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917.0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三年级苏教版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傍晚的时候,面向太阳,左面是()。
A.南B.北C.东2.2×300=()A.200B.700C.600D.4003.要使□49÷8的商是三位数,□最小应该填()。
A.7B.9C.84.250×K的积的末尾有3个0,K可以填()。
A.6或8B.2或4C.4或85.有6盒饼干,每盒30块,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可分().A.20块B.30块C.60块6.一根绳子长24米,对折后再对折,每段长()。
A.8米B.6米C.4米D.2米7.下面等式A÷240=13…B(A、B为自然数)中,B为()时,才能使A最大?A.240B.239C.235D.2308.★÷O=32……14,★最小是()。
(○不为0)A.448B.494C.469.李老师带领24个学生去动物园,每张门票是35元,需要花()元。
A.875B.840C.86510.584÷52,被除数至少增加(),商就增加1.A.1B.40C.52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1.要使307÷□的商是两位数,□中可以填的最小数是5。
()12.当我们面对北方时,左面是西方。
()13.四面八方的四面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4.判断对错。
()15.28×50与20×58的积相等。
()16.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或者三位数。
()17.25×36=900。
()18.50×48的积与5×60×8的积相同。
()19.3□×45,要使积的末位是0,□里只能填2。
()20.长春在我国的东北方。
()三、填空题(共9题;共25分)2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________位数,也可能是________位数。
2023-2024学年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中综合检测数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25×80积的末尾有个0。
2.一个工人平均每天加工40个零件,四月份工作22天能加工( )个零件。
3.在括号里填“>”“<”或“=”。
43×24( )9×18300×9( )90×3076×12( )12×7622×15( )22×3×41千克( )980克5千米( )678米100分米( )10米3吨( )3600千克4.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一袋食盐重500( ),两袋食盐重1( )。
①小刚的体重40( ),身高135( )。
①火车每小时行驶170( )。
5.56000米=( )千米( )克=4千克( )吨=2000千克18吨=( )千克6.2022年全年有( )天;国庆节在第( )季度,这一季度有( )天。
7.超市每天从上午7时30分到晚上10时营业。
①用24时记时法把营业时间填写完整。
营业时间:— :①这家超市全天营业时间是( )小时( )分钟。
8.课外小组15:20开始活动,经过1时10分结束,结束时是( )时( )分。
9.填写表格,并给钟面画上时针和分针。
10.黄彩带与红彩带一共长( )厘米。
二、判断题11.一个两位数乘19,结果一定是四位数。
( )12.一年有4个季度,分别是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 )13.一年中有7个大月和5个小月。
( )14.每月最多有5个星期天,最少有4个星期天。
( )15.3吨糖与3吨纸相比,一样重。
( )三、选择题16.下面年份不是闰年的是()。
A.1984B.1900C.2000D.2012 17.今年奶奶打算连续两个月住在我家(共62天),这两个月是()。
A.9月和10月B.11月和12月C.7月和8月18.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2023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质量检测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215()A.米B.千米C.分米2.54×9的积的后面添上()个0,就等于54×90的积A.2 B.1 C.33.课桌高7()。
A.毫米B.厘米C.分米4.59×87的积的近似值()准确值。
A.大于B.等于C.小于5.上海到南京的铁路长().A.305米B.305千米C.305厘米6.在算式28×36中,计算3×2,实际计算的是()。
A.20×3B.3×2C.30×207.6吨2千克()6000千克。
A.>B.<C.=8.“幼儿园买了45盒白色粉笔,买的彩色粉笔比白色粉笔多3盒,每盒彩色粉笔有20支。
”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提出的问题是()。
A.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粉笔B.彩色粉笔比白色粉笔少多少支C.一共有多少支白色粉笔二、填空题9.如图,中间3个小正方形表示150,每个小正方形表示的数是一样的,下面4个小正方形表示_____。
10.一根75米长绳子,第一次剪去15米,第二次剪去28米,这根绳子还剩( )米。
11.在括号里填上“>”“<”或“=”。
25×4×4( )16×2562×11( )62×10+624000千克( )40吨3000米+700米( )1千米12.把180÷9=20,5+4=9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13.5000千克=_____吨7吨=_____千克6吨60千克=_____千克9050千克=_____吨_____千克14.滨海港口是江苏较大的港口,港口有一堆黄沙有150吨,用载重8吨的卡车运了13次,还剩()吨。
15.小明在口算时,他先算________,再在积的末尾添写________个0,积是________。
三、判断题16.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A.两位数B.三位数C.四位数D.五位数2.下面的算式中,( )的结果在400~500之间.A.69×8B.48×8C.68×73.操场跑道1圈是400米,跑了2圈后还差()米就是1千米。
A.200B.600C.8004.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乘积是()。
A.1089B.990C.9005.两个数相乘的积与这两个数的和相比,()A.积大B.积小C.相等D.无法确定大小6.18个1角硬币大约重18().A.克B.米C.千克7.下列的重量大于4吨的是()A.4100千克B.4100克C.3990千克8.看图所示,计算教室面积的正确列式是()A.(250+18)÷4B.250÷4﹣18C.(250﹣18)×4D.(250﹣18)÷49.如果6532>6□43,那么□里共有()填数方法。
A.4种B.5种C.6种二、填空题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棵大树高10(________)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 (________)小明身高154(________)一袋大米重50(________)一辆汽车载重6(________)一个苹果重200(________)11.在横线上填上“>”、“<”或“=”.24×5________25×4348×7________347×8125×6________125+125×512.看图回答①苹果和梨一共有________个?②苹果比梨多________个?③把苹果平均分成5份,再把其中的一份苹果和梨放在一个篮子里,篮子中有苹果和梨一共________个?13.王老师准备用36元钱去买铅笔.(1)把上表填写完整.(2)观察上表,你的发现是:.三、排序题14.按从重到轻排列.600克 1千克 20千克 3000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判断题15.0除以任何数都得0,0乘任何数也都得0._____.16.两位数加两位数是四位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带解析)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45×32的积是()A.三位数 B.四位数 C.五位数2.39×51的结果最接近()A.1500 B.1800 C.20003.8吨﹣640千克=()千克.A.8640 B.7360 C.1604.小明的食指长约48()A.分米 B.厘米 C.毫米5.一块巧克力糖重约6()A.克 B.千克 C.吨二、填空题6.24×25的积的末尾一共有个0.7.35×20,先用×,再在积的末尾添个0,积是.8.25个16相加,和是.9.100米的20倍是千米.10.一根木材长9米,锯一次需要1分钟,现在锯成4段,需要分钟.11.填上合适的单位.一棵大树高20 一头猪重150 汽车每小时行驶60珠穆朗玛峰的海拔约8844 一艘轮船载重100 一只苹果重150 .12.3吨= 千克 2千克= 克 8000米= 千米600厘米= 米 5000千克= 吨 3米= 分米= 厘米.13.填上“<”、“>”或“=”.12×5015×20 42×60420×6 20×53 20×5425×025﹣0 50×40200 24×28 24×4×7500克 1千克 6000克 6吨 20分米 200厘米.14.一袋面粉重50千克,40袋这样的面粉重千克,合吨.三、排序题1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5600米、6千米、900米、6006米:.四、判断题16.34×12=34×10×2..(判断对错)17.两个乘数都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判断对错)18.妈妈买来了2吨重的大西瓜..(判断对错)19.3千克的铁块比3千克的棉花重..(判断对错)20.一只大象重约4吨.五、计算题21.口算.60×50= 4×120= 2700÷9= 4200÷7=480+290= 400×3= 98﹣89= 315÷3=0÷5= 17×5= 140﹣80= 20×33=2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求验算)△15×52= △41×29= 38×50=90×18= 62×56= 45×12=23.脱式计算.35÷(28﹣21)19+6×542﹣30÷6.24.看图列式计算.六、解答题25.同学们用千纸鹤布置教室开联欢晚会.每串12只,布置教室要用12串,一共需要折多少只纸鹤?26.小明买了18个桃子,小红买的桃子个数比小明的4倍还多13个.小红买了多少个桃子?27.三年级(1)班有男生23人,女生25人.周末李老师带着同学去看电影,每张票价28元.买票一共要付多少元?28.百货商店卖出5箱乒乓球,每箱30盒,每盒12个,每箱90元.一共卖出多少个乒乓球?一共卖了多少钱?29.(1)王老师要买1个篮球和3个足球,一共需要多少元?(2)李老师为全班34个小朋友每人买了一个魔方和一个兵乓球拍,一共需要多少元?(3)如果给你100元钱买上面你喜欢的东西(不一定每种东西都买),并且100元正好用完,那么你可能会买什么东西?买多少个?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乘法估算的方法把45看作50,32看作30来进行估算,从而确定它的积是几位数即可.解:45×32≈50×30≈1500积是四位数.故选:B.【点评】本题可用乘法估算的方法来确定积的位数,也可求出计算的结果,确定积是几位数.2.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是整数乘法的估算,估算方法是把相乘的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或整百数来算.解:因为39×51≈40×50=2000,所以39×51的结果最接近2000,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注意是把相乘的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或整百数来乘.3.B【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把8吨化成千克数,用8乘进率1000,然后再减去640;即可得解.解:8吨=8000千克8000千克﹣640千克=7360千克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4.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小明的食指长,应用长度单位,结合数据可知:应用“毫米”做单位;据此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小明的食指长约48毫米;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5.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计量一块巧克力糖的重量,应用质量单位,结合数据可知:应用“克”做单位;据此解答.解:一块巧克力糖重约6克;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6.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24×25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24×25=600;600的末尾有2个0;所以,24×25的积的末尾有2个0.故答案为:2.【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末尾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7.35,2,1,700.【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由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解:35×20,先用35×2,再在积的末尾添1个0,积是700.故答案为:35,2,1,700.【点评】根据题意,整数的口算,先把因数看作几个十或几个百,然后再进一步计算即可.8.400.【解析】试题分析:求几个相同的加数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25乘16即可.解:25×16=400答:和是400.故答案为:40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问题的能力.9.2【解析】试题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100×20=2000米,把2000米换算为千米数,用2000除以进率1000.解:100×20=2000米2000米=2千米;100米的20倍是2千米.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10.3【解析】试题分析:锯成4段需要锯4﹣1=3次,用锯一次的时间乘3就是锯4段需要的时间.解:1×(4﹣1)=1×3=3(分钟)答:需要3分钟.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锯成的段数与次数之间的关系:锯成的次数=锯的段数﹣1.11.米,千克,千米,米,吨,克【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情景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棵大树高用“米”做单位;可知计量一头猪重用“千克”做单位;计量汽车每小时行驶速度用“千米”做单位,计量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用“米”做单位,计量一艘轮船载重量用“吨”作单位,计量一只苹果的质量用“克”做单位.解:一棵大树高20 米一头猪重150 千克汽车每小时行驶60 千米珠穆朗玛峰的海拔约8844 米一艘轮船载重100 吨一只苹果重150 克故答案为:米,千克,千米,米,吨,克.【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12.3000,2000,8,6,5,30,300.【解析】试题分析:把3吨化成千克数,用3乘进率1000;把2千克化成克数,用2乘进率1000;把8000米化成千米数,用8000除以进率1000;把600厘米化成米数,用600除以进率100;把5000千克化成吨数,用5000除以进率1000;把3米化成分米数,用3乘进率10,化成厘米数,用3乘进率100;即可得解.解:3吨=3000千克 2千克=2000克 8000米=8千米600厘米=6米 5000千克=5吨 3米=30分米=300厘米故答案为:3000,2000,8,6,5,30,300.【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13.>,=,<,<,>,=,<,<,=.【解析】试题分析:(1)求出计算的结果,再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12×50=600,15×20=300,600>300;(2)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进行比较,420同42比较扩大了10倍,6同60比较缩小了10倍,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不变;(3)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大的积就大,因20相同,另一个因数54大于53;(4)一个数乘0得0,一个数减去0仍得原数,所以25×0<25﹣0;(5)求出计算的结果,再进行比较大小,50×40=2000,2000>200;(6)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比较:24×4×7=24×(4×7)=24×28;(7)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大小,1千克=1000千克,500克<1000克;(8)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大小,6000克=6千克=0.006吨,0.006吨<6吨;(9)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大小,20分米=200厘米.解:12×50>15×20 42×60=420×6 20×53<20×5425×0<25﹣0 50×40>200 24×28=24×4×7500克<1千克 6000克<6吨 20分米=200厘米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题目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大小的能力.14.2000,2.【解析】试题分析:一袋面粉重50千克,40袋面粉就是40个50千克,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50千克乘40;把计算结果除以进率1000即可化成吨.解:50×40=2000(千克)2000千克=2吨.故答案为:2000,2.【点评】此题是考查整数乘法的应用、质量的单位换算.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15.900米<5600米<6千米<6006米.【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把6千米化成米数,用6乘进率1000,然后与5600米、900米和6006米比较大小;即可得解.解:6千米=6000米所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5600米、6千米、900米、6006米:900米<5600米<6千米<6006米;故答案为:900米<5600米<6千米<6006米.【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16.×【解析】试题分析:把12写成10+2,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解:34×12=34×(10+2)34×10+34×2=340+68=408应是34×(10+2),而不是34×10×2,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17.×【解析】试题分析: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那么乘积就跟着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乘积就再扩大10倍,据此判断即可.解:由题意可知:如果这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那么乘积就扩大为:10×10=100倍,所以两个乘数都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这种题目从整数的乘法到小数乘法、分数乘法都有渗透,做题时要靠平时的积累,不要单凭计算去判断,要形成规律.18.×【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情景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个西瓜重用“千克”做单位.解:一个西瓜重用“千克”做单位,不能用“吨”做单位;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19.×【解析】试题分析:铁和棉花都是 3千克,质量相等.解:3千克的铁与3千克的棉花一样重;故答案为:×【点评】铁和棉花都是3千克,与物体的属性无关系,因为铁比棉花的密度大,相同质量的铁和棉花体积不同,容易产生的错觉,应注意.20.正确.【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计量一只大象重应用“吨”做单位;据此解答即可.解:一只大象重约4吨,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21.60×50=3000 4×120=480 2700÷9=300 4200÷7=600480+290=770 400×3=1200 98﹣89=9 315÷3=1050÷5=0 17×5=85 140﹣80=60 20×33=660【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整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进行口算即可.解:60×50=3000 4×120=480 2700÷9=300 4200÷7=600480+290=770 400×3=1200 98﹣89=9 315÷3=1050÷5=0 17×5=85 140﹣80=60 20×33=660【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的运用.22.780;1189;1900;1620;3472;540【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15×52=780△41×29=118938×50=190090×18=162062×56=347245×12=54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整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运用.23.5;49;37【解析】试题分析:①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除法;②先算乘法,再算加法;③先算除法,再算减法.解:①35÷(28﹣21)=35÷7=5②19+6×5=19+30=49③42﹣30÷6=42﹣5=37【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24.70个;23棵【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鸡蛋有30个,鸭蛋比鸡蛋多10个,根据加法的意义,鸭蛋有30+10个,然后将鸭蛋与鸡蛋的个数相加,即得共有多少个.(2)由图可知,梨树与桃树共有51个,梨树比桃树少5棵,根据和差问题公式可得梨树有(51﹣5)÷2棵.解:(1)30+30+10=70(个)答:共有70个.(2)(51﹣5)÷2=46÷2=23(棵)答:梨树有23棵.【点评】和差问题公式为:(和﹣两数之差)÷2=小数,(和+两数之差)÷2=大数.25.144只【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每串12只,要用18串,求一共需要折多少只?根据乘法的意义,由一共需要折的只数=每串的只数×串数,列出列式12×12计算即可.解:12×12=144(只)答:一共需要折144只千纸鹤.【点评】考查了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完成本题的依据为乘法的意义.26.85个【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即18×4.多13就加上13.解:18×4=72(个)72+13=85(个)答:小红买了85个桃子.【点评】本题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27.1372元【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去看电影的人数有23+25+1=49人,所以可根据公式单价×数量=总价进行计算即可.解:(23+25+1)×28=49×28=1372(元)答:买票一共要付1372元.【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看电影的人数,注意在计算过程中不要忘记一个人即“老师”.28.卖出1800个乒乓球,一共卖了450元.【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每箱的盒数乘以每盒的个数,再乘以箱数即可得出一共卖出多少个乒乓球;用箱数乘以每箱的单价即可得出一共卖了多少钱.解:5×30×12=150×12=1800(个)5×90=450(元)答:一共卖出1800个乒乓球,一共卖了450元.【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意,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解.29.(1)115元(2)680元(3)2个篮球、1个魔方、1个乒乓球拍.【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用篮球的单价加足球的单价乘3,解答即可;(2)根据加法的意义,用8+12=20(元),求出卖1个魔方和1个乒乓球拍所用的钱数,再乘以34,解答即可;(3)方案一:根据足球的单价是25元,用100÷25=4个,买4个足球;方案二:用100÷(8+12)=5个,买5个魔方和5个乒乓球拍;方案三:用2×40+8+12=100元,买2个篮球和1个魔方和1个乒乓球拍.解:(1)25×3=75(元)75+40=115(元)答:一共需要115元.(2)34×(8+12)=34×20=680(元)答:一共需要680元.(3)①25×4=100(元),即4个足球;②(8+12)×5=100(元),即5个魔方和5个乒乓球拍;③40×2+8+12=100(元),即2个篮球、1个魔方、1个乒乓球拍.【点评】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三者的关系是解题此题的关键.。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测试卷(考试题)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积是()。
2.85×40的积是()位数,积的末尾有()个0。
83×76积是()位数,得数大约是()。
3.小明以每分钟54米的速度从家步行到新华书店,正好用了18分钟,他家离书店有()米。
4.6吨=()千克 4000千克=()吨9000米=()千米 10千米=()米5.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张课桌宽约7() 1袋面粉重45()一辆卡车可载重10()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5()爸爸的身高大约175()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000( )6.修路队修一条公路,每天大约能修48米,计划23天完成,估计一下,这段公路大约长()米。
7.找规律填数。
9×0+1=19×1+2=119×12+3=1119×123+4=()9×1234+5=()9×()+()=()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32×50的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3.小华10分钟能跑100千米。
()4.小明身高142厘米。
()5.75×48=48×75 。
()三、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两个西瓜重10千克,()个这样的西瓜重1吨。
A.200B.50C.100D.4002.1吨钢材比1吨棉花( )。
A.重B.轻C.一样重D.无法比较3.31×49的结果最接近()。
A.1200B.1500C.20004.一节火车厢可以装货( )。
A.60吨B.6000千克C.6000克5.操场跑道一圈是400米,跑了2圈后,还差()米是1000米。
A.200 B.600 C.800四、计算(共38分)1.直接写得数。
(每题0.5分,共6分)50×80= 70×30= 43+69= 40×60= 32-16= 20×50= 50×11= 27×8=45×10= 0×78= 30×23= 45×20=2.用竖式计算,加☆要验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审定版(三篇)目录: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审定版一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必考题二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新版三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审定版一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 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一、填空题。
(20分)1、7的(_____)倍是126,279是3的(_____)倍。
2、在里填上“>”“<”或“=”。
3.22.3 0.51072年20个月 7平方米700平方厘米 0.8米80厘米3、□28÷7,要使商是三位数,□中最小填____,要使商是两位数,□中最大填___。
4、把5 m 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全长的_____,每份长_____。
5、火车计划上午9:40出发,11:30到达终点站,途中经过(____)小时(___)分。
6、一场排球比赛从19:30开始,共进行了165分钟。
比赛是在(_____)结束的。
7、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_____)个直角,长方形的(______)相等。
8、一年当中大月是________,每月是________天.9、时针走1圈是(_________)小时,分针走1圈是(______)分钟,秒针走1圈是(_______)秒。
10、过两点可以画________直线,过一点可以画________直线.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 )里)(10分)1、我们通常所用的A4纸,又称16开纸,长约30厘米,宽21厘米,那么一张A4纸周长约为( )A.62厘米B.51厘米C.102厘米2、用一根12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9 B.12 C.163、小明有4本不同的课外书,他想从中选出2本,他有( )种选法。
A.8 B.6 C.94、与125×0的结果相同的是()A.125+0 B.125﹣0 C.0×1255、六年级6个班举行篮球赛,每两个班之间要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 )场。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测试卷一、精准填空.(每空1分,计25分)1.70×8的积是个十,70×80的积是个百.2.20个30的和是,24的5倍是.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4.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青藏铁路全长1956一个苹果约重150一头大象约重5颐和园的长廊全长728爸爸的身高大约175一袋面粉重255.在〇里填上”>”、”<”或”=”.800米〇8千米3吨〇2999千克62×58〇3000210+30×6〇210﹣30×672÷(2×3)〇72÷2÷413×12〇13×3×46.工厂进行节能减排改造后,一个月节约用水大约400千克,照这样计算,十个月可节约用水吨.7.跑道每圈200米,1圈半是米,小军跑了5圈就是跑了千米.8.将450÷3=150,800﹣150=650合并成综合算式是.9.三(1)班的同学收集易拉罐为环保出自己的一份力,现在男生收集了75个,女生收集了105个,易拉罐每3个1元,卖出这些易拉罐一共可以收入元.10.2块砖重5千克,200块砖重千克,块砖重1吨.二、细心选择.(每题2分,计16分)11.25乘65的积的最高位是()A.十位B.百位C.千位12.下面算式中结果最接近3000的是()A.51×39B.599×5C.52×5813.下面算式和25×18积不相等的是()A.25×2×9B.25×10×8C.18×5×514.136﹣16÷4〇(136﹣16)÷4,〇里应填()A.>B.<C.=15.要使32×□0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A.2B.3C.416.书架上层有140本书,下层有78本书,从上层取出()本放入下层,两层的本数就一样多.A.62B.30C.3117.1千克棉花和1000克沙子,()A.棉花重B.沙子重C.一样重18.把7×21=147和147﹣40=107合并成综合算式是()A.7×21﹣107B.147﹣7×21C.7×21﹣40三、用心计算.(计41分)19.(10分)直接写出得数.60×50=7×110=55+9=560÷7=15×40=180﹣90=24×50=20﹣20÷2=90﹣47﹣13=30×20﹣4=20.(13分)用竖式计算,加★的要验算.34×26=4×350=40×94=★64×64=21.(18分)用递等式计算.900﹣32×2090÷5×625×8﹣189(95+45)÷520×(91﹣53)145+65÷5四、观察与发现.(每题5分,计10分)22.画出表示小轿车辆数的线段,并在图中表示出问题.停车场有面包车28辆,小轿车的辆数是面包车的3倍,停车场里的面包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辆?根据问题,想到数量关系: 一共的辆数=+列式:23.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其中的秘密吗?请利用你的发现写一写.(1)28×21=28×20+28=560+28=58835×21=×20+=+=(2)28×29=28×30﹣28=840﹣28=81235×29=×30﹣=﹣=五、解决问题.(2、3、4、6每题4分,1、5每题6分,计28分)24.小芳带了300元到超市购物.(1)买一盏台灯和一个书包,最少剩下多少元?(2)买一个文具盒和一箱牛奶,付出100元,最多找回多少元?25.学校进行大型团体操表演.操场上有男生306人,女生站成11排,每排32人.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共多少人?26.每筐稻谷65千克,载重3吨的汽车一次能不能装45筐这样的稻谷?27.小民家离学校230米,如果每天往返两次,上学一个星期(5天)一共走多少米?28.小林从图书馆借了一本《太空漫游记》,共189页.看了7天后还剩84页.(1)平均每天看多少页?(2)如果只能借阅11天,从第8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29.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20米,宽80米,小明绕操场跑了5圈,一共多少米?合多少千米?答案与解析一、精准填空.(每空1分,计25分)1.【分析】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方法: 先用乘法口诀计算两个乘数0前面的数的积,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解答】解: 70×8=56070×80=5600所以70×8的积是56个十,70×80的积是56个百.故答案为: 56、56.【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方法.2.【分析】要求20个30的和是多少,用30×20即可;要求24的5倍是多少,用24×5即可.【解答】解: 30×20=60024×5=120答: 20个30的和是600,24的5倍是120.故答案为: 600,120.【点评】求几个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3.【分析】用两个最小的两位数相乘,看运算的结果是多少,是几位数;再用两个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看结果是几位数.【解答】解: 10×10=100,积是100,三位数;99×99=9801,9801是四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在100﹣﹣9801之间,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故答案为: 三、四.【点评】本题采用计算赋值法求解,找出积的可能的范围;本题也是较常见的题目,可以把这一结果记住.4.【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可知计量青藏铁路的全长用”千米”做单位,计量一个苹果的质量用”克”做单位,计量一头大象的质量用”吨”做单位,计量颐和园的长廊的全长用”米”做单位,计量爸爸的身高用”厘米”做单位,计量一袋面粉的质量用”千克”做单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青藏铁路全长1956 千米一个苹果约重150 克一头大象约重5 吨颐和园的长廊全长728 米爸爸的身高大约175 厘米一袋面粉重25 千克故答案为: 千米,克,吨,米,厘米,千克.【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5.【分析】(1)8千米=8000米,800米<8000米.(2)3吨=3000千克,3000千克>2999千克.(3)把62看作60,58看作50,60×50=3000,62>60,58>50,62×58>3000.(4)两个算式都先算30×60=180,210+180>210﹣180.(5)72÷(2×3)=72÷6=12,72÷2÷4=9,12>9.(6)根据乘法结合律,13×3×4=13×(3×4)=13×12.【解答】解:(1)800米<8千米(2)3吨>2999千克(3)62×58>3000(4)210+30×6>210﹣30×6(5)72÷(2×3)>72÷2÷4(6)13×12=13×3×4故答案为: <,>,>,>,>,=.【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算式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口算或估算出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比较,或先找规律或性质,然后再根据规律或性质进行比较.6.【分析】求十个月可节约用水几千克,就相当于求10个400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计算,算出得数再转化单位即可.【解答】解: 400×10=4000(千克)4000千克=4吨答: 十个月可节约用水4吨.故答案为: 4.【点评】本题解答依据是: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注意单位的统一.7.【分析】已知跑道每圈200米,那么半圈是200÷2=100米,求1圈半是多少米,也就是用200米加上200米的一半;求5圈是多少米,根据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解答.【解答】解: 200+200÷2=200+100=300(米)200×5=1000(米)1000米=1千米答: 1圈半是300米,军跑了5圈就是跑了1千米.故答案为: 300、1.【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加法、乘法、除法的意义及应用.8.【分析】先用450除以3求出商,再用800减去求出的商即可.【解答】解: 将450÷3=150,800﹣150=650合并成综合算式是800﹣450÷3.故答案为: 800﹣450÷3.【点评】写综合算式时,关键是找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由此列出综合算式.9.【分析】根据题意,把男生收集是与女生收集的相加,求出收集的总个数,即75+105=180个;易拉罐每3个1元,那么180里面有几个3,就能卖多少钱,即180除以3,列出综合算式进行解答.【解答】解: (75+105)÷3=180÷3=60(元)答: 卖出这些易拉罐一共可以收入60元.故答案为: 60.【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收集的总个数,然后再根据除法的意义进行解答.10.【分析】2块砖重5千克,那么200块砖里面有200÷2=100个2块,重100个5千克,即5×100;1吨=1000千克,1000千克里面有1000÷5=200个5千克,即2×200=400块重1吨.【解答】解: 200÷2×5=100×5=500(千克);1吨=1000千克;1000÷5×2=200×2=400(块).答: 2块砖重5千克,200块砖重500千克,400块砖重1吨.故答案为: 500,400.【点评】本题关键是弄清题意,找准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列式解答.二、细心选择.(每题2分,计16分)11.【分析】计算出结果,看最高位求解.【解答】解: 25×65=1625,最高位是千位,故选: 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乘法计算结果判断最高位掌握.12.【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得数,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 A.51×39=1989,明显与3000差别比较大;B.599×5=2995=3000﹣5C.52×58=3016=3000+165<16所以最接近3000的是599×5.故选: 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3.【分析】25×18,可以把18拆分成2×9,然后运用乘法结合律简算;25×18,也可以把25拆分成5×5,然后运用乘法结合律简算;【解答】解: 方法一:25×18=25×2×9=50×9=450方法二:=5×(5×18)=5×90=450所以和25×18不相等的是25×10×8.故选: 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意义,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14.【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 136﹣16÷4=136﹣4=132(136﹣16)÷4=120÷4=30132>30所以136﹣16÷4>(136﹣16)÷4;故选: 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的方法.15.【分析】根据题意,把每个选项中的数分别代入32×□0,求出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 A、把2代入32×□0可得: 32×20=640,640是三位数;B、把3代入32×□0可得: 32×30=960,960是三位数;C、把4代入32×□0可得: 32×40=1280,1280是四位数;由以上可得: 要使32×□0的积是三位数,□可以填2、3,最大填3.故选: B.【点评】根据题意,用代入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16.【分析】首先根据减法的意义,用书架上层书的数量减去下层书的数量,求出书架的上层比下层多多少本书;然后用它除以2,求出从上层取出多少本放入下层,两层的本数就一样多.【解答】解: (140﹣78)÷2=31(本)答: 从上层取出31本放入下层,两层的本数就一样多.故选: 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减法、除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书架的上层比下层多多少本书.17.【分析】1千克=1000克,棉花和沙子都是1千克或1000克,质量相同,即一样重.【解答】解: 1千克=1000克棉花和沙子都是1千克或1000克,一样重.故选: C.【点评】沙子和棉花的名数相同,就是质量相同,由于沙子和棉花的密度不同,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棉花体积不同,不要被这一表象所迷惑.18.【分析】先用7乘21求出积,再用求出的积减去40即可.【解答】解: 把7×21=147和147﹣40=107合并成综合算式是7×21﹣40;故选: C.【点评】写综合算式时,关键是找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由此列出综合算式.三、用心计算.(计41分)19.【分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即可.【解答】解:60×50=30007×110=77055+9=64560÷7=8015×40=600 180﹣90=9024×50=120020﹣20÷2=1090﹣47﹣13=3030×20﹣4=596【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20.【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直接列竖式计算,并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解答】解: 34×26=8844×350=140040×94=3760★64×64=4096【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且能够正确熟练地用竖式计算并验算.21.【分析】(1)(3)先算乘法,再算减法;(2)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4)先算加法,再算除法;(5)先算减法,再算乘法;(6)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解答】解: (1)900﹣32×20=900﹣640=260(2)90÷5×6=18×6=108(3)25×8﹣189=200﹣189=11(4)(95+45)÷5=140÷5=28(5)20×(91﹣53)=20×38=760(6)145+65÷5=145+13=158【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四、观察与发现.(每题5分,计10分)22.【分析】根据题意,把面包车的辆数看作1份,则小轿车的辆数就是3份,据此画图;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出小轿车的辆数,然后根据加法的意义,把面包车和小轿车的辆数合并起来,据此解答.【解答】解: 如图:关系式: 一共的辆数=面包车的辆数+小轿车的辆数.28+28×3=28+84=112(辆)答: 停车场里的面包车和小轿车一共有112辆.故答案为: 面包车的辆数、小轿车的辆数,28+28×3=112(辆).【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加法、乘法的意义及应用.23.【分析】(1)28×21,转化为: 28×(20+1),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35×21,转化为: 35×(20+1),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2)28×29,转化为: 28×(30﹣1),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35×29,转化为: 35×(30﹣1),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解答】解: (1)(1)28×21=28×20+28=560+28=58835×21=35×20+35=700+35=735;(2)(2)28×29=28×30﹣28=840﹣28=81235×29=35×30﹣35=1050﹣35=1015故答案为: 35、35、700、35、735;35、35、1050、35、1015.【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五、解决问题.(2、3、4、6每题4分,1、5每题6分,计28分)24.【分析】(1)要求买一盏台灯和一个书包,最少剩下多少元,就是买最贵的台灯(145元),最贵的书包(106元),台灯、书包的价钱之和就是花的钱数,用300元减花的钱数就是剩下的钱数.(2)要求买一个文具盒和一箱牛奶,付出100元,最多找回多少元,就要买最便宜的文具盒(38元)、最便宜的牛奶(48元),文具盒、牛奶的价钱相加就是花的钱数,再用付的钱数(100元)减花的钱数就是找回的钱数.【解答】解: (1)300﹣(145+106)=300﹣251=49(元)答: 最少剩下49元.(2)100﹣(38+48)=100﹣86=14(元)答: 最多找回14元.【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25.【分析】用女生站的排数乘以每排的人数,先求出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女生的人数,再加上男生的人数;即可解答.【解答】解: 11×32+306=352+306=658(人)答: 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共658人.【点评】运用”每排的人数×女生的排数=女生的人数”进行计算即可.26.【分析】根据题意,每筐稻谷65千克,45筐这样的稻谷重45个65,即65×45,然后再与3吨进行比较解答.【解答】解: 65×45=2925(千克);2925千克<3吨.答: 载重3吨的汽车一次能装45筐这样的稻谷.【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45筐稻谷的重量,然后再进一步解答.27.【分析】每天上学要走2个往返,一个往返的路程是230×2米,一天的路程是2个230×2米,即230×2×2,然后再乘以5就是一个星期一共要走的路程.【解答】解: 230×2×2×5=460×2×5=4600(米)答: 上学一个星期(5天)一共走4600米.【点评】本题运用”一天走的路程×天数(5)=一个星期走的路程”进行解答即可.28.【分析】(1)先用减法求出看的页数,然后再除以看的天数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用余下的页数除以天数11﹣7=4天即可解答.【解答】解: (1)(189﹣84)÷7=105÷7=15(页)答: 平均每天看15页.(2)84÷(11﹣7)=84÷4=21(页)答: 平均每天要看21页.【点评】此题主要依据除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要熟练掌握.29.【分析】先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操场一周的长度,再乘5即可.【解答】解: (120+80)×2×5=200×10=2000(米)2000米=2千米答: 一共2000米,合2千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计算应用.。
第二学期
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你知道吗?填一填。
(每空1分,共26分)
1、2008年29届奥运会,是( )年,全年有( )天。
2、陈红已满8岁,只过了两个生日,他是()月()日出生的。
3、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小时。
4、58×45的积末尾一共有()个0。
5、平年全年有()天,闰年全年有()天。
6、3年=()月360分=()时800厘米=()米
4星期=()天5吨50千克=( )千克7千米=()米
7、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8时( ) 下午2时( ) 深夜12时( )
黄昏6时( ) 晚上8时( ) 早晨7时( )
8、填上合适的单位
(1)飞机大约重80()(2)长江长6300()
(3)一节课40()(4)小红体重35()
9、玲玲看一本童话书,打开书本左右两页码和是215。
玲玲打开的页码是( )页和( )
页。
二、公正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计算900-500÷5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
2、计算36×25时,先把36和5相乘,再把36和2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
3、今年是5月30日,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
()
4、小刚的生日正好是2月30日。
()
5、夜里12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
三、选择题。
(共10分)
1、一袋大米25千克,( )袋大米重2吨。
A、4
B、40
C、8
D、80
2、积大约是4200的算式是()。
A、58×71
B、58×62
C、69×69
D、49×69
3、与55×21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55×20+1
B、55×20+55
C、55×20+20
D、55×20+5
4、刘红2006年8月满10岁,她出生在()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2016年
5、2015年第三季度有()天
A、90
B、91
C、92
D、93
四、我真棒能计算。
1、口算。
(共10分)
34+43=20×30= 20×50= 3000÷5= 300÷3=
12×30= 90÷2=0÷15+20= 70×30= 15+10×4=
2、列竖式计算,其中第一个算式要验算。
(共8分)
62×78= 75×36= 93×40=
教案,教学设计,word
3、脱式计算。
(共12 分)
350﹣50×4 27÷3﹢6 84×(124﹣94)98﹣23 + 15
五、解决问题。
(共29分,其中第1题4分,其它每题5分)
1、1幢有大楼12层,每层8户,15幢大楼一共有多少户?
2、植物油厂上半年生产色拉油2056吨,其中2月份生产251吨,其他每个月生产色拉油多少吨?
3、修一条路,每天修500米,修了8天,还有2000米没修完。
这条路长多少米(用综合算式计算)?合多少千米?
4、火车每小时行92千米,火车11:30从上海出发,下午3:30到达徐州,路上行了几小时?上海到徐州路长多少千米?
5、刘叔叔买下面的一套茶具,一共用去62元。
问:每只杯子的价钱是多少元?(用综合算式计算)
6、
数学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童话大王
25元50元45元
(1)100元买两套不同的书,最多还剩多少钱?最少还剩多少元?(3分)
教案,教学设计,word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吗?(2分)
教案,教学设计,word。