价结清了饭钱。
一人说:“我看出来了。
”另一人说:“你们都是好人,我会常来这里吃饭的。
”客人都离开后,最先接待老婆婆的服务员问:“经理,你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太棒了!”经理说:“还得感谢你呢,我经过时正好听到了你和阿婆的对话,又看到你在前台拿出二十多元钱给阿婆买饭,决定帮老人家一把,匆忙中策划了抽奖活动,却被人看穿了。
”开车出去的男服务员回来后,把车钥匙交给经理后说:“车上和老婆婆聊天,她已经80多岁了,太可爱了,像我太奶奶。
”16.老婆婆走进义连香饭店只是想花一元钱喝碗热汤,却受到了特别的对待。
请概括老婆婆受到的第一次特别对待。
(2分)第一次特别对待:①服务员背着老婆婆给她买了一碗打卤面、一个肉饼;第二次特别对待:经理以中两千元“大奖”的方式给她帮助;第三次特别对待:经理安排服务员以下班顺路带老婆婆为名专车送她回家。
17.小说的开头写道:“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
”此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特点;②推动情节发展(或“为后面情节作铺垫”),因为天冷,老婆婆才会想要喝一碗热汤;③环境的寒冷和服务员、经理的热心形成对比,突出了小说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